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诊疗技法概要
壮医治疗痛症诊疗规范

邦印(痛症)一、概述邦印(痛症)主要是由于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等邪毒的入侵,停滞于脏腑骨肉之间;或劳累过度,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气行不畅,导致龙路、火路运行受阻,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
由于火路、龙路受阻的部位不同,其所发生的症状亦有别,阻于巧坞(大脑)网络为头痛,阻于腰部为腰痛,阻于下肢为下肢疼痛。
二、诊断要点1、主症:局部疼痛,或胀痛,或刺痛,或钝痛,或灼痛。
2、兼症:可伴怕冷发热,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梦多、腰膝酸软、耳鸣少寐、神疲乏力等。
腰痛者可见转侧不利,仰腑不便;下肢痛者可见跛行。
3.舌诊:舌质红或暗紫,呈瘀斑舌。
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或青黑.三、治疗原则通调龙路、火路,止痛四、治疗方法1、头痛(1)药物内服治疗狗肝菜20克,金银花、钩藤各10克,板兰根15克,生石膏3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2)壮医药酒疗法盐肤木、毛叶石楠、黄鳝藤、三月莓、七爪皮、金樱子,海金沙、茅梅各50克,冰糖50克,米酒6000毫升.浸泡1个月后服,每日2次,每次服20毫升。
(3)药物外治疗法菠萝叶100克。
捣烂、酒炒外敷.(4)壮医针刺疗法取头维、风池、百会、谷谷等,每日一次。
(5)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取穴风池、百会、头维、印堂、太阳、合谷等,每日施灸1次。
(6)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主穴:前额、颞侧病者,取额甲、太阳穴;头顶部、枕部病者,取颈项上中段两侧压痛点,大椎、百会(只点刺、拔罐),常规取穴合谷、外关、曲池、太冲、阳陵泉、天宗等。
每日治疗1次。
(7)壮医经筋疗法对眶膈筋区、颞筋区、枕筋区及颈筋区施以手法理筋,每日一次.2、胸痛(1)药物内服治疗方一:五指牛奶30克,瓜蒌壳、百部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石仙桃15克,七叶一枝花、上树虾、狗脚迹各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2)壮医药膳疗法天青地白、臭牡丹、满天星、血党各10克,猪脚150克.炖服,每日一剂.(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取穴阿是穴、天池、天溪、期门、肩前、屋翳等,每日1次3、胁痛(1)药物内服方一:黄无娘藤15克,七叶一枝花、黄饭花各10克,虎杖9克,黄花倒水莲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

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壮医探病诊法壮医探病诊法,是在疾病错综复杂,一时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或病者“巧坞”已乱,昏不知人,无法询之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些特殊诊断方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性治疗。
壮医有时还借助探病法判断预后吉凶。
探病诊法古代壮医用得较多。
1.痧病探病法若于患者体表见红色或紫红色痧点,或于肘窝、胴窝、舌下见青蓝色痧筋,或于患者胸背、上臂等部位刮出痕如蛇状隆起,或病者伴全身不自然,疑为痧病欲明确诊断时,可试用下述方法探病:①以生车头一片给患者嚼,其不觉刺舌、喉痒,反觉甘甜者多为痧病。
②以炒茶籽粉(即茶麸),予患者嚼,若病者觉味甘香甜者多属痧病。
③嘱病者嚼生黄豆,若其觉味而不腥者多为痧病。
④嘱病者尝水烟筒之烟油水,若病者不觉味涩苦而难入口者为痧症。
⑤以辣椒或生野芋头擦病者掌心,若其不知瘙痒热辣者为痧症。
⑥石灰水试诊法:石灰水试诊法.为壮医药物试诊方法之一。
主要用于痧症的诊断。
其法是将石灰浸泡于开水中,令患者喝其上清液,若不觉苦涩反觉甘甜者为痧症。
2.跌打探病法壮医认为,若病者因跌打内伤,昏不知人,外表未见伤痕而又无人知晓其为如何跌伤时,在给予必要的检查及救护措施时,用下面方法探病,可帮助诊断:取酸橙叶适量,捣烂后擦患者全身,可使受伤部位现出淤斑。
需要注意的是,若未见淤斑,也不能排除病者有跌打损伤可能,应全面诊查。
3.预后探病法古代壮医认为:用剪刀剪下病者的一把头发,并将之投掷于地,若头发成团,聚血不散者,预后尚好;若头发散乱而不聚者,则预后较差,多为不治之症。
现代壮医经验:刺患者中指尖取血数滴,医者肉眼观察并以手指擦拭,色红活血质粘稠者,预后较好;色淡或暗黑而粘性差者,预后不良。
(十三)表里反应诊法表里反应诊法是壮医常用的一种特殊诊法。
其方法是按压患者体表龙路火路网络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从这些穴位的变化与反应,来推断内部脏器的某些病变。
如根据壮医经验压食背穴(位于手背食指掌指关节的中点)有胀痛者,提示有妇科疾病;又如太渊、经渠压痛,提示“咪钵”有疾;太冲、中封压痛,提示“咪叠”有疾,等等。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Cangyih Ginghginh Liuzfaz壮医经筋疗法是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查灶、消灶、经筋针刺、经筋拔罐等三联疗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等多种病症:二、器具准备推拿按摩味、针灸针、拔罐器、了矾酒精:三、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根据治疗部位应仰卧或俯卧在治疗味上,全身放松2.查灶:医者运用右手拇指的指尖、指腹及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诊查病灶之点、线、面。
3.消灶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
医者先用右手手畹在病变部位来旧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然后采嗣时关节之尖(鹰嘴)、钝(眩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旧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凹小指倾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手法要“中灶”,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经筋针法。
以“固灶行针”为原则:医者左手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进行,要求以“中灶调气”为目的,可根据不同病灶选用“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尺筋分刺、轻点刺络”等多科;针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嘛、张或传电感为宜.不留针。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
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病灶部位或经筋浅上拔罐10分钟即可。
四、注意事项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作。
2.手法时注意患者状况,操作细致,直巧力,忌蛮力,以防折伤。
3.针法刺激要按患者的承受能力,因人、因病施法。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
6.拔罐注意火力和时间,严防烧伤及起泡。
五、禁忌证1.年老体弱者禁用。
2.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3.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壮医技法介绍

壮医技法介绍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治疗机理: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
”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主要功效:①消炎退热。
②祛风止痒。
③通路止痛。
④消肿散结。
⑤健脾消食。
⑥健脾止泻。
⑦温经通脾。
⑧活血止血。
适用范围: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属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者,效果较好。
常用穴位①中医针灸穴位。
②壮医经验穴位:有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结项穴、长子穴、脐周穴、下关元穴、关常穴、下迎香穴、启闭穴、鼻通穴、牙痛穴、素髎穴、耳尖穴、止呕穴、膀胱穴等。
③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即阿是穴。
取穴规律: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惟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
即:畏寒发冷取手部穴,发热取背部穴,肿块或皮损类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选该部位边沿或中央点为主要穴位。
皮疹类疾病,选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疹子为主要穴位。
操作: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头点燃,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施灸。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特点:所需设备简单,一盏灯、一根线即可,点灸时仅有蚁咬样感觉,无痛苦,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药线点灸无烟雾,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易于学习与推广。
2.灯花灸疗法又称灯草灸疗法,用灯心草点燃灸灼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治疗疾病。
适应症及取穴:壮族民间用灯草灸治疗的疾病50多种,主要的有:消化不良:取长强、天枢、关元、足三里。
胃痛:取中、中、下脘,胃腧、脾腧、足三里。
腰痛及关节痛:灸反应点。
壮医刺血疗法

壮医刺血疗法
Cangyih Swhez Liuzfaz
壮医刺血疗法是用针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使针眼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
火毒、热毒炽盛之阳证、热病,如痧病、外感发热、跌打损伤瘀积、昏厥、中暑、急性货烟妈(咽炎)、目赤肿痛、腰腿痛等。
二、部位选择
阿是穴、痧斑、痧疹点、风池、大椎、十宣穴、太阳穴、印堂等。
三、治疗方法
1.器具准备:三棱针、缝衣针或其他针具。
2.消毒:常规用2%碘酒、75%酒精消毒刺血部位。
3.持针: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持针,中指夹住针尖部,露出针尖l~2厘米。
4.针法:左手捏住或夹持刺血部位皮肤,先在刺激部位上下推拿,使血聚集,常规消毒皮肤、针具后,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治疗部位,深约0.3厘米,左手挤按针孔,使出血数滴,或加拔火罐3~5分钟,使之出血。
术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四、注意事项
刺血疗法刺激强烈,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配合。
为避免晕针,以卧位为佳:一次放血3~5滴为宜。
五、禁忌证
1.年老体弱者、孕妇、妇女经期禁用。
2.出血性疾病慎用或禁用。
壮医针挑治疗规范

壮医针挑治疗一、概念壮医针挑治疗是使用三棱针通过不同挑刺手法,挑破浅层皮肤反应点或挑出皮下纤维,以疏通龙路火路、调三道气机、逐瘀毒外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风寒湿毒、瘀毒痹阻龙路、火路所致的各种病症,如颈肩腰腿痛、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手足麻木、中风、偏瘫、跌打损伤;各种痧病;哮喘、慢性咳嗽等肺部疾病以及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座疮等。
三、禁忌症(一)有出血性疾病者。
(二)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三)精神病患者,或精神高度紧张、狂躁不安、抽搐不能合作者。
(四)局部皮肤有破溃、疤痕、高度水肿及浅表大血管处禁用。
(五)过度疲劳、饥饿者。
(六)孕妇。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物品准备:一次性无菌三棱针、消毒真空抽气罐、复合碘皮肤消毒液(或2%碘酒、75% 酒精)、医用棉签、无菌纱布、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等。
(二)环境要求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合适的部位,避开浅表大血管。
(五)体位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取体位,一般取卧位、俯卧位或坐位,避免强迫体位。
(六)消毒1.针具消毒:三棱针。
2.部位消毒:常规消毒施术部位皮肤。
3.术者准备:术者采用七步洗手法常规清洗双手。
(七)施术方法1.选挑点:一般选取皮肤反应点或者阿是穴做为挑点。
常规消毒挑点局部皮肤,戴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
2.持针:左手食指轻压挑点一侧以固定皮肤,右手持针,露出针尖1〜2厘米。
3.行针:针身与皮肤呈30O角,对准挑点迅速入针,挑出或挑断皮下组织中白色纤维状物质4.摆针:在挑治过程中,如纤维较粗,可先将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拉至针口,然后一边做前后摇摆,一边向上用力缓慢拉出纤维。
民族医药—壮医—壮族医学特色诊疗云海

民族医药—壮医—壮族医学特色诊疗云海诊断除了目诊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诊合参,以其对疾病的本质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
(一)望诊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察疾病。
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与自然相通,龙路、火路沟通体内,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故通过观察外部变化可测知内部的病变,壮医望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除望目(即目诊外),还有望神、望面、望甲、望五官,望谷道、水道、气道、排泄物(废物)等。
对面部望诊,壮医尤为重视,认为人体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都可以从面部气色中诊察出来。
许多脏腑病症,也在面部有所表现。
如南宁地区一位善治“阴疮”的老壮医,从面部望诊就可作出诊断,而且能判断预后。
一些民间壮医还能从面部望诊中诊断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蚂蝗痧、七星痧等。
(二)脉诊目前已知壮医有两种脉诊法。
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
这两种壮医脉诊法均不同于汉族中医脉诊。
三指四肢脉诊法主要在四肢分区脉诊候内脏病变,不讲寸关尺,多用于妇科疾病诊断。
单指脉诊法除诊察脉象变化之外,比较注意脉诊部位皮肤温度,并以此为依据断定冷脉或热脉,以脉象的缓急候疾病之寒热性质及病情之进退情况,尤其注意脉诊与面部望诊相结合。
这种脉诊法可对某些危急重症进行预后诊断,还可诊察患者是否犯了食忌。
(三)甲诊壮医认为龙路、火路网络在爪甲部位分布较多,爪甲的不同颜色、形状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病机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其诊法是:在自然光下,病人伸手俯掌,各指自然伸直,医者于相距一尺处以目直接观察(亦可借助放大镜以观察)。
诊察时宜逐一检查各指甲体、甲床、月痕、皱襞及脉络,分辨其形状。
质地、颜色、泽度、动态等。
一般诊视两手指甲互相对比,必要时可以诊察两足趾甲。
已知的壮医甲诊辨证分类达28种,即本色甲、葱管甲、蒜头甲、鱼鳞甲。
瘪螺甲、鹰爪甲、匙形甲、扭曲甲、嵴棱甲、横沟甲、软箔甲、粗厚甲、竹笋甲、脆裂甲、胬肉甲、萎缩甲。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技术标准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技术标准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一种特色的外治疗法,其技术标准如下:
1. 理论基础: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壮医的理论,包括气血理论、三道两路理论、毒虚致病理论等。
2. 操作方法: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一端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后迅速将其灼灸于体表穴位或部位。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或部位进行灼灸。
3. 适应症: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泻等常见病。
此外,该疗法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等。
4.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避免烫伤皮肤,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进行治疗前,患者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指导治疗。
5. 培训与认证:为了确保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对从业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认证。
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基础、操作技巧、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通过认证的从业者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以保证其专业性和可靠性。
总之,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外治疗法,其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理论基础、操作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和培训与认证等方面。
在实践中,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广西壮医特色治病技法

2008年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相关作者
目录
02 技法介绍 04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广西壮医特色治病技法》是2008年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辰雷义铭。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广西壮医药特色治病技法是经我国医学专家和有关研究部门多年挖掘与研究整理出来,并经临床验证的独具 壮族特色,临床疗效较好的壮医外治法。本片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壮医特色技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针挑 疗法、壮医经筋疗法、壮医刮疗法、壮医滚蛋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对每种治疗技法详细讲解其治疗机制、 治疗功效、治疗范围、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以及技法要点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为中医学生和临床医师学习 中国广西壮医治疗技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壮医,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壮 医与中医都属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壮族的人文特点以及壮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 境和地理位置,使壮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技法介绍
技法介绍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 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2、灯花灸疗法 又称灯草灸疗法,用灯心草点燃灸灼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治疗疾病。 3、艾灸疗法 用艾条、艾卷等灸灼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通过温热剌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逐寒祛毒, 回阳救逆,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如腹痛、风湿性骨痛,泄泻等。 4、刮法 使用一些器具或药物,在病人身上进行刮治的一种方法,包括药括法和骨弓刮法,操作时取茶油或醋,涂在 刮具上,然后由头颈部向下,先躯干后四肢,由近端向远端顺向刮,禁止逆向或横向刮,刮的动作要求轻而有力, 使病人有酸胀麻,轻度疼痛的感觉为度。可用于痧症、中暑、外感、谷道疾病、内伤疾病。
壮医火针疗法

壮医火针疗法
Cangyih H0jcinh Liuzfaz
壮医火针疗法是将针尖烧红后迅速刺入体表,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
各种风湿痹病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细菌、病毒引起的局部组织红肿,陈旧性外伤所致的局部瘀血,淋巴结核,关节囊肿等。
二、部位选择
阿是穴。
三、治疗方法
1.器具准备:针灸针、三棱针、缝衣针、生桐油、硫磺粉、75%酒精、2%碘酒、无菌棉球、灭菌橡胶手套、酒精灯。
2.治疗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3.操作步骤
(1)针刺点:用2%碘酒、75%酒精消毒。
(2)持针: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住针身,距针尖3~4厘米。
(3)行针:持针后,将针尖1厘米高度蘸上桐油和硫磺粉,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吹灭明火将针尖垂直刺入病灶部位中点,一般刺2~3个点,深0.2~0.5厘米,使血水或脓液流出。
四、注意事项
1.针刺时,注意患者有无头晕、恶心、面部颜色改变等。
2.注意避开大血管、重要内脏及重要穴位。
五、禁忌证
1.年老体弱者禁用。
2.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禁用。
3.急性传染病患者禁用。
特色医学:壮医独门脉诊法

特色医学:壮医独门脉诊法2.单指脉诊法单指脉诊法流行于广西左右江壮族地区。
单用右手中指诊脉以察病。
(1)诊脉部位亦取上肢内侧脉搏,但仅用单指而非三指。
方法与三指诊法基本相同。
(2)临床意义单指诊脉法以脉象的缓急等诊察疾病的寒热及病之进退,还比较注意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以此判断热脉与冷脉。
3.六指同步按诊法即双手食、中、无名指同时切按天、人、地三部之脉,据天、人、地三部脉象的变化诊察正之盛衰,毒之轻重以及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功能状态。
4.三指定位法医者以左手诊病者右手,右手诊病者左手之脉。
先将食指按在掌后高骨后缘,再按顺序布好中指和无名指。
左手食指候咪心头;中指候咪叠;无名指候咪腰。
右手食指候咪钵,中指候咪隆、咪胴,无名指候眯腰。
脉象有浮、沉、大、小、平、快、慢等七种,其中以乎脉为正常脉,其余六脉为异常脉,如咪钵部脉浮有力提示为痨病;咪腰部脉浮大有力提示咪腰有热毒。
5.中医脉诊法随着文化的传播及不同民族医药体系的交流,壮医药也吸取了部分中医药成分,部分壮医在进行脉诊时不同程度地采用一些中医脉诊法以察脉,以帮助诊断。
至于中医脉诊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有关的中医书籍,在此不作赘述。
从前面所述来看,壮医脉诊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取脉位置、布指方法、脏器配置等都各不尽相同,但在临床意义上,都有共通之处。
一般而言,无论何种脉诊法,皆以脉和缓有力,不急不慢,往来流利,节律均匀为正常脉。
不论何种诊脉法,若按之脉急数,多为热毒火毒所致之热症,属阳证;脉缓慢多为寒毒阴邪内积,属阴之证;脉按之有力者为毒盛正旺;脉应指无力主虚证;若脉微欲绝,冷汗淋漓者,主危候;脉往来不畅,甚则间隔,或节律不整,为有淤毒。
壮医进行脉诊,都注意这些规律。
另外,三指脉诊法,取脉部位繁多,配属脏器繁杂不够规范,对于其原理、推广应用价值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壮医药防治风湿病特色外治疗法概述

壮医药防治风湿病特色外治疗法概述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我国岭南地区,该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使得在此生活劳作的人们风湿病发病率较高,在与风湿病斗争的过程中,壮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外治疗法。
标签:壮医药;风湿病;外治疗法;综述壮医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民族医学,壮医药理论主要包括有“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学说、“三道、二路”学说和“毒论”学说[1]。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学说指出万物皆由阴阳化生,“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认为人与天地,人体内部之间同步运行,相互协调为常道,这是壮医的天人观。
“三道”即谷道、气道、水道,“二路”即龙路、火路,“三道二路”生理上以“通”为度来维系着天地人之间的同步运行,一旦其中任一环节运行不畅,都将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壮医在防治疾病上以“调气、疏通”为原则,此即“三道、二路”学说,它阐释了壮族医药理论的生理病理等。
壮族医药最具特色的是“毒论”学说[2],由于壮族先民居住地瘴、痧、蛊等“毒气”较多,同时虫毒猛兽等经常出没而产生各种毒的认识和概念。
壮医的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指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狭义的毒是指一些有害有毒之物,由此产生了独特的壮医病因病机论为毒虚致百病,独特的治疗方法为补虚调气解毒。
诊法上注重“三气同步,思外揣内”[3],尤其推崇目诊,壮医认为眼睛(壮医称为“勒答”)是天、地、人三气精华所聚[4],眼睛能包含、洞察一切和反胦百病,通过目诊可诊断疾病、推测预后、确定死亡。
治疗上以“补虚调气解毒”为原则,重视内治更善外治。
1 壮医药诊治风湿病壮医将风湿病称之为“发旺”[5],源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生不当导致人体正气亏虚,以风毒、湿毒、寒毒、痧毒、热毒等为代表的邪毒乘虚入侵机体,痹阻于筋脉肌骨,使龙、火二路阻滞不通而发病,临床以关节疼痛、肿胀为特征,可伴见肢节酸软、重着、麻木、僵硬、甚则关节变形、功能丧失等。
“发旺”相当于西医学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该类疾病迁延难愈,致残率高。
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PPT课件

科学依据待完善
尽管该疗法在实践中得到广 泛应用,但其科学依据和理 论基础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 证。
未来发展展望
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
加强药线点灸疗法的科学研究 ,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提 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壮医药线点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泻、痛经等 常见病和慢性病。尤其对于风湿痹痛、软组织损伤、神经痛等病症有显著疗效。
禁忌症
然而,该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如皮肤破损、炎症、溃疡等部位不宜施灸;孕 妇腹部、男性乳头等特殊部位不宜施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高热患者也不适 用本疗法。
04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分析
疗效显著
操作简便
药线点灸疗法对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具 有独特疗效,尤其在疼痛缓解、炎症控制 和慢性病管理方面效果显著。
该疗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患者可以在 家中自行进行点灸治疗,无需复杂的设备 或技术要求。
安全可靠
成本低廉
药线点灸疗法使用天然中草药和传统的制 作工艺,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者接 受度高。
操作简便
患者认为药线点疗法操作简便,容易 掌握。同时,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 操作指导,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掌握操 作方法。
学习与实践建议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学习者应加强药线点疗法的基础 理论学习,了解其理论依据、技
术要点和治疗范围等。
注重实践操作
学习者应注重实践操作,多动手练 习,掌握药线点疗法的操作技巧和 方法。
药线点穴
医者手持药线的一端,用食指、拇指捏住线头, 轻轻提起药线,用中指侧面顶住线身,迅速点按 在穴位上,给予一定刺激量,使患者产生酸、麻 、胀、痛等感觉。
《壮医药线疗法》课件

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及孕妇
药线疗法的刺激作用可能对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孕妇 也需要慎重选择。
出血性疾病
药线疗法可能会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 的出血症状。
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患者
药线疗法需要患者有一定的痛觉感受 ,因此不适用于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 患者。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治疗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 过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充
分了解并同意接受治疗。
治疗时应选择适当的药物线和 刺激强度,避免过度刺激和损
伤皮肤。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治
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治疗结束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和刺激。
04
壮医药线疗法临床应用案例
Chapter
案例一:头痛治疗
总结词
通过壮医药线疗法,头痛症状得到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展望
扩大应用范围
科研合作
未来,壮医药线疗法有望在治疗更多疾病 中发挥作用,如神经痛、肿瘤等。
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合作, 共同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壮医药线疗法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
技术升级
普及推广
继续探索和创新壮医药线疗法技术,提高 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和广 大民众对壮医药线疗法的认知和接受度,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健康事业。
操作简便
壮医药线疗法操作简单,不需要 复杂的设备和器材,方便在基层
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疗效显著
该疗法针对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具 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止痛、 消炎、舒筋活络等方面效果显著。
费用低廉
由于该疗法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相对简单,因此治疗费用较低,能 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论

《黄帝内经》概述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医之本”,是中国最早的 医学典籍之一。它汇集了古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 预防和养生等方面的知识。在《黄帝内经》的指导下,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 得到了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艾灸疗法简介
三、临床应用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以下列举几个实际案例:
1、内科: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等疾病有显著 疗效。
2、妇科:药线点灸疗法对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3、儿科: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小儿腹泻、小儿遗尿等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
一、历史与特点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起源于壮族民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壮族地区的 草药、昆虫和矿物等制成的药线,通过独特的点灸方法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 防治疾病的目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等特点, 被誉为“壮族神针”。
二、作用原理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经络学说和药物作用两个方面。根据 经络学说,人体穴位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药线的刺激,可以调和气 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药线中的药物成分在点燃后可 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等,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感谢观看
五、注意事项
虽然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并非万能。患者在使用时应 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 适用于所有疾病。患者在使用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意见,避免病情的延误或私自 用药。
2、注意操作安全:在进行药线点灸疗法时,要注意防火、防烫伤等安全事 项。操作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药烟的刺激。
壮医疗法简介

均可 施 治 容件
针刺 疗 法的 发展史 它 是从 原 始 时代 的 贬 针 作
。
灯 花灸
、 ,
小儿 急 慢惊风
骨针 钢针
发 展到 陶针
,
进而 发 展为今 天 的 不 锈
,
腮
、
咳 喘 食 滞 泄泻 等
,
壮 医常 用灯 花灸
,
那 么 在 应 用贬 针 之前
”
人类 有没 有
”
施 术时
甩 灯 芯 草或 细麻 线 蘸 菜 油 少 许 迅速 滓 向穴 位
常 用 于 躯 干 及 四 肢 的 冶疗
:
用 各种 适应药 物根茎 加 以 刮治 挟 捏法
, 、 、
重 度刺 激 来 不 及用药 或
,
腕部 的叩击力软 重
,
,
使 患者
仓 卒发病
、
,
有 明 显 的疼 痛感 刺 样 出血 现象 变
、 。
但 能忍 受
,
局 部有 如陶针
其他 方法 治疗
选在 头 额 穴位 便
。 , ,
向
,
“
针
治病 呢
?
若有
,
,
这
“
甩
针
县 用什 么 做
蔡 上 灯花 点火 施 治便 利
4
、
啪 啪有 声
,
成 的呢 ? 从广 西金秀 瑶 族 自治县瑶 族 人 民 至 今 沿 用 的杉刺 疗 法 给 我们 提供 了 一 条 线
, ,
卓有 疗效
,
药 线灸
,
壮 医 用运气 行 血 时 病杂症
, ,
通痹 导
, ,
壮 医常 直接 用挟 捏治 疗
壮医特色技法

壮医特色技法一、壮医特色技法简介壮医可是咱中华传统医学里超有特色的一部分呢。
壮医的特色技法有好多超酷的。
比如说壮医的针法,那可不像咱们平常看到的普通针灸。
壮医的针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法和选穴的讲究。
就像有的壮医针法是根据人体特殊的气血运行线路来选穴的,扎针的角度和深度也很有门道。
还有壮医的药浴。
哎呀,这个药浴可不得了。
它用的都是壮医特制的草药配方。
这些草药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把它们煮成药水用来泡澡。
据说对一些风湿病痛、身体疲劳之类的状况有特别好的改善作用呢。
泡在药浴里,就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在欢呼,像是在和那些草药的精华打招呼,让身体从里到外都舒畅起来。
壮医的按摩技法也很有特点。
壮医按摩师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他们通过特定的手法在身体上按压、推拿。
这种按摩不仅仅是让肌肉放松,还能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呢。
有时候感觉身体哪里不通畅了,来一次壮医按摩,就像是给身体的交通系统来了一次大疏通。
二、壮医特色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壮医特色技法传承了很久很久。
在以前呢,都是靠壮医们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地把这些技法传下来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啦,有很多人开始重视壮医特色技法,把它们推广开来。
有一些壮医的老师傅们开始带徒弟,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
而且呢,还有很多关于壮医特色技法的研究在进行,希望能让这些技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比如说把壮医的药浴开发成适合大众在家里就能使用的产品,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壮医的好处。
三、壮医特色技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现在啊,壮医特色技法也在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呢。
在一些医院里,医生们会把壮医的特色疗法和现代的诊疗手段一起使用。
就像有的病人在做完手术之后,会结合壮医的按摩和药浴来加速身体的康复。
这种结合可以取长补短,让治疗效果更好。
壮医特色技法可以为现代医学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而现代医学也可以给壮医提供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壮医特色技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四、壮医特色技法的学习与体验要是有小伙伴想要学习壮医特色技法,其实也有不少途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