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旅游统计指标描述与分析
旅游统计方案
![旅游统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e55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旅游统计方案项目概述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市场。
如何对旅游业行业做出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呢?本文档旨在提供旅游统计方案,帮助相关机构或企业对旅游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和决策。
目标任务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旅游数据管理系统,将旅游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存储、分类和分析,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主要任务如下:1.确定统计范围和指标:需要定义所涉及的旅游相关的数据范围和细化指标,比如国内旅游、出境旅游、酒店业统计等。
2.建立数据采集系统:需要搜集各种旅游相关数据,包括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旅游企业收集到的数据、第三方的数据等。
需要将这些数据集成起来并存储在一个系统中。
3.数据清洗和整理:在将数据存储到统一的数据仓库之前,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主要任务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充缺失数据等。
4.数据分析和展示: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各种的数据分析,比如地域分析、行业分析、时间趋势分析等。
统计范围和指标针对旅游业行业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旅游收入等相关数据,涉及GDP、人口增长等影响因素。
2.酒店业:包括星级酒店、客房数、员工数、楼面面积等相关数据,涉及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人口规模等因素。
3.旅游资源:包括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节假日旅游资源等相关数据,涉及旅游景区规模、景区年游客数量等因素。
数据采集和存储为了搜集到各种旅游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考虑多种渠道进行数据采集,包括:1.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官网、国家数据中心等途径获取到相关的数据。
2.各地旅游局、旅游协会等发布的数据:分布在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旅游局、旅游协会等机构会定期发布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
3.旅游企业自身收集的数据:比如各大旅游集团会收集到各个酒店、旅游景区、在线旅游平台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数据搜集的重要来源。
旅游统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珊 第3章 旅游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旅游统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珊 第3章 旅游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ff442403d8ce2f00662399.png)
n
1 X
1 X
在加权的情况下: Xh
f 1 X f
• 小王登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4km, 到达山顶后原路返回,速度为每小时 6km,设山路长9km,小王的平均速度 为()km/h。(湖南2009)
– – – – A.5 B.4.8 C.4.6 D.4.4 答案:B
• 地铁检修车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6 分钟有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2分钟 有一列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 发车间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 是()分钟。(广东2009)
按日产量分组 工人数f (千克) (人 ) 10 60 以下 60 – 70 19 70 – 80 50 80 – 90 36 90 – 100 27 100 – 110 14 8 110 以上 164 合 计
平均日产量 X Xf f
组中值X (千克) 55 65 75 85 95 105 115 -
– – – – A.2 B.3 C.4 D.5
答案:B
• 有人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12分钟有 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列 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发车间 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是() 分钟。(黑龙江2010)
– – – – A.2 B.4 C.6 D.8
答案:C
• 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 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佳港口需9 小时。问如果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 港口航行至乙港口需要多少小时()。 (浙江2011)
大,平均数受该组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例 将上例资料略作修改:
按日产量分 组(件) 工人数(f) 各组日产量 (件)
12 13 16 17
合计
2 1 3 2 8
旅游统计学
![旅游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85b91a14791711cc7917a6.png)
第一章一什么是旅游统计学1:“统计”(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统计学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是一门对群体数据特征进行计量描述和分析推论的科学,即统计理论。
3:中国人民共和国《旅游统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统计的基本内容,是对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区(点)接待工作量,经济效益,旅游从业人数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旅游者实施抽样调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生活情况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和对旅游者实施的抽样调查。
三旅游统计的作用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实施监督知识决策四旅游统计组织①国家综合旅游统计组织②业务部门专业统计组织③基层单位旅游统计组织第二章一总体和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要求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实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特点:大量性同质性确定性变异性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既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的基本单位。
二1:指标:是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概念或范畴,是统计指标的简称2:统计指标: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简称标志。
三相对指标1:概念: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互有影响的指标总值进行求得的比率乘商数就构成相比指标。
2:相对指标的种类*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是指同类指标在不同状态下数值之比,也称为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报告期/基期水平×100%)*比较相对数四平均指标(动态指标)1 概念用以反映旅游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指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中表现形式为平均数。
2 作用①反映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是评价事物的重要数据 ②对同类现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③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推算其他有关指标 3 计算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a1)简单的平均数 na na a aa a n∑=++++=...3212)加权平均数 3)调和平均数 4)中位数①未分组②分组 5)众数五 动态数列 1 概念:将某种旅游经济现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按先后顺序排列所得到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
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的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
![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的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d41e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e.png)
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的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相关数据,包括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景点等方面的数据。
2.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和数据库,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的旅游统计指标和规律,如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消费结构、旅游人口特征等。
4.数据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矛盾和趋势进行解读和说明,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可以通过对旅游行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旅游市场的状况和趋势,判断旅游发展的整体方向和重点,为政府制定旅游政策和提供决策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文化和旅游部监测旅游市场的运行情况,掌握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发现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在具体工作中,文化和旅游部的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熟练运用数据软件和工具,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旅游业务知识和行业经验,了解旅游市场的变化和特点,能够从数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文化和旅游部的旅游统计与数据分析工作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旅游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可以为政府制定旅游政策和规划提供有力支持,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旅游统计方案
![旅游统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5ef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b.png)
旅游统计方案一、引言旅游统计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科学、客观地量化、统计和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旅游统计的必要性、目标、方法和步骤,并提供一个详细的旅游统计方案。
二、旅游统计的必要性旅游统计对于旅游行业的政策制定、市场分析、投资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旅游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旅游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旅游统计的目标1.了解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通过对旅游参观人数、消费金额、景区入园次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准确估计旅游市场的规模,并计算其年增长率,为政府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旅游市场结构:通过对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旅游出游方式的统计,可以了解旅游市场的结构和特点,为各地区和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时提供指导。
3.评估旅游经济效益:通过统计旅游业的产值、就业人数、税收贡献等数据,可以评估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并掌握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旅游统计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对旅游者进行访谈和调查,收集他们的旅游行为、消费习惯等数据。
2.记录法:通过设立登记点或使用自动售票机等设备,记录旅游者的人数、消费金额等数据。
3.抽样调查法:通过从大样本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再通过统计方法推算全体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消费习惯。
4.数据分析法:通过对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进行数据比较、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得出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五、旅游统计的步骤1.确定统计指标和方法:根据统计目标,确定需要统计的指标和采用的统计方法。
2.数据收集和整理: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法等方法,收集旅游统计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处理。
3.数据分析和运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运算,得出相应的统计结果。
4.结果呈现和报告:将统计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民族旅游数据分析报告(3篇)
![民族旅游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bec7d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7.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报告通过对民族旅游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各大旅游网站及旅行社等公开渠道,涵盖了民族旅游的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旅游产品、旅游地区等多个方面。
2. 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民族旅游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2)相关性分析:分析民族旅游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如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等。
(3)回归分析:建立民族旅游各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民族旅游的影响程度。
三、民族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 游客数量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我国民族旅游游客数量逐年上升。
2019年,民族旅游游客数量达到5.4亿人次,同比增长7.5%。
其中,国内游客数量为5.3亿人次,境外游客数量为1000万人次。
2. 旅游收入民族旅游收入也在持续增长。
2019年,民族旅游总收入达到5600亿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5480亿元,境外旅游收入为120亿元。
3. 旅游产品民族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民族风情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民族节庆活动、民族特色美食等。
近年来,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 旅游地区民族旅游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
此外,东北地区、江南地区等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四、民族旅游发展趋势分析1. 游客结构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民族旅游游客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家庭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成为主流,中高端游客比例逐年上升。
2. 旅游需求游客对民族旅游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追求深度体验、个性化定制、生态环保等。
统计学中的旅游统计
![统计学中的旅游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d860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7.png)
统计学中的旅游统计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预测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其中旅游统计是其中之一。
旅游统计通过定量分析旅游相关的数据,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旅游市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包括旅游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技巧,以及旅游统计为旅游业提供的决策支持。
一、旅游数据收集方法旅游数据的收集是旅游统计的基础,它包括了对旅游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记录。
常用的旅游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调查问卷:通过向旅游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的个人信息、旅游偏好、出行方式等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旅游者的特征和需求,但需要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专业知识。
2. 记录统计:通过统计和记录旅游相关的数据,如游客数量、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消费金额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统一管理机构的景区或旅游目的地,数据相对容易获取,但可能无法获取个体旅游者的详细信息。
3. 客流计数器:通过安装客流计数器或监控摄像头,在旅游景点或交通枢纽等地点进行客流量的记录。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统计旅游者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旅游流量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二、旅游数据分析和解释技巧旅游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是统计学在旅游领域的核心应用之一,它有助于揭示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1. 描述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展示旅游数据的中心趋势、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旅游产业的总体状况。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2. 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旅游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和依赖关系。
例如,可以分析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旅游对经济的贡献。
3.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分析旅游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揭示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特征。
这对于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统计的决策支持旅游统计为旅游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和规划旅游发展方向。
旅游统计学
![旅游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98df1f0b4e767f5acfceda.png)
(三)统计分析——采用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计算分析指标;揭示规律性
三、旅游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调查阶段:统计报表制度、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
整理阶段:统计分布、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表、统计图
分析阶段:综合指数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时间:17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
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统计学的创立时期
(一)政治算术学派
1、代表人物:威廉·配第(英国)
代表著作:《政治算术》
主要贡献: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某种程度上统计学的创始人”
2、代表人物:约翰·格朗特(英国)
需要向被调查者讲明调查的意义和用途
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要求被调查者必须具有相当的责任心与文化水平
(五)通讯调查
1、也称邮寄问卷调查
2、是一种标准化调查
3、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4、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
5、问卷或表格的发放方式有邮寄、宣传媒介传送、专门场所分发三种
(二)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
(1)按数量特点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用绝对数表示。
如:企业单位数,职工人数,产品产量,工资总额等。
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相对水平和工作质量,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平均工资、出勤率,人口密度等
第二章统计调查概述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
旅游统计指标解释
![旅游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b562332192e45361066f587.png)
旅游统计指标解释
2011年1月4日
旅游者人数包括入境国际旅游者人数、出境居民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
⑴入境国际旅游者人数:指来中国参观、访问、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人数。
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常驻机构,如使领馆、通讯社、企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我国常住的外国专家、留学生以及在岸逗留不过夜人员。
⑵出境居民人数:指大陆居民因公务活动或私人事务短期出境的人数。
公务活动出境居民人数包括在国际交通工具上的中国服务员工,因私出境居民人数不包括在国际交通工具上的中国服务员工。
⑶国内旅游者人数:指我国大陆居民和在我国常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指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中国大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旅游支出,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国际旅行社指经营对外招徕并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来中国、归国或回内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国内旅行社指负责经营招徕、组团、接待国内旅客的旅游业务,以及不对外招徕,负责经营接待国际旅行社或其它涉外部门组织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来中国、归国
涉外饭店指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饭店。
2024年旅游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旅游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8b48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d.png)
2024年旅游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旅游统计年终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旅游统计部门的重要年份。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团队紧密围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深入推进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工作成果1.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我们在去年对旅游统计指标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增加了对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监测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行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进一步细化了统计调查表格,使数据录入更加规范,减少了误差。
2. 提升数据采集质量通过加强对各级统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我们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样本抽取上,采取科学、公正、随机的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数据校验机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合理性和逻辑性的审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3. 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旅游收入、旅游人数等关键指标上,我们进行了精准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4. 提供决策支持我们及时准确地向决策机构提供了各类统计报告和分析报告,为领导及时掌握全面的数据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了决策支持。
通过与决策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我们成功推动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 加强信息化建设我们积极推进旅游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了数据录入、处理和分发的系统平台。
通过优化系统流程和功能,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计数据的时效性还需提高由于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和延迟,导致统计数据的发布有一定的滞后性。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与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47b3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3.png)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与分析对于旅游者来说,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往往是旅行策划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而对于旅游管理机构和目的地营销者来说,了解旅游者的喜好和需求是制定旅游战略和推广计划的关键。
因此,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游客来源、游客满意度以及游客消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目的地管理者和营销者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针对旅游统计与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统计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1.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统计是指对游客数量和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的过程。
在统计旅游数据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游客数量统计游客数量是旅游统计的基本指标之一。
通过记录来访游客的数量,可以了解到某个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和营销者来说,了解游客数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投资计划和宣传策略。
1.2 游客来源统计游客来源统计是指记录来访游客的地域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游客来自不同地区的比例和数量,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目的地的市场潜力和目标客群。
同时,游客来源统计也有助于目的地的宣传推广和市场定位。
1.3 游客满意度统计游客满意度统计是衡量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反馈收集等方法,可以了解游客对于目的地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来说,了解游客满意度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并提升旅游体验。
1.4 游客消费统计游客消费统计是衡量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金额和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
同时,游客消费统计也对于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2.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分析是对旅游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洞察,从而为目的地的管理和营销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2.1 游客行为分析游客行为分析是对游客行为模式和偏好进行分析的过程。
旅游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旅游统计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e90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4.png)
旅游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旅游统计学是研究旅游领域内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现象。
(对)2. 旅游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网络调查。
(错)3. 旅游统计分析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基础,推断性统计分析是高级阶段。
(对)4. 旅游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包括数据清洗。
(错)5. 旅游统计中,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旅游经济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对)二、多选题1. 旅游统计数据的来源包括(ABCD)A. 政府统计数据B. 旅游企业统计数据C. 旅游者调查数据D. 第三方研究机构数据2. 旅游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有(ABC)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3. 旅游统计中,推断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ABD)A. 假设检验B. 回归分析C. 描述性统计D. 预测分析4. 旅游统计数据的整理包括(ABC)A. 数据分类B. 数据编码C. 数据汇总D. 数据清洗三、判断题1. 旅游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对)2. 旅游统计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3. 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只能用于描述现象,不能用于预测未来。
(错)4. 旅游统计分析中,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同一种分析方法。
(错)5. 旅游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数据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旅游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旅游统计学主要研究旅游领域内的数量关系,包括旅游经济现象的量化描述、旅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旅游统计指标的构建、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等。
2. 描述旅游统计数据收集的一般流程。
旅游统计数据收集的一般流程包括确定数据收集目的、设计数据收集工具、实施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审核、数据存储与保管。
3. 旅游统计分析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有何区别?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而推断性统计分析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如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旅游统计学 第三章 旅游统计的综合指标 1-2节
![旅游统计学 第三章 旅游统计的综合指标 1-2节](https://img.taocdn.com/s3/m/033ae189856a561252d36f78.png)
(三)比例相对指标
1. 概念和计算公式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说明总 体内各个部分或各个组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相对指标
总 总
体 体
中 中
某 另
一 一
部 部
分 分
数 数
值 值
例:前表
男员工人数/女员工人数 = 30/20 = 150%
男员工平均工资/女员工平均工资 = 500/400 = 125%
10 + 11 + 12 + 12 = 45万吨。 则该产品提前三个季度完成了五年计划。
实际工作中常 用,但并不是
相对指标
5.百分点:计划数用相对数形式规定时,检查计 划完成程度时可以用实际数减计划数的方法,结 果称为百分点。
例: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上年提高8%,而实际 提高10%,则计划完成情况为:
强度相 对指标
某一现象总量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
20人04口年密我度国
人口总数 国土面积
1 2 9 6 0 7 . 5万人 9 6 0万平方公里
= 135人/平方公里
作用:
(1)反映现象的强弱程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平均人数
(2)反映现象的密度
商
业
网
密
度
全 国(地 区)商 业 机 构 全 国(地 区)人 口 数
22亿元/20亿元=110% 即超额完成五年计划。
按累计法确定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是用 计划全部时间减去自计划执行日起至实际累计 完成规定数量的日期止的的时间,即为提前完 成五年计划的时间。
② 水平法:在中长期计划中,如果只规定在整个计
旅游业数据分析报告图表
![旅游业数据分析报告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b94907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1.png)
旅游业数据分析报告图表1. 引言本文将对旅游业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表展示各方面的关键指标,包括游客数量、收入、景点热度等。
数据来源包括官方统计部门、调查问卷以及互联网平台。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从而为相关机构和企业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2. 游客数量分析2.1 年度游客数量统计通过统计各年度的游客数量,可以直观地了解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下图为近五年的年度游客数量统计表:年份游客数量(百万人次)2015 1202016 1302017 1402018 1502019 160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旅游业的游客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6.67%。
2.2 各月游客数量统计除了年度游客数量,我们还分析了各月份的游客数量。
以下图为2020年各月游客数量统计表:月份游客数量(百万人次)1月102月83月 64月125月156月187月209月1610月1411月1212月10从表中可以观察到每年的旅游旺季一般集中在5月至8月,而淡季则在1月至3月和10月至12月。
3. 收入分析3.1 年度旅游收入统计旅游业的收入是评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五年的年度旅游收入统计表:年份旅游收入(亿元)2015 1002016 1202017 1502018 1802019 200近五年来,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20%。
3.2 各月旅游收入统计我们还分析了各月份的旅游收入,以下图为2020年各月旅游收入统计表:月份旅游收入(亿元)1月102月83月 64月125月156月187月208月229月1611月1212月10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的旅游收入与游客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旺季收入较高,淡季收入较低。
4. 景点热度分析4.1 热门旅游景点排名根据互联网平台的搜索和用户评价数据,我们对热门旅游景点进行排名。
以下为2021年热门五大旅游景点:1.AAA景区:受到了来自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旅游消费分析报告
![旅游消费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8265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e.png)
旅游消费分析报告1. 引言旅游业一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旅游消费数据,为旅游从业者提供有关旅游消费行为的深入洞察,以帮助他们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的数据来自于我们从各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提供商收集的消费数据。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分析,以揭示旅游消费的一些关键趋势和模式。
以下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和技术:2.1 数据清洗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清洗。
这包括处理缺失值、删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数据等。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2 数据分析我们使用了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来揭示旅游消费的模式和趋势。
这些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计算了各个目的地和服务的平均消费金额、最高消费金额、最低消费金额等统计指标,以了解它们的消费水平。
•聚类分析:我们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进行分组,以识别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特征。
•关联规则挖掘:我们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寻找不同旅游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以帮助旅游从业者设计更有吸引力的套餐和推广活动。
3. 结果和讨论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我们的分析结果,并讨论它们对旅游业的潜在影响。
3.1 消费水平比较我们首先比较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
根据我们的数据,某个目的地的平均消费金额为X元,最高消费金额为Y元,最低消费金额为Z元。
这表明该目的地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消费差异。
3.2 消费群体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群体。
我们发现消费群体A倾向于选择高端奢华旅游产品和服务,而消费群体B更注重价格实惠和性价比。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目标客户,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旅游产品。
3.3 关联规则挖掘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我们发现某些旅游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我们发现购买某个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倾向于购买某个特定的服务。
旅游统计学3-综合指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旅游统计学3-综合指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cff244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9.png)
比率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
2024/2/20
20
(四)比较相对数
又称类比相对数 是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得综合
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 对比关系。 反映旅游经济现象之间的差别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2024/2/20
2024/2/20
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按其反应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024/2/20
6
三、旅游统计总量指标体系
1、旅游接待能力:
旅馆数、客房间数、床位数、交通工具数量
部分与全体之比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数值 全部数值
100%
2024/2/20
18
结构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
(1)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 (2)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
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
2024/2/20
19
(三)比率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 结果,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度(%)x
(万元)m
95
1330
105
13440
115
2300
合计
——
17070
m/x
1400 12800 2000 16200
平均计划 完成程度
2024/2/20
x
m
m x
17070 16200
旅游统计学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
![旅游统计学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2504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9.png)
旅游统计学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1、旅游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集中深入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的一门统计学科。
2,整体,整体单位,整体,统计要求所有事物都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整体单位是指整体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的基本单位。
3,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按性质分,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按变异性分a不变标志,b可变标志。
4,变异,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具体表现的差异性,变异中,有属性变异与数量变异。
5、变量,数量变化的名称叫变量,按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6、指标,表示社会经济概念或范畴的总体数量特征,1、特征2、可测性3、全面性7、指标分类,保障形式分为总体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保障总体特征、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8、总量指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条件下,表示一定旅游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或水平。
其表现形式是绝对数,根据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
9、相对指标,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互关联的指标的总值相比较而得到的比值或商,构成相对指标。
表现形式,无名数与有名数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数=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环比发展速度,以报告期的前一期为基期的发展过程比较。
11,定期发展速度,以定期为基期的反展过程比较。
12,动态数列将某种旅游经济现象指标,在不同时间让其按先后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
学术系列平均数,即动态系列每个时期或时间点发展水平的平均数,是根据动态系列计算出来的,平均崩就是现象在不利时期发展水平的差异。
14,统计指数,综合反映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
15,因素分析内容,a,相对数分析,b绝对数分析,16,普查,根据经济旅游工作特定目的与任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全面调查。
17,统计分组概念,根据被研究对象总体的内在特征,与旅游统计学研究目的,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相异的组成部分的一种方法。
18、逐级汇总,按照一定的旅游管理机制,自上而下逐级汇总,一种上级统计数据的形式。
旅游投资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旅游投资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fe19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8.png)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旅游投资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投资大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旅游投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各大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公开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1)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旅游投资的特点、趋势和规律。
(3)可视化:采用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分析结果,使报告更加直观易懂。
三、旅游投资现状分析1. 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旅游投资规模逐年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旅游投资达到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万亿元,旅游产业投资7400亿元。
2. 旅游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旅游投资结构来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最大,其次是旅游产业投资。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投资占比逐年上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逐年下降。
3. 旅游投资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旅游投资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旅游投资规模较大,中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旅游投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四、旅游投资趋势分析1. 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 旅游投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未来,旅游投资将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旅游产业投资力度,提高旅游产业投资占比。
3. 旅游投资区域分布将逐步均衡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规模将逐步扩大,旅游投资区域分布将逐步均衡。
五、旅游投资存在的问题1. 旅游投资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我国旅游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制约了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一日游游客 • 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 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 客。
二、游客人数统计
1、游客人数概念
• 游客人数,是指某一国家、某一旅游城市、某一 旅游企业或某一游览点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到达的 (或接待的)旅游者人数之和。
• 游客人数属于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第三节 游客消费支出统计 一、游客消费支出的概念与资料取得
• 游客消费支出,是指游客在某一国家或旅游城市 或地区,为取得旅游商品或旅游服务而支付的费 用,包括满足旅游需要而支付的住宿、膳食、交 通运输、文化娱乐、购物等支出。 • 游客消费支出资料,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 行抽样推断。
– 调查地点,边境上或游客离开前所住宿的酒店。
入境旅游人数 国际游客人数 旅客人数 国内游客人数 出境旅游人数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入境旅 游1.33亿人次,出境旅游1.2亿人次。
2、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 根据边防入境登记资料统计,外国人、华侨、 港澳台同胞每人每入境一次算1人次。 • 入境旅游人数包括: – 入境过夜游客
– 入境期内客房实际出租间天数除以报告期内客 房可出租的间天数的百分数。 • 其计算公式为: 客房出租率(%) = 客房实际出租间天数(间天)÷ 客 房核定出租间天数(间天)×100 8、客房实际平均价格 • 指报告期内旅游涉外饭店(宾馆)、公寓、涉外 游船实际出租客房公寓的平均价格。 • 其计算公式为: 客房实际平均价格(元 / 间天)= 客房收入(元)÷客 房实际出租间天数(间天)
第四节 其他旅游统计指标
1、旅游收入 • 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包括过 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整个游程中行、游、住、 食、购、娱,以及为亲友、家人购买纪念品、礼品 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不包括为商业目的购物、购买 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 友的现金及给公共机构的捐赠。旅游收入包括: •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指海外旅游者在中国(大 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 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 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行、游览过 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 乐等全部花费。
二、游客停留时间的概念
• 广义:在一国境内全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停留 的时间。
• 狭义:在某一旅游城市停留的时间。
• 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入国境之时起,出国境之 时止。在操作上,以办完入境和出境登记手续 的时间为准。 • 在某一旅游城市停留时间:到达该城市之时起, 离开该城市之时止。在操作上,常以到达和离 开宾馆、饭店的时间为准。
夏威夷旅游密度 = 390 / 100 = 3.9
• 2005年北京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62.9万人次,该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492.7万人,其旅游密度为: 北京市旅游密度 = 362.9/1492.7 = 0.243
(5)旅游市场占有率 • 指报告期内一国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人数(或其中某 国的旅游者人数)与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人数(或 其中某国的出国旅游者人数)之比率,表明该国在 国际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3、按入境方式分组 • 船舶,飞机,火车,汽车,徒步。
4、按游客身份分组 • 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2015年1-12月来华旅游入境方式构成
5、按国籍分组 6、按旅游目的分组 • 观光游览,商务,会议,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度 假,其他 7、按旅游组织方式分组 • 团体游客 • 零散游客
3、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1)旅游企业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 对于入境过夜游客人数: • 未满12岁的小孩不予统计,除非他们占用了成年 人的床位;
• 住一夜或几夜付账离开后,又回来登记住宿,算 两次,若离开时保留房间床位则视为一次; • 若不过夜,仅算白天的房租费,不能作为过夜者 计算。 (2)地方旅游部门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 • 根据旅游企业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计算而来。 • 只按游客到达本地区第一站的人数统计。
三、游客停留时间指标
• 游客停留时间,以游客在一国或一地停留的天数 表示。入境一日游游客超过6小时按1天统计。 • 游客停留时间总量指标: 团体游客停留时间(人天数) = 团体游客人数 ×停留天数 报告期游客总停留时间(人天数) = ∑报告期 每位游客停留天数
•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报告期接待的游客人数 天 游客平均停留天数 报告期接待的游客人数
一国接待的外国旅游人 者数 旅游市场占有率 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数 人
或
一国接待的某国旅游人 者数 旅游市场占有率 某国的出国旅游者人数
5、国内游客人数统计 • 包括国内过夜游客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 全国国内游客人数是报告期内各地区国内游客人 数的汇总。 • 各地区国内游客人数统计方法 报表资料估算法: – 由统计报表得到团体游客人数; – 用抽样调查法(分不同时间调查),确定“团 体游客人数占国内游客人数的比例”; – 国内旅客人数
游客平均每天 报告期游客消费支出总 额 报告期日历天数 消费支出额
游客平均每天
报告期游客平均每人 报告期日均 游客人数 消费支出额 每天消费支出额
3、游客消费构成统计 • 游客消费构成,指游客在其旅游消费中,各项消费 占总消费的比重。
游客消费结构 某项用途的消费支出额 100% 消费支出总额 指标( %) 或 某 项 用 途 的 平 均 消 费出 支额 100% 平均消费支出总额
2、旅行社接待海外游客人数
• 指报告期内旅行社实际接待的团队及零散海外旅 游者和海外一日游游客人数,以反映旅行社的接 待工作量。 3、旅行社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数
• 指报告期内旅行社接待的每个海外旅游者在本省 (区、市)实际停留的天数之和。仅委托办理有 关手续的零散海外游客不计算人天。 4、国内旅游组团人数(人天数)
2、国内游客 (1)国内(过夜)旅游者 • 指离开常住地到境内其他地方旅游,并在旅游 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的国内游客。 • 包括在我国境内常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港澳台 同胞。 • 不包括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驻外 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 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境 内其他地方定居的人员和无固定住地的无业游 民。
– 调查时间,即将离开某一旅游城市或我国时。
二、游客消费支出统计指标 1、游客消费支出总额 • 统计游客消费支出总额时,注意以下几点:
•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只有其付给我国客运机构的有关其到达 和离开我国的旅途运输费用,才计入其在我国的旅游消费支 出,而付给国际运输机构的此项费用应排除在外。
• 对于某旅游城市而言,只有游客支付给该城市的客运机构的 有关其到达和离开该旅游城市的旅途运输费用,才计为其在 该城市的旅游消费支出。 • 因此,对旅客来说,旅游消费支出总额并非是其一次出游中 所支付的全部旅游费用,若研究目的在于全面反映游客的消 费支出,则可以把上述排除在外的支出项加进来。
报告期团体游客人数 团 体 游 客 人 数 占 国 内客 游人 数 比 例
三、游客构成统计 (一)资料来源
• 登记在册的原始资料: – 入境登记单 – 旅行社游客登记单 – 旅游饭店、宾馆的住宿登记表等
• 专门调查取得的资料: – 抽样调查 – 重点调查等
(二)入境游客人数构成统计
1、按年龄分组 • 14岁及以下,15~24岁,25~34岁,35~44岁, 45~64岁,65岁以上。 2、按性别分组
游客平均每人 报告期游客消费支出总 额 报告期游客人数 消费支出额 游客平均每人 报告期游客平均每人 报告期游客 消费支出额 每天消费支出额 平均停留时间
(3)游客平均每天消费支出额 • 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天游客的消费支出。
• 此处的“游客”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该时期的日 平均游客人数。
第十章 旅游统计指标描述与分析
• 游客人数及其构成统计 • 游客停留时间统计 • 游客消费支出统计
• 其他旅游统计指标
第一节 游客人数及其构成统计 一、游客的界定
• 游客:任何为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 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 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 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 人。
4、入境旅游人数的派生指标
(1)日最高人数(年) (2)日最低人数(年)
(3)日平均人数
报告期接待入境旅游数 人 报告期日平均人数 报告期日历日数
(4)旅游密度 报告年内一国或一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与 该国或该地区居民人口总数的比率。
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 旅 游 密 度 人口总数
例:
• 夏威夷只有近100万人口,一年中却接待了入境旅 游者390万人次,其旅游密度为:
• 入境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
– 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 外国驻华使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 受赡养者; – 常驻中国(大陆)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 务机构人员等;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 入中国(大陆)口岸的中转游客;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回 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已在中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 原已出境又返回在中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侨民;归国的中 国(大陆)出国人员。
3、团体游客比重指标
4、游客职业构成指标 5、游客过夜人数比例指标 6、度假游客比重指标 7、出境游客比重指标
五、游客出游分析指标
1、出游指标 • 出游率=出游人数/同期当地人口总数 2、出游动机分析
第二节 游客停留时间统计
一、分析游客停留时间的意义
•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活动规模的大小; • 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大小; • 决定旅游者消费支出的多少,从而影响着旅游 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