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讲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文化运动
010911121 刘健红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的规范。

这一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环
境影响,其表现方式也是及其多样,并且这场激进的运动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关键词:青年反文化运动 60年代嬉皮士
反文化运动是指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运动的主体是青年们。

它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等政治方面的“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有人将这场运动称为“嬉皮士运动”或“美国的文化革命”,而探究美国的这场反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如火如荼的展开是与其国际国内背景离不开的。

一、反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建国以来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与苏联的冷战、越南战争泥潭的深陷、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遇刺、国内民权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基督教新教伦理精神的衰落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加剧了青年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尤其是在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后,使人们的梦想破灭。

并且对于从1964年起的越南战争,很多年轻人是及其厌恶的,在他们看来国家的想法就是把他们从学校直接送向战场。

所以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越战和征兵是最令人恐惧的事情。

因此反文化运动的爆发与越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在1968年美国更深入地卷入越战之后,反文化运动才发展至高潮的。

20 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在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民权运动领袖领导下,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方式,对美国的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展开了广泛的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立法上的成果。

然而法律上的平等并不代表事实上的平等,在教育、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黑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到20世纪60年代
中期,美国黑人运动从非暴力群众行动直接走向城市造反的新高潮,黑人群众逐渐意识到,光是依靠法院斗争,并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

尽管马丁·路德·金一直反对暴力,认为暴力既违反基督教教义,并且又是自取灭亡的行为。

然而他又不时地感到,只要黑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暴力和动乱的威胁就永远不会停止。

他的事业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然而在1968年,他却被一个白人狙击手刺杀身亡。

对于他的死,年轻人普遍感到悲哀和愤怒,由次反文化运动也更加深一步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在这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置于工厂的环境中,压抑的环境下人们急切地寻求着发泄的出口,仿佛只有青年人的一些过激行为才能彰显出在这机器轰鸣时代中的一点存在感。

此外,六十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对青年一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战后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繁荣,并且出现了一次人口高峰,人们称为“婴儿潮”一代。

这一代的孩子有着较父母辈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接受着父母的溺爱和期望,本来一切都是应该在美好理想中生活,可是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更多人感到了希望的破灭。

电视上传来的越南战场上美军的溃退与死亡,肯尼迪、马丁·路德·金的遇刺……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说教。

这种自我意识的更加强烈,使叛逆行为也就更加激烈,可以说这一代人是在困惑中成长起来的。

二、运动的主体及表现形式
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的主力是青年人,他们大都是生于物质条件比较好的中、小资产阶级家庭。

他们在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除了追求物质享受外,还具有更高的精神上的要求,而美国的传统价值观不仅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还使他们失去了对传统文化模式和价值观的敬畏。

他们当时大多是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和部分高中学生,既有青年学生中的激进分子,亦有嬉皮辍学者以及吸毒和自我放纵的颓废派青年。

这一时代他们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爱、正义、自由和和平,通过采取与传统文化极端对立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蔑视和反叛。

具体表现在音乐、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美国反文化的主要趋势是针对白人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

他们认为传统资产阶级文化是病态的、压抑的和破坏性的。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国社
会的反抗、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其实质是反抗以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化社会、反对白人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嬉皮士运动是反文化运动的重要组织部分。

“嬉皮士”一词源于20世纪40年代爵士音乐家的“赶时髦”意指某些衣着时髦并对服饰深有研究的人。

但是嬉皮士运动并不是对服饰研究的运动,而是一群奇装异服、行为怪异、留着长发长须、沉迷于毒品和摇滚乐、崇尚群居等行为青年运动,他们为社会中的争名夺利感到不可理解和可笑之极。

他们的核心观念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

嬉皮士最有代表性的活动当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嬉皮士们在纽约州北部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盛大流行音乐节,大约45万年轻人蜂拥而至,形成一片人海。

他们坐在泥泞的草地上,在滂沱的大雨中聆听流行歌手和摇滚乐队的轮番演奏。

在整个演出期间,他们有的吸毒、有的裸体,也有的打坐、冥想,以疯狂的形式来表达和发泄他们对社会的厌恶尽管这次盛会以后,嬉皮士运动逐渐失去势头,但是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他们以摇滚乐宣传“公社”、“革命”和“雌爱”,他们反对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个人主义,大量“群居村”便应运而生,他们蔑视美国文化中的“物质主义”,于是许多年轻人自愿到偏僻的乡村农场去过原始的生活,并热衷于使用麻醉剂,提倡“性自由”。

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在音乐方面,反文化的一代普遍不喜欢古典音乐与爵士乐,他们对不拘形式,节奏明快以至于疯狂的摇滚乐表现了极大的兴致。

反文化运动的青年们主要迷恋摇滚音乐,像披头士、滚石乐队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疯狂寄托。

自20年代爵士音乐开始以后,白人青年在流行音乐上已花了不少的精力、兴趣和金钱了。

流行音乐除了给他们一种内在的享受外,还激发并增强青年们的共同意识。

他们狂热地追求着摇滚演唱会,数百万的青年效仿着像披头士这些大明星的生活。

像摇滚这样新形式的音乐之所以在这个年代里盛行,就是由于娱乐媒介纵容纵欲以及青年们不能抗拒疯狂嗜好的诱惑,狂欢式的演唱将他们的压抑发泄出来,现实的困惑在众人的疯狂中忘记。

比起音乐转变的更戏剧化的,要数是年轻人的装束款式。

在50年代中期社
会所赞许男生装束是短发、白鞋、深灰色制服;女孩则是卷发、毛外衣、齐膝短裙。

总之社会所赞许的服饰着重于雅观、清洁与保守。

然而在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兴起后,青年们的装束趋于放荡。

男孩不重服饰,穿工人装,有些还蓄起胡子来;女孩则也留长头发,穿工艺装,带饰物,不化妆,总之是着重自然和舒适。

在流行音乐演奏者的影响下,青年们普遍效仿披头士的装扮,大学里无论是男女都是长发,并向学校的服饰规则挑战。

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为这些青年们采用,男孩留了长发、配齐项链、头巾,服饰的穿着鲜艳花哨,而女孩则是穿起男装的衣服,同时也更加地不再涂脂抹粉了。

像这样的“嬉皮”服饰将青年与大众分开,便也会遭到公众辱骂、排斥以及攻击的对象,简言之就是年轻人一旦接受了新服式,即使他没有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他们也很可能会遭到像黑人那样遭受歧视的困扰。

除了音乐与服饰,反文化运动的形式还表现在药物以及群居方面。

在大学里,服用大麻及迷幻药品的人数越来越多。

服用毒品在贫民区的青年中最普遍,这些放荡青年集结组成散步迷幻药物的基地。

如旧金山的哈兹区域在1967年就成了在象征上和实际上都变成了渴望终生过麻醉生活的青年们的天堂。

有一段时间,哈兹就象征“嬉皮”文化——一种把做爱、自由、神秘主义、音乐、年轻、美丽混合到迷幻药及共居生活的伦理生活方式上去。

数以千计的青年群集到旧金山,吸收了这种文化后又回到各自的大学或城镇里去,传播哈兹的种种神话。

这些青年们分享着他们的经验,并且以这种神话来使吸毒行为合理化。

群居方面,为了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60年代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

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洛杉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

群居村里崇尚返璞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

群居村的成员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王国,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

三、反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美国的反文化运动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是与社会主导价值具有强烈对抗性的观念意识,是一种非主流文化,是与社会主导价值相背离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如颓废、吸毒、性混乱、斗殴和追逐时髦方面。

其次,反文化运
动出现了一套独特的文学和艺术,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具有理论形态又富有社会影响的亚文化。

另外,作为反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的中产阶级的反文化也体现出较分散,集群性较弱,更为个性化的特点。

最后,运动还模糊了生活必需与自由时间和活动的界限,致力于寻找并建立一种可以取代主流文化的新社会、新的家庭、工作生活方式,甚至“无业”的新生活方式。

此外,他们还采取了一种更为公开的意识形态的或政治的形式,他们明确地表达了与主流价值和机构的对立,尽管发生时经常不是采取对于政治的公开回应的形式。

总的来讲,反文化运动呈现出非理性、非逻辑性、叛逆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美国的反文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的反文化运动兴起后不久,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生了类似的反抗运动,几乎席卷了西方的发达国家。

仅就1968年这一年,就发生了法国的“五月风暴”和捷克的“四月之春”。

与此同时,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瑞典、日本、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等国也都相继发生了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抗议运动。

对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事件亲历者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

2000年在一项对美国反文化运动参与者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运动参与者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行为。

30年过去了,他们觉得自己初衷未改,只不过为之奋斗的方式从街头抗议转为思想领域的探求,并为自己能有机会为和平和正义而斗争感到骄傲。

所不同于当年的是,他们认为这场运动所采取的方式值得注意,即这场运动客观上带来了离婚、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

但他们不认为所采取的反抗方式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因为他们更多的是自我放纵或伤害自己,如吸毒、酗酒、服迷幻药等。

也有部分亲历者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认为60年代是一出闹剧,发生的大多是战争、暗杀和你死我活的分裂,整个一代人都是无感情的政治动物,这是一个奇怪的阶段,严肃但愚蠢,虚浮也具毁灭性。

60年代的梦想对于运动的亲历者来说是一眼激进心灵的毒井:将真实的情感错位变成政治妄想;拒绝现实社会,寄希望于未来的幻想;对有血有肉的人体视而不见,追求空洞的人性。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运动持基本的肯定态度。

查尔斯•赖克在《美国的青春化》一书中写道,它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它是由个人和文化首创的。

但大多数学者对反文化运动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反文化运动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消极的后果。

他们认为反文化运动具有反文化、反人性、反理性、反社会的特性。

西奥
多•罗思扎克认为反文化运动中的非理性,例如贪婪、侵略、仇恨、忽视等会使个体的潜力减少和降低,因此他倡导一种新文化,即个体的理性将成为真善美的主宰者。

反文化运动中的青年寻求个人的解放,特别是性道德方面,使得性自由和吸毒成为美国社会的难题。

毒品不仅充斥着好莱坞和华尔街,而且还席卷了贫民区,例如在1966和1970年征服了纽约中心的哈莱姆、新泽亚的纽瓦克和底特律。

纽约哈莱姆区大约80%的婴儿都是非婚生的,许多母亲还是十多岁的孩子。

反文化运动甚至渗透到哲学、艺术、文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

这些荒诞、丑恶的思潮扭曲、毁坏了美国的文化。

其次,反文化运动造成青年一代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更为普遍。

可以说纯粹的自我在这场反文化运动中得到了升华。

此外,反文化运动已经影响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机制,影响了至关重要的道德价值和思想价值借以代代相传的机制。

反文化运动否定传统神学,否定劳动道德和责任,否定基督教与家庭和性的一丝不苟。

反文化运动的所有这一切表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

正如有学者指出,反文化运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反抗,是一种以欲望为驱动力的文化冲动,是一种重新审视社会、自然、道德、伦理、工作、性等的新存在视野。

它实际上在动摇或挑战西方社会的深层文化基础。

四、结语
进入7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越战结束以后,反文化运动渐趋平静。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社会政治领域的抗议运动的一些目标已经实现。

美国从越南撤军、1964年的民权法、1965年的投票权利法和1963年的同酬法在国会获得通过,以及1965年“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提出并实行,深刻地改变了黑人和妇女在美国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其次,在文化领域,由于嬉皮士们的反抗手段日益激进,作为运动的喉舌的摇滚乐和地下出版物也商业化,这样,运动的有力宣传工具也失去了原来的宣传力度,最终导致运动逐渐失去社会的广泛支持而日趋衰落下去。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文化运动参加者的注意力转向工作和家庭,这也是反抗运动趋于平静的原因之一。

轰轰烈烈的反文化运动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可以说是美国青年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一次不成功的探索,但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冲击是不会随之销声匿迹的。

回顾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文化运动,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因为有人把这次运动称作是美国的“文化革命”,这不禁想到
中国几乎同时代的“文化大革命”。

比起美国青年的发泄疯狂,追求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极端表现形式,中国的集体无意识运动让人更觉后怕。

就美国的表现方式,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追求与发展,而中国的文革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说是一个思想的追求,中、美都在走向两个极端。

探索原因,除却这种基本相似的国际环境,造就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最根本的是应该要追溯到各自的文化环境中去。

中国几千年处在儒家文化圈中,并伴随着的中央集权的思想,不会因为一个新政权的成立就立即斩断干净,在人们思想深处依然有一个“皇帝”,这也无怪乎文革中青年学生分子们那种疯狂崇拜。

而美国的历史自建国起也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建国初就灌输着自由、民主的思想,无论怎样是不会陷入集权中去的,因此,当价值观变化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展现自己,所以在反文化运动中青年们疯狂的放纵自己。

总之激进的运动就这样归于平静了,无论怎样这是一段疯狂中透着自由的历史,至少参与者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后悔、排斥的很少,而不像我们至今不敢去正视那段历史。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弗拉克斯 . 青年与社会变迁[M] . 北京日报出版社,1989.
[2]江宁康 . 美国当代文化阐释[M] .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王锦瑭 . 美国的社会文化[M] .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4]赵梅 .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J] . 美国研究 . 2000 . (1).
[5]黄瑞玲 . 浅议美国反文化运动[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6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