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摘要:随着人口的剧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水的需求量在急增,而且人类的资源开发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在加剧, 致使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水将成为国土开发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改善水环境、控制水污染已成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文提出了当前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治理城市水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动力、城市的血液。水之宝贵,在于其储量有限,更在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自然界水汽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构成人类生存的水环境。自然界水汽循环使得水资源不断更新以供人类利用,这种更新是靠自然的力量进行的,这是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为生活和生产之需从天然水体中取水,用过的水再排回到天然水体中的人工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人类在享用自然之时,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水的自然循环运转顺畅而成为良性循环,使再生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服务于人类。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索取,且不保护,必然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如气温升高、干燥、干旱、洪水等,就是人类对自然破坏的后果。人类必须正视和处理好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也就是使水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的需求构成危害。
一、当前城市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脏——水污染严重
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因此,大批的工厂相继建立,这在给所在城市带来了大量财源和就业人口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的废水、污水以及成山的工业垃圾。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2008 年,全国废水、污水排放总量571. 7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 7 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30. 0 亿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为66%;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9. 0 亿吨,综合利用率为64. 3%。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城里的河成了臭水沟; 未处置和利用的垃圾被露天堆放,不仅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垃圾中的污染物随着降雨进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2008 年,水利部对全国298 个省界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44. 6%,水污染严重的劣Ⅴ类占27. 5%。
2、水多——洪涝灾害频发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最突出的是大量人口的涌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便出现了人水争道的局面。使得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减灾保障的雨洪蓄滞场所遭
到毁灭性的破坏,原有的湿地、湖泊和塘堰被填平,城市过水面积大大减少。人类直接将自然界原有的软排水改造成了简单的硬排水——大量以混凝土等硬性不透水材料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行洪过水面积缩减,可渗水面积降低,雨水不能下渗。一遇大雨,地表汇流加快,径流迅速增大,加剧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压力,使城市的防洪能力大打折扣。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 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55 亿元。
3、水少——水资源短缺
据统计,我国600 多个建制城市中,有420 多个城市缺水,一年总缺水量达105 亿立方米左右,折算成经济损失达2000 亿元以上。2009 年水资源总量23 763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 4%; 人均水资源1 784. 9 m3 ,减少13. 8%。从2009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5 省市遭遇了大范围的干旱,截止2010 年3 月底还没有出现缓和迹象。出现这样的严重状况,其中还包括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云南和四川,人们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干旱的形成,除了气象原因外,笔者认为,与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如大面积伐( 生态) 林、种( 经济) 林、不适度的水电开发、以及过度的城市规模等不无联系。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倘若城市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缺水或断水,将对城市或许造成致命的打击。
4、地下水问题凸显
地表水在遭到严重污染的同时,地下水的情况也同样的不容乐观。工业用水的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的高度集中,使地下水处于无序无度的超量开采状态,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形成了降落漏斗,造成地面的沉降。据水利部公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 年,21 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进行了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81 个,漏斗总面积7 万km2。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人类破坏了外界和土壤与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地下水正常的补充方式被截断,大量的废、污水被直接地排向地下,地下水的水质急剧恶化。据水利部公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 年,根据641 眼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广东8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类评价。水质适合于各种使用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2. 3%,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3. 9%,适合除饮用外其它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3. 8%。
当前,水质的恶化,水量的减少,水灾害的加剧,水资源的紧缺和地下水问题的凸显,已超越许多城市议论的“水问题”,俨然变成了某一城市甚至某一区域的“水危机”
二、治理城市水环境的措施
1、加强宣传爱水、节水思想,推广节水技术
节水是水污染控制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符合可持续发展
思想。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民具有高度的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成立先进的节水管理机构,制定先进的政策、措施,开发、推广节水技术,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加快立法建设,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污水治理
针对各城市自身特点,城市政府应当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根据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科学制定地方性污染排放标准,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排放,强制企业进行污染处理,控制点源污染。
3、经济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相协调,加强市区统一管理
水环境治理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系统科学思想,将水环境整治融人社会经济发展中,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协调共进的总体战略模式。从单一的河流治理到流域的综合治理,具体实施必须强调统一性,一切开发活动都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禁止任何过度开发行为,从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实行城市综合规划,统一管理。
4、恢复城市自然湿地,增加城市绿地
湿地被称为“生态之肾”。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忽视了它的作用,侵占和开垦湿地,使城市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割断了湿地与湿地之间、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划定湿地保护区,保持湿地面积,保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在新建与改建过程中不断恢复城市原来的湿地,沟通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减少裸地、涵养水土,加大城市绿地建设,扩大植被面积。
5、修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
城市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城市水库、水塘等,每种水体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来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污染使水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失去了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所以,在不断减少城市水体污染源的前提下,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是改善水体水质的根本措施。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是工程技术。对于城市河流,在不影响河流排洪的基础上建造梯级小水坝,不仅能保持城市河道水面,稳定河床水量,满足景观需求,还能曝气充氧、净化水质;尽量恢复岸边及河床高等植物群落,通过吸收、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河水,改善河水水质。
参考文献:
[1] 李晶, 王新义, 贺骥. 英国和德国水环境治理模式鉴析[J]. 水利发展研究,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