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矩阵低秩与稀疏近似
稀疏表示与低秩矩阵分解方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稀疏表示与低秩矩阵分解方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图像重建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它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具有更高的质量,并且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这篇文章将主要讨论稀疏表示和低秩矩阵分解方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一、稀疏表示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稀疏表示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
稀疏表示的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向量(或矩阵)表示成若干个基向量的线性组合,其中只有很少的基向量参与了该向量的表示。
稀疏表示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高维度的数据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处理。
在图像重建中,稀疏表示可以用于处理采样不足或失真严重的图像。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利用图像的稀疏性质,将一个稀疏的信号进行压缩表示,然后在原有采样信号的基础上,加上这个压缩信号,从而得到一个更加清晰的图像。
当然,在使用稀疏表示进行图像重建时,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基向量,以使得稀疏表示的过程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
二、低秩矩阵分解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低秩矩阵分解,也称为矩阵分解低秩近似,是另一种在图像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任意大小的矩阵表示为两个低秩矩阵之和,其中一个矩阵代表该矩阵的平均值,称为秩为1的矩阵,另一个矩阵代表该矩阵的扰动项,通常有较低的秩,也称为低秩矩阵。
相比于稀疏表示方法,低秩矩阵分解方法更加注重矩阵的结构和局部特征的处理,所以在处理图像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低秩矩阵分解常常用于图像去噪、图像填补和图像重构等方面的处理。
它能够有效地减小噪声和伪像的干扰,同时也能保留图像的细节和轮廓信息。
三、稀疏表示与低秩矩阵分解的结合应用稀疏表示与低秩矩阵分解的组合成了一种新的图像重建方法——稀疏表示与低秩矩阵分解联合重建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将两种基于矩阵结构特点处理的方法结合到一起,以充分利用它们在图像重建中的优势。
具体而言,该方法首先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处理图像的高边缘和高频部分,然后再利用低秩矩阵分解方法对图像的低频和低边缘部分进行处理。
低秩与稀疏矩阵恢复问题的若干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低秩与稀疏矩阵恢复问题的若干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数学指导教师:***2012-06摘要低秩与稀疏矩阵恢复问题希望解决的是对于给定的矩阵,在对其低秩部分的秩及稀疏部分的稀疏性均无额外的信息的情况下恢复其低秩部分与稀疏部分。
这一问题产生于图像处理,视频监控,系统识别,统计模型选择等领域,求解该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本文从数据的局部性质出发,给出了新的模型和算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秩与稀疏矩阵恢复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描述及研究现状。
接着介绍了用于低秩与稀疏矩阵恢复问题的凸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并且介绍了求解该凸优化问题已有的算法。
然后本文通过考虑数据的局部不变性,引入图正则项,给出了基于图正则项的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的算法。
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模型及算法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矩阵恢复,低秩矩阵,稀疏矩阵,奇异值分解,图正则项AbstractThepursuitoflo、Ⅳ乙rankandsparsematri)(decompositionproblem1store—thelowrankcomponentandsparsecomponentofagiVenmatrix,withoutcoveryofthecomponents·anvadditionalinfbrmationontherankorthesparsepatternSuchadecompositionproblemarisesinanumberofsetting,includingimagepro-modelcessing,videosurveillance,systemidenti丘cationinengineering,statisticalmodelinconsiderationofthelocalselection,etc.Inthispaper,weproposeanewinvarianceassumption.Meanwhile,weapplytheacceleratedproximalgradientalgorithmtosolVeit.Atfirst.wewiUgiveabriefintroductiontothebackground,problemdescrip_ofthetheoreticaltionandtheexistingresearchwork.ThenwegiveadescriptionbasisfbrsolvingtheproblemthroughaconVexprogra肌,andsketchthepreVlousalgorithms.Thenwepresentournewn卫odel,withadditionalgraphicfactor,andiUustratethee往ectiVenessofcorrespondingalgorithm.Experimentalresultscanouralgorithm.Ke”ⅣDrds:MatrixRec。
稀疏编码的逆问题及解决方法
稀疏编码的逆问题及解决方法稀疏编码是一种在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它可以用于信号的压缩、特征提取、图像处理等多个应用场景。
然而,稀疏编码的逆问题却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稀疏编码的逆问题以及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稀疏编码的逆问题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给定一个稀疏编码的结果,如何恢复出原始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只能观测到稀疏编码后的结果,而无法直接获得原始信号。
因此,如何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为了解决稀疏编码的逆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优化算法,如L1范数最小化、迭代阈值算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稀疏编码结果与原始信号之间的差异来恢复原始信号。
然而,由于稀疏编码的逆问题是一个非凸优化问题,这些方法往往只能得到局部最优解,而无法保证全局最优解。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使用先验信息的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信号的统计特性或者先验知识来约束稀疏编码的逆问题。
例如,一些方法假设原始信号具有低秩性,即原始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低秩矩阵的近似。
通过将低秩约束引入到优化问题中,可以得到更好的还原效果。
除了低秩性,一些方法还利用信号的稳定性、平滑性等特性来约束稀疏编码的逆问题。
除了使用优化算法和先验信息,还有一些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的技术来解决稀疏编码的逆问题。
这些方法通过学习一个稀疏编码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
例如,一些方法使用稀疏自编码器来学习稀疏编码的模型。
通过训练自编码器,可以得到一个能够准确还原原始信号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另外,一些方法还利用深度学习的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来解决稀疏编码的逆问题。
总结起来,稀疏编码的逆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包括使用优化算法、先验信息和机器学习技术。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稀疏编码的逆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稀疏编码的逆问题,以提高稀疏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低秩范数稀疏等概念
矩阵的秩就是一幅图片矩阵A中,可以用rank(A)个线性无关的特征通过线性组合,基本地还原图片信息。
秩越低表示数据冗余性越大,因为用很少几个基就可以表达所有数据了。
相反,秩越大表示数据冗余性越小。
稀疏表示(Sparse Representations)1.什么是稀疏表示:用较少的基本信号的线性组合来表达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原始信号。
其中,这些基本信号被称作原子,是从过完备字典中选出来的;而过完备字典则是由个数超过信号维数的原子聚集而来的。
可见,任一信号在不同的原子组下有不同的稀疏表示。
假设我们用一个M*N的矩阵表示数据集X,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样本的一个属性,一般而言,该矩阵是稠密的,即大多数元素不为0。
稀疏表示的含义是,寻找一个系数矩阵A(K*N)以及一个字典矩阵B(M*K),使得B*A尽可能的还原X,且A尽可能的稀疏。
A便是X的稀疏表示。
在矩阵稀疏表示模型中,把它作为正则化项有什么作用呢?前面说到它是每一行的l2范数之和,在最小化问题中,只有每一行的l2范数都最小总问题才最小。
而每一个行范数取得最小的含义是,当行内尽可能多的元素为0时,约束才可能取得最小。
而行内尽可能地取0意思是说行稀疏!综上可以这样解释,不同于l1范数(矩阵元素绝对值之和)的稀疏要求,l21范数还要求行稀疏!机器学习:规则化参数的同时最小化误差。
最小化误差是为了让我们的模型拟合我们的训练数据,而规则化参数是防止我们的模型过分拟合我们的训练数据。
W*=argmin L Y i, f X i ;ω+λΩωi规则化函数Ωω有很多选择,一般是模型复杂度的单调递增函数,模型越复杂,规则化值就越大。
比如,规则化项可以是模型参数向量的范数。
不同的选择对参数ω的约束不同,去的效果也不同。
论文中都聚集在:零范数、一范数、二范数、迹范数、Frobenius 范数(F-范数)、核范数。
L0范数与L1范数L0范数是指向量中非0的元素的个数。
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
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张红雨【摘要】当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大多仅利用图像数据的稀疏性或者低秩性,并没有同时利用图像的这两个性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图像中图像块的非局部相似性对求解优化模型的经典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主要是在共轭梯度算法的迭代过程中对每一图像块寻找其相似块,由于相似块的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低秩性,因此利用矩阵低秩恢复算法对每一图像块进行更新.改进后的方法同时利用了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重建算法相比,提升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Most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that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 were only used the sparsity or low-rank of the image data,they did not use the two properties at the same time.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kind of MR image reconstructed algorithm for utilizing sparse vector and low-rank matrix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This method utilizes the non-local similarity of the image blocks in the MRI to improve the classical 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for sloving the optimization model.In 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for each image block to find the similar blocks,due to the matrix that includes the pixel of the similar blocks is low-rank,therefore,we apply to the low-rank matrix recovery algorithm to update each image block.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reconstructed image and has a higher signal to noise ratio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xisiting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压缩感知;稀疏性;低秩性;共轭梯度法【作者】张红雨【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影像检查技术.由于其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人体病理结构的形态信息,特别是对软骨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且对人体无辐射危害,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学等领域.但MRI存在成像速度慢,易产生伪影等缺点.研究人员针对这些缺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方向较多的是如何在减少采样数据时有效的重建图像,即在减少扫描时间的同时尽量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近年来,Donoho与Candes等人提出的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表明,如果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在某个变换域下具有稀疏性,可以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高维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中,然后通过求解优化问题就可以从少量投影中精确的重建出原信号[1-2].MR图像重建具备压缩感知理论应用的两个关键条件.首先MR图像满足在小波,差分等变换域下具有稀疏性,其次对K空间数据欠采样引起的混叠伪影是非相干的.为此,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以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恢复出原图像.近年来压缩感知理论在MRI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很多文章利用MR图像在不同转换域上的稀疏性作为先验知识建立模型,实现了MR图像的快速重建[2-6].Donoho等[2]利用MR图像在总变分(total variation,TV)域的稀疏性采用共轭梯度算法求解MR重建问题.Lustig等[3]利用MR图像在小波域的稀疏性和TV的稀疏性设计了在K空间欠采样下重建MRI的优化模型.Ravishanker等[5]借鉴基于块稀疏的自适应字典稀疏的重建方法-KSVD[4],提出了基于KSVD的自适应字典学习的MRI重建算法DLMRI(Dictionary Learn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uang等[6]利用MR图像在小波域和TV域的稀疏性,使用算子分裂算法将MRI重建问题分解并提出了FCSA(FastCompositeSplittingAlgorithms)算法对分解后问题进行求解.Li等[7]利用MR图像在轮廓波域,小波域和TV域的稀疏性作为正则项建立优化模型,将快速迭代阈值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 algorithm,FIATA)进行改进对其进行求解,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计算效率.自然图像中存在大量重复的相似结构,这些相似结构不仅包括在平滑区域里,而且也存在于纹理区域和边缘部分中.图像的这个性质—非局部相似性对图像进行恢复重建在图像细节保真方面得到了提升.Buades等[8]通过在图像中搜索相似块并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滤波进行图像去噪,取得良好的去燥效果.Dabov等[9]提出一种新的块匹配算法(BM3D),这种方法利用图像块的相似性对图像块进行聚类并采用滤波对图像进行重建.Dong等[10]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似块的局部自适应迭代奇异值阈值的低秩算法,在解决图像重建问题中取得了不错的重建效果.自然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同样在MR图像中也普遍存在[11].Aksam M等[11]利用块的相似性和冗余性提出了增强非局部均值算法应用到脑部MRI图像去噪和分割中.Qu等[12]提出了从下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利用基于块的方向小波的方法来重建MR图像.Huang等[13]改进了FCSA算法,用非局部TV去代替FCSA中的TV,提高了图像重建的整体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相结合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在原有基于向量稀疏的求解模型中,通过利用MR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质,对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主要是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块匹配方法对每一图像块寻找其相似快,由相似块的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低秩性,然后使用矩阵低秩恢复算法对图像块进行更新.文献[2]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运用MR图像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的稀疏性进行重建.本文对文献[2]中的求解算法作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同时利用了MR图像的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两个先验知识.下面先简要介绍文献[2]提出的基于向量稀疏的压缩感知重建MR图像的方法.1.1 基于向量稀疏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方法设x为要重建的MR图像,对x进行稀疏变换为x=ψα、α,是图像x在ψ域的稀疏表示系数,然后用一个与变换矩阵ψ不相关的测量矩阵Φ对图像x进行线性投影,从而得到线性观测值y.MR图像的重建问题就是要根据观测值y重建MR 图像[1][14].该问题属于逆问题的求解.因为MR图像在许多变换域上是稀疏的,Candes等[15]证明了MR重建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最小L0范数得到解决.由于L0问题是NP-hard 问题,Donoho等[16]提出了用L0范数代替L0范数,进而转化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即其中x是待重建的图像,y是在Fourier变换域下的观测数据,Fu为MRI傅里叶域下的随机欠采样算子,ψ表示稀疏域.将TV作为稀疏正则项,保留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17].因此文献[2]同时利用MR图像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稀疏性,得到下面的模型(2).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维度方向像素的离散梯度.对于模型(2),文献[2]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求解.此算法的主要步骤为:Step1:设置初始参数并计算初始梯度:x0为待重建MR图像,y为Fourier变换域下的观测数据,α,β为线性搜索参数,iter为迭代次数,Tol为迭代停止精度,并令k:=0.Step2:计算初始下降搜索方向:Step3:若‖gk‖<Tol同时k>iter时,停止计算,输出x*=xk.Step4:确定搜索步长t.初始化t=1,当满足条件f(xk+txk)>f(xk)+αt*Re al(gk*Δxk),令步长为t=βt.Step5:图像更新并计算下降搜索方向:Step6:迭代次数更新:令k:=k+1,转步Step3.1.2 基于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算法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都与其周围的像素点共同构成图像中的一个结构.以某个像素点为中心取窗口称该窗口为图像块.所取图像块包含一定的空间结构,而在图像中存在大量重复相似结构信息,这可以看做图像本身结构细节部分具有非局部相似性.如图1所示,在图像中取一小块,则可以在图像中找到多处与此图像块相似的小块.本文利用MRI具有的非局部相似性对文献[2]的求解算法进行改进,使得MRI重建算法不仅利用了MRI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具有稀疏性,同时也考虑了具有相似特性的图像块所构成矩阵的低秩特性.本文采用改进后的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原算法在Step5中采用最速下降法直接对图像进行更新,而改进后的算法先在Step5中使用矩阵低秩算法对图像块进行更新后,再使用最速下降法进行二次更新.具体操作如下:将图像x分成若干小图像块,对每一个图像块寻找其对应的相似图像块进行聚类,将相似图像块的像素组成近似低秩矩阵的列向量.采用下面模型对近似低秩矩阵寻找相似图像块的低秩子空间:其中P=[p1,p2,…,pm]表示相似块构成的矩阵,U表示为左乘矩阵,V为右乘矩阵,∑=diag{λ1,λi,…,λk}为对角矩阵,λi为奇异值,τ为正则参数.分为两步对问题(5)进行迭代求解.①对低秩矩阵P进行SVD分解:(U,∑,V)=svd(P).②对经过SVD分解得到的奇异值进行软阈值操作:,其中Sτ表示为阈值为τ的软阈值操作.因此新的低秩矩阵为P*=UVT.得到的每一个新的低秩矩阵作为更新图像块的初始估计,再将更新后的图像进行最速下降法的二次更新.改进后的方法充分利用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从而更好地平滑噪声和保持图像边缘信息.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的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对两幅经典MR图像进行测试.测试图像的尺寸均为256*256.如图2列出了两幅原始图像(不含噪声).首先对原始K空间数据加入噪声方差为0.01的高斯白噪声后进行欠采样(采样率为0.2),然后再用欠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实验部分测量矩阵采用的是高斯随机观测矩阵,稀疏变换域为Fourier域,图像块的大小为7*7.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算法将与CG算法[2],SparseMRI算法[3],FCSA算法[6],FICOTA算法[7]进行比较.实验结果的对比,主要采用主观比较和客观评价标准比较相结合的方式.主观比较主要比较MR图像重建的整体效果和图像纹理,边缘等局部细节.客观评价标准采用PSNR(peak signal-to noise radio),TEI(Tranferred edge information)和数据逼真项L2范数误差这三项来评估重建效果.图3,图4为两幅图像在不同算法下的重建效果,图5为重建Shoulder图像的局部细节图.通过图3,图4可以看出,与其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整体重建效果较清晰.从图5可以看出,本文重建的纹理细节较为清晰,边缘锯齿较小,平滑了噪声.表1,表2为测试图像在不同算法下的客观评价标准对比.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对于测试图像Brain和Shoulder,从客观标准PSNR和TEI的值来看,本文算法高于其他算法,说明本文算法重建图像的质量最好.而L2范数误差值的角度来看,本文方法的值要小于其他算法,说明本文算法重建图像与原图像之间的误差最小.通过表1,2的结果分析,本文方法在3个客观评价标准的性能方面都高于其它4种方法,从客观上反映了本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因此无论是从重建MR图像质量的主观比较还是客观评价标准来对比,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利用K空间欠采样数据重建出效果更好的MR图像,而且从整体图像的重建效果来看,本文算法都要优于其他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的方法,使用矩阵低秩算法对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充分将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结合在一起.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信噪比,重建的图像整体更为清晰,更好地平滑噪声和保持图像边缘信息.下一步工作将进一步探究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在MR图像中实现更加快速和有效的重建.【相关文献】[1]Donoho pressed sens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0(1):1289-1306.[2]Lustig M,Donoho D,Santos J M,et pressed sensing MRI[J].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8,25(2):72-82.[3]Lustig M,Donoho D,Pauly J M.Sparse MRI: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ed sensing for rapid MR imaging[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7,58(2):1182-1195.[4]Aharon M,Elad M,Bruckstein A,et al.K-SVD:An algorithm for designing of overcomplete dictionaries for sparse representation[J].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6,54(1):4311-4322.[5]Raavishankar S,Bresler Y.MR 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undersampled k-space data by dictionary learning[J].IEEE Trans on Medical Imaging,2011,30(3):1028-1041.[6]Huang J,Zhang S,Metaxas D.Efficient MR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compressed MR imaging[J].Medical Image Anlysis,2011,15(5):670-679.[7]Li J W,Hao W L,Qu X B,et al.Fat iterative contourlet thresholding for compressed sensing MRI[J].Electronics Letters.2013,49(19):1206-1208.[8]Buade A,Morel J M.A non-local algorithm for image denoising[C]//Proceedingsof the 2005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San Francisco.CA:IEEE,2005:60-65.[9]Dabov K,Foi A,Katkovnik V,et al.Image denoising by sparse 3D transform-soma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J].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7,16(1):2080-2095.[10]Dong W S,Shi G M,Li X.Nonlocal image restoration with bilateral variance estimation:a low-rank approach[J].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3,22(2):700-712.[11]Aksam M,Jalil A,Rathore S,et al.A.Robust brain MRI den-oising and segmentation using enhanced non-local means algorith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2014,24:52-66.[12]Qu X,Guo D,Ning B.et al.Undersampled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patch-based directional wavelets[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12,30(1):967-977.[13]Huang J,Yang press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ased on wavelet sparsity and nonlocal total variation[J]. Proceedings,2012,5(1):968-971.[14]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等.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9,37(5):1070-1081.[15]Candes E J,Tao T.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J].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2(1):489-509.[16] Donoho D.Atomic decomposition by basis pursuit[J].SIAM Review,2001,43(1):129-159.[17]Rudin L,Osher S.Non-linear total variation noise removal algorithm[J].Phys D,1992,60(2):259-268.。
机器学习中矩阵低秩与稀疏近似
3、课程论文用 A4 纸双面打印。字体全部用宋体简体,题目 要求用小二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 用小四号字;经学院同意,课程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字体全部用 Times New Roman,题目要求用 18 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 14 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用 12 号字;行距为 2 倍行距(方便教师 批注);页边距左为 3cm、右为 2cm、上为 2.5cm、下为 2.5cm;其 它格式请参照学位论文要求。
1.2 l0正则
l0正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稀疏学习技术。然而不幸的是,它具有组合的性质,是 个非凸正则子,难于分析。最小化l0范数是一个NP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只 存在指数复杂度(相对于向量维数)的算法。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算法对求l0只能得 到一个非精确解,有的直接求解最接近l0正则的凸l1正则(显然在lp正则中,p越少越
3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a) p ≥ 1
b) 0 < p < 1
图 1 当p ≥ 1与0 < p < 1时,lp正则子的形状示意图。
接近l0正则),也有的研究者使用如下函数逼近来逼近l0: x 0 ≈ i log(ε + |xi|),其 中ε是一个很小的正数,它是为了避免出现log 0数值上的无意义。但对于需要直接优
2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统计学习是当今机器学习领域的主流技术。向量空间的统计学习算法已经比较 成熟,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主要把目光放在矩阵空间上。与向量空间相比,基于矩 阵空间的学习技术由于缺少扩展性,会随着问题的大小在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上分别 呈二次方与三次方增长,所以如何逼近一个目标矩阵而令机器学习技术更鲁棒更精 确更适合于大规模的情况已成为当今机器学习领域十分热门的话题。受到支持向量 机、压缩感知和非负矩阵分解等技术的启发,基于稀疏和低秩性质的假设,人们开发 了一系列基于矩阵方法的机器学习算法。
低秩矩阵与稀疏表示
低秩矩阵与稀疏表示1. 概述低秩矩阵和稀疏表示是两个相关的数学概念,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低秩矩阵是指秩较低的矩阵,而稀疏矩阵是指包含大量零元素的矩阵。
稀疏表示是指使用一组有限的基向量来表示一个信号或数据。
2. 低秩矩阵低秩矩阵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图像处理:图像通常可以表示为低秩矩阵,因此可以通过低秩矩阵分解来进行图像压缩、降噪和去模糊等操作。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数据通常也可以表示为低秩矩阵,因此可以通过低秩矩阵分解来进行文本分类、文档聚类和信息检索等操作。
推荐系统:推荐系统通常需要对用户和物品之间的数据进行建模,而低秩矩阵分解可以用来构建用户-物品矩阵,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
3. 稀疏表示稀疏表示在许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信号处理:信号通常可以表示为稀疏向量,因此可以通过稀疏表示来进行信号压缩、降噪和去噪等操作。
图像处理:图像通常也可以表示为稀疏矩阵,因此可以通过稀疏表示来进行图像压缩、降噪和去模糊等操作。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算法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建模,而稀疏表示可以用来构建稀疏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
4. 低秩矩阵与稀疏表示的关系低秩矩阵和稀疏表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低秩矩阵通常可以表示为稀疏矩阵,另一方面,稀疏矩阵通常也可以表示为低秩矩阵。
因此,低秩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5. 低秩矩阵与稀疏表示的应用低秩矩阵和稀疏表示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图像处理:图像通常可以表示为低秩矩阵或稀疏矩阵,因此可以通过低秩矩阵分解或稀疏表示来进行图像压缩、降噪和去模糊等操作。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数据通常也可以表示为低秩矩阵或稀疏矩阵,因此可以通过低秩矩阵分解或稀疏表示来进行文本分类、文档聚类和信息检索等操作。
推荐系统:推荐系统通常需要对用户和物品之间的数据进行建模,而低秩矩阵分解或稀疏表示可以用来构建用户-物品矩阵,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
信号处理:信号通常可以表示为稀疏向量,因此可以通过稀疏表示来进行信号压缩、降噪和去噪等操作。
稀疏优化与低秩矩阵优化
min x TVx s .t . Ax b, x 0, || x ||0 k .
(3)
三、应用实例
例2、互补问题的稀疏解 众说周知,二人矩阵博弈模型、具有生产和投资的经济 均衡模型、交通流均衡模型等,都可以转化为互补问题.如果 这个互补问题有多个解,则在这个解集中寻找一个最为稀疏 的解:
这个理论突破了香农定理对信号采样频率的限制,能够以
较少的采样资源,较高的采样速度和较低的软硬件复杂度获得 原始信号.
二、稀疏优化与压缩感知
假设原始信号为向量 x (维数大),测量信息为 b 向量 (维数小),且它们满足线性关系,则其数学模型就是一 个欠定线性方程组 Ax b. 如果原始信号 x 具有稀疏性,则其数学意义就是零元 素多,即非零元素少, 于是可以转化为稀疏优化模型:
min rank ( X ) s.t . X ij Mij ,
i , j .
(6)
三、应用实例
例5、多维标度问题(管理学、统计学) 已知12个城市中两两城市之间的距离,请你标出这12个 城市的平面坐标位置.类似地,已知一个传感器网络,通过互 相收发信号可以确定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请确定传感器的平 面坐标位置.此外,有100种白酒,品尝家可以对每两种白酒 进行品尝对比,给出一种相近程度的得分(越相近得分越高, 相差越远得分越低),我们希望从这些得分数据中得到这100 种白酒之间的排序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就是一个矩阵秩极小 问题: min rank (Y ) (7) 2
四、理论与算法
■凸差松弛理论和算法
凸差松弛就是用(1范数-q范数)代替0-范数,从图像可以看 出,它更接近稀疏优化问题,能更好得区分无关项和相关项, 从而有助于得到较精确的逼近.
■光滑松弛理论和算法
矩阵低秩分解的数据补全
矩阵低秩分解的数据补全矩阵低秩分解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补全方法。
其思想是将原始矩阵分解为一个低秩矩阵和一个稀疏矩阵的和,从而得到对原始矩阵的近似。
具体来说,给定一个大小为m×n的矩阵M,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形式:M = L + S其中,L是一个低秩矩阵,S是一个稀疏矩阵。
低秩矩阵L表示矩阵M中的主要模式或结构,而稀疏矩阵S表示矩阵M中的噪声或异常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来进行矩阵的低秩分解。
SVD将矩阵M分解为以下形式:M = UΣV^T其中,U和V分别是正交矩阵,Σ是一个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称为奇异值。
将奇异值较小的部分置为零,即可得到低秩矩阵L。
而稀疏矩阵S则可以通过M减去L得到。
补全数据的过程即为在已知部分元素的情况下,通过对原始矩阵的低秩分解,填补缺失的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对已知的元素构建一个部分观测矩阵M',将未知的元素置为0。
2. 对M'进行低秩分解,得到低秩矩阵L'和稀疏矩阵S'。
3. 用L'和S'重构原始矩阵M,即M = L' + S'。
4. 利用重构后的矩阵M填补原始矩阵中的缺失元素,即将M中为0的位置替换为M'对应位置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矩阵的低秩分解是一种近似方法,补全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此外,对于过大的矩阵或者密集的缺失情况,低秩分解的计算成本可能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更加适合的方法或进行参数调优。
(优选)稀疏优化与低秩矩阵优化
一、模型与基本概念
稀疏优化问题是指在某种线性约束条件下,求一个决策变量使 其非零元素个数达到极小.它的基本数学模型是:
min x , s.t. Ax b, (1) 0
其中 A Rmn,b 是一个 m 维向量,m<n.
矩阵秩极小(或低秩矩阵恢复)问题是指在某种线性约束条件 下,求一个决策矩阵使其秩达到极小.它的基本数学模型是:
个欠定线性方程组 Ax b.
如果原始信号 x 具有稀疏性,则其数学意义就是零元
素多,即非零元素少, 于是可以转化为稀疏优化模型:
min x , s.t. Ax b. 0
二、稀疏优化与压缩感知
•假设原始信号为矩阵X(维数大),测量信息为矩阵B(维 数小),且它们满足线性关系,则其数学模型就是一个线 性矩阵方程组 A(X)=B .
与集合{x|Ax b}中选一个解.由此可知,所有这些模型在
一般情况下都是NP-困难问题.
◆如何松弛(近似)易求解? →理论研究; ◆如何设计算法?→算法研究; ◆如何应用到实际部门?→应用研究.
二、稀疏优化与压缩感知
压缩感知是国际上近期出现的一种信息科学理论,它首先 由著名华裔数学家、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 & Cande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Donoho独立提出,被评为2007年度美国十 大科技进展之一,其基本内容是:
这是一个矩阵秩极小问题.
三、应用实例
例4(上)、Netflix Prize 2006年10月Netflix电影公司为了有效发展自己的推荐系
统而发起的长达5年的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48万余用户对1 万7千部电影的不完全评分记录推测出另外近300万条电影评 分记录的数值.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能提交比Netflix现有电 影推荐系统Cinematch效果好10%的新方法,就可以获得诱人 的7位数奖金.不仅如此,每年它还会为此提供5万美元的年度 进步奖.
稀疏编码的快速计算方法与技巧
稀疏编码的快速计算方法与技巧稀疏编码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技术,它在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稀疏编码的目标是找到一种稀疏表示,即通过最少的非零系数来表示信号。
然而,稀疏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往往很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数据集和高维数据。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快速计算方法和技巧来加速稀疏编码的过程。
一种常用的快速计算方法是基于迭代优化的算法。
这类算法通过迭代更新系数向量,逐步逼近最优解。
其中,最广泛应用的算法包括迭代收缩与阈值(ISTA)算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
ISTA算法通过迭代更新系数向量和阈值操作来实现稀疏表示。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收敛速度较慢。
相比之下,OMP算法通过逐步选择最相关的原子来逼近稀疏表示,收敛速度更快。
然而,OMP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对于高维数据集。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OMP算法,如快速OMP算法和稳定OMP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稳定性。
另一种快速计算方法是基于近似算法的技巧。
这类方法通过近似稀疏编码问题,降低计算复杂度。
其中,最常用的技巧是使用字典的低秩近似。
字典是稀疏编码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包含一组原子向量,用于线性组合生成信号。
传统的字典学习算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
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低秩近似的字典学习算法。
这类算法通过将字典的秩降低到一个较小的值,来减少计算量。
例如,低秩字典学习(LRDL)算法通过将字典分解为两个低秩矩阵的乘积,来实现低秩近似。
这种方法在保持较高重构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除了迭代优化和近似算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快速计算方法和技巧。
例如,基于子空间的方法可以通过降维和子空间投影来减少计算复杂度。
这类方法通过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一个较低维的子空间中,来实现稀疏表示。
另外,基于并行计算的方法可以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GPU)来加速稀疏编码的计算。
并行计算可以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处理单元,并行地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矩阵发展历史
矩阵发展历史矩阵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矩阵的发展历史,从其起源到现代应用的演变过程。
1. 矩阵的起源矩阵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01年,法国数学家庞加莱首次提出了矩阵的概念,但当时矩阵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直到1858年,英国数学家亚瑟·凯利斯·卡耐基在其著作《线性代数的初步理论》中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矩阵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为矩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矩阵的发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矩阵的理论逐渐完善,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特别是在线性代数和物理学中,矩阵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
同时,矩阵的运算规则也逐渐清晰化,例如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等。
3. 矩阵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矩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物理学中,矩阵被用于描述量子力学中的态矢量和算符。
在工程学中,矩阵被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和优化问题。
在计算机科学中,矩阵被用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4. 矩阵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矩阵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
例如,在大数据分析中,矩阵被用于处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
在人工智能领域,矩阵被用于构建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预测。
5. 矩阵的未来发展未来,矩阵的发展将更加关注于高效的算法和计算方法。
例如,矩阵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此外,矩阵的稀疏表示和低秩近似等技术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以提高矩阵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矩阵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历了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过程。
从最初的提出到现代的广泛应用,矩阵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矩阵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矩阵的发展将更加关注于高效的算法和计算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标签矩阵低秩假设
标签矩阵低秩假设
标签矩阵低秩假设是指在一个矩阵中,标签与特征之间存在一种低秩的关系。
也就是说,标签矩阵可以通过一个低秩的矩阵进行近似表示。
这个假设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推荐系统和协同过滤中。
在推荐系统中,标签矩阵通常表示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或偏好。
如果用户对所有物品都进行了评分,那么标签矩阵就是一个完全矩阵。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评分的缺失,标签矩阵通常是稀疏的。
稀疏矩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秩较低,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低秩的矩阵来近似表示原始的稀疏矩阵。
基于低秩假设,可以使用矩阵分解等技术来对标签矩阵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用户和物品之间的潜在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于预测用户对未评分物品的评分,从而进行精准的推荐。
需要注意的是,标签矩阵低秩假设并不总是成立。
在一些情况下,标签矩阵的秩可能会很高,也就是说,标签与特征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其他的模型和方法来进行建模和分析。
机器学习-稀疏矩阵的处理
机器学习-稀疏矩阵的处理
⼀、稀疏矩阵的定义
对于那些零元素数⽬远远多于⾮零元素数⽬,并且⾮零元素的分布没有规律的矩阵称为稀疏矩阵(sparse)。
⼈们⽆法给出稀疏矩阵的确切定义,⼀般都只是凭个⼈的直觉来理解这个概念,即矩阵中⾮零元素的个数远远⼩于矩阵元素的总数,并且⾮零元素没有分布规律。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由于稀疏矩阵中⾮零元素较少,零元素较多,因此可以采⽤只存储⾮零元素的⽅法来进⾏压缩存储。
由于⾮零元素分布没有任何规律,所以在进⾏压缩存储的时侯需要存储⾮零元素值的同时还要存储⾮零元素在矩阵中的位置,即⾮零元素所在的⾏号和列号,也就是在存储某个元素⽐如aij的值的同时,还需要存储该元素所在的⾏号i和它的列号j,这样就构成了⼀个三元组(i,j,aij)的线性表。
三元组可以采⽤顺序表⽰⽅法,也可以采⽤链式表⽰⽅法,这样就产⽣了对稀疏矩阵的不同压缩存储⽅式。
a、稀疏矩阵的顺序实现
若把稀疏矩阵的三元组线性表按顺序存储结构存储,则称为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
顺序表中除了存储三元组外,还应该存储矩阵⾏数、列数和总的⾮零元素数⽬,这样才能唯⼀的确定⼀个矩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先从正则角度探讨了当今流行的正则技术,稀疏和低秩仍然是正则技术的 主流方向。接着,文章还从矩阵逼近的角度,讨论了近年来矩阵方法的机器学习技术 的实质。这些矩阵方法的机器学习技术包括非负矩阵分解、矩阵填充、鲁棒主成分分 析、字典学习、稀疏主成分分析、协方差稀疏选择和低秩半正定矩阵分解等。此外,我 们总结了一些机器学习领域快速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它们的所适用的范围。最 后我们将会列举一些矩阵方法上的一些存有的以及可能将会出现的应用。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1
年月日
说明
1、课程论文要有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 考文献。论文题目由研究生结合课程所学内容选定;摘要 500 字以 下,博士生课程论文要求有英文摘要;关键词 3~5 个;参考文献 不少于 10 篇,并应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2、论文要求自己动手撰写,如发现论文是从网上下载的,或 者是抄袭剽窃别人文章的,按作弊处理,本门课程考核成绩计 0 分。
化原来l0的目标函数,目前的文献都是使用贪心算法来求解(如每次都选择一个使得 当前目标值下降得最快的基)。
1.3 l1正则
式关
系l1正,则w是2稀≤疏w学1习≤中√用n得w最2广,所泛以的最正小则化技l1术正。则由其于实w也意2和味w着最1有小着化这l2样正的则不的
3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a) p ≥ 1
b) 0 < p < 1
图 1 当p ≥ 1与0 < p < 1时,lp正则子的形状示意图。
接近l0正则),也有的研究者使用如下函数逼近来逼近l0: x 0 ≈ i log(ε + |xi|),其 中ε是一个很小的正数,它是为了避免出现log 0数值上的无意义。但对于需要直接优
∈
Rd×1分别是X的第ith行和第jth列。矩阵的lpq范被定义为: X p,q = (
i
Xi
p q
)
1 p
,特殊
地, X 1 = X 1,1, X F = X 2,2。此外,σi(X)代表着第i大奇异特征值,对于一个
实对称矩阵,λi (X )代表着第i大特征值。
1 矩阵正则
在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中,除了考虑经验风险最小化外,还需要考虑泛化风险最 小化。它们两者的均衡通常是靠引入一个用户调整参数来实现。泛化风险最小化就是 要使得所学习的机器学习算法避免对训练数据过拟合,这就需要平滑学习参数的正 则技术。以下我们讨论机器学习中比较流行的正则技术。
符号定义:在本文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作如下的符号定义。假设x ∈ Rd×1为一
个向量,X ∈ Rd×n, Y ∈ Rd×n都为一个矩阵,那么 X, Y = i,j XijYij = trace(XT Y ),
向量正则定义为: x p = (
i
|wi
|p
)
1 p
,矩阵
Hale Waihona Puke 正则定义
为:
X
∈
Rd×n,
Xi
∈
Rn×1 和X j
1.2 l0正则
l0正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稀疏学习技术。然而不幸的是,它具有组合的性质,是 个非凸正则子,难于分析。最小化l0范数是一个NP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只 存在指数复杂度(相对于向量维数)的算法。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算法对求l0只能得 到一个非精确解,有的直接求解最接近l0正则的凸l1正则(显然在lp正则中,p越少越
4、学位类别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MBA、MPA 等填写。 5、篇幅、内容等由任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2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大规模机器学习中的矩阵低秩与稀疏近似算法研究 (Low-Rank and Sparse Matrix Approximation in
Large-Scale Machine Learning)
2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统计学习是当今机器学习领域的主流技术。向量空间的统计学习算法已经比较 成熟,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主要把目光放在矩阵空间上。与向量空间相比,基于矩 阵空间的学习技术由于缺少扩展性,会随着问题的大小在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上分别 呈二次方与三次方增长,所以如何逼近一个目标矩阵而令机器学习技术更鲁棒更精 确更适合于大规模的情况已成为当今机器学习领域十分热门的话题。受到支持向量 机、压缩感知和非负矩阵分解等技术的启发,基于稀疏和低秩性质的假设,人们开发 了一系列基于矩阵方法的机器学习算法。
3、课程论文用 A4 纸双面打印。字体全部用宋体简体,题目 要求用小二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 用小四号字;经学院同意,课程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字体全部用 Times New Roman,题目要求用 18 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 14 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用 12 号字;行距为 2 倍行距(方便教师 批注);页边距左为 3cm、右为 2cm、上为 2.5cm、下为 2.5cm;其 它格式请参照学位论文要求。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英 文 摘 要: Statistic machine learning represents the main stream of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in the machine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world today. Vector-space-bas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nowadays,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atrix-space-based statistic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with vectorspace-based machine learning, the matrix-space-based one is lack of scalability, because it scales quadratically and cubically with the size of the problem in term of memory and run time complexity respectively. Therefore, how to approximate the target matrix and make the models more robust, more accurate and more practical for large scale learning is becoming a heated topic and the main concern in the machine learning community. Inspired by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s), Compressed Sensing (CS) an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sparsity and low-rank properties assumptions, a varieties of matrix-bas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were develop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trix approximation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gularization, facto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Finally, we list some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matrix-based applications. The regularization, facto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i)Regularization: lp regularized, l2 regularized, l1 regularized, l0 regularized, lpq regularized, trace regularized, Frobenius regularized, nuclear norm regularized, Elastic net regularized, Adaptive l1 regularized,Bregman divergence regularized. (ii)Factoriza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atrix Completion, Robust PCA, Dictionary Learning, Sparse PCA, Sparse Covariance Selection, Low-Rank Positive Semidefinite Factorization. (iii)Optimization: Smooth Optimization (CG, Truncated Newton, L-bfgs), Non-Smooth Optimization(Proximal Point Method, η Approximation Method, Non-Negative Constrainted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with simple constraints (Gradient Projection Method, Active Set, Coordinate Gradient Descent), Optimization with general constraints (Inexact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