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设计1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fe3c6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e.png)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数轴上的负数》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
2. 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提问: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3. 引入课题:数轴上的负数。
二、探究新知1. 讲解数轴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数轴的特点。
2. 讲解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设计:数轴上的负数一、数轴的概念二、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三、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数轴解决一个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但在讲解数轴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知识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f4b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4.png)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负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负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现实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理论讲解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本质,并借助数轴这一工具,帮助他们形象地认识负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情境创设、直观演示、互动讨论、个别辅导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轴上的负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中的零上和零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负数的奥秘。
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数轴上的负数》选自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数轴上的数表示正负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数轴上的数表示正负数](https://img.taocdn.com/s3/m/b0e395cb0975f46527d3e19b.png)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思考负数的认识是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
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上的安排,本阶段在知识方面上用数轴把正数、0和负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0是正、负的分界,正、负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学阶段负数的学习为以后初中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概念基础。
2、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
这节课的学习引出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结合数轴上有关正的、负数知识的理解,关键要突破负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
3、学生分析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呈现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通过直线的画法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把数轴上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感受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同时能够掌握好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评价任务1、小组合作学习,会准确说出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对同学的课堂回答情况做出判断,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3、针对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情况,做出评价。
环节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读数,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6 0 -8.2 +20% -3/52、师: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上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下2摄氏度下降了6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上的气温是()摄氏度。
4、读出我国去年3月份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北京: 6℃~10℃长春: -5℃~11℃拉萨: -6℃~8℃让学生准确说出什么是正负数。
并能够应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环节2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例3图师:思考并交流1、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数学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 《数轴上的负数》教案
![数学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 《数轴上的负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a312a0912a216147929b7.png)
《数轴上的负数》教案●设计说明: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负数的含义和数轴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的方法。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直线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距离的学习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用正数和负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
2.通过负数的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养成乐于帮助同学,愿意与同学交流与讨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负数在直线上的表示。
难点:小数(分数)在直线上的表示。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观察、发现、迁移、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夯实基石: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85 +31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1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游戏引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真棒!通过刚才的“温故知新”,老师知道了你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
老师很欣慰,为了奖励你们,也是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好)。
2.口述游戏要求:参与人数:老师自己定。
(可以全班学生参与。
)规则: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就要做一个和老师相反的动作,要迅速。
游戏内容:举右手……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向左或向右迈出2步、4步的动作。
三、情景入手,探究新知:1.导语:(兴趣未消)同学们,有意思吗?小红他们也在做游戏,你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例3。
3.观察情境图,他们在做什么?预设:小丽向东走了2m ,小东向东走了4m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负数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负数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62d2f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3.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负数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教案:负数正负数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负数的定义:介绍负数的含义,理解负数表示的是比零小的数。
2. 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习正负数的加减法规则,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同号相加取其绝对值相加,并保留原来的符号。
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如温度、高度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识别正数和负数。
2. 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能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特别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定义,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天气预报中温度的表示,如“今天零下5摄氏度”,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
2. 讲解负数的定义:介绍负数表示的是比零小的数,如5表示比零小的5。
3. 讲解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如3+(3)=0。
b. 同号相加取其绝对值相加,并保留原来的符号,如2+(2)=0,5+(2)=7。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本上的例题,如第3题“小明从3米的高度跳下,每跳一次上升2米,问他第三次跳下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第4题“小华从10米的高度跳下,每跳一次下降3米,问他第五次跳下后,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6. 作业布置:布置课本上的练习题,如第5题“一个水池的水位从2米下降到1.5米,下降了多少米?”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定义2. 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水池的水位从2米下降到1.5米,下降了多少米?2. 答案:下降了0.5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负数的含义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第2课时 用数轴表示负数(例 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时 用数轴表示负数(例 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a725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7.png)
第2课时用数轴表示负数(例 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用数轴表示负数(例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第2课时用数轴则表示负数(基准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控运用正、负数的科学知识化解直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认知正数与负数则表示恰好相反意义的量。
(2)会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内容情境,能够在数轴上恰当则表示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动手操作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用正、负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基准3,教材从生活情境抓起,通过“向西跑多少米”“向东走多少米”这一则表示距离和方向的实际问题,带出在数轴上则表示正、负数,从具体内容的数量逐渐过渡到直观模型。
为了不减少难度,教材没采用“数轴”这样的抽象名词,而是用尚无名词“直线”去则表示。
学生在前面的自学中已经碰触过数轴这一直观模型,在此进一步拓展,为将来自学有理数、直角坐标系则等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自学,学生基本掌控了正负数的有关科学知识。
这文言主要就是运用正、负数的有关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自学时可以利用比较熟识的生活实例进一步重新认识“具备恰好相反意义的量”则表示的意义,通过图画一画等数形融合的方法强化认知。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第1页共4页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教学内容环节备考旧知。
1.念出下面各数,说一说哪些数就是正数,哪些就是负数。
5-83.6+-0-5.58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现:多媒体课件。
去火车...,说一说。
-7+100-9092.恳请你并作记录。
(1)如果小华家月总收入2500元记作+2500,那么他家这个月水、引入新课电、煤气开支300元professionals并作()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3《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3《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247d0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2.png)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5页例3:读图观察:上图中的四个学生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
(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后交流。
(2)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6)思考与解答: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解决此问题。
(7)全课总结:
①直线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直线上的点和数是一一对应的。
②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负数 < 0 < 正数)
质疑一:怎样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师生共同整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先根据数的正、负确定所要表示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再根据这个数距原点几个单位长度,找到并描出该点,最后在该点上方标出所要表示的数。
质疑二:直线上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整理: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2.如果+30%表示增加30%,那么-10%表示什么?
3.某日傍晚,山上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8摄氏度,这天傍晚该山上的气温是( )摄氏度。
【品析:这种方式导入,既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游戏导入法:大家都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先来玩个小小的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规则:老师画一条直线,我站在直线上,以老师所站的位置为起点,老师的左面是西边,老师的右面是东边,现在老师找一个同学站在我右面2 m处,那么谁能来站在和该同学相反的位置呢?(即老师左面2 m处)
数学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概念》教案
![数学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概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9343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a.png)
数学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数轴上的负数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能够在数轴上标出给定数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1. 正数、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数轴表示数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1. 数轴教具。
2.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基本结构和用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学生可以用数轴来表示给定的正数,并通过练来巩固所学内容。
3. 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学生可以用数轴来表示给定的负数,并通过练来巩固所学内容。
4. 数轴上标出数的位置(1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学会在数轴上标出给定数的位置。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轴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5. 拓展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轴技能。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检查并评价学生对数轴和负数概念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口头提问、练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和应用数轴和负数的概念,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数轴的作用和用途。
通过示例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在数轴上标出给定数的位置。
让学生通过拓展练习和实际例子,提高他们的数轴技能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469a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4.png)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m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难点1.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及要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出示课件练习。
指名填空,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巩固复习正数、负数的意义。
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质疑:0的左边应该怎么填呢?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关于负数的知识:在《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5.板书课题。
1. 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3:上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
如何在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条直线上表示它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2)分析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后的情况呢?指名说。
预设:生1: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
生2: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生3:大树向东为正,大树向西为负。
生4: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
生5: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
(3)小组合作。
①小组内交流表示方法。
②试着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后的情况。
③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①先画一条直线,确定起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②在直线上表示出0、正数和负数。
③在直线上确定学生们的位置。
2.教学数轴的意义。
师小结: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的线叫做数轴。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a50473c5da50e2534d7f65.png)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主备人:郑春映学习目标1、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学习重难点1、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
2、在数轴上表示负小数和负分数。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标。
1、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8 5.6 +0.9-0.23 +2.1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什么?(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负数有关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阅读P5页例3情境图,自己动手,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2、什么叫数轴?3、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0、1、2、3、4、)画在下面:三、展示交流展示一: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口头展示)展示二:怎样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展示三:我们可以在直上上表示哪些数?什么是数轴?四、方法梳理。
1.怎样用数轴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先画一条直线,把中间位置确定为0,以0为起点,向左的方向为西,向右为东,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根据方向和距离就可以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的点。
2.数轴上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在数轴上,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
五、知识检测。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5 3 -4 5 -5/3 1.52、填空题:(1)、若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记作(),不升不降记作()。
(2)、如果向东走为正50米,那么-50米表示();如果向南为正50米,那么走-50又表示)。
3、巩固训练:(1)完成P5“做一做” 第1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2 在数线上表示负数 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2 在数线上表示负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bd97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e.png)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2 在数线上表示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2 在数线上表示负数》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会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负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负数的实际应用和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负数的概念和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负数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数轴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知识。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规定向右为正方向,那么向左会是什么数呢?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负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负数的意义和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温度计、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并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bb22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8.png)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2、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在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难点:初步了解数轴,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步骤】一、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细观察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进行观察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学生可能会说:(1)我发现直尺上越往右边的数字越大。
(2)我发现直尺上的数字除了“0”以外,都是正数。
(3)我发现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一样大。
……教师: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已经知道,可以把“0”和正数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来,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负数也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看图,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走。
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跟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图。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同学们,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甲: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
学生乙: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丙:我们可以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
学生丁: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就是正数;“0”左边的数就是负数。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请你们自己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吧。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负数 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负数 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f882c3f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负数正负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 学会正负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轴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 掌握正负数的运算规则。
2. 难点- 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解决含有正负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数轴、温度计等。
-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数轴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负数的存在。
-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会出现负数?2. 新课导入(15分钟)- 讲解负数的概念,通过数轴展示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 介绍正负数的运算规则,通过实例讲解。
3. 课堂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际应用(15分钟)-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例如:温度计的读数、银行账户的余额等。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 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负数?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轴游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了正负数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负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和0》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和0》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1fe0a1680203d8cf2f2425.png)
课型:新授课共1课时主备人:李冠审核人:包科领导:<<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和0>> 导学案【学习过程】(一)轻松热身。
1、说说什么是负数?2、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 34 +25 0 —82正数:( ) 负数:( )3、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4、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3。
(1)观察图,画直线表示4名同学的运动情况。
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右图:②直线上0右边的数是()数,左边的数是()数,像这样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我们把它叫做()。
③在数轴上表示出—1.5。
如果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在图中表示出来。
如果从—2处到2处,应如何运动?在图中表示出来。
2、自学例4。
(1)把这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填在表中。
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最低气温(2)把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到( )的顺序。
(3)比较大小。
2和0 —3和0 1和—1 —8和—6(三)、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讨论:怎样比较负数的大小?3、把例4中这一周每天最低气温从小到大排列出来。
( )<()<()<()<()<()<()得出结论: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也就是负数都比0(),而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和0>>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就导学案(一)的4道题,分别抽查4名学生作汇报。
二、组内合作交流导学案。
三、展示交流。
1、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第1题。
(1)展示组:西瓜组。
(2)点评组:七色花组。
(3)任务小纸条。
展示组任务: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第1题,要求把图画出来,结合图进行展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https://img.taocdn.com/s3/m/16526083d5bbfd0a795673d0.png)
人教2013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用数轴表示正负数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结合活动情境,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即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2、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以游戏导入,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学习在数轴表示数及找到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直尺、温度计。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谁能分别举例说明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学生自由举例后,投影下表)2.小黑板出示题目: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面的量。
(指名学生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集体订正。
)(1)足球比赛中:赢3球,可记作()球;输2球,可记作()球。
(2)小刚存了压岁钱500元,存折上显示();星期天要郊游,他取出150元,存折上显示()。
(3)零上18摄氏度,记作();零下4.5摄氏度,记作()。
(4)超过警戒水位2米,可记作()米;正好到警戒水位,可记作()米。
3.我们已经知道了负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生活中的负数,并学习一个可以直观表示负数的好方法。
点评:通过举例复习正负数,利用表格归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数、负数和0的认识,为学习三者关系和大小做铺垫;复习对正负数的应用为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2、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出示例3,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44bdae80eb6294dd886cd1.png)
教师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教师走到各小组中间促进各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开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认真复习的态度和愿望。
合
作
交
流
阶
段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小组讨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四、展示评研,归纳升华
好了,同学们都坐好了,下面我们进行全班汇报,注意:汇报的同学声音要洪亮,其他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做到及时纠错,及时补充。好了,开始吧!
1、班内交流。
2、教师对汇报进行总结。
教师质疑:
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小数和分数呢?
2、如何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指导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小组长组织开展组内交流
教学重点
1、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
2、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法
探究法
学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程
三个
阶段
学 习 内 容
教师行为
期望
学生行为
个性修改
自
主
学
习
阶
段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8 5.6 +0 0-82
生上台展示小组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倾听
巩固
延伸
阶段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六、小结
找4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40fe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b.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案第二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同时能够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其所表示的数。
教学设计一、以复习负数的意义导入1.谁能分别举例说明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吗?(学生自由举例后,投影出示下表)正数负数零像1、2.5、48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像-1、—2.5、—48等小于零的数叫负数0叫做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小黑板出示题目: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各量。
指名学生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集体订正。
(1)零上24摄氏度表示为(),零下3.5摄氏度表示为()。
(2)足球比赛中,赢2球计作()球,输1球记作()球。
(3)小丽上个月存了压岁钱200元,存折上显示(),这个星期郊游费取出50元,存折上显示为()。
(4)超过警戒水位2米,可记作(),正好到警戒水位可记作()。
3.我们已经知道了负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生活中的负数,并学习一个可以直观表示负数的好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在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1)以讲台为起点,面朝教室门为前,也为正,分为两组,每组派2名代表,一名代表负责根据我的口令向相反的方向走,而另一名同学则在黑板上记录自己同伴走的情况,我们看哪一组反应又快又正确。
(2)游戏过后,提问:如果不用按照相反的口令,直接按照口令执行,那么“记作6步”他应怎么走?“记作—4步”呢?(指名学生回答)2.教学第5页例3,学会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1)像我们刚才的游戏,例题中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应记为什么?怎么走记为“0”?例题中四个小朋友运动后的情况分别记为什么?(生答师板书)(2)明确了这点我们可以知道,当规定一个方向为正时,与之相反的方向则为负。
这还可以扩展到一切3运动变化中,指定一个运动变化方向为正,那么另一个变化方向就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以大树为起点,向左为西,向右的方向为东,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m,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的位置画出学生。
(4)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四个正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5)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请学生说一说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二、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知识回顾
(2)教学例3
(3)
教学例4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一)知识回顾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0 5.6+0.9-+0-45%
2.如果+20ຫໍສະໝຸດ 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一天晚上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正数都比0()。
所有负数都比正数()。
2.练习一第4、5题。
3.练习一第6题。
(5)小结
(6)
请学生说说本学课的收获。
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请同学试着用一条直线出四位学生的运动情况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四个正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
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他们的大小
请学生说说本学课的收获。
4.正负数的表示
(1)足球比赛(进球与失球球用正负数表示)动画7足球比赛
(2)商场的营业额(某月的盈利与亏损情况用正负数表示)
(3)股票的买卖(买进和卖出,赚钱与赔钱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动画9股票买卖
(4)学生体育达标情况(与标准比较,超过标准与末达到标准的数据用正负数表示)
动画10学生体育达标情况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视频2冬天天气预报动画4一周的天气
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5.练习:做一做第3题。
(6)总结:像这样在直线叫数轴,我们在数轴上可以表示0、正数、负数。
(7)练习
向东走1.5米,向西走1.5米,请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在数轴表示出-3.5米,请你说一说-3.5米表示什么。
往东走3.5米如何在数轴表示出来。
做一做的第1、2题。
(8)小组讨论
正数、负数和0在数轴上排列的顺序
(三)教学例4:借助数轴比较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
(2)教学例3用数轴表示数
(3)
1.出示例3:
(1)说出同学们的运动情况。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情况。他们的运动方向往东、往西是如何区分的。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动画3用数轴上点表示学生的运动情况
视频1以大树为起点表示学生运动情况
(2)请同学试着用一条直线出四位学生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