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碳的多样性】,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我将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一谈我对本教材的理解。

【碳的多样性】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节主要包括了三部分内容,碳单质的多样性、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能根据现象初步分析所学的化学知识。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化学知识不熟悉,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并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与资料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体验化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目标的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实验促成法,情景交流法,探究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凭借实用有趣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便于学生的学习,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五个环节进行,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溶洞、煤炭、珊瑚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所涉及的物质中,哪些物质含有碳元素?哪些现象与碳及其化合物有关?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转化的?这样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多种多样的碳单质【板书】,展示金刚石、石墨、碳60【板书】图片,使学生从外形上进一步认识三种碳单质。

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并且展示金刚石、石墨、碳60的球棍模型,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归纳总结三者的结构特点:金刚石正四面体的网状结构,石墨层状结构,碳60形似足球状结构【板书】,接着教师指出三种碳单质的物理
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通过学生对三种碳单质的学习,引出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对于第二部分含碳化合物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将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讲解碳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举例说明如蛋白质、天然气等含碳有机化合物,自然过渡到两种重要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南与碳酸氢钠的学习。

复习初中所学习的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并提出假设,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通过学生汇报成果归纳两者的化学性质,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板书】。

复习提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导出碳及其化合物间可以相互转化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板书】。

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转化【板书】,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示,并让他们说说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具体的转化过程—溶洞的形成,即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的转化,通过阅读材料和设计实验探讨溶洞形成过程的化学变化,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板书】让自然界的转化与实验室的转化统一起来,使学生体会化学科学的魅力。

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

要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课堂小结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

第四个环节,巩固提高,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碳元素间的转化设计一些题目,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第五个环节,作业布置,分为两部分必做题与选做题。

(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延伸。

通过作业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好的板书设计能够揭示教材的精华,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强化记忆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比较注重系统、直观,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脉络和重难点。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