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初中作文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赏析

2024初中作文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赏析

2024初中作文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赏析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题目为《江南春色》,这是一篇广泛涉及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情感表达的作文题目。

本文将对这篇作文进行赏析和评价。

这篇作文选择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江南春色”为题材,广泛表现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情感表达。

文章一开头就写到“江南春色如诗如画”,通过这样的描写,立即勾勒出了江南春天绚丽的景象,给人以一种如梦如幻、宛若世外桃源的感觉。

接着,文章用“碧绿的田野,芳香的桃花,飘逸的柳絮”等生动的词语,描绘出了江南春色的生动场景,给人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

文章还结合了江南地域的独特历史文化,提到了“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古村古镇”,这些词语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令人产生对江南历史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文章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以“怡然自得之情”和“心旷神怡之感”来表现对江南春色之美的感悟和赞叹,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描写细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篇作文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形象生动的词语和词组,如“碧绿的田野”、“芳香的桃花”、“飘逸的柳絮”、“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等,这些词语贴切地描绘了江南春色的绚丽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文章还采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春风轻抚,桃花妖娆,仿佛在呢喃诉说着江南的风情”、“古桥流水,乡村风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些句子通过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田野的碧绿与桃花的妖娆、古桥流水的历史感进行了对比,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这篇作文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写和理解,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语言流畅、描写细腻,整体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希望学生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学习这篇作文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精彩的作文。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满分作文《与其卑微活着,不如高调发光》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满分作文《与其卑微活着,不如高调发光》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原题】根据下面的情境,请你完成“表达与交流”的任务。

你的老师即将回到初一年级担任班主任,为了引导新同学明确努力方向、积极行动,计划在新班级布置心愿墙(下图是2020级学生的心愿墙),并开设主题为“心愿·努力·坚持”的班会课。

现在老师希望你协助完成一件事:设计一项活动,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分享。

在班会课上,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主题分享。

可以讲述你努力实现心愿的过程和体会;可以就如何实现心愿谈谈看法,给出建议。

请拟写发言稿。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600至8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等。

【写作提示】写发言稿需要关注谁在说,对谁说,在哪里说,为什么说等要点。

如叙述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要关注细节,突出重点,真实感受;如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聚焦话题,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有一定说服力。

与其卑微活着,不如高调发光蔡康永写过这样一段话:十五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十八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十八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二十八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前些天与老师聊天,“老师,我最近很迷茫,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总是想着如果当年我坚持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走了我自己想走的路,或许今天就不会这样懊恼,或许生活便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老师反问我:“你当年的梦想是什么?它现在是否仍旧是你的梦想?它是不是让现在的你已经无力承担了?”我说:“老师,我依旧爱我当年的样子,我心中所想也从未曾改变过,梦想这俩个字我照样能拿得起来”老师沉默片刻,抛给我两个选择,“要么,你就卑微的活着,忘记你当年的梦想,忘记你当年的憧憬,也忘记你当年的遗憾,做着你千篇一律的工作,过着灰头土脸的生活,一直到你离开世间的那一刻,一生都碌碌无为;要么,你就高调的发光,努力向着你自己的梦想前行,用自己的优秀和成果来告诉所有人,告诉世界,我并不是被打败的,我是来征服的”。

2024浙江杭州中考作文点评

2024浙江杭州中考作文点评

2024浙江杭州中考作文点评2024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未来的作文,强调合作和创造美好的主题。

下面我将对该作文进行点评。

首先,这个题目很好地引导了学生们思考未来的问题。

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一个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创造美好的时代。

这个题目给予学生们想象和展望未来的空间,同时也促使他们考虑如何通过合作共赢来创造美好未来。

该题目所要求的主题是合作和创造美好。

在点评学生作文时,我们首先要关注学生对这两个主题的理解与表达。

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表达并展示出对合作的认识和对创造美好未来的追求。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写作中是否能够运用准确、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是否能够组织连贯清晰的段落结构,以及是否能够把握好整个作文的立意与结构。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所展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学生能否运用举例、比喻等手法来理解和阐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又能展示出创造美好的决心和手段。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展望。

学生是否能够有远见地思考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能否对于创造美好未来提出积极的建议和行动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2024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应该从学生对合作与创造美好的理解与表达、语言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等方面进行点评。

通过评估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并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点评学生作文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对合作的理解与表达。

合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合作也强调团队精神和共同努力,只有大家相互协作,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作文中,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对合作的认识和看法,并且能否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和价值。

2023年杭州语文中考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范文1篇:分享实现心愿的过程与体会

2023年杭州语文中考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范文1篇:分享实现心愿的过程与体会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真题分享实现心愿的过程与体会题目放送2023杭州中考作文题在班会课上,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主题分享。

可以讲述你努力实现心愿的过程和体会;可以就如何实现心愿谈谈看法,给出建议。

请拟写发言稿。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600至8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等。

命意背景作文的指向很清晰,以发言稿形式来写作,格式要求也不高。

第一是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坚定决心才能实现心愿,第三是是以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态度实现梦想。

让作文成为学生当下生活的真实需要,让考题对考生友善些,再友善些,这或是中高考作文命题应取的价值与必需的态度。

这样的文章是ChatGPT无法替代考生完成的。

用ChatGPT可以写成一篇像模像样的同题作文,但肯定无法替代作者独一无二的感受和思考,否则交流探讨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这个作文题中的“任务”是每个考生都具备完成条件的。

因为心愿是主观、随性的,每个考生多多少少会有这样那样的生活体验,除非你没心没肺到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了感知和想法。

因此,对于这道作文题,考生提起笔来无从下手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

这样的任务设计照顾到了不同思维风格的考生,无论是偏于感性认知的,还是趋于理性思考的,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要表达的角度。

他们可以抒写自己曾经实现心愿的美好故事,抑或叙写未能实现某个心愿所生发的反思,也可以就实现心愿的条件、路径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考生而言,文体的选择是在自然无痕的状态下完成的。

这样的作文题让那些“好词好句”一无用处,也让“素材拼装”式的作文技巧彻底失效。

它比拼的是你对生活感知的用心程度,呈现的是你对言语表达的得体水平。

而对于那些一心想着押题套作的考生,这样的考题直接会让他们碰一鼻子灰。

这样的考题才是真正具备客观、公平的“遴选”功能的。

在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又能实话实说的情况下,能说到什么水平,则是各不相同的。

你的文化内涵,你的人格修养,你的表达能力,都可以在这篇600多字的作文中得以体现。

2025年杭州市中考作文猜题附范文分析

2025年杭州市中考作文猜题附范文分析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1.题目:这也是课堂
ㅤㅤ要求:(1)选取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或片段,写一篇700左右的记叙文;(2)内容充实,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本篇题目是“这也是课堂”,“课堂”的意思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学旅行、疫情期坚守在家、学做家务……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

“这”字在此所指代的本不是学校用来进行教学的教室,但在某些场合它便成为了“课堂”,如:社会是个大课堂;崇高的心灵也是课堂,如雷锋精神等;监狱是个改过自新的课堂等。

这个“课堂”只要是具有“教育”这一功能就行。

本文要求写记叙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强调“这个课堂”的教育功能。

【范文】
这也是课堂
生活像一本书,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也是一本书。

走进大自然,你会学到很多在教室中学不到的知识。

你看那五颜六色的花儿,它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竞相开放。

春天有迎春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冬天有梅花。

从它们那里,你可以看到生命的五彩
第1页共7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分析
作文题目: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

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

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关于专家解读:
生活处处有作文,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想象和联想的脑袋。

及今年杭州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作文。

仔细阅读材料,不难看出,命题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社会认知,还从另一方面,告知大家要关注生活的细微变化以及被越来越重视的自然话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命题:
一,社会认知关系在理解这一主题时,一定要注意,切记大谈特谈理论化的“人际关系”,细细品读材料,这里的人际关系不是我们社会学科里指导的人际关系问题。

而是一个人做人的素质和品格问题。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要与别人打交道。

如何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应试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也是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能将心比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凡事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遇事不能只想自己而不顾别人。

也就是说,做人要大度,要有宽容和包容知之心。

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

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人与社会之间,再到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有这样和谐、温暖的“自然”关系。

这不仅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与这一主题类似的话题有很多,如:和谐、理解、沟通、桥、窗、宽容、大度等等。

关注自然类
在说这一话题时,我们先来看看去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这一材料充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命题,折射环境保护无小事。

人类的各种活动对自然不断地造成影响。

今年杭州中考题目从一定程度上不仅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奥秘,也潜在的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生养万物的大自然,人类永远都不应该妄
自尊大,千万不能被贪欲和霸权迷失了心智。

在大自然的漫长历程中,人类还处在摇篮里。

印度洋的海啸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也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是自然像人类发出的警告。

在大自然的生态中,人类其实只是很小的一环,我们将自己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相互争斗,可是在大自然的愤怒之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搁置争议,共同思考今后的生活。

面对一场场灾难,我们人类能否有所醒悟。

我们要明白:我们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

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永恒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