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

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解析】(3)第一小问如何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评价方法,结合材料我们看到陈旭麓是将“中体西用”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故方法可称之为历史的评价;“如何”评价含义二之的是对“中体西用”的看法、观点,梳理材料、提取关键词,概括归纳可知陈旭麓对“中体西用”持较多的肯定态度,他认为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第二小问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也即前述评价方法,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

【答案】(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

【答案】(3)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8分。本问题回答出2点即可赋满分。)

【解析】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围绕评价历史事件标准依据材料一、二中并结合所学从个人立场、思维方式以及个人阅历或者对事件掌握信息的程度等思考作答。3.(2013·广东卷·39)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3)“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

【解析】第(3)问抓住时间信息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阶级斗争,故否定洋务运动;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强调改革,发展经济,同时这一时期落实“双百”方针,允许学术争论,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发生变化。

4.(2009·广东卷·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第(1)问要注意从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两个大的方面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两则材料都用阶级分析法,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第(3)问要结合前两问来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标准,要坚持重点论、两点论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