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修订稿

合集下载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料的源泉,它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

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进一步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掌握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已知一定浓度的过量氧化剂氧化有机质中的碳,多余的氧化剂则用标准的还原剂滴定,从氧化剂的消耗量,推算出有机碳的含量,后以有机碳的含量换算成土壤有机质含量。

反应过程如下:氧化有机碳2K2Cr2O7+2H2SO4+3C→2Cr2(SO4)3+2K2SO4+3CO2+8H2O滴定剩余的氧化剂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 +K2SO4+7H2O邻菲罗啉与亚铁离子在pH2-9的条件下生成桔红色络合物。

三、实验内容①用天平称取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0.1001-0.1009g,直接倒入一个干燥洁净的硬质试管中,并避免沾在管壁上。

②旋转旋钮校准移液枪的量程,用枪准确加入0.8mol·L-11/6K2Cr2O7溶液5mL,并摇匀,再慢慢准确地加入浓H2SO45mL。

③将试管放入石蜡锅中,在大约180度的温度下微沸5min。

④消煮完毕后,将试管从石蜡锅中取出,稍冷后摇匀,将试管内液体倾斜倒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润洗,将洗液同样倒入锥形瓶中,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60-80mL左右。

⑤用滴管向锥形瓶内加邻啡啰啉指示剂4滴。

⑥将酸式滴定管用自来水、蒸馏水、硫酸亚铁溶液依次润洗,并赶气泡。

用小漏斗往酸式滴定管加入0.2mol·L-1FeSO4溶液,滴定剩余下来的K2Cr2O7。

溶液的变色过程由橙→绿→墨绿→红棕为终点。

⑦同时做空白实验。

四、计算c——0.8000mol·L-1(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入的体积(mL);V0=21.20——空白滴定用去的FeSO4体积(mL);V=18.80——样品滴定用去的FeSO4体积(mL);3.0——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1);10-3——将mL换算成L;1.1——氧化校正系数;m=0.1002——风化土样质量(g);k=0.97——将风干土样换算成烘干土的系数;土壤有机碳(g·kg-1)=15.375(g·kg-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碳化物×1.724=15.375×1.724=26.507(g·kg-1)五、反思与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移液枪的校正和使用方法。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测定土壤有机质为目的,采用经典的K2Cr2O7-FeSO4法,以样品重量、体积和稀释倍数为自变量,以Cr2O7^-2的消耗量为因变量建立测定曲线,并测定了不同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精确、可靠,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引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它对维持土壤肥力、水分和酸碱度的平衡、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力作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评价和植物生长状况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实验采用K2Cr2O7-FeSO4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旨在掌握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今后实际操作中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称量器、分容管、量筒、滴定管、恒温水浴、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

2. 实验药品:硫酸亚铁、铬酸钾、硫酸、甲醇。

3. 样品:从不同地理位置采集的土壤样品。

4. 测定步骤:(1)取样:称取干燥土壤样品0.5 g,加入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浓硫酸,摇匀,静置10 min。

(2)溶解:缓慢加入50 mL蒸馏水,注意不要使瓶底的黑色物质溅出。

用热水浴加温至沸腾,混合均匀,凉至室温。

(3)滴定:分别取10 mL土壤水浸液和1 mL FeSO4溶液滴入滴定管中,在15 min内加入氧化钾钾溶液,使土壤水浸液转为深棕色,再加入浓硫酸,热水浴加热至100℃,放冷,以蒸馏水混合稀释至容量,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取50 mL样品溶液加入洗涤瓶中,加入25 mL铬酸钾溶液,再加入恒定体积的硫酸铁溶液,加入甲醇,调节到稀释倍数分别为50、100、150和200倍。

(4)测定:取稀释后的样品溶液5 mL,加入滴定管中,滴加0.1 M K2Cr2O7溶液,直至呈橙色停滞5 min,减去白板初滴数,每mL 0.1 M K2Cr2O7溶液所对应的Cr2O7^-2的含量为S(mg/L),样品有机质含量为C(g/kg)。

测定土壤含量实验报告(3篇)

测定土壤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土壤含量的测定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包括土壤有机质、容重、孔度、含水量及pH值等。

2. 掌握土壤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土壤改良和农作物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原理土壤含量的测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2. 土壤容重:反映土壤紧实度,容重越小,土壤透气性越好。

3. 土壤孔度:反映土壤孔隙状况,孔度越大,土壤透水性越好。

4. 土壤含水量:反映土壤水分状况,含水量适中,有利于作物生长。

5. 土壤pH值:反映土壤酸碱度,pH值适中,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

四、实验器材1. 天平:用于称量土壤样品。

2. 环刀:用于切割土壤样品。

3. 烘箱:用于烘干土壤样品。

4. 干燥器:用于储存烘干后的土壤样品。

5. pH计:用于测定土壤pH值。

6. 烧杯、量筒、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玻棒等:用于土壤pH值测定。

7. 碳氮分析仪:用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五、实验步骤1.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1)称取过1mm筛的风干土样2份各15克,分别置于50ml烧杯中。

(2)用量筒量取40ml纯水,于烧杯中,用磁力搅拌机搅拌5分钟左右。

(3)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土壤容重、孔度及含水量测定:(1)用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

(2)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

(3)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4)根据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土壤孔度。

3. 土壤pH值测定:(1)用天平称取过1mm筛的风干土样2份各15克,分别置于50ml烧杯中。

(2)用量筒量取40ml纯水,于烧杯中,用磁力搅拌机搅拌5分钟左右。

(3)用pH计测定土壤pH值。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有机质含量:本次实验测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5%。

2. 土壤容重:本次实验测得土壤容重为1.25g/cm³。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微生物体和其代谢产物等。

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结构、水分保持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了解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钾二氧化铬法。

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与一定量的钾二氧化铬溶液反应,使有机质被氧化,钾二氧化铬被还原,从而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将其干燥至恒重。

2.将干燥后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钾二氧化铬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进行反应。

3.反应结束后,用水稀释,过滤掉沉淀。

4.将过滤液中的钾离子用硝酸钾沉淀,再用铵盐沉淀出铬离子。

5.将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取质量。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测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5%。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土壤的肥力状况较好,适合进行农业生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重要性,应该加强土壤有机质的保护和增加。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土壤改良、肥料加施、植物生长及土壤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碱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即采用碱液(高氯酸或稀硫酸)氧化有机质,然后通过BaCl2溶液进行检测,最终得出该种有机质的重量分数。

三、实验方法
1.采集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后,按照相应重量(抽样量为300~500g),将土壤样品置于一容器中,接着,加入相应量的分解剂(用1:1酒精醋酸混合物浸泡30min),同时,将土壤样品加入50ml 稀硫酸,摇匀后,用50ml高氯酸进行二次混匀,置于水浴中回收有机质,滤过纸后,收集上清液(碱液)。

2.实验测定:将碱液容器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比重为1.25),至出现明显的黄色反应,然后,采用稀释法加入分析纯水,调节比重为1.2,通过试管热能计热量法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实验结果
实验后得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1.5%。

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碱氧化法成功地测定了该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该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为31.5%。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一、目的和意义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促使土壤形成结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条件,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同时它本身又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如碳、氮、磷、硫等。

因此,要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必须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所指的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总量,包括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产物及腐殖质,另外还包括少量能通过0.25毫米筛孔的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如果要测定土壤腐殖质含量,则样品中的植物根系及其它有机残体应尽可能地去除。

二、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氧化剂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滴定,这样,可从所消耗的氧化剂数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氧化及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如下: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K 2Cr2O7+6FeSO4+7H2SO4→2K2SO4+Cr2(SO4)3+3Fe2(SO4)3+7H2O三、主要试剂1.0.4mol/L(1/6 K2Cr2O7)溶液称取化学纯重铬酸钾20.00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缓缓加入化学纯硫酸500毫升于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动,冷却后定容至1000毫升,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0.2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80克或硫酸亚铁(FeSO4•7H2O)5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6mol/L(1/2 H2SO )30毫升搅拌至溶解,然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贮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1000mol/L(1/6 K2Cr2O7)的标准溶液标定。

3.0.1000 mol/L(1/6 K2Cr2O7)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重铬酸钾(在130℃下烘3小时)4.9033克,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70毫升,冷却后洗入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其中含硫酸的浓度约2. 5 mol/L(1/2 H2SO ))。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 通过分析观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以便了解土壤形成、变化的趋势。

二、实验原理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主要采用的是碳氮分析法,其原理是应用TKNP法(Thermogravitational, Kinetic, Nitrogen, and Phosphorus),根据热重法,从样品中释放有机物质,并测定有机物质质量的变化程度,既可以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三、实验方法
1. 准备土壤样本:准备混合土壤样本,然后分别将10g土壤样本筛过2mm筛分子;
2. 热处理:将筛过2mm筛分子的土壤样本放入实验器皿中,采用低温热处理的方法,部分分解土壤有机质,形成挥发性碳;
3. 碳氮分析:将样品中的挥发性碳、氮和磷提取出来,用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分别测定;
4. 测定结果:将计算样品中挥发性碳、氮和磷的值,用公式计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
【表1 土壤样品中挥发性碳、氮和磷的含量】
样品挥发性碳(g/kg)氮(g/kg)磷(g/kg)
【A 13.50 1.2 0.4】
【B 10.80 1.8 0.3】
【C 15.90 1.1 0.6】
五、实验结论
根据热重法分析土壤样本,计算得到不同样品中有机质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1. 样品A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13.2%;
2. 样品B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12.7%;
3. 样品C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15.7%;
4. 不同样品有机质的含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验证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农田管理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使用了常见的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和碱解剂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步骤2.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1. 取适量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

2. 用盛土器称取10克土壤样品,并加入250毫升氧化锰试液。

3. 在130摄氏度恒温干燥箱中,将试管中的样品加热煮沸30分钟。

4. 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轻摇均匀。

5. 取适量稀释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2 碱解剂法1. 取适量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

2. 用溶液酸性处理土壤样品,使其达到酸性条件。

3. 倒入含有适量的碱溶液中,并进行倒宽操作。

4. 进行振荡,使土壤样品与碱溶液充分反应。

5. 过滤反应液,采集滤液。

6. 取适量滤液,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7. 通过滴定量计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得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X g/kg。

2. 碱解剂法得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Y g/kg。

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土壤质地较重的样品上。

4. 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和碱解剂法都可以用于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2.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土壤质地较重的样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土壤肥力。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2:碱解剂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最新土壤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壤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壤学实验报告1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与影响因素探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旨在评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土壤管理方式、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土壤样本采集: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采集土壤样本。

2. 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铁还原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

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识别不同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壤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地样本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未使用有机肥的土地。

此外,湿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干旱地区。

地形因素也对有机质含量有一定影响,平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陡峭地区为高。

讨论: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结构、水分保持能力和营养供应。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护土壤免受侵蚀等,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同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土壤管理和改良工作中需予以综合考虑。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管理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议在未来的土壤管理实践中,应注重有机质的补充和保护,同时考虑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研究分析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研究分析报告

年级、班级:10科四实验项目:土壤有机质地测定实验时间:2013年5月20日实验指导老师:周先叶实验评分: 一、 实验目地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地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地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地重要因素 测g 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地肥沃程度•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地理化性状.b5E2RGbCAP 二、 实验原理在加热地条件下,用过量地重铬酸钾一硫酸 (K 2C 「2O 7— H 2SO 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地 碳,C 「2O -27等被还原成Cr +3,剩余地重铬酸钾(K 262O 7)用硫酸亚铁(FeSO 4)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消耗地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p1EanqFDPw 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2K^r :O-3C-SH ;SO 尸远TCO : t ^SH ;O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地反应:K ;Cr :O-6FeSO 4+ 7H ;SO-K :SO 4+ Cr :(SO4i-3Fe ;(SO 4)-7H ;O三、 仪器、工具分析天平(0.0001g )、硬质试管、长条腊光纸、油浴锅 、铁丝笼(消煮时插试管用)、温度计(0 —360 C )、滴定管(25ml )、吸管(10ml )、三角瓶(250ml )、小漏斗、量筒(100ml )、角匙、滴定台、吸水纸、滴瓶 (50ml )、试管夹、吸耳球、试剂瓶 (500ml ). DXDiTa9E3d华南师 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20102501024 专 业:生物科学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四、实验方法(1)取样,用分析天平称取过60号筛地风干土样0.3000g左右两份,分别于两根试管标中•(2)用10ml胖肚吸管吸取0.068mol/LK2Cr207标准溶液10ml二份,分别于二根试管中(空白一根),把有土样地试管摇匀•二根试管分别加盖小漏斗•(起回流冷凝作用,减少蒸发量)RTCrpUDGiT(3)加热氧化:将加盖小漏斗地试管盛入铁丝笼中,待油浴锅中地石蜡温度升高到185C—190C时,把铁丝笼放入油浴锅内,为使锅内地石蜡温度均匀和下降,并将温度保持在170 C—180C之间,需要将铁丝笼上下提起落下数次,以试管内液体冒泡开始计时,沸腾五分钟后立即将铁丝笼提出蜡液面(力求准确计时,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立即将铁丝笼提出蜡液面,稍等片刻再将整个铁丝笼放在专用纸板上冷却.5PCzVD7HxA(4)待试管内地液体冷却后,用洗瓶中地纯水少量多次地将其分别洗入二个250ml △瓶中,洗液体积应控制在60ml —70ml左右,(使溶液地酸度保持在 2 —3mol浓度之间)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滴,用标准地0.2mol/LfeSO4进行滴定记录初读数•颜色由橙黄一草绿一深绿一棕红(突变)即为终点,记录终读数(FeSO4)用量ml数,填写在实验报告中.jLBHrnAlLg 五、实验结果0_«x5 x3xl_lxl_724x(F有机质(g/kg )=V0-表示5ml0.8000N标准重铬酸钾空白滴定用去地硫酸亚铁溶液地毫升数;V—表示滴定待测液中过剩地0.8000N重铬酸钾用去地硫酸亚铁地毫升数;n—表示风干土质量,0.2g ;k—表示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地系数,为1;0.8 —表示标准重铬酸钾地浓度;5—表示加入地重铬酸钾溶液地体积;3—表示1/4碳原子地摩尔质量;1.1 —表示本方法只能氧化90%地有机碳,因此乘以校正系数 1.1 ;1.724 —表示土壤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地经验常数.六、分析与讨论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分级表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有机质%)>40 30-40 20-30 10-20 6-10 <6根据公式推算和标准要求,可知蔓花生和狗牙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属国家标准地二级和一级,都属于高肥力土• 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地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地.土壤中地这些物质和能量若能适时适量均匀地供应给植物,并能协调各肥力因素之间地矛增强土壤本身和作物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能力,那么土壤地盾,肥力就高.XHAQX74J0X有机质经过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地一些养分元素,如钾、磷、钙、镁等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因此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地主要来源,有机物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地形成和发展•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地含量,通常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地一个重要标志,它对土壤培肥有着重要地作用•而水分和空气影响土壤地热量状况,呼吸和水分养分状况.LDAYtRyKfE(1)95%以上地氮素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同时,它还含有一定数量地硫、钾、钙、镁、铁等营养元素,供给作物利用•另外,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地有机酸和碳酸,能促进土壤养分地释放.Zzz6ZB2Ltk(2)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后,能产生一种胶结土粒地物质,可使小土粒粘结成球状地土团,适宜植物生长•(3)有机质分解后产生胶结物质,既有减少粘土地粘性,改善其耕性和通透性地作用,又有改善砂土过分松散地性能.dvzfvkwMIl(4 )耕层土壤含有机质多时,可使土壤疏松多孔,地表水容易渗入,同时由于有机质吸水力强,提高了土壤保水性能.rqyn14ZNXI(5 )由于土壤有机质地吸附作用,能吸收和容纳各种养分物质,避免流失.同时,还可以缓冲由于施用化肥而产生地强烈地酸碱性变化,有利于作物生长• EmxvxOtOco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parts, in cludi 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 n. 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 sixE2yxpq5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6ewMyirQFL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 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 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 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 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 n p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 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 kavU42VRUs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y6v3ALoS89Reproducti on or quotatio 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 on 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 or in formative public free in formatio n. It shall not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copyright. M2ub6vSTnP。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丘林法一、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条件。

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墒性、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

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测定原理在强酸溶液中,土壤与过量的重铬酸钾共同加热,氧化土壤中有机质,以邻啡罗啉为指示剂,用标准硫酸亚铁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有机碳含量,进而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2Cr 2O 72- + 16H + + 3C → 4Cr 3+ + 3CO 2 ↑ + 8H 2O Cr 2O 72- + 6Fe 2+ + 14H + → 2Cr 3+ + 6Fe 3+ + 7H 2O 三、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硬质试管(18×180mm );试管夹;300℃温度计;烧杯(1000mL );可调电炉;三角瓶(2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洗瓶;滴定管;移液管;注射器。

四、试剂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61K 2Cr 2O 7)=0.8000mo1/L ]:39.2245g 重铬酸钾(K 2Cr 2O 7,分析纯)加400mL 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L 。

2. 硫酸亚铁溶液[c (FeSO 4)=0.2mo1/L ]:56.0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化学纯),溶于水,加15mL H 2SO 4,用水定容至lL 。

3. 邻啡罗啉指示剂:1.485g 邻啡罗啉(C 12H 8N 2·H 2O )及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l00mL 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4. 硫酸(H 2SO 4,ρ=1.84 g/cm 3,化学纯)。

5. 植物油或浓磷酸。

五、实验步骤准确称取0.25mm 风干土样0.1~0.5g (精确到0.0001g ),放入清洁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准确加入0.8000mo1/L K 2Cr 2O 7标准溶液5mL ,再用注射器注入5mL 浓硫酸,摇匀,将清洁干燥小漏斗置于试管上端以冷凝水蒸气。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一容量、三相比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测定和计算土壤含水率、容重、孔度及三相比;2.加深对上述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3.掌握容重等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土壤的比重和容重2.1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反映的是土壤的紧实度,其值过大则表示土壤过紧,会妨碍植物根系伸展,过小则表示土壤过松,会漏水跑墒。

一般来讲土壤容重在1.1-1.3之间,孔度在56-52%之间较为适宜。

土壤容重可用于计算土壤重量,如:1公顷土地耕层(20cm)的重量=10000*0.2*1.15(容重)=2300(t)2.2 土壤孔度土壤孔度是指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的容积之和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

其中,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场所。

土壤孔度一般不直接测量,而是根据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得到:土壤孔度=(1-容重/比重)*100一般的,砂土的孔度为30-45%,壤土为40-50%,粘土为45-60%(不可逆推),泥炭土可达80%以上。

耕层的孔度通常大于心土、底土。

2.3 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是指每百克干土中所保持的水分克数,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土壤含水率(%)=(W湿-W干)/W干* 100 2.4 土壤三相比土壤的三相比就是土壤中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状态的相对比例,具体如下:气相:液相:固相=(孔度-含水率):含水率:(1-孔度)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仪器:环刀,游标卡尺,手柄,小铲,电子天平,干燥器,烘箱;材料:紫金港的土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取干燥洁净环刀,做好标记,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高度及内径,分别测三次取平均值,计算体积并称重。

2.田间套取原状土柱,带回实验室,用纸巾擦净环刀表面的土壤,称重。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实验原理: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色度法和高温燃烧法。

本实验使用高温燃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待测土壤样品晾干并研磨成细粉末状。

b. 称取10克土壤样品放入坩埚。

c. 将坩埚放入已预热至550℃的炉中燃烧2小时。

d. 取出坩埚并冷却至室温。

e. 将坩埚和残余物重量分别称量。

2. 实验操作:a. 将之前称量好的坩埚和残余物放入干燥器中,干燥30分钟。

b. 取出坩埚和残余物并冷却至室温。

c. 称量坩埚和残余物的质量。

d. 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实验数据:1. 土壤样品重量(g):10.002. 坩埚和残余物的质量(g):- 坩埚和残余物重量(燃烧后):7.20- 坩埚重量(燃烧后):3.40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如下:土壤有机质含量(%)= (坩埚和残余物重量 - 坩埚重量) / 土壤样品重量 * 100代入实验数据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 (7.20 - 3.40) / 10.00 * 100 = 38.0%实验结论:通过高温燃烧法测定,本实验得到的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为38.0%。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实验结果表明该土壤样品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说明该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时需佩戴实验手套和眼镜。

2. 实验设备需提前进行清洁和烘干处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外来污染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4. 实验前后要准确称量土壤样品和坩埚,并记录质量数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使用的土壤样品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土壤检测实验报告范文

土壤检测实验报告范文

土壤检测实验报告范文1. 引言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植物生长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土壤检测,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度,为农业生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方法2.1 样品收集从实验场地随机选择5个点位收集土壤样品,通过挖取样品深度为10-20厘米的土壤。

2.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进行氮、磷、钾含量和有机质的检测。

- 氮、磷、钾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首先将土壤样品与一定比例的蒸馏水混合,摇匀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 有机质含量检测:采用加热重量法,将土壤样品加热至500摄氏度,使有机质完全燃烧,然后称取样品质量变化计算有机质含量。

2.3 酸碱度检测采用玻璃电极酸碱度仪,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取上清液进行酸碱度测定。

3. 实验结果3.1 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表1. 不同点位土壤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点位氮含量(mg/kg) 磷含量(mg/kg) 钾含量(mg/kg)1 5.8 12.3 109.22 6.1 11.9 105.63 5.9 12.5 111.34 6.3 11.8 107.45 6.2 12.1 110.6 3.2 有机质含量测定结果表2. 不同点位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结果点位有机质含量(%)1 2.32 2.13 2.24 2.05 2.23.3 酸碱度测定结果表3. 不同点位土壤的酸碱度测定结果点位pH值1 6.52 6.43 6.44 6.65 6.54. 实验讨论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得出了不同点位土壤的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

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氮、磷、钾含量: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点位土壤的氮、磷、钾含量相对接近,说明土壤中的养分分布均匀。

2. 有机质含量:不同点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相差不大,说明土壤质地较为一致,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相对稳定。

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

它还含有刺激植物生长的胡敏酸类等物质。

由于它具有胶体特性,能吸附较多的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

它还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结构,从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它也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

因此,除低洼地土壤外,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方法原理在外加热的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与干烧法对比,只能氧化90%的有机碳,因此将测得的有机碳乘以校正系数1.1,以计算有机碳量。

三、主要仪器油浴消化装置(包括油浴锅和铁丝笼)、可调温电炉、秒表、自动控温调节器。

四、试剂1.0.8000mol/L (1/2K2Cr207)标准溶液。

称取经130℃烘干的重铬酸钾(分析纯)39.2245g 溶于水中,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2.浓硫酸(分析纯)。

3. 0.2mol/L FeS04溶液。

称取硫酸亚铁(化学纯)56.0g溶于水中,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4.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分析纯)1.485g与硫酸亚铁0.695g溶于lOOmL水中。

五、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00目筛孔的风干土样0.1~1g(精确到0.0001g),放人一干燥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8000mol/L(1/2K2Cr2O7)标准溶液5mL,加入浓硫酸 5mL充分摇匀,管口盖上弯颈小漏斗,以冷凝蒸出之水汽。

将每笼8~10个试管(每笼中均有1—2个空白试管)放人自动控温为185~190℃的油浴锅中下,待试管内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min,取出试管稍冷后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倾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洗净试管内部及小漏斗,使三角瓶内溶液总体积为60~70mL,然后加入邻啡罗啉指示剂2—3滴,用标准的0.2mol/L硫酸亚铁滴定,滴定至颜色由橙黄一蓝绿一砖红色即为终点。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土壤肥力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的肥力、结构和水分保持等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质的测定一般采用碱液氧化法,即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在碱液中氧化,然后用酸进行中和反应,最终通过滴定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经过干燥和研磨后称取0.5g左右的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K2Cr2O7和H2SO4,混合均匀后,用烧杯盖盖好,放置数小时;3. 将上一步反应完的土壤样品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摇匀后静置;4. 在静置的土壤样品中加入H2SO4溶液,摇匀后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需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5.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两次滴定结果相近,取平均值作为有机质的含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每次滴定所需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为X%,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施肥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成功测定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为土壤肥力评价提供了依据。

同时,也为今后的土壤改良和施肥提供了重要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和吸入;2. 实验中的仪器和药品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避免误操作;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八、参考文献。

1. 《土壤学实验指导》,XX出版社,20XX年。

2. 《土壤化学分析方法》,XX出版社,20XX年。

以上即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生化测定实验报告(3篇)

土壤生化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土壤生化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等指标的测定方法,为土壤肥力评价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生化测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等指标的含量,从而了解土壤肥力状况。

以下为各指标的测定原理:1. 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土壤有机质,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测定二氧化碳释放量来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再通过滴定法测定氨态氮含量,从而计算全氮含量。

3. 全磷测定: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比色法,将土壤样品中的全磷消解为可溶性磷,再与钼锑抗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全磷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重铬酸钾、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钾、钼酸铵、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硫酸铜、硝酸银、硫酸锌、盐酸、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滴定管、容量瓶、烧杯、锥形瓶、移液管、比色皿等。

3. 实验方法:(1)有机质测定:称取风干土壤样品2.5g,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在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消解,冷却后定容至1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测定吸光度,计算有机质含量。

(2)全氮测定:称取风干土壤样品0.2g,加入硫酸、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在电热恒温干燥箱中消解,冷却后加入硫酸钾、钼酸铵、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全氮含量。

(3)全磷测定:称取风干土壤样品0.2g,加入过硫酸钾消解,冷却后加入钼酸铵、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硫酸铜、硝酸银、硫酸锌混合溶液,在比色皿中比色,计算全磷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有机质含量:本次实验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5g/kg。

2. 全氮含量:本次实验测定的土壤全氮含量为0.6g/kg。

3. 全磷含量:本次实验测定的土壤全磷含量为0.3g/kg。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有机质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的是钾二碳酸钠法。

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与氢氧化钠和钾二碳酸钠混合,加热蒸发后,用硫酸钴指示剂滴定,根据滴定所需的硫酸钴溶液体积,计算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1. 量筒。

2. 锥形瓶。

3. 烧杯。

4. 称量瓶。

5. 滴定管。

6. 硫酸钴指示剂。

7. 氢氧化钠溶液。

8. 钾二碳酸钠溶液。

9. 硫酸钴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干燥后称量,记录质量为m1。

2. 将土壤样品与氢氧化钠和钾二碳酸钠混合,加热蒸发至干燥,冷却后加入硫酸钴指示剂。

3. 用硫酸钴溶液滴定,记录所需硫酸钴溶液的体积为V。

4. 计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按照下式计算:有机质含量(%)=(V×0.02×100)/m1。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

根据实验测定,得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X%。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很大。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肥力较好,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肥力较差。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采用钾二碳酸钠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重要性,为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九、参考文献。

1. 《土壤化学分析方法》。

2. 《土壤肥力与施肥》。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土壤实验报告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一、方法原理: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反映一定的成土过程。

测定土壤有机质方法很多,一般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法。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速度快,再现性较好,适合大批样品分析和实验室用。

所谓重铬酸钾硫酸法就是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则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以实际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再乘以常数,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K2Cr2O7+3C+6H2SO4=2K2SO4+Cr2(SO4)3+3CO2+8H2OK 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二、操作步骤:(1)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风干土样~0.5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加入5毫升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再用移液管(或加液器)加入5毫升浓硫酸,小心摇匀,在试管口上加一弯颈小漏斗。

(2)预先将植物油浴锅温度升到185~190度,将试管插入铁丝笼中,并将铁丝笼放入上述油锅中加热,此时温度控制在170~180度,使管内溶液保持沸腾5分钟,然后取出铁丝笼,待试管稍冷后,擦净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溶液洗入250毫升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80毫升,此时酸度约为L,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5滴,用L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过绿色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时必须做空白实验,可以用纯砂或灼烧土代替样品,以免溅出溶液。

其他手续同上。

实验操作时注意事项:(1)此法要求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者,相对误差不超过5%,有机质含量低于2%,绝对误差不超过,因此,必须根据有机质含量多少决定称量,一是有机质在7~15%的土样可称~0.5克。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的肥力、结构和生态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了解土壤有机质的特性和在土壤中的作用,为土壤肥力评估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含量,再乘以常数 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反应方程式为:2K₂Cr₂O₇+ 3C + 8H₂SO₄= 2K₂SO₄+ 2Cr₂(SO₄)₃+3CO₂↑ + 8H₂OK₂Cr₂O₇+ 6FeSO₄+ 7H₂SO₄= K₂SO₄+ Cr₂(SO₄)₃+3Fe₂(SO₄)₃+ 7H₂O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分析天平:精确到 00001g。

硬质玻璃试管:25mm×200mm。

油浴锅:内装固体石蜡或植物油。

铁丝笼:能插入试管并固定在油浴锅中。

温度计:0 200℃。

滴定管:25ml 或 50ml。

移液管:5ml、10ml、20ml。

三角瓶:250ml。

小漏斗。

2、试剂0800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 392245g 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分析纯)溶于水中,定容至 1000ml。

02mol/L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称取560g 硫酸亚铁(FeSO₄·7H₂O,分析纯)溶于水中,加 15ml 浓硫酸,冷却后用水稀释至 1000ml。

使用前用 01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浓硫酸(H₂SO₄,ρ=184g/cm³,化学纯)。

邻菲啰啉指示剂:称取 1485g 邻菲啰啉(C₁₂H₈N₂·H₂O)和0695g 硫酸亚铁(FeSO₄·7H₂O)溶于 100ml 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四、实验步骤1、称取通过 025mm 筛孔的风干土样 01000 05000g(精确到00001g),放入干燥的硬质玻璃试管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方法原理: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反映一定的成土过程。

测定土壤有机质方法很多,一般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法。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速度快,再现性较好,适合大批样品分析和实验室用。

所谓重铬酸钾硫酸法就是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则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以实际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再乘以常数,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K2Cr2O7+3C+6H2SO4=2K2SO4+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0
二、操作步骤:
(1)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风干土样~0.5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加入5毫升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再用移液管(或加液器)加入5毫升浓硫酸,小心摇匀,在试管口上加一弯颈小漏斗。

(2)预先将植物油浴锅温度升到185~190度,将试管插入铁丝笼中,并将铁丝笼放入上述油锅中加热,此时温度控制在170~180度,使管内溶液保持沸腾5分钟,然后取出铁丝笼,待试管稍冷后,擦净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溶液洗入250毫升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80毫升,此时酸度约为L,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5滴,用L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过绿色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时必须做空白实验,可以用纯砂或灼烧土代替样品,以免溅出溶液。

其他手续同上。

实验操作时注意事项:
(1)此法要求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者,相对误差不超过5%,有机质含量低于
2%,绝对误差不超过,因此,必须根据有机质含量多少决定称量,一是有机质在7~15%的土样可称~0.5克。

2~4%者可称~0.2克少于2%可0.5克以上,以减少误差。

(2)消化煮沸的时间必须尽量准确一致,否则,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必须从
试管内溶液表面开始翻动方能计算时间(有大气泡出现)。

(3)消煮温度要严格控制在170~180度,当加浓硫酸时会发生大量热量,应趁热放入油浴锅中消煮。

因此加温和加液的时间应预先估计好。

(4)消煮好的溶液颜色,一般应是黄色或黄中带绿色,如果以绿色为主,则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有氧化不完全的可能,应弃去重做。

三、实验记录:
四、结果计算:
1、计算公式
有机质(g /kg )=有机质%×10
其中“有机质%”中的%是单位,表示每100g 土中有机质所含的克数。

式中:V 0-滴定空白实验时5毫升L (1/6K 2Cr 2O 7)标准重铬酸钾用去硫酸亚铁毫升数
V -滴定待测液中过剩的L (1/6K 2Cr 2O 7)标准重铬酸钾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 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mol
- 土壤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经验常数;
- 校正常数
2、计算结果
10011.1724.1003.0)58000.000⨯÷⨯⨯⨯-⨯⨯+水分%)
(样品重(有机质%=v v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