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_总规编制要领
城市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的编制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开展进行综合规划和优化,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制定城市规划的过程,包括数据调研、分析评估、规划设计和方案报告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1. 数据调研城市规划的编制首先需要进行数据调研,以获取城市相关的根底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面积、人口分布、交通设施、资源利用状况等。
数据调研可以通过现场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取。
数据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城市现状,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根底。
在进行数据调研时,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确保后续的规划工作可以基于可靠的数据进行。
2. 分析评估在数据调研的根底上,需要对城市现状进行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主要包括城市根底设施状况、交通拥堵情况、人口密集区分布、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分析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城市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分析评估的结果应该客观和科学,为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3. 规划设计在分析评估的根底上,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合理的城市开展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包括对城市功能区划、土地利用、交通枢纽布局、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规划。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开展的目标和指导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
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并重点关注城市可持续开展的要求。
4. 方案报告规划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制方案报告,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方案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那么•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枢纽布局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工程实施的时间表和预算等信息方案报告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结论城市规划的编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进行数据调研、分析评估、规划设计和方案报告等环节。
通过合理编制城市规划,可以指导城市的开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的目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
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一、引言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为了统筹区域内各项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目标确定、基础调研、问题分析、规划编制等几个方面探讨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
二、目标确定在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区域的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规划目标应与国家、地方的发展战略相衔接,确保规划的有效性。
三、基础调研基础调研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也是决策的依据。
在进行基础调研时,需要全面了解区域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情况,掌握区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此外,还需要调研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纲要等,为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基础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问题分析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发展需求、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的内容和布局。
1. 经济布局经济布局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布局中,应考虑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社会布局社会布局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社会布局中,应考虑人口分布、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同时,还需要关注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环境布局环境布局是区域综合规划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环境布局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还需要考虑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提高区域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得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得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得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与必要得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得地位与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得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得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得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与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得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与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得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得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得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得主要任务就是综合研究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得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与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与附件,规划文本就是对规划得各项目标与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得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得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得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得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得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与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与其她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与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得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得布局;(3)重要地段得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得保护,城市风貌与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与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与副食基地得布局,禁止建设得绿色空间控制范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得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范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得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得用地范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得衔接;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与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与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与枢纽用地范围;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得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得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与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与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得措施;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与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得标准与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范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与用地范围以及收发讯区与微波通道得保护范围;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范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得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与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得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得规划目标与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得防护、治理措施;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与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得措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与人防工程建设得原则与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得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与重点,总体规划层次得保护措施。
总平面规划方案
总平面规划方案总平面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布局。
合理的总平面规划方案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编制要求、方法和流程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总平面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
1. 基本概念总平面规划是指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包括了城市空间、区域分布、交通、市政设施、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规划。
总平面规划是对城市进行长远规划布局的重要手段,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城市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平衡和可持续。
2. 编制要求总平面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2.1 整体性总平面规划应该对城市的整体规划作出全面的考虑,要充分反映城市的空间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环境布局,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创新性总平面规划需要创新的思路,既要注重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教训,也要发扬自身的特色,树立城市规划品牌。
2.3 系统性总平面规划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全局的思维,对各个规划要点进行协调配合,保证各部分规划不会相互矛盾,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2.4 沟通性总平面规划是一个多方面参与的过程,需要充分合作和沟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符合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期望的规划方案。
3. 方法和流程总平面规划的编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3.1 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规划目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任务是根据目标确定的规划工作任务。
在该阶段中应该确定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编制任务、规划编制阶段和项目分工。
3.2 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针对城市发展状况和总平面规划工作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人口情况、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以获得有关数据。
同时也要调查和研究其他有关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
3.3 制定规划方案通过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的工作,为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并依据规划目标和任务,经过评估、确定和论证,制定出总平面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规划目标和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为后续的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各类基础资料,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3.初步调查和研究:对城市进行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识别出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确定规划范围和期限: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范围和期限,通常包括市区和郊区。
二、方案编制阶段1.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前期准备阶段的结果,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包括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用地适宜性、交通流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专项规划:针对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问题,制定专项规划,包括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能源利用等,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4.方案优化和完善:根据空间分析和专项规划的结果,对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
三、审批和实施阶段1.组织评审和修改:将初步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公示和征求意见: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审批和公布: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4.监督和评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效果的达成。
四、技术路线和方法1.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从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2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一、引言城市综合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综合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统筹城市的各项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
本文档旨在规范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办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编制范围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
三、编制原则1.综合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实现协同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充分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3.社会公平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平原则,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公众参与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
四、编制程序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阶段:对城市综合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各个系统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目标确定阶段:制定城市综合系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确规划的导向和重点。
3.分析评估阶段: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
4.规划设计阶段:制定城市综合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布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
5.方案评审阶段: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和公众评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6.最终确定阶段:在评审和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形成正式文件。
五、编制要求1.综合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保证各个系统的协调和一致性。
2.可行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具备可行性,避免盲目扩大投资。
3.适应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灵活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变化。
4.可操作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具备可操作性,为实施提供操作指南和实施措施。
六、编制内容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对城市综合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需求的基础和依据。
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
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在城市化不断加剧的今天,良好的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旨在协调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
1. 概述城市规划方案侧重于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城市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改善、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等。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应该具备一下要素:•明确的城市愿景和目标•城市空间和结构布局•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协调•制定实现方案的具体策略和行动计划在编制城市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政府、开发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2. 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步骤2.1 前期准备工作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确定编制城市规划方案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编制城市规划方案的时间节点和预算•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等2.2 分析评估在编制城市规划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城市现状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城市空间和结构布局的分析•环境和资源状况的评估•交通现状和未来预测的分析2.3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部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价值观•确定城市空间和结构的发展目标和方向2.4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重中之重。
它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城市空间和结构的规划•制定城市环境和资源保护计划•设计城市交通体系和交通规划•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和开发计划2.5 方案评估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最后一步,需要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方案符合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方案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3.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坚持公开、透明和参与的原则,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充分考虑进去•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协调•制定可行性和实施性方案,确保方案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将城市规划方案与时俱进结语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引言在现代社会,规划方案的编制对于城市发展、企业发展、乃至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规划方案的编制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明确目标规划方案的编制首先要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有助于规划方案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例如,如果是城市规划方案,目标可能包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
如果是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目标可能包括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等。
明确目标后,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二、调研分析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
调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发现问题和挑战。
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城市的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
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内部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为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据。
三、制定策略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
策略是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方针。
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策略、交通规划策略、环境保护策略等。
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策略、财务策略等。
制定策略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可行性、风险的可控性、利益的最大化等因素。
四、制定措施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措施。
措施是指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土地规划措施、交通建设措施、环境治理措施等。
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市场推广措施、人力资源培养措施、财务管理措施等。
制定措施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时间的安排、成本的控制等因素。
城市规划的编制
中心城基本形成以“环、楔、廊、园” 为基本框架的绿地系统,重点建设外环 线内布局均匀,服务半径合理的市、区、 街道及小区级公共绿地,使每个区至少 有一块4公顷以上的公共绿地,每个街 道(镇)至少有一块1公顷以上的公共绿
地,基 本建成外环绿带、楔形绿地等结构绿
地。
中心城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有两个层次:(1) 市域快速地铁线。(2)市区地铁、轻轨线。 在中心城内的市域快速地铁线是中心城轨道
交通线网的主要骨架,市区地铁线路是中心 城轨道交通线网的主要框架。
中心城轨道交通系统由4条市域快速地铁、 8条市区地铁线和5条市区轻轨线组成,总长 度约488公里。 中心城内规划远期轨道线网的网密度:
0.73公里/平方公里。内环线内的网密度: 1.67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浦西地区网密 度为1.88公里/平方公里;浦东地区网密 度为1.32公里/平方公里。
2 城市规划的编制
2 城市规划的编制
2-1 城镇体系规划 2-2 城市总体规划
2-2-1 总体规划 2-2-2 分区规划 2-3 城市详细规划 2-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2-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2-1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 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 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 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 发展。
•
质量认证,企业全球化的通行证,也 是企业 管理的 起点。2 1.4.272 1.4.27 Tuesday , April 27, 2021
•
安全意识自觉增强,执行规章牢记心 上。11:56:AM
•
ISO9000--效率、效益之源。21.4.2711 :56:081 1:56Ap r-2127- Apr-2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
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
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
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
特别是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1. 引言城市综合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综合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
本文档旨在制定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办法,以确保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2.2 可行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考虑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2.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规划编制中,应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2.4 民主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应充分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注重民主参与,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3. 规划编制的程序3.1 规划编制的主体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主体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其应负责组织并协调规划编制工作。
3.2 规划编制的步骤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分为以下步骤:3.2.1 可行性研究在规划编制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城市现状分析、问题诊断、发展目标确定等。
3.2.2 规划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城市综合发展瓶颈分析、空间布局设计、功能区划等。
3.2.3 评估分析对规划设计进行评估分析,包括社会经济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以确定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2.4 合法性审查对规划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2.5 意见征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3.2.6 最终编制根据上述步骤的结果,进行最终规划的编制,并形成正式的规划文件。
4. 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4.1 基本情况描述规划文件需要对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城市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4.2 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文件需要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资源利用战略等。
城市规划编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城市规划编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作者:沈延峰来源:《硅谷》2008年第07期[摘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前提。
浅要论述新形势下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统筹发展编制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410045-01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前提。
面对新形势新条件对城乡建设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城市规划要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和可行性并举的原则,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把城市规划纳入50年以上总体部署,使城市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持续推动作用,使城乡一体化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各个方面达到最佳组合,取得最佳效果。
一、城市规划应具有时代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更加开放,我国的城市化推进进入了加速期。
如何使城市规划工作适应新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
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乡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因此,城市规划要充分发挥协调的作用,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局部和整体、需要和可能、平常时期和非常时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八大关系。
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从过去强调生产转向强调生活,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努力创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同时要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四是要树立公众参与的理念。
城市规划是反映公共、私人及各个团体的利益,通过相互协调对话的产物。
公众参与应成为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组成部分。
二、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就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而言,要重点强化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事关城乡发展全局的战略研究。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g)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 率。通常以下限控制。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 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 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 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 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h)交通出人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具体 可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1 、基础资料的收集
控制性详细规划至少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a)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
的规划资料; (b) 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c) 人口分布现状; (d) 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
保留建筑等; (e)公共设施规模及分布; (f)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g)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包括地价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
第一节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 的内容和方法
1
本节知识结构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3.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2
在我国,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二个 层面,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为规划管理提供控制依据。
5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 措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诸如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 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 吸引开发者的 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适当加紧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可以更好地保 障环境质量: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 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城市总体设计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的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的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3)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城市风貌和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和副食基地的布局,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控制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围,航空港用地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的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的用地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的衔接;(2)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和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和枢纽用地围;(3)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4)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和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5)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6)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和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围、防护要求;(7)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和用地围以及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围;(8)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9)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10)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11)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13)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的措施;(1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重点,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
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
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一、前言城市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进行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制定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规程适用于城市规划部门、设计院等单位负责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确保规划的综合性。
3. 可操作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便于实施和管理。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获取基础数据: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收集各种基础数据,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数据、交通情况等,为规划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
2. 制定规划目标: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确定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3. 分析评估:城市规划编制需要进行对现状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城市现状、问题和潜力的评估,为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4. 制定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根据前期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布局、空间结构、功能定位等。
5. 编制规划报告:城市规划编制需要将规划方案整理成规划报告,包括规划图纸、文字说明等,为规划的审批和实施提供依据。
五、城市规划编制的注意事项1. 参与主体: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和意见,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应该鼓励公众的参与,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编制应该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4. 持续更新: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具有持续更新的机制,及时调整规划内容,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总规编制要领
总规编制要领一、规划准备(一)基础资料收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的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现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资料数据必须统一基期,尽量采用最新年份。
1、市域资料及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料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规划等。
统计年鉴(最好要有连续十年的)。
2、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资料包括历版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和地震资料、历史沿革、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与用地评价、住房、工业、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历史文化遗产、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
(二)对原有规划的评估1、评估内容:(1)对外部发展条件变化的评估:重点评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重大工程建设、资源环境等外部重大因素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2)对城市规划目标实施的评估:分析目标实施中的偏差和原因。
(3)主要评估内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均城市建设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道路网密度、环境质量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教育、文化和体育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各种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地均产出效益、以及万元产值水耗与能耗等资源利用控制指标。
(4)强制性内容实施的评估:主要评估规划区范围、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空间落实情况。
(5)规划实施决策机制与保障机制的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6)总体规划对下位规划指导的评估:重点对依据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强制性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 前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及编制程序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2.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科学规划,包括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空间范围、功能布局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并形成一套可行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
2.2 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域的规划,可以有效实现城市功能的分工和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和生活品质。
2.3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植被规划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和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的规划工作。
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5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水利、供电、供热、供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通过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保障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布局和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 城市规划编制程序3.1 调研分析阶段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全面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3.2 规划编制阶段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入到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城市规划师会制定针对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绿化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内容,并形成可行的规划方案。
学习笔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1.1 规划编制第⼀阶段包括现场踏勘、调研分析阶段1.1.1 编制要点中⼩城市规模较⼩,产业结构⽐较简单,产业链条稳固系数低,城市发展的风险低,城市受区域的影响⼤,所以,中⼩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应本着向⼤环境借⼒的原则,采⽤区域分析——区域定位——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
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明确城市发展思路和发展⽬标,并依此搭建城市发展的平台,确定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
因此,中⼩城市总体规划的第⼀阶段,是将中⼩城市纳⼊区域层⾯分析,主要包括2个⽅⾯:1. 区域概况1)分析区域范围内⾃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特⾊构成(便于掌握⾃然特征和历史成因)(1)⾃然环境影响城市规划的⾃然环境条件主要有地质地貌、⽔⽂、⽓候、地形、⼟壤、动植物以及其他⾃然资源等⽣态环境要素。
a地质地貌分析地质分析⽤来做建设⽤地适应性评价,根据地基承载⼒、地下⽔、地震等,⼀般将⽤地划分为3类:1.适宜建设⽤地2.较适宜建设⽤地3.不适宜建设⽤地地貌分析通常对较⼤地理单元的地貌综合分析,如⽔域、⼭脉等,根据⼤⾃然的地貌结构,明确城市发展⽅向、路结构和城市布局,有助于城市布局形成的微⽓候与地貌特征结合,实现合理的通风、采光、调节⼩⽓候的城市⾃然功能。
b微⽣态单元c⽓候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候条件主要有太阳辐射、风向、温度、湿度和降⽔等,对城市⽤地布局,道路选型,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向等提供重要依据。
⾃然环境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程地质:分析要素: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冲沟、滑坡、地震、矿藏。
对规划影响:城市布局、城市规模、⽤地指标、建筑层数、⼯程地基、抗震设施标准、⼯程造价、⼯业性质、农业等。
⽔⽂及⽔⽂地质:分析要素:江河流量、流速、含沙量、枯⽔位、洪⽔位、地下⽔⽔位、⽔量、流向、⽔温、⽔质。
对规划影响: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地选择、⼯业项⽬设置、给排⽔⼯程、防洪⼯程、桥梁⼯程、港⼝⼯程、农业⽤⽔。
⽓象分析要素:太阳辐射、风向、降⽔量、蒸发量、湿度、⽓温、冻⼟深度、地温。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
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 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 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 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D)提出近期内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 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a、提出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时序,确定 主城区和各组团的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情况,相应的用地空间分 布的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c、提出近期内城市和各功能分区用地结构调整重 点,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类城市建设用地; d、综合部署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各类项目用地, 重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济适 用房、危旧房改造等公益性用地。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 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 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 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 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 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 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 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规编制要领一、规划准备(一)基础资料收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的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现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资料数据必须统一基期,尽量采用最新年份。
1、市域资料及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料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规划等。
统计年鉴(最好要有连续十年的)。
2、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资料包括历版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和地震资料、历史沿革、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与用地评价、住房、工业、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历史文化遗产、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
(二)对原有规划的评估1、评估内容:(1)对外部发展条件变化的评估:重点评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重大工程建设、资源环境等外部重大因素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2)对城市规划目标实施的评估:分析目标实施中的偏差和原因。
(3)主要评估内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均城市建设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道路网密度、环境质量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教育、文化和体育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各种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地均产出效益、以及万元产值水耗与能耗等资源利用控制指标。
(4)强制性内容实施的评估:主要评估规划区范围、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空间落实情况。
(5)规划实施决策机制与保障机制的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6)总体规划对下位规划指导的评估:重点对依据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强制性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7)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估:重点对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近期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应性等进行评估。
(8)社会公众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意见:通过多种社会调查形式,广泛收集、汇总和分析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广大市民公众等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2、评估成果:评估成果将成为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编制的主要内容报送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评估成果由主报告和附件组成。
(1)主报告应包括对城市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现行规划目标、强制性内容、规划实施决策机制和保障机制、近期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概述,同时应提出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得失及成因分析;提出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当保持不变和需要修改的内容;明确城市总体规划重新制定的目标、技术思路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2)附件应包括规划信息公开情况、公众参与情况、公众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规划纲要阶段成果要求(一)文本内容第一条确定规划期限,提出规划依据、编制重点和规划指导原则。
第二条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条提出市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等方面的保护目标和管制要求。
第四条提出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和城乡建设统筹规划策略。
第五条提出市域交通、能源、环境保护、水源、防灾、重点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策略和布局。
第六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和控制要求,以及规划区空间结构布局。
第七条城市性质(区域定位与主要职能)、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第八条提出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第九条住房及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和布局。
第十条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内容第十一条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交通设施布局。
第十二条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发展目标与布局。
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主要政策和措施。
(二)强制性内容(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主要分布地区(2)风景名胜区范围和保护要求(3)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范围(4)城市规划区范围(5)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6)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建设用地主要发展方向;●重要功能区范围;●重要交通干道和市政基础设施走廊;●重要生态隔离带和绿化开敞空间。
(7)综合交通●道路网级配结构、面积率、红线宽度等总体指标;●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网布局;●主要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用地规模和布局;●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等用地规模和布局;●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用地规模和布局;●货物流通中心、物流园区的功能、用地规模和布局。
(8)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的规模与结构;●保障性居住用地控制标准及布局;●保障性住房的交通、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要求。
(9)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重要的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各类绿地的规模和布局。
(10)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重要市政管线(电力、燃气、输油、输水)走廊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布局。
(11)地下空间利用分类和规模(1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要求;●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
(1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具体措施(14)城市防灾减灾●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抗震设防标准、主要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城市人防防护标准,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防治要求;(15)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内容和发展规模;●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16)强制性内容表达方式●在文本中应以单独章节表达;●在图纸中应有明显图例标识。
(三)图纸内容1、市域图纸(1)市域城乡建设现状图。
标注行政区划、城镇分布、重要产业区、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分布;(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标注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安全等各类管制要素和管控地区;(3)市域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图。
标注行政区划、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城乡产业区分布、旅游、交通网络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主要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4)市域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城市规划区图纸(1)城市规划区范围图。
标注规划区界线;(2)空间管制规划图。
标注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界线;(3)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图。
标注城乡发展主要轴带、主要功能区片、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开敞空间等规划要素;(4)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中心城区图纸(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图。
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
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按《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绘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市、区级中心的位置;●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范围;●各类经济开发区的范围;●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2)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潜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各种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间分布、强度划分;●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包括适宜修建。
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
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3)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中心城区居住规划图(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6)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8)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9)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图(10)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11)其他主要专业规划图(市政)三、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要求(一)规划成果1、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2、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规划图纸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3、附件:包括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规划说明书和专项研究报告。
专项研究报告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特殊问题进行编制,可涉及区域、生态环境、产业经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交通、历史文化保护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研究,其中“城市人口规模核定”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核定”为必需的专项研究报告。
4、电子文件:应包括文字与图纸电子信息。
城市总体规划电子成果中的空间图形及其属性数据应能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管理系统,能够为规划管理提供支撑,为下位规划提供依据。
(二)文本内容1、市域城乡建设统筹(城镇体系)规划(1)区域发展条件,城乡发展目标;(2)城镇化水平,市域人口分布,城乡统筹发展战略;(3)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空间管制原则和管理措施;(4)城镇与乡村发展建设要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标准;(5)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6)市域交通、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综合防灾减灾、风景区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和布局;(7)根据实际需要,可提出市域次区域划分及其发展指引。
2、城市规划区规划(1)城市规划区范围;(2)城市性质(城市区域定位与主要职能);(3)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空间划分与管制;(4)规划区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5)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及土地利用控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控制要求。
(6)规划区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提出城乡功能区结构布局,并注重与远景发展相结合;提出中心城区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和边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和控制要求。
(7)规划区交通、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综合防灾、风景区以及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8)根据实际需要,可提出镇和乡规划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