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标注论文通讯作者

合集下载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模板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模板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模板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是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署名格式不仅能够展现作者的学术水平,也能够保证学术成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以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下面是期刊发表署名格式的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1. 一般情况下,署名格式应包括作者姓名、单位、邮件地址和通讯作者信息。

具体格式如下: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应当按照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的顺序书写,中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张三,李四。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应当包括完整的单位名称,包括学校、研究所、实验室等。

单位名称应当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例如,XX大学,XX研究所。

邮件地址,作者的邮件地址应当包括完整的电子邮箱地址,以便读者联系作者。

例如,***********。

通讯作者信息,通讯作者信息应当包括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邮件地址和联系电话。

通讯作者应当是能够及时回复读者问题的作者。

例如,通讯作者,李四,XX大学,***********,138xxxxxxxx。

2. 在特殊情况下,署名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多个作者共同署名的情况下,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作者姓名,并标注通讯作者。

例如:作者姓名,张三,李四,王五(通讯作者)。

3. 在进行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者姓名应当准确无误,不应当出现拼写错误或者遗漏。

(2)作者单位应当包括完整的单位名称,不应当出现缩写或者遗漏。

(3)邮件地址和通讯作者信息应当准确无误,以便读者联系作者。

(4)通讯作者应当是能够及时回复读者问题的作者,应当提供准确的联系方式。

综上所述,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署名格式能够提高学术成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希望以上提供的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模板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进行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时能够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关于加注“作者简介”的要求

关于加注“作者简介”的要求

-878-宁夏医学杂志2019年4月第41卷第4期Ningxia Med J,Och2019,Vol41,No.44.24)mL,术后仅1例患者伤口出现并发症,与文献报道[1]的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手术效率明显提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术前精准的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很好的模拟了手术过程,术中避免了钢板的“海选”,缩短了术中钢板的准备时间°术者有机会提前“经历”手术过程,体会了手术的难点并做好应对方案,因此术中可以直接按照术前设计选择与骨面贴敷较好的钢板固定骨折断端,通过数字化设计3D打印的导板直接贴敷于骨面克氏针,通过导板固定复位的骨折块并通过克氏针引导钢板的植入,提高了钢板放置的成功率[4],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即刻X线Rasmussen评分及4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也进一步说明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效果满意。

再者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及3、4个月TPA及内外侧平台PA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5);术后即刻及3、4个月的胫骨平台TPA及内外侧平台PA 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术前精准数字化设计能够做到指导术者对骨折塌陷的骨块准确复位同时量化了植骨量,术者可以根据术前的设计做到术中准确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同时保证了术中充分植骨,避免了患者术后负重后关节面的继发性塌陷。

徐云钦等[4]指出,术中恢复整个关节面的平整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关键,也是决定预后影响膝关节术后主要功能的高危因素°另外,快速完成手术减少术中软组织的次生损伤,可降低膝关节周围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医疗风险,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4刘皤•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相关问题与思考[]•中华骨科杂志, 204,36(4):149-140.[2]王欣文,张V,朱养均,等S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415,36:387-890•[3]王国旗,张里程,唐佩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与进展[]•中华骨科杂志,2016,36(4):1202-1207.[4]SchatzOer J,Mchroom R,Bmce D.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heToronto experience1698-1975[J].Clinical OrWopaenicr and Re­lated Research,477,153:94-44.[5]Rasmussen PS.TRid condylar fractures.Imphrment of knee-oint sta­bility x au indication for surgical treaenentt J].The Joum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eOcan Volume,3673,55(7):9551-455. [6]Insall JN,Ranawat CS,Aglietti P,et al.A compaOsiou of four moU-eis of total knee一replacement prosthescs[J].Jouro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eOcan Volume,476,56(6):934-765.[7]Lon YiPng,Cal Leyi,Wang Chenganpet parison of trabition-al surgery and surgery assisted by three dimensiexai pOnting tech-noloay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Intemational OrWonaenicr,2417,21(7):H75-H80.J]刘泽,赵建勇I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J].河北医药5045:26-293.[]温阳阳,李文龙,范亚楠,等•骨科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前景展望[]•中国医药导报5045:41-44.[0]陈宣煌5午卫红,黄文华,等•基于3D打印的腰椎椎弓根螺钉数字化置入及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59(17):2752-2757.[11]Giannetti S,Bizzotto N,Stancati AA.Minimally invvsive fixation in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using an pre一operative and intra一opera­tive real size3D pOnting[J].Injury Interoational Jonroal of theCare of the Injured,2017,44(():934-786.[12]汪松,潘彬,李浩,等.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骨盆骨折临床疗效的Mata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504,21(1):44-49.[4]徐云钦,李强,申屠刚,等.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5015,4:303-309.[收稿日期]2/4-/5-/4[责任编辑]马兴忠论著栏目的论文应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略)、籍贯(X X省)、学历、技术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专业。

论文怎么标注引用

论文怎么标注引用

论文怎么标注引用
在论文中标注引用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文中标注和脚注标注。

一、文中标注:
1. 直接引用: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例如:(Smith, 2010)。

2. 直接引用的页面或段落: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标注作者姓氏、出版年份和具体页面或段落号,例如:(Smith, 2010, p. 25)
或(Smith, 2010, para. 3)。

3. 引用他人观点但非字句引用: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并在引用后附上作者的观点,例如:(Smith, 2010, as cited in Brown, 2015)。

4. 多位作者的引用:如果被引用的文献有两位作者,可以用“和”连接,例如:(Smith and Johnson, 2010),如果有三位及以上作者,可以使用 et al. 进行缩写,例如:(Smith et al., 2010)。

二、脚注标注:
1. 在论文每页的底部或每章后面引用的地方加上脚注标记,内容包括作者姓氏、出版年份、具体页面或段落号,例如:^1 Smith, John. (2010). Title of the Book. Publisher, p. 25.
2. 在论文的末尾或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所有脚注的详细信息,按照相应的格式规范(如APA、MLA等)进行排版。

无论采用哪种标注方法,都需要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所有被引用的文献的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文章
题目、期刊名称或书名、页码等。

具体的格式规范可以根据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学术出版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物化政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物化政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物化政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论文作者署名规范学术期刊与论文是物化政专业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输出方式。

为了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以及对作者的公正表彰,制定了一系列的署名规范。

本文将介绍物化政专业学术期刊与论文作者署名规范,以明确各类作者的署名方式及其潜在规定。

一、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与论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常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贡献者。

在署名规范中,第一作者通常放在所有作者之首,即最靠近文章标题的位置。

按照常见规范,第一作者的姓名通常以中文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署名。

二、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与期刊或学术团体进行交流的联系人。

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以满足期刊或学术团体的要求。

在署名规范中,通讯作者通常放在所有作者之末端,即最远离文章标题的位置。

同样,通讯作者的姓名也按照中文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署名。

三、其他作者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还有其他参与研究工作的作者。

这些作者通常以字母顺序的方式排列,并以逗号隔开。

在姓名的署名方式上,也要遵循中文姓在前、名在后的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施署名规范,学术期刊和论文中的作者姓名通常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格式要求:1. 姓名格式在署名时,作者的姓名通常以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呈现。

例如,张三的全名在署名时应为"张三",而不是"三张"。

这样的格式要求可确保署名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拼音格式对于作者姓名中的拼音,应当遵循常用的拼音规范。

常用的拼音规范包括汉字拼音方案(如《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或国际通用的罗马化拼音方案(如《国际音标》)。

确保拼音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文献索引和引用非常重要。

3. 学术称谓在学术期刊与论文中,作者的学术职称通常以简写的方式呈现,如教授(Prof.)、博士(Dr.)等。

这些学术称谓可以进一步验证作者的资历与学术地位,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综上所述,物化政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论文作者署名规范对于确保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非常重要。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在学术界,论文署名和作者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体现了学者的权威和成就,还能为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

本文将就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展开讨论。

一、作者署名规范作者署名是论文中标识作者身份的方式,它需要准确、清晰地展示作者的名字。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1 名字的顺序在中文论文中,通常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

例如,若作者名字为“张三”,则署名应为“张三”。

当有多位作者时,通常按照作者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署名。

1.2 复姓的书写如果作者有复姓,比如“欧阳修”,那么署名的方式需要注意。

根据学术规范,复姓的首字母应该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因此署名应该为“欧阳修”。

1.3 作者单位的标注在论文中,在作者姓名下方一般会标明作者的单位信息,例如学校、研究机构等。

这些信息应准确、清晰地展示,以便读者可以找到作者的归属和联系方式。

二、作者顺序规范作者顺序是指在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各个作者名字的排列顺序。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2.1 第一作者在多位作者中,第一作者通常为对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他或她负责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具体工作。

第一作者是论文中权重最高的作者,也是通常被引用和介绍的对象。

2.2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该论文中发起并组织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或她对整个研究项目负有重要责任。

通讯作者在署名时通常会在作者名字后用右上标标注一个星号(*),并在署名下方以脚注形式注明其联系方式。

2.3 其他作者顺序除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的其他作者,通常按照其在研究中的具体贡献程度和参与程度排列顺序。

通常,这些后续作者按照他们的工作量和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三、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的示例以一个论文为例,该论文有三位作者:张三(第一作者,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李四(通讯作者,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研究工作)、王五(参与实验和数据分析)。

署名示例:张三李四*王五脚注示例:*通讯作者:李四,邮箱:************这样的署名和顺序规范可以提供准确的作者信息,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位作者的贡献和职责,也有助于学术界对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引用。

正确标注作者署名和单位

正确标注作者署名和单位

正确标注作者署名和单位
一、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及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

作者署名应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尤其注意姓氏中的“傅”与“付”、“戴”与“代”、“兰”与“蓝”等字勿混用。

每份论文的作者不宜超过12人。

应在稿件正文注明作者的详细联系方法(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建议附手机号以便随时联系)。

通信作者是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作者。

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应在该作者署名后注明“通信作者”并说明其单位及邮政编码,
涉及介绍、应用专家经验的论文,不要将该专家列为作者(可在论文结尾致谢)。

二、致谢
对论文的完成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可在论文结尾处致以感谢。

给予致谢必须征得被致谢人的同意。

对不当致谢引起的一切不愉快后果,《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不能负责。

三、工作、学习和研究单位名称的标注
作者工作或学习、研究单位不能使用简称,应使用规范的全名(以该单位公章名称为准),以免今后给作者带来不便。

常见错误名称(括号内为正确名称):重庆324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中心医院)、新疆额敏市农九师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医院)、**县一医院(**省**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泸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天津中医一附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医附一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同一单位有多个名称时,应酌情只选用一个,不能将几个名称并列。

错误标准方法:“重庆市中医院暨重庆市中医研究院、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只能从中酌情选用一个。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论文署名有什么规则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论文署名有什么规则

作者署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是获得同行认可的方式,也能体现行业专业性,是个人科研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随着科研合作和分工的细化,以前那种单一作者署名的文章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队伍大了,署名情况也日益复杂。

同时,署名常常包含利益,需要我们关注,“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需要了解署名,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什么是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的职责是负责投稿、修改文章,是跟期刊编辑联系的人。

正常情况下,通信作者就应该是写文章的那个人。

第一作者呢,则是文章的作者列表中排行第一的那个名字,原则上就应该是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贡献最大的那个人。

理论上讲,写论文者可以自己联系期刊,但是有一个问题横亘在导师与学生之间。

一些学生毕业后可能会离开学术圈,而一些实验数据仍留在实验室,如果文章当时把学生列为通讯作者,后期有读者提问时,学生则无法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通讯作者应该为实验室导师,方便后期的交流合作。

二.期刊是否允许有两位通讯作者?
需要在前期与期刊编辑沟通,期刊同意即可。

绝大多数的期刊投稿须知都没有通讯人数的规定,由此对有这种需求的作者造成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前期与期刊编辑沟通,以免花费大量的时间排版而最后是因为有两位通讯作者被拒稿。

研究合作趋频繁,尤其是跨界合作,导致一篇研究论文涉及两个实验室,此时一篇论文需要两个通讯作者应是理所应当的,各期刊社也应该把此项内容纳入投稿须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科技论文如何标出通讯作者

科技论文如何标出通讯作者

科技论文如何标出通讯作者科技论文的格式如何标出通讯作者一,科技论文的内容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

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

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

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

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

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

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

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⑴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

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

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

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

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

sci通讯作者怎么标注

sci通讯作者怎么标注

sci通讯作者怎么标注
通讯作者在论文发表中是关键角色,应该说论文发表的指挥棒是在通讯作者手中的,所以通讯作者在论文发表中的标注是至关重要的,况且在sci论文发表中是最为看重通讯作者的,sci通讯作者怎么标注?我们分情况来看,通常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单独的通讯作者标注和并列通讯作者的标注。

通讯作者对文章创作发表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多数文章只有一位通讯作者,很多期刊会要求对通讯作者在姓名后方加以星号标注,位置可以写在所有作者之前,也可以写在最后,主要期刊的要求,这是只有一位通讯作者的情况,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如果出现了并列通讯作者的情况,首先最重要的还是期刊的要求,比如期刊仍是以标注星号为基本要求,我们就需要在并列作者姓名右上方都加以星号标注,或者期刊会要求标注其他符号或者形式,作者按照要求标注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sci论文发表中大多刊物是不认可并列通讯作者的。

在不认可的情况下,即便作者标注了并列关系也是没用的,期刊还是会默认在先的就是通讯作者,因此,标注并列通讯作者首先要确定期刊是否受认可。

通讯作者标注范例

通讯作者标注范例

通讯作者标注范例通讯作者在科研论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文章撰写人员之一,还要负责与期刊编辑、审稿人以及其他合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所以,在文章中正确标注通讯作者的姓名和邮箱地址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标注通讯作者呢?通讯作者标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 在文章的末尾添加特别注明部分,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和邮箱地址。

例如:通讯作者:张三,Email:*************************.cn。

2. 在文章作者列表下方添加脚注,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和邮箱地址。

例如:*通讯作者:张三,Email:*************************.cn。

3. 在文章的第一页右上角或页眉处标注通讯作者的姓名和邮箱地址。

例如:张三,Email:*************************.cn(通讯作者)。

不同的期刊对通讯作者标注方式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投稿之前,作者需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了解通讯作者标注的具体要求。

除了标注通讯作者的姓名和邮箱地址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 通讯作者必须是实际在论文研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的作者之一,拥有控制和指导论文研究的权利。

2. 如果有多个通讯作者,需要在标注时注明各自的贡献和责任,以保证不会在发表之后引起纠纷。

3. 邮箱地址必须准确无误,能够及时收到来自编辑和审稿人的邮件。

4. 通讯作者要及时与期刊编辑联系,回答问题、提供资料和修改论文等工作。

总之,正确标注通讯作者在科研论文中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守期刊的要求,严格执行通讯作者标注规则。

同时,通讯作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为论文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期刊出版质量做出贡献。

sci通讯格式

sci通讯格式

sci通讯格式学术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而学术期刊是学术界评价和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提交学术论文时,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准备相应的通讯格式。

通讯格式是学术期刊对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的规定,其目的是方便编辑部与作者沟通,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通讯格式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地址、电子邮箱等信息。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作者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准备通讯格式:1. 作者姓名:通常按照姓名的英文拼写顺序罗列,不同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

作者姓名应当与论文中署名的姓名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姓名拼写不一致的情况。

2. 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或研究机构。

单位名称应当准确无误,避免缩写或简写不清晰,以确保编辑部和读者能够准确识别作者的工作背景。

3. 地址:作者的工作地址或通讯地址。

地址应当包括详细的街道地址、城市、邮编等信息,以便编辑部能够准确寄送通讯和样稿。

4. 电子邮箱:作者的电子邮箱地址。

电子邮箱是编辑部联系作者的重要途径,作者应当提供有效的电子邮箱地址,并及时回复编辑部的邮件。

在撰写通讯格式时,作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负责与编辑部沟通的作者,通常是完成大部分研究工作的作者或者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地址、电子邮箱等信息应当置于通讯作者一栏,并在通讯作者一栏标注“Corresponding author”。

2. 多个通讯作者:如果论文有多个通讯作者,应当明确标注各个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并注明各自的通讯作者顺位。

3. 作者顺序:作者的署名顺序通常按照作者的贡献大小或者在研究项目中的重要性排序,作者的署名顺序应当与通讯格式中的作者顺序保持一致。

总的来说,撰写学术论文的通讯格式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作者应当严格按照期刊的要求准备通讯格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讯作者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编辑部和读者能够准确了解作者的工作背景和联系方式。

通过规范的通讯格式,作者能够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研究的传播和交流。

通信作者的署名方法

通信作者的署名方法
(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 相同的)
• 见Nature Guide to Authors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
作者地址的标署
• (1)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 (2)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
顺序列出,本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 (3)如果论文出版时作者调到一个新单位(不同于投稿时作者完
成该研究工作的地址),新地址应以“Present address”(现地址) 的形式在脚注中给出,这种做法对地址了解作者的就职单位十分 有用,同时也有利检索系统统计研究机构的论文产出。
• 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第一
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
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 的咨询等。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通讯联系人地址列在首位。 研究地址随后。注意 :其它 作者并不与记录中某个特定 地址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 • 贡献相同作者的表达:
— 共同第一作者,
— 通讯作者,
—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
• 避免随意“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
通讯联系人地址列在首位。 研究地址随后。注意 :其它 作者并不与记录中某个特定 地址相对应。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记录

引用论文怎么标注

引用论文怎么标注

引用论文怎么标注
引用论文时,一般需要在引用处标注作者、年份和页码等信息,以便读者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文献来源。

具体的标注格式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引用风格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引用标注格式示例:
1. APA格式(美国心理学会)
- 直接引用:(作者姓氏,年份,页码)
- 间接引用:(作者姓氏,年份)
2. MLA格式(现代语言协会)
- 直接引用:(作者姓氏页码)
- 间接引用:(作者姓氏)
3. IEEE格式(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 直接引用:[x, 页码]
- 间接引用:[x]
其中,x表示引用文献的编号,可以根据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
序来编号。

在正文中标注引用论文时,要遵循所使用的引用风格的规范,并且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提供完整的引用信息。

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也根据所使用的引用风格来进行排版,包括作者、题目、期刊/会议名称、年份、卷号、页码等信息。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

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期刊发表署名格式是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时,作者署名的格式规范。

正确的署名格式不仅可以展现作者的学术身份,还可以避免因署名格式错误而导致的不必要麻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期刊发表署名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单一作者的署名格式。

对于只有一个作者的文章,署名格式一般为“作者姓名”。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时,作者的姓名应当按照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的格式署名,避免出现笔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称呼。

2. 多位作者的署名格式。

对于多位作者的文章,署名格式一般为“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最后一位作者姓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作者在文章中的贡献大小来确定作者的先后顺序,通常第一作者为主要贡献者,最后一位作者为通讯作者。

3. 机构合作的署名格式。

对于来自多个机构合作的文章,署名格式一般为“作者姓名,机构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作者姓名后注明作者所属的机构名称,以便读者了解作者的研究背景。

4. 国际合作的署名格式。

对于国际合作的文章,署名格式一般为“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最后一位作者姓名,国家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作者姓名后注明作者所属的国家名称,以便读者了解作者的国际合作情况。

5. 特殊情况的署名格式。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署名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学术团体、研究项目、实验室等单位的合作文章,署名格式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署名格式。

总之,期刊发表署名格式对于学术文章的发表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署名格式不仅可以展现作者的学术身份,还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因此,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应当严格遵守期刊的署名规范,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期刊发表署名格式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在发表文章时能够严格遵守署名格式规范,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学术论文中的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如何填写

学术论文中的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如何填写

学术论文中的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如何填写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准确、完整地填写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这不仅关乎论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还对学术交流、成果传播以及可能涉及的版权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填写学术论文中的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呢?首先,我们来谈谈作者信息的填写。

作者信息通常包括作者姓名、所属机构、职称或学位等。

姓名应填写全名,确保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昵称或缩写(除非是在特定学术领域中被广泛认可的缩写)。

如果作者有多个姓名,比如有曾用名或笔名,应以常用且正式的名字为准。

所属机构一般指作者进行研究和工作的单位,要填写完整、准确的单位名称。

如果作者在论文撰写期间有单位变动,应注明在研究进行时所在的单位。

对于涉及多个单位的合作研究,应按照作者对研究的贡献大小依次列出所属单位。

职称或学位能够反映作者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水平。

常见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学位则包括博士、硕士等。

填写时应遵循学术规范和所在领域的惯例。

接下来是联系方式的填写。

联系方式主要包括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

电子邮箱是目前学术交流中最为常用和便捷的联系方式之一。

在选择填写的电子邮箱时,建议使用相对正式、稳定且能够长期使用的邮箱,避免使用临时或容易失效的邮箱地址。

同时,邮箱名称应尽量简洁、规范,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个性化的名称,以免给人不专业的印象。

电话号码的填写也有一定的讲究。

最好填写能够直接联系到作者本人的手机号码,并且确保号码的准确性。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提供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也可以,但要注意注明区号,以便于联系。

通讯地址的填写要详细、准确。

包括所在国家、省份、城市、街道、门牌号等信息。

这有助于邮寄相关的学术资料、证书或者邀请函等。

在填写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信息的一致性。

在论文的不同部分,如标题页、摘要、正文等,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矛盾或错误。

二是准确性。

务必仔细核对所填写的信息,确保没有错别字、遗漏或错误的数字等。

如何标注论文通讯作者

如何标注论文通讯作者

标注论文通讯作者方法如下:
1.将光标移到在通讯作者姓名后面,在菜单栏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如果目标期刊需要在通讯作者后加星标,则在脚注对话框内点击“符号”,然后选择“*”,点确定,然后点“插入”;
3.然后在插入脚注部位编辑相关内容,如果不需要加星标则点击“符号”后选择“空白”点“确定”,确定后点“插入”,通讯作者后面和页面下方的脚注前就不会出现星号,接下来即可以编辑内容;
4.如果想将通讯作者的标注删除,则将光标移到通讯作者名字后面,敲两下backspace键。

星标和脚注的内容会全部消失。

关于加注“通讯作者”的要求

关于加注“通讯作者”的要求

-1178-宁夏医学杂志2020年12月第42卷第12期Ningxia Med J,Dec.2020,Vol.42,No.12表1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土s)组别运动评分皮护理评分饮食评分血糖监测评分护理前研究组 2.25±1.32 2.82±1.62 2.46±1.14 2.46±1.62对照组 2.37±1.94 2.30±1.15 2.95±1.84 2.37±1.65£值0.32 1.66 1.430.25P值>0.05>0.05>0.05>0.05护理后组 6.34±1.45 5.82±1.17 6.13±1.21 5.42±1.22对照组 4.25±1.28 3.64±1.48 3.74±1.82 3.26±1.08£值 6.837.31 6.958.38P值<0.05<0.05<0.05<0.05表22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mmol/L,±s)组别”一如-------------塹皿护理护理后护理护理后组4011.21±3.21 6.25±1.3118.89±4.648.26±1.24对照组4011.36±3.389.51±1.9418.86±4.6112.21±2.11£值0.208.810.0310.21P值>0.05<0.05>0.05<0.05表3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5(%)]组别糖屎龊騙心!管拨症KS中毒并发症发生研究组401(2.5)0(0.0)1(2.5)1(2.5)0(0.0)3(7.5)对照组402(5.0)2(5.0)3(7.5)3(7.5)1(2.5)11(27.5) 3讨论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本刊关于“通信作者”标注的相关要求

本刊关于“通信作者”标注的相关要求

本刊关于“通信作者”标注的相关要求
作者:
来源:《右江医学》2020年第10期
为顺应国际上的通行方法,更好地体现科研论文作者的分工协作关系,本刊决定对论文标注通信作者作如下要求。

(1)通信作者一般指对确定选题及科研设计起主要作用,参与论文撰写,能够回答读者疑问,并能对论文负全部责任的作者。

(2)并非所有论文都要标注通信作者,只有论文属于某基金资助的课题(综述类论文除外),且课题总负责人不是论文第一作者时,才有必要标注通信作者。

(3)通信作者在论文作者排序中一般可排序为第二或最后。

(4)凡文章內注明通信作者的稿件,与该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均与通信作者联系。

(5)著录作者时在通信作者右上角标注“▲”,通信作者简介放在论文首页地脚,并标出姓名、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

本刊编辑部。

共同通讯作者怎么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怎么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怎么标注?请问论文中两个通讯作者怎么标注?在两个通讯作者名字右上角加星号,然后在相应的地方提供邮箱就可以了。

或者可以在文章醒目位置,用文字表述一下,这个不是审稿的侧重点,重点在内容,格式方面会有校对和排版的。

青博盛学术专为期刊投稿设计,增加发表EI、SCI等国际期刊的机率。

论文首页左下角通讯作者那个脚注是怎么加的?在础章标题后的空白处点“插入”下面的“引用”,再选“脚注和尾注”,在“位置”选“脚注”,在“格式”下选“编号格式”,如果不需要数字标记,则选择“自定义”,在后面的“符号”中选择相应的符号,或者选空白。

然后点“插入”。

现在,光标自动出现在页面底端的脚注处,你就可以编辑了。

两个通讯作者应该怎么写没碰见过这种情况,还是和老师们好好商量商量吧。

求问投稿怎么添加两个共同通讯作者到目前,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祝你成功、什么格式的稿件,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报告文学?什么内容,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你是哪里的。

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对症下药”,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朋友你好?干什么的,哪里的,最好投当地的报刊?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散文、方便一些,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如果说投稿的话,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有40多篇获奖。

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

另外。

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第一要有信心、诗歌,包括:投稿时、什么体裁,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 ... 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看它需要什么内容。

这就关系到,我认为,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新闻、评论等体裁的、小说,这两点非常重要如何在WORD的一页的页末添加通讯作者之类的栏,比如文章发表时那种格式在Word中,默认为一节,每节的页面格式是相同的,若想在一个Word文档中,前2页是目录,不设页眉,从第3页开始设置页码,必须插入分节符,使文档分成两节,这样就可以单独设置页眉了。

sci作者署名的格式和标准

sci作者署名的格式和标准

sci作者署名的格式和标准
SCI作者署名的格式和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期刊和出版机构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指导原则:
1. 姓名:作者的姓名通常以全称的方式书写,并且姓氏应该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

例如,肖聪可以写成Xiao Cong,李国强可以写成Li Guoqiang。

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作者,他们的名字可能采用不同的书写方式。

2. 单位:作者的单位应该明确标出,包括机构名称、所在城市、所在省份和邮政编码等。

3. 职务/职称:如果作者在单位中担任某种职务或职称,应该在署名时注明。

例如,教授、博士等。

4. 排序:多位作者的署名顺序应该按照贡献值的多少进行排序。

通常来说,贡献值较大的作者应该排在前面。

如果有共同一作或共同几作的情况,需要在名字的右上角用同一数字或字母进行标注。

5. 通讯作者:通常在论文中会有一个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和审稿人进行沟通。

通讯作者的姓名通常用星号(*)或下划线(_)等特殊符号进行标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署名格式和标准可能会因期刊和出版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投稿前最好仔细阅读期刊或出版机构的投稿指南,以确保作者的署名格式符合要
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标注论文的作者和通讯作者
李某某,王某某
1.将光标移到在通讯作者姓名后面,在菜单栏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如果目标期刊需要在通讯作者后加星标,则在脚注对话框内点击“符号”。

作者简介:李某某,男,
通讯作者,王某某
3.然后选择“*”,点确定。

4.然后点“插入”。

5.插入后状态
6.然后在插入脚注部位编辑相关内容
7.如果不需要加星标则点击“符号”后选择“空白”,点“确定”。

8.确定后点“插入”。

9.通讯作者后面和页面下方的脚注前就不会出现星号,接下来即可以编辑内容。

10.如果想将通讯作者的标注删除,则将光标移到通讯作者名字后面。

11.敲两下backspace键。

星标和脚注的内容会全部消失。

第一下:
第二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