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移解法的定解方程为以位移分量表示的平衡方程(L-N方程), 边界条件应表述为位移分量表示的形式。 2. 应力解法 (1)基本思想 以6个应力分量作为基本未知量,并首先求出;在求出6个应力分量 后,由本构方程确定6个应变分量,再利用几何方程确定3个位移分量。 (3) 定解方程及边界条件 应力解法的定解方程为静力平衡方程 + 以应力分量表示的协调方 程(B-M方程),边界条件应表述为应力分量表示的形式。 3. 混合解法 以部分位移分量和部分应力分量作为基本未知量,并首先求出;然 后利用几何方程和本构方程确定其它未知量的方法。 4. 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1-10a) (1-10b) (1-10c)
第二章 应变状态理论
2.1 基本概念 1.位移、变形与应变 位移:物体内各点位置的变化。变形:刚体位移+形状的改变。描 述物体内微元体形状改变的物理量,称为应变。 应变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正应变和剪应变。正应变用于描述微分 平行六面体棱边的相对伸长量,剪应变用于描述棱边间夹角的变化。 2.一点的应变状态 (1)应变张量 与一点的应力状态概念类似,为了描绘一点的应变状态,需要引进 应变张量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里,应变张量可表示为 (2)应变主方向、主应变与应变张量的不变量 对物体内任一点,至少都可以找到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沿这些方 向的微分线段在物体变形后仍相互保持垂直,具有这种性质的方向称为 应变主方向,把这样方向的微分线段的正应变,称为主应变。 与求解主应力、主方向一样,主应变、应变主方向的求解在数学上 也归结为求解一个特征问题: (2-1) 求解主应变的特征方程如下: (2-2a) 式中,、和分别称为应变张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不变量。并且, (2-2b) (2-2c) (2-2d) (4)应变球量与应变偏量——应变张量的分解 (2-3) (5)体积应变 (2-4) 2.2 几何方程(Cauchy方程) ,, ,, (2-5)
第六章 柱体扭转问题
6.1 柱体扭转问题的基本假设 6.2 柱体扭转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 6.3 解决柱体扭转问题的比拟方法
1.薄膜比拟法——仅适用于柱体的弹性扭转问题,尤其注意它在 薄壁杆件扭转问题中的应用。 2.沙堆比拟法——仅适用于受扭柱体整个截面都进入塑性的情 况。 3.薄膜—玻璃屋顶比拟法——适用于柱体的弹塑性扭转问题。
第九章 能量原理的应用
9.1 李兹(Ritz)法 1.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李兹解法 2.基于最小余能原理的李兹解法 9.2 迦辽金法 1.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迦辽金解法 2.基于最小余能原理的迦辽金解法 《弹塑性力学》复习提纲
1. 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在求解的问题以及求解方法方面的主要区 别是什么? 研究对象的不同: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也就是长度 远远大于高度和宽度的构件。非杆状结构则在弹性力学里研究 研究方法的不同:材料力学大都引用一些关于构件的形变状态或应 力分布的假定,得到的解答往往是近似的,弹性力学研究杆状结构一般 不必引用那些假定,得到的结果比较精确。 2. 弹性力学有哪些基本假设? (1)连续性,(2)完全弹性,(3)均匀性,(4)各向同性,(5) 假定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3. 弹性力学有哪几组基本方程?试写出这些方程。 (1)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
第2篇 应用部分
第五章 简单弹塑性平面问题
5.1 两类平面问题 1.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概念 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5.2 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 无体力或常体力情况下,平面问题采用应力解法时,其定解方程为 (1)平衡方程:
+ (2)B-M方程:
若设Airy应力函数满足:,,,则平衡方程自动恒满足,协调方程 (B-M方程)化为。可见,平面问题采用应力函数解法时,仅有一个基 本未知量,相应的定解方程为。 5.3 梁的弹塑性平面弯曲问题的解 5.4 厚壁圆桶问题的解——轴对称问题的位移解法 5.5 半无限平面问题及圆孔应力集中问题的解——在极坐标系里 求解
,, 式中,、称为拉梅常数,而且,。 5.体变能与畸变能的概念——弹性应变能的分解 体变能 →应力球量对应的弹性应变能密度概念。对各向同性弹性 体,体变能可表示为,为体积模量。 畸变能 →应力偏量对应的弹性应变能密度概念。对各向同性弹性 体,畸变能可表示为 6.屈服、屈服条件、屈服函数、屈服面与加载条件、加载函数和 加载面的概念 屈服:首次由弹性变形状态进入塑性变形状态的界限。屈服概念可 以从低碳钢试件的拉伸试验去理解。 屈服条件一般是指物体内任一点首次由弹性变形状态进入塑性变形 状态,该点的应力状态所满足的条件。它是判断材料受力到什么程度才 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准则。 若把屈服条件用数学函数形式表示,则相应的函数即称为屈服函 数,屈服函数在应力空间中对应的曲面,称为屈服曲面。 加载条件、加载函数和加载面都是对应于物体发生屈服之后的“屈 服”概念——后继屈服概念。 7.几种常见的弹塑性体模型 (1) 理想弹塑性模型 (2) 理想刚塑性模型 (3) 弹塑性线性强化模型 (4) 刚塑性线性强化模型 (5) 幂次强化模型 8.塑性理论的基本假设 9.Druck公设与加卸载准则 (1)强化模型 , 弹性状态 (3-4a) , 加载 (3-4b) , 卸载 (3-4c) , 中性变载 (3-4d) (2)理想弹塑性模型 , 弹性状态 (3-5a) , 加载 (3-5b) , 卸载 (3-5c) 10.主应力空间中的屈服面形状
第七章 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
7.1 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 7.2 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的位移解法 7.3 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的经典解法——级数解法
第3篇 能量原理及其应用
第八章 基本的能量原理
8.1 真实状态与可能状态 8.2 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应变余能 1.总应变能的表达式 线弹性体的应变能密度函数的表达式: 总应变能 直杆在拉伸、弯曲情况下以及圆杆扭转的应变能表达式为: 2.总应变余能的表达式 对线弹性体,应变余能应变能U。 8.3 基于位移可能状态的能量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 理 8.4 基于应力可能状态的能量原理——虚应力原理和最小余能原 理
(1-3) 式中,为该点应力张量分量构成的矩阵,为主应力,为主方向矢 量。 由于应力张量矩阵是实对称方阵,根据线性代数知识可知,式(13)必定存在实数的特征值,即主应力必然存在。求解主应力的特征方 程如下: (1-4a) 式中,I1、I2和I3分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不变量。并 且, (1-4b) (1-4c) (1-4d) 应注意在主应力求出之后,相应的主方向的求解方法。 (5)最大剪应力 在与主方向成450角的微分面内,剪应力取极值。若规定,则最大 剪应力出现在过主应力轴而平分和轴的微分面上,并且 (1-5) (6)应力球量与应力偏量——应力张量的分解 (1-6) 式中,和分别称为应力球量和应力偏量,并且 。 对应力偏量,可以类似于应力张量那样,得到其主值及其三个不变 量: (1-7a) (1-7b) (1-7c) (1-7d) (7)八面体上正应力和剪应力 (1-8a) (1-8b) 1.2 静力平衡方程 (1-9a) (1-9b) (1-9c) 1.3 静力边界条件 三类边界:位移边界、应力边界和混合边界。尤其应注意应力边 界条件的表示形式:
11.常用的几个屈服条件 (1)Tresca屈服条件:一般形式为。 在主应力大小已知情况下,Tresca屈服条件应用起来最为简便。即 若假设,则有,此时Tresca屈服条件可改写为或。 (2)Mises屈服条件:一般形式为或。 (3)Coulomb—Mohr屈服条件 12.Mises的塑性位势理论 13.简单加载定理 3.2 弹塑性本构方程 1.增量形式 (3-6) 2.全量形式 (3-7a) (3-7b)
《弹塑性力学》课程 第1篇 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应力状态理论
1.1 基本概念 1. 应力的概念 应力:微分面上内力的分布集度。从数学上看,应力 由于微分面上的应力是一个矢量,因此,它可以分解成微分面法线 方向的正应力和微分面上的剪应力。 注意弹塑性力学中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正负号规定。 2. 一点的应力状态 (1)一点的应力状态概念 凡提到应力,必须同时指明它是对物体内哪一点并过该点的哪一个 微分面。物体内同一点各微分面上的应力情况,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 (2)应力张量 物体内任一点不同微分面上的应力情况一般是不同的,这就产生了 一个如何描绘一点的应力状态的问题。应力张量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在直角坐标系里,一点的应力张量可表示为 若已知一点的应力张量,则过该点任意微分面上的应力矢量就可以 由以下公式求出: (1-1’a) (1-1’b) (1-1’c) 由式(1-1),还可进一步求出该微分面上的总应力、正应力和剪 应力: (1-2a) (1-2b) (1-2c) (3)主平面、主方向与主应力 由一点的应力状态概念可知,通过物体内任一点都可能存在这样的 微分面:在该微分面上,只有正应力,而剪应力为零。这样的微分面即 称为主平面,该面的法线方向即称为主方向,相应的正应力称为主应 力。 主应力、主方向的求解在数学上归结为求解以下的特征问题:
应注意工程剪应变与应变张量分量之间的区别: 2.3 应变协调方程(Saint Venant方程)——保证物体连续性的 必要条件 (2-6a) (2-6b) (2-6c) (2-6d) (2-6e) (2-6f)
第三章 本构方程
3.1 基本概念 1.线弹性体的广义Hooke定律 (3-1) 2.弹性应变能的概念 由于弹性体的变形而储存在物体内部的势能称为弹性应变能。单位 体积的弹性应变能称为应变能密度,用表示。 对弹性体,应变能密度函数可表示为以下的一般形式: (3-2a) 对线弹性体,应变能密度函数的形式如下: (3-2b) 3.几种常见的弹性体的基本概念 (1) 各向异性弹性体 (2) 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各向异性弹性体 (3) 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 (4) 横贯各向同性弹性体 (5) 各向同性弹性体 以上各种弹性体的概念,应注意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去理解。 4.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1)用应力表示应变的形式 (3-3a) ,,,剪切模量。 (2)用应变表示应力的形式 (3-3b)
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
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
(在平面应力问题中的物理方程中将E换为
, 换为
就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 (2)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
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
空间问题的物理方程:
4. 按照应力求解和按照位移求解,其求解过程有哪些差别? (1)位移法是以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从方程和边界条件中消去 应力分量和形变分量,导出只含位移分量的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解 出位移分量,然后再求形变分量和应力分量。要使得位移分量在区域里 满足微分方程,并在边界上满足位移边界条件或应力边界条件。 (2)应力法是以应力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从方程和边界条件中消去 位移分量和形变分量,导出只含应力分量的方程和边界条件,解出应力 分量,然后再求出形变分量和位移分量。满足区域里的平衡微分方程, 区域里的相容方程,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其中假设只求解全部为 应力边界条件的问题。 5. 掌握以下概念: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圣文南原理; 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逆解法与半逆解法。 位移边界条件:若在 部分边界上给定了约束位移分量 和 ,则对于此边界上的每一点,位移函数u和v和应满足条件
源自文库
第四章 弹塑性力学问题的提法和基本解法
4.1 弹塑性力学问题所满足的三个基本关系 1. 平衡关系——参见式(1.9) 2. 几何关系——参见式(2.5)和式(2.6) 3. 本构(物理)关系——参见式(3.3)、式(3-6)和式(3.7) 任何一个弹塑性力学问题都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基本关系,这三个 基本关系和边界条件构成了弹塑性力学问题的严格完整的提法。从弹塑 性力学问题对应的数学问题看,这是一组偏微分方程组+边值条件的数 学问题。因此,一个弹塑性力学问题的求解,就归结为求解一组偏微分 方程组的边值问题。 4.2 弹塑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 通常求解一个弹性力学问题,是要确定15个基本的未知量,它们分 别为:6个应力分量和6个应变分量,以及3个位移分量。求解塑性力学 问题,通常也要确定这15个基本的未知量,但由于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 的非线性性,加上所服从的加载和卸载规律不一样,所以求解过程远较 弹性力学问题复杂,往往需要采用数值解法。以下仅介绍一般的求解策 略。 1. 位移解法 (1) 基本思想 以3个位移分量作为基本未知量,并首先求出;在求出3个位移分量 后,由几何方程确定6个应变分量,再利用本构方程确定6个应力分量。 (2) 定解方程及边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