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合集下载

全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其中直接调查的人口为574205940人,用其他办法间接调查到的人口为27732095人。

2、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1964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720370269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694581759人(不包括台湾省人口、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

3、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主要数据是,1982年7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其中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和现役军人共1008175288人。

4、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是,19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为1100173810人,其中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共1133682501人。

5、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1年3月28日国家统计局分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共126583万人。

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通报,全国总人口共计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1、本表数据均来源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偶然的原因,发现如果将这些资料几个普查同一年份人口放在一起,之间会有冲突因此怀疑这每次普查均对上次普查进行过修正,特别是2000年,2010年普查。

这种修正可能不是客观的,而是先有人口总数,再将多出来的人为分到各个年份,对普查实际数据进行因此将1982,1990,20010,2010全国第三至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年龄分组人口数找出来,放在一起3、分析的方法如下:(1)、1982年普查人,尚未将人口与户籍等持钩,因些主观上统计者、被统计者都不存在瞒报故意,2000年普查时国家鼓励未上户口的无条件上,因此大量瞒报均已纳入普查,基本可认为学齿((2)、考虑意外死亡率,在生长过程中,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跌落、凶杀等会造成人口总数由于没有权威数据,且各年龄段不同,暂估为十万分之五十(3)、考虑非老年人的疾病死亡率(4)、上述(2)和(3)构成的人口减员率估计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七意味着每过十年,同一年龄至下人口下除3%以上当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老病死不好分析,所以集中在1960以后出生的人口可能更好对比(5)、人口瞒报情况,由于80年代,计生政策强制,受罚款、不上户口影响,人口普查时可能有一定但一般来说,超过20岁还瞒报的很少,其影响可忽略大量的瞒报是1-10岁,一般在上学阶段已经进入正常的人口统计。

会导致下一次普查时人口数4、考虑上述情况后,将同一年份出生人数放在《同一年份人口对比表》,可发现以下不合逻辑问题(1)、2000年普查时清出上次不满10岁(1981-1989以后)瞒报数据784万人,2010年则清出不满10岁不合逻辑,按道理2000年应是清出瞒报人最多的一次。

因为当时政策最宽松,普查就上户口,(2)、1980组,2000年普查时1839万,2010时1892万,多出53万在2000年时,1980组的已满20岁,在当时普查政策下,满报率基本竺于0,十年过去了,考虑死亡人数约在57万至132万间,但2010普查数据不减反增,相关100多万(3)、关于人口的非正常死亡,在82-88组都可以看到,在2010普查中,与2000普查对比,都有一定在1989组是,2010普查比2000普查增加了141万,考虑到2000年1989组年龄为11岁,可解释了那1981年普查人口增加44万,1973-1979年增加247万,又怎么解释?按正常,这8个年龄组每个非正常死亡应在60万-140万,8个组合计差780万--1420万(4)、至于其他年龄组,也有些存在疑问,比如1971,1972组,1969组,1959-1962组,大家有兴趣可以用四次普查数据自己对比一下比如说1962组,1990普查1592万,1982普查1562万,2000竟然变成了2092万,2010是2007万,也就是说,1982,1990两次都是错了,不考虑非正常死亡率,2000年普查查多了499万,应当相应的,1962组2010年普查少了85万,非正常死亡率4.06%,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根据实际普至于超过50岁的1960年以前,年龄大一些,由于死亡率增加,分析起来就不容易了,这里不做5性别比国际公认,出生性别比女:男108以内属正常范围,随之年龄增长,每十年男孩大约比女孩多损1982年组四次普查分别为105.45,107.77,104.13,102,在合理范围内.即男性非但1990组三次分别为111.75,111.39,102.71,数字就不大正常,为什么四五普性别比无变化,六可推测2000年五普数1990年组有问题,可能人为增加了女孩数,而六普1990组总人数比五普增加单位(万人)总人数女男性别比女比一次增加1990年普查2322.11225.51096.6111.392000年普查2621.01381.11239.9111.75155.62010年普查2802.71420.11382.6102.7139.02010年普查多查出142.7万男孩(还不包括非正常死亡的),女孩却只有38万,显然不合逻辑,因为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五普按1990普查性别比人为调增人口,六普实际比102.71,但虚增的人口另外,从性别比来看,自从90年代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推,政策收紧后,性别比急剧恶化,2001-2010年均性别比, 年份四普五普六普五六普变化2001-2010118-1212000117.79118.2-0.41999122.65117.3 5.41998122.07116.6 5.51997120.44115.5 4.91996118.52113.9 4.61995117.77112.1 5.71994116.59108.97.71993115.21107.57.81992114.61107.37.31991113.48105.97.61990111.75111.39102.78.71989111.59109.01101.27.81988110.11108.33100.77.61987109.12107.55100.57.1从以上数据可见,在1986年以前,性别比还基本正常.计生政策大大破坏了性别比,对这个性别比还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六五普对比,性别比降得这么快,从1987--1999,每个组基这是不符合性别比下降的统计规律的,让人怀疑2000年普查这几个年龄组数据的真实性.6结论1982三普数据基本准确,因为无人为因素在里面,加之当时流动人口少,有差异也在统计误差1990四普可能有罚款等因素瞒报的情况,但对1982前年出生人口的普查应认为可信,瞒报部分2000五普公布的数据与实际普查可能存在人为调整,而且调整规模应在2000万-5000万2010年六普应是在实际普查人口加上五普调整数上调整后得出的。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历次人口普查数据 分省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历次人口普查数据 分省人口普查数据

3.32 3.24 2.87 2.85 2.83 2.72 2.57 2.14 2.05 1.97 1.81 1.62 1.44 1.31 0.92 0.65 0.47 0.42 0.22
43,110 42,210 38,200 37,300 37,200 35,350 33,550 27,980 27,160 25,940 23,860 20,100 17,780 15,380 10,430 8,280 5,960 5,430 2,770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康 热河 现役军人 难以确定 常住地
1,855 1,129 1,190 620 4,125 2,287 3,034 1,314 1,677 4,888 4,421 2,779 3,323 3,477 1,956
3.54 2.24 3.24 1.18 6 3.86 4.93 2.57 3.29 7.38 7.38 4.74 5.36 5.88 3.61
3,946 2,466 3,521 1,334 6,706 4,145 5,618 3,010 3,771 8,439 8,551 5,397 6,066 6,283 4,225 656 10,722 3,239 3,697 220 3,288 2,237 446 466 516
3.27 3.3 3 2.96 2.88 2.69 2.56 2.44 2.12 2.02 1.87 1.46 1.29 1.07 0.79 0.62 0.44 0.41 0.2
况(千人)【来自维基百科】
年龄构成 受教育程度 65岁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以上 118,832 119,637 187,986 519,656 358,764 54,657 7,039 8,567 17,807 44,760 23,944 2,042 9,430 8,329 13,323 38,468 23,912 4,757 7,859 6,016 12,423 39,923 22,668 3,991 8,808 5,368 9,045 28,057 27,847 4,377 8,568 8,507 12,698 30,418 19,017 2,995 5,920 5,243 9,132 31,903 17,720 1,877 6,424 4,989 10,129 25,963 17,594 1,754 6,057 3,985 6,410 22,619 16,629 4,965 5,204 5,456 9,502 22,676 13,091 2,619 7,559 5,078 7,381 19,964 15,685 3,061 4,253 2,751 5,079 17,842 14,581 1,249 3,506 2,656 3,850 12,631 19,944 2,770 3,386 3,052 5,493 16,842 13,373 1,394 4,509 5,234 6,469 19,829 9,365 844 3,188 3,474 5,743 17,272 9,225 788 3,184 3,940 5,888 14,981 8,741 1,398 2,912 3,085 5,119 13,978 10,995 900 2,705 3,114 5,619 16,115 7,805 762 2,977 1,839 2,530 10,351 13,681 3,039 3,334 2,493 3,811 9,514 9,747 1,239 2,303 2,716 4,632 11,553 6,607 527 2,106 1,923 3,245 7,983 8,313 2,223 1,868 2,522 3,737 9,689 6,280 1,005 2,330 5,053 4,826 8,393 3,116 631 1,350 2,320 2,526 7,874 6,560 516 1,709 6,178 4,162 6,157 1,953 333 1,102 2,262 2,672 4,936 2,206 271 676 674 1,272 3,620 1,972 354 404 577 785 2,121 1,879 392 355 485 587 1,428 1,984 576 153 165 131 386 1,098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总4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各省各市都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四、性别构成五、年龄构成六、民族构成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八、城乡人口九、人口的流动[10]十、登记误差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中国的人口为5.2697亿。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6.67亿。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7.54亿。

1973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9.17亿。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人口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2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9.97亿。

199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12.21亿。

200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20周年。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人口达到13.25亿。

2009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13.98亿。

2015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修正,中国人口调整为13.96亿。

2020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口达到14.53亿。

中国人口变迁的重要年表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相关数据和事件,以便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变化。

以上年表综合了各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展现了中国人口从1949年到2020年的增长趋势。

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成功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口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加以应对和解决。

总之,通过中国人口变迁的重要年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

人口的增长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控制和管理人口,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变迁还会继续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人口变迁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全国人口601,912,371 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694,580,000 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1,008,180,000 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国人口1,133,680,000 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国人口1,242,600,000 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 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3.28•【文号】•【施行日期】2001.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又经过事后质量抽查,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

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二、人口增长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

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三、家庭户人口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34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983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

四、总人口性别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

五、年龄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

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

全国总人口13.39亿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10年增加7000多万2011年04月28日10:20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部编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解析版)含答案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单选题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了解一批投影仪的使用寿命B.调查重庆市中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的情况C.了解重庆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D.调查“天月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质量【答案】D【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详解】解:A、对投影仪使用寿命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对重庆市中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情况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对重庆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对“天月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质量的调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解题的关键是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的是()A.调查中国民众对叙利亚局势持乐观态度的比例B.调查某6人小组中喜欢打篮球的人数C.调查重庆龙头寺火车站是否有乘客携带了危险物品D.调查初三某班的体考成绩的优秀率【答案】A【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由于不能调查所有中国民众对叙利亚局势持乐观态度,所以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调查某6人小组中喜欢打篮球的人数,由于人数较少,应该调查所有人喜欢打篮球情况,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于调查重庆龙头寺火车站是否有乘客携带了危险物品很重要,应该采取普查,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调查初三某班的体考成绩的优秀率应该采取全面调查,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某网络直播平台2022年央视春晚观看学生人数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观看的小学生有30万人,则观看的大学生有()A.40万人B.50万人C.80万人D.200万人【答案】A【分析】先由小学生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以大学生对应的百分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被调查的总人数为30÷15%=200(万人),所以观看的大学生有200×20%=40(万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4.当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正在全方位改写中国社会,而5G应用将是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的新引擎,5G的出现将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据预测,2020年到2030年中国5G直接经济产出和间接经济产出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2022年5G间接经济产出比5G直接经济产出多2万亿元B.2026年5G直接经济产出为2021年5G直接经济产出的4倍C.2020年到2030年,5G直接经济产出和5G间接经济产出都是逐年增长D.2023年到2024年与2028年到2029年5G间接经济产出的增长率相同【答案】D【分析】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详解】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A. 2022年5G间接经济产出比5G直接经济产出多:4-2=2(万亿),故此项不合题意;B.4÷1=4(倍),故2026年5G直接经济产出为2021年5G直接经济产出的4倍,故此项不合题意;C. 2020年到2030年,5G直接经济产出和5G间接经济产出都是逐年增长,故此项不合题意;D. 2023年到2024年5G间接经济产出的增长率为:(6-5)÷5=20%,2028年到2029年5G 间接经济产出的增长率为:(9-8)÷8=12.5%,故2023年到2024年与2028年到2029年5G间接经济产出的增长率不相同,故此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读懂折线统计图是解题思的关键.5.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普查结果.如图是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指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的折线图.设2020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与2010年相比的增长率为x,则下列关于x的方程正确的是()A .()10.9 1.55x +=B .()0.9110 1.55x +´=C .()0.91 1.55x +=D .()100.91 1.55x +=【答案】C 【分析】结合折线统计图,根据增长率列方程即可.【详解】解: 由图可知,2010年有0.9万人,2020年有1.55万人∵2020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与2010年相比的增长率为x∴()0.91 1.55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增长率问题,结合图形找到所需数据并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反映的是某中学九(3)班学生外出方式(乘车、步行、骑车 )人数的条形统计图(部分)和扇形分布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九(3)班外出的学生共有42人B .九(3)班外出步行的学生有8人C .在扇形图中,步行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为82°D .如果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学生约有140人【答案】B【分析】由乘车的人数和乘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再计算步行人数,步行人数所占圆心角,进而求出乘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详解】解:由图可知,乘车2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50%,总人数=20÷50%=40人,步行人数=40-20-12=8人,步行人数所占圆心角为836040°´=72°,骑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210040×%=30%,如果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学生约有500×30%=150人,综上所述,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图中的数据信息是解题关键.7.某校图书管理员清理课外书籍时,将其中甲、乙、丙三类书籍的有关数据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乙类书有90本,则丙类书的本数是()A.80B.90C.144D.200【答案】A【分析】根据乙类书籍有90本,占总数的45%,即可求得总书籍数.丙类所占的比例是1-15%-45%所占的比例乘以总数即可求得丙类书的本数.【详解】解:总数是:90÷45% = 200(本),丙类书的本数是:200×(1-15%-45%)=200×40%= 80(本).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求得总书籍数是关键.8.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随机选取了有20个数据的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其中某个小组有4个个体,该小组对应的扇形统计图圆心角度数为()A.36°B.72°C.60°D.120°【答案】B【分析】先求出该小组所占的百分比,再用360°乘以这个百分比即可求出对应的圆心角度数.【详解】解:360°×420=7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9.小明收集到甲、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近三年的销售量,如果从他制作的统计图中可以反映出两家公司销售量的变化情况,他应该制作()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三种都可以【答案】A【分析】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频数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解:∵他制作的统计图中可以反映出两家公司销售量的变化情况,∴他应该制作折线统计图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解题的关键.10.图(1)表示的是某书店今年1~4月的各月营业总额的情况,图(2)表示的是该书店“党史”类书籍的各月营业额占书店当月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若该书店1~4月的营业额一共是130万元,则这四个月中“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最高的是()A.1月B.2月C.3月D.4月【答案】D【分析】用该书店1~4月的营业总额减去1~3月的营业总额,求出该书店4月份的营业总额;再用1~4月的各月的营业总额乘以该月份“党史”类书籍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1~4月各月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比较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该书店4月份的营业总额是:130﹣(30+40+25)=35(万元),1月份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为:30×15%=4.5(万元);2月份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为:40×10%=4(万元);3月份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为:25×12%=3(万元);4月份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为:35×20%=7(万元);综上可知,4月份的“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最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如增长率.二、填空题1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其中数据的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若取组距为10,则适合将其分成_______组【答案】10【详解】分析: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详解:143-50=93,93÷10=9.3,所以应该分成10组.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中组数的确定,关键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12.经调查某村共有银行储户若干户,其中存款额2~3万元之间的储户的频率是0.2,而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数之和为40,则该村存款额2~3万元之间银行储户有___________ 户.【答案】10【分析】首先根据各个小组的频率和是1,得到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率,再根据总数=频数÷频率,求得总数,最后根据频数=频率×总数,求得频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率=1-0.2=0.8,则银行储户的总数=40÷0.8=50户,则该村存款额2~3万元之间银行储户=50×0.2=10户.【点睛】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频数=频率×总数,总数=频数÷频率.注意:各组的频率和是1.13.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做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①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②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③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④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④【详解】试题解析:④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比较合理的;故答案为:④;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14.某学校计划开设A,B,C,D四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并且只能选修其中一门,为了了解学生的选修意向,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人数为2000人,由此估计选修A课程的学生有_________人.【答案】800.【详解】试题分析:选修A课程的学生所占的比例:202012108+++=25,选修A课程的学生有:2000×25=800(人),故答案为800.考点:1.用样本估计总体;2.条形统计图.15.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率是0.2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____.【答案】5【详解】解: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把它分成6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根据第五组的频率是0.2,求出第五组的频数,用样本容量减去前五组的频数,得到第六组的频数是50-6-8-9-10-12=5.考点:频数与频率16.九年级(3)班共有50名同学,如图是该班一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3分的成绩评为合格,则该班此次成绩达到合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答案】92%.【详解】试题分析:该班此次成绩达到合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100%=92%.故答案是:9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17.某学校“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分别选择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____名.【答案】60【详解】试题分析: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根据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即可列方程求解.解: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则40%x﹣30%x=6,解得:x=60.故答案是:60.考点:扇形统计图.18.某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A”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度.【答案】108°.【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求出“A”所在的百分比为1-35%-20%-15%=30%,则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三、解答题19.某校对学生课外数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中学生每学期阅读课外书籍数量的统计图(不完整).设x表示阅读书籍的数量(x为正整数,单位:本),其中A:1≤x≤2;B:3≤x≤4;C:5≤x≤6;D:x≥7.请你根据两幅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⑴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⑵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判断中位数在哪一组;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答案】⑴本次调查了200名学生.⑵D高40,中位数在B组⑶圆心角度数为72o.【详解】试题分析:通过扇形图可得A所占得百分比为19%,通过条形图可得A的频数为38,用A的频数除以A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的学生总数;(2)用总人数减去A、B、C的频数,求出D的频数即可补全条形图,从而判断中位数;(3)用D的频数除以总人数求出D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求出扇形D的圆心角.试题解析:⑴本次调查了3819%=200名学生.⑵ 200-38-74-48=40,D高40,中位数在B组.⑶圆心角度数为40200×360°=72°.20.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某记者随机调查了某城区若干名学生家长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态度分为:A:无所谓;B:基本赞成;C:赞成;D:反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频数折线图1和统计图2(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抽样检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家长;(2)将图1补充完整;(3)根据抽样检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有多少名家长持反对态度?【答案】(1)200;(2)详见解析;(3)3600(名)【分析】(1)根据总量=频数÷频率,由B 的数据可得此次抽样检查中,调查的学生家长数:40÷20%=200(名)(2)∵C 人数为:()200115%20%60%10´---=(名).∴根据以上数据将图1补充完整.(3)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详解】解:(1)40÷20%=200(名),故答案为200.(2)将图1补充完整如下:(3)∵样本中持反对态度的占60%,∴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持反对态度有6000×60%=3600(名)答: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有3600名家长持反对态度.【点睛】补全折线图,用样本估计总体.21.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计划开展全员“交通法规”知识竞赛,七(3)班班主任赵老师给全班同学定下的目标是:合格率达90%,优秀率达25%(x <60为不合格;x≥60为合格;x≥90为优秀),为了解班上学生对“交通法规”知识的认知情况,赵老师组织了一次模拟测试,将全班同学的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的70~80表示7080x£<,其余类推)(1)七(3)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赵老师对本次模拟测试结果不满意,请通过计算给出一条她不满意的理由;(3)模拟测试后,通过强化教育,班级在学校“交通法规”竞赛中成绩有了较大提高,结果优秀人数占合格人数的13,比不合格人数多10人.本次竞赛结果是否完成了赵老师预设的目标?请说明理由.【答案】(1)七(3)班共有50名学生;(2)合格率为80%以及优秀率为18%均小于定下的目标;(3)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理由见解析.【分析】(1)计算各频数之和即可求解;(2)计算得出合格率和优秀率,与目标值比较即可;(3)设优秀人数为x人,则合格人数为3x人,不合格人数为(x-10)人,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1)解:4+6+9+10+12+9=50(名),答:七(3)班共有50名学生;(2)解:x≥90的学生人数有9人,则优秀率为9¸50×100%=18%<25%;x≥60的学生人数有9+10+12+9=40人,则合格率为40¸50×100%=80%<90%;答:合格率为80%以及优秀率为18%均小于定下的目标;(3)解: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理由如下:设优秀人数为x人,则合格人数为3x人,不合格人数为(x-10)人,依题意得:3x+x-10=50,解得:x=15,合格人数为3x=3×15=45(人),则合格率为45¸50×100%=90%;优秀人数为x=15(人),则合格率为15¸50×100%=30%>25%;答: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22.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学校准备组织学生举行各类球赛活动(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种球类活动),将全校学生参加球类活动的调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参加乒乓球的学生有320人.(1)求全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求参加足球的学生的人数比参加篮球的学生的人数多了几分之几?【答案】(1)1000(2)6 19【分析】(1)用参加乒乓球人数除以其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可得答案;(2)用足球所占百分比减去篮球所占百分比,再除以篮球所占百分比即可.(1)320÷32%=1000(名),答:全校一共有1000名学生;(2)(25%−19%)÷19%=6 19,答:参加足球的学生的人数比参加篮球的学生的人数多了6 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解题关键是通过扇形统计图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2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举行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七年级(1)班选派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班主任龙老师把本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分为四类进行统计:A:优;B:良;C:中;D:差,并将结果绘制成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请计算出七年级(1)班参加竞赛活动的人数;(2)求出在扇形图中,表示“C 类”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计算出A 类男生和C 类女生的人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答案】(1)七年级(1)班参加竞答活动的有20人(2)表示“C 类”扇形的圆心角为54°(3)A 类男生人数为2人,C 类女生人数为2人,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分析】(1)利用B 类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答案;(2)由C 类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从而可得答案;(3)先求解A ,C 类总人数,再求解A 类男生人数,C 类女生人数,再画图即可.(1)解:由B 类有12人,占比20%, 可得:()7560%20+¸=人,答:七年级(1)班参加竞答活动的有20人.(2)解:()360160%15%10%54°´--=°﹣答:表示“C 类”扇形的圆心角为54°(3)A 类人数为:2015%3´=、C 类人数为:2015%3´=,A 类男生人数为:312-=、C 类女生人数为:312-=,所以A 类男生人数为2人,C 类女生人数为2人,补全图形如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求解某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补全条形统计图,熟练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互相关联的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24.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校校团委发起了“让阅读成为习惯”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积极阅读课外书籍.为了解学生周末两天的读书时间,校团委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读书时间x(单位:分钟),把读书时间分为四组:A(30≤x<60),B.(60≤x<90),C.(90≤x<120),D(120≤x<150).部分数据信息如下:a.B组和C组的所有数据:85 90 60 70 110 75 65 78 100 90 80 95 90b.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3)请结合统计图给全校学生发出一条合理化的倡议.【答案】(1)20,作图见解析(2)108°(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周末两天只有少部分人读书时间在两小时以上,需增加读书的时间.(答案不唯一)【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中A所占扇形比例为20%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中A组频数为4,即可得总人数为4÷20%=20人,再由题干可求得B组人数为7人,D组人数为3人,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2)由(1)知频数分布直方图中C组频数为6,故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为6360108°´=°20(3)与统计图的数据相关即可,答案不唯一(1)总人数为4÷20%=20人B组人数为13-6=7人D组人数为20-4-6-7=3人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6 36010820°´=°故C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108°.(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周末两天只有少部分人读书时间在两小时以上,需增加读书的时间.(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调查及整理.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缺点:在两个扇形统计图中,若一个统计图中的某一个量所占的百分比比另一个统计图中的某一个量所占的百分比多,容易造成第一个统计量大于第二个统计量的错觉.注意:扇形统计图中,用圆代表总体,扇形的大小代表各部分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百分数,但是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因此不能通过两个扇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多少.25.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市民对体验冰雪活动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下图是随机对北京市民冰雪项目体验情况进行的一份网络调查统计图,请根据调查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都没参加过的人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比参加过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低了4个百分点,那么都没参加过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___________%,并在图中将统计图补面完整;(2)此次网络调查中体验过冰壶运动的有120人,则参加过滑雪的有___________人;(3)此次网络调查中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百分之几?【答案】(1)12%.补图见解析(2)270(3)12.5%【分析】(1)用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减去4个百分点即可求出百分比,按照百分比补全统计图即可;(2)用120人除以体验过冰壶运动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再乘以滑雪的百分比即可;(3)求出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多少人,再求出百分比即可.(1)解:都没参加过的人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比参加过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低了4个百分点,那么都没参加过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6%-4%=12%,不全统计图如图:故答案为:12%.(2)解:调查的总人数为:120÷24%=500(人),参加过滑雪的人数为:500×54%=270(人),故答案为:270(3)解:体验过滑冰的人数为:500×48%=240(人),(270-240)÷240=12.5%,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12.5%.【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关键是准确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正确进行计算求解.26.某校兴趣小组想了解球的弹性大小,准备了A、B两个球,分别让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测量球的反弹高度,记录数据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覆盖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将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计入在内的全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

一、全国人口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二、男女比例2001-2010年间,中国人口的男女结构比例基本稳定在男性51.5%、女性48.5%左右,其中2001-2005年,男女性别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6-2010年,男女性别比则不断缩小,男女比例趋于平衡。

男女性别结构的失衡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性别结构的平衡,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城市化水平从1978至今,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一方面,期内受到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的推动,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再此促进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2000年达36.2 ,到了2010年则为49.68了。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另一方面,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另一个来源则是城乡人口迁移。

而且乡村人口城市化的势头依旧强劲。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

这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表

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表
12,032
20,433
27,718
普米族
14,298
24,238
29,721
塔吉克族
14,462
16,236
26,600
33,223
怒 族
15,047
22,896
27,190
乌孜别克族
13,626
7,717
12,213
14,763
俄罗斯族
22,656
1,326
2,917
13,500
鄂温克族
4,957
哈萨克族
509,375
491,637
907,546
1,110,758
傣 族
478,966
535,389
839,493
1,025,402
黎 族
360,950
438,813
887,107
1,112,498
傈僳族
317,465
270,628
481,884
574,589
佤 族
286,158
200,272
298,611
2,262
2,709
4,103
7,004
赫哲族
718
1,489
4,254
门巴族
3,809
1,140
7,498
珞巴族
1,066
2,322
基诺族
11,962
18,022
其他未识别民族
1,017,299
32,411
799,705
752,347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
1,004
7,416
4,937
3,498
注:1、各年度人口数均为中国大陆人口普查数,不包括现役军人。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为(以女性人口为)。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上升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高于汉族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七、城乡构成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 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 1500 万至 1800 万,至西汉末的公元 2 年增加到 6000 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 3500 万。

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 157 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 万。

从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到 220 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 2300 万。

4 世纪初的西晋约有 3500 万。

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 609 年),才恢复到 6000 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 50%,到唐初仅有 2500 万。

至安史之乱前夕的 755年,又增至约 9000 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 960 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 4000 万,其境内仅 3000 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 年)境内人口超过 1 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 万以上。

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 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 1.2 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 80%,仅剩 1000 余万。

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 万。

到 14 世纪中期增加到 8500 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 6000 万。

但到 17 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 2 亿。

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 40%,清顺治十二年( 1655 年)估计已降至 1.2 亿。

康熙三十九年( 1700 年)恢复至 1.5 亿,以后很快破 2 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 1850 年),全国人口创造了 4.3 亿的新纪录。

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 1 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 年尚未恢复到 1850 年的水平。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年龄在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为三亿三千八百三十三万九千八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九二。

其中:八十岁到九十九岁的一百八十五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人,一百岁和一百岁以上的三千三百八十四人,最高年龄为一百五十五岁。

三、全国人口(没有进行直接调查登记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民族构成划分:汉人五亿四千七百二十八万三千零五十七人,占百分之九十三点九四;各少数民族共三千五百三十二万零三百六十人,占百分之六点O六。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人一百四十六万二千九百五十六人;回人三百五十五万九千三百五十人:藏人二百七十七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人:维吾尔人三百六十四万零一百二十五人;苗人二百五十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九人:彝人三百二十五万四千二百六十九人:僮人六百六十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五人,布依人一百二十四万七八百八十三人;朝鲜人一百一十二万零四百零五人;满人二百四十一万八千九百三十一人。

其他各族共六百七十一万八千零二十五人。

四、全国人口(没有进行直接调查登记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城镇与乡村划分:城镇人口七千七百二十五万七千二百八十二人,占百分之十三点二六;乡村人口五亿零五百三十四万六千一百三十五人,占百分之八十六点七四。

五、全国人口分布情况:(单位:人)市2,768,149 天津市2,693,831 市6,204,417 省35,984,644 省14,314,485 自治区6,100,104 省18,545,147 省11,290,073 省11,897,309 热河省5,160,822 省15,881,281 省12,928,102 省1,676,534 新疆省4,873,608 省48,876,548 省41,252,192 省30,343,637 省22,865,747 省13,142,721 省7,591,298 省44,214,594 省27,789,693 省33,226,954 省16,772,865 省34,770,059 广西省19,560,822 省62,303,999 省15,037,310 省17,472,737 西康省3,381,064 地方和昌都地区1,273,969 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11, 743,320 合计601,938,035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9:44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几项主要统计数字(一九六四年)(一)总人口1964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0,269人。

28个省、市、自治区(按:天津市当时隶属省)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694,581,759人,其中男子356,517,011人,占51.33%;女子338,064,748人,占48.67%。

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等人口为28,488,510人。

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分列如下:(单位:人)市7,568,495省45,687,781自治区12,348,638省18,015,067省26,946,200省15,668,663省20,118,271市10,816,458省44,504,608省28,318,573省31,241,657省21,068,019省16,757,223省55,519,038省42,800,849广西壮族自治区20,845,017省37,182,286省33,709,344省50,325,511省67,956,490省20,509,525省17,140,521自治区1,251,225省20,766,915省12,630,569省2,145,6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 270,067(二) 各民族人口1964年6月30日,28个省、市、自治区共有汉族人口651,296,368人,占总人口94.22%;各少数民族人口39,883,909人,占5.78%。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有:蒙古族1,965,766人;回族4,473,147人:藏族2,501,174人;维吾尔族3,996,311人;苗族2,782,088人;彝族3,380,960人;壮族8,386,140人;布依族1,348,055人;朝鲜族1,339,569人;满族2,695,675人。

(三)人口年龄1964年6月30日全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指男子16至59岁,女子16一54岁)为341,491,424人,占总人口的49.17%。

不满1岁至14岁的人口为280,671,035人,占总人口的40.4%。

其中:7岁至12岁的学龄儿童114,287,925人;6岁以下儿童135,422,127人。

61岁以上人口为38,171,010人,占总人口的5.5%。

百岁以上人口4,900人(男子2,134人,女子2,766人)。

最高年龄为150岁,有1人。

(四)人口文化程度1964年6月30日,28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875,40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9,116,83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2,346,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95,824,459人,13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口有233,267,947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50:36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数字的公报1982年10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

这次普查工作,从一九七九年年底着手准备,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开始全面登记。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到七月十日,除个别遭受水灾的地区略有推迟外,全部完成了普查登记,并在七月底以前全面进行了复查核实工作。

经过事后抽样检查,证明普查登记达到了高质量的要求。

这次人口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现将手工简易汇总的主要数字公布如下:(一)总人口。

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

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人口和现役军人共1,008,175,288人中,除自治区交通及为困难的个别地方(28,601人)是利用行政记录材料进行估算的以外,全部以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直接调查。

省人口和省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是按当局公布的数字计算的。

、澳门地区同胞的人数,是按当局和澳门当局公布的数字推算的。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这次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国境居住的人”。

所以,没有对国外侨胞的人数进行调查。

29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零时的694,581,759人相比,18年间共增加313,593,529人,增长45.1%,平均每年增加17,421,86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1%。

(二)性别构成。

29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519,433,369人,占51.5%:女性488,741,919人,占48.5%。

性比例(以女性为100对男性的比例)为106.3。

(三)各民族人口。

29个省、市、自治区共有汉族人口936,703,824人,占93.3%:各少数民族人口67,233,254人,占6.7%。

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汉族人口增加285,407,456人,增长43.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7,309,518人,增长68.4%。

29个省、市、自治区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由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时的10个增加为15个。

(四)各种文化程度人口。

29个省、市、自治区人口中,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4,414,495人,具有大学肄业文化程度的(包括大学在校生)1,602,47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66,478,02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78,277,14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355,160,310人。

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分别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毕业主、肄业生、在校生。

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每十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416人上升为599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1,319几人上升为6,62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4,680人上升为17,75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8,330人上升为35,377人29个省、市、自治区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12周岁以上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为235,820,002人。

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38.1%下降为23.5%。

(五)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29个省、市、自治区一九八一年出生人口为20,669,704人,出生率为20.91‰:一九八一年死亡人口为6,290, 103人,死亡率为6.36‰;一九八一年自然增加的人口为14,399,601人,自然增长率为1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