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的案例

合集下载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买壳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兼并一家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并借用该公司的上市名额,从而实现自身公司的上市的过程。

这种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买壳上市,这意味着原公司的业务转向新的控制股权方向;另一种是借壳上市,原公司的业务方式不变,但是公司的控制权发生了转移。

买壳借壳上市作为一种快速上市的方式,逐渐得到了企业家的关注和追捧。

以下是买壳借壳上市的一个具体案例: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创业公司,由一群科研人员组成。

由于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压力,该公司决定通过买壳借壳的方式来实现上市。

首先,该公司选择了一家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医药公司作为目标公司进行收购。

目标公司公司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上市名额,符合该公司的需求。

在收购过程中,该公司与目标公司进行了多次谈判,并最终达成了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该公司将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收购完成后,该公司对目标公司进行了整合。

首先,他们将目标公司改名为该公司的名称,并进行了股权结构的调整。

其次,他们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合作,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

最后,他们对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内部运营和财务管理的提升,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随着整合的完成,该公司开始着手准备上市的工作。

首先,他们进行了一轮的融资,以满足公司的资本需求。

其次,他们与证券公司进行了合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上市相关审计工作。

最后,在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批准后,该公司进行了上市的申请,并于几个月后成功上市。

上市后,该公司的市值大幅度增加。

公司的股价迅速上涨,并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此外,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上市,该公司成功地获得了资本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规模,并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总结起来,买壳借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上市的方式,可以帮助公司快速获取资本支持,并提升其市值和竞争力。

然而,企业在进行买壳借壳上市之前应该仔细评估风险和收益,确保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交易的成功。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买壳上市(Shell IPO)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的公司(壳公司)来实现其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来说,能够省去上市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时间,更加快捷高效。

买壳上市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快速上市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析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1. 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的IPO,买壳上市能够大幅缩短时间周期。

传统IPO需要经历上市辅导、审核、路演等一系列繁琐流程,而买壳上市只需要完成收购和重组手续即可。

这种快速上市能够让企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享受到资本市场的优势。

(2)市场风险降低:通过买壳上市,企业能够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避免了新股发行期间的市场风险。

在股权收购完成后,企业股票将会直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避免了炒作风险和破发风险。

(3)融资便利性:买壳上市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

上市后,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票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2. 买壳上市的案例下面将从不同行业的买壳上市案例来说明其应用前景和效果:(1)互联网行业2010年,美团在中国市场买壳上市,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买壳上市让美团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支持,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迅速占据了外卖和在线团购市场的主导地位。

(2)制造业2013年,宇通客车成功进行买壳上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宇通客车通过收购壳公司并完成重组,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上市后,宇通客车通过优势资本市场的资源和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新能源2017年,特斯拉收购太阳城,实现买壳上市。

通过买壳上市,特斯拉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资源。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二级市场低迷增加了企业收购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买壳和借壳实现在二级市场上市的目的,这对于缺乏上市融资机会的国内企业,机会尤其宝贵。

买壳、借壳上市,既可以选择国内A股市场,也可以选择境外证券市场,原理虽然基本一样,但因为各市场的规则不同,操作的流程和规则区别很大。

为了便于大家对于买壳、借壳上市建立一些感性的认识,这里编选了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扩大公司及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

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

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目前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一、相关概念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获得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资产、债务实行重组,向壳公司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业务的间接上市。

国内的借壳上市则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母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改善经营业绩,推动子公司的业绩与股价上升,使子公司获取配股权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的资格,然后通过配股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扩大经营,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除此之外二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区别。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IPO门槛太高或者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一些公司不具备直接上市的条件,或者说直接上市成本高于借壳,就会采取借壳方式融资。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买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从而获得上市资格。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来说,更加快速和便捷。

以下是十个买壳上市的例子,以及对每个例子的详细介绍:1. 腾讯买壳上市: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在1990年代初期,它还只是一家小型软件公司。

1999年,腾讯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深圳华强电子的空壳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使得腾讯能够迅速获得资金和市场认可,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阿里巴巴买壳上市: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2007年,阿里巴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雅虎中国的业务,将其整合入阿里巴巴集团,从而获得了上市资格。

这一举动帮助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 美团买壳上市:美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和生活服务平台之一。

2018年,美团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旭辉控股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使得美团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4. 滴滴出行买壳上市: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提供打车、顺风车、出租车、快车等多种出行服务。

2021年,滴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优步中国的空壳公司,成功实现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滴滴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认可,推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5. 拼多多买壳上市: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之一,通过团购和分享的方式,提供低价商品给消费者。

2018年,拼多多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拓普集团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拼多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助力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6. 字节跳动买壳上市:字节跳动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拥有多个知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如抖音、今日头条等。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买壳上市是什么?买壳上市,又称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公开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方式。

被收购的空壳公司往往已经注销其原有的业务,只保留了上市的资格。

为什么选择买壳上市?买壳上市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时间周期短:相比于IPO的繁琐程序和漫长时间周期,买壳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快速实现公司的上市。

2.成本较低:IPO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和费用,而买壳上市的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买壳上市还可以通过与壳公司的股东进行一定的交易和谈判,减少交易成本。

3.减少风险:IPO过程中需要披露大量的财务和业务信息,而买壳上市可以避免这种披露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买壳上市的案例以下是一些买壳上市的案例,用于说明这种方式的具体操作和效果:1.X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但尚未实现盈利。

2.X公司发现Y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Y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X公司与Y公司股东进行谈判,最终达成收购协议。

4.X公司通过股权交割,获得Y公司的控制权。

5.X公司完成收购后,随即更名为Y公司,并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案例二:A公司并购B公司1.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求快速上市的机会。

2.A公司发现B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具有适合上市的资质。

3.A公司决定通过并购B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目标。

4.A公司与B公司股东进行谈判,商定交易条件。

5.A公司完成收购交易,并完成更名为B公司的手续。

6.B公司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A公司获得了快速上市的机会。

1.C公司是一家在制药行业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资本支持。

2.C公司发现D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D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C公司与D公司股东进行交易谈判,商定收购条件。

4.C公司成功收购D公司的股权,并完成更名为D公司的手续。

案例:中远买壳上市

案例:中远买壳上市

“上海中远—众城实业”资产重组案例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船王包玉刚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斥巨资收购了九龙仓,从而“弃舟登陆”,为以后的陆上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隔十多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登陆”案件:1997年5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远臵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了占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28.7%的法人股,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众城实业后来改名为“中远发展”。

这一并购重组案例是上海房地产业的第一起“买壳上市”案。

中远臵业后来又分别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协议受让共39.67%的股权,这样中远臵业共持有众城实业68.37%的股权,成为众城绝对控股方。

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和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之一。

一、发生背景1.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存量资产增加,在融资功能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优化配臵资源的功能也开始明显,证券市场将成为资产重组的渠道,上市公司间以及非上市公司同上市公司间的股权收购不断涌现。

2.企业之间出现两极分化。

随着市场对企业的制约性因素日益加强,一些上市公司在竞争中落伍了,陷入经营的困境,另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实力加强,客观上有通过证券市场实现外部增长以及进行战略发展的要求。

另外,政府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壳”资源,同时提高证券市场的质量和减少风险,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收购兼并这些上市公司。

二、转让的基本情况1.双方的基本情况中远臵业是中远集团于1997年3月27日成立的大型控股公司。

中远集团是1993年组建的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的企业,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营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的箱位总量居世界第四位。

集团组建以来实施“下海、登陆、上天”的经营战略,成为我国一个集多种业务为一体的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综合型企业集团。

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

山东博润买壳上市案例

山东博润买壳上市案例

山东博润买壳上市案例2010年6月11日纽交所上市的山东博润(NYSE:BORN),虽然被称为山东省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但并未带来多少新闻效应,知者寥寥。

山东博润以食用酒精为主营业务,年营业额刚刚突破10亿元人民币。

这家看似非常普通的企业,却有着“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80%”的炫目业绩,这成为其打动美国资本市场的有力筹码。

我们之所以关注它,并非因为其漂亮的财务业绩,而在于其在境外上市过程中,与监管政策玩了一次极具典型意义的“猫鼠游戏”。

山东博润的红筹重组模式,是迄今为止对政策突破程度最大的案例,令商务部十号文几近“一纸空文”。

因收购变更主业,谋划上市山东博润最早于2000年12月,由王金淼、王继宽、王培仁、王培利4 名自然人分别出资20万元人民币、20万元人民币、5万元人民币和5万元人民币设立(最早的企业名称为“海虹制盐”)。

山东博润最早的主营业务并非食用酒精,而是工业盐,因当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

自2007年起,山东博润的主营业务从工业盐转向食用酒精。

而其中一个重大转折,便是介入收购一家资金链断裂的酒精加工企业。

2007年7月,位于黑龙江大庆市的“安信同维酒精制造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随后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2008年7月,山东博润将其收购,更名为“大庆博润”。

经此一役山东博润的产能增加33万吨,加上原有的16万吨产能,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酒精生产企业。

而在山东博润收购行动的背后,得到了来自优势资本的股权投资。

由于该项收购以及PE资本的介入,并且在香港注册公司,山东博润开始同时谋划境外上市(其境外上市的计划可能是PE方的主张)。

当时,山东博润经过多次增资扩股、股权转让以及更名之后,变成了如图一所示的股权结构,其中王金淼持股96.7%,其父王培仁持股3.3%。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往往通过搭建“红筹架构”的方式进行:实际控制先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然后由离岸公司收购境内的资产,再以离岸公司为主体申请境外上市。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买壳上市是什么?买壳上市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但业务不活跃、资产负债表空壳的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一种方式。

买壳上市通常是为了避免繁琐的IPO审批程序和等待时间,以及节省上市费用。

下面是一些买壳上市的例子,并对其进行详细讲解。

例子一:小米买壳华星光电背景:小米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想要在香港上市,但是面临着IPO程序的漫长等待和高昂的上市费用。

过程:小米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收购了华星光电,一家曾经在香港上市但业务不活跃的公司。

小米通过注入自身业务和资产,使得华星光电焕发新生,随后以新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结果:小米成功以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上市,为公司快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例子二:拼多多选择买壳上市背景:拼多多是一家中国的电商平台,竞争激烈,拟于美国上市。

过程:拼多多购买了一个名为”普思资产管理公司”的空壳公司,并将自身的业务和资产注入其中。

通过买壳上市,拼多多成功绕过了IPO审批的繁琐流程,以普思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结果:拼多多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获得了更多融资和资源,进一步发展自身业务。

例子三:星巴克全球首次买壳上市背景: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欲在香港进行全球首次买壳上市。

过程:星巴克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启生商业集团”,并注入自身业务和资产。

经过重组和改名,该公司成为星巴克的全资子公司,并以新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结果:星巴克通过买壳上市成功进入香港资本市场,为其全球扩张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发展机会。

总结买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上市的方式,相比传统IPO能够节省时间和费用。

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但业务不活跃的公司,企业可以利用其上市公司的地位和资本市场资源,快速获得资金支持和业务发展机会。

然而,买壳上市也存在风险,如壳资源质量、壳价是否合理等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买壳上市案例

买壳上市案例

买壳上市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买壳上市的案例,字数为700字: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水泥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多年来,公司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品牌声誉。

然而,由于资金链紧张和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决定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融资。

买壳上市是指一家已经上市但业务状况不佳的公司,被收购后,原公司的业务实体不再运营,而购买公司则利用原公司已上市的身份,再次进行融资和发展。

对于买壳上市的公司来说,具有已上市的身份可以大大减少融资和上市的时间,同时也能增加企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为了寻找适合买壳上市的公司,公司聘请了专业的投行机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尽职调查和评估。

最终,公司选择了一家曾经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上市公司作为目标。

该公司虽然曾经在房地产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不佳和管理不善,业绩不断下滑,并且面临破产的风险。

公司与目标公司进行了多轮的谈判和洽谈,最终达成了协议。

按照协议,公司将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利用目标公司的已上市身份进行买壳上市。

收购价格为每股5元,总计10亿元。

公司决定通过借贷和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来筹措资金。

完成收购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组,将原房地产业务关闭,并将重心转向水泥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内部管理,优化了业务流程和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由于公司具有已上市的身份,融资变得更加容易。

公司利用新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包括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的市场,提升企业形象等。

公司的业绩逐渐恢复并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

通过买壳上市,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融资和发展的目标。

公司的市值大幅提升,股价也逐渐上涨。

同时,公司的声誉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买壳上市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快速上市和扩大规模。

光汇石油买壳上市案例

光汇石油买壳上市案例

光汇石油买壳上市案例光汇石油:巧妙的资产注入通过注入客户而不注入资产,光汇石油集团的海上免税供油业务大部分被注入到上市公司,从而避免了资产注入构成非常重大交易被当新上市处理而需等待24个月的限制。

近年能源和资源公司的买壳热一度使香江投资者获利甚丰,但在金融危机后也一度使投资人受伤不浅。

若说买壳后能迅速令公司业务改善、投资者获利丰厚的,当数2007年底光汇石油对先来国际(00933.HK)的收购,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深圳石油大亨薛光林。

2008年初,薛光林通过其持有的离岸控股公司收购先来国际大股东刘东海所持有的68.26%股权,该收购给予先来国际的估值约为10亿港元,如今事隔不到两年,光汇石油市值已达150亿港元,增长了14倍,而原股东保留的3%股份也从每股0.84港元升到10港元,获利10倍多。

洽购先来国际光汇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薛光林1996年在深圳成立的民营石油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石油仓储与保税中转、成品油批发销售、海上免税供油,并拥有国内多处港口货轮加油业务的特许经营权。

其海上免税加油业务2007年从零起步,但成长迅速,当年为往来货轮加油约84万吨,当时预计2008年仅这一业务的销售额就可达到12亿美元。

海上免税加油采用的船用重油属于大宗商品,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和信贷,光汇石油勘探业务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同样的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成为光汇石油的迫切要求。

考虑到商务部“十号文”对内资企业海外上市的限制和海上免税供油的行业特点,其在未来两三年内直接上市不可能实现,在香港买壳成为最佳的资本运作方案。

对于光汇石油这样的公司,在选壳时考虑了多方因素。

首先,公司对融资需求迫切,因此买壳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切忌与原股东出现大量纠纷和矛盾,这就需要一次性购买大比例股权。

根据有关法例,买方因此将被迫启动全面收购要约程序,需动用的资金量很大;同时,还需要选择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壳,防止过多股份散落在市场或不明人士手中,导致今后操作的困难。

浪莎集团买壳上市案例

浪莎集团买壳上市案例

浪莎集团买壳上市案例(一)背景介绍自2001年起,浪莎管理层就一直有意进入资本市场,以壮大发展自己。

而作为一家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ST长控也致力于寻找重组合作者。

1998年4月上市的*ST长控,上市仅2年零10天,就被冠上ST的头衔,成为当时沪深两市1000多家公司中从上市到ST历时最短的一家。

而与四川泰港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天科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次重组宣告失败后,ST长控又被加星号,使其寻觅重组者的愿望更加强烈,可以说*ST长控是一个很典型的壳公司1,具有被收购的潜力,这也是浪莎所看中的。

(二)浪莎集团买壳上市过程2006年9月1日,*ST长控发布公告称,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国资公司与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浪莎控股受让四川省国资委持有的全部34671288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57.11%),成为*ST长控控股方,从浪莎买壳上市的方式来看采用的主要是股权的有偿转让。

第二年2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ST长控向浪莎控股定向增发10106300股,每股6.79元,用以购买浪莎控股持有的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样就意味着浪莎买壳*ST长控从而间接上市获得了成功。

(三)浪莎集团买壳上市操作流程分析买壳上市一般模式的操作流程包括三个步骤:买壳、清壳和注壳。

在浪莎集团买壳上市的案例中,并不包括清壳这个步骤。

步骤一:买壳。

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即买到上市公司这个壳。

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国资公司与浪莎控股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浪莎控股受让四川省国资委持有的全部34671288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57.11%),从而成为*ST长控的控股方。

其买壳过程见下图6 – 5 – 1和6 – 5 – 2。

买壳前:控股1壳公司:具有上市公司资格,但经营状况很差,准备成为其它公司收购对象,注入资产的公司。

买壳后:控股图6 – 5 – 2 买壳后 步骤二:注壳。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借壳上市是一种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然后将自身业务整体注入该公司,从而快速实现上市的方式。

借壳上市具有快速、便捷、省时省力的特点,是一种在中国股市颇为流行的上市方式。

下面将详细解析一些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1.中国平安借壳上市案例: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早期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1991年,中国平安在香港以上市公司中国鲸恩(Whale Next)为壳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购买,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中国平安以较低的成本和相对较短的时间上市,快速获取了大量资金,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融创中国借壳上市案例:融创中国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商。

2024年,融创中国通过收购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香港房地产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融创中国省去了繁琐的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联想集团借壳上市案例:4.海底捞借壳上市案例:海底捞是中国知名的餐饮企业,也曾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2024年,海底捞通过收购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小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海底捞节省了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借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便捷的上市方式,被众多企业所选择。

无论是中国平安、融创中国、联想集团还是海底捞,它们都通过借壳上市成功实现了迅速的上市,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借壳上市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企业在进行借壳上市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并将自身业务顺利注入,实现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

北交所 借壳上市案例

北交所 借壳上市案例

北交所借壳上市案例北交所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的方式,借助现有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实现自己的上市目标。

以下是十个关于北交所借壳上市的案例:1. 北交所借壳上市案例:2016年,某家科技公司A通过收购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B公司,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

这一举措为A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

2. 某化工公司C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D公司,成功获得了上市资格,并顺利完成了上市流程。

3. 2018年,一家金融科技公司E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的方式。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F公司,快速获得了上市资格,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

4. 为了实现上市梦想,某家互联网公司G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H公司,顺利获得了上市资格,并成功完成了上市流程。

5. 某家医药公司I在考虑上市的时候,决定选择北交所借壳上市。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J公司,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并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本和业务发展机会。

6. 一家新能源公司K为了快速实现上市,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的方式。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L公司,获得了上市资格,并成功完成了上市流程。

7. 2019年,某家物流公司M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的方式。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N公司,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并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8. 某家房地产公司O为了实现上市梦想,决定选择北交所借壳上市。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P公司,获得了上市资格,并成功完成了上市流程。

9. 一家传媒公司Q在考虑上市的时候,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的方式。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R公司,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上市目标,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10. 2020年,某家食品公司S选择了北交所借壳上市。

该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T公司,成功获得了上市资格,并成功完成了上市流程。

国美买壳上市之路案例分析课件

国美买壳上市之路案例分析课件
目录
IMC
4、思考题
1.1 国美电器历史沿革
•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成立。
IMC
• 1998年,国美认真总结了十几年的发展经验,出台了《国美经营管理手册》。
• 1999年7月,国美首次走出北京,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
• 2000年7、8月份国美电器成功阻击彩电价格联盟,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套现
• 2002年4月26日,黄转让 11.1%的股份给机构投资者, 做价0.425港元/股。
• 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 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 1.95亿港元,收购Artway Development(由黄光裕持 有)
• 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 式更名为“中国鹏润”
• 2003年7月,再发19%新股 融资3790万元。
对于国美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在国内首发上市显然困难重重;从香港首发上市同 样面临交易所对主板上市要求高的限制。
无论从时间和国美自身的条件来看,在国内和香港首发上市都是不可实现的。首发 不成,当然要借壳或者买壳!
2.1 国美香港买壳上市操作过程
2.1 国美香港买壳上市操作过程
国美买壳上市之路案例分析课件
IMC
密谋
• 2000年初,国美开始将 目光转向环境比较宽松 的香港证券市场,与詹 培忠接触。
铺垫
• 2000年6月底,开始染指 京华自动化。
• 2000年7月底,詹培忠控 制了京华自动化。
2.2 国美香港买壳上市过程关键时间点
IMC
买壳 • 2000年9月,实际控制人
在加大对公司的控制力 度。 • 2000年12月6日,黄光裕 成为京华自动化第二大 股东。 •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 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 新股。 • 2002年2月5日,京华自 动化增发13.5亿股新股。

最新11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最新11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2008年12月15日,WGC以7650万人民币的代价,全资收 购了山东博润的注册资本
山东博润的红筹模式最终成功了,完成了对政策 的突破。
• 山东博润的红筹上市最终能成功,几乎可以说,任何境 内的民营企业,只要实际控制人去境外设立一个离岸公 司,之后去收购一个十号文生效前已经设立的外商投资 企业,然后再用这家外商投资企业全资收购自己的纯内 资企业,即可堂而皇之地完成红筹架构。
• 突破四,如果实际控制人原先已经通过离岸公司持有了一家外商投 资企业,而主营业务资产皆属于“纯内资企业”,把纯内资企业出 售给自己控制的外商投资企业,是否需要商务部审批?长甲地产即 属于这种情况,通过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壳公司,将所 有的纯内资地产企业收购了。其也宣称无需商务部审批,并实现了 红筹上市。此突破说明,实际控制人只要拥有一家已有的外商投 资企业壳公司,即可完成红筹架构。
• 这个条款的含义是:用自己在境外设立的离岸公司,来 并购自己的境内公司(也就是跨境关联并购),需要报 商务部批准,权限不能下放。然而,商务部虽然明确了 审批权,但对关联并购,一概不予批准。而跨境关联并 购,恰恰是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关键步骤,可谓政策恰 恰卡在了脖子上。
• 自此,欲境外上市的企业便开始了与政策的博弈,监管 的政策底线也不断地被不同企业一点一点试探、一步一 步突破。
• 突破二,境内企业的控股权依然在内资股东手里,未能将控股 权转移出境外,后续转移股权的关联并购行为是否要商务部审 批?中国忠旺即是这种情况,其直接将境内股东的股权转让给 了境外股东,同样宣称无需商务部审批,并实现了红筹上市。 此突破说明,即使控股权没移出境外,红筹架构也无障碍。( 注:后来,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管理指引手册》【2008 年版】明确规定,十号文并购的标的公司只包括内资企业,已 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向外方转让股权,不参照十号文执行 。不论中外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不论外方是原有股东 还是新进投资者。)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VS
详细描述
某传统企业为了实现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 展的目标,选择买壳寻求新发展的方式。 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该企业获得了新的 业务领域和资源,进而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然而,多元化经营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 战,如市场不确定性、管理难度、资源整 合等。
05
买壳并购的未来展望
买壳并购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目标公司进 行法律尽职调查,确保股权转让合法 、资产权属清晰、税务合规,并制定 应对法律风险的预案。
整合风险
整合风险
买壳并购后,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整合,包括管理、业务、 财务等方面,可能存在整合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整合风险防范
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明确整合目标、步骤和时间表,确保 管理、业务、财务等方面的顺利过渡,同时保持与目标公司 员工的良好沟通。
政策法规的影响
01
02
03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政府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买壳并购市场 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监管力度加大
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买壳并 购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 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 为的发生。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进行买壳并购,鼓励 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转型升 级和国际化发展。
能力。
品牌和渠道优势
通过买壳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 品牌和渠道资源,提升企业市
场地位和影响力。
买壳并购的历史与现状
1 2 3
历史回顾
买壳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曾经一度非常活跃, 成为企业快速上市和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
现状分析
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买壳并 购逐渐降温,但仍然是一些企业实现上市和发展 的选择之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 例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买壳上市是指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一家已经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获得上市的资格。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来说,时间短、成本低、程序简便,因此在中国的股市中比较常见。

买壳上市的案例分析中,最为经典的例子之一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上市。

在2024年,阿里巴巴选择了位于美国的纽交所进行上市,而并没有选择传统的IPO方式。

阿里巴巴选择的买壳上市方式是通过收购一家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公司雅虎(Yahoo)的股票。

通过收购雅虎的股票,阿里巴巴就可以借用雅虎的上市资格,从而在纽交所上市。

这种买壳上市方式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买壳上市的速度比传统IPO方式快得多。

IPO的过程通常需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而通过买壳上市,阿里巴巴可以很快获得上市资格,从而更快地进行股权融资。

其次,买壳上市的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一家像阿里巴巴这样规模巨大的公司来说,通过IPO方式融资需要付出巨大的费用和工作量,而通过买壳上市可以节省这些成本。

最后,买壳上市可以使公司更容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通过在纽交所上市,阿里巴巴可以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提高公司的曝光度和市值。

然而,买壳上市也有一些风险和局限性。

首先,买壳上市依赖于合适的壳公司。

如果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壳公司,或者壳公司的质量不够高,那么买壳上市的计划就可能受阻。

其次,买壳上市的程序相对较为复杂。

尽管相比IPO来说时间和成本都会减少,但是整个买壳上市过程依然需要进行尽职调查、协商合同等一系列的步骤。

最后,买壳上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考虑。

一旦选择了买壳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从壳公司继承的一些问题(如财务问题、声誉问题等)而面临着诸多困扰。

总的来说,买壳上市是一种相对快速和成本较低的上市方式,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需求较高的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选择买壳上市还是传统IPO方式,需要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爱生药业买壳上市案例

爱生药业买壳上市案例
爱生药业买壳上市案例
一、买壳上市与流程
买壳上市,又称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 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买壳公司)通过收购一些 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壳公司) 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 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 的目的。
买壳,即收购 或受让股权 价款支付
换股完成后,wick公司总股本从1,669,180股增加到 12,846,680股,其中werke公司股东持有11,420, 000股,占总股本的88.89%,原wick公司股东1, 426,680股,占总股本的11.11%。随后,公司更名 为AXM制药有限公司,继续在0TCBB上市和交易。经 过反向并购后,AXM公司的组织结构为:AXM公司全 资控股美国werke公司,werke公司拥有沈阳天威威尔 克制药有限公司(STWP)100%股权。
买壳主体
买壳客体
收购对象:美国 “维克利夫国际公 司”(“WICK”) , 成立于1999年6月 30日, 在OTCBB 上市,主要业务为 通过互联网销售商 品。
美国werke公司, 成立于2000年12 月,注册在美国特 拉华州,公司主业 是中国制药企业的 权益投资。
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OTCBB)(简称OTCBB) OTCBB即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又称布告栏市 场,是由NASDAQ的管理者全美证券商协会 (NASD)所管理的一个交易中介系统。 OTCBB带有典型的第三层次市场的特征。 OTCBB与众多的创业板相比具有真正的创 业板特征:零散、小规模、简单的上市程序 以及较低的费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换壳

托普软件买壳上市

托普软件买壳上市

案例托普软件买壳上市1998年1月12日,四川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长征)董事会发布公告:1、公司董事会与四川托普科技发展公司(简称托普发展)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由川长征购买托普发展持有的1200万股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托普科技)中的1050万股股权,购买价格为每股7.42元,川长征采用现金方式购买,共计支付人民币7791.00万元,收购完成后,川长征持有托普科技53.85%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2、经自贡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同意,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金中借给川长征7791.00万元,作为本次购买托普科技法人股的资金来源;3、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川长征的主营业务由机床研究、生产、销售调整为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应用电子技术产品、机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1998年4目8日,自贡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与托普发展签定了国家股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川长征国家股全部股权共计4262.43万股转让给托普发展,转让价格为每股2.08元人民币,同时收取0.50元无形资产补偿费,转让完成后托普发展共持有川长征48.3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重组各方的基本情况:1、川长征:其前身为1966年由北京第一机床厂内迁包建的长征机床厂,是国家以机械制造金属切削加工为主业的机电工业重点骨干企业,1987年起实行股份制试点,三次发行社会公众股,1992年更名为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被国家体改委批准为继续进行规范化股份制试点的公众公司。

1995年11月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1997年底,公司总资产41163.46万元,净资产18515.93万元,总股本为8812.43万股,其中国家股4262.43万股,法人股1050万股,社会公众股2、托普发展:该公司为成立于1992年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营计算机应用软件及行业应用软件,1997年1月国家科委将以托普集团为主兴建的西部软件园确定为国家四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壳上市的案例【篇一:买壳上市的案例】买壳上市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证券市场的成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形态的资本运营模式,是企业超越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一种更高形态的经营方式,它为企业转变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契机。

一、与买壳上市的的关系广义的讲,借壳上市包括买壳上市,是非上市企业以拓展融资渠道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手段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企业并购行为。

狭义的讲,借壳与买壳是两种不同的并购行为。

借壳上市实质上是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集团公司)借助已拥有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扩大其运营规模,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其融资能力,以满足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则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控制上市公司,再通过各种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自己的资产和业务,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一般而言,企业买壳上市的壳目标大都是一些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企业购买上市公司以后,为了恢复或提高其再融资功能,会将自己的一些优质资产或高盈利业务逐渐注入上市公司使其经营业绩不断提高,融资功能不断加强。

当然,企业也有可能收购具有再融资资格的业绩尚可甚至是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只不过成本较高而已。

二、的意义及好处企业买壳上市目的各有不同,但根本目的大多在于获得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又能避免本企业全部业务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当前中国企业上市限制较多,比如受严格的审核标准的限制,受行业甚至是所有制方面的限制等等。

相对于直接上市,买壳上市则显得省时、省力,还可以避开某些限制和障碍,达到上市目的。

企业买壳上市带来的好处很多,又常因方式不一和政策环境不同而异,中国目前采取买壳上市的好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以前中国的企业融资几乎单一的依靠银行贷款,致使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自身发展。

企业通过买壳上市,使上市公司能够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溢价向社会配售新股,低成本进行融资。

这种方式不像向银行贷款或企业举债一样,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而是属于权益性投资,能够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善,又有利于企业其他融资方式的从容选择,使企业走向良性循环,以利于企业的稳健高速发展。

例如上市公司可以为控股公司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也可以购买控股公司资产或者直接向控股公司项目投资,还可以与控股公司合资建厂,这些都可以大大缓解控股公司的资金压力。

其次,企业在买壳上市的过程中,通过一级市场的包装宣传和二级市场的股票炒作,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实施买壳上市,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新闻媒体上会经常出现有关买壳上市相关企业的报道,企业知名度大大提高,无形资产迅速升值,产品竞争力会得到有力加强,这些是无法准确用金钱来估量的。

第三,企业买壳上市,通过异地收购,企业可以有效穿越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为企业经营开辟新的市场。

众所周知,由于现行的财税体制,地方保护主义在各地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很严重。

企业收购异地的一家上市公司,通过系列资产置换和业务重组,就可以有效的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障碍,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当然这本身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日本五十铃公司收购北京北旅,就是为了避开中国对汽车进口设计的高关税。

第四,企业买壳上市,控股一家业务范围与自己不同的上市公司,有利于企业多元化发展和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

企业如同人体一样有自己的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灭亡过程。

要避免企业衰亡,就要未雨绸缪,在企业的成熟期通过企业并购,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实行多元化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五,企业买壳上市,通过收购与自己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上游公司,还会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双赢益处:稳定的资源来源或者稳定的销售渠道,或者整合后的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带来的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收益上升。

第六,非公司制企业通过,能够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运营更加规范化。

一个非公司制企业通过买壳上市,加之后续的资产重组,将自己逐渐变为一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由于受来自股东、社会中介机构和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督,其经营管理不得不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其经营活动也有必要规范进行,这无疑有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

第七,企业通过买壳上市,能够获取某些国家或地方对上市公司的政策优惠和政策支持。

就目前而言,上市公司一般是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代表,也是地方政府向社会宣传本地区的窗口,所以往往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与支持。

例如一般企业所得税为33%,而上市公司大多是15%,仅此一项使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大大提高。

此外,还能获得诸如项目优先支持、资金协助解决等优惠政策。

第八,某些企业买壳上市还可以通过资本运营获取转让控制权带来的巨大差额收入或者以上市公司为载体变现自己的部分资产。

企业收购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通过管理整顿和其他拯救措施,使企业走出困境,价值上升,股票升值,然后将其出售,获取差价收入。

企业也可以利用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融资,再反向收购企业资产,实现资产变现的目的。

以上是从微观、从拟上市企业角度分析买壳上市的意义,从宏观角度和广大投资者角度看其意义在于:一是买壳上市使得经营不善或缺乏发展潜力的企业从证券市场淡出,让实力强、业绩好、潜力大的企业进入,以保证社会资金和资源流向高效益的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原则,有利于真正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功能。

二是它能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这在当前公司上市审查难以规范的情况下,尤具现实意义。

像st红光等上市公司若不能被有效重组或买壳上市,其股票持有者便只好当永远的套牢者了。

三、买壳上市的方式方法企业买壳上市在标准、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通过证券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控股上市公司。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主要是操作技巧的不同。

中国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并不上市流通,而且许多上市公司还有b股,所以情况较为复杂,方式方法也难以统一。

1、二级市场公开收购这是一种场内交易的,又称要约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反向收购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买壳上市。

《证券法》规定:任何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5%的股权时应做出公告;以后每增加或减少5%,需再做出公告;持股比例达到30%时要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一般要约期满后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可视为收购成功。

这类买壳上市的壳目标在中国一般仅限于几家三无(无国家股、法人股、b股)概念股(方正科技、兴业房产、飞乐音响、飞乐股份、爱使股份、申华实业)和极少数流通股份在总股份中占绝对多数的上市公司。

由于股份相当分散,公开高比例收购成本太高,所以企业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一般无须达到50%的持股比例,便可达到买壳上市目的,例如北大方正控股延中实业仅仅持股5%多点。

2、非流通股股权有偿转让又称股权场外协议转让。

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将自己拥有的股权以商定的价格转让给收购方,受让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从而实现买壳上市,这就是中国目前常见的买壳上市。

在中国,股权协议转让又分为国家股有偿转让和法人股有偿转让。

目前股权转让主要按净资产定价,有溢价转让、平价转让和折价转让三种情况。

主要取决于买壳上市公司对壳公司壳价值的估量。

1998年上市股权转让平均溢价率为6.48%,在壳公司大多为亏损公司的情况下,仍能如此,可见壳资源的稀缺性。

目前,就国有股转让而言,由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和市场禁入等因素,限制条件较多,审批也比较严格;法人股转让除了受发起人股三年不能转让限制外,其他限制较少,因而相对比较容易操作。

这种类型的买壳上市案例很多,如早期的珠海恒通受让上海建材局持有的棱光实业的国家股,后来的吉轻工国家股转让给吉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华馨受让青岛商总持有的青岛国货的股权等属于国际股转让;中远集团收购众城实业、和光集团收购北商技术、山东力诺收购双虎涂料、鲁能集团受让金马集团的股权等则属于法人股转让。

3、吸收合并是指非上市公司以自己的资产或股权与上市公司合并,改变上市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使自己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并购行为。

吸收合并目前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上市公司向控股母公司以外的企业实施实物或现金配股,使配股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有机会通过逐渐提高份额控股上市公司,实现买壳上市。

这种方式暂时被证监会禁止,但是定向增发新股又提供了此种方式的变通实现途径。

二是上市公司直接合并非上市公司,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企业兼并中的合并方式,只不过其中一方是上市公司罢了。

如粤tcl合并河南美乐电视机厂。

三是上市公司合并上柜公司。

上柜公司是指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公司。

国务院要求地方性证券市场必须关闭,对于部分质地好的上柜公司被上市公司合并,提供其社会公众股折变为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三年后上市流通的优惠政策,所以许多企业正在抓紧进行,尤其是同时拥有上市公司和上柜公司的企业集团。

目前操作成功的首推清华同方吸收合并鲁颖电子。

新潮实业合并新牟钢铁也已获国家证监会批准。

4、间接控股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而达到控股上市公司,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并购行为。

此种方式由于一般不动用现金,又能避开发起法人股三年内不能转让的限制,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股权持有者与非上市公司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处于控股地位,从而实现间接控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湖南创智软件园控股五一文就是通过与五一文的控股者(资产管理协会)共同组建创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占股51%而实现的。

二是非上市公司通过产权转让成为上市公司控股母公司的控股股东,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控股的目的。

例如延中实业是爱使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北大通过收购延中实业股权对其实施控股,从而间接成为爱使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广东万基收购鲁信国际的股权,从而间接成为烟台发展的控股股东等等。

四、买壳上市操作程序和运作 1、买壳上市的一般操作程序买壳上市的方式多种多样,操作过程相当复杂、繁琐,不同方式的买壳上市其动作过程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一)立项这是企业买壳上市的开端,主要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出买壳上市决策并征得民主同意或得到董事会批准,国有企业还要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