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讲)(原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地壳的运动规律
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是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多结合一些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高考考查方向预测:
1.考查内容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考查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结合实例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网络构建】
知识点一、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知识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知识点三、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
→|←→|←
形成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
示意图
知识点四、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的窍门
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其作用即为高温重熔再生,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举例如下:
(1)
(2)
(3)
(4)
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知识点五、外力作用与地貌1.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表作用因素作用过程
对地貌的影响
流水
作用
侵蚀
冲刷地面,使河床加深、加宽,
形成“V”字形谷
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沉积
流水在搬运侵蚀后的产物的过程
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
逐渐沉积起来
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则形成宽广的冲积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
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风力
作用
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
地表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景观;地
表沙尘和碎屑被风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
岩荒漠
堆积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
流受阻时,便导致风沙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及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
土高原
2.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谷地貌及主要侵蚀类型
(1)河谷的演变过程
河谷地貌河谷发育时期分布河段主要侵蚀类型
“V”字形初期上游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
河湾中期中游以侧蚀为主
槽形河谷成熟期下游侧蚀、堆积
(2)流水侵蚀地貌的纵剖面
知识点六、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及其实践意义
地质
构造
背斜向斜断层
产生原因
原本水平的岩层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
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
力,超过岩石能承受的程度,岩体
发生破裂断开
结构岩层向上弯曲,中部岩层岩层向下弯曲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
特征老,两翼岩层新中部岩层新,两翼
岩层老
错动、位
构造地貌地形上,常形成山岭地形上,常形
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
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狭长的凹陷地
带;断层构造地带,易受侵蚀作用,
常会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
张力,岩体断裂破碎,容易被流
水、风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向斜
槽部受到挤压,岩
性坚硬,不易被侵
蚀,成为山岭
实践意义石油、天然
气埋藏区
隧道
的良
好选
址
顶部地带
适宜建采
石场
地下水储藏区,常
有“自流井”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
地:河谷发育
铁路、公路、
桥梁、水库等的
回避处
原因或依据岩层封闭,
常有储油
构造”,最
上为天然
气,中为石
油,下为水
天然
拱形,
结构
稳定
且不
易储
水
裂隙
发
育,岩石
破碎易开
采
底部低凹易汇
集水,承受静水压
力
岩隙水易沿
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
为洼地,利于地
表水汇集
岩石不稳
定,易诱发断裂
活动破坏工程;
水库易渗漏
知识点七、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