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
河流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评价思考
![河流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评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d90e13f3169a4517723a3e1.png)
悬浮物 浓 度升 高 的 同 时 , 还 会 侵 占河 流 栖 息 地 面 积 ;
运营期 来 往船舶 噪声挤 压河 流栖 息 地 面积 , 危 害栖 息 其 中的水 生生 物 , 特 别是 鱼类 的安全 。赤壁 至 潘 家湾 河段航 道 整治 工 程 占用 长 江新 螺 段 白紧 豚 国家 级 自
2 0世 纪 7 0年代起 步 以来 , 为 推 进 产业 合 理 布 局 和 优 化项 目建设 、 科 学 进 行 环境 保 护 与 管理 、 制 定 适 宜 的
经 济社 会发 展模 式 、 实现 自然 与人 类 社会 可 持续 发 展
运输、 农 业灌 溉 等 社会 生 产 活 动 , 并 从 水 资 源 中获 取 诸 如动 植物 等衍 生 资 源 , 向其 排 放 各类 废 弃 物 , 同时 还 要 防范洪 水等 对人 类生 存 环境 的 反 噬 。然 而 , 这 些
( 1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 中心 , 北京 1 0 0 0 1 2 ; 2 . 中 国水 利 水 电科 学 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3 8 )
摘 要 :河 流 生 物 栖 息地 是 河 流健 康 的 根 本 , 开 展 河 流 生 物 栖 息 地 环 评 是 保 护 河 流 生 物 栖 息 地 的 必 要 条 件 。 通 过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需 求 而 建 设 的航 道 工 程 , 施 工 期 疏 浚 工 程 在 造 成 河 流
与河 流生 物栖 息 地 相关 的环 评 也 均 以评 价 地 表 水 水 文情 势 变化 、 水质、 鱼 类 资源等 为 主 , 未 能立 足 于河 流 生物 栖息地 角 度 统 筹 考 虑 。本 文 基 于 河 流 生 物 栖 息
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技术研究
![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3461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2.png)
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河流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河流水质和生态评估是保护并恢复水环境的关键,因此,研究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体,连接起陆地和海洋,支持着广大生物群落的存活。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水质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诸如农业排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各种废水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河流中,导致河流水质恶化。
同时,大量的水生生物因此面临生存威胁,生态系统功能也受到破坏。
为了准确评估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状况,科学家和环境保护机构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评估河流水质的常见方法之一是监测水体中的化学参数。
通过测量水体中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可以判断出水体的营养状态和污染程度。
这些化学参数的变化通常与河流中废水的输入和污染物的排放有关。
除了化学参数,生物指标也常被用来评估河流水质和生态状况。
通过研究河流中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可以反映出水体的健康程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测量水生生物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敏感性种类的存在和消失情况等可以帮助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新兴技术和方法在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之一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使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收集河流水体的特征数据,如水体颜色、浊度、悬浮物质含量等,并将其与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河流水质和生态状况。
另一个新兴的评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分析河流水体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和数量。
这些微生物可以作为指示器生物,其存在与否以及丰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因此,分子生物学方法为评估河流水质和生态状况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和灵敏的工具。
虽然河流水环境水质及生态评估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
首先,监测和评估的方法需要有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测网络。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及评估方法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及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296ee5102de2bd96058820.png)
图 $"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范围及采样点密度 %&’( $" D$’./ (#: ,(9.) :/#,&%0 ’! %*/ ,"6B/0/: 6&B/6 *(+&%(%1
H 期! ! ! ! ! ! ! ! ! ! ! ! ! ! ! ! ! 石瑞花等: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及评估方法! ! ! ! ! !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及评估方法2083国内一般在每个监测点采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采样方法水深不超过112主要采集毛翅目蜉蝣目和广翅目等昆虫集中在堤岸边根垫和大型水生植物基部采样总采集长度约10主要采集摇蚊寡毛类蜻蜓泥蛉和甲壳类周丛生物样洗刷1015块有固着生物部分浸在水体的石块和圆木主要采集摇蚊等个体较小的底栖动物采样频率约10主要采集附着在大石块和大圆木上的毛翅目翅目摇蚊和软体动物等
3FE3
应H 用H 生H 态H 学H 报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2G 卷
将栖息地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生态学家定义的栖 息地单元— — —功能性栖息地 ( !"#$%&’#() *(+&%(%, ) ; 另 一类是地貌学家定义的河道内物理栖息地单元— — — 水流 生 境 ( !)’- +&’%’./, ) 或物理栖息地 ( .*0,&$() *(+&%(%) 1 功能性栖息地以河流中的介质为研究对象, 由 底质和植被类型组成1 常见的功能性栖息地种类有 无机类 ( 岩 石、 卵 石、 砾 石、 砂、 粉 砂 等) 和植物类 ( 根、 蔓生植物、 边缘植物、 落叶、 木头碎屑、 挺水植 物、 浮叶植物、 阔叶植物、 苔藓、 海藻等)
凡河流域河流栖息地评价及保护对策
![凡河流域河流栖息地评价及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43450ca300a6c30c229f3e.png)
价 的研 究基 础上 , 提 出《 快 速 生物 评估 草案 》 , 通 过
流态 、 底质、 河 道地 形 、 泥沙 、 水 质、 植 被 覆 盖 和 生
物 状况 等 因素对 河 流 的栖 息 地 状 况 进行 评 价 , 该
方 法 在 世 界 各 地 得 以 推 广 应 用 。 河 流 条 件 指 数 ( I n d e x o f S t r e a m C o n d i t i o n ) 、 河 流 评 价 系
摘要 : 为 合 理 评 价 河 流 栖 息地 环 境 质 量 , 应用 多指标评价 体 系对凡 河流域 河流栖 息地进行 评价 。结果表 明:
凡 河 流 域 河 流 栖 息地 综合 指 数 值 介 于 0 . 4 3 5 ~0 . 6 7 5 ; 凡 河 源 头 及 中 下 游 河段 的 河 流 栖 息 地 质 量 优 于 中游 河 段, 夹河厂 、 树 芽屯、 凡 河 站 及 黄 河 子 断 面 的栖 息 地质 量 处 于较 好 等 级 , 杨坟 沟、 榛子岭 、 老 边台及 小屯断面 的
栖 息 地 质 量 处 于 一般 等级 , 岱 海寨 断 面 的 等 级 为 较 差 。 根 据 评 价 结 果 , 提 出 了 改 善 凡 河流 域 河 流 栖 息 地 环 境
质量的建议和对 策。
关键词 : 凡河 ; 栖 息地 评 价 ; 保 护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X 8 2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利 于对 已遭 到损 坏 的河 流 栖 息 地 进行 修 复 治 理 ,
是 河 流 环 境 管 理 和 生 态 恢 复 的 基 础 。为 此 , 关 于 柄 息地 评价 方法 的研 究得 到 了重视 和发 展 。
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研究进展_陈兴茹
![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研究进展_陈兴茹](https://img.taocdn.com/s3/m/2cbcd3fd81c758f5f61f6784.png)
Advances in post evalua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 / CHEN Xingru( Department of Hydraulics,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Although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have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around the world,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dentified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nonlinearity with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dvances in post evaluations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the criteria for ecologically successful restorations and the related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given. Since the post evaluations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are regularly carried out in the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contents are more detail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n the investigations and practices of the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the post evaluation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in China.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overseas experiences on post evaluation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st evaluation; review
国内外关于河流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关于河流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94c913a2161479171128ae.png)
国内外关于河流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摘要“河流健康”是近几年水利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针对这个概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针对河流健康的内涵、衡量标准与评价方法等问题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归纳,并对中国在此方面的新理念和新举措进行了初步介绍。
关键词河流健康流域生态研究进展1. 前言“河流是有生命的,也存在着健康问题”,这句话要是放在十几年前说,会被认为是一句诗。
然而,近年来河流出现的种种危机告诉我们,这不是诗,而是沉重的现实。
长期以来,人类试图通过工业文明驯服江河,对河流资源进行盲目的追逐和过度的利用,使河流的生命遭到了严重的威胁,河流缺水、断流、水质污染、生态恶化已成为新的河患。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国各大江河湖泊的水质和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不仅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出现了“有河皆干”,而且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
一些河流的生命已经或正在被终结。
黄河、海河等大的河流出现了频频断流的现象,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
大量的现实情况说明,许多河流都承受着严重的生命危机,而且这种趋势正愈演愈烈。
这使得人们对工业文明以来的河流治理措施提出了新的质疑,水利专家纷纷呼吁重新审视河流治理和利用问题: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麽,如何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关系?河流除了其工具性价值以外,是否还应该尊重其本体的生命价值和权利?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让哺育人类与万物的河流生生不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欧洲和北美开始了河流保护行动。
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功能,还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功能。
许多国家通过修改、制定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加强对于河流的环境评估。
传统意义上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依据某些技术指标体系进行的评估,其不足是忽略了对于生物栖息地质量的评估,包括水流条件对于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岸边植被的影响,以及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等。
水生生物栖息地状况调查报告
![水生生物栖息地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a846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e.png)
水生生物栖息地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评估和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状况,本报告旨在对某地水生生物栖息地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方法针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状况调查,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
首先,我们进行了现场考察,包括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栖息地的周边环境质量进行观察和记录。
其次,我们进行了水质采样测试,分析水中营养盐、悬浮颗粒物、溶解氧等指标,以评估水质对栖息地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对水生生物进行了采样,通过对鱼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三、栖息地状况调查结果1. 水质状况通过分析水样,我们发现水中营养盐浓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附近农业活动导致的农药和化肥的流入。
此外,水中悬浮颗粒物较多,可能来自于周边土壤侵蚀和工业废水排放。
溶解氧浓度显示为低水平,指示栖息地中存在着潜在的污染问题。
2. 水生生物多样性我们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发现由于水质问题,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在鱼类方面,原本丰富的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底栖动物的种群丰度也呈下降趋势,这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水生植物数量减少,一些重要的水生植物物种受到了压抑。
四、问题分析1. 水污染问题根据水质调查结果,水中存在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的过量含量,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排放导致的。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栖息地破坏问题水质的下降也导致了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由于氧气含量的下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种群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五、建议1. 强化污染治理措施针对农业和工业活动导致的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污染物的排放达标。
采取生态农业措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对工业废水进行全面净化处理,确保其不对栖息地产生负面影响。
2. 增加栖息地保护区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在栖息地周边设立保护区。
黑河中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研究
![黑河中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c484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3.png)
黑河中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研究黑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其中上游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底栖动物群落。
这些底栖动物不仅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对水质、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研究黑河中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境适宜度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
生境适宜度是指一个生物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和繁衍的能力。
对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的研究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影响因素,包括水质、水温、水深、水流速度、河床类型、水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
在黑河中上游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自然环境较为原始,因此研究底栖动物的生境适宜度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自然条件对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与结构的影响。
首先,研究者需要对黑河中上游地区的底栖动物物种进行调查和分类。
通过采集样本,结合现场观察和标本鉴定技术,可以初步确定该区域的底栖动物组成以及密度。
随着调查的深入,可以对底栖动物的分布格局、区系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科学了解黑河中上游底栖动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考察底栖动物的生境适宜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水质、水温、水深、水流速度等环境因子的监测与分析,可以得出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与各个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底栖动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出黑河中上游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与结构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的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研究者还需要基于生境适宜度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比如,对于某些重要的底栖动物物种,可以结合其生境适宜度模型,进行人工增殖与保护。
对于一些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的底栖动物物种,可以通过生态隔离、物候调控等手段来减轻威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黑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以确保底栖动物生境适宜度的长期稳定。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493893daef5ef7ba0d3cbf.png)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赵进勇董哲仁孙东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栖息地评估可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本文将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方法分为水文水力学方法、河流地貌方法、栖息地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四种类型,分别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综述,最后,还讨论了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生物栖息地评估State of the Art in the Field of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Zhao Jinyong,Dong Zheren,Sun Dongya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100038Abstract: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iver restoration,through which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and basis can be supplied.The paper divided the methods of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into hydrological-hydraulic method,river geomorphology method,habitat modeling method,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method.Every method i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and the application limita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end.Key Words:River Restoration;Habitat;Assessment1概述河流生态修复是一种环境保护行动,其目的是促使河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系统具有可持续特征,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1)。
东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河流健康评价的开题报告
![东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河流健康评价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6cde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4.png)
东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河流健康评价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评估水体生态健康状况,栖息在水中和水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就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东江是广东省的主要水源之一,其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也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东江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其结构和河流健康状况,为东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收集和整理东江底栖动物的现有研究资料
(2)对东江典型河段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底栖动物样本
(3)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估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
(4)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绘制评价图表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法
(2)野外调查法
(3)采样分析法
(4)统计分析法
三、研究进度计划
时间研究任务
第一周文献资料调研及整理
第二周底栖动物调查及样品采集
第三周底栖动物样品分析
第四周调查数据统计及结果绘图
第五周论文撰写和修改
四、预期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东江底栖动物的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将得出以下成果:
(1)对东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
(2)进一步评估东江水环境的健康状况,辨别不同区段和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情况
(3)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为东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保护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9b30c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7.png)
加强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等多学科 的交叉融合,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提供 更全面的科学支撑。
生态修复与重建
公众参与与教育
针对受损或退化的水生生物栖息地,采取 生态修复和重建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并 提高生物多样性。
加强公众对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 参与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推动水 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具有直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03
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为水生
生物栖息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政策制定与执行
制定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的保护政策,明确保护目标、原则、措施 和责任主体,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提供政策保障。
威胁与挑战
01
02
03
04
水污染
工业废水、农药残留等污染物 排放,严重破坏水生生物栖息
地环境。
生境丧失与破碎化
水利工程、围湖造田等人类活 动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丧失和
破碎化。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导致水生生物种群数 量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温升高、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对水生生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污 染排放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安全。
推广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做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进 行奖励和补偿,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保护工作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河流栖息地评价工作流程
![河流栖息地评价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e5847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f.png)
河流栖息地评价工作流程一、了解河流栖息地的基本情况。
咱要评价河流栖息地呀,就得先对它有个大概的了解。
就像是认识一个新朋友,先知道人家住哪儿,长啥样呗。
这就包括这条河流在地图上的位置呀,流经哪些地方,周边是山区呢,还是平原呢?这些信息就像是这个栖息地的“家庭住址”和“家庭背景”一样重要。
还有哦,河流的大小也很关键。
是那种宽阔得像大河一样能跑大船的呢,还是窄窄的像小溪流一样只能让小鱼小虾嬉戏的呢?这会影响到很多生物在这儿生存的方式哦。
另外,河流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呀?是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呢,还是地下水冒出来的呢?这些水源的不同,也会让栖息地有不一样的特点呢。
二、调查河流栖息地的生物。
接下来呢,就该看看住在这个河流栖息地的生物朋友们啦。
这就像是去朋友家做客,看看他家都有哪些小伙伴一样有趣。
这里面有好多种类的生物呢,从小小的浮游生物,到游来游去的鱼,再到在河边草丛里蹦跶的小动物,都要仔细瞧瞧。
对于鱼类,我们得知道它们是什么品种的呀,是那种喜欢在水底找食物的鲶鱼呢,还是喜欢在水面附近游来游去的鲫鱼呢?它们的数量有多少呢?是一群一群的多得数不过来,还是稀稀拉拉没几条呢?而且呀,它们喜欢在什么样的地方安家,是在石头缝里呢,还是在水草茂密的地方呢?还有那些在河边或者水里生活的昆虫呀,它们有的可能是鱼类的食物,有的可能在整个生态系统里扮演着其他重要的角色呢。
像那种在水面上轻轻滑过的水黾,看着就特别好玩,可不能忽略它们哦。
三、考察河流栖息地的物理环境。
这部分也很重要呢。
河流的水温就像是这个栖息地的“体温”一样,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水温。
有些鱼喜欢在比较凉的水里,有些则能在稍微暖和一点的水里活得很自在。
那我们就得用温度计去测量一下啦,看看这个河流栖息地的水温到底是多少度。
河床的底质也很有趣哦。
是沙子呢,还是泥巴,或者是很多石头呢?要是沙子的河床,可能会有一些喜欢在沙里钻来钻去的小生物;要是泥巴的河床,说不定会有一些软软的小虫子在里面蠕动;石头多的河床呢,可能就成了很多小鱼小虾的藏身之处啦。
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研究
![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994f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a.png)
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研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变得尤为重要。
动物栖息地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的研究进展。
首先,动物栖息地评估是了解栖息地状况和问题的关键步骤。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栖息地的健康状况、潜在威胁和改善方案。
评估通常包括对栖息地类型、植被覆盖、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等方面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栖息地的可持续性和适宜性,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动物栖息地修复是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功能的重要手段。
修复的目标是恢复栖息地的结构和功能,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和资源供给。
修复措施可以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引入本地植物物种、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和改善植被结构来实现。
土壤修复可以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增加有机质含量来实现。
水资源管理可以通过保护水源地、改善水质和水量调控来实现。
此外,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的研究还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动物物种对栖息地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评估和修复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物种的特点和需求。
同时,栖息地评估和修复也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评估和修复措施。
最后,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的研究需要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学术界应该加强相关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和修复方法。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的行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动物栖息地评估与修复措施的研究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
通过评估栖息地状况和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动物栖息地的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实施
![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e0bf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6.png)
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实施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实施水生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各类动植物,包括鱼类、甲壳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
这些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许多水生生物面临生存困境,因此水生生物保护和栖息地恢复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的关键是减少水体污染和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0%的湖泊和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许多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减少。
为了改善水体质量,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推进水体的生态治理等。
同时,应注重恢复和保护河流和湖泊的自然功能,如修复湿地和河道,恢复湖泊的水流和湿地环境,提高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和栖息地质量。
其次,科学研究是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的基础和关键。
科学家在研究中探索了许多与水生生物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水下草地”的生态系统,它们能够吸收污染物和提供生物丰富的栖息地。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藻类可以吸收有害物质,帮助净化水体。
这些研究成果为保护水生生物和恢复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另外,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是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限制山区乱砍滥伐、加强水体污染的监管等。
社会组织也在推动公众参与和意识的提高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一些环保组织通过组织公众活动和教育讲座,增强公众对水生生物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的关注,倡导个人和企业的环保行动。
最后,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水生生物和恢复栖息地。
因为水体的流动性和全球性,许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与繁殖地跨越多个国家。
因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制定并落实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和栖息地的措施。
例如,跨境保护区的建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协定等,都是各国之间合作的好方式。
调查生物栖息地实验报告
![调查生物栖息地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cdf30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79.png)
流域内大规模的人类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适合各类生物生息的空间正逐渐减少.栖息地是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和环境,关系着生物的食物链及能量流,是河流健康的根本.良好的栖息地状况能够孕育良好的生态质量,保护栖息地可以同时保护栖息地内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包括目前还不为人知的物种.对栖息地的调查是为了收集生态基础资料、评估栖息地现状,从而为保护和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国外对河流生物栖息地的研究较早.20世纪40年代,丹麦的Berg["就开始进行河流生物群落的定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生物量及生物分布与河道形态之间的关系[2-4]以及栖息地异质性与生生物栖息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研究成果出现于2000年以后,并且主要集中在对珍稀濒危物种和个别物种栖息地的保护上,通常是关于生境因子与栖息地适宜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河流自然保护区[7-"]方面的研究.而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河流生物栖息地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程序,尤其是对河道内栖息地的研究较少,对河岸栖息地的调查方法明显经验不足.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河流生物栖息地的分类、调查和评估方法,并从物种与栖息地适宜性关系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栖息地评估方法(评估模型)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评述,旨在为我国河流生物栖息地的研究和河流生态修复建设提供功能性栖息地以河流中的介质为研究对象,由底质和植被类型组成.常见的功能性栖息地种类有无机类(岩石、卵石、砾石、砂、粉砂等)和植物类(根﹑蔓生植物、边缘植物、落叶、木头碎屑、挺水植物、浮叶植物、阔叶植物、苔藓、海藻等)[12-13].功能性栖息地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无脊椎生物取样,然后作统计分析得出栖息地类型出现的频度与生物量(或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物理栖息地的研究对象为水流的形态( flow re-gime),是通过水力测量,根据水体流动的类型和特点定义的.影响流态的因子有水深、流速、河床糙率、坡降及河床底质结构等,根据这些因子可以对流态进行分类.常见的物理栖息地类型有浅濑( riffles )、缓流( slow run)、水潭( pool)、急流( rapids)、岸边缓流( <lacl )和l回l流( harlvwratey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我国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进展
![我国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9e76e03bb68a98271fefa20.png)
的种类 ; Ⅱ类 是能耐受 中等 程度污染但 非 完全缺氧环境 的种类 。调查点 内 I、 Ⅱ类动物种类数分别 为 nI n B c 和 Ⅱ,ek
指 数 = nI n 2 + Ⅱ。B c 数 在 净水 时 为 ek指 1 0以 上 , 中度 污 染 时 为 1 0 重 污 染 ~1 ,
个) 以上 时 , 据各 水质 类别 的断 面数 根 占河流评 价 断面 总数 的百分 比来 评价 河流 的水质状况 , 见表 1 断面水质超过 。
表 1 河 流水 质 定 性 评 价 分级
综合 指数 评价 法是 对各 评 价指 标 的相对污染指数 进行统计 , 出代表 水 得
( ) 因 子评 价 法 。 1单
法 用 于河流 水质评 价 做 了更 为具 体 的 规定 。地表水水质评价 指标包含 《 地表 水环 境质量标准》 1中除水 温 、 表 总氮 、
粪 大 肠 菌 群 以外 的 2 项指 标 。水 温 、 1 总
Ⅲ类 标准 时 , 选择 水质类 别最 差 、 标 超 倍数 最 大的前 三项 指标 作为该 断 面的 主要污染指标 。确定河流主要污染指标 时, 将水质超过 Ⅲ类标 准 的指标 按其断 面超标率大小排 序 , 断面超标率最 大的
作者简介 : 小健 , 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赵 扬
J e 02 柏 u 27 n
体 污染 程 度 的数 值 , 方 法 用 以 确 定 污 该
规定 的水质类别评价方 法 , 评价结果 使 与历史数据具备连续 可比性 , 同时采用 了定 量的表示方法 , 以比较 相同类别 可 水体 的水质优劣 ,评价 结果直观 明了 , 精确度高 , 信息量较丰富口 】 。
前 三 项 为该 河 流 主要 污 染 指 标 。
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d9bf403f12d2af90242e676.png)
栖息地评估程序 ( H E P )中率先提出,并 已得到广 泛应 用 p J 。栖 息地 适 宜度 曲线 是物 理栖 息地 特征 与 物种在该条件下生存质量的定量描述。该法被全球 愈9 0 %的鱼类 栖息地 模 型所采 用 , 其 中应用 最广 泛 的P H AB S I M[ 。 7 J 模 型 就采 用 了此种方法 。
栖 息 地 定 量 的经 典 方 法 是 栖 息 地 适 宜 度 指 数 法 ( HS I )。栖 息地 适 宜度指 数 ( Ha b i t a t S u i t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用 来定 量生 物对 栖息 地偏 好与 栖息地 生境 因 子 之间 的关 系 ,该 方法 由美 国鱼 类及 野生动 物署 在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 , 2 2 ( 5 ) : 8 8 7 - 8 9 3 .
栖 息 地模 拟 法 被 认 为 是 迄 今 为 止 生 态 需 水 计 算 方 法 中最 复 杂 和 最 具 科 学 依 据 的方 法 。栖 息 地
1 栖 息 地 适 宜 度 指数
引用格式 :易雨君 ,程曦 ,周静.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 .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3 , 2 2 ( 5 ) : 8 8 7 . 8 9 3 . YI Yu j a n , C HE NG Xi , Z HOU J i n g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h a b i t a t s u i t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me t h o d s[ J ] . E c o l o y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赵进勇董哲仁孙东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栖息地评估可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本文将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方法分为水文水力学方法、河流地貌方法、栖息地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四种类型,分别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综述,最后,还讨论了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生物栖息地评估State of the Art in the Field of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Zhao Jinyong,Dong Zheren,Sun Dongya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100038Abstract: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iver restoration,through which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and basis can be supplied.The paper divided the methods of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into hydrological-hydraulic method,river geomorphology method,habitat modeling method,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method.Every method i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and the application limita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end.Key Words:River Restoration;Habitat;Assessment1概述河流生态修复是一种环境保护行动,其目的是促使河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系统具有可持续特征,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1)。
河流生态修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Kondolf(2)的统计表明,自从1980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已有4000多个。
近年来,我国河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开始起步,相应的科研、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已经蓬勃展开。
但总体而言,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3)。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河流生态修复行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进行项目实施后的系统性评估工作,Bernhardt等人(4)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平均每年投入十亿美元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截止到2004年底美国共有37000多个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其中仅有10%左右的项目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由此失去了吸取经验教训的宝贵机会。
在河流生态修复中,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栖息地评估可为河流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基本的信息基础和依据,栖息地评估往往是系统性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Kondolf等人(5,6)在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后评估方法中,将栖息地评估作为三个评估因素之一。
栖息地评估已成为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指标(7),并且是很多河流评估计划不可缺少的部分(8,9)。
河流生物栖息地建设技术和评估方法也成为生态水利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0)。
河流栖息地是对水生生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多种尺度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组合(11)。
河流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是评估河流的物理化学条件、水文条件和河流地貌学特征对于生物群落的适宜程度(12)。
尺度问题是河流栖息地评估中首先要明确的关键问题,不同尺度的栖息地对应不同的评估参数和指标体系。
河流生物栖息地根据空间尺度可大致分为宏观栖息地(Macro-Habitat)、中观栖息地(Meso-Habitat)和微观栖息地(Micro-Habitat)三种类型(13),如图1所示。
其中,宏观栖息地包括流域和整体河段(Segment)两个层次,中观栖息地包括局部河段(Reach)和深潭/浅滩(Pool /Riffle)序列两个层次,微观栖息地指流态、河床结构、岸边覆盖物等局部状况。
图1河流生物栖息地尺度示意图(14)2河流栖息地评估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方法的特点,河流栖息地评估方法可以分为水文水力学方法、河流地貌法、栖息地模拟法、综合评估法,如图2所示。
图2河流栖息地评估方法湿周可认为第一个转折点所对应的流量为河道生态流量值流量图3湿周-流量关系曲线示意图2.1水文水力学方法水文水力学方法主要通过流量、水位等参数反映河流栖息地的状况,如湿周法(15,16,17)、R2CROSS 法(18,19)等,在计算河道生态需水量时也通常采用这类方法(20)。
河道湿周法假设浅滩是最临界的河流栖息地类型,保护了浅滩也就保护了其它栖息地类型。
在应用中,首先要在浅滩区域选定几个代表性断面,测量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水深和流速,然后绘制湿周与流量的相关曲线,二者是非线性关系,湿周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湿周超过某临界值后,关系曲线斜率降低,可认为湿周-流量关系曲线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所对应的流量为河道生态流量值。
如图3所示。
R2CROSS法将河流平均深度、平均流速和湿周率作为反映生物栖息地质量的水力学指标,认为如能在浅滩类型栖息地保持这些参数在适宜的水平,即可维护鱼类在河流内的水生栖息地(21)。
2.2河流地貌法研究表明,在水量与水质不变的情况下,河流地貌特征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存在着线形关系,影响着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22,23),河流地貌法就是主要通过河流地貌特征反映栖息地的状况。
Rosgen(24,25)利用地貌分类模型对河流鱼类栖息地的改善效果进行了研究。
Brierley和Fryirs(26,27)利用河流形态框架方法(River Style Framework)在流域、景观单元、河段和地貌单元等尺度上对河流栖息地的评估和预测进行了研究。
Thorne和Easton(28)设计了一套现场踏勘方法,以对地貌学家或河流生态学家惯用的、没有统一标准的栖息地观测方式进行分类。
Downs和Brookes(29)利用河谷特性(比如洪泛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河道属性(比如岸坡和底质条件)、河道动力特性(比如地形、河道内小型地貌单元的情况)等信息对当前的河流栖息地状况进行评估。
应用这种方法时,流域内的其它部分也需要进行评估,因为流域特性对河流生态修复项目有重要影响。
英国环境署编写的河流栖息地调查手册(30)通过现场调查河段的物理特征来对栖息地状况进行评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河道形态、岸坡状况、流态、植被结构、土地利用状况、深潭-浅滩序列、人工结构物等。
迄今为止,在英国已经利用手册进行了将近17000次调查,并将数据输入了数据库。
2.3栖息地模拟法栖息地模拟法包括基于相关关系的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和基于过程的生物种群或生物能模型两大类,表1为栖息地模拟法中所使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及其主要用途。
基于相关关系的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包括单变量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和多变量栖息地适宜性模型,主要通过对生物行为和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来对栖息地适宜性作出判断。
单变量栖息地适宜性模型以特定属性(如水深、流速)区域内的物种数量表示栖息地的适宜性程度。
IFIM(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dology)方法就是一种单变量栖息地适宜性模型,Bovee(31,32)首先将IFIM方法应用到栖息地评估中,并在后续研究中对此方法进行了完善,利用IFIM原理开发的PHABSIM模型应用较广。
多变量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包括回归模型、排序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准则、决策树等。
回归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模型和多重回归模型,Schmutz(33)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对鲃鱼、鲴鱼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Binns等人(34)利用多重回归模型对鲑鱼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
排序技术是指依据出现的物种及其丰富度,将样点(或样区)进行依序排列的技术方法,包括利用群落本身属性排序的间接梯度分析和利用环境因素排序的直接梯度分析两种方法。
Pardo(35)利用间接梯度分析方法对以水质为主要因子的河流栖息地进行了时空趋势预测,Copp(36)利用直接梯度分析方法对鱼类群落栖息地进行了分析,Jennifer (37)利用间接梯度分析方法中最为通用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方法对美国密歇根州的河流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估。
Baptist(38)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鱼类栖息地进行了研究。
Jorde 和Schneider(39,40)利用模糊准则技术对鱼类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开发了鱼类和底栖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软件CASIMIR。
Zuther等(41)利用模糊准则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小龙虾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标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作为栖息地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
Dakou(42)利用决策树技术对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地质量及其预测进行了探讨。
基于过程的生物种群或生物能模型包括基于栖息地供给的鱼类种群模型和生物能模型。
Minns等人(43)提出了年龄结构鱼类种群模型,模型研究了与白斑狗鱼(Northern Pike)的适宜栖息地供给相关的密度效应,模型中包括鱼类的不同生活阶段(产卵期、孵化初期、稚鱼期、成年期)。
生物能模型是一种特殊种类的生物过程模型,在这种模型中,鱼类的最佳位置是基于对能量的预算。
这些模型计算出鱼类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根据流速、能量摄入和损失的预算确定最优的鱼类位置。
鱼类生长生物能模型的想法最初由几个研究者(44;45;46;47)提出。
表1栖息地模拟法中所使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及其主要用途栖息地适宜性模型主要用途生物过程模型主要用途5M7鲤科鱼类栖息地模拟BIORIV 模拟河流中鲑鱼和鳟鱼的生长情况BfG Habitat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栖息地模拟ENERGI 进行栖息地质量分析的鱼类能量预算模型BfG ZooAuto鱼类栖息地模拟和鱼类种群动力特性分析NORSALMOD 大西洋鲑的种群动力特性模拟CASIMIR-BHABIM底栖生物栖息地模拟CASIMIR-FHABIM鱼类栖息地模拟FISU鱼类或其它水生物种栖息地模拟HABITAT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种的栖息地分析HARPHA鱼类最小流量和栖息地修复分析MesoHABSIM鱼类最小流量和栖息地修复的多尺度模型MORRES栖息地质量及其适用性,植物演替分析PHABSIM鱼类栖息地质量模拟RHYHABSIM水力分析和鱼类栖息地模拟RIVER2D鱼类栖息地适宜性分析2.4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从河流生物栖息地的整体出发,根据专家知识综合研究水文、水力学、地貌、物理化学等因素与河流栖息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