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版本)[1]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ce75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5.png)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主题: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乐器和乐谱符号。
2. 学习与乐器合奏。
3. 练习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准备:
1. CD或音乐播放器。
2. 乐器(如小提琴、手风琴等)。
3. 音乐乐谱。
教学活动:
活动1:认识乐器(45分钟)
1. 听一段音乐,让学生猜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乐器的外观和演奏方式,介绍乐器的特点。
3.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并了解一个乐器,然后向全班做简短的介绍。
活动2:合奏乐器(4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合奏。
2. 学生根据乐谱开始练习,老师在旁边指导。
3. 学生有机会轮流试奏不同的乐器。
活动3:节奏练习(45分钟)
1. 听一段简单的节奏,要求学生拍手模仿。
2. 引导学生认识音符和休止符的符号,进行简单的读谱练习。
3.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活动4:旋律演唱(45分钟)
1. 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着CD或老师一起唱。
2. 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尝试用乐器伴奏。
3. 学生分组合唱歌曲,并在全班面前表演。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尝试编写简单的乐谱或歌词。
2.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音乐厅,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了解。
评估与反馈:
1. 观察学生在合奏和演唱中的表现,记录并反馈给学生。
2. 组织小型音乐比赛或欣赏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互相欣赏。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29d1e5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2.png)
(4)情感表达:如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是本节课的情感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卢沟谣》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一些特别的歌曲,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卢沟谣》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举例:简谱中的音高、音长符号,以及如何将简谱转化为实际演唱。
(3)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卢沟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讲解《卢沟谣》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
(1)合唱技巧: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做到声部和谐、音色统一,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卢沟谣》|人音版(简谱)(2023秋)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部分进行:
1.歌曲学习:《卢沟谣》的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感知。
2.简谱知识:复习简谱中的音高、音长符号,学会识读歌曲中的简谱。
3.音乐实践:分组合作,进行《卢沟谣》的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并启发他们如何通过演唱传达情感。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aefd37e7336c1eb91b375d31.png)
累计(1)节周次一教学时间课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卢沟谣》第(1)课时课型欣赏课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公司拿地后歌曲旋律的特点,了解歌曲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教学的思想感情;聆听《红旗颂》感受乐曲的宏伟气祖势国,祖熟国悉我乐们曲爱的你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只怕不抵抗第(1)课时课型周目次标2教学时间课题唱歌课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表现作用。
重点难点聆听《红旗颂》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表现作用。
教具学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方法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一)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1、初听熟悉歌曲。
2、再次欣赏,看歌词轻声哼唱。
3、带问题聆听: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各段旋律有什么不同?4、分段欣赏,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5、完整聆听,感悟主题思想。
二)聆听管弦乐《红旗颂》1、完整聆听(教师解说背景)教学环2、分段聆听1)乐曲一开始的旋律你熟悉吗?取材于那一首歌曲?2)哼唱并熟悉“红旗”主题。
3、聆听第二乐段行进部分,重点比较乐曲的两端旋律有什么变化。
节(比较两段在速度、力度、节奏、节拍上的变化;用笔请点击桌面感受音乐坚定自信的情绪)4、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三)欣赏《卢沟谣》1初听《卢沟谣》:这首歌曲变现什么内容?“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是什么地方?歌词描述的历史背景是?2、再次聆听,体验音乐特点。
1)齐唱部分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平稳、优美起伏,旋律音高和歌词朗读的音调和节奏的联系,旋律自然流畅)2)合唱部分,和齐唱旋律比较,这段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合唱部分音区变高,节奏舒展,力度增强,情绪更激昂。
)3、完整聆听,边听边轻声哼唱。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学生理解乐曲音乐情绪比较准板书设计合唱《红旗颂》管弦乐《卢沟谣》歌谣教学反思确。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bf6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奏、旋律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春天在哪里》2.第二课:《小燕子》3.第三课:《小星星》4.第四课:《两只蝴蝶》5.第五课:《茉莉花》6.第六课:《歌声与微笑》7.第七课:《小松树》8.第八课:《小红帽》9.第九课:《数鸭子》10.第十课:《大公鸡》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春天在哪里》1.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2.教学歌曲:《春天在哪里》。
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
4.学唱歌曲: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5.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课:《小燕子》1.导入:让学生讲述对小燕子的了解,引发学生兴趣。
2.教学歌曲:《小燕子》。
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
4.学唱歌曲: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5.表演练习: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第三课:《小星星》1.导入:让学生观察天空,引发学生对星星的兴趣。
2.教学歌曲:《小星星》。
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
4.学唱歌曲: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5.创新练习:让学生改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课:《两只蝴蝶》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蝴蝶的了解,引发学生兴趣。
2.教学歌曲:《两只蝴蝶》。
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
4.学唱歌曲: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5.舞蹈练习: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
第五课:《茉莉花》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茉莉花的了解,引发学生兴趣。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dfb9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0.png)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节奏与音符》,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及其运用;通过歌曲《小白船》理解并掌握简单的音符时值;通过节奏练习,加强学生对节奏感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及其运用,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歌曲《小白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掌握,歌曲《小白船》的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节奏棒、音符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白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美不美?想不想学会这首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及其运用。
(2)通过钢琴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 例题讲解(15分钟)(1)以《小白船》为例,分析歌曲中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
(2)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纠正,共同提高。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创作简单的节奏。
(2)拓展延伸:介绍其他音符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示方法。
2. 歌曲简谱《小白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创作一个简单的节奏,并演唱《小白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小白船》引导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0b0c7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7.png)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小星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准确演唱《小星星》。
2. 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2.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二、歌曲学习1. 教师范唱《小星星》,让学生跟唱。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再次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合唱训练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声部的和谐,让学生体验合唱的乐趣。
3. 学生进行合唱表演,教师给予点评。
四、拓展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创作歌曲《小星星》的舞蹈动作。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小星星》。
2. 学生在合唱中能够保持声部的和谐,体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小星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音乐的美好。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2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歌曲《春天在哪里》的优美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精选5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dcac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2.png)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精选5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篇1)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二:新课学习:(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
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快慢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56三个音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55356533663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篇2)教学目标: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2b15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8.png)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材简介《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是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的音乐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基本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1.了解民族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2.了解民族音乐的韵律特点和风格;3.能够欣赏、演唱和表演民族歌曲;4.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实践,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技能;5.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课程内容第一课传统民乐与乐器•学习民乐演奏基本知识;•了解曲艺表演和民族习俗。
第二课民间艺术与音乐文化•了解各地方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
第三课民族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学习民间歌曲的韵律特点和风格;•学习不同节奏的拍子,掌握演唱技巧。
第四课民族舞蹈与音乐•了解各地方民间舞蹈的特色和演出形式;•学习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和结合。
2.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观摩与欣赏:教师通过视频、录音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艺术表演、民族歌曲演唱等;•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知识,向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韵律特点;•合作学习:让小组学生合作完成舞蹈或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评价为了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学习记录: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记录,包括学习笔记、听课感受、学习成果等;•课堂互动:教师鼓励学生课堂互动,进行互帮互学;•成果展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表演练习成果,展示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课堂测验,并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加强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口语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006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e.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三、学唱歌曲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
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5 4 3 2 │ 1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
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
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五、课堂小结,下课。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449b3d2904a1b0717ed5dd4a.png)
累计( 1 )节累计( 3 )节一、组织教学二、教学过程一)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播放《木偶的步态舞》2、这是一首钢琴曲,曲名叫《木偶的步态舞》,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3、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
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4、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5、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二)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初听后可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2、再听了解唱词。
设问: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再夸他的女儿李铁梅,都夸了些什么?3、随音乐大拍子:介绍什么事“板”“眼”。
前面是原板一板一眼,后面是快板,有板无眼,因此快板要全部打成强拍。
4、最录音唱一唱。
并学习几个亮相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累计( 4 )节一、组织教学二、教学过程一)学唱《摇船调》1、聆听(录音)范唱。
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2、再听范唱。
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3、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
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5、跟随音频伴奏多次练习演唱,并注重情感的表达。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1)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3120c0bcc7931b765ce1580.png)
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1.《爱祖国》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在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几首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通过聆听及表演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难点为了降低歌曲《一》的难度,可分两部分学唱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叫中国。
”2.初听提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看教材的图形谱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
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播放歌曲范唱。
3.学唱歌曲: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4.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谈话:“2001二部分。
设问:这部分主题音调是―――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6.完整地聆听全曲。
并提出聆听的要求:(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
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唱师生问好歌回答问题三、表演《一个妈妈的女儿》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四、聆听《红旗颂》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 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熟悉、哼唱“红旗”主题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五、小结:歌曲的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1.《爱祖国》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最新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3c1d2ba21614791711283e.png)
最新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学期课堂教学常规训练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音乐课学生教学常规训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常规学习习惯。
2.建立各种课型上课规范,规范学生音乐课堂纪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做好音乐课课堂常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教学常规管理说明与练习1.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前全班于指定位置安静有序的排队候课,并带齐学习用品,进教室后把书本和学习用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板上。
2.上下课礼仪:上下课都有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
3.出勤:不得迟到早退,若发现有学生缺席,立即汇报班主任,不得有学生滞留在班级教室内。
有被其他教师留下的学生需要有教师签字的假条。
4.课前领歌:上课响铃之后,由表演的得好的同学领歌,全班同学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做到温故而知新。
5.听课姿势: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人坐直。
6.发言:先举手后发言,未经许可的发言视作违纪。
三、针对歌唱课的课堂教学常规1.静听:听赏时绝不发出声音,不与同学讨论,及时将听赏时遇到的问题记下,留在听完后讨论。
2.背记:(1)欣赏任何一首乐曲均要求背记音乐主题。
(2)歌唱课要求背唱歌曲。
3.针对节奏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1)节奏教学需要会听、会看和整齐划一的动作(2)起拍时听指令。
(3)收拍时听指令。
(4)休止符用右手的拳头无声地靠在左手的掌心。
四、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1.看视频时,不讨论,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课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五、教师小结,布置预习作业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音乐背景材料。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7d39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d.png)
教案(首页)教案内容教案(首页)教案内容和要求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感受歌曲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2、认识高音“2、3 ”。
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教学难点: 1、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
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等(一)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表演《山里的孩子山爱山》1、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
我们来学一学另一首爱家乡的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2、听教师范唱。
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学唱第一乐段。
(1)朗读歌词。
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2)分句跟唱歌词(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试着跟琴唱连起来唱第一乐段,及时纠正存在不足。
跟琴默唱曲调,找一找有没有不认识的音,师讲解:高音的音符“do”用“ 1”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 、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2 3”。
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出示“5—3”的音阶图,边做手势边跟琴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段:5、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7、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8、创作活动: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时植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1) 听唱曲调,分句学唱。
(2)填入歌词。
一、组织教学、律动训练二、新课教学1、谈话导入。
2、教师播放录音后让学生说说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指名问或开火车的形式回答。
4、教师归纳5、再次播放歌曲讨论歌曲的思想感情。
6、师:说说歌曲歌唱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驻守边疆的战士们虽然远离家乡,但心中依然向往着家乡,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优质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523e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8.png)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主要包括第二章《春天的旋律》中的第一节《春之歌》和第二节《小鸟唱歌》。
详细内容涉及节奏的认识与练习,旋律的感知与表达,以及简单的合唱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能够准确读谱和演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节奏的掌握和合唱的协调。
重点:音乐节奏的识别和演奏,旋律的感知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挂图。
学具:口琴、节奏棒、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的图片和声音,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引入课题。
2. 节奏讲解与练习(10分钟)讲解基本的音乐节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3. 旋律感知与表达(10分钟)播放《春之歌》和《小鸟唱歌》的旋律,让学生感知并尝试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4. 合唱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唱能力。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旋律》2. 内容:a. 音乐节奏的认识与练习b. 旋律的感知与表达c. 合唱练习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口琴演奏《春之歌》和《小鸟唱歌》的旋律。
b.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首春天的合唱作品。
2. 答案:a. 口琴演奏:根据教材旋律进行演奏。
b. 合唱作品: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
b. 推荐学生课后聆听其他春天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971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5.png)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名、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小星星》的演唱和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乐教材、教学课件、卡片等。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导学生聆听并说出歌曲的特点,如:歌曲的节奏、音高等。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b. 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练习演唱;c.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改进。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音名、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检验学习效果;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星星》2. 乐理知识:音名、节奏3. 课堂练习:分组演唱比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小星星》,并记录自己的音准和节奏表现。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小星星》,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经典儿童歌曲,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练习演唱。
3. 乐理知识的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学生自我记录和教师评价。
最新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312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9.png)
最新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艺术修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音乐欣赏和表演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2. 声乐训练:通过声乐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音色感,提高歌唱水平。
3. 乐器演奏:通过研究和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乐器演奏水平。
4. 舞蹈表演:通过研究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提高舞蹈水平。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2. 合作研究法:让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音乐作品、乐器和舞蹈动作等。
2. 教学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教学展开: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详细讲解和实践操作。
4. 教学总结: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对音乐知识和技巧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上的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准备音乐作品、乐器、舞蹈动作等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等。
七、课堂管理准备好适当的课堂管理措施,保持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八、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最新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044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c.png)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主要围绕第五章《美丽的童话》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小红帽》、《雪绒花》、《天空之城》等经典童话音乐作品;学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小燕子》等童谣;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及表达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童话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本节课所学的童谣,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唱童谣,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
难点:掌握童话音乐的表达形式,提高歌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童话故事,引发学生对童话音乐的兴趣。
2. 欣赏:播放《小红帽》、《雪绒花》等童话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3. 讲解:分析童话音乐的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等。
4. 学唱:教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小燕子》等童谣,指导学生掌握歌唱技巧。
5.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歌唱,互相评价,提高歌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童话》2. 内容:童话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学唱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小燕子》歌唱技巧:气息控制、音准把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小红帽》,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 答案:歌词:小红帽,天真无邪,送奶奶,路上遇大灰狼……背景故事:小红帽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她听从妈妈的叮嘱,给奶奶送蛋糕和葡萄酒。
途中遇到大灰狼,被勇敢的猎人救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童话故事和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话音乐的魅力。
在学唱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童话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童话音乐特点,增强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童话音乐剧的排练,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童话音乐特点分析。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4b50b83c4bb4cf7ecd176.png)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目录第1课爱满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红旗颂》教学设计《卢沟谣》教学设计《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只怕不抵抗》教学设计第2课美妙童音《猜调》教学设计《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摇船调》教学设计《一只鸟仔》教学设计第3课我们的朋友《空山鸟语》教学设计《荫中鸟》教学设计《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柳树姑娘》教学设计第4课春天的歌《杨柳青》教学设计《嘀哩嘀哩》教学设计《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第5课音乐会《船歌》教学设计《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嘹亮歌声》教学设计第6课牧童之歌《小放牛》教学设计《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剪羊毛》教学设计《小小羊儿要回家》教学设计第7课老师您好《我爱米兰》教学设计《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第8课家乡赞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学设计《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学设计《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第1课爱满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
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
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
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6cfbf360cba1aa811daf7.png)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课《春天》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欣赏《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师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三、学习《嘀哩嘀哩》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2.听歌曲范唱。
3.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4.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5.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1、谈话导入: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三、创编活动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和XXX的节奏型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爱满天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
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
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
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
这一部
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
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