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长江大桥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
水文情况
桥位处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6.311。 北岸大堤顶标高:+26.1米。 问题:如何确定施工水位? 洪水期施工水位取+26.311。
频率(%) 0.33 1
5
10 20
水位(m) 28.491 27.711 27.391 26.311 25.361
一、基本情况
地质情况
北岸锚碇处:表面5~6米杂填土,其下为粉砂、细砂、 砾砂、圆砾土;
沉时周围地基沉陷。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1、土的渗透试验
目的:渗透系数K、影响半径R 结论:1、渗透系数K值枯水期0.0313cm/s,丰水期0.6cm/s;
2、影响半径R值枯水期300m,丰水期400米。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2、地质勘探
通过试验,摸清土的 摩阻力和承载力参数,为 沉井顺利下沉创造条件。
二、主桥总体设计
北锚碇:
沉井截面为圆环形(外径为66m,内径41.4m),中间圆孔内设置 十字型隔墙;圆环内均布小圆井孔(直径8.7米)。沉井高43m,共分 八节,第一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高6m;第二至第八节均为钢筋混凝 土沉井(C30)。沉井封底混凝土厚为10m。沉井顶面标高为 +19.0m,基底标高为-24m。
共46个槽段,槽段长5.93米
槽段划分
导墙断面尺寸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5、沉井施工
施工难点:1、洪水期不允许下沉施工; 2、施工场地匮乏; 3、附近有建筑物,对地基沉陷要求高; 4、“带孔圆环+十字撑”沉井结构,最后下沉系数偏小; 5、城市桥梁,环保要求高; 6、封底混凝土方量大。
钢塔最大吊装重 量203.6吨。
二、主桥总体设计
承台顶标高+12米,底标高+6米,平面尺寸(21X59
3#米墩)
20根钻孔桩(直径2.8米,柱桩),桩底标高-15~-22 米。
二、主桥总体设计 3#墩
二、主桥总体设计
3#墩
桩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桩底高程 (m) -15 -15 -15 -22 -20 -16 -15 -15 -16 -18
二、主桥总体设计
南锚碇
南锚碇基础为地下连续墙结构,直径68米, 壁厚1.5米。其上毛体与北锚碇相同。
冠梁
内衬
地下连 续墙
二、主桥总体设计
二、主桥总体设计
钢砼叠合梁
钢箱梁宽38米,两侧吊杆间距36米。
桥面板预制后存放6个月再与钢箱梁结合。
二、主桥总体设计 缆索
二、主桥总体设计 总 体 施 工 步 骤
三、北锚碇施工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施工难点:1、洪水期不允许下沉施工; 2、施工场地匮乏; 3、附近有建筑物,对地基沉陷要求高; 4、“带孔圆环+十字撑”沉井结构,最后下沉系数偏小; 5、城市桥梁,环保要求高; 6、封底混凝土方量大。
方案措施:1、科学周密组织,稳妥快速施工; 2、采用不排水吸泥下沉方案; 3、采用水力排砂工艺; 4、采用空气幕助沉措施; 5、圆环内设置十字撑使大体积封底混凝土可以分块灌注施工; 6、在沉静圆环上开16个井孔有利于取土下沉; 7、沉井外围10米处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有利于阻水和减小沉井下
深度(m)
侧壁摩阻力(JK1号孔)
摩阻力值(Kpa)
0.00
50.00
0.00
100.00 15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3、地基承载力试验与地基加固
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掌握地 基承载力参数,为地基加固方案 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主桥总体设计
二、主桥总体设计二、主桥总体计1#墩承台顶标高+12米,底标高+6.5米,平面哑铃型 (28X67米)
44根钻孔桩(直径2米,摩擦桩),桩底标高-68.5米
二、主桥总体设计
二、主桥总体设计
1#墩
边塔为门式框架结构, 塔柱为空心钢筋砼箱 型结构,高129.2米。
二、主桥总体设计
2#墩
承台顶标高+7.5米,底标高+1米,平面尺寸(34X70米) 39根钻孔桩(直径2.8米,柱桩),桩底标高 -39米附近。
二、主桥总体设计
二、主桥总体设计
中塔采用钢混结 合塔,下塔柱为砼结 构,中塔为钢塔(倒 Y型)塔柱为空心钢 筋砼箱型结构,高 152米。
最大吊装重量: 388.3吨(浮吊吊装);
一、基本情况
河道情况
二、主桥总体设计
主桥长度2150m,从汉阳至武昌方向,索跨布置:225m +850m+850m+225m,为三塔四跨悬索桥。
汉阳
武昌
二、主桥总体设计 上部结构支撑方式:
锚碇和中塔处纵向固定,边塔处纵向伸缩滑动。
二、主桥总体设计
北锚碇:
北锚碇周围百米范围内 有高层建筑、长江大堤,在 沉井以外的10.0m范围处,设 置圆形地下防护墙。
采用地基加固为首选方案 (加固深度8米、桩位距离1米、 桩径0.5米)。但实施中由于震 动大,后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方 案。
目的:提高地下8米范围内的地 基承载力,满足拼装沉井底节钢 壳的需要。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4、地连墙施工
地连墙直径 88米、壁厚0.8 米、顶标高 、 底标高,上部有冠 梁。
三、北锚碇施工情况
桩长L(m)
21 21 21 28 26 22 21 21 22 24
桩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桩底高程(m)桩长)L(m
-20
26
-18
24
-16
22
-15
21
-15
21
-15
21
-15
21
-16
22
-15
21
-15
21
二、主桥总体设计 3#墩
边塔与1#墩结构相同
鹦鹉洲长江大桥 施工技术
2011年12月
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二、主桥总体设计 三、北锚碇施工 四、1#墩施工 五、2#墩施工 六、3#墩施工 七、南锚碇施工 八、结束语
一、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 划(2010~2020年)》中明确的过长江通道。桥址距下游武汉长江大 桥约2.0km,距上游白沙洲长江大桥6.3km。
北岸1#墩处: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
江中 2#墩处:覆盖层厚约18米(粉砂和中砂),其下为 微风化生物碎屑灰岩;
南岸3#墩处: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和粉砂,其下为微风化 白云质灰岩;
南岸南锚碇处:为溶洞疑似区,正在地勘,可能存在溶 洞。
一、基本情况
河道情况
江中2#墩处有一个潜洲,在建桥阶段同时要进行 潜洲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