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转型_元明清1840年前时期第9讲元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海禁”政策阻隔了与海外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 系,削弱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关系,降低了明王朝在海外的威信。
(3)明代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大大减少了朝贡贸易的规 模、数量,中国的物品不能输出,海外的特产和奇珍异宝不能输 入,使中国和海外国家的经济不能互补,双方均得不到发展。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比较
5.一条鞭法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赋役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税收不 足,只能于额外加征派纳,从而加速了小民破产的过程,大量 背
农民抛弃田产,逃移四方,政府控制的户口锐减。人口的流
移反过来又加重了国家征收赋役的困难,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赋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景
内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
(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使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失去了有 限的海外市场。
主题二
史料一
近代前夜的迟滞——“海禁”和闭关锁国
明朝“海禁”政策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 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 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探究]
漫画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提示]
史料说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与
目的都是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史论形成]
比较“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不同
“重农抑商”政策 实施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 时期 穿整个封建社会 目的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 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内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 业活动
第9讲 元明清时期的经济
知识点一
1.农业
农耕经济的发展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双季稻 得到大面积扩种, 农耕技术 玉米 、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灌溉工具 风力水车 明清时期出现了_________
农业著作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手工业
生产 规模
明代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 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 主导地位 ①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 的瓷器 ②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 制瓷业 用具和鱼缸等 ③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 、彩 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黄道婆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南方丝织业 丝织业 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 的丝织业中心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 禁”政策的背景。
[提示]
背景:明朝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
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史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故有四五千金
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 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条件 出现
标志 性质 特点 缓慢 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一些丝织业中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是一种新的 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
②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③根本原因:落后的 封建制度 的阻碍
主题一
近代前夜的发展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史料一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
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 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 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 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从行业上看,只出现在一部分手工业的生产部门。
(3)从地位上看,中国的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史中始终处于 被支配地位。
2.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1)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2)地主、商人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3)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控制手 工业生产的规模。
(2)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 展。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及其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 组成部分。 (3)商品流通的活跃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全国性的市场网络 进一步形成和整合。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 空前扩大,地区间商品交换空前繁荣,联系加强。
(4)依然坚持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虽不 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 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探究] 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提示]
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
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史料二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
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 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 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提示]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
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 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 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
[史论形成]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及缓慢发展的原因
1.主要特征
(1)从地域上看,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要素主要出现在江南及 东南沿海地区。
2.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 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 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 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驰 ( )
容 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①一条鞭法上承唐宋两税法,下启清代“摊丁入亩”,是
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赋、役合而为一,简 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 ②役银从以户、丁为征收对象变为以丁、田分担,有利于 意 赋役的均平,也使商人减轻了负担 义 ③赋役征银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相对减轻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关系
“海禁”政策 明清时期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 体制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 外商来华贸易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 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 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 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 影响 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 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成长
嘉靖中后期戚继光平息倭患后,海禁政策才又有所松弛,私 松 人出海贸易得到默许,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使民间海上活动 弛 成为明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2)清朝闭关锁国:
原 因
表 现
影 响
①根本原因(经济上): 自然经济 的封闭性决定;②思想上: 统治者愚昧自大;③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 民的反清斗争 清朝初年,清政府将沿海居民内迁。台湾统一后,清政府 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指定广州、漳州、 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外国商人来华通商口岸。康熙后期, 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闭关自守的政 广州 策正式开始。乾隆年间,规定只保留 一处通商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保障了沿海社会的安定,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外来侵略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 这一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 解体过程;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使 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 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探究]
依据史料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存在
的危机。
[提示] 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阻碍了中国
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潮流。
[史论形成]
明朝“海禁”政策后果
(1)“海禁”政策使沿海渔民不能出海捕鱼、商人无法出海 经商,以海为生的人群失去了衣食之源,生活困苦。
史料一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
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 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诺思
[探究] 依据史料一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
[提示]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史料二
(4)评价:
①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 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②消极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 工商业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2.开放与海禁 (1)明朝时禁时开:
自元代开始,中国就不断遭受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明初, 方国珍、张士诚余党亡命海外,勾结倭寇侵扰大陆沿海。朱 海 元璋下令废撤市舶司,禁止商船出海贸易,开始实行严格的 禁 海禁政策 开 放 海 禁 明成祖时恢复市舶司,从事官办贸易,并派郑和率庞大船队出 海贸易。郑和船队规模虽然浩大,但对当时中国与沿途国家的 商贸往来并无多大裨益,终因徒耗钱粮,于国无益而成绝响 仁宗即位之日就下诏禁止下西洋诸蕃国宝船,宣德年间,不 仅不再建造远洋巨舶,下西洋的档案也被销毁
史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
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 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 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探究] 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 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既是统治阶级解决财政危机、稳定
社会经济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点二
阻碍农耕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 和小农经济,确保 赋役 征派和地租征 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 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成就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商业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城镇商 业繁荣
②区域间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增强
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 徽商 和晋商
商业市 镇发展 对外贸 易发展
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 业名镇 元朝 泉州 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
世界第一大港
[命题视角感悟]
视角一
主流价值观引领考
1.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 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 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 )
解析:题干中“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 以义取利”体现出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故B项正确。 答案:B
[探究] 史料中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什么?
[提示]
史料反映了“机户”和“机工”之间、“店主”和
“居民”之间实际上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 芽存在的典型现象。
[史论形成]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城市继续繁荣和商业市镇兴起。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 城市,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 南地区为盛。
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及其缓慢发展
史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 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 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 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 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探究] 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 [提示] 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②农民贫 困,无力购买商品;③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臵地,影响手工业的 扩大再生产;④政府设关卡,征收重税;⑤“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的影响。 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