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7f6869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e.png)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以下是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常规:
1.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需要由专业护理人员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持续培训。
2. 定期检查患者气管切开通畅情况,包括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和分泌物。
3. 维持气管切开导管的通畅,清洁导管和口腔,定期吸除分泌物,必要时进行吸痰。
4. 定期更换气囊导管,确保通气效果,避免气囊破裂或漏气。
5. 对患者进行足够的气道湿化,可以通过给予湿化气体或雾化治疗实现。
6.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音调,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7. 维持患者的舒适度,定期翻身,保持正确的体位,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8. 管理患者的疼痛,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
9. 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情况。
10. 定期评估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能力,及时发现吞咽困难或误吸的情况。
11.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帮助患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焦虑。
12. 防止感染的发生,采取严密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
以上是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的常规措施,具体的护理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院的操作指引来进行。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812a5d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f.png)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气管切开,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名字,其实在医院里是个常见的事。
嘿,别紧张,虽然一开始想起来可能让人心里发毛,但只要咱们认真做好护理,病人照样能恢复得棒棒的。
护理的重点就是观察。
大家都知道,病人的状态就像天气,变化无常。
得时刻关注他们的呼吸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声音,像喘息、咳嗽这些小信号。
听上去有点严肃,但其实就是多留心。
平常多问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心里不舒服吗,跟他们聊聊天,能缓解紧张的气氛。
清洁是关键。
气管切开的地方可不能马虎,像宝贝一样细心护理。
每次换敷料的时候,就像给小朋友换尿布一样,小心翼翼地处理。
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别让细菌有机可乘。
真的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说到饮食,这也是个重要的环节。
气管切开的病人可能有些吞咽困难,这时候得看他们的饮食状况。
你要观察他们吃东西的样子,别让他们噎着了。
适当的流质食物,像稀饭、汤,既好消化又能补充营养。
要注意,别让他们吃太烫的东西,伤了喉咙可就麻烦了。
你想啊,要是一个大热天,喝一口冰水多爽。
再说,病人的心理也很重要。
得时常陪陪他们,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讲讲外面的新鲜事。
想象一下,躺在病床上,一天到晚就等着医生来查房,那个无聊劲儿,简直是要闷坏的。
多跟他们分享一些轻松搞笑的事,能让他们心情好转。
像朋友一样,让他们觉得你不是在照顾病人,而是在陪伴他们度过一段特别的旅程。
环境也要注意。
病房的空气要流通,给他们换换空气,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
太热或者太冷都不行,病人就像个小孩,得好好照顾着。
可以考虑适当的音乐,轻柔的旋律让人心情放松,简直是疗愈神器。
说到药物,那也是得严格把关。
每次给病人喂药,记得要核对清楚,别搞错了。
护理可不是开玩笑的,搞错一颗药就像在开玩笑,轻则误事,重则可能出大问题。
定时记录病人的用药情况,确保每一剂药都到位。
再说说心理支持,得时常关注病人的情绪。
病人在医院待久了,难免会有些情绪波动。
可以跟他们聊聊,问问他们想家了吗?或者聊聊他们爱好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8658659f7ec4afe04a1dfb2.png)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1.切开前准备气管切开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备好气管切开包、负压吸引器和充足的光源,并选择好合适的气管套管。
2.体位保持颈部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
3.妥善固定固定带在颈部的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防止套管脱出。
气管切开的当日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变换体位时随时注意患者呼吸情况。
呼吸机管道应放置于呼吸机支架上,注意不要牵拉气管切开套管,以免使其移位。
4.预防感染气管切开时,预防感染的注意点如下:(1 )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应用1%碘伏消毒,使用高吸收性敷料,根据敷料)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气管套管内给氧时,可用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湿化吸入气体并防止灰尘吸入。
(3)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以减少交叉感染。
(4)每天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溃疡。
(5)怀疑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要点如下:(1)定时进行肺部听诊和叩诊,以判断吸痰时机,有痰时及时吸痰。
(2)吸痰前加大氧浓度,可上调至60%~100%。
吸痰时,先阻断负压,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深部后先向上提 1cm,然后接通负压吸引,并左右旋转吸痰管,同时向上提拉,吸出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若痰粘稠,可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4ml,小儿0.5ml即可。
(3)需要重复吸痰时,在两次吸痰之间要充分给氧,并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
吸痰时可鼓励患者配合咳嗽,以便将分泌物吸出。
吸痰后立即听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
(4)持续监测SPO2。
SPO2的变化既能提醒吸痰,又能减少盲目操作,避免因刺激过多而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同时可适当调整氧流量。
(5)每2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注意气管套管,防止其脱出。
6.保持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易造成管腔内分泌物干结,阻塞管腔,同时还易导致细菌的倾入,导致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d9eb1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a.png)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或择期手术,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不受限制。
气管切开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并维持呼吸道畅通。
以下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常规。
1.患者的位置:气管切开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头部保持中线位置,以减少气道狭窄的风险。
2.气管切开管的护理: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气道畅通。
切开管应保持固定,避免松动或移位。
定期更换切开管固定带,以防止勒伤皮肤。
3.气囊的护理:对于带有气囊的切开管,需检查气囊是否充气,并避免过度充气。
应定期检查气囊充气压力,以确保其稳定性,避免气囊破裂或漏气。
4.呼吸道护理:经过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道无处堵塞,需要进行经常的吸痰。
定期吸痰可以预防及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感染或阻塞气道。
5.皮肤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处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应检查切口是否有出血、渗出或感染迹象,及时处理。
6.咳嗽和排痰的训练:切开管的存在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咳嗽和排痰能力。
患者应进行咳嗽和排痰的训练,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7.呼吸机的使用:一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氧气浓度和排痰系统的功能。
8.患者情绪支持:气管切开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生活改变。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情绪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9.促进康复: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吸氧训练、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并监测其康复进度。
10.早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气管切开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气道狭窄或呼吸窘迫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以上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常规。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保证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6254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0.png)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气管切开是指通过手术将气管进行切口,再插入气管切开管,建立气管切开道,以保证气道通畅,应用于呼吸功能受损或呼吸道梗阻等情况。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要点非常重要,以下是气管切开护理的具体要点:1.呼吸管理:-检查气囊:气管切开管上的气囊需要定期检查和注气,保持适当气囊充盈状态,防止气囊漏气或过度充气。
-确保气道通畅:保持切开管的开放性,定期吸痰,防止痰液和分泌物积聚堵塞气道。
-检查气囊气压:监测气囊充气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引起黏膜损伤或气泡压迫。
-保持管路通畅: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有异物堵塞或压迫,防止管路阻塞。
2.预防感染:-保持清洁:每天至少两次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清洗切口周围,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身体特殊部位的敷料应每天更换一次,常规部位的敷料应每两天更换一次。
-抗生素使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需按医嘱规定使用。
3.皮肤护理:-避免压迫:头部要保持正中位,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以防止面部肌肉松弛、斜颈等并发症。
-避免摩擦:避免摩擦和刺激气管切开管周围的皮肤,可使用柔软的气管切开固定带避免摩擦。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护理切开管周围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气管切开固定:-定期检查固定带:检查气管切开固定带是否松动、变形,及时调整、更换固定带,保证切开管的稳定性。
-调整气管切开管位置: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避免管子移位或插入过深。
-固定带佩戴位置:固定带不要过紧或过松,适中的紧固力能保证切开管的稳定性。
5.患者安全:-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伤口愈合。
-管路固定:保持气管切开管和吸痰管的固定,避免拔管或其他管路脱出。
-定期观察: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皮肤颜色、气囊充盈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心理护理:-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气管切开的相关知识,告知术后自我护理要点,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5fe50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6.png)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一、呼吸道管理:1.气管插管固定:术后患者气管插管需要进行固定,常用方法为双翅固定和纸带固定。
2.定期吸痰:患者气管插管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下降,容易积聚痰液,导致呼吸道阻塞。
因此,每隔2-4小时需定期吸除患者的痰液。
3.必要时给予湿化治疗:患者切开术后由于气管插管,会造成气道的干燥,容易形成痰液黏稠。
因此,可使用湿化试剂进行湿化治疗,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4.检查插管位置: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位置有偏移,则需及时调整。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术后应每天观察气管切口伤口情况,包括红肿、渗液、伤口裂开等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清洁伤口: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清洁,常见的方法有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抗菌药物外敷等。
3.更换敷料:根据术后情况,每天或每隔一天更换一次敷料,保持切口干净、干燥。
三、口腔护理:1.每4小时进行口腔护理:使用无菌的漱口水或温盐水进行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和龋齿等问题。
2.正确使用漱口水:患者应将漱口水含于口中,轻轻漱口10-15秒后吐出。
避免过度漱口导致食物残渣进入呼吸道。
四、感染预防:1.正确洗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规程正确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传播。
2.使用无菌物品:对于伤口护理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感染。
3.室内环境清洁: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干净。
经常清洗地面、用品和床单等,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以上是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的一些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术后护理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并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198b51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9.png)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一)目的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搏、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3.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的内分泌物和给氧。
(二)护理要点1.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室内温度18-20℃,湿度60%-70%。
2.术后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3.妥善固定,防止套管移位、堵塞或脱气,气管切开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防套管脱出,呼吸机管道应固定在支架上,不要向外、下牵拉气管切开套管。
4.保持气道湿化吸入气体应加湿加温,正常气管内温度32-36℃,湿度98%-99%。
常用的气道湿化法有蒸汽加湿、雾化加湿和人工气道直接加湿。
5.预防感染气管内吸引、更换套管应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内套管要每6~8小时取出清洗一次,防止痰痂堵塞气道,观察气管造口处皮肤有无出血、渗出、皮下气肿和腥臭气味,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无菌纱布每天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6.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一般每0.5-2小时吸痰一次,吸痰前先充分吸氧,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同时应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7.保持塑料套管气囊适度的压力(3.3kPa),每隔4-6小时放气一次,防止局部黏膜长期受压坏死。
8.术后系带,松紧程度为可放一指左右,打死结以免松开,对消瘦病人,系带变松后应重新打结防止脱落。
9.保证水分和热能摄入根据医嘱提供适当的肠内肠外营养,鼓励患者进食,进食时将患者置于理想体位减少误吸危险;对昏迷或有吞咽障碍者应放置鼻饲管进行鼻饲。
10.生活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口腔、泌尿系统、肺部、皮肤等并发症形成。
11.观察全身情况及呼吸状况,及时记录。
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
![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913e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6. 感染
1)原因: 切口感染:切口消毒不严格 ;呼吸道防愈功能破环; 未及时更换敷料 肺部感染:吸痰或误吸导致细菌进入气道;体液溅至切口; 无菌观念差
2)表现: 切口感染表现: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创面愈合不佳、
瘘道形成延迟 肺部感染表现:热、咳嗽、痰液黄色粘稠、
肺部 X 线可见浸入性阴影 36
29
3. 套管堵塞
3)处理: 1.吸痰 2.辅助排痰,加强扣背 3.湿化
30
4. 气管食管瘘
1)原因: 1.吸痰或取放内套管消毒时动作粗鲁,使外套管、移位、压迫、 摩擦气管后壁引起局部溃疡及感染 2.套管放置时间过长,管径过粗或气囊压迫,气管内膜受压不 均匀,受力大的地方容易易导致该处黏膜缺血,坏死,溃破, 而至瘘管形成。
温度调控在31~37℃,使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 吸入气体中,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减少寒冷、干燥气体对呼吸 道粘膜的刺激,有气道湿化充足的优点,是气管切开的患者最佳 气道湿化方法。
22
气道湿化
3)雾化吸入加湿: 通常每4~6小时1次,10~15分钟/次,量6~10ml/次。
4)空气湿化: 保持病房室内的温度22-24℃,相对湿度50-60%,也是一 种间接的湿化方法 。
11
环境护理
3. 专人护理 术后必须有专人护理,烦躁的患者应适当约 束,以防拔管。
4. 床边备急救的物品。 如简易呼吸囊、呼吸机、气管切开包、同号 气管套管、止血钳。
12
气管切开护理
1. 套管护理
1) 换药:
每日更换气切纱布,根据情况,痰液多的患者, 随时更换纱布。
气切口消毒: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用 0.9%盐水清洁套管翼。
4)处理: 1.护理时应定时松懈气囊,恢复气管内壁血液供应,预防气管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22227c365ce0508763213ca.png)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1、气管套管牢固固定,系带在颈后结成死结,以防套管脱出;24小时内嘱病人少活动,以防脱管。
2、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注意有无呛咳,如有呛咳立即停止进食。
3、室内保持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60-70%,气管切开处覆盖湿纱布,并注意及时更换。
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吸痰时操作要轻,每次吸痰时不宜超过15秒,加强气道湿化,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必要时2-3小时一次。
5、套管周围的纱布,每日更换1-2次。
6、吸痰盐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吸引瓶液面不宜超过2/3满,吸引瓶及管道每日消毒。
7、气管切开处有缝合者,术后5-7天拆线。
8、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如皮下气肿。
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二使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咳出。
9、脱管处理:多因固定套管系带太松,病人活动较大所致,脱管病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忽然有呼吸,啼哭声,立即用弯血管钳将气管套管重新置入。
10、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前后的护理:①拔管前,先更换小号
金属管(不带套囊),其内套管12小时清洗、消毒一次;②2-3日后无不良反应者可试堵管;③堵管1-2日后无不良反应者可拔除导管。
拔管前,应清洁创口皮肤,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④拔管后吸引窦道内的分泌物,以油纱布覆盖切口,并以无菌纱布固定;⑤切口每日换药一次,直至愈合。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d5990b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e.png)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2015年1月修订)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30分钟。
地面用湿式清扫,每日两次。
室温保持18~22℃,湿度50~70%之间。
二、严格无菌操作。
每人准备一套吸痰盘,所有物品24小时更换一次。
吸痰管每根只用一次,口腔内与气管内吸引要严格分开。
三、妥善固定气管套管。
固定时要将带子绕过颈部一周,在颈部的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
系带的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致套管脱出。
防止套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处松开,气切套管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后用支撑架适当固定管道。
四、气切伤口周围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
伤口处纱布每日更换2次,做到由内向外消毒,尤其是套管与皮肤的皱褶处更应注意,如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更换。
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或出血等,必要时切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停止机械通气时,导管口应盖湿盐水纱布,防止空气中细菌、灰尘、异物吸入。
五、气切套管的护理:气管切开套管内套管应每日清洗消毒两次,套管的清洗消毒应彻底,尤其是管腔内的分泌物、痰痂血痂及表面的污垢均应仔细清除后进行消毒。
具体方法:1、固定外套管,按“LOCK”指向的方向旋转,取出内套管。
2、取出备用的内套管,放入外套管内接呼吸机。
3、更换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将取下的内套管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彻底清洗管腔内的分泌物、痰痂血痂及表面的污垢。
5、在75%酒精中浸泡半小时后取出,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备用。
六、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
七、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患者头部与气管内套管,通气管道一起移动,避免气管套管过度牵拉扭曲。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完整版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c7c5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f.png)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完整版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
评估1、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
2、气管套管是否通畅,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及量。
3、气管套管周围皮肤分泌物的量及颜色。
4、气囊压力。
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窒息的危险3、有感染的危险4、语言沟通障碍5、焦虑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尽量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避免活动。
2、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注意事项。
3、皮肤准备,剃胡须及消毒颈部皮肤。
如病情危急,则不做常规皮肤准备,立即送手术室或床边进行手术。
4、禁用对呼吸中枢抑制的药物。
2术后护理1、床边物品准备:床旁置无菌盘,内盛换药碗2只,分别放置消毒液浸泡棉球和小纱布、生理盐水、镊子2把。
无菌缸内置吸痰管、吸引器、氧气及抢救物品。
2、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50—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纱布,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3、取平卧或侧卧,去枕使颈部舒展,24—48小时后病情允许可取半卧位。
更换体位时头部及上身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4、保持气管内套管通畅,按无菌操作规程随时吸出套管内分泌物。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每次间隔3~5min。
操作要轻以免损伤粘膜。
5、按时做蒸汽吸入或雾化吸入,鼓励病人咳嗽,使痰液易于排出,如痰液粘稠,予以充分湿化:(1)间接湿化法:生理盐水1OOml,每次吸痰前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
湿化液每日更换。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的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延长管缓慢滴入(泵人)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6滴/分钟,每天不少于200ml。
6、密切观察呼吸变化,呼吸困难者,经吸痰不能缓解时,应迅速取出内管,检查有无阻塞及压迫。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01e9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7.png)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气道管理:1.定期吸痰:通过气管切开管插入气管进行吸痰,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根据医嘱,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防止管道堵塞。
3.维护呼吸机连接:监测呼吸机与气管切开管连接处是否松动、漏气,保持连接处的密封。
4.气管切开管固定: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固定带是否紧固,保持气管切开管的稳定。
5.移位护理:避免气管切开管佩戴时产生压力,定期调整患者体位,减少对气道的压迫。
雾化治疗:1.定期进行雾化治疗:根据医嘱,每日进行多次的雾化治疗,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通畅度。
2.观察雾化治疗效果:观察患者雾化治疗后的呼吸情况和体征变化,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痰液性状等。
3.维护雾化设备:定期清洗和消毒雾化设备,保持其清洁卫生,防止感染交叉。
伤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定期清洗气管切开口周围皮肤,保持创口周围的清洁,避免感染。
2.观察伤口状况: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3.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嘱指导,定期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4.避免创口牵拉:避免拉扯切口周围皮肤,以免影响创面愈合。
饮食管理:1.注意饮食流质化:术后患者一般采取饮食流质化,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高蛋白饮食: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3.定时进食:根据医嘱,按照定时进食的方式进行喂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能量供给。
其他护理措施:1.保持患者安静休息:减少气管切开引起的不适感,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患者恢复。
2.观察患者病情及体征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给患者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4.心理关怀: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压力。
以上就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促进康复。
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ce381f4fad6195f312ba6fb.png)
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气管套管口的皮肤及敷料情况。
3、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烦躁等。
(二)护理要点1、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保持在50-70%,气管套管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
2、手术后侧卧位,经常转动体位,术后一日即可下床活动。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吸引器,氧气筒,手电筒等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给予吸痰,或将套管取出检查。
在更换套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套管内。
5、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应保持气道充分湿化。
6、预防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洁消毒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7、气管套管口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换药至少一次,根据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情况选择敷料。
无菌纱布敷料完全覆盖气管切开伤口。
8、换药前充分吸痰,观察气道是否通畅,防止换药时痰液外溢污染。
9、换药操作前后检查气管切开套管位置,气囊压力及固定带松紧度,防止操作过程中因牵拉使导管脱出。
10、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11、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
12、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的情况下,可用手指试堵管,病人感觉无不适时进行堵管,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鼓励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3、告知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换药的目的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4、指导患者及家属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气管套管口的皮肤及敷料情况。
3、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烦躁等。
(二)护理要点
1、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保持在50-70%,气管套管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
2、手术后侧卧位,经常转动体位,术后一日即可下床活动。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
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吸引器,氧气筒,手电筒等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给予吸痰,或将
套管取出检查。
在更换套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套管内。
5、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应保持气
道充分湿化。
6、预防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洁消毒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
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7、气管套管口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换药至少一次,根据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情况选择敷料。
无菌纱布敷料完全覆盖气管切开伤口。
8、换药前充分吸痰,观察气道是否通畅,防止换药时痰液外溢污染。
9、换药操作前后检查气管切开套管位置,气囊压力及固定带松紧度,防止操作过程中因牵拉使导
管脱出。
10、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11、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
12、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的情况下,可用手指试堵管,病人
感觉无不适时进行堵管,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鼓励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3、告知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换药的目的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4、指导患者及家属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