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优推材料)

合集下载

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

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

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与手段,对某一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作出定量描述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摸清区域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指数评价法指数评价法可分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表示单项污染物对水质污染影响的程度,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表示多项污染物对水质综合污染的影响程度。

(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水质类别的方法。

即将每个水质监测参数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比较,确定水质类别,最后选择其中最差级别作为该区域的水质状况类别。

(2)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是指在求出各个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再经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据此评价水质,并对水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决定了指数法的不同形式,有诸如简单迭加型指数、算术平均型指数、加权平均型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指数、黄浦江污染指数、豪顿水质指数等。

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代表一种污染物对水质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水质整体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对整体水质做出的定量描述,这样的评价结果只能定性地说明污染程度是轻、严重还是非常严重,不能确定其功能类别为几类。

但是,只要项目、标准、监测结果可靠,综合评价在总体上是可以基本反映水体污染性质与程度的,而且便于同一水体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所以现在进行水质污染评价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2.基于模糊理论的水环境评价法由于水体环境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各个项目的级别划分、标准确定都具有模糊性。

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概率法、模糊综合指数法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方法根据各污染物的超标情况进行加权,但污染物毒性与浓度不成简单的比例关系,因此,这种加权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

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

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建立科学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分别从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系统、周期性地观测和分析,以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源,并提供科学依据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水环境质量监测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监测指标应涵盖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全面了解水环境质量。

2.科学性原则:监测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权威标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时空一致性原则:监测点位应覆盖不同地理位置和时间段,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可追溯性。

4.透明度原则:监测数据应及时、公开、透明,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参考。

评估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估标准是判断水体质量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国际水质标准,可以将水体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评估标准应根据水体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具体设计,如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评估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1.科学性原则:评估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调查,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环保性原则:评估标准应符合环境保护的目标,能够反映水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一致性原则:评估标准应与国家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便于对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水体质量进行比较。

4.可行性原则:评估标准应具备实施的可行性,能够被实际应用于水环境管理。

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估方法是通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综合评估水体的质量状况。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估法:根据人工观测和经验判断,对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2.定量评估法:通过对水体中各项指标的定量测量,计算综合指数或指标得分,对水体质量进行量化评估。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摘要:为了对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了解更直观,且使区域间的水环境质量能够横向比较,文章以水环境质量监测为基础,通过征求专家意见的方式确定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指标和权重,并用此方法对四川省6个地区的水环境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区域水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方便,为考核区域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方法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1],人们对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的需求也随之更为迫切。

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综合地反映水环境各种状况,同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2]。

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很多报道,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3]、灰色聚类法[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5]等等,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但纯粹基于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且可用于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考核的评价方法罕见报道。

通过采用征求专家意见的方法,按照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基于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此评价方法可用于各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横向比较排名,对量化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1基本情况1.1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以代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前瞻性等为原则,以环境监测为基础,以环境质量各要素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最终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确定。

(1)代表性水环境质量的制约因素很多,把所有的因素全部选作评价指标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的指标要有代表性,要能直接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

(2)可操作性环境质量的好坏要靠监测数据来反映,而监测数据的获得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至关重要,本评价方法主要利用例行监测等现有数据,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如某些需要生物监测才能确定的指标尽量不选。

以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岗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以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岗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以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岗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高文志【摘要】此文以水质指数法为方法综合评价了岗南水库的水质状况,得出了岗南水库水质全年变化平稳,为良好供水水源地的结论.【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1页(P47)【关键词】岗南水库;饮用水水质;水质指数法【作者】高文志【作者单位】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正文语种】中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岗南水库不断加强水资源的资源属性认识,统筹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协调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和对水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坚持水质、水生态统一规划,构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以支撑石家庄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采用水质指数法。

首先计算出每个参评项目的单项的水质指数,再对水源地进行分级,最后判定是指是否安全。

1.1 水质指数的计算水质指数的计算分3个步骤,分别计算单项指数(Ii)、分类指数(IⅠ)和水质指数(WQI)。

①单项指数(Ii)的计算当实测值Ci处于Ciok<Ci<Ciok+1时,单项指数:Ii=(Ci-Ciok)/(Ciok+1-Ciok)×20+Iiok,式中:Ci:第i项评价项目的实测浓度;Iiok:第i项评价项目的k级标准浓度;Ciok+1:第i项评价项目的k+1级标准浓度;Iiok:第i项评价项目的k级指数值。

②分类指数IⅠ的计算对第1类项目(Ii)(饮用水中未列的地表水污染项目和水厂较易净化的项目)取各单项分类指数和的均值,即:对第2、3类项目(IⅡ、ⅠⅢ)(一般化学指标、毒性项目),分别取单项指数最高者为各类的分类指数,即:IⅡ=(IⅡ)max,ⅠⅢ=(ⅠⅢ)max③水质指数WQI的计算水质指数取上述3类分类指数中的最高者,按式(4)计算;WQI=(Ii)max1.2 水质指数法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①pH值指数IpH计算:pH值是一个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为计量单位的参数。

水质评价---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质评价---2综合⽔质标识指数法综合⽔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分单因⼦⽔质标识指数和综合⽔质标识指数两步进⾏。

单因⼦⽔质标识指数P由⼀位整数、⼩数点后2位或3位有效数字组成,表⽰为P=x1.x2x3。

x1代表第i项⽔质指标的⽔质类别;x2代表监测数据在x1类⽔质变化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公式按四舍五⼊的原则计算确定;x3代表⽔质类别与功能区划设定类别的⽐较结果,表⽰评价指标的污染程度,1位或2位有效数字。

当⽔质介于Ⅰ类⽔和Ⅴ类⽔之间时,可以根据⽔质监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较确定x1,其意义为:x1=1,表⽰该指标为Ⅰ类⽔;x1=2,表⽰该指标为Ⅱ类⽔;x1=3,表⽰该指标为Ⅲ类⽔;x1=4,表⽰该指标为Ⅳ类⽔;x1=5,表⽰该指标为Ⅴ类⽔。

x2分为⾮溶解氧、溶解氧两类。

⾮溶解氧指标为:x2=(r i-r ik下)/(r ik上-r ik下)×10 (1)式中r i为第i项实测质量浓度;r ik下为第i项⽔质指标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下限值;r ik上为第i项⽔质指标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上限值;k=x1,x2值按四舍五⼊取⼀位整数位。

溶解氧指标为:x2=(r k上-r)/(r k上-r k下)×10 (2)式中r为溶解氧实测质量浓度;r k上为溶解氧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上限值;r k下为溶解氧第k类⽔区间质量浓度的下限值;k=x1,x2值按四舍五⼊取⼀位整数位。

当⽔质劣于Ⅴ类⽔时:x1.x2=6+(r i-r i5上)/r i5上 (3)式中r i5上为第i项指标Ⅴ类⽔质量浓度上限值。

x3要通过判断得出,如果⽔质类别好于或达到功能区类别,则x3=0;如果⽔质类别差于功能区类别且x2不为零,则x3=x1 - f i;如果⽔质类别差于功能区类别且x2为零,则x3=x1- f i-1。

f i为⽔环境功能区类别。

由此可见,如果x3=1,说明⽔质类别劣于功能区1个类别,如果x3=2,说明⽔质劣于功能区2个类别,依此类推。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评判的过程。

评价水环境质量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保护。

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监测指标的选择、水样采集和样品分析、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单一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对水体中某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水体中某种特定污染物的状况,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综合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多个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水体的pH值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但监测和分析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门的实验设备。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种方法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转移过程来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对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水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多个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随着工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评估水体质量的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一、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是通过收集、分析水体中的污染物数据,并结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水体的污染状况。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物选择:评价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需要选择一组代表性的污染物。

一般选取重金属、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作为评价的依据,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

2. 指标权重确定:不同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为每个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通常通过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出,以确保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评价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需要收集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标准化、指标归一化、指标加权等,以便将不同单位和范围的指标转化为统一的评分体系。

4. 污染指数计算: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权重和污染程度,采用适当的算法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加权算术平均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函数法等。

5. 分级标准划定:根据每个指标的分值范围和权重,将综合污染指数划分为若干级别,以便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和描述。

这一步骤有助于人们直观地了解和比较不同水体的污染情况。

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在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水体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检测和监测: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水体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确定优先治理的对象,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提高水体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1 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

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3.1评价方法分析1.单因子评价法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

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

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

【VIP专享】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VIP专享】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

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3.1评价方法分析1.单因子评价法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

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佚名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居民生产、生活等民生问题之根本。

既要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又要使水源地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则严格的监控及客观的评价缺一不可。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水源地评价中,先根据评价项目的特征分类进行评价,再综合各类评价结果确定水源地水质类型[1]。

因此,综合指数法是一种相
对全面、客观评价方法。

【总页数】2页(P36-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8
【相关文献】
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3.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的应用4.水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5.模糊综合评价
法在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北京市官厅水库水质评价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精)

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精)

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The determination of fouling index of waterDL/T588—1996前言反渗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发电厂的水处理系统中,水质污染指数是衡量反渗透装置进水是否合格的重要水质指标。

目前在尚未制订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质污染指数所用的仪器、步骤、条件和计算方法,尽可能地使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在测定和表述水质污染指数时达到统一。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照使用了ASTM标准,这个ASTM标准的代号为D4189—1982,本标准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均与D4189—1982标准等同。

本标准中采用的污染指数测定仪,不仅能对带压水样(p≥0.25MPa)进行直接测定,而且可对无压水样(p<0.25MPa的水样)进行测定,因此比ASTM标准的应用范围更广。

附录A是本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和慧勇、朱小莎、何广仁、罗奖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DL/T588—1996The determination of fouling index of water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1-03批准1996-07-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井水、澄清水、过滤水、反渗透进水等低浊度水(浊度<1.0FNU)的污染指数(简称FI)的测定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研究、新建电厂的设计与调试及电厂水处理装置运行的控制与监督。

图1FI-02型污染指数测定仪1—压力表(1.5级),量程0~0.6MPa;2—微孔滤器(组合件),主要材料1Cr18Ni9Ti;3—水样容器,V=25L,材质1Cr18Ni9Ti;V1—取样阀,DN15、PN6;V2—空气过滤减压阀,型号为QFY-121;V3—测试阀,DN15、不锈钢球阀;V4—安全阀,起跳压力0.35MPa;V5—排水阀,DN15、不锈钢球阀2方法提要在表压为0.21MPa的恒定压力下,被测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标准滤膜,水样中凡直径大于0.45μm的微粒、细菌等杂质全部被截留在膜面上,使水通过滤膜的流速降低。

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

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

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是一个评估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系。

它主要通过对水体中各种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来评估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

根据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优良、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

一、优良水环境质量指数优良水环境质量指数代表水环境的最佳状况。

在这种水环境中,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适合人们直接饮用和生活使用。

此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良好,水生生物丰富多样,水域景观美丽。

二、良好水环境质量指数良好水环境质量指数代表水环境处于较好的状态,水质较为清洁,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但可能存在轻微的污染。

在这种水环境中,水质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但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以保持水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轻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轻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代表水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水体中的某些指标超过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这种水环境中的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浑浊和异味,不适宜直接饮用,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

此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水生生物数量减少。

四、中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中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代表水环境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水体中的多项指标超过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在这种水环境中,水质浑浊,异味明显,不适宜饮用和生活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水生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五、重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重度污染水环境质量指数代表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中的多项指标远远超过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这种水环境中的水质非常浑浊,异味刺鼻,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能直接饮用,甚至不能接触。

此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生物几乎无法生存。

五类水环境质量指数是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体系。

通过对水体中各项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

(3) k1(T ) k1(20)1.047(T 20) k2(T ) k2(20)1.047(T20)
(4)
L
L
0exp
k1
x 86400v
O
Os
D
Os
k1L0 k2 k1
(ek1t
ek2t
)
D0ek2t
[例题]
拟建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工厂边的一条河流, 已知污水与河水在排放口下游1.5 km 处完全混合,在 这个位置BOD5=7.8 mg/L,DO=5.6 mg /L,河流的 平均流速为1.5 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 25 km 处 是渔业用水的引水源,河流的K1=0.35/d,K2=0.5/d, 若从DO的浓度分析,该厂的废水排放对下游的渔业用 水有何影响?水温为20℃。
水环境质量评价
主要内容
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影响评价 地下水质量及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质量及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影响评价 地下水质量及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质量及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对某个具体的指标: 若其水质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 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6)。
地表水环境评价基本思路
建污 设染 项源 目
水质模拟
输入响应关系
污染源排 放 C
例如13W2-1表示监测项数13项,水质属W2级,也叫 水产级,有一项超过地表水标准。
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方法
一般描述对比法 指示生物法 生物指数法 种的多样性指数 生物生产力法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水质评价是对水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水质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水的适用性、保护环境以及促进人类健康的水资源管理决策。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是通过测定一系列水质指标来评价水体的质量情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质评价指标方法。

1.生化指标法:生化指标法是通过分析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等。

BOD指数能够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有机物耗氧的强度,COD 指数则用来评估水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氨氮是水体中的养分之一,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物理指标法:物理指标法是通过测定水中的物理性质来评价水质。

常见的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浑浊度和电导率等。

水温对生物的活动有直接影响,溶解氧则是维持水中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

浑浊度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的含量,电导率能够反映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3.化学指标法:化学指标法是通过测定水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来评价水质。

常用的化学指标包括pH值、溶解态氧化物和氮、磷等营养盐。

pH值能够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溶解态氧化物如硫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等会对生物造成危害。

氮和磷是水体中的重要养分,高浓度的氮和磷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4.重金属指标法:重金属指标法是通过测定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来评价水质。

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等。

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毒性和累积性,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崩溃和人类健康问题。

5.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对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进行观察和调查来评价水质。

常见的生物指标包括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

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群数量能够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水质评价指标方法是通过分析一系列生化、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来评价水体的质量状况。

不同的指标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维度的水质信息,有助于科学评估和管理水资源,以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建筑给水排水知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

建筑给水排水知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

建筑给水排水知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综合污染指数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除此法外,也有单因子评价法(即污染最重的项目所达到的水质类别即为该处的水质类别)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项目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汞、铅、石油类共计9项。

水质分级情况综合污染指数P值;水质状况分级依据:≦0.20好多数项目未检出,个别项目检出但在标准内;0.21~0.40较好检出值在标准内,个别项目接近或超标;0.41~0.70轻度污染个别项目检出且超标;0.71~1.00中度污染有两项检出值超标;1.01~2.00重污染相当部分检出值超标;≥2.0严重污染相当部分检出值超标数倍或几十倍。

各项指标关伯仁1974年提出的评价在各种污染物质影响下水质污染状况的水质指数。

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表示水质污染情况及综合评价水污染的指数。

其表达式是:K=式中:K是综合污染指数;Ck是根据具体条件规定得地面水中各污染物统一的最高允许标准;Coi是各种污染物地面水最高允许标准;Ci是地面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综合污染指数企望用一种最简单的,可以进行统计的数值来评价水质污染状况。

它在空间上可以对比不同河段水体的水质污染程度,便于分级分类;在时间上可以表示一个河段,一个地区水质污染的总的变化趋势;改善了用单项指标表征水质污染不够全面的欠缺;解决了用多项指标描述水质污染时不便于进行计算、对比和综合评价的困难;并且克服了用生物指标评价水污染时不易给出简明的定量数值的缺点。

K不同于一般表示水质理化性质的水质指标,在选择水质参数时应优先考虑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有害物质。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河流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河流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河流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孔宪华
【期刊名称】《山东环境》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修订说明水质评价建议选用的参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建立河流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河流水质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标准类别的综合特征值比较,确定断面水质类别。

实例表明,该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较为吻合,且计算步骤简单,信息利用较完全,实用性较强。

【总页数】3页(P22-23,37)
【作者】孔宪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河流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J], 谢协忠
2.综合污染指数法在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 [J], 王志伟; 安慧; 耿春香; 孙晓军
3.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的长江黄石段水质评价 [J], 宁阳明;尹发能;李香波
4.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的长江黄石段水质评价 [J], 宁阳明;尹发能;李香波
5.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在北洛河上的研究应用 [J], 张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计算方式 : n P=1/n∑Pi Pi=Ci/Si i=1 式中: P —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Pi —第i种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 Ci—第i种污染物实测浓度(mg/l) ; Si—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mg/l)。
6.87


中大码头
0.545

1.23

0.804

6.32


∑Pi
13.14
12.51
8.31
75.06
P
1.46
1.39
0.92
8.34
3.03
由上表计算得:污染指数评价法评价九个采样点的水体全为Ⅴ级,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P值为3.03〉2,表明珠江水体功能受到严重危害。
结论
PART 1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各码头的水质类别大多在Ⅴ类.
两种方法的比较:
可见珠江水质在整治后改变不明显,仍有待改善。而根据广州市环境保护局06年最新资料报道,珠江广州河段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达到Ⅳ类标准,氨氮超过Ⅳ类标准。 可见我们这次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也不排除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采样点
AⅢ
AⅣ
AⅤ
黄沙码头
9.067333
5.160667
2.602333
鳌洲码头
7.9665
4.107667
1.58
省总工会码头
7.957
4.317667
1.943
堑口码头
24.137
14.88767
9.474
纺织码头
11.56833
7.090667
4.408333
天字码头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一、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是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

考虑到上海地表水污染特点,在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指
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来判别污染程度是相对的,即对应于水体功能要求评判其污染程度。

如II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明显高于III类、IV类、V类水体,假如不同类别水体的水质相同,则要求越高的水体,其对应的污染程度越严重。

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判别水质污染程度必须基于下列条件:
(1
(2
(3
类型水体相对应的综合指数和水质现状阐述如下:
合格:P≤0.8,各项水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相应的功能标准,即使有个别指标超标,但超标倍数较小(1倍以内),水体功能
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没有明显的制约因素。

基本合格:0.8<P≤1.0,有少数指标超过相应类别的标准,但这些指标不直接影响到水体功能效应,水体功能没有受到明显损
染整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一、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是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

考虑到上海地表水污染特点,在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时通常选择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包括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磷和汞。

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污染物参与评价。

应该注意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与水质类别标准密切相关,因此综合污染指数的比较只能在同一类别标准基础上进行。

二、水质污染程度的判别
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来判别污染程度是相
对的,即对应于水体功能要求评判其污染程度。

如II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明显高于III类、IV类、V类水体,假如不同类别水体的水质相同,则要求越高的水体,其对应的污染程度越严重。

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判别水质污染程度必须基于下列条件:
(1)污染程度是对应于相应类别的水质要求的。

(2)污染程度的分级是为了定性反映水质的现状,水体污染说明该水域原定的功能不能安全、全面地发挥效应,其功能得不到保证。

不同功能水体即使达到相同的污染程度,其危害和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

(3)根据水质综合指数的大小可将水体分为合格、基本合格、污染和重污染四类。

当采用上述八项污染物进行评价时,不同类型水体相对应的综合指数
和水质现状阐述如下:
合格:P≤0.8,各项水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相应的功能标准,即使有个别指标超标,但超标倍数较小(1倍以内),水体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没有明显的制约因素。

基本合格:0.8<P≤1.0,有少数指标超过相应类别的标准,但这些指标不直接影响到水体功能效应,水体功能没有受到明显损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因素(水质指标)的制约。

污染:1.0<P≤2.0,由于综合指数已明显超过1.0的标准限值,多项指标值已超过相应的标准值,其水体功能明显受到制约,要充分发挥水体的原有功能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性或非工程性措施,水质对应于其功能已受到污染。

重污染:P>2.0,各项水体指标的总体均值已超过标
准1倍以上,部分指标可能超过标准数倍,水体功能已受到严重危害,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直接利用其水体功能可能是危险的。

对这类水体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改变其功能,或付诸行动开展污染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