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多美素)
2020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作为一种新型蒽环类药物,广泛用于软组织肉瘤、卵巢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与传统蒽环类药物相比,PLD可显著降低心脏毒性、脱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应用中也同时存在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输注反应等不良反应。
本共识主要介绍了PLD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针对其预防与处理等提出建议,以规范和加强PLD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提升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题词】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输注反应;管理;专家共识传统蒽环类药物以其疗效确切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中,但临床应用中会伴随脱发、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
其中,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极大地限制了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为了保证疗效,同时降低传统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新型蒽环类药物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PLD)于1995年在美国问世。
PLD以脂质体作为外壳包载普通多柔比星,外层再经聚乙二醇长链分子修饰,具有毒性小、保留或提高药物疗效的优点。
PLD先后在美国、欧洲获批用于治疗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软组织肉瘤、卵巢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虽然PLD与传统蒽环类药物相比毒性小,但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为规范PLD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制订本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PLD的理化性质及药代动力学1.药物结构及理化性质:PLD是将盐酸多柔比星包封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脂质体中制成,平均颗粒直径约90nm,主要有效成分是多柔比星(图1)。
《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要点

《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要点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以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最常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化疗因其具有全身治疗的特点而在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尤其对卵巢癌具有显著的疗效。
1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的药学特性蒽环类药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属于抗肿瘤抗生素,包括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米托蒽醌和卡柔比星等。
2 临床应用2.1 卵巢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以上皮性卵巢癌最常见,手术和化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1.1 初始化疗初始化疗包括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一线化疗。
卡铂+紫杉醇(CP)方案是卵巢癌初始化疗的标准方案。
推荐CD方案用于卵巢癌的初始化疗(2A类),尤其适用于对紫杉类药物过敏、周围神经病变和顾虑脱发的患者。
2.1.2 挽救化疗卵巢癌复发后化疗又称挽救化疗。
2.1.2.1 铂敏感复发卵巢癌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一般继续选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本共识推荐PLD联合或不联合BEV作为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首选方案之一(2A类)。
对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推荐PLD联合铂类化疗加或不加BEV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1类)。
2.1.2.2 铂耐药复发卵巢癌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对含铂化疗方案不敏感,临床上一般推荐非铂化疗疗,但反应率一般不足30%。
本共识推荐PLD联合或不联合BEV作为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首选方案之一(2A类)。
对PLD治疗过程中CA125水平下降不理想或升高的患者,建议在第3~4个周期进行化疗评估,结合既往诊治经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患者是否获益。
PLD治疗卵巢癌的推荐方案见表3。
2.2 子宫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骨髓抑制
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 减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肝肾功能损害
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 时发现并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可能导致 心肌损伤,需密切监测心电图。
过敏反应
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 及时处理。
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化疗药物对快速增殖的肿瘤细 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也可能 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长效性
由于药物的缓释作用,可 以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
靶向性
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细胞进 行靶向治疗,减少对正常 细胞的损伤。
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 肺癌等恶性肿瘤。
使用方法
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用药 剂量和频率。
药物发展历程
01
心脏毒性的护理
对于出现心脏毒性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心功能状 况,限制活动量,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 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骨髓抑制的护理
对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加强病情监测,严 格执行隔离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体温、血象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问题。
其他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于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建议
老年患者的护理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应加强病情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同时,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饮食调理、心理支持等。
规范操作流程
监测不良反应
在给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确保药物剂量、浓度和输注时间准确无误。
脂质体多柔比星(立幸)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35期V ol.4, No.35, 201997脂质体多柔比星(立幸)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赵建妹(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 探讨脂质体多柔比星(立幸)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 31例患者中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6例,过敏性休克1例,排尿不畅3例,手足综合征7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55%;护理实施前临床症状积分为(25.65±8.25)分,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为(6.53±1.43)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 <0.05)。
结论 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用药效果显著,但是伴有较多的并发症,临床应加强患者风险评估,给予患者预见性不良反应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关键词】立幸;不良反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5.97.02本研究特选取31例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的化疗患者作为观察,旨在观察脂质体多柔比星(立幸)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3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46.53±2.23)岁,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食物过敏史,其中有3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
1.2 药物治疗所选患者均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采用20mg/m2标准进行静脉给药,间隔3周进行一次注射,混合5%的葡萄糖溶液500ml 进行稀释后滴注,持续滴注90min 以上。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药学与临床研究Pharmaceu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0多柔比星(Doxorubicin )是1969年从松链丝菌浅灰色变株(Str.peucetius var.caesius )中提取分离到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化疗指数较高,临床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多柔比星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它主要通过嵌入DNA 碱基对之间并与DNA 紧密结合,从而阻止DNA 的复制,抑制DNA 依赖性多聚酶的作用,干扰RNA 转录过程。
这种阻止细胞分裂的作用,并不能选择性地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与大多数化疗药物一样,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很多。
除呕吐、恶心、脱发等常见副作用外,还由于阿霉素类化合物与心肌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并能通过半醌代谢物损害心肌细胞,从而带来严重的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1]。
虽然通过减少累积给药剂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阿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但同时会降低对肿瘤的控制效果。
近年来,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肿瘤药物开发中备受重视[2]。
大量研究表明,脂质体技术对克服阿霉素心脏毒性尤为有效,阿霉素脂质体因此迅速成为各大制药公司开发的热点,先后有多个药物上市,进入临床应用,其中以多柔比星脂质体为最多。
1脂质体制剂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磷脂双分子层小囊泡。
最初是在1965年由英国科学家Bangham 和Standish 等发现的。
他们用电镜观察到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由厚度约为4纳米的双分子层组成,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3]。
1971年Ryman 等人提出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此后对其研究日益深入,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传统剂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4]。
多柔比星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药典]【英文名称】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药典]【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多柔比星。
其化学名称为:10-[(3-氨基-2、3、6-三去氧-a-L-来苏已吡喃基)-氧]-7,8,9,10-四氢-6,8,11-三羟基-8-(羟乙酰基)-1-甲氧基-5,12-萘二酮的盐酸盐。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27H29NO11·HCl分子量:579.99辅料为乳糖。
主要成份相关链接:盐酸多柔比星D《妊娠期用药分类注释》【经乳汁分泌】C ontraindicated【性状】本品为橙红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用于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睾丸癌、胃癌、肝癌等。
【规格】10mg【用法用量】静脉冲入、静脉滴注和动脉注射。
临用前加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浓度一般为2mg/ml。
1、成人常用量单药为50-60mg/m2,每3~4周1次,或一日20mg/m2,连用3日,停用2~3周后重复。
联合用药40mg/m2,每3周1次或25mg/m2,每周1次,连用2周,3周重复。
总剂量按体表面积不宜超过400mg/m2。
分次用药的心肌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溃疡)较每3周用药一次为轻。
2.联合化疗①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碱和达卡巴嗪),主要用于霍奇金淋巴瘤;②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主要用于乳腺癌;③CA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④FAM(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主要用于胃癌;⑤AC(多柔比星和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⑥AOP(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主要用于淋巴母细胞型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⑦ACP(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顺铂),主要用于卵巢癌和肺癌以及头颈部癌、膀胱癌等;⑧CO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达卡巴嗪),主要用于软组织肉瘤和成骨肉瘤;⑨CAO(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引起手足综合征的护理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2期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始终居高不下。
预计2030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可达到264万例、死亡170万例。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PDL)是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的首选药物,这是一种被聚乙二醇脂质体包裹的阿霉素,特点是血液循环时间长,可通过肿瘤的新生血管,而且对心脏的毒性较小,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
手足综合征(HFS)是一种局部皮肤毒性反应,发生频繁,患者的手掌面、足面、趾面表现为红斑、麻刺感、肿胀等明显的不适感,临床也叫作掌足红肿触痛。
本研究收集156例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引起的乳腺癌手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56例,均为女性,年龄24~57岁,平均(46.83±1.98)岁。
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提前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讲解手足综合征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负性情绪,并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发放手足综合征简易介绍卡,帮助患者提高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若患者已经出现手足综合征,则要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明白,停药后,该病可自愈,不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减轻其内心压力。
②口腔护理:每天清洁口腔,使用软毛牙刷仔细刷牙。
用药早期,口服维生素B 2,剂量为200mg,2次/d,预防口腔黏膜炎。
如果患者已经存在口腔黏膜炎,则使用利多卡因与苯海拉明漱口水漱口,或者含漱1周G-CSF 150~300μg+生理盐水100~500mL 的混合液。
③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食用花生、大豆等维生素B 族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合理以及饮食的丰富性,以谷类的主食为主,多食用肉类、鱼类、蛋类、禽类、豆类、奶制品、新鲜的当季蔬菜瓜果。
将“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少食多餐”作为饮食原则,患者的饮水量至少2500mL/d,促进排尿,保持二便通畅;戒烟戒酒,忌口激素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2020版)完整版

一项荷瘤小鼠模型研究证实:小鼠尾静脉注射PLD 8mg/kg后,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组织的血药浓度,其中,PLD给药24h后在不同组织中蓄积的浓度依次为:肿瘤(最高,37.8μg/g)>肺、肝、脾、肾、小肠(相似)>心脏(5.07μg/g)>骨髓(最低,0.74μg/g)[8]。此外,因PLD具有亲水性,故其在皮肤中的分布较多,易随汗液运输至汗腺密集部位。临床前实验证实动物爪部位PLD水平较皮肤更高,这是临床上发生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原因[11,12]。多柔比星引发的心力衰竭(心衰)风险随着剂量的累积而升高,剂量为400、550、700mg/m2,心衰发生风险分别为3%~5%、7%~26%、18%~48%[13,14]。因多柔比星的心脏毒性,临床上将其最大累积剂量限制为360~550mg/m2[14,15],而目前尚无确切数据显示PLD的最大累积剂量。有研究指出,PLD累积剂量达到900mg/m2后,心脏毒性风险升高[15]。一项有关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PLD+托泊替康或PLD单药维持治疗的研究显示,PLD的中位累积剂量为1680mg/m2,最大剂量高达2460mg/m2,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心脏毒性[16]。但对此结论尚需更多临床研究数据证实。
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2020版)完整版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以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最常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化疗因其具有全身治疗的特点而在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尤其对卵巢癌具有显著的疗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组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形成《妇科恶性肿瘤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
本共识采用下列专家共识推荐级别(表1)。
1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的药学特性
蒽环类药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属于抗肿瘤抗生素,包括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米托蒽醌和卡柔比星等[1]。此类药物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DNA转录和mRNA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Ⅱ,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螯合铁离子后产生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功能,这与心脏毒性相关[2]。
1995年,PLD(Doxil®,多喜)在美国上市,并于199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2005年,美国FDA正式批准PLD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目前,PLD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多项研究表明PLD单独或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多种妇科恶性肿瘤。
PLD是将多柔比星包封于聚乙二醇化脂质体中的新型蒽环类药物,在传统蒽环类药物抗肿瘤活性的基础上,因药物剂型的改变,使其药代动力学与多柔比星截然不同。脂质体经聚乙二醇化结构修饰后具有亲水性,保护脂质体不被血浆中的血浆蛋白调理素接近,可逃逸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清除,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延长半衰期[6]。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Liposome Injection【成份】活性成份为盐酸多柔比星,是从一种波塞链霉菌表灰变种培养液中提取得到的蒽环类细胞毒性抗生素。
【性状】一种脂质体制剂,系将盐酸多柔比星包封于聚乙二醇化(PEG化)的,表面结合有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脂质体中,可以保护脂质体免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识别,从而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
为无菌、半透明红色混悬液,每瓶10ml,含盐酸多柔比星2mg/ml,是用于单剂量静脉滴注的浓缩液。
【适应症】可用于低CD4(<200CD4淋巴细胞/mm3)及有广泛皮肤粘膜内脏疾病的与艾滋病相关的卡波氏肉瘤(AIDS-KS)病人。
可用作全身化疗药物,或者用作治疗病情有进展的AIDS-KS病人的二线化疗药物,也可用于不能耐受下列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化疗的病人: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和多柔比星(或其他蒽环类抗生素)。
脂质体多柔比星在国外还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
【用法用量】应为每2-3周静脉内给药20mg/m2,给药间隔不宜少于10天,因为不能排除药物蓄积和毒性增强的可能。
病人应持续治疗2-3个月以产生疗效。
为保持一定的疗效,在需要时继续给药。
用25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
禁止大剂量注射或给用未经稀释的药液。
建议滴注管与5%葡萄糖滴注管相连接以进一步稀释并限度地减少血栓形成和外渗危险。
禁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
肝功能不全病人:对少数肝功能不全病人(胆红素值达4mg/dl)给予20mg/m2,血浆清除率和清除半衰期未见变化。
然而在取得进一步的经验之前,根据以往盐酸多柔比星的使用经验,对于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的给药量要减少。
建议当胆红素高于以下数值时考虑减少用量:血清胆红素1.2-3.0mg/dl,用常用量的;大于3mg/dl时用常用量的。
肾功能不全病人:由于多柔比星由肝脏代谢和经胆汁排泄,故使用时剂量不需作调整。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多美素)

O OH
O
1
12
DCB
9 13 R1 A OH14
R1
OH
4
5
7
OCH3O OH O
H
H3C R2
4'
R3
O
3'
NH2
OH
阿霉素是柔红霉素14-羟基类似物
表阿霉素是阿霉素的4’-OH差向异构体
R2
R3
H
OH 多柔比星
H
OH 柔红霉素
OH
H 表柔比星
蒽环类药物抗肿瘤多重作用机制
•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进入胞内与线粒体发生交互作用后, 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22–26 %
PLD
40–50 mg/m2 every 3–4 w 40–50 %
Grade 2/3: 20 %
PLD
20 mg/m2 every 2–3 w
34–48 %
2–5 %
卡培他滨
2 × 1 250 mg/d
50–60 %
10–17 %
5-FU HFS可由多种-药物诱发,而6–1非3 %PLD特有 0.5 %
输注反应
输注反应处理
预处理:输注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 用法用量:10mg i.v.
配置药液: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 稀释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前15分钟输注速率:5-10滴/min
15min后将速率调至20滴/分钟 静脉滴注时间至少应在90min以上
出现输注反应,停止输注;耐心等待症状消失 后重新开始以更慢的速率(5滴/分钟)输注; 或考虑加用下列药物处理:
蒽环类药物的研发史
• 1968年 • 1975年 • 1975年 • 1979年 • 1990年 • 1995年
多美素-临床试验启动讲解

• 无需中央静脉插管
Hussein MA, et al. Cancer 2002;95(10):2160-8; Gordon AN,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14):3312-22.; O’Brien MER, et al. Ann Oncol 2004;15(3):440-9.; Alberts DS, et al. Semin Oncol 2004;53-90.; Vail DM, et al Semin Oncol 2004;16-35.
终止治疗标准
• 患者撤回知情同意书 • 患者有客观疾病进展或死亡 • 若一个治疗周期的启动比预设时间延迟了4周以上 • 研究者认为,从患者利益考虑,有必要终止治疗研究 • 患者不遵从研究相关规定,研究者认为有必要终止治
疗研究 • 申办者要求终止研究。
禁忌合并治疗及用药
• 不允许伴随放射治疗 • 如果放疗仅限于有限区域(如疼痛区域),而不是可
随后每3个月接受随访一次,为期1年。
总体设计-2
多美素: 25mg/m2,1h IV d1;剂量调整按照说明书 环磷酰胺:750mg/m2,IV d1; 长春新碱:1.4mg/m2(最大≤2mg),IV d1; 泼尼松: 100mg/d,PO d1-d5;
±利妥昔单抗:375mg/m2,IV d0;
损害和补偿
本研究提供部分研究药物(患者每使用两支盐酸 多柔比星脂质体在继续试验的情况下,可免费使 用1支),但不提供检查、检验费用,您也不会得 到任何的直接报酬
本研究可能出现无法预计的严重不良反应,从而 导致健康受损。对于发生与研究相关的严重损害, 申办方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
患者:33例,61-83岁(中位:74岁)老年性DLBCL患者; 治疗方案:CCOP,21天为1疗程,×6cs,其中PL-doxorubicin剂量 30mg/m2 ,ORR=64%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说明书楷莱样本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楷莱英文名: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Liposome Injection汉语拼音:Yan Suan Duo Ruo Bi Xing Zhi Zhi Ti Zhu She Ye【成份】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盐酸多柔比星,(IS, 3S)-3-乙醇酰-1, 2, 3, 4, 6, 11-六氧-3, 5, 12-三瓮基-10-甲氧基-6, 13-二氧并四苯-1-基-3-氨基-2, 3, 6-三去氧- a -L-來苏毗喃糖昔°其结构式为:分子式:HC1分子量:579. 99CAS No. : 25316-40-9【性状】本品是一种脂质体制剂,系将盐酸多柔比星经过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表面结合包封于脂质体中。
这种工艺被称作为空间稳定或隐匿,能够保护脂质体免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识别,从而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
本品为无菌、半透明的红色混悬液,每瓶10 mL,含盐酸多柔比星2 mg/mL,是用于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的浓缩液。
本品的活性成分为盐酸多柔比星,是从一种波塞链霉菌表灰变种(strep tomyces peucetius var. caesius)培养液中提取得到的恵环类细胞毒性抗生素。
【适应症】本品可用于低CD4 ( <200 CD4淋巴细胞/mm3)及有广泛皮肤粘膜内脏疾病的与艾滋病相关的卡波氏肉瘤(AIDS-KS)病人。
本品可用作一线全身化疗药物,或者用作治疗病情有进展的AIDS-KS病人的二线化疗药物,也可用于不能耐受下述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化疗的病人: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和多柔比星(或其它蔥环类抗生素)。
【规格】20mg/ml/支【用法用量】本品应为每2-3周静脉内给药20 mg/m2,给药间隔不宜少于10天,因为不能排除药物蓄积和毒性增强的可能。
病人应持续治疗2-3个月以产生疗效。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研制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研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奖励》
【年(卷),期】2016(0)3
【摘要】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是由石药集团中奇公司历经10年自主开发的高端纳米药物(商品名:多美素)。
多美素相对于盐酸多柔比星普通制剂,不仅显著降低了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且可靶向肿瘤组织,提高疗效,已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一线药物。
【总页数】1页(P53-53)
【关键词】多柔比星;注射液;脂质体;盐酸;纳米药物;肿瘤组织;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0.4
【相关文献】
1.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葡萄糖和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孟达;
2.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多柔比星注射液大鼠重复给药毒性的比较 [J], 张颖;马玉奎;戴晓莉
3.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序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致手足综合征复发1例及文献复习 [J], 贺飞;康一坤;赵芳;梁锌;张频
4.观察96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J], 录佳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致手足综合征不同分期的护理办法分析

乳腺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致手足综合征不同分期的护理办法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所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40例,均接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治疗,对其中发生手足综合征的9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后,94例患者共计65例痊愈,18例控制,11例无效,护理有效率为88.30%(83/94)。
结论对乳腺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化疗依从性。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手足综合征;综合护理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乳腺癌治疗方法。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是一种常用化疗药物,具有显著的靶向作用效果,不仅可有效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同时有助于降低药物副作用[1]。
但相关研究指出,受到机体末梢毛细血管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药物分布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脂质体容易在末梢出现沉积,引起患者手足部位皮肤组织出现损伤,引起手足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2]。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所引起手足综合征不仅会造成患者出现特征性皮肤毒性反应(肢端红斑),甚至皮肤破溃,同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反应,对化疗的正常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以140例乳腺癌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综合护理方案对其中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所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40例,均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
年龄分布为28~72岁,平均为51.4±6.3岁。
其中,33例患者行AC*4化疗方案,28例行TAC*6方案,79例行AC*4+T*4方案。
1.2 化疗方案本次研究中,14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对药物剂量进行计算(40~60mg+5% GS 250 mL),经由静脉滴注给药,每21天为一个疗程。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二线治疗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二线治疗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董文静;宫满成;萧剑军;江小梅;殷兆锋;李慧芬【摘要】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治疗)和对照组50例(采用吉西他滨+卡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可用于二线治疗晚期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具有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09【总页数】4页(P1044-1046,1060)【关键词】卵巢癌;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作者】董文静;宫满成;萧剑军;江小梅;殷兆锋;李慧芬【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中山 5284030;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中山 5284030;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中山 5284030;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中山 5284030;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中山 5284030;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中山 528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所有导致女性死亡的肿瘤中卵巢癌位居第4位,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主,并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化疗为主,而化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患者对既往治疗的反应性和既往化疗后疾病完全缓解至复发的时间间隔来决定。
脂质体阿霉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脂质体阿霉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脂质体阿霉素——常见不良反应:1、手足综合症;2、口腔炎;3、血液毒性(骨髓抑制);4、滴注反应;5、过敏反应;6、其他下面针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作如下详细说明:一、手足综合症化疗引起的以手掌和足底的刺痛、红斑为主要特征的皮肤毒性反应,为可逆不良反应。
由于脂质体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易于在末端循环蓄积。
与剂量和用法有关。
处理:1)发生2级以上,推迟一周给药;2)维生素B6 (50-150 mg/d);3)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每天给予5-10mg地塞米松,第1-5天;4)使用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
附表:毒性分级及调整剂量如何降低手足综合症?(1)患者宣教:通过对患者宣教和监测可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
减少患者的恐惧,帮助其放松及调整心态并配合治疗。
外出时着长衣长裤以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穿戴宽松的鞋袜、手套以避免手足的频繁摩擦和过度受压,并避免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和激烈的运动。
对于皮肤感觉异常的患者,应避免接触过冷、过热、尖锐及刺激性物品,以免发生冻伤、烫伤和外伤。
坐或躺在松软的表面上且尽可能抬高腿等。
(2)支持疗法: 包括局部的护理、预防感染和使用镇痛药;应保持受累皮肤湿润,并使受损皮肤免受其他潜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
(3)局部冷却:在给药期间通过用冰袋贴敷在手腕和踝关节部位,可明显降低HF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冰袋贴敷组的HFS发生率为7.1%,而未予冰袋治疗的对照组HFS的发生率为36%。
HFS发生率的降低可能与冰敷诱导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在四肢的释放有关。
(4)维生素B6:在阿霉素脂质体化疗期间,同时口服维生素B6,结果发现HFS临床体征分级评分明显下降。
在安慰剂组HFS加重的程度及停止化疗的可能性是维生素B6组的4.2倍。
但病理组织学分级评分未见明显下降,提示维生素B6没有完全缓和HFS,但毒性进展速度变慢并且更不易使治疗延迟或中断。
(5)皮质激素:在妇科肿瘤采用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发生HFS的患者中,使用口服地塞米松(8 mgBID days-1-4; 4 mg BID d5; 4 mg d6)治疗HFS的患者,可按原始剂量和给药周期完成5个周期阿霉素脂质体化疗。
里葆多

里葆多® LIBOD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全新的脂质体靶向化疗药物一.药代动力学在Gabizon及其同事的研究中,对癌症患者分析了里葆多和传统多柔比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对14名接受里葆多治疗的患者以及4名接受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的患者给予50mg/m2 单次剂量后药物的血浆浓度结果。
里葆多的半衰期约为45小时,而传统多柔比星则为10分钟。
二.不良反应比较:此外,所有患者都将接受临床随访以判定是否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共有58名患者出现了符合方案定义的心脏毒性反应(如休息时的LVEF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则LVEF相对于基线水平应降低≥20% ;或如休息时LVEF出现异常,则LVEF相对于基线水平应降低≥10% ),其中里葆多治疗组10人,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组48人。
在里葆多治疗组的这10名患者中无一人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体征,但是在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组的48名患者中,有10人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体征。
此外,两组中各有两名患者出现临床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是他们的LVEF并没有发生相应的降低。
在里葆多治疗组中,有6名患者(占2%)由于心脏毒性而停止治疗;在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组中,有36名患者(占14%)由于心脏毒性而停止治疗。
2、里葆多与多柔比星单药治疗的比较: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和接受过蒽环类辅助治疗的患者,使用多柔比星比使用里葆多治疗发生心脏毒性的危险率要高。
在接受过蒽环类辅助治疗的亚组患者中,使用传统多柔比星治疗出现心脏毒性的危险率是使用里葆多治疗的7倍以上。
3、里葆多与多柔比星比较:脱发•里葆多治疗组脱发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组(20%vs.66%)。
•里葆多治疗组中仅有7%的患者出现明显或完全脱发,而传统多柔比星治疗组中则有54%的患者出现明显或完全脱发。
•4、传统多柔比星化疗的毒性作用(非脂质体)⏹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累积的心脏毒性多柔比星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的特点●心肌损伤--不可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CHF和/或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取决于蒽环类药物的种类及其累积剂量●与血药浓度峰值、组织中游离药物的浓度以及累积剂量相关●临床特征:●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迟发性毒性传统多柔比星心毒性限制其临床应用●治疗选择时:ϖ基础心脏疾患ϖ综合治疗: 放疗;化疗;其他ϖ年龄●治疗过程中:ϖ有效患者早期中止治疗ϖ累积剂量达限尚需治疗ϖ生存质量●治疗后:ϖ再次治疗的可能性里葆多®简介里葆多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隐形(PEG化)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的多柔比星新剂型,在肿瘤治疗学上具有疗效提高,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副作用显著降低等巨大优势.--------脂质体技术1、里葆多的特性●明确的组织靶向性:只在肿瘤组织聚集,杀死肿瘤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cology(Huntingt), 2002, 16(12): 31-37; Br JClinPharmaco,l 2008, 66(1): 88-95;J Clin Oncol, 2003, 21(1): 66-68.
脂质体多柔比星
➢ 本药清除半衰期长,稳定性高,药物释放到肿瘤 或其他组织速率缓慢
• 一、是导致细胞色C的释放,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 • 二、是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DNA断裂和蛋白质破
坏,以及钙离子释放; • 三、是与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 四、是与脂质发生交互作用,导致膜结构的改变和某些酶
的抑制; • 五、是抑制某些酶的活性。
蒽环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输注反应
输注反应处理
预处理:输注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 用法用量:10mg i.v.
配置药液: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 稀释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前15分钟输注速率:5-10滴/min
15min后将速率调至20滴/分钟 静脉滴注时间至少应在90min以上
出现输注反应,停止输注;耐心等待症状消失 后重新开始以更慢的速率(5滴/分钟)输注; 或考虑加用下列药物处理:
手足综合症WHO分级标准
1级
2级
3级
4级
手足感觉迟钝 持物或行走时 掌和跖部痛性 脱屑, 溃疡,
感觉异常,麻 不适,无痛性 红斑和肿胀, 水疱, 剧烈疼
刺感;可见红 肿胀或红斑, 甲周红斑和肿 痛, 组织学示
斑,组织学可 还可出现红 胀, 可见皮肤 表皮完全坏死。
见表皮网状组 肿 。
皲裂, 组织学
脂质体阿霉素与传统阿霉素药代不同
➢鼠人瘤模型 ➢脂质体阿霉素在肿瘤 中的浓度是阿霉素的 14倍(11 vs 0.8 mg/kg) ➢肝脏、皮肤脂质体存 在蓄积
血浆
肿瘤组织
肝脏
皮肤
多美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注:HPLC-UV法测定阿霉素隐形脂质体、普通脂质体及阿霉素(游离)在小鼠血液、 心、肝、脾、肺、肾组织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225 mg/ m2
米托蒽醌
2.2
200 mg/m2
心脏毒性不是脂质体阿霉素的剂量限制毒性
Keefe DL: 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myopathy. Semin in Oncol, 2001, 28(4): 2.
多美素®的优势
•平均粒径90nm, EPR效应 •93%~98%的多柔比 星在血浆中以脂质体 形式存在
多美素—PEG修饰的隐匿脂质体
粒径 90 nm
多柔比星 磷脂双分子层 聚乙二醇(PEG)
多美素特定粒径—提高肿瘤靶向性
粒径过大 :脂质体易被体内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粒径过小: 达不到靶向富集、降低毒副反应的目的
粒径>200nm
粒径<200nm
1. 杨莉斌,沈静,胡荣.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粒径对肿瘤靶向性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7,22(4) 2. 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多美素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正常血管内皮
肿瘤组织血管内皮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只有2-8 nm
多美素不容易进入心脏组织!
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筛孔400-500nm
Hashizume et al,Am J Path 156, 1363 (2000)
基于结构改变的新代谢分布
➢ 组织分布:肿瘤组织最高,其次为肝、肾、脾、心脏、 肺等,在骨髓中分布最少
38.6%
多发性 骨髓瘤
30mg/m2/3周
324
16%
3级PPE 4级PPE 发生率 发生率
• 心脏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 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 • 脱发、乏力 • 口腔炎 • 其他毒性反应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产生机制
1、与脂质的亲和力:
对这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的研究表明:其细胞毒性的主要作用靶位是 线粒体膜。
2、钙浓度与膜去极化
• 体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钙浓度下,线粒体起着 钙储存的作用从细胞质收集,蒽环类抗生素具有 影响稳态钙浓度的作用。
➢ 手掌、足底和反复摩擦或有外伤的区域富有毛细 血管网、乳头状真皮增厚和血流量增加
➢ 多柔比星脂质体易于集中在手足部位皮肤引发手 足综合征
PLD造成手足综合症发生率
作者
Eric PujadeLauraine Robert Z. Orlowski
领域
PLD剂量
样本量 所有级别 PPE发生率
卵巢癌 30mg/m2/4周 467
•长循环,70小时
多美素
•最高热原控制标准 •显著降低心脏毒性、脱 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增强抗肿瘤活性, 有助于克服多药 耐药性
内容
一.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机制 二.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简介
1
输注反应
➢少数患者初次使用会出现急性输液相关性反应 (7.1~10%); ➢输液反应的症状主要包括潮红,气短,面部水 肿,头痛,寒战,背痛,胸部和喉部收窄感, 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 这种作用模式使阿霉素保持为一种弱的氧化剂, 氧化蛋白质上关键的巯基(这种蛋白为钙离子传 运通道或孔)。
3、金属离子的络合:
4、自由基的诱导
• 阿霉素在体内被还原成为半醌自由基,同时,蒽环的氧化还原 循环抑制了谷光苷肽超氧酶的活性,由于心脏组织中基本不存 在具有解毒作用的酶类,因此,其毒性往往比其他组织要大。
多美素®使用注意事项
应采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静脉滴注时间应超过30分钟 在开始滴注的5~10分钟内,应保持滴速在 0.3mg/min内(每分钟15滴以内) 稀释后如不立即使用,应保存在2-8℃环境下,
不超过24小时
2
手足综合症
➢ 手足综合症(hand-foot syndrome, HFS):又称掌跖感 觉丧失性红斑( palmar–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 PPE), 是一种皮肤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趾端麻木、感觉迟钝、 疼痛感,皮肤肿胀或红斑,严重者发展至脱屑、溃疡和剧 烈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但不影响生命。针对此不良反应 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多以缓解症状、保护及促进受损皮 肤修复为主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注意 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
内容
一.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机制 二.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简介 三.多美素使用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
内容
二.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简介 三.多美素使用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
蒽环类药物是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 的基石类药物!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霍奇金淋巴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乳腺癌 ➢ 胃癌 ➢ 骨肉瘤 ➢ 软组织肉瘤 ➢ ……
织血管扩张 。
表皮见孤立坏
死的角质细胞。
诱发手足综合症的药物
药物
剂量
严重HFS(≥3 HFS
级)
索拉非尼
2 ×400 mg/d
34 %
G2/3: 30 %,G3: 9 %
舒尼替尼
50 mg/d
36 %
23 %
多西他赛
100 mg/m2 every 3w
6–37 %
0–4 %
多柔比星
30 mg/m2 every 14 d
脂质体阿霉素在心脏组织中的浓度只有普通阿 霉素的四分之一
脂质体阿霉素与普通阿霉素心脏毒性换算
药物
转换系数
终身累积剂量
ADM
1.0
PLD
0.22
450 mg/m2 2045 mg/m2
柔红霉素
0.5
Epirubicin
0.5
900 mg/m2 935 mg/m2
THP
0.5
900mg/m2
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2.0
Fe3+
蒽环类抗癌药
自由基 → 线粒体损伤 →
ATP、GTP生成↓
干扰Ca++转运
膜结构改变 酶活性改变
游离态Fe3+
自由基
……
线粒体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分类
急性
发生在给药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 常表现为心内传导紊乱和心律失常 极少数表现心包炎和急性左心室衰竭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慢性
发生在化疗的1年内 表现为左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衰
药物心脏毒性的定义
指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肌病,表现为整体功能降 低或室间隔运动明显降低;
2)充血性心衰(CHF)相关的症状; 3)CHF相关的体征,如第3心音奔马律、心动过速,或两者
都有; 4)LVEF较基线降低至少5%至绝对值<55%,伴随CHF的症状
或体征;或LVEF降低至少10%至绝对值<55%,未伴有症 状或体征。
Fu 分解代谢中的降解酶) 低表达亦或活性降低,造成卡培他滨在体内的蓄 积; 四. 化疗药物是通过外分泌腺( 汗腺) 排泄,手和足部的外分泌腺丰富。
手足综合征炎症损伤学说
毛细血管
汗腺组织
嗜酸性粒细胞
药物分子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药物分子造成汗腺坏死
免疫细胞的侵润
角蛋白细 胞介导
损伤汗腺细胞的 清除
COX2介导
➢多数患者再次以更慢的速率输注,耐受良好;
Alberts and Garcia. Drugs 1997, Edwards. Semin Oncol Nursing 2003, Chanan-Khan et al. Annal Oncol 2003, Wood. Semin Oncol 2004, Handy. Poster Presentation. ONS 2005 , Wood. Semin Onco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