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锻炼方法

合集下载

产后漏尿该怎么办

产后漏尿该怎么办

5·健康管理·产后漏尿该怎么办曹建芳作者单位邛崃市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530很多孕妇在产后会出现漏尿的现象,医学上称其为“压力性尿失禁”(SUI)。

女性人群中23%~45%伴有不同程度尿失禁,7%尿失禁症状明显,其中50%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孕晚期和产后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阶段。

尽管很多患者每次只是少量漏尿,但是给产妇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产后为何会发生漏尿现象呢?产妇该如何应对呢?一、导致产后漏尿的原因女性怀孕、生产后,身体内腹部压力变化很大,此时,很容易造成骨盆底部肌肉松弛和神经损伤,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动作可能因为腹部压力忽然增大而出现漏尿现象。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已经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选择生育二胎,不少产妇在产后会遇到压力性尿失禁的问题,患者常在打喷嚏时溢出尿液,甚至弯腰下蹲时尿液便不自主流出。

压力性尿失禁是妇产科常见的泌尿系疾病,频发的漏尿会严重影响产妇日常生活,造成心理负担。

据相关临床统计数据,产后1年内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高达42%~63%。

骨盆底部有一肌肉群,医学上称其为“盆底肌”,其犹如弹簧床,承担且支撑直肠、子宫以及膀胱等盆腔脏器。

女性怀孕分娩过程中,盆腔压力增大,胎儿经产道娩出后导致盆底肌肉松弛,膀胱与尿道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尿失禁。

同时,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肾脏功能改变,也可能引起产后漏尿。

近年来越来越多孕妇选择剖宫产,我国城市剖宫产率已达到40%,一方面是产妇害怕分娩时阵痛,另一方面有部分产妇认为剖宫产可减少对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

剖宫产真的能减少对盆底肌的伤害,从而降低产后漏尿发生率吗?2013年,巴西的一项研究表明,剖宫产对尿失禁并无保护作用,分娩方式与产后两年内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并无相关性。

孕期体重不断增加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一大诱因。

二、产后漏尿的处理办法产后第42天至6个月,是处理产后漏尿的关键期。

因此,一旦发现产后漏尿应立即就医处理。

产后漏尿如何解决

产后漏尿如何解决

产后漏尿如何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在妊娠期女性群体中,约有50%左右的女性在产后恢复阶段可出现产后漏尿问题,继而对产妇预后健康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改善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医疗人员表示,该问题主要属于压力性尿失禁,其与女性妊娠时胎儿对于其盆底肌肉与韧带组织的影响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

从产妇的角度来看,为了帮助其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医护人员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组织其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产后漏尿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说明,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旨在进一步帮助产妇实现身体健康的合理保障。

一、什么是产后漏尿从医疗工作的角度来看,产后漏尿主要指产妇在妊娠后无法对小便进行自主约束而产生的漏尿问题,医疗人员将其称之为产后尿失禁。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来看,在分娩过程中,为了合理实现对于胎儿的娩出,产妇盆底肌肌肉与韧带等组织往往可出现过度扩张问题基于此,在胎儿娩出后,其上述组织可出现松弛的表现,继而诱发产后漏尿问题。

在临床过程中对于产妇而言,在该病的影响下,产妇往往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排尿疼痛、尿中夹杂血丝以及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等问题,继而对其身心造成的严重负担与不良影响。

二、产后漏尿的解决方法(一)做好产妇臀部肌肉锻炼总的来看,臀部肌肉主要用于对产妇盆底肌进行包裹,因此,通过合理在产后进行臀部肌肉的有效锻炼,有利于帮助产妇进一步实现对于盆底肌功能的合理恢复,继而实现其产后漏尿问题的合理改善。

在这一问题上,建议产妇在产后通过臀桥与深蹲等项目实现对于臀部肌肉群的合理训练。

(二)引导产妇进行憋尿练习大量临床数据显示,通过积极引导产妇进行边疆练习,有利于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尿道与肛门等组织功能性的合理恢复,对于产妇产后漏尿问题的科学解决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在具体做法方面,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时去做一些憋尿的动作,以便刺激肛门和尿道实现合理收缩。

通过相关练习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帮助产妇合理实现对于产后漏尿问题的有效改善。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指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指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指导一、压力性尿失禁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喷嚏或运动等导致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

哪些女性容易罹患压力性尿失禁?妊娠与阴道分娩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过度压迫,使用胎头吸引器和进行臀位牵引术等阴道手术分娩,产后腹压增高等均可造成盆底肌松弛。

1)尿道、阴道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宫颈癌根治术、尿道憩室切除术等均可破坏尿道膀胱正常解剖组织。

2)功能障碍: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而使尿道及膀胱三角区黏膜下静脉变细,血液供应减少和黏膜上皮退化,尿道和膀胱的浅层上皮组织张力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萎缩,因而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3)盆腔肿物:当盆腔内有巨大肿物,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时,致腹压增加,膀胱尿道交接处位置降低而产生压力性尿失禁。

4)新近研究:①体重:许多文献报道称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患者的体重指数增高有关。

②周期性压力性尿失禁:在月经后半期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更明显,可能与黄体酮的周期性变化使尿道松弛有关。

怎样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的程度?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为患者做相关检查来确诊是否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继而,依据病情进程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跳跃、大笑等情况下,偶然发生漏尿,不需要使用隔尿垫。

2)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在走路、一般活动等情况下,频繁发生漏尿,需要使用隔尿垫。

3)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在轻微活动下,如起床、睡觉翻身时,发生漏尿,需要使用隔尿垫。

压力性尿失禁是否都需要手术治疗?不是。

也可采取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单纯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一般采取阴道前壁修补术,远期疗效差,且仅限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尿道括约肌受到牵拉、损伤,盆腔的神经受到破坏而造成的。

出现产后尿失禁,患者的症状不尽相同,部分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检查、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好转痊愈。

也有一部分患者,肌肉或者神经损伤破坏比较严重,经过系统的检查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治疗周期较长,但也会逐渐的恢复好转。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药物治疗:根据治疗药物的特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抑制逼尿肌收缩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用于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过度活跃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

②增加尿道阻力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肾上腺素能抑制剂。

③降低尿道阻力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尿道平滑肌的张力;多突触抑制剂可解除外括约肌痉挛。

④激素:如雌激素可增强肾上腺受体的密度和敏感性,营养尿道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盆底和尿道周围的胶原组织以增加尿道阻力,对女性产后尿失禁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盆底锻炼;盆底肌训练:又称为凯格尔运动。

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至少3个月的盆底肌训练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需要达到一定量才可能有效,短期有效率可达50%~75%。

但是作为一种主观的运动方式,方法不容易掌握。

错误的方法会增加腹压,反而加重了盆底功能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康复机构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3)膀胱训练:又称行为矫正,主要用于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中。

其方法是让患者仔细记排尿记录,并学会盆底锻炼,根据上周的日记固定排尿间期,在排尿间期内通过收缩括约肌延迟排尿,排尿间期每周增加15分钟,直至达3~4小时为止。

电刺激: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来改善控尿能力,但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患者。

电刺激包括感应电刺激、干扰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

电刺激的常见部位有阴道、会阴、直肠胫后神经及骶孔神经根处。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女性尿失禁治疗对于女性是个无法忍受的事实,每每喝了点水或者啥都没喝,都忍不住想拉尿了。

尿失禁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疾病,找到引起尿失禁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待,而不要病急乱投医,又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得不偿失。

早早的治疗远比晚治疗效果又好,人也不会吃那么多亏,钱也会松点。

女性尿失禁在西方国家有着相当高的就诊率及手术率,但在我国就诊率相对较低。

这与中国女性一些错误的传统观念有直接关系:大部分人认为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后自然发生的现象,偶尔少量漏尿不值得上医院看病,或因经济问题而长年默默忍受漏尿之苦。

有人甚至认为尿失禁与性生活过度有关,怕人笑话,羞于启齿,而更多的朋友则是想治疗却不知道该看什么科更不知该如何治疗,结果有病乱投医,治疗十几年却毫不见效果。

事实上,只要诊断明确、治疗方法得当,尿失禁是一种可以治疗康复的疾病。

尿失禁是一种能够得到治疗的医学病症。

专家介绍,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或者药物等也能改善尿失禁的情况,是否做手术还要看个人病情轻重情况和尿失禁具体类型,例如神经尿性膀胱,如果不及时诊治,很容易会患上尿毒症,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所以得了尿失禁一定要及时就医,经过医生详细诊断和分析之后,判断是何种类型尿失禁。

不过尿失禁要想完全根治,还是手术更加彻底。

工具/原料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疗法保守治疗(1)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为众多的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

此法方便易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

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缺乏长期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共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

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

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盆底肌训练也可采用特殊仪器设备,通过生物反馈实施。

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相比,生物反馈更为直观和易于掌握,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并有可维持相对长的有效持续时间。

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宣教

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宣教
手术:某些手术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进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尿意,无法控制
01
尿频:排尿次数增加,白天和晚上都可能出现
02
尿失禁:在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地漏尿
03
பைடு நூலகம்
尿痛:排尿时感到疼痛,可能伴有灼热感
04
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2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衣、勤洗澡等
05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饮食保健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1
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4
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举重等,以免加重尿失禁症状
谢谢
刀客特万
2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02
加强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提肛运动等
03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04
避免长时间憋尿,及时排空膀胱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06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宣教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压力性尿失禁的基本知识
02
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
03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如果出现咳嗽、大笑、喷嚏等动作时,也就是腹压增加,会导致尿液流出,但不存在逼尿肌收缩的情况。

此类病症常见于女性,与盆底肌松弛、膀胱支持组织松弛有着密切关系。

导致盆底肌松弛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韧带萎缩等,咳嗽、便秘等也是病情的主要诱因。

压力性尿失禁给病人带来了严重困扰,无论是在家庭、事业,还是在生活方面,都无法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要为病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办法,加强疾病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解决生活难题!1、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1)定时排尿医生应建议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定时排尿,每2~4小时内排尿一次,使其能够养成按照排尿时间排尿的习惯。

定时排尿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排尿具有规律,尤其是对于虚弱的老年人或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而言,更具效果。

(2)膀胱训练膀胱训练与定时排尿目的大致相同,但在膀胱训练时可适当的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通过此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膀胱延迟排尿,逐渐拉长实际排尿时间,对于混合性尿失禁患者起着重要疗效。

(3)盆底肌复原盆底肌复原主要是提高盆底肌群的张力,使得尿道外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增加尿道关闭压,对压力性尿失禁防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盆腔内脏器的脱垂问题。

如果尿道括约肌发生了收缩时,膀胱逼尿肌会出现反射性松弛,通过盆底肌复原训练,促进膀胱逼尿肌松弛,从而有效减缓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

在年轻女性中选择盆底肌复原训练效果更为优异,这主要是由于年轻女性能够在锻炼中对盆底肌肉群进行精准训练;老年患者的锻炼顺应性较差,在锻炼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辅助训练,包括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从而对盆底肌进行精准训练。

盆底肌训练对于轻度解剖型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最为优异,如果患者属于固有括约肌障碍型压力性尿失禁,则无明显的治疗效果。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以及混合性尿失禁,也可选择盆底肌训练;而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训练也有一定效果。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如减少摄入咖啡因 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有助于减 少尿液刺激和控制尿失禁症状。
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
骨盆底肌肉锻炼:通过进行骨盆底 肌肉锻炼来增强膀胱支持和控制功 能,从而减少尿液泄漏的发生。 腹肌锻炼:加强腹肌的力量可以减 少对膀胱的压力,有助于改善尿液 控制能力。
康复锻炼
体位训练:在不同的体位下进行尿液控 制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掌握控制尿液泄 漏的技巧。
导尿训练:通过控制排尿时间和频率来 训练患者的膀胱控制能力,减少尿液泄 漏的发生。
护理策略
卫生措施:提供清洁和干燥的 护理环境,减少尿液引起的皮 肤刺激和感染风险。
使用吸收性产品:为患者提供 适合的吸收性产品如尿布或护 理垫,以帮助控制尿液泄漏并 保持舒适。
护理策略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应对尿失禁带来的心理压力和 焦虑。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抗尿失禁药物: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和医生建议,使用抗尿 失禁药物来减少尿液泄漏的发 生。
雄激素替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对于女性患 者,雄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 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改善尿 液控制能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压力性尿失禁 患者的护理
目录 背景介绍 护理策略 康复锻炼 药物治疗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尿失禁 类型,特点是在咳嗽、打喷嚏、站 立或进行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尿液泄 漏的情况。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 能会面临尴尬和困扰,对生活质量 有负面影响。
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
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包 括尿失禁的类型、症状频率和影响程度 ,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

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

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摘要】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针灸和盆底肌训练分别在缓解尿失禁症状、增强盆底肌力量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两种疗法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还能减少尿失禁发作次数和改善患者自尊心和自信心。

治疗机制可能与针灸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力量有关。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继续探索针灸与盆底肌训练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机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针灸、盆底肌训练、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价值、治疗机制、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特别多见于产后妇女和更年期妇女。

它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痛苦。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由于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盆底肌训练逐渐成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法。

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加强盆底肌群的肌力和耐力,提高盆底肌群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价值,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针灸对盆底肌功能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症状;2.研究盆底肌训练对盆底功能的改善和恢复,从而减轻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3.分析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机制,揭示其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作用途径;4.优化针灸配合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可持续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

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体会

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体会

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体会。

在阐述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现状及护理重要性。

在详细介绍了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补中益气汤的功效和服用方法。

还分享了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经验。

在强调了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作用。

该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不同护理方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帮助,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了实用指导和经验分享。

【关键词】关键词:艾灸,盆底肌训练,补中益气汤,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体会,综合护理措施1. 引言1.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现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在咳嗽、笑、运动等活动时因膀胱内压增高而引起的尿失禁现象。

据统计,约有3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经历压力性尿失禁的困扰,给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由盆底肌功能减弱、膀胱、尿道和神经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这一健康问题,及早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等综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享,能够帮助更多女性朋友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压力性尿失禁问题。

1.2 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重要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护理不当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并发症。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压力性尿失禁会导致患者频繁上厕所、尿急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活活动。

老年女性漏尿怎么治疗最有效方法

老年女性漏尿怎么治疗最有效方法

老年女性漏尿怎么治疗最有效方法
对于老年女性的漏尿问题,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1. 保持饮食健康: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碳酸饮料和酒精等,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以避免便秘,并及时排尿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2. 膀胱训练:定时排尿,有节奏地进行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时间间隔,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控制力。

3. 盆底肌肉锻炼: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膀胱控制力。

例如,每天进行几次收缩放松盆底肌肉的运动。

4.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可能会使用抗抑郁药物、抗胆碱药物等来改善膀胱功能和控制力。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漏尿问题,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如膀胱返流手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等。

6. 使用吸收性产品:使用适合的护理产品如护理垫或者漏尿内裤等以防止尿液泄漏。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膀胱健康,避免过度饮水和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30T07:32:38.26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吴美玲[导读]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吴美玲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昆山 215300摘要目的:探讨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盆底肌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在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艾灸;盆底肌训练;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是指客观存在的不自主的尿液漏出,对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最常见的类型,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腹压伴随喷嚏、咳嗽等动作上升时,尿液由尿道外口不由自主溢出,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年龄、阴道分娩及妊娠等[1]。

据调查资料显示,成年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在23%~67%,由于尿失禁患者常漏尿,易引起湿疹、皮肤感染及泌尿系统炎症,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故我科今年探讨采取艾灸配合盆底肌训练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近期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操作简单,疗效明确,适宜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08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压力性尿失禁-PPT课件

6.与雌激素关系 十分密切
尤其产程延长、难产,手术助
产、分娩巨大儿、阴道分娩次
数多者, 发生损伤的机会更多。
调查表明,生过1个孩子的妇女
比没有生过孩子的妇女尿失禁
的发病率高4倍,生的孩子越多,
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越大。
➢ 临床分度
Ý
Ⅰ度
Ⅲ度
Ⅱ度
站立或卧位时均有尿失禁
行走、上楼梯时发生漏尿
咳嗽、笑、喷嚏时发生漏尿
➢ 中医护理常规
1.常规护理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避免劳 累,保持皮肤干燥,做好皮 肤护理。
2.饮食调护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 食,脏腑虚损者,补湿固摄 为主;湿热下注者,当清利 下焦湿热;蓄血者,当活血 化瘀。
3.情志护理
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注意患 者情绪变化,了解心理状况, 给予体贴的照顾和安慰。
压力性尿失禁
➢背景
尿失禁是女性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发病率:国际报道 11%~57% 国内报道 18%~53% 老年妇女 37%~70%
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最常见的类型 占总数: 40%~50%
• 1961年提出,压力传导理论是尿失禁的发病 机制最初理论指出正常控尿的妇女尿道始终 位于正常腹腔内压力带内,盆底支持不足时, 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出现过度活动的症状,当 膀胱颈和近段尿道低于盆底时,腹压增加时, 压力只传到膀胱,膀胱压力迅速增加,而尿 道压力没有相应增加,膀胱压大于尿道压, 因此发生尿失禁。
➢行为疗法
又称膀胱锻炼、习惯锻炼、膀胱训练、膀胱再教 育。是指对自身排尿行为的修正改变。患者填写 排尿日记并预设闹钟间隔时间,由铃声决定排尿 时间,患者在任何时候想要延缓排尿,以顺从预 定的排尿时间表时,常借助于收缩括约肌的方法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科普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科普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最佳治疗科普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一种在女性中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其特点是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大笑、咳嗽、打喷嚏或体力活动时,尿液会不受控制地泄漏。

尽管SUI的社交尴尬和生活质量下降让许多女性感到困扰,但幸运的是,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SUI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女性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她们的盆底健康。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SUI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盆底障碍,其发病率逐渐上升。

该疾病通常由盆底肌肉功能受损引起,而分娩过程中对盆底结构的影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孕期的体重增加、激素水平变化和分娩都可以导致盆底肌肉的松弛和损伤,从而引发SUI。

此外,SUI的发生还受到吸烟、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对于产后女性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特别关注盆底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第二部分:生活方式的干预•孕期体重控制和产后健康减重:孕期体重管理对于减轻盆底压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孕期合理控制体重的增长可以降低盆底肌肉的不适和压力。

产后,采取健康的减重方法,例如坚持适度的运动和平衡饮食,以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戒烟和减少咖啡因摄入:吸烟和高咖啡因摄入可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的刺激和膀胱过度兴奋,增加SUI的风险。

戒烟和减少咖啡因摄入可以有助于减轻这些影响。

•改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SUI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避免便秘和过度进食高脂肪、辛辣或刺激性食物有助于降低腹压,减轻SUI的症状。

第三部分: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SUI的方法,它可以加强盆底肌肉,改善尿液控制。

以下是一些盆底肌训练的方法:•Kegel运动:Kegel运动是一种针对盆底肌肉的有效锻炼方法。

首先,在排空膀胱后,仰卧在床上,尽量放松身体。

然后,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想象着憋尿的感觉,保持收缩5秒钟左右,然后放松。

重复这个动作多次,每天进行锻炼。

逐渐增加收缩的时间和强度,从3秒到5秒,再到10秒。

小便失禁训练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便失禁训练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便失禁训练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便失禁是指个体无法控制尿液排出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尿液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泄漏出来。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个体的自尊心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冲击。

小便失禁训练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尿液控制能力的有效治疗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练习,患者可以逐渐提高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并恢复正常的尿液排泄模式。

本文旨在介绍小便失禁训练方法,帮助患者和相关人群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方法。

首先,我们将深入了解小便失禁的原因,探讨其与盆底肌肉功能不足、神经系统问题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关系。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小便失禁训练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膀胱训练、行为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变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法将帮助患者逐步强化盆底肌肉、增加膀胱容量、控制排尿节奏,并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最后,我们将对小便失禁训练方法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建议,如持之以恒、寻求专业指导、与家人互动支持等,以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患者和相关人群,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指导,改善他们在尿液控制方面的困扰,从而重拾自信,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引起更多人对小便失禁问题的关注,加强对这一常见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小便失禁训练方法这一话题的认识和了解。

正文部分(Main Body)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分为两个小节。

2.1 小便失禁的原因(Caus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这一部分将详细讨论小便失禁的原因。

可以从生理、疾病、年龄等方面入手,介绍导致小便失禁的各种可能因素。

例如,妇女可能因为妊娠和产后、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小便失禁;老年人可能因为肌肉无力、膀胱功能减退等年龄相关问题而遭受小便失禁的困扰。

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

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

老年疾病防治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原因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差造成的,最直接有效地方法就是服药调理身体,加上自我康复锻炼。

治疗必须从补益肾气,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疏通营养神经入手全面调理综合治疗,再加上做提肛动作,加强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彻底治愈。

要有信心,压力性尿失禁不是治不好的病。

生活上注意的问题:1,禁喝饮料、果汁橙汁。

2,少吃糖,少吃辣椒。

3,减少蹦蹦跳跳或运动量过大。

对轻中度患者可采用:1.锻炼方法:缩肛(提肛)法:屏气时提收会阴(要持续数秒钟),呼气时放松肛门,一收一放为一次,反复做10分钟,每日2~3遍。

可利用晨练、等车、午休、睡前等时间,不拘场所,见缝插针,只要持之以恒,必可见效。

下蹲法: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下蹲速度、频率以自己能耐受为宜。

年龄较大者可手扶椅背、墙壁以助力。

中断小便法:排小便时有意识地中断,然后再重新排出。

这种锻炼起初较为困难,经反复训练后能随意做到时,则效果就明显了。

⒉西药治疗。

如使用管通,泌尿灵等,中老年女性还可补充适量的雌激素作为辅助治疗。

但药物都有一些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且不宜长期使用。

⒊中医药治疗。

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如服用补中益气汤,缩泉丸,桑螵蛸散,巩提丸,固浮汤等中药,亦可进行穴位按压配合艾灸。

另外,针灸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有增强盆底肌肉群收缩的作用。

对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控尿手术的目的是提升膀胱颈的位置,支撑尿道中段或增加尿道阻力(人工尿道扩约肌)。

近年来开展的“吊带术”手术具有微创,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
概述
主要目的:针对性进行盆底肌锻炼以改善及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重要辅助手段
排查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否空腹:无需空腹
治疗时长: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进行盆底肌锻炼,一般刚开始锻炼时每次3~5分钟,一天2~3次
凯格尔运动即会阴收缩运动或骨盆运动,是美国凯格尔医生发明的一组锻炼盆底肌的运动,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如尿失禁问题的一种盆底康复方法。

凯格尔运动为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手段,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轻度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粪失禁、便秘等盆底功能障碍,也可作为防治男性的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手段。

同时对于涉及的盆腔手术后脏器较多,创面大的手术患者,一般建议无禁忌证的人群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加强盆腔底部肌肉力量,对阴道、尿道及盆底功能进行训练,以促进术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目的。

大舞摆臀势练习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大舞摆臀势练习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生存质量 , 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沉 重 的经济 负担 , 让患者苦不 堪言 。尿 失禁 有多种类 型, 如压力性尿 失禁 、 急迫性尿 失 禁、 混合性尿失禁 、 充溢性尿失禁等 , 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 常见 。国内外 学者经大 量临床研究 , 认 为简单易学 、 无 副作 用、 经济实惠 的盆底肌 肉锻炼 可作 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防治
李俭 莉 徐 武
S u n d b e r g 三 度分 类法进行分度 , 轻度指在 咳嗽 、 笑、 喷嚏时漏 尿, 中度 指在散步 、 上楼梯时漏尿 , 重度指在站立时漏尿 。
入组标 准 : 按照 国际尿控制学会 ( I C S ) 1 9 9 0 年 的标 准 : 压 力 性尿 失禁 s t r e s s u r i n a r y i n c o n t i n e n c e , S U I ) 是指 腹压 突然
女 性由于分娩等原 因易致盆底肌 肉 、 韧带不同程度 的损
伤, 导致 盆底组织 支持 功能薄弱 , 引起盆底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主要包括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 。尿失禁是 中老年女性 的常见症状之一 , 症状 的严重性 随年龄 的增加而加重 。尿失
禁虽 然不直接危 及患者 的生命 , 但对患 者身体 、 心理及社会 活动等方面产生相 当大 的影 响 , 严重影 响妇女 的身 心健康 和
均进 行为期 2 周 的学 习 , 经评估 合格后 , 正式进入试验 阶段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1 2 4 2 . 2 0 1 3 . 0 4 . 0 2 0
基金项 目: 2 0 1 2 年度 四川省健身气 功管理 中心科研与培训基地课题( S C Q G 2 0 1 2 B 0 1 2 ) l 四川 内江师范学院体 育学 院 , 内江, 6 4 1 1 1 2 ;2 四川 内江大芋医院 ;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 李俭莉 , 女, 副教授 , 副主任医师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0 7 — 1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锻炼方法
作者:刘彬彬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
成年人“尿裤子”说出来往往会被人嘲笑,殊不知,其实“尿裤子”这一现象在女性朋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其实这大多数都是由压力性尿失禁引起的。

压力性尿失禁不仅会使生活质量下降,若外阴部经常有尿液的存留,也会引起泌尿系统各个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发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及其康复锻炼的方法吧。

压力性尿失禁的概述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为应力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患者腹部压力突然增加时,尿液会不随意识的从尿道口流出或者溢出来。

引起腹部压力突然增大的动作主要有咳嗽、大笑、打喷嚏、提举重物等。

压力性尿失禁大多发生于女性。

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分娩、肥胖、便秘等因素使盆底支持结构破坏而导致盆底松弛。

②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黏膜萎缩,尿道内自身泌尿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多发于女性的原因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关系。

①女性尿道较男性短,尿道阻力比男性低,尿道外括约肌也不像男性那么有张力。

基于此,女性比较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②女性盆腔骨盆出口前部宽大,盆底肌肉平坦,特别是在妊娠、生产等生理情况时,支持组织容易受到削弱和损伤,这些支持组织对盆腔的器官維持能力固定不稳定,就会出现膀胱底部下垂,控尿的能力得到削弱,这时候,压力性尿失禁就会发生了。

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锻炼方法
1.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原则为:加强盆盆底组织对盆腔的脏器支撑能力,增强尿道控制尿液的能力。

2.了解尿失禁的知识。

女性朋友都应该重视产后身体的恢复,避免因便秘、慢性咳嗽等原因而导致的腹部压力增高,以防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3.增强盆底恢复锻练。

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将盆底肌恢复训练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措施。

但是从理论上来看,通过特定的训练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盆腔器官的脱垂。

如果盆底肌肉有一定的强度,那么当肌肉收缩时就有可能抵消体力活动时的腹压增高。

盆底肌恢复锻炼,包括在仪器辅助下的盆底锻练,即以缩肛为主的锻练,盆底锻练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轻度患者,或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辅助治疗手段;加强盆底支持组织对盆腔脏器支托力主要靠盆底恢复锻炼等非药物、手术疗法,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效果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