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工作流程图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ac2202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9.png)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8.01.19•【字号】皖国土资规〔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市及广德、宿松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盘活工矿废弃地资源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序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范围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应当是无土地复垦义务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经明确为建设用地但尚无法利用的建设用地,包括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毁损的土地,因交通、水利设施和建筑物废弃等遗弃荒芜的土地,废弃的农村砖瓦窑等用地及特殊用地等废弃的建设用地。
纳入复垦利用试点范围的土地应当权属清晰,因政策原因被政府关停和整合的工矿企业损毁土地,可以定为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
具体认定程序,按照《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执行。
二、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由市、省直管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论证,出具审查意见后,由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对于复垦潜力仅集中于个别县域内的,可由县单独编制专项规划,报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论证,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实施,并报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专项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区布局、规模、用途等原则性内容变更的,应当编制规划修改方案,按原报批程序批准。
没有编制专项规划或者专项规划到期后未及时重新组织编制的,不得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
土地复垦方案ppt课件
![土地复垦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d5be150c22590103029dae.png)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相关说明
1
;.
主要内容 一、工作流程 二、土地复垦方案成果 三、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2
;.
一、工作流程 1、明确项目名称,复垦范围 2、资料收集 (1)立项文件 (2)勘界成果(范围、面积、权属) (3)最新的变更数据 (4)规划数据(数据库,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5)可研或初设报告、图件、批复 (6)水保方案、图件(矢量)、批复 (7)环评报告、批复 (8)地灾评审意见 (9)矿压批复 (10)大比例尺地形图 (11)弃渣场工程特性情况、土石方平衡情况 (12)其他资料(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
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 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项目总工程平面布置图) 3.2项目区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附实地照片)、 生物、水文、地质等,均附相应图件) 3.3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乡镇人口、人均耕地、生产总值、工农业总 产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 3.4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质量,结合典型土壤剖 面图说明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土层厚度以及有 机质含量、PH值等)
(业主) 备案
4
;.
5
;.
二、复垦方案成果 1、报告 (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2、附图 (1)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盖有相关地籍部门的公章) (2)复垦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准分幅) (3)复垦区土地损毁预测图(已损毁、拟损毁情况) (4)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复垦后地类、配套设施情况) (5)项目工程平面布置图(反映复垦地块的相对位置) (6)设计图册,反映工程设施的设计情况(特别是渣场、表土堆放场、
施,需外购土源的,应说明外购土源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 等) ②水资源平衡分析(耕地需水量分析,林地、园地管护用水,用水工 程供水情况) 4.6复垦目标任务 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复垦率等,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2c35cbbb4cf7ec4afed02a.png)
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二年九月目录一前言 (3)二实施方案编制任务、原则和依据 (4)(一)编制任务 (4)(二)编制原则 (4)(三)编制依据 (5)三实施方案编制程序 (7)四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8)(一)项目区概况 (8)1. 项目区概述 (8)2. 复垦区概况 (8)3. 建新区概况 (9)(二)项目复垦潜力评价 (9)1. 复垦类型、数量与分布 (9)2. 土地损毁分析 (9)3. 复垦利用条件与限制因素分析 (9)4. 复垦地块新增耕地潜力 (10)(三)复垦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0)1. 评价方法 (10)2. 评价过程 (10)3. 评价结果 (11)4.复垦目标 (11)(四)项目分析 (11)1. 项目合法性分析 (11)2.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3. 新增耕地分析 (11)4. 地质灾害隐患分析 (1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2)6. 公众参与分析 (12)(五)土地复垦利用实施方案 (12)1. 复垦区实施方案 (12)2. 建新区预期方案 (13)3. 复垦与建新衔接方案 (14)4. 权属管理方案 (14)5. 实施计划安排 (14)(六)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15)1. 工程设计 (15)2. 工程量测算 (15)(七)复垦投资估(概)算与资金筹措 (15)1. 复垦投资估(概)算 (15)2. 资金筹措 (15)(八)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16)1. 社会效益分析 (16)2. 经济效益 (16)3. 生态效益 (16)(九)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16)1. 组织保障措施 (16)2. 技术保障措施 (16)3. 资金保障措施 (16)五实施方案编制成果要求 (17)(一)实施方案摘要 (17)(二)实施方案文本 (17)(三)实施方案编制说明 (17)(四)附图 (17)(五)附件 (18)(六)附表 (18)六术语解释 (26)(一)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26)(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区 (26)(三)复垦区 (26)(四)建新区 (26)(五)复垦利用挂钩指标 (26)(六)土地损毁 (26)(七)土地复垦单元 (26)一前言为加强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的管理,指导和规范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提高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增强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函》(国土资厅函〔2012〕760号)的要求,结合四川实际,特制定《四川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金山店工程技术标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金山店工程技术标](https://img.taocdn.com/s3/m/a09b88e4a8956bec0875e30c.png)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组织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六章、拟投入主要物质计划第七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八章、劳动力计划安排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章、确保工程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三章、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可行性第十四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五章、降低成本措施及回访与保修施工总进度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依照目前国家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音、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2、建设单位提供的大冶市2013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金山店工程(二)一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3、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我方施工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取得的调查资料;4、我单位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和施工经验。
1.2 编制范围:大冶市2013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金山店工程(二)一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本标段位于大治市金山店镇龙口村和马龙村,道路红线范围内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尾砂库治理、采矿填埋、堆料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其他工程内容。
1.3 编制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该工程的总体认识和总体部署,是指导我们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指导性大纲。
1.4 编制原则:1、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并适当留有余地;2、本着经济合理、质量一流的原则和方针,确保合格工程,工程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土地整治通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42/T563-2009)、《土地整治专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42/T562-2009)、《土地整治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B42/T564-2009)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的合格要求。
3、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坚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安排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土地复垦规划的步骤
![土地复垦规划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908396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f.png)
(6)确定土地复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按复垦土地用途分类,分别列出以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①复垦利用的土地面积; ②复垦率; ③主要工程量,钢材、木材和水泥“三材”总耗量; ④工程总投资和单位面积复垦费; ⑤人员定额; ⑥设备类型与数量; ⑦年收益预测。
(7)整理成果
编写土地复垦规划文本及其技术报告和土地复垦规划图件。
土 地 复 垦 整 理 工 作 流 程
谢 谢!
(2)复垦土地预测
对于矿山开采造成土地挖废、压占、塌陷等进行采前规划的,要进行复垦规 划预测,可以分阶段预测,远期的要预测全部矿物采完时的土地破坏程度程度。 中期的可预测较短周期(5-10年)的土地破坏。
(3)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来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 以便合理安排复垦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评价方法可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相关 因素分析法进行。
土地复垦规划的步骤
土地复垦的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1)复垦区土地调查 (2)复垦土地预测 (3)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4) 确定复垦方案 (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6)确定土地复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整理成果
(1)复垦区土地现状调查的内容:
①区域地表特征,即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 ②环境因素,即气候、气象、城镇、居民区分布,矿山开采前该地区环境状 况及开采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③地表地层的理化性质,即厚度、有机质含量、pH、盐渍度、土壤水分状 况、渗透性、微量元素、抑制植物生长的有毒有害物质等; ④矿床开采方法,废石及尾矿的堆放方法,废弃地状况及其复垦可能性,复 垦后的土地种植及综合利用途径、复垦周期与经济效益,工矿企业的经营状况, 土地复垦的投资能力,现有设备及其在复垦方面的通用性等。
某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方案(DOC 55页)
![某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方案(DOC 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514d630f61fb7360a4c659d.png)
XX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xxx 县人民政府县长副组长:xxx 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成员:xxx 县政府办主任xxx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xxx 县发改局局长xxx 县财政局局长xxx 县工能局局长xxx 县审计局局长xxx 县农牧局局长xxx 县林业局局长xxx 县环保局局长xxx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xxx 县规划局局长xxx 县水利局局长xxx 县水保办主任xxx 县信访局局长二、编制单位单位名称:xxxxxxxxxx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目录第一章总则 (7)1.1指导思想 (7)1.2规划原则 (7)1.3规划期限 (8)1.4规划范围 (8)1.5编制依据 (8)1.6规划编制的思路 (10)第二章XX县概况 (11)2.1自然条件 (11)2.2社会经济概况 (13)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4)3.1土地利用概况 (14)3.2工矿废弃地现状分析 (19)3.3工矿废弃地损毁情况分析 (23)第四章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析 (25)4.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5)4.1.1评价原则 (25)4.1.2评价依据 (25)4.1.3评价系统 (26)4.1.4评价对象及评价单元的选择 (27)4.1.5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重测定 (27)4.1.6评价标准 (30)4.1.7评价方法 (31)4.1.8评价结果 (32)4.1.9表土资源平衡分析 (37)4.1.10水资源平衡分析 (64)4.2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析 (65)4.3规划目标 (69)第五章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与建新区规划方案 (71)5.1工矿废弃地复垦区方案 (71)5.2建新区规划方案 (82)第六章投资估算 (84)6.1投资估算 (84)6.5资金筹措 (87)6.6资金平衡分析 (88)第七章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89)7.1社会效益 (89)7.2经济效益 (89)7.3环境效益 (90)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1)8.1行政保障措施 (91)8.2资金保障措施 (92)8.3技术保障措施 (93)第一章总则1.1指导思想为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耕地保护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4 年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31 号)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5]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XX县土地利用现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编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
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工作行动实施方案
![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工作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0ac3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9.png)
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工作行动实施方案编制:xxx单位:xxx日期:202x年10月目录一、简述 (3)二、基本情况 (3)(一)摸底调查情况 (3)(二)监管建档情况 (4)(三)责任划分情况 (4)三、目标任务 (5)(一)总体目标 (5)(二)主要任务 (5)四、工作部署 (6)(一)工程措施 (6)(二)工期安排 (7)五、经费估算与筹措 (9)六、保障措施 (10)(一)施工组织管理 (10)(二)施工监理与责任监督 (11)(三)动态监测 (11)(四)资金渠道与管理 (12)(五)质量保证措施 (12)一、简述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全市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及时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并迅速成立了蔚蓝市“矿山复绿”行动领导小组,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班完成了全市“矿山复绿”行动的摸底调查和建档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编制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情况(一)摸底调查情况根据《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实施区域“三区两线”的总体要求,经调查摸底我市共有29处采石场在复绿范围之内。
因绝大部分属新建矿山,经请示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暂时将2处采石场纳入复绿治理规划。
本次蔚蓝市开展矿山复绿摸底调查的单位是市国土资源局,共计调查矿山数量2个,调查面积为20。
25公顷。
(二)监管建档情况本次纳入“矿山复绿”行动的矿山数量是3个,均分布在蔚蓝市蓝色星球镇龙门村,涉及范围20-25公顷。
存在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复绿需要治理面积22公顷,治理年度为2025-2030年,矿山复绿的动态监管手段主要是日常巡查和复绿竣工验收(复绿矿山档案表、复绿矿山统计表附后)。
(三)责任划分情况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生产矿山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由采矿权人负责治理;对历史遗留、采矿主体灭失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按照国发[2025]28号和财建[2025]215号文精神,统筹安排资金进行治理。
7、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详解
![7、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8cd48f5998fcc22bdd10d0b.png)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是指将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等加以复垦,在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利用更集约,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土地整治措施。
第三条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生态优先、合理利用。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应当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科学规划、规范运作。
在调查摸清工矿废弃地资源现状、利用潜力和做好确权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科学编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强化整体管控。
按照“限定范围、控制规模、项目管理、定期考核”的要求,封闭运行,严格监管。
(三)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复垦耕地质量,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总量、控制增量、综合利用、提高效率,防止片面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四)统筹推进、形成合力。
建立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社会组织投资土地复垦。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发挥政策组合效应。
第四条申请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市、县,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较大,且待复垦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二)工矿业活动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迫切;(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需要对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四)当地政府重视,土地管理严格规范,近两年内没有因违法违规用地被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问责或约谈。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图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8106b333687e21ae45a9c6.png)
土地开复垦工作方案数慧信息技术2015年7月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鉴于我国国情和耕地锐减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强化切实保护耕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治本之策,修编的《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整理正式列入国家法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整理工作将更加全面和细化。
为了全面合理做好土地整理工作,2003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容。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概念,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三大块容进行了重新排序,这明显突出了土地整理的重要,强调了以土地整理为重心,土地复垦为辅助,土地开发为补充的精神。
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占不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手段,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质量的提高,耕地面积的增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稳定和增加耕地面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非农业建设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与主要容11.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11.2土地开复垦的主要容11.3土地开复垦的特点11.4土地开复垦的任务22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22.1申报立项2项目申请3项目选址3初步方案设计与投资预算编制阶段32.1.3.1 收集资料32.1.3.2 现场踏勘与勘测32.1.3.3 方案编制4可行性分析4土地开复垦工程设计与投资测算4土地开复垦效益分析4土地开复垦工作计划安排4保障措施分析5专家评审52.2核查批准52.3土地开复垦项目实施52.4土地开复垦项目竣工验收52.5项目管理63土地开复垦工作意义6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与主要容1.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土地开复垦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整理、复垦为重点,辅以适度开发,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为目标,在一定区域,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和改造、增和整治、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土地复垦方案(课堂PPT)
![土地复垦方案(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a1a28db9f3f90f76c61bfc.png)
.
3项目概况
3.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 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 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列表说明项目用 地构成,项目总工程平面布置图)
3.2项目区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 (附实地照片)、生物、水文、地质等,均附相应图 件)
(2)复垦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准分幅)
(3)复垦区土地损毁预测图(已损毁、拟损毁情况)
(4)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复垦后地类、配套设施情 况)
(5)项目工程平面布置图(反映复垦地块的相对位置)
(6)设计图册,反映工程设施的设计情况(特别是渣场、 表土堆放场、道路等的剖面构型)
3、项目区及复垦责任区实地照片
(5)可研或初设报告、图件、批复
(6)水保方案、图件(矢量)、批复
(7)环评报告、批复
(8)地灾评审意见
(9)矿压批复
3
(10)大比例尺地形图
.
3、实地踏勘 ①业主方:复垦方案委托书、复垦承诺函、业主工商
信息 ②涉及村委会的村民意见(村委会盖章)
③实地照片(地形地貌、损毁情况、已有工程设施、 附近水源、土壤剖面、植被类型、交通状况、覆土来 源和距离)
6
4、附件(县级初审意见、实地踏勘报告、林业部门意见)
.
三、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1前言 1.1编制背景及过程 1.2复方案摘要(年限、面积、损毁情况、复垦目
标、投资) 2总则 2.1编制目的(加强土地复垦资金管理、保障土地复
垦实施、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 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2.2编制原则 2.3编制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 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等,包 括水保、环评、地灾、可研、初设等)
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cd116004a1b0717fd5ddc5.png)
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第一节土地平整一、施工程序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每一格田4~6亩,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表土耕作层]→交工验收加覆→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二、施工方法1、复核地面高程施工单位进场后,测量人员在地块附近设置控制测量标桩,对地块高程进行复核,并与设计原地面高程进行对比是否符合,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请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
2、施工放样在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放样,控制好每个地块的边界与高程。
3、表土剥离认真控制剥离厚度,剥离的表土中不得含有石块和杂物,剥离表土必须集中堆放,不能与弃土混堆。
4、地块平整表土剥离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合格后,才可进行地块平整。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5、表土回复控制把原来收集的表土摊铺到地块上,土层厚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切实保证表土质量,一般厚度大于30cm,同时,铺完后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不应超过3cm。
回复的表土中不得有石块(卵石)、砂砾石、草根等杂物,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6、地埂施工高度在的80cm以内地埂为土埂,外坡比为0.75;150cm 内高的地埂为干砌条石埂,石埂后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150cm以上的地埂采用混疑土框格护坡,外坡为0.75,土表面夯实、削平。
7、田埂施工按设计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田埂施工。
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蓄。
田埂外侧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
土地复垦方案图件PPT
![土地复垦方案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3793b81a37f111f1855b59.png)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制图要求 1 )按原图图纸幅面复印,图上各要素应清晰,并 )按原图图纸幅面复印, 加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公章。 2 )项目区涉及的现状图应完整,每幅现状图的 图幅号应标注清楚、准确。 3 )生产项目在图上应标出矿区及工业场地用地 范围。建设项目在图上应标出拟征地及临时用地 范围。 涉及客土的应标出客土源位置。
• 4 ) 项目区内的地质界线及地层代号表示要清晰、 • • •
准确。 5 ) 资源赋存图上应标明项目区地层产状、断层 要素、水文要素。 6) 地下开采项目应在资源赋存图上标出井口位 置、巷道布置、采区范围。 7 ) 开采工艺流程框图可作为辅助图镶在资源赋 存图内,位置可根据图面情况安排在适当位置。
三、 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
• 1 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是反映某 • • • • •
一矿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赋存 层产出状态及开采流程的地质类图件,简称资源 赋存图。 2、制作方法 3、制图要求 1 ) 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比例尺不小于1 10000。 2 ) 资源赋存图以项目区的地质地形图为底图绘 制,并叠加开采总体布置工程内容。 3 ) 资源赋存图中的地形底纹色度应做灰化处理, 并可根据需要对图中的地形要素做必要的删减。
文字规范、字体易认、编排整齐、书写端正。标 点符号的运用应准确、清楚。 2 图上的文字应使用中文标准简化汉字。数字应 使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 单位;代码应使用规定的英文字母、年份应用公 元年表示。 3 图上的文字字体应易于辨认。中文除图名使用 黑体外,其他中文使用宋体;外文使用印刷体; 数字使用标准体;字体朝正北方向。
四川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技术指引【模板】
![四川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技术指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8c27670f524ccbff02184b5.png)
四川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技术指引(2020年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020版) (1)第二部分实施方案编制要点(2020版) (35)第三部分复垦利用规模核定工作规则 (61)第四部分规划调整修改工作规则 (84)第一部分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四川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020版)为加强四川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川国土资发〔2007〕53号)等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总则(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阐明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任务、原则、程序、内容以及成果要求等,适用于我省市(州)级和县(市、区)级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
(二)编制主体市(州)级专项规划编制主体为市(州)人民政府,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实施。
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县(市、区)级专项规划编制主体,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规划编制实施。
(三)规划目的应从落实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阐明规划编制目的。
(四)规划范围纳入试点范围的复垦地块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全国土地调查(国土资源调查)时已确定为建设用地的下列用地,包括: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损毁的土地;因交通、水利设施和建筑物废弃等遗弃荒废的土地;废弃的农村砖瓦窑等用地;其他废弃的建设用地。
纳入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任务,且符合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条件的地块,可纳入复垦范围。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验收确认流程图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验收确认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b7cf4f04a1b0717ed5dd08.png)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验收确认流程图
1、申报单位项目申请报申请:由项目申报单位提出告。
2、项目可行性研究、规
划设计报告。
受理:检查申报材料 3、项目区1:1万土地利
用现状图,项目区界线用红笔勾绘。
4、项目区所在乡(镇)、现场踏勘村群众或群众代表意见,需2/3以上群众同
意。
5、项目所在县、区国土专家评审
资源部门现场初步踏勘
意见。
6、土地开发呈报表。
立项:专家评审通过后,按照项目
验收权限,由市、县国土资源局下
达立项批文
实施:项目申报单位组织
对符合条件的,由市国土局耕保科
受理并审查,内业整改结束后,组
织复验或验收:1、新增耕地200
亩以下,县级初验后,由市局组织
有关部门进行市级验收。
2、新增
耕地200亩以上,县级初验,市级
复验,符合有关要求后申请省级验
收。
接到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确认批
复后,在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
监测监管系统中进行指标报备。
责任科室:耕地保护科联系电话:2819130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后组织耕种。
“两增一减”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两增一减”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1d6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两增一减”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综合治理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利用工矿废弃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实现“两增一减”的目标,即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效益,减少土地污染和资源浪费。
该项目旨在提高工矿废弃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改善土地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工作内容1. 资源调查和评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地面积、土壤质量、水质状况、植被覆盖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治理方案制定:根据资源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土壤修复、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并明确项目的实施重点和工作阶段。
3. 工程建设和修复:根据治理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和修复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水资源修复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工矿废弃地得到有效的复垦和治理。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工矿废弃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强对治理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确保治理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5. 综合利用和经济发展:探索工矿废弃地的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引入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实现工矿废弃地资源的再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三、项目实施方案1. 基础工作阶段: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完善治理方案,并确立项目实施团队和工作计划。
2. 建设工程阶段:根据治理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和修复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水资源修复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工矿废弃地得到有效的复垦和治理。
3. 管理监测阶段:建立健全工矿废弃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治理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4. 综合利用阶段:探索工矿废弃地的综合利用模式,引入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再利用。
四、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1. 基础工作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2. 建设工程阶段:2022年4月-2024年12月3. 管理监测阶段:2025年1月-2026年12月4. 综合利用阶段:2027年1月-长期五、项目预算和资金来源该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