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最新)
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健康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提供医疗保障、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下面是一份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一、健康扶贫目标:1. 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确保贫困人民享受基本的健康服务;2.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3. 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4. 推动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加快贫困地区人民的整体发展和脱贫进程。
二、实施措施:1. 建立健康扶贫保障机制。
制定健康扶贫保障政策,确保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儿童及孕妇保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为贫困地区提供必要医疗保障。
2.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重点关注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加强对贫困地区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 建设基本医疗卫生设施。
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建设和改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完善贫困地区医疗设施的硬件设施和医疗设备。
4.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和招募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加强贫困地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鼓励优秀医疗人才到贫困地区扶贫一线工作,提供相应的奖励和培训机会。
5. 推动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
加强与相关扶贫项目的对接,探索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互促进机制。
加强贫困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6. 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康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的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效果评估:1. 提高贫困人口的就医率和就医质量,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2. 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3. 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4. 加快贫困地区人民的整体发展和脱贫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医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凸显,健康扶贫工作成为了当前医院工作的重要任务。
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落后,医疗资源匮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制定医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促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医院的力量,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三、工作内容。
1.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2. 建立健康扶贫专家团队。
组建由专家组成的健康扶贫团队,定期赴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意识,指导他们科学就医,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3. 推进医疗费用减免政策。
对贫困地区的患者实行医疗费用减免政策,降低他们的医疗负担,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就医,不因为经济原因耽误治疗。
4. 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
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投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5.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组织医院的医护人员到贫困地区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工作保障。
1. 加大对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建立健全医院健康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对医院健康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医院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工作效果评估。
定期对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六、总结。
医院健康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最新)

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X 年是我县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省委X 届二次全会、市委X 届五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 ,根据省、市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任务扎实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持续开展集中诊疗和免费健康体检,着力对患有大病、慢病、重病的贫困人口分类救治,全面做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64 个计划退出贫困村均有达标卫生室(省、市下达任务数32个,县增加32个)、每个村卫生室均有1名以上合格医生。
12 月底前,健康扶贫考核指标达到摘帽县要求。
二、五项重点工作(一)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1. 着力精准强化管理。
运用好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和X省贫困人口就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贫困患者就医信息精准统计、精准分析、精准管理。
对患病贫困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各统筹地区制定的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给予全额代缴,确保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
2. 突出重点分类救治。
对患有大病、慢病和重病的贫困人口,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
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9 种重特大疾病患者,实施大病集中救治。
对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 岁以上Ⅱ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9 种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实施签约健康管理。
医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医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院制定了医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旨在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
通过增加医疗设备投入、引进
医疗人才等措施,提升贫困地区医疗资源水平,确保基本医疗服务能够覆盖到每一个贫困群众。
其次,我们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机制。
针对贫困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的问题,我们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就医、用药。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人员的培训。
通过开展各类医疗培训班、派
遣专家到贫困地区指导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
诊活动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健康问题,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健康档案
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总之,医院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
发展,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全民健康目标不懈努力!。
2023年最新的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3篇

2023年最新的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3篇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篇1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全乡的健康教育工作,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建立健全全乡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提高全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力开展全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
本年度让全乡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以上。
二、实施范围和内容(一)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结合我乡实际组织实施。
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等,现阶段本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如下: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现阶段本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开展下列健康教育活动: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2.发放、播放健康教育资料。
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健康扶贫工作方案

健康扶贫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民仍然面临健康问题,严重制约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健康扶贫工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健康扶贫工作方案的目标、内容、具体措施等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健康扶贫工作的目标是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扶贫,促进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提升,为其脱贫致富提供可持续的健康保障。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2.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3.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
4.推进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5.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长期可持续性。
三、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健康扶贫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保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包括:•提高医疗保险政策覆盖范围,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加强医疗救助工作,对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贫困人口给予及时救助。
•建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网络,提高贫困地区就医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工作,筹集医疗救助基金。
2. 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包括:•继续扩大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建设规模,增加床位数和医疗设备。
•完善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条件。
3. 健康知识普及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包括:•在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制作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海报等宣传材料,提供健康知识学习和参考。
•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地方设立健康知识普及点,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4. 疾病预防控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慢性病等重点疾病的监测和控制。
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

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健康扶贫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健康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因素。
因此,制定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
1. 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2. 建立健全的健康扶贫帮扶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3. 提升贫困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设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 建立健康扶贫帮扶机制。
建立健康扶贫帮扶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健康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3.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援助。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援助力度,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药品支持,确保贫困地区居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4. 加强健康扶贫宣传教育。
加强对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人才培养。
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加贫困地区的医疗人才储备。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完善政策措施。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
3. 加强监督和评估。
加强对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实施效果。
五、总结。
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帮扶实施方案,为贫困地区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健康扶贫专项计划

2024年健康扶贫专项计划健康扶贫是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提供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健康扶贫专项计划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工作,确保脱贫不返贫。
一、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1. 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策。
包括建立健康扶贫代理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扶贫代理服务等。
2. 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扩大医保范围,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负担,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3. 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建立健全医保资金监管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有效防止医保基金的滥用和浪费。
4.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贫困地区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提升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1.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水平,增强其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
2. 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的专家远程会诊机制,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患者提供专家的指导和治疗方案,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
3. 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4. 加强贫困地区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三、加强健康扶贫项目的跟踪评估1. 建立健全健康扶贫项目的跟踪评估体系,对健康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 加强对健康扶贫项目的经济评价,对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评估,评估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健全健康扶贫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负责实施健康扶贫项目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强化责任落实和督促工作落实。
关于健康扶贫的实施方案

关于健康扶贫的实施方案健康扶贫是指通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信息,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扶贫方式。
为了有效实施健康扶贫工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健康扶贫的实施方案:健康资金保障、健康教育普及和医疗服务改善。
一、健康资金保障在实施健康扶贫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扶贫资金保障体系。
1. 设立健康扶贫专项资金。
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补充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充实医院设备、改善基础设施,为贫困人群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贫困人群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可申请医疗救助,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费用补贴或免除就医费用。
这将减轻贫困人群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就医的积极性。
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教育普及是改善贫困地区健康状况的关键一环。
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贫困人群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1. 制定健康教育大纲。
明确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实施方式,根据不同年龄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大纲,确保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2.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片、广告、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将健康知识传达给贫困人群。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区健康巡诊、义诊等方式进行现场健康咨询和指导,让贫困人群可以主动了解和学习健康知识。
三、医疗服务改善为了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医疗服务的供给。
1. 配备医疗设备和药品。
贫困地区应充实医院的设备和药品,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
政府可通过补贴和奖励等方式,吸引医务人员执业于贫困地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2.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加大贫困地区医疗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推行医生下乡、义诊等形式,密切医务人员与贫困人群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地区。
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健康扶贫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通过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居民身体健康,推动乡村全面小康。
二、目标。
1. 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条件,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2. 加强健康扶贫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3. 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4. 降低贫困地区居民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
通过加大对乡村卫生院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2. 加强健康扶贫宣传教育。
制定健康扶贫宣传教育计划,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途径,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4. 降低贫困地区居民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居民的医疗救助力度,降低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2.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级健康扶贫工作。
五、预期效果。
通过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能够在三年内,显著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贫困地区居民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推动乡村全面小康进程。
六、结语。
乡级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为贫困地区居民带来更加可持续、全面的健康扶贫效果。
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第1篇
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
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切实减轻贫困地区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健康水平,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全覆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健康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2.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
3.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二)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2.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振兴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2.加大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
4.加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2024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存在很多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的人民健康水平较低,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为了实现全民健康目标,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医疗问题,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势在必行。
二、工作概况2024年健康扶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建设、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群众健康素养提高。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培养群众健康素养,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
三、目标任务1.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改扩建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设备和人员,改善医疗资源状况。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医疗队伍建设,鼓励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服务,提高医生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培养群众健康素养:通过宣传教育、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习惯养成,加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四、具体措施1.加大医疗机构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贷款支持,吸引社会投资,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机构设备和基础设施,提高医疗条件。
同时,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2.强化医疗队伍建设: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服务,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工作计划1.第一季度:加大财政投入,完成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和招标工作。
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服务水平。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2.第二季度:启动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和设备,督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大对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服务的奖励力度,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推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4.第四季度: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
完善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扶贫 整改实施方案

健康扶贫整改实施方案健康扶贫整改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康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我们制定了健康扶贫整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
1.建立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政策宣传,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2.组织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活动,向贫困地区群众普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
二、健全健康扶贫工作机制。
1.建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健康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1.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1.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全面掌握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扶贫服务。
2.加强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健康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效果。
五、加强慢性病防控。
1.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诊疗率和管理水平。
2.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1.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救助工作的投入,提高医疗救助的覆盖面和救助标准。
2.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和管理制度,确保救助对象的合理利用。
七、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爱。
1.加强对贫困地区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的健康关爱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保障水平。
2.建立健全特殊人群健康关爱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八、加强健康扶贫成效评估。
1.建立健康扶贫成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整改和完善。
2.加强对健康扶贫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健康扶贫工作模式。
2024年健康专项扶贫工作方案

2024年健康专项扶贫工作方案一、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贫困人口依然存在,特别是健康领域贫困人口的数量较多,健康扶贫是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2024年健康专项扶贫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在健康领域得到充分保障,实现共享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目标2024年健康专项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显著改善,确保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健康保障和服务,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 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到2024年,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数满足贫困人口的健康需求。
2. 贫困人口常见疾病防控效果显著提高。
到2024年,贫困地区的常见疾病防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肺结核、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3.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到2024年,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降低,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4. 贫困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到2024年,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特别是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重点1.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增加贫困地区的卫生机构数量和床位数,培训和引进更多的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儿童免疫、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工作。
2. 加强常见疾病防控工作。
加大对贫困地区常见疾病的防控力度,特别是肺结核、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的控制。
加强病例筛查和及时诊治,提高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
3.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加大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力度,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整合,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关于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健康扶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稳定。
为了有效实施健康扶贫工作,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宗旨1.目标:通过健康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水平,降低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的风险。
2.宗旨:以扶贫为中心,全面推进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1.健康扶贫项目评估:对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确定针对性的扶贫项目。
2.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支持,提高其设施、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
3.医疗保障政策完善: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政策,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救助,包括贫困人口的医保政策覆盖面扩大、医疗救助政策完善等。
4.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设: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慢性病管理等,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5.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对贫困人口进行体检、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健康宣教等,降低疾病发病率和致贫率。
6.人力资源支持: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贫困地区的流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7.健康扶贫工作宣传:加大健康扶贫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公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健康扶贫工作。
三、工作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加大对健康扶贫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2.政策支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健康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顺利推进。
3.协调机制:建立健康扶贫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4.监督评估: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工作的监督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健康扶贫30条实施方案

健康扶贫30条实施方案健康扶贫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制定出30条实施方案,以期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完善健康扶贫政策,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让贫困地区居民能够长期受益。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贫困地区居民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服务。
三、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贫困地区居民进行健康档案建档和管理,便于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四、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加大对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预防疾病,保障自身健康。
五、推进健康扶贫产业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健康产业,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
六、建立健康扶贫协作机制。
建立健康扶贫协作机制,加强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形成合力。
七、加强特殊贫困群体健康扶贫。
针对特殊贫困群体,如残疾人、儿童、孕妇等,加强健康扶贫工作,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八、加大健康扶贫资金投入。
加大对健康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贫困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九、建立健康扶贫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健康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对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十、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加强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扶贫政策,支持和参与健康扶贫工作。
十一、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健康扶贫工作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十二、加强健康扶贫队伍建设。
加强对健康扶贫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健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4年健康脱贫工作方案

2024年健康脱贫工作方案一、推动健康扶贫全面发展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健康脱贫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1.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宣传力度。
2.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贫困地区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
3.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增加基层卫生人员编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
优化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提高健康扶贫的帮扶力度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健康脱贫,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1.加强贫困地区卫生设施建设。
加大对贫困地区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卫生设施的硬件条件。
提升贫困地区卫生设施的服务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就医效率。
2.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和项目。
细化健康扶贫政策和项目,确保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到位。
加大对贫困地区健康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项目的覆盖面和效果。
3.加强对贫困地区特殊群体的帮扶。
特殊群体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
我们将加大对这些群体的健康扶贫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加强健康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健康扶贫的重要支撑。
为了加强健康信息化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1.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平台,实现对贫困地区健康数据的全面采集和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了解贫困地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2.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
加大对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的推进力度。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全面记录和跟踪,为健康扶贫提供精准支持。
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贫困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互联网接入率和上网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X年是我县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省委X届二次全会、市委X届五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根据省、市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任务扎实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持续开展集中诊疗和免费健康体检,着力对患有大病、慢病、重病的贫困人口分类救治,全面做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64个计划退出贫困村均有达标卫生室(省、市下达任务数32个,县增加32个)、每个村卫生室均有1名以上合格医生。
12月底前,健康扶贫考核指标达到摘帽县要求。
二、五项重点工作(一)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1.着力精准强化管理。
运用好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和X省贫困人口就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贫困患者就医信息精准统计、精准分析、精准管理。
对患病贫困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各统筹地区制定的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给予全额代缴,确保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
2.突出重点分类救治。
对患有大病、慢病和重病的贫困人口,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
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9种重特大疾病患者,实施大病集中救治。
对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岁以上Ⅱ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9种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实施签约健康管理。
对重病和其他一般疾病患者,实施及时救助。
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3.兑现政策及时救助。
继续落实好“十免四补助”等医疗救助扶持政策,推行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将贫困人口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给予门诊救助。
充分发挥医疗扶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省医药爱心基金等救助作用,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范围。
提高基本医保的保障能力,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
在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增的补助资金中,落实专项经费,用于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
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4.严格控费规范服务。
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
落实首诊责任,规范双向转诊,严格执行贫困患者县域外转诊备案和市级医院接诊贫困患者报告制度,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
依托“三医”信息化监管平台,对不规范医疗行为实施全程精准监管。
医疗机构要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门诊患者串换升格住院治疗、压床治疗、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产生的所有不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严格控制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
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及符合三级医院设置标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对住院贫困患者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控制在当次住院总费用的5%以内,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
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公示制度,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公示覆盖率达到100%。
(二)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1.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
全面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和动态更新率。
完善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推行电子化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
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随访次数每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4次,健康管理水平力争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扎实开展全民全面健康体检。
按照《X省全民预防保健健康体检项目目录》,开展好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工作与集中体检相结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项目要求,每年对0~6周岁儿童和65周岁以上人群体检一次;7~64周岁人群在脱贫期间内免费开展健康体检一次。
3.组建“1+7队伍”提高帮扶实效。
常态组建好集中诊疗专家服务队,紧扣基层群众健康需求,分类新建疾病预防控制队、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队、妇幼健康服务队、中医健康服务队、计划生育服务队、健康教育宣教队、爱国卫生工作队,强化健康扶贫靶向性,建立完善管理办法,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提升健康扶贫实效。
4.预防为主抓实重大传染病防治。
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四早”防控措施。
强化传染病监测、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
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和重型精神病防治。
持续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制度。
乡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加强卫生监测工作,巩固饮用水卫生监测乡镇全覆盖成效。
5.综合施策抓好慢性病防控。
强化要素保障,成功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全县指导培训20名健康管理员。
有效发挥健康管理员作用,开展针对性防治知识宣传,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重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项目地区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早诊率达60%。
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工作,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6.开展主题宣讲促进健康养成。
继续开展“我健康、我感恩”主题宣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贫困人口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感恩好政策。
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卫生县城,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乡镇、卫生(健康)村创建工作。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100%的乡镇,健康教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100%,健康教育村级活动开展率达100%。
(三)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1.三级联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综合提升县级医院能力,加强县域内发病率排名前十位、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确保县级医院对200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率达95%。
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开展等级达标创建工作,确保X年底达到二级水平。
提高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多级多学科联合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业务数量和质量,县级医院远程会诊量占院外会诊总量的50%以上。
组织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大练兵行动,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每个建制乡镇都有达标卫生院,59个拟退出贫困村均有达标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均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县乡同力强化城乡对口支援。
细化城乡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持续开展中医“师带徒”活动。
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建立一对一对口帮扶关系,县人民医院至少选派3名业务骨干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县中医医院在支援医院的帮扶下开展新技术不少于3项,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大队至少选派2名业务骨干到支援单位工作锻炼。
加大对口支援人员到岗督查力度,将对口支援与医院等级评审、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医师定期考核、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管理挂钩,确保对口帮扶实效。
3.全域覆盖开展集中诊疗服务。
健全集中诊疗长效机制,按照“4+9+X”模式(以4家县级医疗机构为中心+9个中心卫生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扶贫医疗专家服务队,携带药品、试剂、耗材和医疗设施设备,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集中诊疗,对非贫困村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确保覆盖所有乡镇、村,一次性能治愈的,现场免费给药治疗;需进一步检查的,开具X县健康扶贫免费检查单到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免费检查;慢性病需维持治疗的,指导乡镇卫生院医生、乡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采取“1+1+1”服务模式,提供精准治疗服务。
巡回医疗乡镇和贫困村覆盖率达到100%。
(四)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植行动1.着力人才增量提质。
持续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引力度,X年计划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考核招聘等方式招引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80名,其中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5名,卫技人员总量增长3%。
通过重心下移聚才、精准灵活招才、订单培养备才、普遍轮训育才、激励关怀留才等举措,加快培育壮大医疗卫生管理精英、紧缺人才、全科医生、学科骨干、地方名医“五支队伍”,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通过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继续教育、名中医传承带教、在职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县、乡、村三级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达标率分别达到95%、92%、88%。
2.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等三家牵头医院骨干医师下派机制,发挥共建科室“现场示教”作用,提速基层人才培训培养。
将应届医学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到基层机构服务的,优先纳入各类人才引进项目,享受相应政策。
取得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到贫困县服务的,可提前1年报考中级职称。
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强化正向激励,突出示范引领,结合首届医师节,开展“最美医生”、“十佳护士”等评选活动。
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四项基金提取办法,推动政府出资引导、单位自筹资金设立县域卫生人才发展基金,对高端、紧缺人才予以特殊保障,专项奖励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
4.深化乡村资源整合。
加快推进X、龙岗片区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
通过“五个一体化”促进“五个规范化”,建立健全乡村医卫人员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自愿到村卫生室工作的普通高校医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或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10周年以上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镇卫生院空缺编制内考核招聘,派驻到村卫生室工作。
无乡村医生的行政村,在本乡镇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中调配使用或由乡镇卫生院在本单位具备执业资格的在编在岗卫生技术人员选派到村卫生室工作。
(五)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认真落实各级党政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强化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完善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和队伍,按政策妥善解决村级计划生育干部报酬待遇。
建立健全与新时期形势任务相适应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进村入户宣传,提高群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计生法律法规政策知晓率。
实施免费婚检、孕检,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开展计生行政执法,维护良好生育秩序,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3-108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