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认识到语文所识到语文学科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统一。
课标对语文性质的描述
❖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 工具。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 化载体。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个人的说话行为和结果称作“言语”, 个人的说话行为是“言语行为”,个人 说话的结果是“言语作品”,言语就是 对语言的运用和运用的生成物。
❖ 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 指人运用语言的行为或指人运用语言的 结果。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性的。
❖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 言语则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人化的。
不同理解
语言文字 语言文章 语言文化
言语 华语
语文的本质
❖ “语文”是语言,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 言的合称;
❖ “语文”是个综合体,“语言”是根本; ❖ “语文”之“语言”是“言语”
语言和言语
❖ 言语,指人们说的话写成的文,它们不 是作为语言学对象的静态符号系统,而 是作为心理学对象的动态的言语作品, 即人们运用语言符合系统进行交际的行 为及结果。
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研 究》、西北师大、云南师大、辽宁教育学院 等大学的学报为阵地展开的。是建国以来语 文教育界持续时间最长,论争最激烈的一次。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鸣
❖ 于漪老师《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 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指出:
❖ 近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 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 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 训练语文的例子,学 生在知、情、意方面有 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 距甚远。
❖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 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 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须弘扬人文。
王尚文认为:
❖ 工具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固然是 割掉了和极左思潮所说的思想性和政治 性的联系,另一方面也砍掉了语文学科 固有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在承认语文 学科是工具学科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否 定了它是人文学科。
❖ “‘语文’一名,始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 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 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 ‘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 指,故合言之。”
❖ 最权威的来自叶圣陶先生的解释:“平常说 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 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 所谓性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 本质属性。
❖ 语文课程的性质,指的是语文学科本身 具有的、足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 性。
❖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关系到语文课程 与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影响全局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的本质 2、研究的历史 3、课程标准的表述
语文的本质
❖ 吕叔湘的论述:
❖ 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地理、 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 史、哲、经,学习和表达交流都要使用 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都善于使用 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 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 的责任。
历史回顾
❖ 90年代:性质问题的大讨论 ❖ 《语文学习》《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
❖ 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人的思 维活动本身要借助语言进行,人的思维 结果要借助语言才能外化,人的联想和 想象也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言语过程,学 生借助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了 思维和想象。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涵义
❖ 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 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
❖二 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 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建国后的30年,“工具论”一直是我 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主流界说 。
第一,工具说。穆济波的论述 :语文的 本身绝不是教育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 类生存必有的一种工具。换言之,即教 育的目的亦别有所在,而语文不过是便 利达到此目的之工具。
历史回顾
❖ 第二、基础工具。 ❖ 叶圣陶的论述: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
❖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交际的过 程。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是时间性的。
❖ 语文就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 和“言语”,是语言规则及其运用 这一规则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活 动并形成言语作品的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以言语(语言)为根本质 的包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 等多种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历史回顾
❖ 朱绍禹的基本观点:
❖ 在语文学科内部,工具性和人文性 既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又相互沟通彼 此补充。语文教师的卓越技巧之一,就 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原本不同的两个 领域连接起来,使之相互为用,形成一 个新的产物——完整而健全的语文科教 育。
讨论的收获
❖ 在肯定工具性历史作用的同时,认识到 工具性学科的局限性。
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 (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 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学习 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传承 民族文化的工具(终极目标)。
❖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 学的重要目标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 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提高语言 的运用能力。人们凭借语文思想,凭借 语文想象,凭借语文工作。
❖ 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 格。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就人和人而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就语文学习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 思想的工具又是一方面。都要正确对待。
❖ 张志公的论述:
❖ 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 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学习语文这个 工具的时候,学习怎样用语文来交流思 想的技能,跟学习语文所表达的思想本 身,是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
课标对语文性质的描述
❖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 工具。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 化载体。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个人的说话行为和结果称作“言语”, 个人的说话行为是“言语行为”,个人 说话的结果是“言语作品”,言语就是 对语言的运用和运用的生成物。
❖ 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 指人运用语言的行为或指人运用语言的 结果。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性的。
❖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 言语则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人化的。
不同理解
语言文字 语言文章 语言文化
言语 华语
语文的本质
❖ “语文”是语言,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 言的合称;
❖ “语文”是个综合体,“语言”是根本; ❖ “语文”之“语言”是“言语”
语言和言语
❖ 言语,指人们说的话写成的文,它们不 是作为语言学对象的静态符号系统,而 是作为心理学对象的动态的言语作品, 即人们运用语言符合系统进行交际的行 为及结果。
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研 究》、西北师大、云南师大、辽宁教育学院 等大学的学报为阵地展开的。是建国以来语 文教育界持续时间最长,论争最激烈的一次。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鸣
❖ 于漪老师《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 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指出:
❖ 近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 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 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 训练语文的例子,学 生在知、情、意方面有 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 距甚远。
❖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 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 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须弘扬人文。
王尚文认为:
❖ 工具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固然是 割掉了和极左思潮所说的思想性和政治 性的联系,另一方面也砍掉了语文学科 固有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在承认语文 学科是工具学科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否 定了它是人文学科。
❖ “‘语文’一名,始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 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 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 ‘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 指,故合言之。”
❖ 最权威的来自叶圣陶先生的解释:“平常说 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 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 所谓性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 本质属性。
❖ 语文课程的性质,指的是语文学科本身 具有的、足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 性。
❖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关系到语文课程 与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影响全局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的本质 2、研究的历史 3、课程标准的表述
语文的本质
❖ 吕叔湘的论述:
❖ 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地理、 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 史、哲、经,学习和表达交流都要使用 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都善于使用 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 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 的责任。
历史回顾
❖ 90年代:性质问题的大讨论 ❖ 《语文学习》《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
❖ 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人的思 维活动本身要借助语言进行,人的思维 结果要借助语言才能外化,人的联想和 想象也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言语过程,学 生借助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了 思维和想象。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涵义
❖ 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 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
❖二 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 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建国后的30年,“工具论”一直是我 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主流界说 。
第一,工具说。穆济波的论述 :语文的 本身绝不是教育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 类生存必有的一种工具。换言之,即教 育的目的亦别有所在,而语文不过是便 利达到此目的之工具。
历史回顾
❖ 第二、基础工具。 ❖ 叶圣陶的论述: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
❖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交际的过 程。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是时间性的。
❖ 语文就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 和“言语”,是语言规则及其运用 这一规则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活 动并形成言语作品的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以言语(语言)为根本质 的包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 等多种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语文学科性质研究的历史回顾
❖ 朱绍禹的基本观点:
❖ 在语文学科内部,工具性和人文性 既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又相互沟通彼 此补充。语文教师的卓越技巧之一,就 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原本不同的两个 领域连接起来,使之相互为用,形成一 个新的产物——完整而健全的语文科教 育。
讨论的收获
❖ 在肯定工具性历史作用的同时,认识到 工具性学科的局限性。
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 (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 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学习 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传承 民族文化的工具(终极目标)。
❖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 学的重要目标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 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提高语言 的运用能力。人们凭借语文思想,凭借 语文想象,凭借语文工作。
❖ 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 格。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就人和人而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就语文学习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 思想的工具又是一方面。都要正确对待。
❖ 张志公的论述:
❖ 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 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学习语文这个 工具的时候,学习怎样用语文来交流思 想的技能,跟学习语文所表达的思想本 身,是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