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选士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方法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 小中正官,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或 “著性世族”担任,将当地士人按 “才能”评定为九等,即上上、上 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 上、下中、下下,作为授官的依据, 然后按品授官(前三品称为上品, 四品以下为下品,下品不能升入上 品)。
九品中正制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及第后的荣耀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
身 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翰
林院修撰);第二名称为榜眼、第 三名称为探花(翰林院编修或翰林 院庶吉士)
3.宋代
宋代的科举有了很大发展。建国后,需要补 充大批文武官员,主要来源是科举。宋朝取 士名额增加,及第后待遇优厚。宋太宗初即 位时,复试礼部所上合格人姓名,取进士 190人,诸科270人,十五举以上184人,共 500余人,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取士规模。。
(一)汉代察举选士制度的形成
(1)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求贤诏”,
要求郡守亲自劝勉贤士应诏,并书其行状、仪 容、年纪,以待擢用;郡守如遗贤不举则免官。
(2)文帝即位次年(前177年)下诏“举贤良 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十五年(前164年)
下令要各级官吏举荐贤良,要求他们针对时政 提出建议,并由文帝亲自策问以评定高下。皇 帝亲自出题策问,这是汉代选举取士的开端。
另外对于屡试不中的士人,开有“特奏名” 和“赐出身”的特例,把屡试不第者特别开 具名单奏上,对于十五举以上未中者,赐以 出身,为后世恩科之始
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 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 所授官职,亦十分尊显。在当时,仕进以 进士诸科为最荣贵,朝廷公卿等文官皆从 此选。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从而建立起经 常性的选士制度,统称察举或选举。这是一个 自下而上向国家输送官员后备军的有效途径。
(二)察举制的主要科目
汉代察举,有秀才、孝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 阴阳灾异、童子科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其 中最主要且影响最大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 两科。
(1)科举科目
宋代科举科目大体承袭唐代,宋初设有 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 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 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 及童科。
王安石熙宁变法,曾罢明经而仅存进士 一科。徽宗崇宁年间,曾一度完全停止 科举,取士全由学校,但不久即告失败。
(2)考试内容
此外,察举中的秀才、明经等科,也多是以选拔经 学之士为主。还有一种“童子科”,以选拔13~ 16岁“博通经典”的少年才子为目的。这种重视有
特殊才能的青少年的推举和任用,在古代教育史上 是有价值的。
1.汉代的察举选士尚处于初创阶段,但它毕竟体
现了尚贤使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 有效的制度保证。太学本身就是选士的一条途径, 博士弟子学成之后,通过考试即可做官,没有太 学学历的人也可以通过察举而步入仕途,这样就 促进了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 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三国魏时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
这种用人不问门第身份的做法,在政治上遭到 门阀世族的抵抗。曹丕在士族支持下称帝位后, 听从士族大地主的代表陈群提出的建议,行 “九品官人法”,承认了世族做官的特权,得 到了士族的拥护。
(4)策问。要求学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5)诗赋。要求考生当场作诗赋各 一篇,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 学创作能力。
以上五种考试方法从不同的层面考 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尤 其是对儒家经典的死记硬背;同时也 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 方法的多样化。
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帖经、墨义。 熙宁变法,王安石取消诗赋等,专用《三 经新义》取士,后旧党秉政,诗赋、经义 并行。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又起,再罢
诗赋,专用经义。南宋之初,诗赋、经义 又复兼用。以经义代诗赋,是王安石改革 科举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改变强诵博记、 空疏无用的学风,但实际上是经义代替了 诗赋而学风并未改变。
(3)汉武帝时曾一再诏举“贤良方正”, “贤良”之举便成为汉代选士的一种重要制度。 但诏举的时间并没规定,应“贤良”举的只限 于上层官僚。
(4)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冬,接受董仲舒 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汉代举 “孝廉”的开始,并进而制度化。
(5)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令诸州岁各举 “秀才”一人。
“贤良方正”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选举无 定期,一般是在国家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时, 由皇帝亲自下诏,令丞相、御史、郡守等高级官员, 推荐贤良方正,通过对策的形式让他们就所需解决 的问题发表见解,可见举贤良方正是召有经学才能 的特殊人才,使其将经学造诣运用于为现实政治服 务之中,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即是典型代表。 贤良方正的对象,一旦为皇帝所器重,便可获得高 升。
• (2)明经科:该科注重考核儒家经典。它侧重于考 察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和注释就能通过,因而录取人 数较多,每年约一百人左右。
(3)进士科:该科注重考核诗词歌赋。录取率 是百分一、二。在科举考试科目中,进士科最 受重视,这也是唐诗繁荣发展的一大动力。
(4)明法科:该科注重考核法律知识,选拔司 法人才。
• 2.唐朝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在选士制度上补充 和发展了科举制,使其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 试制度。唐朝在武则天统治时对科举制的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
• (1)、由皇帝亲自策问贡士,开创了科举考 试中殿试的形式;
• (2)、通过武举选拔军事人才,开创了武举 的先例;
• (3)、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
2.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按出身门第品评 等第,中正官的品评直接决定士人官 职的大小。 “九品中正制”基本上为 士族地主阶级所操纵,庶族地主的政 治权利受到限制,结果出现“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制度在加强中央选举大权和调 动不同出身人们的积极性方面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 一种新探索。
孝廉为汉代经常性的选士科目。通常每年选举 一次,按各郡人口比例分配名额。汉和帝时明 确规定所谓孝廉,其“孝”乃对民而言;“廉” 乃对吏而言。由于孝廉是经常性科目,取士人 数远远超过其他各科。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就是在东汉试孝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举“孝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 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扶 持郡国教化,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 教化。所以,孝廉初设时,选荐标准以德行为 主,后来则逐渐侧重文化知识。
封建社会历代选士制度,就是人材选
拔制度。国家根据一定标准和要求,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公开地在全 国范围内选拔人材,用以补充政府官 员队伍。选士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 一部分,它与古代教育制度有着密不 可分的联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 为统治阶级培养治术人才,因此,选 士制度对古代教育起着重大的指导和 制约作用。
魏晋之际,世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 官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大官所 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逐渐舍弃 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了, 甚至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成为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了。
2.在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下降,寒人势力 上升。在社会变动中,寒人千方百计挤入世 族行列;而代表寒人地主阶级利益的最高统 治者又通过考试手段,甚至不再设立中正, 抬高寒人,压制世族,使寒人地主参政机会 增多。
(5)明字科:该科注重考核文字书法,也称明 书科。
(6)明算科:该科注重考核算术知识。
• 考试方法
• (1)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目,主要考察学 生的记诵能力。
(2)口试。即考生当场口头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但随意性大,容易产生舞弊现 象。
(3)墨义。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只要熟记 经文和注释就能答出来。

• 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既不 同于两汉时期以德取人的察举制,又不同 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 制。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是世界各国 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西方人将它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的社会背景: • 1、隋朝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政府各级
2. 为社会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切实可
行的道路,激发了人们学习受教的积极性,使汉 代经学教育获得空前昌盛。
(一)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士人
流散各地,乡、亭、里地方组织遭受破坏,致使 汉朝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 以实行。这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势力强 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一特权地主集团当然要把 持控制做官的权利。世族有门阀高低的不同,怎 样按照门阀的高低来分配政治权利,这就使得 “九品中正制”的选士办法,应运而生了。
• 考试科目及内容
• 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 帝根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包括秀才、 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制科也称特科,有一 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武举等。
• (1)秀才科:该科注重选拔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 人才。隋唐科举取士以秀才科级别最高,录取最难。
后人以为大业三年(607年)之十科举人中的“学业优敏”
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标志着我国历史上 科举制度的产生。
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 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声名 德望不再是主要的依据了。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选士,虽也有考 试,但是以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 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以前是察举,隋 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 的一大分界线。
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 人取代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583年)正 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 清平于济两科。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
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刚毅正直、执宪不挠、 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
宋代科举初为每年一次,仁宗时改为 二年一次,神宗时仿照西周三年大比 的做法,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 定制。科举考试办法,较前期更为严 密,采用糊名誉录,防止门第势力的 影响,使科 举制度进一步发挥了其为 封建统治服务的作用。
•百度文库
考生来源与报考办法
唐朝考生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由 官学(六学二馆)选送到尚书省参加 考试的称“生徒”;二是由州县选拔 并随进贡物品送至尚书省参加考试的 称“乡贡”。生徒和乡贡是每年都举 行的“常科”。另有一种是由皇帝亲 自选中的考生称“制举”。
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预试和省试。考 试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 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吏部考试。
科举的出现具有革命性意义。在科举
之前,历代人才选拔主要看血缘出身, 科举出现后才实现了普通人都有机会 靠学问做官的可能性。当西方还处于 黑暗的中世纪时,我国发明了考试方 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 考试制度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对世 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也是当时走 在世界文明前列的主要标志之一。
行政机构;
• 2、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 分享政治权力;
• 3、士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日益衰落,逐渐失 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
• 4、强化中央集权,收回落于地方中正官手中选士大权 的需要。
• 公元606年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开启 了一个科举时代。
1.隋朝
南朝宋齐两代考试科目有孝廉、秀才,梁陈 两代增设高策科。
北齐皇帝坐朝考问秀才、孝廉,凡字迹不工 者,即罚饮墨水一升。世族则反对考试,即 使参加考试,也多“顾人代策”。
1.选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的监
督和制衡;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 的社会不公,滋生腐败,阻塞贤良。种种因 素使得“九品中正制”流弊百出,招致了广 泛的社会批评。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随着士 族大地主的势力减弱,以及社会批评的越来 越激烈, “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废除,一种 新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