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解答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ppt讲解
合集下载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ppt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bf97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4.png)
B
线段的五等分
37
1.3.2 圆周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
1.圆内接正五边形
作图步骤:
A
B O
H
C
(1)以N为圆心,NO为半径画圆弧
F
交圆于F,G,连接点A作圆弧,交水 平直径于H,再以A为圆心过H作
N 圆弧,交外接圆于B,E。
M
(3)分别以B,E为圆心,弦长BA为
17
1. 汉字
书写要点:横平竖直 注意起落 结构均匀 填满方格
汉字用长仿宋字,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 化字,字宽是字高的2/3左右。
18
2.字母与数字
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A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 1/14,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字母和数字有直体 和斜体之分。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75°。
⑸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48
3.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外切)
R
⑴ 以O1为圆心,R1+R为
半径画圆弧。
O
●
⑵ 以O2为圆心,R2+R为 半径画圆弧。
● K1 O1
K2● O2
⑶ 分别连接O1O,O2O 求得两个切点。
⑷ 以O为圆心, R为半 径画连接圆弧。
49
4.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内切)
⑴ 以O1为圆心,R-R1为半 径画圆弧。
⑵ 以O2为圆心,R-R2为 半径画圆弧。
⑶ 分别连接OO1,OO2 并 延长求得两个切点。
⑷ 以O为圆心,R为半 径画连接圆弧。
O ●
O1
6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7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摘录
1.1.2 比例 1.1.3 字体 1.1.4 图线及其画法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6c3b9769eae009591bec34.png)
解法一:
a●
az ●a
通过作45°线 使aaz=aax
ax
a●
解法二: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 ax
a●
az
a
●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 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
a●
Z ●a
左右位置关系。
b●
● b
X
判断方法:
YW a●
▲ x 坐标大的在左
●
b
YH
▲ y 坐标大的在前 ▲ z 坐标大的在上
Z
向右翻
az
A
●
a● H
●a
O
W
ay
Y
a ●
X ax
Z az
a
●
O
Y
ay
Z
V
a
●
az
A
X ax
●
●a
W O
a●
ay
Y
a●
ay
点的投影规律:
H Y
① aa⊥OX轴 aa⊥OZ轴
② aaaaaaxyx===aaaaaazz=y==xyz===AAA到到到WVH面面面的的的距距距离离离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Z
oW
H
Y
三个投影面 互相垂直
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V a●
a 点A的水平投影
A
●
X
a 点A的侧面投影
a●
Z
● a oW
H Y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投影面展开
V a
●
Z
az
精品制图课件- -正投影法基础
![精品制图课件- -正投影法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aec226f0242a8956aece452.png)
基本体
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简单立体称为基本体,基本体分 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b V
c
B
b
a
Z
b
a
b a
W X c
O
c
YW
A
a
a
a C
b
c
b
Hc
c
YH
投影特性: ① 正面、 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直条线,且垂直于OX轴;② 侧平面投影反映面的实形 。
2.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⑴ 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点在平面内的某一直线上。 ⑵ 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
①通过平面上的两点; ②通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平面上的一条直线。
1.直线的投影
Z
Z b
b
b
B b
a
a
X
O
YW
a
X
O
b
A
b
a
a
a
Y
YH
空间任何一直线可由直线上的两点所确定。直线的投影,就是直线 上任意两点同面投影的连线。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⑴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相倾斜。
正平线——∥V面,倾斜于H,W 面
Z
V
Z
b
b
b
a
B
a
a
D
X
O
A
1
2
2
b
a
C
1
d
c
a
1
c
凡不满足平行和相交条件的直线为交叉两直线。
d b
O b
d
例6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c
Z
b
a d
X a d
正投影作图PPT.
![正投影作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30a6e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f.png)
从现在开始,你五年内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3)方位关系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和上、下; 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物体前、后和上、下。
四、三视图画法
1.视图的绘制
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正投影与视图
2.三视图画法
画物体三视图的步骤
物体的三视图
主、俯视图长对正;
5、 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或者病刚好,及饿肚子、饭后、身体过于疲劳、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案例】 (2) 对咬伤处不要包扎,也不要缝合。
主、左视图高平齐;
提了这些问题以后,答案很不理想。所以在给学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内容告诉大家,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汽车
俯、左视图宽相等。 销售的日常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问题,每个4S店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讲一讲客户管理。
四 棱 锥 三 视 图
四棱锥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由四棱锥推及其他棱锥,可得出棱锥三视图特征:一面投影 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其内部包含各侧面的投影),另两面投影为 三角形。
(2)棱台 1)四棱台结构分析
四棱台
两个底面:矩形 四个侧面:等腰梯形
2)四棱台三视图及其画法
绘制四棱台三视图
棱台三视图特征:一面投影 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其内部包含 侧面的投影),另两面投影为等 腰梯形。
(2)三视图的形成
投影面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 由前向后投
射,在V面上得 到的视图; 俯视图:
由上向下投 射,在H面上得 到的视图; 左视图:
由左向右投 射,在W面上得 到的视图。
2.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如上图)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3)方位关系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和上、下; 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物体前、后和上、下。
四、三视图画法
1.视图的绘制
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正投影与视图
2.三视图画法
画物体三视图的步骤
物体的三视图
主、俯视图长对正;
5、 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或者病刚好,及饿肚子、饭后、身体过于疲劳、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案例】 (2) 对咬伤处不要包扎,也不要缝合。
主、左视图高平齐;
提了这些问题以后,答案很不理想。所以在给学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内容告诉大家,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汽车
俯、左视图宽相等。 销售的日常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问题,每个4S店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讲一讲客户管理。
四 棱 锥 三 视 图
四棱锥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由四棱锥推及其他棱锥,可得出棱锥三视图特征:一面投影 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其内部包含各侧面的投影),另两面投影为 三角形。
(2)棱台 1)四棱台结构分析
四棱台
两个底面:矩形 四个侧面:等腰梯形
2)四棱台三视图及其画法
绘制四棱台三视图
棱台三视图特征:一面投影 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其内部包含 侧面的投影),另两面投影为等 腰梯形。
(2)三视图的形成
投影面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 由前向后投
射,在V面上得 到的视图; 俯视图:
由上向下投 射,在H面上得 到的视图; 左视图:
由左向右投 射,在W面上得 到的视图。
2.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如上图)
2正投影基础PPT课件
![2正投影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d7f75b87c24028915fc3b6.png)
例1:已知点A(30,10,20),求作它的三
职 面投影图。
业 学
Z
院
a'
a"
20
10
机
X
O
YW
械
系
30
a
YH
鲁 2.2.3 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中 职
1.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业 学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两点
Z
院 的坐标差来确定。
b'
左、右位置由X坐标差
确定。XA>XB,点A在点B a'
的左方;
机
前、后位置由Y坐标差 X
用。
鲁
2.2.1 点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
中 职
1. 三投影面体系和点的三面投影
业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Z
学 院
V面:正立的投影面; V
H面:水平的投影面;
W面:侧立的投影面;
X 轴 ——V 与 H 面 的 交
机 线,代表长度方向;
械 系
Y轴——H与W面的交
线,代表宽度方向;
X
O
Z 轴 ——V 与 W 面 的 交
D
b
c
a
d
鲁 2.1.3
中
职
业 学
A
院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A B
a
B投
射
方
C
向
b
AA B
B投
射
方
C
向
b
ac
a
b
机
械 系
(1)真实性
c
B A
A
a(b)
B
投
射
方
C
向
机械制图投影基础PPT课件
![机械制图投影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03aff05901020206409c96.png)
投射线倾斜 于投影面
投影体 A
C
正投影
B
a
c
b 投影面
A
C
B
a
c
b 投影面
投影体 斜投影
正投影法
投影斜特投性影法
投能射准线确互、相完平整行地且表垂达直出于形投体影的面形状和结构,且 作投图射简线便互,相度平量行性且较倾好斜,于故投广影泛面用于工程图。 立体感较差。
.
6
投影法小结
1. 中心投影法 2. 平行投影法
水平线
正平线
a b a b 实长 a
a
b α γ
b
a
β
实长
γ
b
ba
侧平线
a
a 实长
β
b
α b
a
b
与H面的夹角:α 与V面的角:β 与W面的夹角:γ
投 影 特 性:
1. 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
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
46
2、投影面垂直线(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
e
14
第二节 三 视 图
一、三视图的形成 1. 三面投影体系
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形 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
15
一 二 三面投影
.
16
三面投影体系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 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我国采用第一角投影。
b'
b ''
B点在A点的
X
O
YW
左、下、前方。
a
制图-正投影法PPT课件
![制图-正投影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d249e284254b35effd340a.png)
X3810。 2.立式铣床:X50、X51(6H11)、X52、X52k(6H12) 、X53、 X53k(6H13)、X53T(FA5V)、 X5430A、X50T、
X5350、XS5040、X518、6П10、F1-250、F2-250、 FA4AV、652、VF222、FSS、FB40V、6H 13П, FYA41M、4M K-V、 UF/05-135、
6A54、ΓФ300、ΓФ173M-12。
3.数控立式铣床:XsK5040Ⅲ。
4.键槽铣床:x920(692A)、4205、XZ 9006、 ДФ60A。
5.万能工 具铣: x8119(678M )、 x8126(679)、 x8140、680。 一、认 真执行 《金属 切削机 床通用 操作规 程》有 关规定 。 二、
认真执行 下述有 关铣床 通用规 定: (一 )工作 中认真 做到 1. 铣削不 规则的 工件及 使用虎 钳、分 度头及 专用夹 具持工 件时,
不规则工件的重心及虎钳、分度头、 专用夹 具等应 尽可能 放在工 作台的 中间部 位,避 免工作 台受力 不匀, 产生变 形。
2.在快
速或自动进给铣削时,不准把工作台 走到两 极端, 以免挤 坏丝杆 。
之右、之下。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 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 影面的重影点。
被挡住的投 影加( )
A、B为V面的重影 点
Z
V a(b’)
●
az
X ax
●A
B a●
● a
O
W
a y b’’
Hb
Y
例2:已知各点的两个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1)
(2)
a’ b’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9
立体的投影分析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9
立体的投影分析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0
立体的投影分析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10
立体的投影分析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1
立体的投影分析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11
立体的投影分析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2
立体的投影分析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首页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下页题 答 案
P7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7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8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8
立体的投影分析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4
立体的投影分目 答 案
P14
回转体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5
回转体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15
回转体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6
回转体
上页题 答 案
P17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优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两回转面习的交线 题解答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ppt讲解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P12
立体的投影分析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3
立体的投影分析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13
立体的投影分析
模 型 2-32(1) 2-32(2)
上页题 下页题 答 案
P14
立体的投影分析
模 型 2-32(1) 2-32(2)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14
立体的投影分析
模型
2-32(2)
上页题 下页题 题 目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