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瑶里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市瑶里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间,恩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了多个战争时期,铸就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恩施地区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万青壮年参军参战,12000多位先烈血洒疆场,100多位将领转战深山峡谷,留下革命遗址300多处和众多的革命文物。
抗日战争期间,恩施是国共两党省级机关所在地,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2.4万平方公里的恩施,是革命者用鲜血染红的土地,沉积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革命前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情怀,不畏强敌、钢铁意志、不怕牺牲的革命气节,藐视困难、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构成了恩施红色文化最本质的要素,这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恩施的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运用,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实效。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抓实这项工作,让红色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至党的自身建设服务,个人之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比如:保护好红色文化的载体———重要革命遗址和重要革命文物;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纳入建设文化大州规划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整理、甄别革命斗争史料;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史研究、注重党史资料的分类集成;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提倡在党员干部中普及地方党史常识,激励干部“用苏区精神建设苏区”;在青少年中传播地方党史知识;在文学创作中渗透红色文化,努力让恩施的红色文化上影视荧屏;在大兴旅游业中注入红色文化因素……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印证价值功能。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
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
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载,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籍烈士就达25万之多。
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其一。
其二,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是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
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作为景德镇人民的一份子,我希望充分传承景德镇的红色文化,让家乡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通过我多日的考察和调研,整合出景德镇瑶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感触颇多。
景区一瞥
瑶河流域是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就产于瑶里附近的高岭山。
在瑶河沿岸的山水之间,既有多处瓷业生产基地――矿坑、窑址和作坊,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水运码头、古驿道,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商业码头、集镇、村落。
瑶里原名窑里,正由窑而得名。
近代之后,由于地处山区,又远离任何一条现代交通线――公路、铁路,瑶里进一步衰落,她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凝固和尘封,被世人所遗忘。
但正因为她被遗忘了,她的自然环境和聚落风貌都保存得较为完整,非常具有观赏性。
奇岩飞瀑,原始森林,江南古祠,明清建筑,古窑遗址,革命旧居无不让你流连忘返。
瑶里古建筑群:瑶里村古建筑群规模庞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明清商业街、宗祠、进士第、大夫第、翰林第、老屋、狮冈胜览等。
其中以一步岭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这里集中了一步岭牌楼、老屋、大夫第、狮冈胜览等。
瑶里历史上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境大米,木柴 ,茶叶,茶油的集散地,还是景德镇通往浙江,安徽的古道。
村中敬义堂是瑶里新四军留守处1938年陈毅同志在此组织了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
在瑶里峡谷有气势磅礴的高际山瀑布。
宽30米的瀑布,从60米的峭壁上倾泻直下。
银纱飘渺,云雾蒸腾,声憾山谷。
水石相搏,珠玉飞溅,景色万千。
瑶里还是避暑的佳处。
此处所产浮瑶仙芝绿茶为中国十大文化名茶之一,瑶里崖玉绿茶则为:94北京中国国际饮品及技术博览会金奖。
[1] 与自然景观相对应的是文化景观,他们是人类的文化在地球表面的印记。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的性质加以创造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景观必须与文化现象相区分,文化景观必须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但是从旅游的角度,我们说人文景观,于是我们将人文景观细分为建筑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等。
瑶里古镇区是瑶里人文景观的典型代表,当然本文所指的人文景观还包括瑶里其他地区的景观。
瑶里瓷茶古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从西汉建镇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这里荟萃了明清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等众多人文景观。
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信步在古镇青石铺就的街巷中,会使您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
景德镇的瑶里古镇不仅有着美好的文化也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
瑶里是著名的皖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并将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为了胜利完成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新四军高级将领陈毅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亲临瑶里指导。
整编工作分统一番号,思想整顿,加强军事训练,扩编等四步进行。
1938年1月,新四军在瑶里“敬义堂“设立了招兵处,并分别到祁门、休宁、至德和浮梁、景德镇的广大农村城镇宣传,十多天扩军200多人。
部队在整编期间,召开了边区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干部会,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改编的决定和南方
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具体指示,同时宣布成立皖赣浙省委,以李步新为书记。
陈毅在瑶里程氏宗祠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经过整训改编的“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于同年2月底开赴安徽县岩寺。
3 月中旬,根据新四军军长叶挺命令,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陈毅为第一支队司令员。
不久,这支部队便离开了皖赣边区根据地,奔赴了抗日前线。
留下的部分人员,设立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处理善后事宜。
留守处旧址,现已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1988年5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瑶里建了一座“新四军瑶里改
编“纪念碑。
陈毅之子陈昊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领导和省、市、县领导数百人加了揭碑仪式参
红色资源是人民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要好好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