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022603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02260352
宾阳中学2019年秋学期高二年级化学试题(9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
B .光-电转换是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之一,该途径必然发生化学反应
C .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天燃气等新能源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
D .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2.在25 ℃、101 kPa 下,1 mol 白磷(化学式为P 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4 mol 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
B .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C .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
D .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3.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
,辛烷
的燃烧热为
5 518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H +
(aq)+SO 2-
4(aq)+Ba 2+
(aq)+2OH -
(aq)===BaSO 4(s)+2H 2O(l) ΔH =-57.3
kJ·mol -1
B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
C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g) ΔH =-5 518 kJ·mol -1
D .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5 518 kJ·mol -1
4.在25℃、101kPa 下,1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
确的是( )
A .CH 3OH (l )+ O 2(g )═CO 2(g )+2H 2O (l )△H=—22.68 kJ/mol
B .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452 kJ/mol
C .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725.8 kJ/mol
D .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452 kJ/mol 5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
①C 4H 10(g )+ O 2(g )═ 4CO 2(g )+5H 2O (l );△H=—2 878kJ/mol
②C 4H 10(g )+ O 2(g )═ 4CO 2(g )+5H 2O (g );△H=—2 658kJ/mol
③C 4H 10(g )+ O 2(g )═ 4CO(g )+5H 2O (l )
;△H=—1 746kJ/mol
④C 4H 10(g )+ O 2(g )═ 4CO(g )+5H 2O (g );△H=—1 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为( )
A .2878kJ/mol
B .2658kJ/mol
C .1746kJ/mol
D .1526kj/mol 6.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32 kJ·mol
-1
>E (H —Br)>298 kJ·mol
-1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 —F 键
C .H 2(g)→2H(g) ΔH =+436 kJ·mol -1
D .H 2(g)+F 2(g)===2HF(g) ΔH =-25
kJ·mol -1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 2=CO 2(g) ΔH 1=-393.5 kJ·mol -1
②H 2(g)+O 2(g)=H 2O(l) ΔH 2=-285.8 kJ·mol
-1
③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 ΔH 3=-870.3kJ·mol -1
可计算出2C(s)+2H 2(g)+O 2(g)=CH 3COOH(l) 的反应热
A .ΔH =244.1 kJ·mol
-1
B .ΔH =-488.3 kJ·mol
-1
C .ΔH =-996.6 kJ·mol
-1
D .ΔH =996.6 kJ·mol -1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2
13213
2
92
9
①C(s)+O 2(g)===CO 2(g) ΔH 1 C(s)+1
2O 2(g)===CO(g) ΔH 2
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 ③H 2(g)+1
2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aq) Δ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9.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
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0.5 mol·L -1
·min -1
B .v (B)=1.2 mol·L -1·s -1
C .v (D)=0.4 mol·L -1·min
-1
D .v (C)=0.1 mol·L -1
·s -1
10.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
+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
·s -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1
·s -1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在 CO(g)+H 2O(g) CO 2(g)+H 2(g)反应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改变下列条件,不能
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增大压强
B .使用催化剂
C .降低温度
D .增大 H 2O(g)的浓度 12.对于CO 2+3H 2
CH 3OH +H 2O ,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 (CO 2)=1
3
v (H 2) B .3v 逆(H 2)=v 正(H 2O)
C .v 正(H 2)=3v 逆(CO 2)
D .断裂3 mol H —H 键的同时,形成2 mol O —H 键 13.COCl 2(g)
CO(g)+Cl 2(g) Δ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
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14.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
设起始
n H 2O
n CH 4
=Z ,在恒压下,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φ(CH 4)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2O
n CH4
=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1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由 H2(g)、I2(g)和 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500 ℃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反应热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C.升高温度使反应加快,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17.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X→Y反应的ΔH=E5-E2
B.由X→Z反应的ΔH>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18.已知反应:CO(g)+3H2(g)CH4(g)+H2O(g)。
起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反应物,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M、N点标记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ΔH<0
B.N点时的反应速率一定比M点的快
C.降低温度,H2的转化率可达到100%
D.工业上用此法制取甲烷应采用更高的压强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
19.(14分)Ⅰ.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经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
1.2倍,则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Z的平
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Ⅱ.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_________; (2)恒容充入N2:__________;
(3)恒容充入He:__________; (4)恒压充入He:__________。
20.(12分)(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纯锌粉(g) 2.0 mol·L-1
硫酸溶液(mL)
温度(℃) 硫酸铜固体(g) 加入蒸馏水(mL)
Ⅰ 2.0 50.0 25 0 0
Ⅱ 2.0 40.0 25 0 10.0 Ⅲ 2.0 50.0 25 0.2 0
Ⅳ 2.0 50.0 25 4.0 0
①本实验待测数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Ⅰ和实验Ⅱ可以探究__________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Ⅲ和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体积V/mL
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①10.0 0.0 4.0 4.0 2.0
②9.0 1.0 4.0 4.0 2.0
③8.0 V x 4.0 4.0 2.0
表中V x=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若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使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热量为Q1。
填写下列空白:
(1)Q1________92 kJ(填“>”“<”或“=”)。
(2)b曲线是________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3)上述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
2Q1与Q2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2、(12分)(1)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是在恒容、温度为450℃并有催化剂存在的
条件下进行:2SO 2(g)+O2(g) 2SO3(g) ΔH= -190kJ/mol。
①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
a.υ(O2)正=2υ(SO3)逆
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②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S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
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则υ(O2)=__________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40 mol SO2和0.20molO2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
(2)工业生成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 (g)+ CO2(g) CO (NH2)2(1)+H2O(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165 175 185 195
K 111. 9 74.1 50.6 34.8
①ΔH_______0(填“>”、“<”或“=”)。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n(NH3)∶
n(CO2)=x,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上图中的B点对应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宾阳中学2019年秋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答案(9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9、Ⅰ0.03mol/(L·min);20%;0.45mol/L
Ⅱ(1)增大(2)增大(3)不变(4)减小
20、(1)①反应结束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条件下产生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硫酸浓度
②探究硫酸铜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Zn+Cu2+===Zn2++Cu,Zn+2H+===Zn2++H2↑
(2)2.0;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的改变,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
21、答案(1)< (2)加入催化剂 (3)Q1/92 (4)Q2>2Q1
22、(1)①c、d ②0.036;向正方向移动
(2)①<②NH3的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增大CO2的转化率;③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