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考研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最新川师全国考研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打印版.doc

最新川师全国考研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打印版.doc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地理环境2岩石的硬度与解理3地垫与地垒4辐射雾与平流雾5锢囚锋6海水的盐度与氯度7潜水与承压水8河流劫夺9土壤肥力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1道库恰耶夫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后人在道氏自然地带学说基础上完善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体系简述2长期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3雅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4简述地形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

5近百年来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三分析题1论述气候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2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0年自然地理学一名词概念解析(10选8 ,每题5分,共40分)1 矿物与岩石2 解理与节理3 径流模数与径流系数4 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5 气候与气候系统6 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7 种群与群落8 土壤与土地9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10河流阶地与河漫滩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 陆地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2 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特征?3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4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 论述我国水土流失的自然和社会原因,目前有哪些治理措施?3 举例说明我国西部气候近几十年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2009年(地理学综合)一比较下列概念(共40分)1 震级与烈度2 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区划3 民族与种族4 宗教与文化二简答题(共80分)1 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15分)2 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15分)3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4 简述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20分)5 简述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三试分析我国横断山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50分)2008年(地理学综合)一名词解释(共20分)1 水量平衡2 潜育土3 国家边界4 人口迁移机制二简答题(共40分)1 季风环流有什么特征2 板块边界类型3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4 中国旅游地有哪些基本类型三读图1 读下图,说明曲线反应的理论意义(挪威雪线高度那)2 下图分别说明了哪些地域结构模型理论(3种)四论述题(共60分)1 地球表面有哪些特征2 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有什么作用3 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土地评价一解释概念(共20分)1 温室效应或花房效应2 风化作用3 生物多样性4 自然区划二简答题(共90分)1 简述气候变化原因20分2 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各种补给的特点15分3 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分4 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20分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三论述题40分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名词解释1 地中海气候2 土地评价3 喀斯特地貌4 风化壳5 地域分异规律二简答题共70分1 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基本分布格局的影响15分2 简述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15分3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15分4 什么是生物群落?简述群落演替的类型15分5 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10分三论述题共 60分1 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20分2 简述母质因素与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40分一简答题共90分1 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2 简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的影响3 为什么我国黄土分布地区常易发生滑坡4 简述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及影响5 何谓群落的水平结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 大气环流是如何对气候产生影响的?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1 何谓泥石流?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20分2 何谓生态平衡?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它的相对稳定和平衡?人类应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3 导致海洋环境不同程度污染和海洋生态平衡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20分一比较概念共30分1 季风与海陆风2 径流模数与径流变率(模比系数)3 崩落与滑坡二简要回答共80分1 简述全球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2 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3 简述地质构造与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4 举例说明各种河流补给的特点三试论述40分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一比较概念共40分1 震级与烈度2 天气与气候3 种群与生态系统4 土壤与土地二简答题共85分1 试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0分2 简述喀什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0分3 比较草原土壤与森林土壤的成土过程的异同10分4 试述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对气候有何影响20分5 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5分三分析说明25分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一简答题共40分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6分2 什么是城市热岛,它是怎样产生的?10分3 人类活动对气候会产生哪些不利和有利的影响8分4 冰川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8分5 在岩溶地区进行各种生产建设时,需解决哪些特殊的问题8分二论述题共60分1 植树造林是如何改变气候条件的10分2 何谓地下水的动态?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地下水位的降低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18分3 为什么我国西南,西北等山区地区常是泥石流的高发区,在这些地区对泥石流的防治,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15分4 何谓土壤资源?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17分2001年自然地理学一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15分二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20分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分四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0分五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5分2000年自然地理学一简述地球表层的结构特征20分二简述土地的现代概念20分三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20分四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20分五简述未来环境建设的目标与途径20分1999年自然地理学一简述“地球表层”的界限,范围及基本特征20分二简述土地的概念及土地资源评等的原则20分三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0分四简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原则20分赠送以下资料考研英语作文模板(英语一)大作文考研英语大作文一般是看图写作,从一幅图分析含义及意义,所以只需要几个好的模板,根据题目套上去就行了。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2002年自然地理学一. 简答题(54)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

(6)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二.论述题(46)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

(15)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8)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一. 简答题(67)1. 中国的气候特征。

9)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9)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

6)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9)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

4)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

9)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

8)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

9)二. 论述题(33)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

(18)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2003年自然地理学一.简答题(82)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

(12)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二.论述题(68分)1.试述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9)2.简述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与方法。

最新(整理)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最新(整理)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1、溶沟与石芽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其断面呈“V”型或“U”型。

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

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天气现象。

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

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

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

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是形成丹霞地貌的构造条件。

(3)气候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三、简述祁连山东段的垂直带谱(26分)祁连山东段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8.6mm,年平均气温降低0.33°C左右,由此导致了气候特征、土壤、水分、植被、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并构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自然带:(1)冰雪寒冻垫状植被带。

(2)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带。

(3)山地草原、荒漠草原带。

主要是祁连山浅山区的山间盆地、石质低山,剥蚀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

各院校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各院校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各院校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自然地理真题2000-2011兰州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10X5)河流平衡剖面西太平洋暖池西伯利亚高压新仙女木事件大陆架大洋环流领海基线南海季风褐土Holocene二、回答下列问题(5X6)1、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的界限?2、气候雪线与地形雪线的区别和联系?3、自然区与生态功能区的区别和联系?4、更新世与第四纪的区别和联系?5、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区别和联系?三、回答下列问题(5X10)1.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和季风在成因上有何不同和联2.试用形成降水的条件来分析地球表面各高压带和风带内降水数量的总趋势?3.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6.5度,设若这个夹角为90度,那么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意义与原来相比,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4、我国东北地区与西欧维度基本相同,但为什么两地气候差异很大?5北半球高纬地区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为什么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四、论述题(1X20)论述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岛屿组成、分布特点、形成原因、海洋学意义及对我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兰州大学自然地理2000年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日的距离及其意义臭氧层及其意义成冰作用夷平面腐殖质及其作用生态位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20分)三. 简介垂直地带性(15分)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分)2001年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回归年山谷风断头河转红壤生物群落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20分)题目:地带性规律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30分)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2002年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宇宙大洋中脊第四纪对流层化学风化终碛垅侵蚀基准面腐殖质泰加林生境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解析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解析
部门自然地理学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幂物质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躌学渔候学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幂物质绻统的某个地域组合的自然特征与过程强踃具体区域的个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幂物质绻统的形成历史现代过程繻型特征地理分异和发幕演变它是自然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部分强踃综合性
1
( Word Converter - 未滨册 ) http://www.
间的角距。
▲ 庛 广 : 同样被海洋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帏的帏块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庛和海洋庛两
繻:
大 陆 庛 ——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溉陷而被海渴所淹
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庛广,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2、 简述题 ▲ 1、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蹡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繻。三种地 理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绻,从而构成统一整体的地理环 境。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幂中的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 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根据其受人繻社会干 扰的程度不同,分为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只受人繻间接或轻微影响, 而原有自然面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 环境:经受人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 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幅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 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渑族、渑俗、语言、 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 应的社会行为。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0-2018考研真题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0-2018考研真题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0-2018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2000年一、简述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及中性地等级体系的空间组织二、简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大问题三、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四、简述制约几个社会制度的产业分布规律五、简述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2001年一、简述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二、简述人口自然变动的类型和地域分异三、简述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几天特征及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四、简述城市的合理规模五、简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2002年一简答题共50分1、举例说明城市区位论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15分2、举例说明经济因素对于人口迁移的影响 10分3、什么是文化区,从文化传播角度简述基督教文化区的形成过程 10分4、如何理解地区产业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15分二、论述题共50分1、从人地关系协调角度,用实例说明政府,市场对于城市聚落,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关系的不同作用,相互联系 20分2、从社会经济条件出发,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用实例分析如何解决当前我国产业分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你的对策建议 30分2003年一、简答1、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文化区形成的意义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3、你认为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解释原因4、什么是人口构成?它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民族?民族形成发展特点?6、伊斯兰教起源于何处目前分布的大致范围7、什么是城市中国与国外城市的分类和理解有何不同8、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分类9、解释政治地理单元它是如何形成的10、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二、论述1、如何理解城市化,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特征,并结合合格地区实际整出优化城市化进程的思路2、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如何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2005年一、名词解释1、民族982、种族3、政治地理单元4、旅游资源5、人口构成6、行为地理学7、聚落8、可持续发展二、简答1、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4、影响国家权利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论述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请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种族主义的错误性,反动性?2006年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人口移动3、文化景观4、基督教2715、行为空间二简述1、简述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4、简述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339三、论述1、城市景观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建设富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2232、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2007年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伊斯兰教3、人口移动4、现在农业业1345、种族主义976、环境决定论二、简述(12/题60分)1、什么是胡焕庸线结合该线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及其影响2、简述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及其模式2183、分析语言传播的影响2484、简述国家的政治地理特征5、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180 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的有什么影响三、论述(30/分题60分)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的客源地市场,)什么是旅游业,旅游开发对中国的影响(环境,经济,社会,文化)2010年一、名词解释1、等级扩散2、旅游资源3、聚落4、文化景观:二、简述题1、人口迁移的空间和时间形式2、分析现在农业的基本特征3、简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4、如何理解民俗与环境的关系请简要说明三、论述1、结合实际分析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742、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成生的影响3102011年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文化决定论3、第四产业(173)4、城市体系(222)5、国家权力(331)6、行为地理(357)二、简答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导入,使人文地理学跟传统的人文地理学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2、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23、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那些阶段4、简述当代城市化的特征2105、结合师姐三大宗教的起源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69三、论述1、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1862、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西部旅游发展的看法2012年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环境决定论3、伊斯兰教4、行为空间5、首位城市法则二、简答1、实证主义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2、旅游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3133、全球地理格局的形成和特点3392013年一、名词解释1、适度人口2、旅游资源3、文化整合4、环境感知5、国家权力二、简答题1、“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有其合理一面。

四川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题库

四川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题库

综合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环境〔P25〕: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在内的许多组成成分或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自然综合体〔p2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简单汇集在一起,或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3.地理耗散结构〔p25〕: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借助于外界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变化,并能进行自组织,导致体系本身的嫡减少.4.风化过程〔p34〕: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各种破坏营力的作用下,其内部性质发生机械的和化学的改造和变化.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称为松散的物质,增强了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并形成一些次生的黏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根底.5.地域分异〔P4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6.纬度地带性规律: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其形成原因是地球球形体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各纬度热量条件的差异,使受其影响的自然地理现象也按纬度分布.7.干湿度地带性规律〔P51〕: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广阔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以周边海岸带为起点,越向大陆腹地而越干旱的多辐合模式.8.垂直地带性〔P60〕: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山地等高线方向延伸,沿垂直方向随地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9.带段性〔p49〕:是指一定的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带段性不是整个大陆的地域分异而是大陆内部的非地带性区域的地带性分异,它所形成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不能横跨整个大陆,而仅为该纬度相应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的一段,故称为带段性.带段性在中纬度大陆的东岸、西岸、内部的表现最为典型.10.省性〔p54〕:即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尤其偏重于自然地带范围内的非地带性分异.11.自然区划〔p75〕根据区域的内部差异,八自然特征不相似的局部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开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附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就是自然区划.12.综合自然区划〔p75〕: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各自然地理成分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景观差异进行地域区划.13.地貌面〔P108〕:具有相同坡向和坡度的地形面,是地貌的最小单位.14.土地适宜性〔P133〕:既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15.种利用方式的广度;也指土地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16.土地限制性〔P133〕:指在某些限制性因素作用下,土地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利用非但不能获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17.土地利用〔P164〕: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采取一定的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和周期性的经营活动.18.土地覆被〔P164〕: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水体、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房屋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19垂直地带性〔p60〕: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山地等高线方向延伸,沿垂直方向随地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20带段性〔p49〕:是指一定的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带段性不是整个大陆的地域分异而是大陆内部的非地带性区域的地带性分异,它所形成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不能横跨整个大陆,而仅为该纬度相应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的一段,故称为带段性.带段性在中纬度大陆的东岸、西岸、内部的表现最为典型.21省性〔p54〕:即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尤其偏重于自然地带范围内的非地带性分异.22自然区划〔p75〕根据区域的内部差异,八自然特征不相似的局部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开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附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就是自然区划.23综合自然区划〔p75〕: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各自然地理成分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景观差异进行地域区划.二、问做题19影响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体系的两大学派〔P10〕景观学派和普通自然地理学派20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几个方面〔P4〕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开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21自然地理环境的根本特征〔P3〕①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②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相圈的界面.③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开展的形成物,④地球表层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和地质循环等.⑤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内局部异,其各局部的特征差异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⑥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场所.22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类型〔P32〕①分层结构②渗透结构③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23自然地理环境开展的环境因素〔P27〕①宇宙因素②行星因素③地圈因素24自然地理环境的开展规律〔P36〕自然地理环境的开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所有组成成分的开展都是互相联系的,自然地理环境所有组成成分的开展具有前进式的特点,开展是突跃式的而非直线过程,周期现象并不决定主要开展方向.纬度地带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普遍规律的作用,自然地理的开展是事物矛盾斗争的结果.25辐射枯燥度指数的计算方法〔P69〕辐射枯燥指数=R/ 〔Lr〕R:年辐射差额〔辐射平衡〕;L:蒸发潜热;r:年降水总量.公式说明,辐射枯燥指数乃是一地年辐射差额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26形成地域分异的两种能源和两类因素〔P42〕① 两种能源: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对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具体表现为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不沿纬线方向的地域分异,其所形成的地貌分布区和干湿度分区也不沿纬线方向延伸,而呈南东-北西走向,甚至南北走向.因此相对于地带性〞因素而言,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费地带性因素.②两类因素:纬度地带性因素、非纬度地带性因素.这两种地域分异因素是地球外表自然环境的根本地域分异因素〔有直接作用〕,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在两种根本地域分异因素共同作用下还有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和地方性地域分异因素.27.大尺度地域分异的类型〔P44〕①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有两种根本表现形式:A.全球性的地带性分异一一热力分带性;B.全球性的非地带性分异一一海陆分异、海陆起伏分异、大陆面积和形状分异.②全大陆及大洋的地域分异③区域性地域分异:地貌分异、省性、带段性.28.山地垂直带谱的特征〔P60〕①垂直带底部第一个自然带称为基带.一般来说,山地所处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即是垂直带的基带.②基带与所处的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是相适应的,自基带往上各垂直地带的组合类型和排列序次也表现出与所在水平地带往高纬方向的更替方式存在极大的相似性.③顶带是某一山地垂直地带谱中最高的垂直地带.④垂直地带谱中;另一条重要的界线是雪线.⑤森林上限是垂直地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常称为树线.⑥干旱山地森林带能否出现,取决于不同高度带的水热组合特征.29.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的前提〔P60〕山体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30.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根本因素〔P62〕①不同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垂直地带谱类型.②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山体性质主要指山体高度,山脉坡向与走向以及局部地行等.③山坡坡向存在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④山脉的走向和排列方式与大气环流系统相互作用引起水热分布的改变.⑤山地的距海拔〔指距水汽源地的远近〕不同,垂直地带谱的性质和结构也有区别.31.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及各自的含义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p82〕:①古地理法:主要通过标准化石年代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古地磁测量、深海岩芯采样等技术手段,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开展,重建古地理环境结构的演变过程,并借鉴有关地质历史研究资料, 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及区域逐级分异产生的历史过程,据此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②自上而下〞分类法和自下而上〞聚类法〔又称顺序划分和合并法〕:自上而下〞分类法主要通过对各种尺度地域分异因素的分析,依据相对一致性原那么, 将高级别地域单位逐级划分为低级别地域单位.自下而上〞聚类法主要依据相对一致性原那么,通过对低等级地域单位连续组合、聚类,将低等级地域单位逐级归并为高等级地域单位.③部门区划图叠置法:是通过部门区划图的叠合来划分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方法.④地理相关分析法:主要在各种专门地图及选定区域其他统计资料、文献中提取同自然区划有关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依据这一系列相关关系,对选定区域进行区划.⑤主导标志法:通过对所选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选取能反映区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某些指标,作为划定区域界限的依据,这一区划方法被称为主导标志法.3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那么及各自的含义综合自然区划的原那么〔p78〕:①发生统一性原那么: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历史开展的产物.因而,进行自然区划时,应当深入分析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及区域分异开展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区划的依据,这就是发生统一性原那么,又称发生学原那么.②相对一致性原那么:强调每个区域单位内部的自然地理特征都必须具有一致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一致性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把一致性看做是绝对的一致〞,综合自然区划就无法进行.不同等级的区域单元内部,自然地理特征一致的标准是不同的.③空间连续性原那么〔或区域共轲性原那么〕:每个区划单位〔无论是高等级区划单位还是低等级区划单位〕都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不能存在独立于连续区域之外而又附属于该区划单位的地域单元,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空间连续性原那么〔或区域共轲性原那么〕.④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那么:任何区划单位都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种要素因外部或内部原因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变区域单位的整体特性.因此,在进行综合自然区划时,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利用的方式,才能较为客观地熟悉地域分异规律并进行自然区域的划分.33.综合自然区划原那么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位〔p84〕综合自然区划的原那么与方法紧密联系,区划方法的实施通常以区划原那么为指导,区划原那么的贯彻以相应区划方法的使用得以表达.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以及同等级的不同区划单位应表达出不同的历史开展背景,古地理法是说明不同区域开展历史最有效的方法,因而是贯彻发生统一性原那么的最主要方法.“自上而下〞分类法和“自下而上〞聚类法, 从本质上都是相对一致性原那么和空间连续性原那么的贯彻.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那么的主要方法.主导标志法是贯彻主导因素原那么常用的方法.区划原那么和方法的使用是相互补充的.34.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和非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的单位.①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35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亚地带.〔P87〕②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36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和〔自然〕州.〔P91〕37.地带性区划等级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等级单位的特点.地带性单位的特点:〔p87〕①地带性单位主要依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划分.②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③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大致沿纬线方向伸展,并呈带状分布的趋势.④地带性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和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的特点,彼此逐渐更替,没有鲜明的界线.非地带性单位的特点:〔p91〕①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依据区域的非地带性属性划分.②非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③非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取决于距海远近和海拔高度.④非地带性单位有鲜明的界线.38.叠置交替单位等级系统单位〔P94 〕通过双列系统不完全区划单位交替叠置,从而得出完全综合性的单列系统区划单位.特点:交替使用主导标志进行区域划分;上下级单位之间有等级附属关系;它是带段性单位和省性单位相间排列的系列,只有自然区〔景观〕才是最综合的单位.39.土地的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P101〕①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的特定空间系统.②土地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度.③土地是其空间范围内所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④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结果.40.土地结构的类型〔P124〕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土地要素组成结构是指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土地分类和各类土地综合特征的影响.土地演替结构是指土地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就是土地类型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组合形式.即土地类型质和量的比照关系.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研究可以深化对土地类型的熟悉,使土地利用规划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总体调控走向具体设计.】41.理解土地类型质和量比照关系的统计分析指标的意义①频率:表示某种土地在区域内出现的频率.意义:频率可以定量地表示土地类型在区域内的分布均匀程度,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类土地的利用方式的依据.②面积比:表示某种土地类型的面积在地域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意义:面积比精确地表示土地类型在区域内的相对数量,是该种土地类型能否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确定土地适宜经营规模的依据.③多度:说明一个区域内某种土地类型在区域内的相对个数.意义:多度可以定量表示土地类型在区域内的分布状况,也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的依据.④重要值:多度与面积比的综合表示.意义:重要值可以定量地表示土地类型对区域的重要程度,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业化方向的重要依据.⑤复杂度:表示一定区域内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区域内相对复杂程度或多样化的程度.意义:复杂度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指标.⑥区位指数:表示区域内某种土地的区际意义.意义:区位指数假设为正值,那么表示该种土地有区际意义;假设为负值,那么说明它不具备区际意义.区位指数也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业化方向和配置商品生产基地的依据.23.土地分类系统常用的表示方法,其中两列指标网格法中横列和纵列分别表示什么(P118、P119)常用的表示方法:顺序排列法、两列指标网格法.横列:土壤和植被特征.纵列:地貌类型.24.土地分级单位相、限区、地方的根本特点相:①“相〞是最低级、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域划分的下限.②在相〞的空间范围内,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具有最一致的性质,即相当于组成成分的最小根本单位.③“相〞是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根本相同.④与其他土地分级单位相比,相〞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稳定性最小.限区:①限区是某些相按地域分异规律组合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其级别比相高,也比相更为复杂.②尽管限区内部各个局部存在一些差异,但由于各个局部之间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因此其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仍是相对一致的,是具有一定综合特征的地段.③限区内部自然特征的一致性还表现在它有相应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各个自然地理组成成分.④在其自然地理组成成分中,初级地貌形态是其分异的主导因素,一个限区的分布区常常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的范围.⑤ 限区的界限明显,且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主要取决于初级地貌形态的特征及其复杂性.⑥在限区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过程有共同方向.这是与高级土地单位(地方)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地方:①地方是由有一定地域联系的各种限区所构成,具有明显独特性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土地分级中是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外乡地分级单位.②地方内部具有复区〔复域〕特点,乃是与前两个低级土地分级单位的重要差异.③地方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搬运和化学元素迁移等过程不具有共同的方向.④地方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综合体,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对应联系.25.土地评价的实质和对象实质:对土地生产力上下的鉴定〔如农业用地等〕和对土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如城镇用地等〕对象:土地类型.26.土地评价的原那么及各自的含义〔P133〕①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那么.土地适宜性既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方式的广度;也指土地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土地限制性那么指在某些限制性因素作用下,土地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利用非但不能获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② 效益与投入相比拟的原那么.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类型的土地上获得的效益与投入的劳动、物力、资金进行比拟.③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拟及综合评价原那么.土地评价要求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比拟,如果土地有多种适宜用途,应通过比拟以得出多项综合评价.④ 可持续利用原那么.土地的适宜性应着重于利用的可持续性,注重保护土地生产力和生态效劳功能,使其在利用后不会退化.⑤因地制宜原那么.土地评价既要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当地的劳力等社会经济条件.⑥ 多学科综合性原那么.土地评价既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又需要建立综合观点.27.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单位〔P143?〕①土地适宜性纲:适宜纲和不适宜纲.②土地适宜性级:高度适宜级、中度适宜级和勉强适宜级.③土地适宜性亚级.④土地适宜性单元.28.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等级单位〔P146〕① 潜力级:潜力级是土地潜力分类中最高的等级,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八个等级.②潜力亚级:潜力亚级是潜力级内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根据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分为四个亚级,分别表示侵蚀、水分、表层土壤和气候条件四种限制性类型,除气候因素外,侵蚀、水分、表层土壤等限制因素均可予以改进或局部改进.③潜力单元:土地潜力单元是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治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29.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P164〕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可在很多地方表现出来:①从概念来看,土地利用侧重人类为捕获所需的产品或效劳而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而土地覆被主要指土地利用作用的对象和土地利用的结果.②从类型划分的依据上看,土地覆被分类主要是依照植被〔如群落类型、覆盖度〕、地形〔高度、坡度〕、土壤等土地的内在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主要是根据利用目的、产品的性质、利用的规模、精细程度,土地的产权和经济价值等来划分.30.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形式〔P164〕土地利用变化表现有质变和量变两种根本形式.①以用途发生转移的方式表现为质变,即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或称为改造〕.例如,林地转化为耕地和畜牧用地〔放牧草场〕;薪柴和木柴砍伐导致林、灌地退化为荒草地、沙地;湿地转化为农业或其他用地;耕地〔草地、林地等〕转化为城镇、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等.②内在属性发生变化,但根本类型未变那么表现为土地利用的量变〔或称为异变〕.例如,土地利用强度增加情形下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专业化,以及生产率提升;再如土地利用可能导致的土地退化.此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一一维护,维护是指让土地覆被保持一定的状态, 也是人类活动影响土地覆被的一种形式.。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精析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精析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精析自然地理学绪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一、“地球表层”特征①地球表层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②地球表层是内固态、液态和气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③地球表层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风化壳、生物、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④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⑤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⑥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最为集中的空间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人文地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文地理学
2.文化决定论
3.第四产业
4.城市体系
5.国家权力
6.行为地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导入,使人文地理学跟传统的人文地理学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2.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3.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哪些阶段?
4.简述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5.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1.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2.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西部旅游发展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地理环境
2岩石的硬度与解理
3地垫与地垒
4辐射雾与平流雾
5锢囚锋
6海水的盐度与氯度
7潜水与承压水
8河流劫夺
9土壤肥力
10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
1道库恰耶夫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后人在道氏自然地带学说基础上完善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体系简述
2长期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3雅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4简述地形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

5近百年来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三分析题
1论述气候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2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0年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概念解析(10选8 ,每题5分,共40分)
1 矿物与岩石
2 解理与节理
3 径流模数与径流系数
4 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
5 气候与气候系统
6 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
7 种群与群落
8 土壤与土地
9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0河流阶地与河漫滩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陆地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
2 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特征?
3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4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2 论述我国水土流失的自然和社会原因,目前有哪些治理措施?
3 举例说明我国西部气候近几十年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2009年(地理学综合)
一比较下列概念(共40分)
1 震级与烈度
2 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区划
3 民族与种族
4 宗教与文化
二简答题(共80分)
1 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15分)
2 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15分)
3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4 简述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20分)
5 简述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三试分析我国横断山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50分)
2008年(地理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 水量平衡
2 潜育土
3 国家边界
4 人口迁移机制
二简答题(共40分)
1 季风环流有什么特征
2 板块边界类型
3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
4 中国旅游地有哪些基本类型
三读图
1 读下图,说明曲线反应的理论意义(挪威雪线高度那)
2 下图分别说明了哪些地域结构模型理论(3种)
四论述题(共60分)
1 地球表面有哪些特征
2 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有什么作用
3 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土地评价
一解释概念(共20分)
1 温室效应或花房效应
2 风化作用
3 生物多样性
4 自然区划
二简答题(共90分)
1 简述气候变化原因20分
2 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各种补给的特点15分
3 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分
4 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20分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三论述题40分
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地中海气候
2 土地评价
3 喀斯特地貌
4 风化壳
5 地域分异规律
二简答题共70分
1 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基本分布格局的影响15分
2 简述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15分
3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15分
4 什么是生物群落?简述群落演替的类型15分
5 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10分
三论述题共 60分
1 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20分
2 简述母质因素与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40分
一简答题共90分
1 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2 简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的影响
3 为什么我国黄土分布地区常易发生滑坡
4 简述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5 何谓群落的水平结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大气环流是如何对气候产生影响的?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1 何谓泥石流?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20分
2 何谓生态平衡?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它的相对稳定和平衡?人类应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导致海洋环境不同程度污染和海洋生态平衡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20分
一比较概念共30分
1 季风与海陆风
2 径流模数与径流变率(模比系数)
3 崩落与滑坡
二简要回答共80分
1 简述全球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2 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质构造与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 举例说明各种河流补给的特点
三试论述40分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一比较概念共40分
1 震级与烈度
2 天气与气候
3 种群与生态系统
4 土壤与土地
二简答题共85分
1 试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0分
2 简述喀什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0分
3 比较草原土壤与森林土壤的成土过程的异同10分
4 试述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对气候有何影响20分
5 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5分
三分析说明25分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一简答题共40分
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6分
2 什么是城市热岛,它是怎样产生的?10分
3 人类活动对气候会产生哪些不利和有利的影响8分
4 冰川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8分
5 在岩溶地区进行各种生产建设时,需解决哪些特殊的问题8分
二论述题共60分
1 植树造林是如何改变气候条件的10分
2 何谓地下水的动态?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地下水位的降低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18分
3 为什么我国西南,西北等山区地区常是泥石流的高发区,在这些地区对泥石流的防治,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15分
4 何谓土壤资源?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17分
2001年自然地理学
一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15分
二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20分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分
四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0分
五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5分
2000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述地球表层的结构特征20分
二简述土地的现代概念20分
三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20分
四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20分五简述未来环境建设的目标与途径20分
1999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述“地球表层”的界限,范围及基本特征20分二简述土地的概念及土地资源评等的原则20分三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0分
四简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原则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