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ppt课件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a2a165fbfc77da269b1f3.png)
ppt课件
39
影像表现
CT: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伴室管膜下多发小结节, 部分钙化。
MR: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不均匀高信号;室管膜 下结节T1WI显示较T2WI清晰,脑实质内结节T2WI显示较 T1WI清晰。
增强扫描:CT、MR均呈均质性强化。
ppt课件
40
CT、MR
ppt课件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 像诊断及鉴别
ppt课件
1
病例1
女,25岁 发现颅内占位4年 4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加重一周 宝鸡市人民医院MR:第4脑室占位、脑积水 既往体健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7
病例2
男,38岁 头痛、头晕半月 半月前饮酒出现头痛、头晕,头痛呈闷胀、以顶部为
著,伴恶心、呕吐 当地医院CT: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体健
ppt课件
8
MR平扫:轴位T1WI、T2WI、T2Flair、矢状位T1WI
ppt课件
9
DWI+MR增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
ppt课件
10
ppt课件
35
鉴别3-室管膜下瘤
起源于室管膜下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神经胶质祖细胞, 具有向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分化的混合特征,肿瘤血 供较少
主要见于侧脑室(近室间孔处)及第四脑室 好发于成年男性 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有关 肿瘤多处圆形肿块,可呈分叶状,肿瘤边缘清晰
ppt课件
36
影像表现
CT:类圆形、椭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 MR:类圆形肿块,可呈分叶状;可伴囊变、出血、钙化;
室管膜瘤讲课PPT课件
![室管膜瘤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d587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临床表现:根据 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颅内压增高、 肢体运动障碍、 感觉异常等,结 合影像学检查结 果,可初步诊断 为室管膜瘤。
其他检查:如脑 脊液检查、血常 规检查等,可帮 助了解肿瘤的侵 犯范围和病情严 重程度。
室管膜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切除 肿瘤,缓解症状, 提高生存率
放疗:利用放射 线杀死癌细胞, 缩小肿瘤,缓解 症状
化疗:利用化学 药物杀死癌细胞, 缩小肿瘤,缓解 症状
靶向治疗:针对 特定基因突变进 行治疗,提高疗 效,减少副作用
室管膜瘤的手术指征
室管膜瘤恶性程度较高,需 要尽早切除,避免肿瘤扩散 和转移
患者年龄较小,手术切除肿 瘤对于患者的生长发育影响
较小
诊断明确,肿瘤体积较大, 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症状
室管膜瘤位于脑干部位,手 术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
临床表现:室管 膜瘤早期症状不 明显,随着肿瘤 的生长压迫周围 脑组织,可出现 头痛、恶心、呕 吐、视力模糊等
症状。
室管膜瘤的症状表现
室管膜瘤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通 过CT、MRI等 影像学检查,观 察肿瘤的位置、 大小、形态及与 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
病理学诊断:通 过手术切除或穿 刺活检等方式获 取肿瘤组织,进 行病理学诊断, 确定肿瘤的性质 和组织学类型。
室管膜瘤患者的日常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 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肿瘤复发或转移。
心理调适:室管膜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积极寻 求心理支持,如与亲友交流、参加病友会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避免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有害物 质,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脑室内肿瘤影像表现课件
![脑室内肿瘤影像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7c5c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2.png)
05
06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等
综合诊断:结合多种检 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脑室内肿瘤影像 表现
影像检查方法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 内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室内 肿瘤信息,如肿瘤的质地、边界和周围组织关系。
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室内肿瘤的血供情况,有 助于诊断和治疗。
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 和激光照射杀死肿瘤细胞
联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 法,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谢谢
1
磁共振成像 (MRI):高分 辨率,可显示肿 瘤位置、大小和
形态
4
脑磁图(MEG): 可检测脑肿瘤引 起的磁场变化, 有助于诊断和治
疗
2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显示 肿瘤的密度和边 界,有助于诊断
和治疗
5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可检 测脑肿瘤引起的 脑功能变化,有 助于诊断和治疗
3
正电子发射断层 扫描(PET):可 显示肿瘤的代谢 活性,有助于诊
肿瘤细胞转移:研 究肿瘤细胞转移机 制,寻找抑制肿瘤 细胞转移的方法
肿瘤细胞耐药性: 研究肿瘤细胞耐药 性机制,寻找克服 肿瘤细胞耐药性的 方法
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研究肿瘤细胞免疫 逃逸机制,寻找克 服肿瘤细胞免疫逃 逸的方法
治疗新方法探索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 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攻 击肿瘤细胞
化
预后及随访
预后:脑室内肿 瘤的预后与肿瘤 类型、位置、大 小、治疗方法等
因素有关
随访:术后定期 随访,监测肿瘤 复发、转移等情
况
治疗方法:手术、 放疗、化疗、靶 向治疗等方法的
室管膜肿瘤的科普知识PPT
![室管膜肿瘤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5f53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3.png)
症状
视力问题:肿瘤对视神经造成压力,可 能导致视力下降。
其他症状:如持续性疲劳、失眠和行走 困难等。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核磁共振成像(MRI)是 室管膜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对于良性肿瘤,手 术切除是常规治疗方式之一。
诊断和治疗
放疗和化疗:对于恶性肿瘤,常常结合 手术切除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治疗。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室管膜肿瘤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介绍 症状 诊断和治疗 预后和复发 预防和注意事项
介绍
介绍
什么是室管膜肿瘤:室管膜肿 瘤是指在室管膜(脑脊液产生 和循环的结构)中形成的肿瘤 。 常见类型:室管膜瘤、室管膜 腺瘤、室管膜母细胞瘤等。
介绍Biblioteka 影响因素:年龄、遗传、辐射暴露等。
症状
症状
头痛:经常性头痛是室管膜肿 瘤的主要症状之一。 呕吐:由于肿瘤压迫尺寸,可 导致呕吐和恶心。
预后和复发
预后和复发
预后:预后取决于肿瘤类型、 分期和治疗方式。 复发:室管膜肿瘤有可能复发 ,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
预防和注意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 惯和适量运动。 避免放射线暴露: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 源。
预防和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早 期发现肿瘤。
脑室内肿瘤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脑室内肿瘤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f5deb6d0d233d4b14e699a.png)
– 左侧颞、顶、枕交界区受到侵犯,病人将出现失认及失语症。 – 脑室周围组织受累及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随颅内
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 颅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精神障碍
• 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一 般症状比较轻,在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 周身软弱无力,对周围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
• 大多数肿瘤发生于室间孔附近,
• CT平扫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的肿块,瘤 内常见灶性钙化,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均 匀性强化,伴有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脑 积水。
• MR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明显 强化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脑室脑膜瘤
• 脑室内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的三角区,约占颅 内脑膜瘤的2%,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见, 有好发于左侧的倾向。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转移瘤
• 室管膜下转移多见于髓母细胞瘤、松果 体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CT表现为脑 室周围略高密度带状影。增强:室管膜 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
• MRI平扫:多数转移呈长T1 长T2信号。 增强:为均一结节状强化或环状。
metastases
• CT:多呈高密度,边缘光滑均匀一致的强化团 块,可有钙化。肿瘤多由脉络膜动脉供血,增 强可见粗大的脉络膜动脉向肿瘤供血。
• MR:表现为轮廓清楚,T1一般是低信号,有 明显的增强效果,但其信号可受血管密度、钙 化、囊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呈不均匀状。
脑室脑膜瘤
• 侧脑室三角区多见 • 常见于中年人 • CT平扫等或稍高密度,可有钙化 • MRT1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 • 显著均质强化
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 颅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精神障碍
• 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一 般症状比较轻,在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 周身软弱无力,对周围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
• 大多数肿瘤发生于室间孔附近,
• CT平扫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的肿块,瘤 内常见灶性钙化,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均 匀性强化,伴有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脑 积水。
• MR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明显 强化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脑室脑膜瘤
• 脑室内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的三角区,约占颅 内脑膜瘤的2%,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见, 有好发于左侧的倾向。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转移瘤
• 室管膜下转移多见于髓母细胞瘤、松果 体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CT表现为脑 室周围略高密度带状影。增强:室管膜 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
• MRI平扫:多数转移呈长T1 长T2信号。 增强:为均一结节状强化或环状。
metastases
• CT:多呈高密度,边缘光滑均匀一致的强化团 块,可有钙化。肿瘤多由脉络膜动脉供血,增 强可见粗大的脉络膜动脉向肿瘤供血。
• MR:表现为轮廓清楚,T1一般是低信号,有 明显的增强效果,但其信号可受血管密度、钙 化、囊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呈不均匀状。
脑室脑膜瘤
• 侧脑室三角区多见 • 常见于中年人 • CT平扫等或稍高密度,可有钙化 • MRT1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 • 显著均质强化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d19f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a.png)
左额部镰旁 等T1,等T2 肿块,边界 清楚。增强 后明显强化。 冠状面显示 病变位于嗅 沟。
10
MRI表现
(二)增强后脑膜瘤 有显著而均匀的增强, 脑膜瘤附着处的脑膜 受肿瘤浸润有显著增 强,叫“硬膜鼠尾征” (或“脑膜尾征”) 有特征性。
11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 似假包膜,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3、矢状位肿瘤前缘贴在颅底脑膜往前面生长,象一只下 破胆的老鼠俯在鞍上,叫“蹲鼠”征。
4、可见脑膜尾征。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
化也没有脑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瘤多伴结节性硬化,次之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大成人最常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24
恶性脑膜瘤
女性,45岁,头痛一周,无其它异常症状。
顶叶与大脑 镰紧邻较低 密度占位性 病变,边界 清楚,内密 度不均。
25
恶性脑膜瘤
极少见,其生长速度较快,具有明显的侵 袭性(如肿瘤周围出现明显水肿而本身无 或仅有轻微钙化。平扫和增强显示瘤内明 显囊变。增强扫描肿瘤不增强或轻中度强 化,肿瘤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恶性 脑膜瘤瘤周水肿有一特点:即肿瘤最大径 与瘤周低密度水肿区最大径有时不在同一 层面,这一点与胶质瘤不同,后者脑水肿 与肿瘤的最大径总是在同一层面。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 不如脑膜瘤,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10
MRI表现
(二)增强后脑膜瘤 有显著而均匀的增强, 脑膜瘤附着处的脑膜 受肿瘤浸润有显著增 强,叫“硬膜鼠尾征” (或“脑膜尾征”) 有特征性。
11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 似假包膜,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3、矢状位肿瘤前缘贴在颅底脑膜往前面生长,象一只下 破胆的老鼠俯在鞍上,叫“蹲鼠”征。
4、可见脑膜尾征。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
化也没有脑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瘤多伴结节性硬化,次之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大成人最常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24
恶性脑膜瘤
女性,45岁,头痛一周,无其它异常症状。
顶叶与大脑 镰紧邻较低 密度占位性 病变,边界 清楚,内密 度不均。
25
恶性脑膜瘤
极少见,其生长速度较快,具有明显的侵 袭性(如肿瘤周围出现明显水肿而本身无 或仅有轻微钙化。平扫和增强显示瘤内明 显囊变。增强扫描肿瘤不增强或轻中度强 化,肿瘤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恶性 脑膜瘤瘤周水肿有一特点:即肿瘤最大径 与瘤周低密度水肿区最大径有时不在同一 层面,这一点与胶质瘤不同,后者脑水肿 与肿瘤的最大径总是在同一层面。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 不如脑膜瘤,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课件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65e8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d.png)
血管造影: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
脑电图:显示肿瘤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脑脊液检查:显示肿瘤对脑脊液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结构、分化程度等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如IDH1、IDH2等
免疫组化检查: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如GFAP、EMA等
细胞遗传学检查: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如1p/19q缺失等
05
内分泌功能异常:可能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02
癫痫: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抽搐、意识丧失等
பைடு நூலகம்
04
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MRI扫描: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理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分化程度等,将肿瘤分为I-IV级,其中I级为低级别,IV级为高级别。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
临床分期:根据肿瘤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确定分期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04
放射治疗副作用:可能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但一般可恢复
放射治疗方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
谢谢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癫痫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化学物质等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脑电图:显示肿瘤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脑脊液检查:显示肿瘤对脑脊液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结构、分化程度等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如IDH1、IDH2等
免疫组化检查: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如GFAP、EMA等
细胞遗传学检查: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如1p/19q缺失等
05
内分泌功能异常:可能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02
癫痫: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抽搐、意识丧失等
பைடு நூலகம்
04
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MRI扫描: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理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分化程度等,将肿瘤分为I-IV级,其中I级为低级别,IV级为高级别。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
临床分期:根据肿瘤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确定分期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04
放射治疗副作用:可能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但一般可恢复
放射治疗方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
谢谢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癫痫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化学物质等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课件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55d91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4.png)
脑室外室管膜瘤源于异位的室管膜组织,肿 瘤多数为缓慢膨胀性生长,常表现为分叶状
肿块; 幕下者常见于小儿且多为实质性,但粘液乳 头型常见囊变和出血。 MR 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水肿轻,增强
后为中度花环状强化,转移一般为沿蛛网膜下腔 转移,张雪林等报道的1例右侧小脑半球 室管 膜瘤转移至C5水平蛛网膜下腔。
EMA(+),S100(+),GFAP(++) Ki-67 40%.
Syn(+),Ag(-),
最后诊断
本例病变从HE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综合 考虑为室管膜瘤II 级
▪ 讨论
2000年WHO分类,室管膜肿瘤分为: 1、室管膜瘤,变型:细胞型,乳头型,透明 细胞型,脑室膜细胞型;
2、间变性室管膜瘤; 3、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 4、室管膜下瘤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与囊变明显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需进行鉴别 鱼博浪等认为,以下三点有帮助:
1、发病年龄; 2、瘤周水肿程度; 3、瘤内钙化。
男性,14岁。 全身抽搐一次,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不伴 头痛、呕吐。
实验室检查 :淋巴细胞百分比轻度增高 43.8%(20-40%)
手术所见
硬膜与肿瘤无明显粘连,硬膜内侧面呈紫 红色,肿瘤突出脑表面,色暗红、软,边界清 楚,深部囊性变,分离时有囊液流出,肿瘤质 脆,供血不丰。
免疫组化
室管膜瘤ppt课件
![室管膜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2d56cf5ef7ba0d4a733bdb.png)
男性,58岁。头痛1周。多发室管膜 瘤
CT平扫:三、四脑室,双侧侧脑室内散在多 发大小不等高密度结节影,大约直径9mm30x25mm,CT值41-68HU,最大者位于左侧 脑室体内,边缘见小囊变区。双侧侧脑室 明显扩张积水。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改变。 CT诊断:考虑颅内多发室管膜瘤。 手术病理:室管膜瘤。
女性,30岁,头痛4-5天。左侧侧脑室前角室管膜瘤,
并左侧侧脑室种植转移
。
CT平扫:左侧侧脑室前角见一软组织影充 填,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等密度与 略高密度,CT值23-29HU,大小约 2.5x3.8cm,边界尚清楚,形态不规则。左 侧侧脑室体部后份亦见一小结节软组织影, 贴于脑室壁上,大小约直径0.8cm,密度均 匀,CT值32HU。
室管膜瘤教学
室管膜瘤以青少年多见,但发生在幕上的患者年龄偏大, 本例(42岁)符合; 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上皮,可突入脑室内(境界较清) 或向脑室外生长(向脑内浸润),本例都存在; 室管膜瘤多为实性,平扫为菜花样混杂密度,部分肿瘤可 见不定形钙化,增强扫描病灶为非均匀性中度增强,本例 典型; 室管膜瘤位于侧脑室可引起脑室局部扩大,本例病灶外侧 囊性低密度灶为扩大的脑室,不是病灶的囊变,一般囊变 应该更接近类圆,且密度一般会高于脑脊液密度,囊壁会 较厚并厚度不会如此均匀; 其与少枝胶质瘤的鉴别,少枝绝大部分发生在大脑半球表 浅的灰质内(本例位置较深),肿瘤血运不丰富,强化轻 微(本例有中度不均强化),少枝钙化多位于血管壁或血 管周围,呈弧条形,室管膜瘤钙化多为点样。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因肿瘤部位不同也各不相同。 第四脑室内者应与髓母细胞瘤鉴别,髓母多源于 小脑蚓部,向前突入第四脑室,强化较室管膜瘤 明显。 侧脑室者需与脑室内脑膜瘤鉴别,后者多边缘光 滑、密度均匀,强化明显。 第三脑室者应与胶样囊肿鉴别,后者多呈圆形、 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多数不强化。 脑实质内者应与星形细胞瘤鉴别,但鉴别较难。 室管母细胞瘤罕见,除坏死囊变机率稍高、瘤周 水肿较重外,其余表现与室管膜瘤无明显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理
20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影像表现
CT:
①平扫示肿瘤呈菜花状的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②第四脑室内肿瘤后方或侧方围绕带状、新月形脑脊液,前方与
脑干境界不清。 ③幕上肿瘤常发生于脑室周围,多位于顶叶、枕叶或颞顶枕交界。 ④约62%可发生钙化,多呈散在沙粒样、斑点状钙化。 ⑤肿瘤常合并囊变、坏死,囊腔大小不一,壁光滑。 ⑥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不均匀中等强化。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 像诊断及鉴别
1
病例1
女,25岁 发现颅内占位4年 4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加重一周 宝鸡市人民医院MR:第4脑室占位、脑积水 既往体健
2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T1WI轴位+增强扫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
3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表现
13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增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
14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CT表现
平扫:双侧侧脑室不对称,扩大,侧脑室体部可见
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5.2cm×4.3cm,内密 度不均匀,CT值约18-35HU。
考虑:侧脑室体部占位性病变并幕上脑积水,建议
透亮,部分呈印戒样
诊断:室管膜瘤伴灶性出血、坏死
5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例2
男,38岁 头痛、头晕半月 半月前饮酒出现头痛、头晕,头痛呈闷胀、以顶部
为著,伴恶心、呕吐
当地医院CT: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体健
6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平扫:轴位T1WI、T2WI、T2Flair、矢状位T1WI
24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第四脑室、枕大池区见不规则等、稍长T1信号肿块影,内信
号不均匀,见多个不规则斑片状稍短T1信号影,增强扫描明 显不均匀强化,轴位示病变右后方见新月形未强化低信号区, 病变向下呈铸型生长,突入枕骨大孔进入颈段椎管内,达颈2 椎体水平上缘,桥脑、延髓、上段颈髓及小脑明显受压、变 薄,病灶大小约3.8cm×2.8cm×7.3cm。
7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8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9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理
2012年11月在唐都医院行手术切除肿瘤 诊断:室管膜瘤
10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例3
男,38岁 阵发性头痛3年,右下肢无力2月 3年前五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枕部、顶部阵发性隐
⑤肿瘤多突入对侧侧脑室,或沿脑室通路突入邻近脑室,或侵入基底部脑 实质。
⑥增强扫描中度-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
⑦DWI呈等、稍高信号
22 ⑧MRS:Cho/NAA多在2-4之间。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影像表现CT、MR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3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鉴别诊断
髓母细胞瘤 星型细胞瘤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转移瘤
MRS:Cro、NAA降低,Cho/Cro约1.1-2.2,Cho/NAA约1.2-2.5 考虑:室管膜瘤
4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理
肉眼:灰黄灰红碎组织一堆,总体积:
3.0cm×3.0cm×1.0cm,切面灰红质软,部分呈绒毛 状
镜下:瘤组织呈片、巢、假菊形团结构,细胞胞浆
(-),GFAP(-),KI-67(<1%),S-100(+)
17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室管膜瘤概述
概念:室管膜瘤是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
胞或室管膜残余组织及脑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主要发生于脑室内,以第四脑室最为常见。
分型:2007年,WHO将室管膜肿瘤分为 • 室管膜瘤: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
痛,每次持续约2分钟消失,伴头晕,头部沉闷不适, 双眼视物模糊,2月前出现阵发性右下肢无力
6年前发现右肾肾癌,在我院手术治疗
11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CT平扫:轴位
12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平扫:轴位T1WI、T2WI、T2Flair、DWI、矢状位T1WI
MRI进一步检查。
15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MR表现
平扫:双侧侧脑室不对称扩大,内可见一大小约
5.0cm×4.6cm×4.4cm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 DWI呈低信号内信号不均匀,可见多个椭圆形囊变区, 病变主体位于左侧孟氏孔附近,凸向右侧侧脑室,中 线结构右移。矢状位示病变第三脑室及额部脑实质内。
(WHOⅡ级)
• 间变型室管膜瘤(WHOⅢ级) • 黏液乳头状瘤(WHOⅠ级) • 室管膜下瘤(WHOⅠ级)
18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概述
病理:室管膜菊形团和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发病年龄:2个高峰年龄,5-15岁(多位于幕下)和40岁
左右(多位于幕上,脑实质多见)。
临床症状: • 颅内:头痛,伴头晕、恶心、呕吐,可强迫头位 • 幕上:颅内压增高症状、运动障碍、视力障碍、癫痫 • 幕下:颅内压增高症状、平衡障碍、颈部疼痛及僵硬 • 脊髓室管膜瘤:四肢疼痛、麻木及感觉、运动异常
增强:病变内见明显不规则线样、花环样强化影。 考虑:①室管膜瘤②中枢神经细胞瘤。
16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病理
肉眼:灰白色组织一堆,总体积:5.0cm×4.0cm×1.5cm,
切面灰白色,质较细
镜下:簇状细胞核埋入致密的胶质纤维基质中,见微囊
形成
诊断:室管膜下瘤 免疫组化:CK(-),EMA(-),SYN(-),CGA
21
xxxxxxxxxxxxxxxxxx医院
影像表现
MR:
①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有囊变(大片样)、钙化、少数 合并出血,信号不均匀。
②四脑室肿瘤可经四脑室正中孔、侧孔进入枕大池、桥小脑角区(可塑性 生长或“浇注”现象),边缘光滑。
③肿瘤后方或侧方围绕带状、新月形脑脊液。
④侧脑室肿瘤多位于体部或三角区,体积较大,广基底与室壁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