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一

教学要求: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⑵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⑶联络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⑷引导学生凭仗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络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

⑴朗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浏览本文,知道问与思的亲密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⑴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生:知识、学识、文化……)

⑵板书“学与问”,教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学习与发问)

⑶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习题。

⑷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⑸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分明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⑴默读课文,思考: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讨论:

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找一找。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实验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齐读

⑵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归纳。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照应。

⑶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爱、喜欢”的意思。齐读词语两遍

⑷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请学生朗诵答复。)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断探索。

第3自然段:中小学生有问习题要请教他人,拜能者为师。

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变化速度快。“日新月异”指变化大。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过渡:这三个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哥白尼。

⑵(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⑶同学们,看了方才的简介,请你谈谈哥白尼给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获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⑷为什么哥白尼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拿起书,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

(好问。)

⑸你从哪里领会到他的好问的?

出示“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①经常:说明他思考的问习题多,提出的问习题多。

②缠着:A、什么叫缠着?

B、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习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对问习题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号:表示什么?也说明了什么?(省略了许多其它问习题;也说明哥白尼“非常喜爱问”。)

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问习题呢?

⑶指导朗诵。

从“经常”、“缠着”、省略号都可以看出哥白尼好问,下面我们来朗诵这段话,注意读好这些词。

⑷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⑸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⑹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方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⑴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疑惑,我们该怎么做?——(老师接读——拜“能者为师”)

⑵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论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教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①朗诵

②理解:什么叫“能者”?(的确能给他人启发,给他人帮助的人)

说明:根据书上的句子解释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为师”?(不论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的确能给他人启发,给他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教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⑶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解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教师。说明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屈辱。

齐读

⑷小结:看来,遇到了问习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⑴过渡:拜能者为师固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取得问习题的答案。这一点沈括是我们的楷模。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完成练习。

⑵练习

A、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B、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C、()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答复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北宋;大科学家;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深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六、总结归纳拓展:

⑴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⑵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习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习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发问。——普列汉诺夫

七、作业:

过渡:下面教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设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情谊揭示: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说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