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10期(总第444期)企业管理与发展
【摘要】股利政策是公司的重要财务管理手段,它与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资本权益结
构、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的利益紧密相连。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
场越来越成熟理性,股利政策为更多公司与市场所重视,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文章选取
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为样本,对其股利政策进行研究,对格力电器以前和
现在的股利分配政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实行现在股利分配政策方案的原因及对市
场、公司、中小投资者的影响,最后进行总结、提出建议。
【关键词】股利两大理论;股利政策的类型;多元化发展;资金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8)10-0207-02
1股利两大理论
股利两大理论包括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股利无关论也称完全市场理论,即市场有着强式有效性。股利相关论含有五大理论,即税差理论、客户效应理论、“一鸟在手”理论、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
2股利政策的类型
股利政策共有4种类型,即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其中,剩余股利政策与其他3种不同,其他3种每年都会给股东发放股利,但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各不同。剩余股利政策不能保证一定会给股东发放股利,如果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会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在剩余股利政策下,公司发放的股利是倒挤出来的,公司年底实现的净利润,如果有好的投资项目,根据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与目标权益比重确定留存收益,最后再确定股利发放金额。剩余股利政策在不发放新股票的情况下,不会改变资本权益结构。同样的,这种股利政策会在小投资者之间产生分歧,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小投资者无法知道公司未来运营发展情况。
3格力电器以前和现在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格力电器以前一直奉行高股利分配政策,2014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30元,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可谓中国A股最牛分配方案,2015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201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在2017年4月公布的年报中,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在万众股民期待又一次高股利分配方案时,格力电器却对外宣称股利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此消息一出,引起各界一片哗然,人们纷纷猜想与疑问:2017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本应该延续着高股利分配政策,为什么却不分红,2017年的净利润全部作为留存收益,这样做似乎有悖常理。对此消息最为直接的反应是资本市场。当格力电器不分红的消息一经宣告,格力电器2017年4月26日的股价直接以跌停板开盘,到了当天下午3时收盘时,跌幅高达8.97%,当日资金净流出高达23.56亿元。新宣布的股利分配方案引起了市场巨大反应。自格力电器2017年4月26日的分红方案公布,当天投资者的不理性情绪释放后,造成股价大幅下跌,之后投资者的情绪慢慢回归理性,股价没有出现大幅跳水,走得比较平缓,可以看出一些投资者对此次分红方案还是比较理性的。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以往一直实施高股利政策的格力电器实行剩余股利政策呢?笔者认为,格力电器的背后一定有着众多的考量,或在谋划着一盘大棋,下面我们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4股利分配政策改变的原因分析
4.1市场驱动因素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成为当今开放、包容、强劲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0%。随着改革开放大门越来越宽敞,企业自身面对的危机也越来越大,当我们需要与国外企业一起面对市场考验时,我们是否能“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木前头万木春”?面对国外
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研究
杨恺,胡北忠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作者简介】杨恺,女,河南开封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司理财与税收筹划;胡北忠,男,重庆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207
qiyekejiyufazhan
2018年第10期(总第444期)企业管理与发展
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国内市场,我们的产品是否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竞争剧烈的家电行业,格力电器要脱颖而出,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必须进一步创新产品,适应客户需求。这是由市场因素所决定的,中国产品由之前的投资驱动转为现在的消费驱动,企业制造的产品更加考虑消费者的感知、感觉、感受和反馈。同时,家电行业需要进行消费升级,因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不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实用性功能,还注重其他功能的改善与追求。企业对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就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说过:“我们的产品在研发投入上从不设上限。”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筹措方式主要从外部筹措和内部留存收益中拿出,与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方式相比,从自有资金中拿出资金进行投资,不会产生新的负债。
4.2公司自身发展需求
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空调销售量稳居全国第一,空调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空调产业可谓格力电器的半壁江山,为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做出不小贡献。尽管空调产业给格力电器带来不少荣誉,但它也限制了人们对格力电器的想象力,当提起格力电器时,人们往往只想到空调产业。2015~2017年,空调占格力电器主营收入的比例高达80%,几乎是美的集团这一比值的2倍。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同为我国家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什么空调产业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结构不同,美的集团一直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虽然格力电器近年来也进行多元化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多元化发展的成效不够明显。由于处于多元化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产业升级,为此2017年格力电器在年报中称“不进行股利分配”,将留存的资金进行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4.3公司自身资金情况与权益结构
为了满足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格力电器进行了不少并购,众所周知的是珠海银隆合并案件。格力电器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16年对珠海银隆进行并购,但是自合并后,珠海银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频频爆出财务危机,拖欠员工工资、裁员等负面消息不断,巨大的资金链缺口导致格力电器“造车梦”阻力重重,投入大量资金,成果却难以令人满意。手机市场是格力电器扩张的一个方向,为此格力电器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直到今日也未见格力手机进入市场,
可见格力电器进军手机市场效果甚微。格力电器的“造车梦”与“造手机梦”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带来负效果。由于近两年格力电器多元化发展之路不理想,许多投资者对格力电器持观望态度,格力电器想要从外部筹措大量资金非常困难。如果从外部筹集大量资金,公司每年需要偿还高额债务,会改变公司的资本权益结构,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格力电器采用剩余股利政策,不仅能够满足公司发展资金需求,利于结构调整,还不用偿还高额利息,也不会改变资本权益结构。
5对公司投资成长性的影响分析
在这个“资金为王”的时代,资金流充裕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2017年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变,短时间内也许会对公司股价造成波动,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给公司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有利于企业多元化发展。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面对市场危机,格力电器可以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运用计提风险准备金来化解危机,保证资金流充裕,从而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格力电器为了自身发展需求,2017年进行剩余股利分配政策,这一决定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公司发展,但会影响希望分红的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因此,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兼顾各方面利益,处理好中小投资者短期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关系。格力电器现在处于发展转型期,企业内外均面对许多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但我们相信格力电器一定会突破瓶颈,在附有“空调”标签后有更多的标签,给人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不仅是“Made in China”,更是“Imagine in China”。
参考文献
[1]沈艺峰,沈洪涛.公司财务理论主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管理科学文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孙茂竹,王艳茹,张祥风.从博弈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决定[J].会计研究,2006(8):60-66,97.
[责任编辑:高海明]
208
qiyekejiyufa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