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看你是的户口是在哪个地域的:少数民族聚居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低落20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域的汉族考生,可以低落10分;散居在汉族地域的屯子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低落10分;散居在汉族地域的城镇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低落5分。
附:湖南高考加分划定湖南省的招生登科优惠加分和照顾降分的政策重要有三类:第一类:嘉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切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只能取此中最高一项分值,增长的分值不得凌驾20分)。
(1)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被评为省级良好门生者可以加15分。
(2)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头脑政治品行方面有突出古迹且由省级以上教诲行政部门定名表扬者可以加20分。
(3)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得到天下中门生学科奥林匹克比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天下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得到天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天下青少年生物和情况科学实践活动)、“来日诰日小小科学家”嘉奖活动或天下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情况科研项目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奖者,可以加20分。
(4)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到场庞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天下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须出具到场比赛的'原始结果,活动项目必须切合我厅划定),可以加20分。
(5)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到场省级体育比赛,获小我私家项现在6名的队员或团体项现在3名的主力队员(活动项目必须切合我厅划定),在报考当年经省同一测试及格者,可以加20分。
(6)应届高级中等教诲学校结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诲阶段到场市州级综合性活动会获小我私家项现在3名的队员或团体项现在3名的主力队员,得到国度二级活发动(含)以上称呼的考生(活动项目必须切合我厅划定),在报考当年经省同一测试及格者,可以加10分。
报考体育类专业、高程度活发动和省内高校体育专永生不克不及享受以上(4)、(5)、(6)项优惠加分。
甘肃省高考历年分数线

2007-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文理科录取分数线甘肃省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来源:甘肃省高校招生办公室 2012-05-22 11:322014年起,限定体育特长生加分测试项,取消省级学生运动一级全国照顾加分项4月12日,省招办发布了《关于调整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中“体育特长生”和“省级学生运动一级”项目有关事宜的通知》。
限定体育特长生加分测试项目,取消了省级学生运动一级全国照顾加分项目。
此项政策从2014年高考开始实行,今年的高考录取仍然沿用以往的规定。
体育特长生是指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机构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高中学生。
我省组织的测试项目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九项。
高中应届毕业的体育特长生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后,报考省内外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时,可享受加分政策。
省级学生体育运动一级是指经过测试并获得由省教育厅颁发的“省级学生体育运动一级”的高中学生。
测试项目原则上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九项。
获得省级学生体育运动一级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后,报考省内院校(含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理工、文史类专业时可享受照顾加分政策。
2014年之前,获得省级学生体育运动一级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后,报考省内外院校均可获得20分的加分照顾。
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在2014年高考考生中实行。
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适用调整前我省的照顾政策。
高考首次网报志愿与征集志愿提前第一次为6月23日20时—25日20时第二次为7月31日20时—8月2日20时本报讯(记者魏娟)5月24日,记者从省招办获悉,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仍然实行网上填报。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中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中被广泛讨论和应用。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加分优惠,实现教育公平与多元化。
聚焦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享受相应的加分待遇。
这种政策主要是出于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竞争环境的不平等考虑。
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加分政策有助于缓解不公平问题。
根据不同的省市政策,少数民族加分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民族背景和文化特点获得一定的加分。
这种加分政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率、保证他们的机会平等及促进他们教育机会的多样性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这种政策可能会导致其他考生的不公平,降低了公平公正性。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一政策是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尊重,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多样性。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高考制度中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多元化,但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确保其正当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需不断探讨和完善这一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于贯彻国发〔2015〕4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内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关于贯彻国发〔2015〕4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内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教育、内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民族学校、内地民族班和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
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形式多样地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坚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试点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宗教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在民族学校、内地民族班和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
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把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
(三)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在内地民族班开展走班制等多种教学管理模式试点,探索推进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组织开展当地学生与内地民族班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结成友好班级等活动,促进内地民族班学生融入当地学习、生活。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1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什么1、全国普通高考对于所有少数民族考生有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包括高考加分、降低分数录取和少数民族预科等。
2、不同省份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有不同的规定,具体情况可以到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2哪15个少数民族不加分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为了能让各民族享受同等的教育水平,国家实施了一些特殊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就是其中一项。
不过,并不是55个少数民族都享受这个政策,其中最“任性”的一个就表态:我们不用! 它就是白族。
白族是我国排名第15的大民族,约200万人口,主要生活在云南、重庆、四川等地,其中数云南省白族人数最多。
白族是55各少数民族中唯一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民族,同时它也是众多少数民族中最接近汉族的民族,有学者称白族历史上极有可能就是汉族。
至于为什么不享受高考不加分,倒不是因为它最接近汉族,而是因为白族的教育水平极高,根本不用加分。
白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姑娘被称“金花”,小伙被称“阿鹏”,一年之中节日不断。
作为最“任性”的民族,看来他们的智商还是很高的。
3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1.八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
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
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
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也不区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而后我们看到第三大类的省区,这些省区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在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时采取了根据聚居地点区别对待的规定。
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22个省区。
由于各省少数民族情况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区别。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选5篇)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选5篇)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篇1】以甘肃高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为例: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申请省属高校、文史,文化课入学时加10分。
少数民族地区报考汉语授课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文化课入学时加20分。
秋季入学(即高考起)的高一新生,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苏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两州五县”)调整长期汉族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奖励积分统一为20分,即“两州五县”长期汉族考生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普通高校专业,文化课入学时加20分,适用于全国所有高校。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篇2】1、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2、1月1日(不含)之前出生的甘肃省农村户籍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篇3】1、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篇4】申报流程1、申请时间:高考加分申请一般在高考报名时进行,具体时间以当地招生部门通知为准。
2、申请方式:考生需要在高考报名表中填写相应的信息,如文艺、体育特长、军训成绩等。
同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审核程序:申请材料提交后,招生部门将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的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可获得相应的加分。
注意事项1、申请材料需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不同地区的加分政策有所不同,考生需仔细阅读相关政策,并按要求填写申请表。
15个不加分少数民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15个不加分少数民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全国已有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江苏提出,自2021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2021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
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21年取消。
按照2021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文件精神,各地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保留的基本是《意见》规定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包括“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
而过去那些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加分已经大多取消或减少。
如天津提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市属院校在本市招生时使用,加分分值为5分。
1.八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
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
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制度(2)完整篇.doc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制度【管理制度】2014年12月16日和17日,教育部公布了四个关于高考改革的配套性文件,即《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是对今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的细化。
同时也是教育部指导各省高考改革的操作指南。
其中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加分瘦身意见》)针对近年高考存在的因“加分”导致的造假、舞弊以及全民奥数热等乱象,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此外,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地方性加分项目也要取消。
五部门文件重申了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加分项目。
一、从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谈起当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发布后,在北京不少人看到保留加分的项目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之后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可该取消了吧!因为北京肯定算不上“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这个理解看似合理,但是公众可能并不理解,教育部在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与北京市每年享受高考加分的六七千名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并不是这次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新规定的,在每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都有这样的规定。
五部门这次只是再次重申这个加分项目继续保留而已,并不是从2015年开始对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重新做出了“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限定。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在我国的高考制度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有一项优惠政策,即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根据我国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相应的加分政策。
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参加高考时,可以根据所属少数民族的不同获得相应的加分。
一般情况下,高考加分的幅度在10分左右,这也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在综合分数排序中会相对于其他学生有一定的优势。
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保障和促进我国各个民族的平等发展,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享受到与他们的努力和潜力相匹配的教育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种优惠,但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此项政策。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只有符合少数民族身份认定条件的学生才能够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
此外,虽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种“加分”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可以松懈对待高考。
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备考准备,少数民族学生都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个更平等的竞争环境,而不是给予他们特殊待遇。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具有社会公平性质的政策。
通过给予少数民族学生适当的加分,旨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然而,这一政策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而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够享受到。
最重要的是,少数民族学生
在备考过程中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高考中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中国高考中,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享受特殊的加分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可以获得加分优惠。
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学生的加分幅度为10分,但也有一些地区将加分幅度提高到20分。
这一加分政策适用于全国各地的高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都可以享受这一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历史、地理等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都相对欠缺。
因此,通过加分政策,可以帮助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然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一政策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降低了其他学生的录取机会。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教育公平性,而不是通过加分政策来解决问题。
除了高考加分政策外,国家还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其他形式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招生政策中,一些高校会设立少数民族专项计划,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招生名额。
此外,也有一些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奖学金和补贴等资金援助的机构和项目。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尽管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加全面的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

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从2014年起,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应届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美术、音乐(声乐、器乐、舞蹈)、书法、节目主持人比赛获个人作品、单项比赛三等奖(含)以上的应届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省教育厅组织或参与组织的美术、音乐(声乐、器乐、舞蹈)、书法、节目主持人比赛获个人作品、单项比赛二等奖(含)以上的应届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考生等四类考生,将不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同时,从2014年起,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省教育厅组织或参与组织的全省性体育比赛(不含少年赛)获单项前五名的队员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并同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比赛成绩标准的应届考生(获铁饼、铅球、标枪、全能单项前三名的队员,对是否同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不作要求),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修改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省中学生体育比赛获个人单项前三名的队员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并同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比赛成绩标准的应届考生(须同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将“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且在这些地区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地区的市县报考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修改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和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必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满五年(引进的优秀人才子女和现役军人子女的户籍要求满三年),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就读时间要求满三年。
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将“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海南中学、国兴中学、海师附中、海南侨中和海南农垦中学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修改为“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就读并毕业,报考省内高校可增加10分投档。
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达到平等竞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
其中,高考制度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热点话题。
其中一个争议焦点就是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加分政策。
虽然这项政策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和公平,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高考加分政策,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率,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政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生以族裔身份获取高加分,影响了高考录取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由于加分政策的存在,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被贴上了加分的标签,导致了他们的努力和能力受到质疑。
因此,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有必要的。
首先,取消加分政策可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高考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这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使高考录取真正成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
其次,取消加分政策可以避免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副作用。
现行加分政策往往会让少数民族学生过度依赖加分,而忽略了努力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取消加分政策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提升,而不是依赖于加分的优势。
当然,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不是要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困难和需求。
相反,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待遇。
综上所述,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举措。
它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考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其公正、公平的目标。
各地高考加分政策

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各地高考加分政策1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有: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增加10分。
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
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教育部出台的20xx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20xx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20xx年3月,黑龙江发布专门通知,明确被认定为烈士的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的,在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
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广东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通知,有以下8类可申请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烈士子女(指其他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含)以上的退役军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台胞子女考生(籍贯为台湾的广东省户籍考生);台湾省青年(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五年期《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军人子女(含军人烈士子女)考生;“三侨生”、少数民族考生;除了烈士子女(指其他烈士子女)本科、专科都是加20分之外,其他类型加分都为5分。
山西1.部分加分项目和分值保持不变保留“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项目,录取时在其高考成绩上增加20分投档;保留“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分项目,录取时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高考哪些少数民族加分

高考哪些少数民族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待遇,这样旨在提高他们的录取机会和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具体来说,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根据相关规定,少数民族学生可在高考总分上获得3%~15%的加分,加分分值根据所在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而定。
一般来说,人口较少的民族加分较高,人口较多的民族加分较低。
2.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总分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获得5%~20%的加分,这样可以更加公平地对待他们的高考成绩。
3. 少数民族学生单科加分:对于一些拥有特殊人才或文化传统的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还会从单科成绩入手。
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语文、数学或外语等学科中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加分政策并非对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适用,而是根据各个民族的情况进行差别化的安排。
此外,加分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标准也会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综上所述,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优惠政策,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化。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加分只是入取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竞争还是要倚重学生的努力和实力。
全国各省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全国各省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4年12月16日和17日,教育部公布了四个关于高考[微博]改革的配套性文件,即《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是对今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的细化。
同时也是教育部指导各省高考改革的操作指南。
其中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加分瘦身意见》)针对近年高考存在的因“加分”导致的造假、舞弊以及全民奥数热等乱象,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此外,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地方性加分项目也要取消。
五部门文件重申了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加分项目。
一、从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谈起当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发布后,在北京不少人看到保留加分的项目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之后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可该取消了吧!因为北京肯定算不上“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这个理解看似合理,但是公众可能并不理解,教育部在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与北京市每年享受高考加分的六七千名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并不是这次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新规定的,在每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都有这样的规定。
五部门这次只是再次重申这个加分项目继续保留而已,并不是从2015年开始对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重新做出了“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限定。
2023年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2023年甘肃高考加分政策2023甘肃高考加分政策甘肃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可在考生统考实际成绩上加一项,作为考生的总分进行投档。
录取与否由高等学校决定。
(1)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注:信息源于网络,具体加分政策及分值以2023年教育部和甘肃省最新政策为准。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调整1、提高烈士子女加分分值。
自2020年高考起,将全国性加分项目“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调整为“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逐步降低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分值。
自2023年高考起,将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调整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
3、逐步提髙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自治州(县)的汉族考生(以下简称“长居汉”考生)加分分值。
自2023年起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两州五县"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
自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即自2023年高考开始),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考生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项目中的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列为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目。
甘肃省高考政策

甘肃省高考政策
甘肃省高考政策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包括考试科目的调整、考试内容的改革、录取政策的调整等方面。
首先,在考试科目的调整方面,甘肃省高考取消了英语口语考试,改为将英语口语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
这一举措有助于减轻考生的考试压力,促进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考试内容的改革方面,甘肃省高考逐渐将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的考试题目减少,增加了更多的应用题和综合性试题。
这样的改革能够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甘肃省高考的录取政策也有所调整。
一方面,高分段预录取政策的实施,使得部分优秀学生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就能提前被大学预录取。
另一方面,甘肃省高考还推行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适当的加分优惠。
此外,甘肃省高考继续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通过建立健全的评卷制度,加强考试监督和评卷质量把关,确保高考成绩的客观公正性。
总体来说,甘肃省高考政策的调整旨在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甘肃省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全文

《⽢肃省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全⽂《⽢肃省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全⽂ 为规范我省公民民族成份管理⼯作,制定了《⽢肃省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细则》,下⾯是细则的详细内容。
《⽢肃省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第⼀条为规范我省公民民族成份管理⼯作,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结合⽢肃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条户籍为⽢肃省的公民适⽤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民族成份,是指在户⼝登记中填写的经国家正式确认的民族名称。
第四条⽢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肃省公安厅负责指导、监管公民民族成份的登记及其他相关管理⼯作。
第五条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亲或母亲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和变更。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母,包括⽣⽗母、养⽗母和与继⼦⼥有扶养关系的继⽗母。
第六条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户⼝登记时,应根据新增⼈⼝⽗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
新增⼈⼝的⽗母民族成份不同的,应当根据其⽗母共同签字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
第七条公民填报的民族成份,应当与居民户⼝薄、居民⾝份证上的民族成份相⼀致。
审核部门依据居民户⼝薄(16周岁以上者应同时提供居民⾝份证)原件确定填报⼈的民族成份。
第⼋条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般不得变更。
未满⼗⼋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次。
(⼀)⽗母婚姻关系发⽣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不同的 (⼆)⽗母婚姻关系发⽣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三)其民族成份与养⽗(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年满⼗⼋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周岁之⽇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次。
第九条公民变更民族成份,未满⼗⼋周岁的,由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申请变更;年满⼗⼋周岁的,由本⼈申请变更。
第⼗条未满⼗⼋周岁的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需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 书⾯提交《⽢肃省公民变更民族成分申请表》;根据⽣⽗(母)的民族成份提交出变更申请的,申请表应当由直接抚养的⼀⽅签字;根据养⽗(母)的民族成份提交出变更申请的,申请表应当由公民养⽗母共同签字;根据继⽗(母)的民族成份提出变更申请的,申请表应当由与公民共同⽣活的⽣⽗(母)与继母(⽗)共同签字。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正常情况下,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20分。
高考政策规定:少数民族高考时使用汉字试卷可加5分,若其在试卷上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进行答题,即可在原来5分的基础上再加5分。
少数民族考生亲属有立过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或是考生为烈士后代的,高考可加20分。
少数民族简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
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
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民族关系: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还有1256个民族乡。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政府。
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
自治地方的数量和
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保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考生加分项目
5月15日,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印发甘肃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决定取消9个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4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保留了个7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2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新政2018年正式实施。
"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精神,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保留的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对边疆、民族、特困地区的考生,采取专项计划、定向招生等政策予以照顾。
同时规定,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不累计,投档录取时只加一项最高分。
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员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