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f7e4f7941ea76e58fa0418.png)
《稳中求胜》这篇2005年高考作文以如来、孔明 与项羽(今改李斯)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例子5: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 古今中外像贝利和谢晋这样的成大事者,可谓不 胜枚举,比比皆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乃成世界不朽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齐白石从成名及至80岁以后,五易 画风,遂为一代国画宗师;比尔· 盖茨的微软公 司继1995年推出世界软件史上最为引人瞩目的 “视窗95”后,从“视窗98”到“视窗xP”,乃至 即将上市的“视窗VISTA”,年年都有升级产品问 世;吴文俊继“拓扑学大地震”之后再创“数学 机械化”;张健挑战极限;刘翔超越梦想……所 有这些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超 越自己。
4、正反对比
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 接下来要对这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 析。 如: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 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 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 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 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 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 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 。
就正反设问: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 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 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 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 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 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画线部分是对事例进行的对照分析,只有 这样的分析才能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的观点。
5、事例宜叙议结合不宜只堆砌例子。
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方法
![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4df3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2.png)
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方法高中阶段,议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和作文竞赛中。
而写好一篇高中议论文,除了要有清晰的论点和合理的结构外,还需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
一、明确论点与立场在写高中议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和立场。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选择和运用相关的论据来支持。
论点应该是具有争议性的,即能引发不同意见和观点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展开辩证思考和写作。
围绕论点建立一个明确的立场也非常重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还可以在论据选择上更加准确。
二、寻找可靠的论据来源在选择论据时,要注意寻找可靠的来源。
可靠的来源包括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专家学者的观点、相关的统计数据等。
这些来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增强论据的说服力。
另外,要留意时效性。
选择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更能体现自己对于时事和前沿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时的数据和观点,以免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论据不同类型的论据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类型的论据:1. 统计数据:通过数字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统计数据可以使观点更加具体、客观,并且具备较高的说服力。
2. 事实论据:通过具体的事实、案例和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种论据能够使观点更加具体化,增加读者的共鸣和认同感。
3. 专家观点: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但要注意选择真正权威的专家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4. 经典文献:引用经典著作和权威性文献,可以展示自己对于所讨论问题的深入了解,提升文章的学术性和思考深度。
四、论据选择的注意事项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相关性:所选论据应该与自己的论点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079a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4.png)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初三中常见的写作形式,让学生表达观点并对其进行论证。
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合适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写作。
一、论据的选择1. 事实和数据:通过引用真实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事实和数据必须是可信的,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或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减少塑料污染的议论文,可以引用数据表明塑料的使用量大幅增加,造成了环境问题。
2. 例子和案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支持观点。
这些例子和案例可以是个人经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
例如,在谈论科技的利与弊时,可以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专家观点:引用专家的观点也是一种有效的论据选择。
专家在某个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他们的观点可以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可以通过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访谈内容或学术论文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论证方法的运用1. 比较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课外活动的议论文,可以通过比较参加课外活动和不参加课外活动两种情况的优劣来论证观点。
2. 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某个事物或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来推断其影响和重要性。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城市污染的议论文,可以通过分析工业排放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和结果,来阐述污染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3. 综合利弊法:通过分析一个问题的利与弊,来权衡利弊并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需要全面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并给出自己的态度。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手机使用的议论文,可以综合考虑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对社交和健康的消极影响,最终得出对手机使用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论证方法的运用对文章的质量和说服力有重要影响。
议论文论据的选和择使用
![议论文论据的选和择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4cb3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c.png)
学会筛选和分类
根据论点的需要,从积累的素材 中筛选出合适的论据,并按照一 定的逻辑进行分类和组织。
注重论据的质量
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新颖 性的论据,避免使用过时、不准 确或有争议的论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论据的选择标准
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议论文对论 据的需求和选择标准,为写作提 供更具体的指导。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新颖的论据能够展现 作者对问题的独特见 解和思考,增强论点 的创新性。
Part03论据的来源与Fra bibliotek类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
包括历史事件、现实生活 中的实例等,用于支持论 点或反驳对方观点。
人物事迹
引用著名人物或普通人的 经历、言论,增强论点的 说服力。
社会现象
描述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作为论据支持论点。
典型性原则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避免选择个别、偶然的论 据,以免削弱论点的可信 度。
典型论据能够揭示事物的 普遍规律,增强论点的说 服力。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 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论据。
新颖性原则
选择新颖的、具有时 代感的论据,能够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
避免选择陈旧的、过 时的论据,以免降低 论点的说服力。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和使用论据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 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议论文论据的选择 和使用原则,帮助学生提高论据 运用能力。
强调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 颖性,以及避免使用虚假或陈旧 的论据。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特 点,提出论据选择的策略和方法。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5cc84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0.png)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
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
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
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
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
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运用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33315de87101f69e3195d4.png)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b8df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8.png)
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高考是对学生教育成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的关键性考试,尤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在高考的议论文中,使用论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下文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适当的论据在进行高考议论文写作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选择和使用论据。
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论据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具有说服力的、真实可信的证据。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满足高考题目要求,达到更好的写作效果。
二、注重逻辑联想和推理高考议论文的论据是指用来支持文章立意和内容的材料,通过论据的使用来理论论点,进而使文章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而更好地利用论据,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还需要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的锤炼,同时从不同维度多角度地分析高考题目,全面深入地挖掘论据,并对论点的出现进行合理的推断引导。
三、用统计和数据来支持论点在进行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时,可以通过或精确或推测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概括总体趋势。
在写作中,援引数据和统计结果可以起到相当好的支撑和论证作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统计结果和数据的来源必须可靠、真实,并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确认。
同时,通过数据和统计结果来表达观点和理论成果,使文章写作更加有说服力,论点更加深刻和准确。
四、质证论据的来源及可靠性在选择论据时,不仅需要注意论据本身是否准确、可信,还要关注论据、资料和信息的来源,确保其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引用了不靠谱或者虚假的数据和材料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会大大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因此,在写议论文时,尤其要注重质证论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讲述的是正确无误的信息和材料。
总之,论据是高考议论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考生更精确地展现他们的思路和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选择和使用论据时,考生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数据,而且需要注重逻辑联想和推理分析能力的锤炼,同时质证论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来完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篇有说服力、深入和准确的高考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论据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7e1b9e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f.png)
请业主关注。……
2 (请用例后评论的方法续写相关论证文字。)
诚信,昭示着一种责任感,一种人格魅力。武 汉鄱阳湖区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楼宇,名曰“景 明大楼”。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一家建筑设计事 务所。在20世纪末,也即那座楼宇度过了漫漫80 多个春秋后的某一天,设计事务所给这楼的业主 寄来了一封信函。信函告明:景明大楼为本事务 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 役。敬请业主关注。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可能更新 了数茬人的机构仍然对80年前设计的异国楼宇表 示关注?是诚信,也只能是诚信。时光在流逝, 岁月在变迁,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仍默默守着一 份诚信,铭记着一种责任。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 沦丧,诚信缺失的时代,他们用平凡而又伟大的 行动,为“诚信”两字添上了一道耀眼的光环。
是什么力量让这位形体上的弱者做出如此勇敢的举动? 金晶曾动情地说:“那时候,我手中抱的不是火炬, 而是我们中国的尊严。我周围‘中国加油’的口号使 我增添了勇气。”是啊,还有什么会比爱国的力量更 使人振奋,有什么会比维护祖国尊严的力量更使人勇 敢?信念和尊严给了金晶勇气,勇者无惧。
当堂演练1 诚信
1
例、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才能走向成功。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
1
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
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三都赋》轰动全国,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
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
方法推荐2— —例后假设
就是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性论证,把事 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例1、正确的选择让人走向成功,人生无悔。前苏联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 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 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 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高尔 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 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却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世界 文坛的天幕上也将失去一颗熠熠闪光的明星。正是有 了正确的选择,才使得他青春无憾,成就卓著。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1067c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5.png)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议论文是初三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某个话题进行观点陈述和论证。
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本文将为你介绍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一、论据选取的原则1. 具备客观性:选择的论据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数据和研究结果,而非个人主观意见。
例如,如果要论证“手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以引用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和实证结果。
2. 具备权威性:在选择论据时,可以借助权威性的专家、机构或研究报告的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如果要论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可以引用教育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 具备代表性:论据应该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问题的普遍情况或主流观点。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信任你的论证。
例如,如果要论证“高考应该取消”,可以列举多个地区或国家的高考改革案例,从整体上说明高考存在的问题。
4. 具备多样性:在选取论据时,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证据,如事实、数据、案例、引用、调查等,以达到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效果。
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型的论据,以免使文章显得单一和无力。
二、论据运用的技巧1. 引用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提出观点时,可以引用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研究结果,以加强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某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这个数据可以作为支持观点的论据。
2. 引用权威专家观点: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例如,某位著名教育专家指出,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个观点可以用来支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的论点。
3. 引用典型案例:可以引用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以鲜活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某个城市成功推行素质教育的案例,可以用来支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
4. 对比分析: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者不同情况,突出论据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9bcf5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a.png)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习,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①④适宜,②③不行,②③只是“勤〞,不能表达“补拙〞。
所以写议论文选素材时要想好,选准,下手!2、论据要真实也就是说,论据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生活逻辑,符合历史事实。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证明作者的见解、观点。
(2)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3)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小结: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3、论据要典型材料必须有代表性,有权威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在写作中列举名家名言和事例,更有说服力,能更充分地证明中心。
“名人效应〞。
题为?生命的重要性?,下面选文中所用的事实论据是否典型?往往这些说早死和晚死一样的人,其实他们也是怕死的,起码我是有一点根据的。
我有一个亲戚,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就是因为不关心自己的生命而得了一种病。
他说治不好不治,也该走了。
他是这么说,可是他心里却怕得不得了,医生说如果手术不成功,那么就不行了。
手术的成功率小,如果不做手术就一点时机也没有,就等死。
他这下可急了,家人不同意他做手术,他自己却死活要做。
他满头大汗,很是紧张。
在医生给他做手术的时候,他的手紧紧地握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不放,眼睛里流出了泪水,他外表没事,可是他心里在害怕啊,他怕手术不成功,他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他一直看着医生,然后闭上眼睛,他自己为自己保佑。
结果,手术成功了,他松了一口气,然后说一句话,“生命真重要,不能小看〞。
明确:这那么材料不典型,特别啰嗦不凝练,缺乏以说明“生命的重要性〞,没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不要随意列举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不典型事例,这类材料缺乏“共知性〞。
而我们的同学写作文时,经常一提笔就是:“我有一个同学〞“我有一个邻居〞“在初中时的一次体育课上〞“我看过一那么笑话〞“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3fea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5.png)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议论文是语文答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我们针对某个话题或问题,通过论述、分析和提供论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就初三语文答题模板中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进行探讨。
一、论据的选择:1. 强有力的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是支撑观点的重要依据。
可以通过调查数据、科学研究、实际案例等方式,提供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 专家观点的引用:引用专家观点可以增强自己的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这些观点可以来自于权威的学者、专家、教授等,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某个话题或问题有着较高的认知度。
3. 反面例证的运用:在选择论据时,考虑到问题的多面性是必要的。
有时,通过引用反面例证来进行对比和对立,从而更好地凸显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二、论据的使用:1. 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在写议论文时,应该按照论点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进行有效组织,使文章逻辑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等方式来组织论证,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2. 论据的针对性和一致性:在论证过程中,所选择的论据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以保证论述的逻辑合理性。
此外,要注意论据的针对性,即所提供的论据能够直接证明观点,避免离题或过于宽泛。
3. 丰富多样、充分具体的论据:在写作中,应尽量提供丰富多样、充分具体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并使读者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在初三语文答题模板中,论据的选择与使用是议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选择并运用论据,可以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查找和搜集相关的可信数据和专家观点,并注意论据的逻辑性和针对性。
同时,要避免论据过于宽泛或离题的情况,并在论证过程中提供充分具体的例证。
通过合理选择并运用论据,我们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作答。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运用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f871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c.png)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运用议论文写作是初三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从论据选择和论据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同学们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
一、论据选择1. 数据统计类论据数据统计类论据是指通过各种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写一篇关于手机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议论文,可以使用数据统计类论据来支持观点。
比如,引用某机构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指出超过80%的学生每天在手机上花费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致使学业成绩下降。
这样的数据可以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2. 专家观点类论据专家观点类论据是指引用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议论文时,可以引用网络安全专家的观点。
比如,引用某专家的研究结果,指出网络安全问题在当前社会中日益严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专家观点可以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3. 历史事件类论据历史事件类论据是指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可以引用历史上的环境灾难事件来支持观点。
比如,引用某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指出环保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环保问题。
这样的历史事件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论据运用1. 引用论据时要准确在引用论据时,要确保论据的准确性。
不可随意捏造或夸大论据的内容,否则会丧失信服力。
通过核实来源,并多参考多方观点,确保所选择的论据是可靠和准确的。
2. 运用论据要灵活在运用论据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可以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选择反面论据来进行驳斥和对立。
同时,也可适当引用对比论据,以突出自己的观点。
灵活运用论据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有逻辑性。
3. 论据之间要有逻辑连接在使用多个论据时,要注意将这些论据之间进行逻辑连接。
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承接关系等,将不同的论据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和有条理。
议论文论据选择和
![议论文论据选择和](https://img.taocdn.com/s3/m/4ab3b06058fafab069dc02be.png)
第四论据的叙述要扣住中心
例如::“勤能补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 要刻苦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达到理 想的彼岸,事实不也正是如此吗?大发明家爱迪生 为了寻找一种能作为灯丝的物质,经常夜以继日的 工作,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 他仍锲而不舍的探索,终于发现了能使灯泡持续发 光的物质——钨丝。” 要证明“勤能补拙”这一论点,那么在叙述论 据材料的时候就必须针对这一论点所限定的以下三 个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 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此 三要素缺一不可 。
①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②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③位卑末敢忘忧国
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 ‚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无职无权。 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 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 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 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位卑末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 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 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 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 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 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 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 分析且不说开头对“勤能补拙”的阐释就已经出了偏差, 单说用爱迪生搞发明的事例作为论据,虽然也提到了他 的勤奋(“夜以继日的工作”“上千次试验”)和成功 (发明了钨丝),但由于没有提到“拙”这一要素,即 没有严格针对该论点所限定的要素来叙述事例,所以就 不能很好的证明论点。
下面的一则事例论据就叙述的很好:“传说古时候有个 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所以登台演讲时 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毫不气馁,为了克服此弱点, 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 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都坚持演说,最后终于成为全 希腊 最 有名 气 的大 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 。 ”这 段 话中 的 第一 句 叙其 “拙”,第二句讲其“勤奋苦练”,第三句说其“勤”补 了“拙”,取得了成功。事实论据的叙述完全针对着“勤 能补拙”这一论点所限定的要素,因此能有力的证明了论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38f99de53a580216fcfe47.png)
跨过这道坎,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 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憾人心灵,那是因为他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抵抗。只要你跨过这道坎,勇敢地走过去,前 方是另一片蓝天。
跨过这道坎,需要正确解决困难的方法。美国首届黑人总统奥巴马初 上任时屡遭质疑,困阻重重。但奥巴马努力工作,找出正确解决困难的 方法,以他自信的微笑、有序的管理、从容的指挥,大获民心,向美国、 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正因为他跨过那道‘困难之坎’,才能在美 国总统大选中大胜罗姆尼,连任总统,创造了美国史上的奇迹。
论据选择
明确: 论据2合适,1、3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
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拙”,这个
例子紧扣了论点;1并不是表明韦钰是“拙”的;3中王
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
补拙毫不沾边。 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问题,论据选择没有 围绕中心论点。
论据选择
第二组:下面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一、论 据 选 择
讨论以下论据选择的得失:
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能否用如下哪些材料? 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 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 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 国赢得了荣誉。 2、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 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 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 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 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以致将衣服划破,终于成 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3aaa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6.png)
新颖性原则
选择新颖、独特的事实论据材料,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论点的感染力。
避免使用陈旧、过时的材料,以免让读者产生厌倦感。
Part
03
事实论据材料的来源与获取
书籍、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
经典著作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观点或事例,增强论据的权 威性和说服力。
学术期刊
查阅学术期刊,获取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 点,使论据更具科学性和前沿性。
议论文事实论据材料 的选择和使用
• 事实论据材料的重要性 • 选择事实论据材料的原则 • 事实论据材料的来源与获取 • 事实论据材料的使用技巧 • 事实论据材料在议论文中的具体应用 •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目录
Part
01
事实论据材料的重要性
增强文章说服力
提供客观证据
事实论据材料可以为文章 提供客趣味性
生动、有趣的事实论据材料可以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 注意力,提高阅读体验。
增强文章深度
通过使用深入、详细的事实论据 材料,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使 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 考。
Part
02
选择事实论据材料的原则
相关性原则
选择与论点直接相关的事实论据材料, 确保材料与论点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 系。
合理安排,融入文章结构
顺序安排
根据论点的逻辑关系和重要性,合理安排事 实论据材料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 分明。
融入文章
将事实论据材料自然地融入文章结构,与论 点紧密结合,避免材料与论点脱节或堆砌。
结合分析,深化论点
要点一
分析材料
对引用的事实论据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与论点的内 在联系,阐明其对论点的支持作用。
议论文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高中语文
![议论文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高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8979a6c5da50e2534d7f92.png)
议论文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一、【议论文事实论据使用常见三大问题】1、论据选择偏离中心论点例:要论证“勤能补拙”的观点,对比下面两个例子,哪个适合?理由。
“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分析:仔细想想,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与补拙毫无粘边,因为王羲之并不拙“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2、叙述太细,生搬硬套合理压缩裁剪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不使用描写,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如果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论点,下面的材料该怎样叙述?(请注意压缩裁剪)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
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旁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
分析:这段材料比较长,它由下面的几个要点构成: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①句;努力的经过:②句;最后一次试验的场面③④句;炸药的作用:⑤句。
我们再来看一下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具有三个要素:A经历了失败、经过不懈努力,B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C最终取得了成功。
材料与论点相关的只有②(经历了八百次失败)和⑤(最终发明了炸药)。
那么①③④叙述时就可略去。
修改后: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
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运用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0a37e849649b6648d747cd.png)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运用策略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b07e8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f.png)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运用策略议论文写作中,论据是支撑论点的重要基石。
恰当选择和运用论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那么,如何进行论据的选择与运用呢?一、论据的选择1、相关性论据必须与论点紧密相关,能够直接支持论点。
如果论据与论点风马牛不相及,那么不仅无法增强说服力,还会让文章显得混乱无序。
比如,若论点是“读书能够开阔视野”,选择“某人通过坚持锻炼获得健康体魄”这样的论据就毫无关联。
2、准确性所选取的论据要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虚假的论据会让整个论证失去可信度。
在引用事例、数据时,要确保其来源可靠,不能道听途说或随意编造。
例如,在论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时,引用未经权威证实的污染数据,就可能导致论证的失误。
3、典型性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论据,能够更好地反映问题的本质。
典型的论据往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以一当十。
比如,在论证“勤奋出人才”时,选取诸如爱迪生、牛顿等著名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就比列举身边普通同学的例子更具典型性。
4、新颖性尽量选择新颖、独特的论据,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具活力。
避免总是使用那些老生常谈的例子,如“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匡衡凿壁偷光”等。
可以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社会现象,或者挖掘一些不为人知但具有价值的事例。
5、多样性论据的类型应丰富多样,包括事例论据、数据论据、名言警句等。
不同类型的论据相互配合,能够从多个角度支撑论点,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比如,在论述“诚信的重要性”时,可以既有“商鞅立木为信”的历史故事,又有关于企业因诚信经营而成功的具体数据,还可以引用“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样的名言。
二、论据的运用1、简洁明了在叙述论据时,要简洁清晰,突出重点。
不要冗长繁琐地描述细节,以免冲淡了论点。
例如,在讲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时,不必详细描述勾践所受的每一种苦,而应重点强调他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精神与最终的成就。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教师版)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864039eefdc8d376ee32aa.png)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1、选例。
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选例首先要恰当。
选例要尽量有权威性。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
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选例要注意多角度。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
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正反引例。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满。
2、述例。
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①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观点,还需要运用论据来证明观点。
因此,运用论据材料(尤其是事例论据)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写作实践当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论点和论据都有了,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去组织材料、叙述材料。
有的学生为图省力,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仔细一读却发现所写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或者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就是严重脱离。
有的学生则是洋洋洒洒几百字,从事例的起因,一直到事例的结束都“搬”了进去。
读其文,不禁会想,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待稍加分析,便发现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已经模糊,作文已是严重跑题。
不会正确叙述论据已成为制约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学生写作当中的“拦路虎”。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议论文呢?第一是选例。
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列宁说过:“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
因为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
”(《统计学和社会学》)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事例要尽量有权威性。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
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同时选例要注意多角度。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
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正反引例,排比引例。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如:【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满。
第二是述例。
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如:【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这则事例与论点有关系,但又游离于观点。
问题出在哪里?霍金的这个事例包含有“勤”(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的内容,应该说与论点有关,但文字中过多突出了不幸与逆境,论据的叙述重点偏离了观点。
因此论据时应突出强化“勤”这方面的内容,至于不幸、逆境则与论点无关,应予弱化。
改:【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虽然文字变动不大,却能突出重点。
因此我们引述事例一定要注意要紧扣论点,做到引述角度与论点一致。
在述例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列举事例应注意符合认知习惯和思维逻辑,或以时空为序,古今中外;或以贡献的大小或知名度的大小为序;或以不同的类别为序。
例如:(《独自面对》片断)(原文)一个孩子只有独自面对生活的磨练与苦难的考验,才能变得坚强与成熟;一株幼苗只有独自面对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溪水只有独自面对旅途的艰辛与身边的诱惑,才能最终汇入大海。
(修改)一株幼苗只有独自面对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溪水只有独自面对旅途的艰辛与身边的诱惑,才能最终汇入大海;一个孩子只有独自面对生活的磨练与苦难的考验,才能变得坚强与成熟。
原文的事例叙述逻辑顺序混乱,将其修改为从自然到人的叙述顺序更符合思维习惯。
二、叙述论据应针对能证明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细节部分。
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分清记叙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实质区别。
一味地追求叙事生动,写人详细,把论据叙述得情趣横生、文采飞扬,违背了议论文的写作规律,使文体特征模糊。
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片断)(原文)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修改)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
但他毫不气馁,不断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的威力巨大的炸药。
原文过于追求叙事生动而忽略了议论文的写作规律,让人难免产生这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疑惑。
在选取好事实论据可将其适当组合,这样使得议论文内容更加饱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正反组合。
有比较才有鉴别。
使用正反对照、纵横比较的事实论据,可以以“反”衬“正”或以“正”衬“反”,对比强烈,把是非、真伪、曲直、对错分辨得更清楚,所论证的道理更充分。
①先正后反自我的认识与他人的期望常常是不尽一致的。
我能听见雀喧鸠闹的清宫中纳兰性德的“羡煞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的郁郁低吟,我能嗅到杂草丛生的小道旁阮籍用热泪温开的浓浓酒香,我还能看到月栖高梧的幽林中八大山人“觅一个自在墙头”的洒脱墨迹。
那么,勉强自我的选择来换取别人期望目光,结局会是怎样?李太白本应策马扬鞭而来,将中亚草原上孕育的一腔豪情注入盛唐的月光,横扫浮世风月。
可这位超凡脱俗的诗仙却为君主歌舞升平期望而折节赋诗,酿就青莲上抺不去的污点。
郭沬若本应是神女峰上那一抺洒脱行吟的流云,成为新中国诗坛上的傲人的坐标。
可他却因别人出自政治因素的期望而迷失在权力与诗情的旋涡之中,令人扼腕长叹。
顾城本应成为一双在暗夜中执着探寻的黑眼睛,本应是一支在墙上勾画窗棂的五彩笔。
可他却在妻子与情人的期望的拉扯下成了碎片,散落在激流,被鲜血浸红的土地上。
——2004年高考重庆考生的《寻找栖身之地》②先反后正语言对沟通有重要影响。
英国有一款小轿车,车型新颖,马力强劲,其性价比十分优越。
然而,这款车在德国却打不开销路。
英国汽车公司总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派人到德国调查。
原来这款车的英文名字被翻译成德文后叫“粪便”,难怪没人问津了。
由此可见,语言对沟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语言沟通成功,我们办事就容易多了。
百事可乐公司产品“7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七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七上八下”,怪怪的。
翻译人员别出心裁,叫它为“七喜”,取“起”的谐音,“起”不就是“上”吗?可这么一改,“七喜”便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销量大增。
——2004年高考广东考生的《沟通,勿轻语言》③正反混排:猛然间,一切在眼前消失。
历史的鸿图尽显其苍凉遒劲,今人却只将其挂于墙上;历史的书肆尽显其豪情壮志,今人却只将立于书架;历史的壮士以其特有的低哑的喉咙吟唱古今,今人却只将置于CD机……历史犹如过眼云烟,一切的素养等于故事,听听而已。
今人依旧花天酒地,中饱私囊,挥霍成风,贿赂成气。
——2004年高考浙江考生《上帝的账单》(二)、剪辑组合:剪辑组合法,就是将所举的众多事实进行高度的概括、综合、浓缩,随之剪辑成一个个“小单元”,再利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把它们串起来,以达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浓缩名人事迹: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
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2004年高考浙江考生《上帝的账单》②借助古诗名句:想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的胸襟,还有那“曾经秋肃临天下,也遣春温上笔端”壮举,还有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作为……不要将眼光局限在个人的哀痛上,去拓展视野,放宽胸怀,你会感到处在这个季节的神圣。
——黑龙江考生《秋之韵》③串连时空画面:“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明智的渭河水啊,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
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又觉置身于当年那浓烟滚滚,旌旗纷飞,杀声震天的壮丽场面中。
是可歌可泣的历史,赋予了水无尽的雄浑;是水,演绎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南北朝久远的笛韵笙歌都消散退去了,只有秦淮河水依旧汩汩流淌着四朝的繁华。
但一声声的丧国之钟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晓风残月的美景。
只留下一丝惆怅,供后人去凭悼,去哀念。
“尽道隋亡为此河”京杭运河早早地就敲出了隋朝的末音。
“水殿龙舟事”结束了这个短命的王朝。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一声炮响,滚滚的珠江也要为汹涌的铁骑让道,中国的河流开始流淌出悲哀的泪水。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河流流淌的是血水,是泪水,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却也渲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曾几何时,一个主题为“环境污染”的民谣在河南一带流传开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却也玷污了河水原本澄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丽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