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共3篇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共3篇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1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建材,其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混凝土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程结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混凝土看成是由一系列的微观单元构成的,通过对这些微观单元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和计算,以揭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微观单元主要包括水泥石、骨料、孔隙等,因为这些单元的形态、大小和分布等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混凝土的力学损伤与破坏。
在混凝土中,由于微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部加载作用等因素,混凝土可能发生微裂纹、裂缝扩展、局部破坏等过程,这些过程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力学损伤与破坏机理,对于深入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是在混凝土力学损伤与破坏机理的研究上,在微观单元尺度上,人们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手段,发现混凝土的破坏过程是由微裂纹、裂缝扩展到宏观破坏的连续过程,其中裂缝扩展是破坏过程中最主要的损伤形式。
其次,在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上,人们根据微观单元的力学响应,通过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了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这对于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计算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混凝土的疲劳损伤与寿命研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性能等也是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的来说,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在深入理解混凝土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工程结构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未来,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领域需要继续深化相关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探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单元结构的关系,为混凝土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精准的理论基础。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2随着现代科技和工程实践的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基础工程中。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类型,其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是指通过对结构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在使用期内安全可靠地运行。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
二、混凝土结构的概述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子、沙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梁板结构、壳体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由柱、梁和板组成。
三、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1.结构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荷载作用,如自重、活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在进行静力分析时,需要确定结构所受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然后根据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计算结构所受的内力和反力。
内力是指结构中各构件所受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反力是指结构支座所受的力和支座反力。
2.结构稳定分析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作用时不发生失稳的能力。
在进行静力分析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结构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计算结构的刚度和抗弯扭能力来判断。
刚度指结构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抗弯扭能力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3.构件设计与验算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需要对各构件进行设计和验算。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所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来确定构件的尺寸和数量。
验算则是通过计算构件所受的内力和反力,来确定构件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构件设计与验算的过程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1.手算法手算法是指通过手工计算来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
手算法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推导,需要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知识。
手算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清晰明了,可靠性高,但缺点是计算速度慢,难以处理复杂结构。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及评述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及评述马怀发陈厚群黎保琨展,在细观层次上利用数值方法直接模拟混凝土试件或结构的裂缝扩展过程及破坏形态,直观地反映出试件的损伤破坏机理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近十几年来,基于混凝土的细观结构,人们提出了许多研究混凝土断裂过程的细观力学模型,最具典型的有格构模型(Latticemodel)、随机粒子模型(R跚domparticle啪del)‘掣MohamedAR【引等提出的细观模型、随机骨料模型(Randomaggllegatemodel)及唐春安等人心8’2引提出的随机力学特性模型等。
这些模型都假定混凝土是砂浆基质、骨料和两者之间的粘结带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用细观层次上的简单本构关系来模拟复杂的宏观断裂过程。
另外,文献[30~32]根据混凝土材料特性与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运用分形方法定量描述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行为。
4.1格构模型格构模型将连续介质在细观尺度上被离散成由弹性杆或梁单元连结而成的格构系统,如图2。
每个单元代表材料的一小部分(如岩石、混凝土的固体基质)。
网格一般为规则三角形或四边形,也可是随机形态的不规则网格。
单元采用简单的本构关系(如弹脆性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并考虑骨料分(a)格构杼件网络(b)格构杆件属性布及各相力学特性分布的随机性。
计算时,图2格构模型在外载作用下对整体网格进行线弹性分析,计算出格构中各单元的局部应力,超过破坏阈值的单元将从系统中除去,单元的破坏为不可逆过程。
单元破坏后,荷载将重新分配,再次计算以得出下个破坏单元。
不断重复该计算过程,直至整个系统完全破坏,各单元的渐进破坏即可用于模拟材料的宏观破坏过程。
格构模型思想产生于50多年前,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数值计算能力,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模型被用于非均质材料的破坏过程模拟n8瑚’21’33。
6]’。
后来,schlangenE等人汹’21’”“3将格构模型应用于混凝土断裂破坏研究,模拟了混凝土及其它非均质材料所表现的典型破坏机理和开裂面的贯通过程。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及其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及其应用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1.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需要先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包括受力类型、大小、方向等。
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
2.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受力分析方法,它假设结构的各构件处于静态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受力平衡条件,求解出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情况。
静力分析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简单的结构分析。
3.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受力分析方法,可以对结构进行更加复杂的分析。
它将结构分割为许多小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最终得到整个结构的受力情况。
有限元分析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可以对复杂的结构进行分析。
三、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应用1.受力计算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可以用于受力计算,确定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包括受力类型、大小、方向等。
通过受力计算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结构优化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可以用于结构优化,通过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结构的设计,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设计桥梁结构时,可以通过静力分析确定桥梁的受力情况,优化桥梁的设计,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结构改造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可以用于结构改造,通过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结构改造的方案,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时,可以通过静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制定改造方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实例以一座桥梁为例,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实例。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与改进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与改进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分析和改进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和变形特性。
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应力和变形,根据力学原理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力学特性:1. 强度特性: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在承受荷载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应力水平。
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2. 压缩特性:混凝土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压缩特性主要包括初始压缩模量、压缩应变和压缩变形等。
3. 拉伸特性:混凝土在受拉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拉伸特性包括初始拉伸模量、拉伸应变和拉伸变形等。
4. 剪切特性:混凝土在受剪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剪切特性主要包括初始剪切模量、剪切应变和剪切变形等。
二、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优化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矿粉等原材料的比例。
通过合理调整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使用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将一定的矿物掺入到混凝土中,如粉煤灰、矿渣等。
掺合料的加入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裂能力。
3. 加固与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加固和预应力技术,能够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减小结构在荷载下的应力和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4. 应力分析与优化设计:通过应力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准确评估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避免结构的超载和失稳,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管理,合理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和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
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建筑物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的力学性质与其细观结构有关,因此研究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对于深入了解其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展开详细的分析。
二、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沙子和水四个基本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到粘结和硬化的作用;石子和沙子是混凝土的骨料,起到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抗压性的作用;水是混凝土中的溶液,起到调节混凝土的粘度和流动性的作用。
三、混凝土中的细观结构混凝土中的细观结构主要由水泥矩阵、骨料和孔隙组成。
水泥矩阵是由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胶凝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水泥胶体和水化硬化产物。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由石子和沙子组成。
孔隙是混凝土中的空隙,包括空气孔隙和水泥矩阵内部的孔隙。
四、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1. 水泥矩阵的力学行为水泥矩阵的力学行为受到水泥矩阵中水化产物的影响。
水化产物的形成会使水泥矩阵中的孔隙逐渐减少,导致水泥矩阵的强度增加。
此外,水泥矩阵中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会产生热应力,对水泥矩阵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2. 骨料的力学行为骨料的力学行为受到其颗粒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和粘结质量的影响。
骨料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颗粒大小的不同会影响骨料的填充密度和混凝土的强度。
表面状态的不同会影响骨料与水泥矩阵之间的粘结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孔隙的力学行为孔隙是混凝土中的弱点,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孔隙的大小和数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隙的大小决定了水泥矩阵与骨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孔隙的数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孔隙的数量越多,混凝土的强度越低,耐久性也越差。
五、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方法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混凝土中细观结构力学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
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与标准
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与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细观结构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的标准。
二、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1.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子、砂和水等原材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它通过与水反应产生水化物胶凝剂,使混凝土得以凝固硬化。
石子和砂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它们是混凝土理性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水则是混凝土中的溶剂,用于将混凝土原材料混合在一起。
2.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的结构主要由水化硅酸钙胶体、水化硅酸钙晶体、孔隙和骨料四部分组成。
其中,水化硅酸钙胶体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之一,它是由水泥水化产生的胶凝物质。
水化硅酸钙晶体是由水化硅酸钙胶体中的固态晶体形成的。
孔隙是混凝土中的空隙,它们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颗粒状物质,它们与水泥胶体结合形成混凝土的骨架。
3.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方法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观察混凝土中的微观结构,并探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三、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标准1.混凝土力学性能标准混凝土力学性能标准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混凝土试验进行测量,以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混凝土耐久性能标准混凝土耐久性能标准主要包括抗渗透性、抗冻融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混凝土试验进行测量,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标准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微观结构观测、混凝土微观结构参数测量、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等内容。
这些标准可以用于规范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混凝土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及验证方法研究
混凝土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及验证方法研究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的成分、骨料的种类和比例、配合比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计算模型和验证方法。
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这些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模型和验证方法来分析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
一种常用的计算模型是离散元法。
离散元法将混凝土看作是由离散的颗粒组成的,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计算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和破坏过程,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另一种计算模型是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将混凝土划分为许多小的单元,通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力学方程来计算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各向异性和非线性行为,但需要对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进行准确的描述。
为了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通常会进行实验。
实验可以通过加载混凝土试件来测量其力学性能,如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强度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显微镜等仪器观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破坏机制。
除了实验验证,还可以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现有理论模型来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将计算结果与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进行对比,以评估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在研究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非均匀性和随机性。
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往往存在一定的变异性,这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还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以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和验证方法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通过离散元法和有限元法等计算模型,可以分析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
通过实验验证和对比现有理论模型,可以评估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非均匀性和随机性,开展统计分析以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_杜修力
第41卷第4期力学进展Vol.41No.4 2011年7月25日ADVANCES IN MECHANICS July25,2011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杜修力†金浏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摘要混凝土力学特性是大坝、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及仿真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质材料,其宏观力学特性由细观组成来决定.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的细观力学分析方法,细观有限元法及理论分析法;阐述了界面过渡区(ITZ)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简单介绍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提出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研究的细观单元等效化分析方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关键词混凝土,细观力学,界面过渡区,力学特性1引言由混凝土材料组成的工程结构,如高坝、桥梁、海洋平台、核电站、隧道、地基基础及边坡等是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混凝土材料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经过搅拌、振捣、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2].粗骨料和硬化水泥砂浆两种主要组成材料的成分、性质、配比以及粘结作用均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使混凝土比其他单一材料具有更为复杂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宏观应力–应变关系)是进行大坝、海洋平台、边坡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及静、动力仿真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根据特征尺寸和研究方法侧重点的不同将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的微观层次、细观层次及宏观层次.目前,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次进行.早期,人们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分析混凝土及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力学行为的前提是,假设混凝土为各向同性材料,但这样的宏观模型不能揭示混凝土内部结构、组成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不能合理解释其裂纹扩展规律,难以描述细观非均匀性引起的混凝土材料损伤及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破坏现象.混凝土力学实验是研究混凝土材料力学特性及混凝土结构力学行为和断裂过程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是由于加载条件、试验机刚度、实验费用以及混凝土试件规格(大体积混凝土)等的限制,实验结果不能反映试件的材料性能,甚至实验难以进行.细观力学理论的发展和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用数值方法研究混凝土细观结构对混凝土材料破坏的影响,及细观裂缝发展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在细观层次上,混凝土可以看作是由粗细骨料、砂浆基质及过渡区界面(ITZ)、微裂纹或孔隙等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如何建立起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和组分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组织参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细观力学方法大体分为两类[3]:细观力学有限元法和理论分析法.有限元细观计算力学应用于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本质是将有限元计算技术与细观力学及材料学相结合,根据复合材料具体细观结构,建立细观计算模型、界面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受载下细观复合材料模型中具有夹杂的边值问题.收稿日期:2011-01-24,修回日期:2011-05-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715041,50838001)资助†Email:duxiuli@412力学进展2011年第41卷从而建立起细观局部场量与宏观平均场量间的关系,最终获得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响应.理论分析法的目的是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如有效弹模)与细观各相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将微观结构形态特征量与宏观力学分析相结合,来建立两个不同尺度之间的联系.图1混凝土材料的尺度问题本文将对国内外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综述,简单介绍细观单元等效化分析模型的优势,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简单介绍.2细观力学有限元法细观力学有限元法是通过划分网格将结构离散化来计算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先求出应力–应变场,再通过均匀化方法来求出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当然还可以根据细观场量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过程及塑性屈服等问题[3].混凝土细观数值试验,不仅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混凝土细观损伤破坏的全过程,还可以反映骨料的形状、级配及分布形式和过渡区界面(ITZ)等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然,在计算模型合理及各相材料力学参数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替代部分试验,避开试验条件的限制及人为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成熟,在细观层次上对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及其损伤破坏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发展提出了很多细观力学模型,如格构模型、随机粒子模型、MH 细观力学模型、随机骨料模型及随机力学特性模型等.这些细观力学分析模型均认为混凝土是由骨料颗粒、砂浆基质及粘结界面等多相介质组成的复合材料,以材料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来体现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采用细观有限元法对试件进行网格离散化后,可以得到一组代数方程组Ka =P(1)式中,a 是结点位移列阵,P 是载荷列阵;K 为整体刚度矩阵,它由单元刚度矩阵K e 组装而成K =∑eK e =∑e∫V eB T DB d V (2)式中,B 为应变矩阵,D 为弹性矩阵.细观有限元法的本质就是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由于非均匀因素影响在加载过程中各个单元破坏的先后次序不同,在整体上便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复杂非线性行为.下面对这几种经典的模型做简单的分析说明.2.1格构模型格构模型(lattice model)是50年前以物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网格模型,是将连续介质在细观尺度上离散成由弹性杆件或梁单元联结而成的格构系统,如图2所示.图2格构模型最初它主要用来求解经典的弹性力学问题,网格一般采用规则的三角形或四边形,也可以是随机形态的不规则网格,网格由杆件或者梁单元组成,各单元代表材料的一小部分(如岩石或混凝土的固体基质).各单元采用简单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并考虑到骨料分布及其力学参数分布的随机性.当然,杆单元只能传递轴力,梁单元则不单可以传递轴力,还可以传递剪力和弯矩,进而可以模拟更为复杂的受力状态.计算时,在外载作用下对整体网格进行线弹性分析,计算出格构中各单元的局部应力,超过破坏阀值的单元即从体系中去除,单元的破坏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起初,由于缺乏足够的数值计算能力,格构模型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上.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学者采用该模型模拟非均质材料的破坏过程.Schlangen 和van Mier 等[4-10]最先将格构模型应用于混凝土的断裂破坏研究,该模型假定在细观层次上混凝土为粗细骨料、砂浆基第4期杜修力等: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413质以及两者之间的粘结界面(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根据一定的骨料粒径分布,随机地生成混凝土三相复合材料模型,进而把规则或者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投影到生成的复合材料模型上,对属于骨料、砂浆基质及粘结界面(ITZ)部分的单元赋予相对应的力学性质参数,从而反映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单元破坏后,重新分配载荷,再次计算得出下一个破坏单元,往复计算,直至整个非线性系统完全破坏.图3即为采用格构模型研究混凝土破坏机理得到的典型破坏模式图.近来,文献[11]将二维格构模型扩展到三维,对混凝土三相复合材料模型进行单轴拉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骨料颗粒稠密度增大,其峰值载荷减小,混凝土体系延性越好;当粘结界面强度与砂浆基质相同时,峰值载荷与体系延性不受颗粒密度影响.图3典型的破坏模式图文献[12-13]基于格构模型对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文献[14-16]等亦采用格构模型对混凝土的断裂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格构模型模拟因拉伸破坏引起的断裂过程是非常有效的,但用于模拟混凝土材料在压缩作用下的宏观力学性质时结果不够理想,且单元的破坏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很难反映卸载问题;另外,用该模型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比较脆,研究者认为是由于忽略较小颗粒影响以及用二维模型研究三维问题造成的[9].2.2随机粒子模型随机粒子模型(random particle model)是由Cundallt 等[17]提出,后来发展为如今的离散元方法[18-20].随机粒子模型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和砂浆基质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首先按照混凝土实际骨料的粒径参数,将其随机的分布在混凝土细观模型中,骨料采用圆形或球体颗粒来表征;然后将骨料和砂浆基质均匀划分成三角形桁架单元,并对应地赋予其力学参数.值得注意的是,Cundall等[17]提出的骨料假设为刚性,认为混凝土的断裂破坏发展不会穿越骨料,只会在砂浆基质中产生.目前,颗粒离散元除应用于岩土力学与工程[21-22]领域外,还应用于制药、化工、粉末加工和研磨技术等领域;研究问题涉及矿山开挖、颗粒流动、颗粒材料的屈服、流动和体积变形以及由粘结粒子组成的物体的动力冲击破坏过程.由于圆形或球形单元的形状简单,接触检索简单易行,同时其他形状的块体可以由多个球形通过粘结作用捆绑在一起,所以在颗粒离散元中,单元的形状常为圆形或球形.为适应不同问题的需要,研究者发展了多边形单元[23]、椭球形单元[24]以及其他非光滑的非球形单元[25].到了20世纪90年代,Bazant 等[26]在Cun-dall 的刚性粒子模型上作了改进,认为骨料颗粒是弹性的,可以产生变形,同样将圆形颗粒随机地分布在混凝土细观模型中,且考虑了骨料与砂浆基质间粘结界面的影响.颗粒周围与砂浆基质的界面层,被设定具有应变软化特征的性质,且当单元卸载时,仍然保持原有的刚度.此外,假定界面单元只传递颗粒轴向应力,忽略界面的剪切能力,即相当于轴力杆相连,通过单元的张拉破坏模式来模拟开裂问题;当粘结带的应变达到某定值时,其应力–应变曲线按照线性应变软化曲线来表征,所以基质相的断裂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材料参数.文献[27]提出的细观力学分析模型也是基于随机粒子模型的假设,但有所区别的是,基体本身含有微裂纹或微缺陷,这些裂纹在受力后进一步扩展和贯通,可以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准则来判断裂纹是否扩展.当然,该模型的模拟,除了需要骨料的弹性力学参数以及几何参数之外,骨料及砂浆基质的参数选取也十分重要,需要给定内聚力、摩擦角、I 型断裂韧度、II 型断裂韧度等力学参数,而这些参数实验资料较少,难以选取;且骨料是弹性的,不会发生破坏,这跟实际的实验现象有所区别,或者至少不适合研究含软骨料的混凝土.2.3M-H 模型Mohamed 和Hansen [28-30]在深入研究混凝土细观结构及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观结构模型(micro-mechanical model),实际上称其为细观结构更为准确,即M-H 模型,如图4所示.该模型也是从混凝土细观结构出发,假定混凝土在细观层次上是由骨料、砂浆基质和两者之间的粘结带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模型,考虑了骨料在基质中414力学进展2011年第41卷分布的随机性以及各组分力学性质的随机性,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混凝土断裂能的概念,给出了细观单元单轴拉伸破坏时应变软化的本构关系,继而采用弥散裂纹模型的方法来描述单元受拉破坏的本构关系,并用有限单元法来进行模型的实施.此外,裂纹扩展的主要原因是拉裂,故假定单元只发生受拉破坏,没有剪切或压缩破坏.图4M-H 细观分析模型[28]图5是该方法单轴拉伸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典型的裂纹扩展模式图.M-H 模型在模拟一些以拉伸破坏为主要原因的混凝土力学试验(如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和四点剪切等)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结果.但对于多轴状态下混凝土的宏观反应,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图5混凝土裂纹扩展模式[28]2.4随机力学特性模型随机力学特性模型由唐春安等[31-34]提出,如图6所示,该方法也是从混凝土细观角度入手,假定混凝土为由骨料、砂浆基质及两者之间的粘结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利用细观力学的研究手段,借助统计学及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其混凝土损伤断裂发展的细观力学模型.该方法主要抓住了材料非均质性的这个非线性本质特征,为了能够充分说明各相材料组分的非均匀性,各组分(骨料、砂浆基质及界面)的材料性质按照某个给定的Weibull 分布来赋值,通过这种组成相材料单元力学参数的不同从数值上得到一个非均匀的混凝土式样,是一种抽象的细观力学模型.为反映每个组分相内部结构的离散性,假定其材料力学特性满足Weibull 分布.该Weibull 分布以如下分布密度函数表示f (u )=m u 0(u u 0)m −1exp (−uu 0)m (3)式中,u 代表满足该分布参数(如强度、弹性模量等)的数值;u 0是与所有单元参数平均值有关的参数;m 则定义了Weibull 分布密度函数的形状.细观单元的损伤演化按照弹脆性损伤本构关系[35-36]来描述,将最大拉应力准则和摩尔库伦准则作为混凝土单元的破坏失效准则,且拉伸准则具有优先权.认为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是由于其受力后的不断损伤引起微裂纹的萌生、扩展、汇合而造成的,而不是源自塑性变形.张子明等[37-38]应用该细观力学理论,认为混凝土三相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强度等力学参数服从Weibull 分布,对混凝土在单轴拉伸及单轴压缩情况下的断裂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得到了混凝土宏观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考虑到混凝土内部细微裂纹和微孔洞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赵吉坤[39]将随机缺陷作为混凝土第四相介质材料,采用弱化材料的方式来表征微裂纹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图6随机力学特性模型朱万成等[40]评述了混凝土损伤断裂以及断裂过程研究的进展状况,总结了一些研究混凝土断裂的宏观力学方法和模型,并简单介绍了其用细观数值方法模拟混凝土宏观断裂过程的研究成果.文献[41]基于随机力学特性模型,对混凝土试样在单轴和双轴静载作用下的断裂过程进行模拟,并给出了双轴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强度包络面,得到的结果如图7所示.文献[42]在细观尺度上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随机力学特性方法相结合,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表征混凝土中骨料的空间分布,在骨料与基第4期杜修力等: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415质内部采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其非均匀性,对混凝土在单轴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唐欣薇等[43]为更好地描述混凝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假定组成混凝土细观各相组成的力学性质满足Weibull概率统计分布,对混凝土非均质特性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图7混凝土强度包络面[41](纵坐标为两个方向上宏观强度与单轴压缩强度的比值)随机力学特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混凝土拉伸、剪切及单轴压缩情况下混凝土的损伤断裂过程及宏观力学特性,且较好地模拟了混凝土在双轴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和断裂特征;但是该模型未考虑到混凝土粗骨料颗粒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实际上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及骨料的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些影响;该模型也难以体现混凝土细观单元均值度与单元尺度的相关性.2.5随机骨料模型随机骨料模型(random aggregate model)是由刘光廷和王宗敏等[44-46]提出的,将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砂浆基质及两者之间的粘结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介质.首先根据Fuller骨料级配曲线转化到二维骨料级配曲线的瓦拉文公式[47]确定骨料颗粒数;然后依照Monte Carlo方法将骨料随机地投放在混凝土细观模型中,并将有限元网格投影到该结构上,如图8(a)所示,或对试件剖面内的粗骨料及水泥砂浆直接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如平面Delaunay三角形剖分(图8(b)所示)[48],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单元的位置确定并赋予相对应单元的材料力学属性,用以表征混凝土的三相结构.与抽象的随机力学特性模型不同的是,随机骨料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唯象模型,可以表征混凝土中骨料颗粒的空间随机分布情况.文献[44]基于随机骨料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单边裂缝受拉试件从损伤到断裂破坏的全过程.起初的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将骨料假定为圆形或球体,后来为了尽可能地模拟混凝土细观层次的实际形态,骨料的形状从圆形(或球体)向凸多边形(或凸多面体)发展演化,如图9所示.高政国和刘光廷[49-50]先后研究了二维混凝土多边形和凸多面体随机骨料的投放算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混凝土凸多边形和凸多面体随机骨料模型,但建立的模型骨料含量较低,且没有考虑实际骨料级配;此后孙立国、马怀发等[51-53]也先后对骨料的投放算法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随机骨料模型,彭一江等[54-55]、杜成斌等[53,56]、马怀发等[57]、党发宁等[58]、Stenfan等[59]、Wriggers等[60]、Leite 等[61]、杜修力等[62]对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单轴抗压、抗剪及弯拉等宏观力学特性,混凝土损伤断裂破坏过程以及混凝土模型尺寸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较好的计算效果.图10为采用随机骨料模型计算得到的混凝土试件等效应力与施加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8随机骨料模型网格剖分的两种方法图9不同骨料形状但是这些研究工作,由于计算量的限制,大多都是基于二维平面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混凝土试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及断裂的全过程.随着高速度、大容量计算机的发展,研究人员试图将平面分析模型扩展到三维实体模型,使得细观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混凝土416力学进展2011年第41卷的损伤断裂直至破坏的过程及混凝土的宏观力学特性.虽然如此,三维模型网格剖分后节点太多,进行计算时需要巨大的计算机容量,若应用串行程序进行求解需花费太长的时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搭建并行计算平台求解这类超大自由度方程[63].图10单轴拉伸下应力–位移曲线图[61]2.6其他模型当然,除了上述几个经典的模型之外,国内外研究者也发展了不少其他的计算分析模型,如王怀亮和宋玉普等[64]提出的基于刚体–弹簧元的多相细观力学模型,邢纪波等[65]基于离散元理念提出的梁–颗粒模型以及Caballero 等[66]、Grassl 等[67]提出的细观力学模型.3细观理论分析法3.1混凝土材料弹模理论分析工程材料如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等不是均匀(或均质)的,而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理论预测复合材料的宏观等效力学性能,本质上是非均匀介质的均匀化等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将非均匀介质等效为理想的均匀介质,该均匀介质具有非均匀介质宏观等效的物理性能,如等效弹性、热弹性、热传导等.理论分析法是用来研究复合材料处于弹性范围时的弹性性能,现在也用于非弹性性能的预测.目前,常用的理论预测分析方法有稀疏分布模型[2]、Mori-Tanaka 法[68-69]、自洽法[70-71]、广义自洽法[72]、微分法[73]及均匀化理论方法[74-77]等.3.1.1稀疏分布模型稀疏分布模型[2]不考虑夹杂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假定夹杂的平均应变为嵌于无限弹性体中单颗夹杂的应变,并假设基体和夹杂均为连续、均匀和各向同性线弹性体,夹杂随机分布,代表体积单元的宏观响应也是各向同性的.利用稀疏方法对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预测为¯L=L 0+N −1∑r =1c r [(L r −L 0)−1+P r](4)式中,¯L表示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L r 和L 0分别代表第r 类夹杂模量及基体模量;N 代表夹杂数;c r 表示夹杂的体积分数;P r 是与基质体积模量及剪切模量相关的张量,如对于球形颗粒,P 张量可以表示成P 1=(3K p ,2G p ).K p 和G p 为基体体积模量K 0和剪切模量G 0的函数,分别为K p =13(4G 0+3K 0),G p =3(2G 0+K 0)10G 0(4G 0+3K 0)由于不考虑夹杂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代表体积单元的有效性能可以看做是单夹杂情况的简单叠加.该方法只适用于夹杂体积含量较小的情况下对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预测.3.1.2Mori-Tanaka 法1957年Eshelby [78]研究了关于无限大基体内含有椭球夹杂弹性场问题,针对含本征应变的椭球颗粒给出了椭球内外弹性场的一般解,并利用应力等效方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Mori-Tanaka 法[68-69]由Mori 和Tanaka 于1973年提出,将夹杂嵌于无限大的基体之中,并假定受到的远场应力不是外部施加的应力,相对于稀疏分布法,考虑了其他夹杂影响的有效应力(即基体的平均应力),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有效场方法,是一种基于Eshelly 等效夹杂原理[78-79]的非均质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利用Mori-Tanaka 方法对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估计可表示为¯L=L 0+N −1∑r =1c r [(L r −L 0)−1+c 0P r]−1(5)式中c 0表示基体的体积分数,其余各参数意义同前.一般认为Mori-Tanaka 方法适用于中等夹杂的体积百分比情况,一般夹杂的体积百分比小于30%(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此外,Mori-Tanaka 方法对于带有取向为各向异性夹杂复合材料有效性质的预测会导致预测模量的不对称,说明该方法还存在本质上的缺陷.但由于该方法可以直接给出复合材料模量的显式表达式,故而得到广泛应用[2].林枫等[80]应用Mori-Tanaka 模型描述水泥水化产物的弹性性质,应用三相模型模拟水泥浆体骨架的有效弹性模量,最后再次。
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
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一、本文概述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其静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材料科学的深入发展,细观力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手段,为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旨在全面述评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本文首先将对细观力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阐述,明确其在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随后,将综述目前国内外在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细观结构表征、细观力学模型建立、细观参数识别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细观力学方法在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预测、优化设计及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细观力学方法在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细观力学方法概述细观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研究中,细观力学方法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揭示混凝土内部复杂的多相结构对其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细观力学方法主要包括微观力学模型、数值模拟和细观实验技术等手段。
微观力学模型是细观力学方法的核心,它通过建立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来预测和解释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
在混凝土中,这些模型通常考虑骨料、砂浆基体和界面过渡区等细观组分的力学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微观力学模型包括代表体元模型、复合材料模型、格子模型等。
数值模拟是细观力学方法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材料的细观结构进行数值化描述,来模拟材料的力学行为。
在混凝土中,数值模拟可以重现混凝土的破坏过程,揭示其破坏机理,以及预测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等。
细观尺度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细观尺度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虽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宏观尺度上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对其微观结构和细观尺度力学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将从细观尺度的角度出发,探讨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首先,我们来谈谈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骨料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在微观尺度上,混凝土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这些孔隙可以是由于水化反应导致的水泥凝胶胀缩,也可以是由于混凝土中的空隙或气体存在。
这些孔隙的存在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继续我们的讨论,我们将关注细观尺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在这个尺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扫描电镜等高分辨率显微镜来观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混凝土中孔隙的分布和形态,并研究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细观尺度力学性能研究是混凝土中的裂纹扩展行为。
混凝土在受到外界载荷时会产生裂纹,而裂纹的扩展行为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混凝土中裂纹扩展的细观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裂纹扩展的过程和参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此外,细观尺度下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混凝土的力学行为模拟。
通过建立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变形行为等力学性能。
这样的模拟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在细观尺度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问题,例如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混凝土材料的认识,还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细观尺度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了解混凝土材料的本质以及其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裂纹扩展行为和力学行为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
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
混凝土的力学行为是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中的细观结构是其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混凝土中细观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混凝土的细观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和掺合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混凝土的细观结构是指混凝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排列和相互作用关系。
混凝土中的主要细观结构包括水泥石、骨料、孔隙和界面。
1.1 水泥石水泥石是由水泥和水反应形成的硬化产物。
水泥石的形态和排列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水泥石的形态通常呈现出针状、板状和球状等不同的形态。
针状水泥石易于破坏,板状水泥石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贡献,球状水泥石有利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载荷承受部分。
骨料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骨料的形态通常呈现出圆形、角形和棱形等不同的形态。
骨料的大小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较小的骨料有利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压强度,较大的骨料有利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3 孔隙孔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隙的大小和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孔隙包括毛细孔、空隙和气孔等。
毛细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空隙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气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密实性有很大的影响。
1.4 界面界面是混凝土中不同组分之间的接触面。
界面的性质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混凝土中的主要界面包括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界面、水泥石和孔隙之间的界面、骨料和骨料之间的界面等。
界面的粘结力和摩擦力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2. 混凝土的力学行为混凝土的力学行为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
混凝土的力学行为与其细观结构密切相关。
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
2.1 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可逆变形。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形式。
静力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只有通过准确的静力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包括结构的受力分析、受力计算和结构的设计。
一、结构的受力分析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是结构设计的第一步,通过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荷载特性、受力状态和构件的尺寸。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结构的荷载特性混凝土结构的荷载特性包括静载荷、动载荷、气动荷、地震荷等。
在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时,需要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类型、荷载大小和荷载分布情况。
2. 绘制结构的荷载图根据结构的荷载特性,绘制结构的荷载图,包括荷载大小、荷载分布和荷载方向等。
3. 确定结构的支座条件结构的支座条件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
在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时,需要确定结构的支座条件,以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
4. 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根据结构的支座条件和荷载特性,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包括结构的内力、应力和变形等。
5. 绘制结构的内力图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绘制结构的内力图,包括受力构件的内力大小、方向和分布情况等。
内力图是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的基础。
二、受力计算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计算是根据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果,计算受力构件的受力大小、强度和稳定性等。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受力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果,确定受力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2. 计算受力构件的受力大小根据受力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受力分析结果,计算受力构件的受力大小,包括弯矩、剪力、轴力和弯曲扭转等。
3. 计算受力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受力构件的受力大小,计算受力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受力构件是否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4. 进行受力构件的验算根据受力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受力构件的验算,以确定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及评述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及评述一、内容简述混凝土细观力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兴研究方法,旨在从微观尺度深入探究混凝土材料的力学行为。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混凝土细观力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接着,详细评述了当前混凝土细观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细观力学表征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混凝土样品的数字图像,提取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信息,如骨料、砂浆和界面区的形态、尺寸和分布等。
文章还对微观结构参数与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微观结构因素对混凝土强度、抗震性和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机制。
在研究成果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混凝土细观力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
通过开展系列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水泥砂浆体系、骨料种类和颗粒级配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征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展了一系列适用于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为理解和预测混凝土材料的宏细观力学行为提供了有力工具。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将继续向更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的研究将能够更加精确地捕捉和描述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为优化混凝土材料设计和提高其性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相信未来将出现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推动混凝土细观力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1.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对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物以及大跨度桥梁等,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地标性建筑如上海中心大厦、迪拜哈利法塔等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以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
混凝土的经济效益高。
虽然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在全寿命期内,混凝土结构的维护费用远低于其他建筑材料。
浅析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根据研究方法与特征尺寸侧重点的不同,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视为细观(meso- level)、宏观(Macro- level)和微观(micro-level)3个层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混凝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在宏观层次展开,对于混凝土构件和材料的损伤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劣化直至破坏全过程的本构关系、机理、计算方法和力学模型都是基于此。
一、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方法1、結构仿真分析的思路结构仿真分析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有关材料的物理模型或本构关系,这个一般可以由小尺寸试件的性能试验得到,有效的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法、差分法、直接积分法等已经相当的成熟,一般是可以采用的。
丰富的各种视景系统以及丰富的图形显示软件,这方面目前已经相当的丰富,并且发展比较迅速。
2、细观力学基础细观力学是研究材料细观结构对环境因素以及载荷的响应、实效机理、和演化的过程,以及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细观结构的定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材料科学和固体力学紧密结合的产物。
细观力学将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和概念直接的应用到细观的材料构件上,利用多尺度的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引入一些新的内部变量,来说明经过某种统计平均处理的细观特征、微观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演化。
3、研究方法细观力学将混凝土看作是由硬化水泥胶体、粗骨料以及两者之间的界面粘结带组成的三相非均质的一种复合型的材料。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在细观层次上划分单元、固化水泥砂浆单、考虑骨料单元以及界面单元材料力学特性的不同,以及简单的破坏准则或者是损伤模型反映单元刚度的退化,利用数值方法来计算模拟混凝土试件的裂缝扩展过程及其破坏形态,这样一般会直观地反映出试件的损伤断裂破坏原理。
二、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模型1、随机粒子模型随机粒子模型假定混凝土是由骨料和基质组成的俩种相复合的材料。
在数值模型中,首先需要按照混凝土中实际骨料的粒径分布,在基质中随机地去生成混凝土的非均匀细观结构模型,骨料用一些随机分布刚性的圆形或是球体粒来进行有关的模拟;随后,将混凝土上的两个相(骨料和基质)都划分成三角形的桁架单元,对于位于不同相中的单元赋予相应的材料力学参数,此时每个单元是均匀的等大小的,只能说明一个相。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为强度高、耐久性好、耐火性强、施工方便等,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时,静力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受力分析方法、荷载的计算与分析、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分析等方面。
一、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1.1 混凝土的强度特点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经过拌和、浇筑、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其抗拉强度较弱。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一般采用钢筋加固的方式来提高其抗拉强度。
另外,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1.2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式主要分为压力和拉力两种。
在混凝土结构中,一般采用钢筋加固的方式来提高其抗拉强度。
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发生弯曲、剪切、压力等受力形式,因此需要进行静力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承受能力。
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2.1 静力平衡法静力平衡法是一种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各个部分的受力状态,分析结构的受力平衡状态,进而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静力平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荷载的分析和结构的受力状态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2.2 弹性力学原理弹性力学原理是一种基于材料力学原理的受力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材料的弹性特性,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态。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时,弹性力学原理可以用来分析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态,从而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2.3 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来模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分析时,有限元分析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荷载状态等参数来模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而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细观力学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
细观力学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细观力学是一种基于微观结构的力学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中。
本文将探讨细观力学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细观力学的基本理论、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细观力学研究方法。
二、细观力学的基本理论细观力学是一种基于微观结构的力学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细观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晶体、纤维、颗粒等微观结构,通过对这些微观结构的研究,可以预测材料的宏观性能。
三、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均质材料,其微观结构包括水泥石、骨料和孔隙三部分。
水泥石是由水泥和水混合后硬化形成的胶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凝胶和水化硅酸钙,其微观结构为均匀分布的针状晶体和板状晶体。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砂、石等颗粒,其微观结构为多边形晶体。
孔隙是混凝土中的空隙,其大小和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四、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细观力学研究方法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等。
细观力学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将混凝土模型离散化为小的有限元,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每个有限元的应力和应变,从而得到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如孔隙、骨料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基于分子尺度的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混凝土中水泥石、骨料等微观结构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可以预测混凝土的破坏模式。
3.离散元方法离散元方法是一种基于颗粒尺度的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混凝土中骨料、孔隙等颗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离散元方法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可以预测混凝土的破坏模式。
2021年混凝土的宏观与细观力学性能分析
混凝土的宏观与细观力学性能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主要源于其内部的微缺陷的萌生、扩展、交汇贯通等细观结构的变化过程,以下是一篇关于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探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骨料和二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所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
并且,各相之中由于天然或人工的因素而包含大量的初始微缺陷(微裂缝和微空洞等).故,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不可避免地由三相与微缺陷所共同决定。
然而,不仅混凝土材料复杂的宏观力学行为,让人们难于把握;而且,从宏观层次所进行的力学性能研究,也很难从根本上解释各种宏观力学行为。
于是,在细观层次上,对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构成及其变化,进行现象规律等的试验统计、简化概括等的数值模拟、抽象升华等的理论分析等一系列研究,人们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既能有效表征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模型,又能合理解释其复杂力学行为的理论。
也因此,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成为当前一个人们极为热衷的研究方向。
本试验介绍了混凝土宏细观力学性能及细观力学机理研究现状,总结了混凝土细观力学机理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力学机理的“宏细统一,拉压同质,压拱拉裂”的研究思路与力学模型。
此研究思路与力学模型,有可能较好地统一混凝土宏观非线性力学行为与细观损伤演化过程,较好地解释混凝土在拉压应力、拉压循环应力等状态下力学行为的细观损伤机理(本质).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主要有: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力学性能,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和不同构件尺寸的力学性能等。
下文简述前两者。
1.1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为:σ-ε曲线特征方面、弹性模量方面、强度方面、应变或变形方面和单边效应方面等(表1).故分别概述混凝土各个方面的力学性能。
(1)σ-ε曲线特征方面在单轴单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1]:初始阶段表现出线弹性,而后则为非线性,且呈现出应变强化与应力软化等特征。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
研究成果及评述
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通过细观力学的分析,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了混凝土 材料内部微结构对其耐久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的 预测模型,为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2、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通过细观力学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混凝土材 料内部微裂纹在疲劳过程中的萌生和扩展规律,提出了混凝土疲劳寿命的预测模 型,为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和意义
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首 先,发展更精确、更复杂的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和更复杂 的边界条件,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加强混凝土动态性能和复杂环境下 的耐久性研究,以更好地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拓展混凝土细观力 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医学、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扩大其应用 范围和使用价值。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
目录
01 摘要
03 内容一:混凝土细观 力学的原理及其应用
02 引言
04
内容二:混凝土细观 力学的研究现状
目录
05 内容三:目前研究中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07 结论
06 未来研究方向和意义 08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综述混凝土细观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微结构变化 对混凝土整体性能的影响。本次演示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细观力学的原理及其应用, 然后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尽管混凝土细观力学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 先,现有的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大多基于简化的材料本构关系和理想化的边界条 件,这可能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其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材料的静态性能方面,而对于动态性能和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等方面则研究不 足。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一、引言混凝土建筑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其静力学分析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力学原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力学基础1.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到作用力后的运动状态。
在静力学分析中,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结构受力情况。
2.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静力学分析的基础,它可以用来确定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两种。
3.应力与应变应力和应变是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中,应力和应变是十分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三、混凝土材料力学1.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碎石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它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水化硬化作用,从而形成坚硬的混凝土。
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的抗压能力。
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通过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中,混凝土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3.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指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变量与应力量之间的关系。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中,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四、混凝土结构力学1.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可以通过力学方程和平衡条件来计算。
在计算受力情况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结构的几何形状等因素。
2.混凝土结构的荷载混凝土结构的荷载是指结构所受的外部荷载,包括自重、雪荷、风荷、地震荷等。
在计算荷载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的种类以及荷载的作用位置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
发表时间:2019-03-05T09:39:39.4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刘玉杰[导读] 在桥梁、核电站、隧道工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
天津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1600
摘要:在桥梁、核电站、隧道工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在搅拌的过程中,往往受到自身成分、性质,以及配比因素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导致混凝土材料具有复杂的力学特征。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包括宏观、微观、细观三个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采用连续介质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
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对混凝土裂纹形成的规律及其力学特征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力学方法;
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混凝土细观有限元法、理论分析法。
针对混凝土过渡区中的难题,提出了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概述
由混凝土材料组成的工程结构,如高坝、桥梁、海洋平台、核电站、隧道、地基基础及边坡等是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混凝土材料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经过搅拌、振捣、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
粗骨料和硬化水泥砂浆两种主要组成材料的成分、性质、配比以及粘结作用均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使混凝土比其他单一材料具有更为复杂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力学特性(宏观应力–应变关系)是进行大坝、海洋平台、边坡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及静、动力仿真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
根据特征尺寸和研究方法侧重点的不同将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分为3个层次,微观层次、细观层次及宏观层次.目前,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次进行.早期,人们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分析混凝土及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力学行为的前提是,假设混凝土为各向同性材料,但这样的宏观模型不能揭示混凝土内部结构、组成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不能合理解释其裂纹扩展规律,难以描述细观非均匀性引起的混凝土材料损伤及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破坏现象。
混凝土力学实验是研究混凝土材料力学特性及混凝土结构力学行为和断裂过程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但是由于加载条件、试验机刚度、实验费用以及混凝土试件规格(大体积混凝土)等的限制,实验结果不能反映试件的材料性能,甚至实验难以进行。
细观力学理论的发展和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用数值方法研究混凝土细观结构对混凝土材料破坏的影响,及细观裂缝发展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在细观层次上,混凝土可以看作是由粗细骨料、砂浆基质及过渡区界面(ITZ)、微裂纹或孔隙等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
如何建立起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和组分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组织参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细观力学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细观力学有限元法和理论分析法。
有限元细观计算力学应用于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本质是将有限元计算技术与细观力学及材料学相结合,根据复合材料具体细观结构,建立细观计算模型、界面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受载下细观复合材料模型中具有夹杂的边值问题.从而建立起细观局部场量与宏观平均场量间的关系,最终获得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响应。
二、细观力学有限元法
1.基本概况。
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在分离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求出混凝土应变与宏观应力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以上关系,对细观立场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混凝土复合材料的伤损过程,以及塑性屈服的问题。
在分析混凝土静态力学特征中,采用细观有限元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能够直观的看见混凝土破损的整个过程。
(2)便于研究人员找到骨料的形态、分布、配比,然后分析对混凝土力学特征的影响。
(3)实施混凝土细观数值实验,得出的力学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4)将部分实验取而代之,从而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由于以上优势,该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分析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计算方法。
细观力有限元法有多个模型,包括格构模型、MH细观力学模型、随机骨料模型等。
这些模型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复合材料的骨料颗粒、砂浆基质进行分析,研究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
同时,利用细观有限元法试件后,可以与材料的网络结构进行离散,最终得出需要的代数方程组。
Κa=P(1)
在(1)式中,a代表结点位移阵列。
k代表整体刚度矩阵,包括多个单元刚度矩阵(ke)。
其计算公式为:(2)
在(2)式中,d表示弹性矩阵,b表示应变矩阵。
可以看出,细观有限元法的本质是:对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
然而,当非均匀因素影响在加载时,往往会对单元矩阵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非线性行为非常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根据不同的模型,采取针对性的办法与措施。
三、细观单元等效化模型
采用理论分析法,虽然在宏观力学性能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混凝土的残余强度参数,以及宏观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所以,该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与此同时,应用细观力学有限元法,可以通过数值实验对混凝土损伤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得出宏观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然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在分析混凝土静态力学特征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特别是在分析模型计算效率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近年来,部分专家在分析混凝土宏观力学特征时,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即细观单元等效模型分析法。
该方法的机制为:首先,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混凝土试件的骨料模型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混凝土有限元网格,并建立相应的骨料模型。
最后,采用复合材料等效化方法,计算出各单元网格的力学特征。
通过对单元格的性质、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来把握整个试件的宏观非线性力学特征。
结果显示,应用细观单元等效化模型后,减少了体系的自由度以及网格单元尺度,计算准确率更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细观力学分析模型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四、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的发展趋势
1.由于细观力学模型在计算效率时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该方法能否真实反映混凝土损伤规律,包括断裂、裂纹等。
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质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2.扩大对钢筋混凝土、钢筋力学性能的研究范围,提高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3.混凝土主要采用水下作业方式,容易受到水、空气、温度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与干燥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了很大差异。
鉴于此,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
4.当前,在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上,主要以静态分析为主。
然而,现代化混凝土结构还承受着低沉、爆炸等动态荷载。
因此,为了提高抗震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应该在研究混凝土静态力学特征的同时,加大对动态力学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5.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混凝土表现为多轴受力状态,这种状态相当复杂。
因此,在结构设计与力学仿真中,应该提高对该应力状态的重视度。
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混凝土尺度效应方面加强研究的力度。
总之,混凝土是各种现代化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为了保证抗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有必要对其静态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秦.浅谈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2017.
[2]赵伟杰,探讨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2017.
[3]杜佳瑶,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