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
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论文
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论文在现代汉语中,动词是最为活跃和关键的词类之一。
动词不仅能够表达动作、行为、状态等,还在句子的结构和语义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动词的分类动词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从动作行为的持续时间和是否能持续的角度,可以分为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
持续动词如“学习”“工作”“跑步”等,表示的动作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非持续动词如“到达”“出生”“死亡”等,动作往往瞬间完成。
根据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否带有宾语,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如“吃”“看”“写”等,其后需要跟宾语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如“走”“跑”“哭”等,其后一般不能直接跟宾语。
从语义特征来看,动词还可以分为动作动词、心理动词、使令动词、趋向动词等。
动作动词如“打”“踢”“搬”等,直接表示具体的动作;心理动词如“想”“爱”“恨”等,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使令动词如“让”“叫”“使”等,具有使令、致使的意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表示动作的趋向。
二、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是其最主要的语法功能。
大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如“他读书”“我写字”。
动词能够受副词的修饰,如“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但一般不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
动词能够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尝试等意义,如“看看”“想想”“研究研究”。
动词还具有时态特征。
通过添加“着”“了”“过”等助词,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完成或经历。
三、动词的句法功能动词在句子中除了充当谓语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充当主语时,往往表示动作行为本身,如“跑步有益健康”。
充当宾语时,多为动词性宾语,如“喜欢游泳”“打算出门”。
充当定语时,通常要加上“的”,如“奔跑的身影”“劳动的成果”。
四、动词与其他词类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十分常见,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的动词对与之搭配的名词在语义、范畴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相关推荐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我们发现,概数词“来”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语⾔接触和频率效应与重复,其语法化的机制包括隐喻与转喻以及竞争机制。
以下是⼩编J.L为⼤家分享的关于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之论⽂范⽂。
摘 要:“来”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使⽤频率很⾼,⽤法错综复杂。
本⽂基于北京⼤学CCL语料库,对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概数助词“来”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的⽅式寻找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本⽂对概数助词“来”的深⼊挖掘,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概数助词产⽣条件和发展的认识,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概数词语教学提供⼀些依据与思路。
关键词:来语法化动因机制 ⼀、引⾔ 前⼈时贤对“来”的语法化做了较多的研究。
如吕叔湘(1957)认为概数词“来”最早应该产⽣于“以来”。
太⽥⾠夫(1987)认为“来”⾄唐代不仅可以表⽰位置上的靠近,也可以表⽰⼼理上的。
曹⼴顺(1995)、江蓝⽣(1995)、蒋冀骋和吴福祥(1997)讨论了助词“来”和事态助词与动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轨迹。
王国栓(2003)对⽐了“来”和“去”的语法化脉络。
⽯毓智(2003)认为动趋短语受双⾳节化趋势、共现频率、紧邻句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我们认为现有研究多从起源的⾓度探讨动趋式结构的语法化,对概述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和动因研究还有所⽋缺。
本⽂基于北⼤古代汉语语料库,针对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系统探讨其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
⼆、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 (⼀)概数词“来”的形成过程 学界⼀般认为概数词“来”源⾃“以(已)来”(吕叔湘,1957;太⽥⾠夫,1958;江蓝⽣,1984)。
我们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先秦时期,“来”作为时间⽅位词多出现在“以(⼰)来”中,且前多⽤“从、⾃”加以辅助,表⽰从⼀个时间点开始的⼀段时间。
放于⼩句句末,不同于“来年、来岁”等。
“起来”的语法意义及“V+起来”句式简析
“起来”的语法意义及“V+起来”句式简析摘要:趋向词“起来”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其语法意义也是十分的丰富,国内外众多的学着也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将从“起来”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起来”做一个简析,以便对“起来”的用法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起来;语法意义;句法;V+起来汉语的趋向动词比较特殊,主要指“来、去、上、下、进、出、回、过、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起来、回来”等具有一定方向的词。
最近几年来,汉语语法学界也将趋向动词作为讨论的热点和重点,人们也对诸如“起来、下去、上去、来、去”等趋向动词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探究。
本文将择取“起来”,从语义和句法方面谈谈其主要特征和用法。
一、“起来”的词性划分(一)实词和虚词的划分“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肯定‘起来’可分为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和只表语法意义的虚词两大类,并且都肯定‘起来’在单独使用(做句子的谓语时)是纯粹表趋向义的动词,但对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起来’的性质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起来’做表趋向意义的补语时仍是动词,做表非趋向意义的补语时是虚词;也有人认为‘起来’无论是单独做谓语还是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做补语,表动作趋向或动作、性状的变化始续,都是动词,只有放在一些动词后面没有意义指向,动作既无施事者也无受事者,它在句子中,只起一定的语法意义,是虚词。
”吴洁敏(1984)将非谓语动词“起来”分为三类:(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由下向上运动的“起来”是表趋向的动词;(二)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形状发展变化的“起来”是表情态的动词;(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到连接或加强语气的“起来”是助词。
卢英顺(2001)认为“起来”、“下去”和“下来”的功能已经明显分化,兼属动词和助词。
(二)虚词的划分汉语语法学界对于虚词“起来”属于哪一种类型,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总体上,人们是根据“V+起来”的句法意义来判断,有人说是动态助词,有人说是动态后缀、有人说是标记体,有人说是“准助态词”。
论“来”、“去”的运动轨迹
98论“来”、“去”的运动轨迹张 帆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摘要:趋向动词基本语义的共同特征是“移动性”和“方向性”,在此基础上,汉语趋向动词逐渐引申出非空间位移意义,呈现出从实词到虚词演化的连续状态。
为避免叙述内容冗杂,这里只就“来”和“去”的移动义及其语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趋向动词;移动义;省略;虚化一、概述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趋向动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从空间领域到时间领域并一步步虚化为体标记的过程。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家族相似性”,即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
①这突破了以往以范畴来划分“类”的限制,因为范畴是封闭的。
“趋向动词”是根据[+趋向]语义来确立的,事实上,仅有这点相似性是不够的,现代汉语中仍有一定数量的动词也具有[+趋向]语义,如“爬、拔、登”等,这样,趋向动词的范围就很难确定。
另外,从语法特征来看,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语,如:“太阳下去了,星星还没有出来了。
”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窜出一辆奥迪”,“窜出来一辆奥迪”,“窜出一辆奥迪来”。
所以,综合语义和语法特征,将趋向动词定义为:能够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能够表示动作趋向的动词。
二、“来”、“去”的移动方向(一)古代汉语:《说文》时期《说文·来部》:“周所受瑞麥來麰。
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
”②朱骏声曰:“往來之來正字是麥,菽麥之麥,正字是來。
”可知,“来”是一个象形字,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
③从语音来看,“來”和“麥”的声符正是“來”。
“來”字在甲骨文就已假借为“來往”的“來”,古书当中也一般用它的假借义。
《说文·去部》:“相違也。
从大,聲。
”④可知,“去”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来/去”两个词最早表达的空间意义是比较客观的,“来”表达“至,到达”。
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
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历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不过,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本文拟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
标签:来/去趋向补语宾语语序认知一、引言“来/去”在动词后充当趋向补语时,根据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表实指的趋向意义,即实实在在表示与述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相关的事物位移的趋向,如“跑来一个小孩”,趋向补语“来”是表示“跑”的施事“小孩”的位移的趋向;“寄去一些钱”,趋向补语“去”是表示“寄”的受事“钱”的位移的趋向。
另一种是表非实指的意义,即一般所谓的“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如“换来和平”“除去一个对手”中的“来”“去”。
本文要讨论的是表实指的趋向意义时“来”“去”和宾语的语序,后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由“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是由出现在动词后的趋向动词“来”“去”充当,但并不是所有出现在动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都是趋向补语,如“请他来”和“买菜去”,从词类序列上看,它们跟“搬图书馆来”和“寄些钱去”一样,都是“动词+名词+来/去”,但是“请他来”是大家公认的兼语式,“我请他来”是“我请他,他来”;“买菜去”是大家公认的连动结构,“我买菜去”是“我买菜,我去”。
这和“请他来”“买菜去”性质不同。
所以,“请他来”和“买菜去”这类结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动词后带上趋向补语“来/去”,还能带上宾语。
当“来/去”和宾语都在动词后面出现时,它们的次序该怎样呢?陆俭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了较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描写,但未作解释,更未从认知角度加以深入与合理的解释。
“语言研究的目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语言现象作出尽可能准确的描写,一种是对语言现象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
趋向动词_上_语法化初探
东方论坛2003年第5期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蒋 华内容提要:趋向动词“上”的语义十分复杂,分别表示动词的趋向、结果、时态、语气,我们认为,“上”的语义从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是一个不断语法化的过程。
关键词:语法化;上;趋向动词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3)05-0045-04 一 引言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把“上”归为趋向动词,其它大学教材都持同样观点,他们大都从意义出发来讨论“上”词性的归属;上述看法给我们以启迪。
“上”与动词连用,由“上”组成的词语可以用在动词短语之前,如“上车买票”;由“上”组成的词语也可用在动词短语之后,如:“乘车上班”、“打的上课”;不过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上”用在动词后的用法,动词与“上”组成“动词+上”结构。
对这类结构中“上”意义研究比较经典的有: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解释:基本意义:由低处到高处引申意义:1、表示趋近立足点2、表示由开而合3、表示使某物存于某处4、表示达到了很不容易达到的目的5、表示达到了一定的数量6、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7、表示添加孟琮等《动词用法词典》的解释:1、向上2、两个以上的事物接触到一起3、附着4、得到,到手5、“上”是衬字6、进入某种状态这些研究把“上”的意义分开来研究,很是细致,给我们很大以启迪;但其所分析的意义比较复杂且缺乏系统性,从中也难以发现它们的内部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试着从趋向动词“上”的逐步虚化来研究,以期获得对趋向动词“上”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二 “上”的虚化过程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很多“动词+上”形同实异,表面上都是“动词+上”,而其实质却大相径庭,根据“V”与“上”的关系,我们将其分为四大类:(一)“上”表示“V”的趋向(二)“上”表示“V”的结果(三)“上”表示“V”的时态(四)“上”表示轻松的语气2.1 “上”表示“V”的趋向“上”表示“V”的趋向是指“上”用于动词之后,表示趋向意义。
动词“来”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语法化的认知解释
The institutional fake i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system,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to fake in the dilemma caused by the system, in order to fake successfully, the local government use all his forces, the Controversy of Huanan Tiger is a story of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fake in the dilemma.
中国人从未放弃对华南虎的搜寻努力:1999年到200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性的野生华南虎资源状况调查;2001年拯救中国虎国际慈善联合会邀请国内外专家赴湖南、江西、福建三地进行野外考察;2006年10月,广东省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在粤北山地开展预计10年的华南虎野外探访。但所有的搜寻最终都宣告无功而返,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public,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to blank off all the information.
But now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s challenged by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y ar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faking but also the accelerating factors, which is self-contradictory.
动趋式的语言学特征分析
动趋式的语言学特征分析动趋式的语言学特征分析动趋式指动词带趋向动词作补语。
如:趴下坐下去和走出办公大楼等。
本文主要对动趋式进行了语言学特征考察。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是1998年1月份《人民日报》经过分词和词性标注的语料。
我们对文中的动趋式进行了标注。
具体语料样例如下:随着/p 1998年/t 春节/t 的/u 临近/v,/w 一些/m 地方/n 和/c 部门/n 也/d 开始/v 【忙碌/a 起来/v 】,/w 准备/v 一年一度/i 和/c /w 老/a 关系户/n /w 礼尚往来/i,/w 来去/v 拜年/v。
/w 如今/t,/w 这些/r 单位/n 间/f 的/u 拜年/v 已经/d 完全/ad 变/v 了/u 味/Ng。
/w 主要/d 表现/v 在/p 重/v /w 礼/n /w 轻/a /w 情/n /w。
/w 去/v 拜年/v 时/Ng,/w 要么/c 【捎/v 上/v】几/m 种/q 本地/r 的/u 土特产品/n,/w 要么/c 【带/v 去/v】名牌/n 烟酒/n,/w 否则/c 面子/n 上/f 【过不去/v】。
一、内部构成和用字情况这24个词除了具有趋向动词的用法外,还有其它的用法,例如:上、下等词还可以作方位词,过去可以作时间名词。
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作不同兼类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其中,复合趋向动词开来不能单说,也不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只能作补语;其余13个复合词相比较来、去、上等10个单音节词作趋向动词的比例也较高。
换句话说,在识别动趋式时,如果出现这14个复合词时,基本上可以确定它们就是动趋式的右边界。
而来、去、上等单音节词作趋向动词的频率差异较大。
我们对1998年1月《人民日报》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如下:表1:简单趋向动词用字频率表词作为趋向动词的频率具体例子出 75% 营造/v 出/v 过 69% 走过/v 起 30% 树立/v 起/v 来 29% 拿/v 来/v 进 16% 推进/v 开 10% 裂开/v 下 8% 按/v 下/v 回 7% 捧/v 回/v 上 6% 捎/v 上/v 去 6% 望/v 去/v 根据对《人民日报》的统计,还可以发现下列问题: 1.简单趋向动词兼类问题。
论趋向动词“来”、“去”的应用规律
误 会 之所 以产 生 ,应 该 是 源 于混 淆 了语 句 中 “ ”、 去 ”的意 义 。我们 知道 , 谓 反义 词 , 指 来 “ 所 是 两 个 词 在某 一 个 或 几 个 意 义 上— — 而 非 所 有 意 义
可 能是在 起 点 A和终 点 “ 国”以外 的地点 交谈 。 中 “ ”、 去 ”在 “ 映从 起 点 到终 点 的位移 过 来 “ 反 程 ”时是 同中有 异 的 同义 词 , 能解 释为 什 么有 时 就
上— — 构成 了反 义关 系 , 能 因为 它们 在 某一 个 意 不 义 上 的 相反 或 相 对 从 而 推 导 出在 另 一 个 意 义 上 也
很 无赖 , 去飘 忽 , 来 活象 是 偷心 的行 径 。” 在 以上 3例 中 , 来 ”、 去 ”的方 向截 然 相反 , 而 “ “ 从 构 成 了反 义关 系 。或者 因为 “ 动作行 为 方 向截然 相
( 参照点 ) 起点 : 一他去 终点 : A 中国 图示 清 楚地 表 明 , 例 中 的 “ ”、 去 ”反 映 的是 该 来 “
同一位 移过 程 , 构成 了同义关 系 , 同义 词 。 是 同义词 同 中有 异 , 映 同一 位移 过 程 的 “ ”、“ ”也是 反 来 去
反 ”这个 反 义基 点 的特 征太 鲜 明 , 以误 导 了人 们 所
如此 。它们 的差 异在于说话人 的参照点不 同 : 用 “ ” 以终点为参照点 , “ 是 以起点为参照 来 是 用 去”
义关系。 那 么 , 来 ”、“ ”在 “ 映从 起 点 到终 点 的 “ 去 反
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
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毛丽(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本文从趋向动词出发,概要地介绍了单纯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构成和意义区别,并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关键词:趋向动词;单纯趋向补语;复合趋向补语;趋向补语的教学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2一,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动词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表示趋向的,叫作趋向动词,包括单纯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两种: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X"来","去"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着眼点,"来"是叫对方向说话人的位置移动,如:老师问学生:"你来学校了吗?",说话人老师的位置是在学校;"去"则是离开说话人的位置向目的位置移动,学生的妈妈说:"你快去学校吧,老师等着你呢",说话人妈妈的位置是在家里. "上","下","进","出","回","过",以对方或其他事物的位置为着眼点,如:跟人打电话时说"你快回家吧",就是以对方的位置为着眼点向目的位置"家"移动.复合趋向动词是两种位置的综合表达, 如:"进来",除了表示移动的方向是向着说话的人之外,还包含叫对方进入某一处所的意思.趋向动词除了有一般动词的特点之外,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形容词之后,充当这个动词,形容词的补语,即趋向补语,如:爬上,滑下,走进,跳出,寄回,飞过;爬上来,跳下来,走进来,跑出去,送回去,扔过去.下面介绍几个较特殊的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意义.1.单纯趋向补语:"来","去"(1)由不及物动词加"来","去"充任补语的述补结构后边只能带一般宾语,不能带处所宾语,处所宾语要插在述语和补语之问.如: 进来一个人(,/)回去一个人(,/) 进来教室(X)进教室来(,/)(2)如果述语是及物动词,指人或物的宾语也可以插在述语和宾语之间,如:寄来十块钱——寄十块钱来请来一个人——请一个人来二者的区别在于,前式是陈述,表示已然行为,"寄来十块钱"表明钱已寄到,"请来一个人"表明请的人已经到了;后式是祈使,表示未然行为,"寄十块钱来"表示要求对方寄钱,"请一个人来"表示要求对方去请人,"寄钱"和"请人"两个动作都还没有发生. 2.复合趋向补语包含复合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所带宾语的位置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1)宾语是一般宾语还是处所宾语:一般宾语的位置比较自由,处所宾语只能插在复合趋向补语中间,即"进,出,上,下,回,过"之后,"来,去"之前.如:一般宾语:走进来一个人走进一个人来处所宾语:走进屋里来拿出图书馆去(2)宾语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无定宾语的位置比有定宾语自由, 不论充任述语的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无定宾语都可以占据以下三种位置:(a)述语之后:飞了一只苍蝇进来拿了一本书进来(b)复合趋向补语中间:飞进一只苍蝇来拿出一本书来 (e)整个述补结构之后:飞进来一只苍蝇拿出来一本书而有定宾语只能在述语是及物动词的格式里出现,而且只能占据 (a),(b)两种位置,不能占据(C)的位置:(a)叫老王出来(b)叫出老王来(C)叫出来老王(X)(3)充任述语的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在述语是不及物动词的格式里,有定的体词性成分不能作为宾语出现,只能作为主语出现: 那只苍蝇又飞进来了老王跑回去了","下来","下去"的意义区别 3."起来"起来","下来","下去"实际上都表示某种性状的延续,差异在于:"起来"是延续中具有起点,着重于开始,多用于积极意义;"下来"是延续中有终点,着重于结果;"下去"表示动作或状态已进行并将继续,着重于将来;"下来","下去"多用于消极意义(也有例外). 如:气氛开始慢慢缓和起来——气氛终于慢慢缓和下来逐渐响起来——一直响下去胖起来/瘦下来(去)声音高了起来/低了下来(下去)二,关于趋向补语的教学1.引入在学习了"来,去"的意思后,引导学生组词,让学生熟悉复合趋向动词.采用组词的方法,用"来","去"和"上","下","进", "出","回","过"搭配组词.上下进出回过来去核对答案的时候用动作解释每个词的意思.利用讲台讲解"上来, 下去,上去,下来",老师边示范动作边造句:"我上来/下去,上去, 下来了."之后请同学两人一组合作,两人根据对方要求分别示范以上四个动作;利用教室讲解"进来,出来,回来,进去,出去,回去", 请同学在教室门内外做示范;利用手势讲解"过来,过去",并请人示范.2.关于"来,去"的单纯趋向补语教学 (1)采用结构比较法:vi.+来/去+athing/aperson进来一个人(,/)回去一个人(,/) vi.+aplace+来/去进来教室(X)回去学校(×) 进教室来(,/)回学校去(,/) (2)结构比较和图示法: vt.+来/去+n.vt.寄来十块钱请来一个人+n+来/去十块钱来请一个人来已经做了某事请求别人去做某事 (havedone)(asksb.todosth.inneefuture)(3)练习:A.选词填空.上下来过上来来去进进去出出来端一杯水来走大自然跑一只小狗游一条小诃踢了一个球丢教室里飞一只小鸟递只笔登山顶搬房间里爬一只乌龟掏一张车票B.改正下列句子(a)过去那家饭馆儿吃饭.(b)他的要求给我们带困难来了.(上转第187页)作者简介:毛丽,女,1980年10月26日生,汉族,四川西昌人.2004年毕业于ft.山师范学院,从事高中英语教学5年,现为四)ll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汉语国1~--4~育硕士研究生.?204?_C魅h力ar中m国nga于营造一种富有激情而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让全体馆员真正树立起爱岗敬业,以从事图书馆工作为荣,以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为己任的思想.4,注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图书馆人本管理必须注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以读者为本, 是实现"一切为了读者"思想的前提,要把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懂得只有更多的读者使用图书馆,只有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信息服务,才能为图书馆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读者为本"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目的之"本".强调从读者的角度开展图书馆的工作,更能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建立合乎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流通机制科学合理的建立可以使书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更易满足读者的需要.对流通书库藏书的借书周期也可以灵活地安排,对其中的新书,畅销书缩短借书周期,方便读者的受众需求.在整个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围绕服务读者借阅行为而进行的系列管理活动, 而读者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及激励机制,有效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促进馆员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图书馆更要着力为读者创造一个优雅安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设,又要具有施和设备要为读者着想,既要注重图书馆安静,清洁,明亮人性化设计.一进图书馆,阅览室,借书处,目录,保安,急救,失物招领处等指示当一应俱全.可以安排一个适当空间让读者在里面抽烟, 喝水,休息,清醒一下大脑,这样才能更好吸引读者来图书馆,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为读者着想,要为到馆的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读者来馆,不断延伸和扩展图书馆的影响,既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馆员素质,也提高读者阅读水平和受众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众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接第204页)(c)走,我们找来小王.(d)他拿床头的灯下.(e)我们爬山顶上去.(f)老师送我回去家.(g)老师让小王明天带来一本书.3.关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上文所介绍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比较复杂,在讲解的时候,只能深入浅出,分次逐步学习,或是在学生单独问问题时才能派上用场,最好还是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去把握.这里仅作简单的引入和练习. 复合趋向补语:V+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引入时,老师边做动作边说:我走进来了./我走过来了. /我跑回来了./我走出去了.之后,老师自己做动作,让学生描述.或者学生1做动作,学生2 描述.练习:用下列词语填空: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a)把杂志放原来的地方(b)把窗户和门关,不要让他跑.(e)我的车在马路对面,你去把它开,我在这儿等你.(d)奶奶的病已经好了,今天我们要把她从医院里接.(e)墙上什么都没有,把我们的照片挂吧.(f)你从图书馆借的书都还没有?(g)你去一楼等着吧,我帮你把行李搬楼.(h)她看了我一眼就把脸转,不想再看我了.(i)爸爸在房间里休息呢,你把饭菜端给他吃吧.(j)你把身上的旧毛衣脱,穿这件新的.(k)老和尚把蜂蜜藏——了,但小和尚一找就找到了.(1)把馅儿切好以后,都放大碗里.4."起来","下来","下去"的教学.(图示法)三,结语人本理念是图书馆文化的精神载体,管理机制是图书馆文化的内部规则,服务是图书馆文化的公众形象.在创建和培养图书馆文化过程中,领导和馆员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先进文化的理念,并做到身体力行.设立专门机构组织专班人负责策划,构建图书馆人本管理框架, 整合图书馆精神,营造图书馆人文氛围.要使图书馆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对内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每一条款,对外要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控制让所有读者切身感受到图书馆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综上所述,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人既是主体因素又是根本目标, 加强人本管理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首要条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这一新理念,指导图书馆管理实践,迎接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大力构建图书馆的人本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新要求,也是广大读者的新期待,将构建图书馆的人本服务新理念变成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是图书馆为学校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的前提.参考文献[1]张冶理:《论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本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1期..[2]赵研科,莫雪梅:《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图书馆》,2005年第5期.[3]殷黎:《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理念》,《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年第3期.[4]武继山:《关于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情报资料工作》, 2005年第2期.[5]魏云:《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7期.积极意义(起)——起来一(强调开始)下来(强调坚持到现在)f消极意义(下),下去(强调动作将继续)练习:用"起来","下来","下去"填空.(a)这个活动既然已经开展了,就要坚持开展(b)他跑了三圈以后,感到累了,速度渐渐慢了(C)我们班参加长跑的同学都坚持(d)见到信,妈妈的心才放了——(e)天热了.(f)教室里安静了.'(g)再这么热,过几天就可以游泳了.三,结语趋向补语尤其是复合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要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进行,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难度,切不可急于求进以致适得其反.解释语法点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借助图片,符号,公式,简笔画,道具,情景,表演,以旧释新,内部对比,汉语与学生母语对比, 翻译,由学生自己解释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辅以足量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归纳和把握这一语法点.参考文献:[1]《朱德熙文集l》,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99 [2]《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armln 魅g力Ch中in国aI.187?。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去”“来”上古时期就有,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变迁,历史上一直有学者把它们列入动词的范畴。
但是趋向动词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它们,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却并不能最终得出一个具有统一性观点的结论。
首先,趋向动词“去”,“来”这些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可以用来表达移动的概念,表示或者表示方向的概念。
而在当今汉语中,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语法中的动词,而是一种新型的助词,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趋向助词”,它们可以被用来强调移动的方向,比如强调从A点到B点的移动,或者从B点到A点的移动。
此外,趋向助词还可以被用来表示时间的概念,比如用“来”来表示将来的时间,用“去”来表示过去的时间。
其次,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古代汉语中,它们是独立的动词,可以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可以作为主要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也可以作为宾语。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它们的语法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们不能再作为谓语动词或宾语,也不能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才能发挥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而且语法上受限制更严重,只能作为定语或者谓语动词的附加信息,比如用它们来表示动作的方向或时间等等。
最后,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尚且处于未解决的状态,目前学者们对于它们的语法功能仍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能彻底揭示其起源和发展的真正历史,因此进一步加深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历史上一直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历经时间的洗礼,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独立的动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独立完成任何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未能获得语法化的结论,但是它们的使用仍然可以帮助加强句子的表达效果,所以趋向动词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且还能为研究历史汉语语言提供宝贵的资料。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一.语法化概念阐释“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实词虚化”。
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
介词属于虚词,西方叫功能词。
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也是虚化。
西方人承认,“语法化”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就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
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欧洲到18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最先指出动词的曲折形态,如时态标记,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
“虚化”主要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到虚,“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
“语法化”有五条原则———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和降类原则。
此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滞后原则和频率原则。
二.“来”的起源和产生关于“来”的产生年代,资料显示,目前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是在唐代,如太田辰夫、龚千炎认为是在唐五代,曹广顺和蒋冀骋、吴福祥认为是在初唐前后。
关于它的来源,太田提及:“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了过去曾做某事上了。
”曹广顺认为,“来”在唐代从表示趋向的动词,发展处表示完成、以来、后来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的“来”都有表示动作、事件是“曾经发生”的意思,在这些条件下,当“来”转化为特指“曾经”的意思,并用于句尾时,就产生了事态助词“来”。
江蓝生和蒋冀骋、吴福祥推测事态助词“来”可能与唐代代表完成或实现的“来”有关:党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来”用于“曾然”的语境,用以特指过去曾做某事,居于句末时,就变成了表曾经的事态助词。
概念结构与趋向动词研究的融合———兼评《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
概念结构与趋向动词研究的融合———兼评《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作者:宫领强来源:《语文学刊》 2019年第2期[摘要]趋向动词向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一般多从形式出发来研究趋向动词的语义。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一书,则运用概念结构理论来研究趋向动词。
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剖析、研究内容框架分析和研究特色简评三个方面来展开评述。
[关键词]概念结构;趋向动词;研究背景;研究框架;研究特色[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9)02-0068-06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9.02.010王宜广的著作《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于2016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是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二语教学”的结项成果。
全书290页,共十四章,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研究理念:概念结构与动趋式的融合;(2)基于概念语义元素探求动趋式的概念语义结构和语义扩展路径;(3)基于对每一个动趋式的概念语义结构的分析搭建动趋式的语义框架;(4)基于概念语义结构与语义框架进行相关问题延伸研究:重新认识“趋向”概念、动趋式语义扩展的不平衡性。
该书主要运用概念结构理论来研究趋向动词。
下文从研究背景剖析、研究内容框架分析和研究特色简评三个部分来评述该著作。
一、研究背景剖析概念结构理论是伦纳德·泰勒米(Leonard Talmy)两卷本的《认知语义学》(Toward a Cognitive Systems)所构建的理论,第一卷主要是概念构建系统(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1],第二卷则是分析概念构建的类型和过程(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2]。
近代汉语复合趋向动词句法语义研究
近代汉语复合趋向动词句法语义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汉语中的复合趋向动词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近代汉语中的复合趋向动词的语法与语义特点,揭示其在汉语中的使用规律及其所表达的丰富语义。
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趋向动词的构成方式包括纵向、横向和交叉三种类型,其表达的语义包括方向、程度、方式、结果等多个方面,并且这些语义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与转换,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句法语义特征。
关键词:汉语、复合趋向动词、句法、语义、研究近代汉语复合趋向动词句法语义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汉语中的复合趋向动词现象日益普遍。
尤其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复合趋向动词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
但是,由于其语法结构较为复杂,且表达的语义也十分丰富多样,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汉语句法和语义,进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水平。
二、复合趋向动词的构成方式复合趋向动词通常由一个动词和一个趋向补语组成,其构成方式可以分为纵向、横向和交叉三种类型。
(一)纵向型纵向型是指由一个动词和一个方向补语组成,如“跑到”、“看见”等。
其中,动词是表示主体动作的动词,如“跑”、“看”等,方向补语则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向或终点,如“到”、“见”等。
这种构成方式表达的语义一般是表示方向或到达某个地点的动作,如“跑到公园”、“看见老师”。
(二)横向型横向型是指由一个动词和一个程度补语组成,如“跑快”、“吃饱”等。
其中,动词表示主体动作的动词,如“跑”、“吃”等,程度补语则表示动作发生的程度,如“快”、“饱”等。
这种构成方式表达的语义一般是表示动作的程度或强度,如“跑快一点”、“吃饱了”。
(三)交叉型交叉型是指由一个动词和一个方式补语组成,如“开得起”、“说得好”等。
其中,动词表示主体动作的动词,如“开”、“说”等,方式补语则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式或特征,如“起”、“好”等。
这种构成方式表达的语义一般是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特征,如“开得起的车”、“说得好听”。
形式主义框架下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
第10卷第5期2010年5月宜宾学院学报Jou rnal of Yibin U niversity Vol .10,№5M ay,2010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琦(5),女,江西鄱阳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成句法的英汉语法化研究。
形式主义框架下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王 琦(宁波大学外国语言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从形式主义角度对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进行分析:自唐朝至清朝,“起来”经历了从实义动词V 移位,经重新分析成为体标记,最终成为话题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它移位的动机是特征核查。
关键词:语法化;形式主义;“起来”中图分类号:H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10)05-0089-03 语法化(gramm aticalization )是指语言中意义具体的词或结构转化为无具体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一种过程或现象。
〔1〕它又被称为“实词虚化”。
对语法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都主要是在认知语法和功能主义框架下进行的,大多集中在对发生语法化成分的意义变化进行认知和语用的解释。
语言系统受人的认知能力和语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语言表达式发生认知域的映射或转移,其概念被抽象化,实在意义被虚化。
语义的变化又导致相应的结构变化,即出现形态句法的调整或音系的变化。
〔2〕16因此,语法化的结果是由于语言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新的语法。
语言是一个发展、开放的系统,而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完全自主性的自足系统,功能主义的语法化观无疑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Si m p s on 则从形式主义角度研究语法化,认为语法化这种历时变化是实义语类移位和重新分析后的结果。
〔4〕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研究方法只是研究角度不同而并非完全对立,有时基于功能主义研究得出的观点也可以运用到形式主义的研究当中。
趋向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由于用法的特殊性,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一直受到汉语学界的广泛关注。
论趋向动词问题
第27卷第1期2001年3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Xuzhou N o rm al U n i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 o l .27,N o.1M ar .,2001[收稿日期]2000210212[作者简介]卢英顺(1962—),男,安徽无为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
论趋向动词问题卢英顺(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关键词] 趋向动词;句法;语义[摘 要] “趋向动词”这一提法由来已久,似乎已为大家所认同。
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
文章以“起来”、“下去”和“下来”为例,从句法、语义角度对它们进行考察,发现:在共时平面,它们的功能已经明显分化,因而不宜笼统地称之为趋向动词,应该将它们进行分化,兼属动词和助词。
[中图分类号] H 1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1)0120039205 一、趋向动词概述趋向动词指的是“上、下、进、出、来、去”以及“起来、下去、上来、上去”等具有一定方向的词。
从汉语语法学的历程来看,各家对趋向动词的界定不尽一致,对趋向动词的归属也存在着相当的分歧,[1](P186—194)与此相关的是对“动词+趋向动词”结构的看法不一。
从研究结果来看,早期对趋向动词的处理有点简单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到90年代,对趋向动词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化,也越来越科学化,比如范晓根据动趋式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把“V 上”分为四类:动趋式、准动趋式、动结式和动态式,每一类里又分成若干次类。
[2](P313—328)动趋式内部的分化,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趋向动词本身的不同处理,这是符合语言事实的。
关于趋向动词“起来”,吴洁敏[3]、贺国伟[4](P110—118)也作了比较细致的描写。
遗憾的是,对趋向动词较为细致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其他的趋向动词如“下去”、“下来”等等似少有问津。
动作动词“来”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
动作动词“来”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本文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功能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动作动词“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来”单独作谓语时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以及相关成分的句法语义属性。
标签:来句法语义属性施事位事典型意义的“来”用以指明主事动元在说话时间或参照时间向说话人或听话人的方位做近向的移动,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表示有方向的动作;方向是以说话人或听话人所在的位置为参考点的。
“来”具有向参考点的趋近[+动性]。
它所联系的动元产生空间位移,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名词。
“来”可以单独作谓语,可受副词修饰,如“快来”“经常来”等;可带“了、过”,不带“着”。
“来”至少联系一个主事动元——[施事] ①。
[施事]都是必移行动元②。
一、“来”不带宾语“来”不带宾语时,不强调位移终点。
我们所说的“不强调位移终点”有两种情况:一是位移终点为说话人、听话人、主事动元所共知,因为考虑到句子的简约性而省略;二是在语境或上下文中已经出现位移终点,不用再加以说明。
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
“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
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V{来}。
二、“来”带宾语“来”可带宾语,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O。
宾语的语义成分可以是客事动元[位事{处所}],也可以是主事动元[施事]。
“来”带客事动元[位事]作宾语时,“来”都是具有地点指示作用的二元动作动词,联系主事动元[施事]和客事动元[位事]。
[施事]作主语。
处所名词[位事]是影响句法和语义结构的完整性的必要成分,作宾语;具有[+处所]、[-对象]的语义特征;表示位移终点,也是必移行动元。
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V{来}+[Np 位事{处所}]。
如果不强调具体位移终点,即语境或上下文已经提供了具体处所的信息,具体处所可用“这儿、这里”替换。
“来”带主事动元[施事]作宾语时,“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
[施事]作主语时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有定的旧信息,可以是代词③或具体名词,都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作宾语时,表达的是听话人未知的无定的新信息,只能是具体名词,不能为代词,前面多有数量词,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
趋向动词“起来”与“下去”--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认知语言学的偏误分析
根据 前人对 “ 起来 ”和 “ 下去 ”语 法化过程 的考 察 ,
我 们 可 以总 结 出两 者 的语 义变 化 过 程 。
趋 向动词 “ 起 来”语义变化 过程 :动 词起 来——动词+ 机制的作用 , “ 起来 ”的 [ + 位移] 义仍在,却失去 了空间特
2 0 1 4 . O 2
有一个 关系范 畴 。我们认 为这也 是隐喻机制 的作用 。我 们 观察关系 中的角色 问题 。如果 我们在观 察事物时 只是以外
看 到 ,表 示 空 间 范 畴 的 “ 下 去 ”具 有 [ + 自上 而 下 ] [ + 空 间 界的某个 实体为观 察对象 ,而 自己并不被 纳入观察对 象 ,
位移] [ + 可 见] 等语义特征 ,在表示关系范畴时 ,其仍然具 那么我们 就处在一种 自身状态被 忽视 的情 景 中,称作 主观
有 一 定 的 位 移 义 , 只 不 过 , 这 种 位 移 不 再 是 空 间 范 畴 上 的
自我意识状态 ( 李福 印,2 0 0 8 )。在这 种情 境下 ,我 们对
“ 下 去 ” 的语义 变化 过 程 为 :动词 下 去——动 词+ 下去 ,
也导致很 多留学生在 学习和使用 过程 中难 以把握 。通过对 表示空间位移——活动或致使义动词+ 下去,表示关系范畴 中 H S K 动态作文语料库 中补语错误情况 的检索 ,我们发现 “ 起 的上下关系——动词+ 下去,表示分离——动作动词+ 下去,表 来 ”和 “ 下去 ”是 留学生错误 中出现 频率较 高的两个 ,因 示动作的延续——形容 词+ 下去 ,表 示状态的变化——虚化 此 ,本文 试图通过 认知语言学 的观点分析 “ 起 来 ”和 “ 下 为 体 标 记 。 去 ”用在动词后作补语时的情况 ,并根据这些观点对H S K 语 料库中出现 的偏误进行归类和讨论 。 二、对 “ 起来 ”和 “ 下去 ”的认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
一.语法化概念阐释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实词虚化”。
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
介词属于虚词,西方叫功能词。
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也是虚化。
西方人承认,“语法化”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就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
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欧洲到18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 最先指出动词的曲折形态,如时态标记,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
“虚化”主要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到虚,“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
“语法化”有五条原则———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和降类原则。
此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滞后原则和频率原则。
二.“来”的起源和产生
关于“来”的产生年代,资料显示,目前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是在唐代,如太田辰夫、龚千炎认为是在唐五代,曹广顺和蒋冀骋、吴福祥认为是在初唐前后。
关于它的来源,太田提及:“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了过去曾做某事上了。
”曹广顺认为,“来”在唐代从表示趋向的动词,发展处表示完成、以来、后来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的“来”都有表示动作、事件是“曾经发生”的意思,在这些条件下,当“来”转化为特指“曾经”的意思,并用于句尾时,就产生了事态助词“来”。
江蓝生和蒋冀骋、吴福祥推测事态助词“来”可能与唐代代表完成或实现的“来”有关:党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来”用于“曾然”的语境,用以特指过去曾做某事,居于句末时,就变成了表曾经的事态助词。
三.趋向动词的阐释
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类,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二十六个趋向动词。
如下:上、下、进、出、开、回、过、起、到、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开来、回来、过来、起来、到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开去、回去、过去。
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把趋向动词分为双音节趋向动词和单音节趋向动词。
单音节趋向动词十一个,分为AB两类。
A 类包括“上、下、进、出、开、回、过、到、起。
它们位于双音节趋向
动词的前一音节位置,在句子中作谓语时自然放到宾语前,作补语时也只能放在宾语前。
B类包括“来、去”,它们做补语时,既可以放在宾语前也可以放在宾语后。
如:时彼比丘语妇人曰:“妹,我非鬼,我是沙门,今来乞食。
” (《大正藏》) 这里的来乞食,也可说成是乞食来。
本文就趋向动词中的B 类中的“来”字进行语法化研究。
四.“来”的语法化过程
下文将主要根据“V+NP+来”和“V+来”两种格式对“来”的语法化进行讨论分析。
“V+NP+来”格式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后来也有使用。
最初“NP”多指有生命的人,“来”表示由NP发出的动作。
在这种格式中,趋向动词“来”位于句尾,这为它由趋向动词虚化为事态助词提供了最初的语法位置。
例如:1)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
”(《战国策》) 这里的“来”具有很强的动词性,有着并表达充分的词汇意义,因而,它的词汇功能明显,语法功能较弱。
两汉时期,NP 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来”的语汇意义仍旧十分明显。
例如: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汉书》) 这句中“其实”作为名词,是动词“取”的宾语,“来”作为补语,具有趋向性和目的性,有从远方带回来之意。
再例如:又有一人,朱衣玄冠,佩印绶,执玉版来。
(《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於陵子终曰:“仆有箕箒之妾,请入与计之。
”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
乎?“(刘向《古列女传》) 等等例子,均与第一例中“来”的功能相同。
且其谓语部分“取、执、持”等动词,都具有“携带”之意,这就更加明确了V+NP+来这种格式表示施事主体携带受事对象共同进行由别的地方至说话人所在地的运动。
现代汉语中认为,趋向动词尤其是双音节趋向动词与位于动词的结合没有单音节趋向动词紧密,其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动态助词“了”等。
这一点,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在V+NP 和“来”之间可插入连词“而”,例如:“明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万四千两车,载金而来,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
”中,“载金而来”就是在谓语动词+宾语和“来”之间加了一个“而”字,但对句子的大意和“来”的功能并没有影响。
再例如:“明日日中此化道人送食而来。
”这里的“送食而来” 同前一例中的分析。
历史资料表明,趋向动词“来”向事态助词虚化的关键一步在于格式中“V”的变化。
东汉以后,具有“携带”之意的谓语动词开始进入V+(NP)+来的格式中,V 与“来”有同一个施事。
例如:1) “复有鹫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鹫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大墓复至大墓,杀害而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
’” (《中阿含经》) 以上句为例,虽然“来”仍具有较强的词汇意义,但是V所代表的动词已经没有了“携带”之意,而且作为趋向运动的主题从施事和受事对象共同进行变成了
只是其中的`施事,“来”开始摆脱“+受事位移”这样的语义限制,谓语动词与“来”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
在下面的例句中,“V+来”格式所表述的事件具有终结性和语义自足性,没有出现后续,使得“来”具有了结句的功能,只表示某事件是过去曾经发生的。
阿难,我于弥勒菩萨之边,种诸善根,求未来啊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偈说:此佛大威德,离欲得寂静,释迦牟尼佛,皆希供养来。
(《佛本行集经》)抚州刺史便问圆长老:“只如国王大臣,未见有小福,未审曾供养什么人来?” (《祖堂集》)
第一个例句中,“释迦牟尼佛”是受事主语,“来”仅代表“供养”的动作是在过去发生的,是曾经完成的,在这里,“来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趋向意义。
第二个例句与第一个相同。
另有其他例子如:3)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卉。
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4)隋时,数人入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
一人云:“酒,何处漫行来?腾腾失却酉?”诸人问云:“此何义?”答云:“有水在。
”3、4两例中“来”字所在的句式用于特指问的问话部分,“来”有双重解析:既可以理解为表示曾经的事态助词,又可理解为动词。
”
五.结语
前文中提到的太田辰夫先生对事态助词“来”的来源的看法,他说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
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
点放在过去曾做某事上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所说的事态助词“来”来源于动词“来”,主要是强调的一种语法化路径。
然而,在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语法化路径对“来”的虚化不够彻底,“来”仍旧保有一定的动词性。
这也是这一语法化路径的瑕疵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