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二章 林火基础理论(3)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ate of spread in feet per second (ft/s)
火强度的公制公式:
I=0.007HWR
I=HWR/600=0.001667HWR √
式中:I---kw/m H---J/g W---t/ha R----m/min
2020/3/2
21
2.用火焰长(高)度计算火线强度
2020/3/2
16
1.王正非林火蔓延速度
R
R0 KW KS
cos
R0
Il 0
H
(W0
W r
)
R---林火蔓延速度(m/min)
R0---水平无风时火的初始蔓延速度(m/min) KW---风速更正系数 KS---可燃物配置格局更正系数 θ---地面平均坡度()
火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可燃物、地形、 天气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火行为特性。 林火的外在表现是极其复杂的,但也有内在的规律 性。
掌握林火行为的规律性,预测林火发生和蔓延的特 征和发展动向,可为森林防火、灭火、用火的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一、火行为特征
火行为特征是理解和研究火行为的基础。 特点:
王正非以烧死林木的%划分火烈度级别: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林木死亡率 (%)
0-5
火灾影响程度 无损失,轻微地表火
6-20
1-2年影响生长,一般地表火
21-41
部分树种更替,地表火、树干火
41-80
树种全部更替,树干火、部分树冠火
81-100
毁灭性,狂燃大火
三、火场特性
(一)对流柱
1954年,勃兰姆
Lf=0.45I0.46
I=5.67Lf2.17
式中,Lf为火焰长度,ft;I=Btu/ft.s-1
1980年,罗森迈尔等人,改写为法定单位
Lf=0.237I0.46
I=258Lf2.17
L=0.077476I0.46
式中,火焰长度,m;火强度,kW/m
2020/3/2
20
(二)火强度(Fireline Indensity)
1.Byram公式
火强度一般是指火线强度(fireline indensity),是指单位火线长 度,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单位是Btu/ft.s-1、kw/m等。1959年, 美国物理学家勃兰姆(Byram)提出了火线强度的计算公式:
2020/3/2
8
(二)火蔓延模型
一场森林火灾在发展过程中,各火行为指标随着火后的 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讲,一个点着火后,起初蔓延速度和火强度都较 小,逐渐加大到最大值。
轻型可燃物(如草类等)达到最大速度只需10~20分钟; 重型可燃物(如采伐剩余物等)则需要几个小时。
可见性 瞬间变化 除内在因素,主要受风速和坡度的影响
主要包括火焰特征和火蔓延特征
(一)火焰特征(平地、坡地;有风、无风) 1.平地无风
2020/3/2
6
2.平地有风
火焰高度(h);火焰长度(L);火焰深度(D)
2020/3/2
7
3.坡地(有风和无风)
R I R (1 w s ) bQig
式中R为火蔓延速度(ft/min),IR为火反应强度 (Btu/ft2min-1),ξ为传播通量比率,Φw和Φs分别为风系数 和坡度系数,ρb为可燃物容积密度(lb/ft3),ε为有效加热 系数,Qig为点燃单位重量可燃物需要的热量(预引燃热量) (Btu/lb)。
⒈低能量火,火线强度在3500kW/m以下,火 焰高度在3.5以下一般属于中、低度火
⒉高能量火,火线强度大于3500kW/m,火焰 高度在3.5m以上,一般属于高强度地表火和树 冠火,形成对流柱
2020/3/2
33
(二)高能量火特征
1.对流柱:2-7km;塔状;蘑菇帽 2.跳跃式火团:燃烧着的可燃物的抬升 3.爆发火:有低能量火转变为高能量火时的火行为 4.飞火(spotting,spot fire):高空飞落在前方的火
I0为无风是的火强度() l 为着火点到火头的距离(m)
H为可燃物热值()
W0为可燃物负荷量 Wr为潜在可燃物负荷量
风速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KW
1.2 1.4 1.7 2.0 2.4 2.9 3.3 4.1 5.0 6.0 7.1 8.5
可燃物类型
枯枝落叶厚度0- 枯枝落叶厚度4-
P bI R
式中:P为树木损伤率,% ;b为树种抗火能力系数; I是火强度;R为火蔓延速度。
2020/3/2
29
郑焕能先生认为: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 在三个方面:
能量释放多少; 能量释放速度; 火烧持续时间。
由于火的种类不同,火强度和火烈度表现出 四种相关性:
火强度大,火烈度也大,如强度树冠火 火强度大,火烈度小,如急进地表火 火强度小,火烈度大,如地下火 火强度小,火烈度小,如一般地表火
b b);k2
1
1 4
( a2 a2
b) b
U 火焰半高处的风速(mi / h)
详见教材76页图2-20
2020/3/2
a1 2.502(88U )0.3 a2 d c a1 d a1 a2 c c 0.492e0.1845U
b 0.534e0.1147U
点 5.火旋风(flame while):高速旋转的火焰涡旋 6.火爆(blowup):多个飞火形成的爆炸式燃烧 7.高温热流:看不见的高温高速热流
(三)高能量火的火行为模型
26
2.前苏联阿莫索夫的林火蔓延面积公式
S [(V1t V2t )2 (V2t V3t )2 ]
222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中:V1、V2、V3分别是顺风、侧风、逆风火的蔓延 速度(m/min);t是火发生后的时间(min)。
2020/3/2
27
3.加拿大的火行为计算公式
火蔓延面积
2020/3/2
2
第五节 林火行为 Forest Fire Behavior
一、火行为特征 二、火行为指标 三、火场特性 四、林火种类 五、影响火行为的主要因素
2020/3/2
3
火行为(fire behavior)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指标。
火行为是指森林可燃物被点燃后,火在蔓延和发展 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和特征。它受可燃物类型、 火环境和火源条件的制约和控制。火行为也是火的 瞬时特征和火灾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特征的描述指标。
1983年,昌特莱尔等人提出用火焰高度计算火强度
I=273hf2.17
2020/3/2 式中,I,kW/m;hf为火焰高度,m
22
3.用火的反应强度计算火强度
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释放速度为反应强度。
1976年,阿尔巴尼提出反应强度和火线强度之间的关 系式:
I=IRD
IR=I/D
当ISI≤20时,
R 0.0788 ISI1.888
当ISI>20时,
R 85 [1 e0.0378 (ISI 12)]
2020/3/2
19
4.罗森迈尔(Rothermel)林火蔓延速度模型
1972年,1981年 基本假设:
直径8cm以下,均匀的混合物 应用了“似稳态”的概念,各方面的条件保持不变
2.表达方法
(1)火烧前后的蓄积量变化
PM
M0 M1 M0
100 %
式中:PM为火烈度(%);M0、M1分别为火烧前的蓄积量 (m3)
(2)火烧前后林木株数的变化
PN
N0 N1 N0
100 %
式中:PN为火烈度(%);N0、N1分别为火烧前 后的林木株数
3.火烈度等级
I=HWR
式中:I---fire indensity in Btu per second per foot of fire front(Btu/(ft.s))
H---heat yield in Btu per pound of fuel(Btu/lb)
W---weight of available fuel in pounds per square foot(lb/ft2)
HA=60I/R
式中,HA,btu/ft2;I,Btu/ft/s
公制:
HA=681I/R
式中,kJ/m2;kW/m
2020/3/2
24
(三)火烧持续时间
火烧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火的温度高低对于活的可燃物的 影响是不同的。
火烧持续时间由下式计算:
D
S
R
式中:S=火持续时间(min)
4cm
9cm
枯草地
KS
1
0.7-0.9
1.5-1.8
2020/3/2
17
2.澳大利亚草地火蔓延模型
麦克阿瑟(McArthur)等人1960年以来
R 0.13F
当M<18.8%时
F 3.35We0.0897M 0.0403V
当18.8%≤M≤30%时
F 0.299We(1.6860.0403V )(30M )
D=火纵深度(m)
R=火蔓延速度(m/min)
2020/3/2
25
(四)火场面积模型和周长模型
1.安德烈的林火蔓延双椭圆模型(1983)
火场面积 周边长
A
bd 2
2
(a1
a2 )
P
k1d
2
(a1
b)
k2d
2
(a2
b)
式中:
k1
1
1 4
( a1 a1
(一)蔓延速度(Rate of Spread)
蔓延速度是在单位时间内,火向前移动的距离,单 位是m/min、ft/min、km/hr等。
在实际火场中,根据所在的火场位置可以划分:
火头速度,或顺风火速度 火尾速度,或逆风火速度 火侧(翼)速度,火侧风火速度
实际上,在任何方向上,都有的蔓延速度
F为火蔓延指标;W为可燃物负荷量(t/hm2);M 为可燃物含水率(%);V为距地面10m高的平均风
速(m/min)。
2020/3/2
18
3.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
是依据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标中的初始蔓延指标(ISI)
得来的,针对加拿大的16个可燃物类型,在同一天气
条件下,每个可燃物类型都有一个特定的ISI。
由于可燃物的状况、热能释放速度、地形、天气状况的 影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火蔓延特征。
假定在均匀一致的可燃物条件下,对林火蔓延形成的火 场形状起主要作用的是风和地形的影响。
2020/3/2
9
1. 典型的火蔓延模型
火头(head);火翼(flank);火尾(rear)
2020/3/2
10
2. 火场形状的变化
(1)平地无风(剖面和平面)
2020/3/2
11
2020/3/2
12
(2)平地有风
椭圆形;扇形
2020/3/2
13
3.山地条件下
山谷;山脊;支脉;坡度变化
2020/3/2
14
二、火行为指标
蔓延速度 火强度 火焰高度 火烧持续时间 火场面积与周边长 火烈度
式中,IR,kW/m2;D为火焰深度,m;I,kW/m
4.用烧焦高度计算火强度
1973年,纷•韦格尔提出树冠烧焦高度与火线强度之 间的关系式:
hs=0.1483I2/3
式中,hs,m;I,kw/m
I=0.173hs1.5
2020/3/2
23
5.火面强度
单位面积上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火面强度 英制:
火场周边长
上两式中:V、U、W分别是顺风、侧风、逆风火的蔓 延速度(m/min);t是火发生后的时间(min);K是 基于(V+W)/2U的常数。
2020/3/2
28
(六)火烈度
1.火烈度的概念
火烈度是指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程度,是王正非 先生在80年代提出来的。
王正非先生认为火烈度与火强度成正比,与火的蔓 延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林火生态与管理
Forest Fir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林学院 牛树奎 niushukui@
19601190619
2020/3/2
1
第二章 林火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Forest Fire
第一节 森林燃烧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森林可燃物 第三节 森林火源 第四节 林火环境 第五节 林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