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法浅谈
【摘要】一般而言,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性语言、文字性语言、视频性语言、情态性语言、形体性语言等五种功能语言形式,综合性地表述、分析或再现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本文主要从文字性语言,重点以有关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文字性语言角度,谈一谈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然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醉心于历史史实的简单陈述和历史结论的归纳总结,却忘记了历史的真实性恰恰是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的教学就走入了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听得无趣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如何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科的魅力,使学生乐学历史,喜欢历史老师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寻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1.导入新课。一节课的开头最为重要,一个引人人胜的开头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如讲”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课用了这样的开头: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处于末期,这段时间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前面学过的文艺复兴是西
欧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也包括人类能有勇气去探索世界,这个探索世界,就是要讲的新航路的开辟,它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2.巧用比喻。如讲到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用了美国打一个喷嚏让世界感冒,然后让学生说为什么?讲到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所起的作用时,用了一个一箭三雕,启发学生总结出既能解决失业问题,又有稳定社会秩序,更能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讲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共产国际的作用时,用了搭桥铺路、“媒人”,让学生从中体会,然后教师强调1921年12月马林与孙中山在桂林会晤时,双方谈及国共合作问题;1922年4月,马林经北京回上海后,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领导人多次交谈,酝酿国共合作,并提出了共产党员应该加入国民党的建议。再如讲到美国没有在巴黎和会上得到好处,却在华盛顿会议得到好处,用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来比喻。
3.巧用材料。如讲到一战中的马恩河战役的影响,引用德军参谋长的一句话:德国“已经输了战争”让学生体会,学生认识到:此战役标志德军在西线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军难以承受长期战争消耗。再如讲到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危机提出他的治国方略,引用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让学生思考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即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新应用是什么?即国家全面对经济加强干预。讲
到第二国际内部的左、中、右三派时,指出右派代表人物德国的伯恩施坦曾说:“最终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让学生指出运动的含义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是改良,反映着右派坚持走改良主义道路。
4.巧总结。讲完美国独立战争后,用以下几句话总结,突出重点.,提高认识水平。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美利坚民族形成虽然晚,它是从17世纪初-18世纪中期随着欧洲移民来到北美,经过100多年的开拓,经济往来的加强而形成的;随着民族的形成,美利坚人民的民族自觉意识也日益增强,他们勇于创新,相信进步,憧憬未来,感到自己是与旧大陆不同的新人,这种民族自豪感就是民族自觉意识最鲜明的表现。正是因为该民族具有这样的精神,最后以弱胜强,打败英国,获得了独立,成为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独立后国势蒸蒸日上。再如讲到两次科技革命时,让学生总结对两次科技革命的认识,学生总结时,教师要给予点拨,最后总结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还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革命和变革,促进了政治、文化思想的进步;各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提供的条件不同,引起他们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动。
5.运用插图。历史插图具有形象的特点,巧用插图有利于分析问题,如讲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时,用多媒体展现出这幅
画,先让学生谈感觉,然后用美丽、恬静、和善进行了总结。在讲美国罗斯福新政时,用多媒体展现了一幅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幅名画,通过让学生看这幅画,总结出和善、高大、富有坚强的毅力、自信心、改革精神。
6.用历史人物的名言激励学生。如讲到法国拿破仑时,引用了他的两句名言:一句是我成功,因为志在成功未尝踌躇;另一句是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讲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段就职演说:“我们并不怀疑基本民主制度的未来。合众国人民并没有失败,他们在困难中表达了自己的委托,即要求采取直接而有力的行动,他们要求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现在选择了作为实现他们的愿望的工具。我们接受这份厚赠。”从这两句言中,看到了这两位伟人,有志向,信心十足。
7.利用诗词,增强兴趣。讲到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引用了毛泽东在占领南京后二、三天写成的壮丽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
总之,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值得注意并强调的是,历史学科教学中课堂文字性语言,是一种有形的、留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中的特殊历史知识与认识。它反映着我们历史教师的史学见解、教育理念、教学智慧和综合素养。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何在,应该就在于,能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并能炉火纯青
地自如表达,从而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哲学家的逻辑严密、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融为一体,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把深奥的事理讲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