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领会文章中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句。过程与方法: 1.本文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学习本文应理清作品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深入的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 2.品味杂文语言幽默犀利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有“破”有“立”),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教具准备:投影仪(ppt课件)
教学方法:品味、鉴赏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一次酒会上,法国、俄国、美国、中国四位商人在一起聚会。这时,法国人拿出了白兰地酒,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酒,中国人当然拿出了茅台酒,美国人呢?他拿起了酒杯不慌不忙地倒了点白兰地,又倒了点伏特加,最后再倒了点茅台酒,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鸡尾酒。老师问:美国人的做法很高明,他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呢?学生答:他善于取他人之长,融合成自身特色的美国文化特点。(设计目的: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暗扣拿来主义的内涵。)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三、背景介绍: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的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此文,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1、独立阅读思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误国)(亡国)(兴国)不怕
拿来主义不恨(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不羡慕
五、布置作业: 1、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2、借鉴写法,学写杂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让学生在上一节研习的基础上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 2、品味杂文语言幽默犀利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思考问题:
问题一、美国人的这种做法鲁迅赞成吗?结合《拿来主义》一文进行思考。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阐释这个道理你准备怎么做呢?鲁迅又是怎么阐明的呢?闭关主义(排外)破送去主义(媚外)先破后立拿来主义立
课文的两大特点:推理严谨,丝丝入扣;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设计目的:既让学生理解了鲁迅的思想内涵,又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也等于进行了一次作文构思的训练。)
问题三:闭关主义的危害显而易见,所以鲁迅一笔带过,他重点评价了“送去主义”。请同学们重点阅读课文有关“送去主义”的文字,思考鲁迅是如何评价“送去主义”的?
明确: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送去主义”的实例: 1、进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2、把古画新画在欧洲一路挂过去,所谓“发扬国光”。 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促进“象征主义”。
问:鲁迅如此表明态度的根据是什么?答:“送去主义”祸国殃民,亡子亡孙。问题四:鲁迅在文中形象的论证了对待文化遗产不同态度以及“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如果我们不用比喻而是直截了当的表达“拿来主义”,那么,我们怎样说呢?
明确:对于文化遗产,应该持“拿来”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是孱头;割断历史,盲目排斥文化的虚无主义者,是混蛋;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是废物。“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区别对待,有批判地吸收;对有害的形式要废除,只保留很少的一部分作为反面教材;队完全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
(设计目的:让学生认真阅读原文,领会本文内容,并且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以自己的作品与课文做比较,感受比喻论证形象生动的说理效果。)
二、欣赏品味语言:
短文中国一向是闭关锁国的,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什么都送给了西方列强。在艺术领域,古董被国民党拱手送给了法国;几位画师拿着几张古画、新画在欧洲一路地送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送到苏联、欧洲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真是越来越退步了。
阅读完短文后,思考问题:
1、找出课文第一段的语言,比较两者之间不同之处。
2、你认为那段文字写得好?为什么?
小结:在感知中体会讽刺的形成: a.借用标点“所谓‘‘闭关主义‘‘”
b.化抽象为形象“自从枪炮打破大门之后”
c.借用比喻“碰了一串钉子”
d.一小指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e.运用反语“显出一点进步了”
d.以表指里“展览”
鲁迅的文章以其鲜明的个性而令人瞩目,他的文字何以犀利、深刻与他巧妙运用讽刺手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1.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
2.“拿来主义”的思想,含义深远,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生活中,我们交朋友,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说明我们应怎样结交朋友.
3.请同学们仿照《拿来主义》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4.辩论。 QQ群中盛传一个帖子:松下有一位高官说过:即使我们不去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会买我们的产品,但不管我们再怎样的去拜靖国神社,中国人照样会买我们的产品。一句让中国人从头凉到脚的话。每买一百元日货就会给日本政府送去5元钱,让日自卫队多造10颗子弹,多印8页反华教科书。如果你买日本汽车,将来开上中国街头的日本坦克就是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橱具,将来射穿同胞头颅的子弹就是你造的,如果你买日本电视音响,将来就会在战地喇叭中听到同胞被杀的哀鸣!请传给20个人,支持中国,抵制日货,就算没有回报,这也是你的义务!是中国人的传!——同胞们,自爱吧!自重吧! 论题如下:(由课代表组织,一周以后进行辩论赛。)我们要不要抵制日货?正方:我们要抵制日货反方:我们不要抵制日货
六、教学后记:“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独创的概念,体现出一个思想家的胸襟。它简洁生动的阐述了鲁迅对外来文化的一惯主张。如今,恐惧外来文化,盲目排外的人已不多,但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不乏其人,在今天看《拿来主义》仍有现实意义。《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教学时以简化头绪,突出中心,淡化一些与中心关系不甚密切的部分,着重于对鲁迅接受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的思想学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作者怎样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道理的。
六、拓展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