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岗位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0c650f84254b35eefd34e5.png)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个好的护理论文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
下面给大家带来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_护理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1护理论文选题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16、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17、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18、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19、护理信息干预产妇家庭支持系统对预防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2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岗位工作分析21、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22、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23、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4、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25、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2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进展28、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29、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30、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31、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32、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33、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34、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35、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6、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37、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38、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39、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40、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41、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42、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43、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44、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45、疼痛信念及其相关评估工具的发展与展望46、延续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47、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48、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49、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50、日本老年护理法律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老年护理法律制度的建设自考护理论文题目1、护理本科生参与迷你临床演练评量的质性研究2、规范化压疮护理体系的构建3、国内外延续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4、实习后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影响因素分析5、我国老年康复护理发展趋势6、养老院护理员关怀能力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7、国外长期护理模式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启示8、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9、浙江省养老护理员培训标准构建研究10、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1、科技期刊在推动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护理管理》的实践探索12、 1例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肱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肢严重出血的救治与护理13、 2例Ⅲ级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局部病灶切除及皮肤移植术的护理14、 1例新生儿幽门闭锁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的护理15、基于患者分类配置泌尿外科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16、吞咽障碍护理门诊的构建17、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18、延伸护理服务对军队老干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的影响19、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定点专护机构运行模式探讨20、不同生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21、护理实习生工作投入与职业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22、护理专案改善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23、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损伤及其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现状24、 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进展25、全员参与原因分析模式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26、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溢出效应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27、舒适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28、生物酶类消毒剂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29、品管圈管理在经鼻导管规范化护理中的效果观察30、家庭主要照护者对早产儿连续护理认知水平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测31、临床护理微课程的建设及应用现状32、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分析3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情绪及疼痛影响3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35、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评价36、应用Delphi法构建终末期肾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评估体系37、构建中国特色磁性护理工作环境的研究进展38、集束化护理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事件的干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调查39、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建立住院患儿跌倒/跌伤预防护理流程40、中医情志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影响41、综合护理原则及其临床应用42、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的实践43、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员配置及职业知识技能现状调查44、 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45、保障病人导管安全护理风险的预测预警预控系统的研发与运用46、美国人文护理实践与人文精神培养对我国人文护理发展的启示47、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48、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49、罗杰斯整体人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50、脑卒中预防及护理的现状与展望护理心理学论文题目1、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中的应用3、协同护理程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4、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5、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6、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7、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8、音乐治疗辅助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9、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分析10、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产妇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11、心理护理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12、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13、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4、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15、特异性心理辅导对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弹性的探究16、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17、投诉护理缺陷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的质性研究18、老年男性冠脉介入围术期心理护理19、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20、优化人力资源利用对儿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21、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分析22、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评价23、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24、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影响分析25、心理护理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实效性探究26、长远航舰员的便秘与焦虑状况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27、实习护理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28、浅谈8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护理体会29、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理管理30、循证护理模式对急诊创伤患者心理护理的影响31、心理护理联合蜡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32、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33、 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及疏导对策34、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35、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36、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37、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38、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转归的影响39、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40、心理护理减少糖尿病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住院时间的分析41、循证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42、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43、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44、心理契约理论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45、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的近5年临床心理护理研究热点分析46、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47、护理本科生班级心理氛围与专业认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48、聚焦解决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49、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分析50、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1bcf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2.png)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随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培训效果评估已成为企业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判断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优化培训计划和提升员工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对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企业实施有效培训效果评估提供指导。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通过收集参训人员的意见、感受和观点,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看法,从而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定量评估则采用数学方法和技术,收集和分析与培训相关的数据,以量化的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定性评估方法的运用流程包括:在培训结束后,向参训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或进行访谈,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定性评估结果。
定量评估方法的运用流程为:收集与培训相关的数据,如参训人员的考试成绩、培训后的工作表现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定量评估结果。
定性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参训人员对培训的感受和看法,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在于:评估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定量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可以客观地评估培训效果;缺点在于:难以收集到与培训相关的全部数据,评估结果可能不完整或不准确。
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对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考试成绩分析等;对于培训内容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如访谈、焦点小组等;对于培训迁移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基于数据的评估方法,如工作绩效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企业可以了解培训效果的具体情况,包括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59a1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1.png)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一、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后,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使用和管理,并遵循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原则。
二、结合本院实际,按照护士岗位责任不同,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使用:N0级即助理护士及有执业资格参加工作1年内护士;N1级即工作1-5年护士、工作1-3年护师;N2级即工作3年以上护师、工作5年以上护士;N3级即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聘任专科护士岗位;N4级即聘任副主任护师以上。
三、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培训,N0级、N1级护士着重进行基本护理能力的培训;N2级护士着重进行护理重症病人所需能力的培训;N3级、N4级护士着重进行整体性护理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科学研究和专科护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培训。
四、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进行工作质量考核,科室每月对各层级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优、护士晋升及解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科室质控小组履行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考核职责,督促完成各层级岗位职责。
六、N3级、N4级护士应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专科学术活动,积极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并撰写论文,参与护理科研。
医院个人信息管理工作计划三篇
![医院个人信息管理工作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9b81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c.png)
医院个人信息管理工作计划三篇最新医院个人信息管理工作计划三篇2024年将是我院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的一年,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更好的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服务,主要计划如下:一、完成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整合现有各种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工作,结合应用的实际情况,满足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
二、不定期对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异地实时备份做相关具体实施计划。
四、配合相关科室完成机房UPS的招标、采购、上线等工作,确保机房核心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五、按照院领导指示完成机房消防设施的前期调研工作,及下一步招标、采购、安装工作(同时申请更换中心机房门窗)。
六、计划申请采购内网核心交换机一台,与现有核心交换机完成双备工作,预防因单核心点故障而导致的系统故障。
七、配合临床科室完成临床路径软件前期准备、培训、上线等工作。
八、做好医院网站信息发布维护工作。
九、定期加强对我院临床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及信息系统平时操作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临床各科业务的正常开展。
十、做好各种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种统计报表。
十一、加强病案的回收工作,做好病案的整理、上架、借阅工作,确保每一份病案无损坏、无丢失,为下一步病案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定期安排病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兄弟医院的管理经验十二、做好各项管理工作1、科室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为保障数据安全,明确权限划分,设立监督机制及管理办法。
2、设备管理,定期检查、保养,做好设备的检修记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实时跟踪医保、农合接口工作,保证医保、农合病人结算及时、准确。
4、加强学习培训,尽可能参加信息化相关培训及会议,开阔视野、学习技能。
5、合理分配、使用信息化资源,尽可能为医院节省成本支出。
十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__医院信息科2024-12-20在市、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医院认真贯彻__年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方向,狠抓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00a97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6.png)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2篇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应用的交叉学科。
该专业的学生将接受医学和信息工程的知识训练,具备医学背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以下将探讨该专业的就业方向。
一、临床信息系统工程师临床信息系统是指以电子医疗记录(EMR)、医嘱管理系统、患者管理系统等为基础的信息化系统。
临床信息系统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以及维护这些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以支持医生和护士的临床工作。
他们与医院管理层、医生和护士紧密合作,了解其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定制和优化。
此外,临床信息系统工程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保证系统的有效使用。
这一岗位需要医学背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很适合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二、医学图像处理工程师医学图像处理工程师是负责处理医学图像(如CT扫描、MRI等)的专业人士。
他们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增强、分割和诊断医学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病情。
医学图像处理工程师需要掌握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学、解剖学等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相关的医学和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他们从事医学图像处理工作。
三、医学大数据分析师医学大数据分析师是负责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的专业人员。
医学领域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挖掘。
医学大数据分析师需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统计学等能力,同时也需要了解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医疗数据挖掘出规律和趋势,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数据分析的技能,从事医学大数据分析工作。
四、医学设备研发及项目管理医学设备研发及项目管理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另一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医疗设备研究机构等单位从事医疗设备的研发和项目管理工作。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及晋级标准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及晋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754d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c.png)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及晋级标准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护士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制定并执行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及晋级标准势在必行。
二、培训管理制度1. 岗位分级为了提供更精准的培训和晋级机会,护士岗位应根据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等方面设立不同的层级。
常见的护士岗位层级可为初级护士、中级护士和高级护士。
2. 岗位培训计划每个层级的护士都应制定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以满足其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求。
培训计划应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等内容,并根据护士不同层级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3. 培训资源支持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具、实验室设备、模拟病人等。
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源,可以确保护士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充分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培训方式岗位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课堂培训、实践操作、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等。
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护士的学习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5. 培训评估与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对护士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和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通过考试、评价、实践操作等方式对护士的培训成果进行检验和确认。
三、晋级标准1. 初级护士到中级护士的晋级标准初级护士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一定年限,且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后,可以晋升为中级护士。
晋级标准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情况、职业素养等。
2. 中级护士到高级护士的晋级标准中级护士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一定年限,且通过更高层次的培训和考核后,可以晋升为高级护士。
晋级标准应更加严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科研能力、健康管理能力等。
3. 晋级机会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为了保证晋级机会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晋级评审机制,并及时公布晋级标准和晋级流程。
护理信息技术
![护理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130d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6.png)
护理信息技术结合点
数据共享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医疗 数据和护理数据的共享,提高 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协同性和效
率。
远程医疗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 医疗和远程护理,为患者提供 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电子病历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子 病历的记录和管理,提高医疗 和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护理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智能 护理和智能诊断,提高医疗和
信息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 种技术的总称,包括计算机技术、通 信技术、传感技术等。
信息技术在护理中主要用于数据管理 、信息共享、远程医疗等方面,提高 了护理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技术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 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医疗护理领域 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护理基础知识
患者健康教育系统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患者随访系统
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 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为后续 治疗提供参考。
患者健康监测系统
利用可穿戴设备等手段,实时监测 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健康状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04
护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护理定义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是医 疗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护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电子病历、护理管理、远程医 疗等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护理信息技术研发
加大对护理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 ,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甲医院护士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护士岗位培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f48e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8.png)
三甲医院护士岗位培训管理制度根据《护理学继续教育试行办法》卫继委发[1997]9,《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实施医疗机构护士岗位管理的通知》川卫办发[2013]43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及学科发展现状制定本制度。
一、对象本制度适用对象为经人事部正式招聘录用,签署劳动合同书的护士。
二、培训项目(一)上岗培训1. 岗前培训:指新进护士的岗前培训,包括人事部和护理部提供的岗前培训课程和科室提供的岗位适应培训。
培训内容为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医院科室工作环境、重要工作流程等。
2. 岗位适应培训:指护士有科室轮转,变换新工作岗位,长时间休假、外出学习等回科室上班时,科室应提供一定时间和内容的岗位适应培训。
培训内容为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科室工作环境、工作制度与流程、专科护理知识与技术等。
(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护理工作需求的护士终身在职学习,培训方式以院内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自学等多形式结合。
培训要求应体现岗位工作需求,根据护士专业能力实施分层培训。
院内培训主要项目为:1. 低年资护士培训(N0-N2):针对新参加工作1-3年的大专、本科学历护士的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参加本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外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或有同级别医院工作经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护士根据情况选择相应课程培训。
2. 专业能力培训:指护理部定期开展适应临床护理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护理新理论、新技术,专科护理新进展、安全与质量管理等专题培训。
N3-N4级护士每年须完成至少15分的院内培训学分。
3. 机动库护士培训:针对机动库护士开展岗位适应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急诊急救、常见疾病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等。
(三)专科岗位培训1. 专科护士培训:护理部根据医院及科室学科发展需要,设立独立专科护理岗位,对符合该岗位胜任能力的护士提供院内或院外的专业培训。
包括伤口-造口护理、静脉输液护理、癌痛-姑息护理、肿瘤康复与心理支持护理等。
所有从事专科护士岗位的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并获得资质证书,已获得证书并从事专科护士工作的护士每年需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
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b973a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根据护士的层级和岗位职责,制 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学
习、实践操作、进修学习等。
考核标准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对护士的工 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工作质 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
考核结果运用
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薪酬、 奖惩等挂钩,激励护士不断提高自 己的工作表现。
护士岗位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
护士岗位职责与要求
岗位职责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 作内容,确保护士能够全 面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 要求。
任职要求
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 ,制定相应的任职要求, 如学历、工作经验、专业 技能等。
培训要求
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 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要求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 服务水平。
护士岗位培训与考核
数据支持。
工作模式变革:远程护理、在线咨询 等新模式将对岗位设置提出新要求。
发展方向与趋势
个性化护理:基于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护士岗位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团队协同合作:未来护理工作将更加 强调团队间的协同与配合。
失败案例
问题一
岗位设置不合理,导致人力资源 浪费或不足。
问题二
培训与发展机会少,护士专业技 能和服务水平有限。
问题三
绩效管理不科学,存在不公平和 激励不足的问题。
失败案例
问题四
团队氛围不佳,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改进措施
重新评估和调整护士岗位设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培训和发展投入,提升 护士专业水平;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公平、激励性的考核机制;促进团队沟 通和协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与 思考
目录
Contents
• 护士岗位管理概述 • 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 • 护士岗位管理的思考 • 护士岗位管理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3dd6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f.png)
人才是护理发展核心竞争力,构建一套科学的护理培训体系对护理人才培养及护理学科发展十分重要。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强调,医院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训制度。
传统的培训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过分追求将讲解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呈现,只重灌溉、疏于引导,只重传受、忽视探索,只重理论、忽视实践;护士被动地学习,培训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不明显,整体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医院对护理培训的内容、模式、培训结果的评价总体上尚未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培训管理体系。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本院1 300余名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本研究以《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基于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利用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DCA管理工具构建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并实施于临床培训管理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朱新青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案例背景:模式介绍1 构建体系目标及主体架构(图1)2 方法与实施过程2.1 护理培训组织建设成立护理培训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副主任专职分管培训,制定工作职责及工作方案。
为每位护士建立培训档案。
2.2 培训制度建设制订学员管理、讲师管理、课程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护理部、大科、病区三级培训管理遵行PDCA 循环,培训落实率达到100%。
2.3 讲师队伍建设护理部通过科内推荐、护理部考核、授课比赛、技能比赛等形式从优秀护理骨干中选拨护理讲师,培训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护理讲师从授课技巧、授课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护理讲师具备良好的培训能力。
2.4 培训课程建设2.4.1 理论课程库护理部根据岗位需求及各专科培训大纲要求,制定出公共理论、专科理论等内容,讲师队伍负责制作课件,培训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
2.4.2 操作技能课程及视频库成立64项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安全护理操作技能小组,组长及秘书负责制作课件及视频。
ICU护士工作职责
![ICU护士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f92d9e1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b.png)
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36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肠外营养治疗;5、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6、掌握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胸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变化。
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等.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输液治疗、微量药物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
5、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施呼吸机治疗。
6、掌握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气管切开术、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的配合技术。
7、熟悉多脏器的支持技术,如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起搏技术等。
8、具有各专科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二、工作标准1、通过ICU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考核.2、熟练掌握ICU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3、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ICU制度和操作常规。
4、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和富有爱伤观。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血透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血透室护理人员必须依法执业,持证上岗.工作一年及以上的护士须持有上海市血透质控中心《培训合格证书》。
2、首次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护士,必须在专职老师带教下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3、严格执行岗位制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性.4、熟悉各种透析方式的原理,熟练掌握各种机型透析机的操作规程、报警识别及紧急处理。
5、熟练掌握各项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操作及治疗过程的监护和护理。
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7d456f7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e.png)
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4名,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培训以及管理方式。
研究组患者采取岗位分层管理模式。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可知,采取岗位分层管理以及培训的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以及重症护理质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更优。
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选取了在我院进行护理的患者共264例,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下的满意率为9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
结论:对于护理人员实行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临床效果护理人员的培训需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能力以及认为素养,使之更能够使用临床护理的需要。
但是如何对于护理人员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选取合适的模式规范其职业生涯,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向好发展路径探索仍需深入[1]。
本文主要探讨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现在研究已经结束,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4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均超过一年。
将94名护理人员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47名,男性13名,女性34名,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8.9±3.2岁。
对照组护理人员47名,男性15名,女性32名,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7.6±3.5岁。
经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资料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培训以及管理方式。
研究组患者采取岗位分层管理模式。
首先对本组成员的学历、职称等进行统计,并全面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317护”平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
![“317护”平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2707eb5727a5e9846a613a.png)
“317护”平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8-02T13:46:58.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作者:闫医威景晓莉[导读] 探讨“317护”平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护理部分层培训考核方案闫医威景晓莉(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7)【摘要】目的:探讨“317护”平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护理部分层培训考核方案,通过“317护”手机APP平台建立护理培训资料库,采用线上培训模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培训依从性、培训率以及对培训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的差异。
结果:应用“317护”平台培训后护理人员参与培训依从性、培训考核结果及对护理部分层培训管理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317护”平台应用到护士分层级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了护里人员培训依从性及培训率,提高了护士对培训管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317护; 护士; 分层级培训【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372-02护士分层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护理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是护理改革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需要[1]。
分层级培训与考核使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患者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2]。
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将为护士在岗培训工作开辟新途径[3]。
为了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我院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自2017年3月以来,加用了“317护”平台进行护理人员分层级在职护士的培训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2200张,护理人员1489人,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5.5±1.3)岁。
文化程度:中专学历25名,大专415名,本科及以上1049名。
智慧护理专业实习报告
![智慧护理专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2863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0.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智慧护理作为新兴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体验。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护理发展趋势,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10月至12月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智慧护理专业实习。
二、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为我国一所知名的三甲医院,拥有先进的智慧护理设备和丰富的护理经验。
医院设有智慧护理中心,负责智慧护理项目的研发、实施和推广。
三、实习内容1. 智慧护理系统操作培训实习期间,我接受了智慧护理系统的操作培训。
该系统主要包括护理工作平台、移动护理终端、智能床、智能护理机器人等。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以下内容:(1)护理工作平台:了解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护理任务管理、患者信息管理、医嘱执行、护理记录等。
(2)移动护理终端:学习使用移动护理终端进行患者信息采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操作等。
(3)智能床:了解智能床的功能,如自动调节床位高度、倾斜度、呼吸机等,以及如何进行智能床操作。
(4)智能护理机器人:熟悉智能护理机器人的功能,如药物配送、生活协助、康复训练等,以及如何与机器人进行互动。
2. 智慧护理实践操作在培训结束后,我开始参与智慧护理实践操作。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1)协助护士使用移动护理终端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护理工作平台。
(2)配合护士进行患者护理操作,如给药、注射、伤口换药等,并使用智能床辅助操作。
(3)协助智能护理机器人进行药物配送、生活协助等工作。
(4)参与智慧护理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如宣传智慧护理理念、培训护士使用智慧护理设备等。
3. 智慧护理项目研究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智慧护理项目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我参与的两个项目:(1)基于大数据的患者护理需求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数据,为护士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智慧护理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研究:探讨智能护理机器人如何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信息化平台在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在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b15f1816fc700abb68fca0.png)
resource
management.Methods: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nu鸺ing staff recruitment,online
learning,training,assessment,performance,integrated management,implementation of
3.1
3.2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依托计算机平台,使管理者 对全院护理人员信息情况一目了然,信息整合能力也随之增 强,发现问题做出相应反应也就及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例 如:当某科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护理人员紧缺,不能维持正常 工作,管理者就可通过信息化平台,查阅到人员相对宽松的科 室,进行人员调配,使工作正常进行。此外,还可对工作绩效 评价和工作计划制定等做出微调,使之更合理和切合实际。 3.3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化管 理,对护理人员的学习、工作、考核、薪酬等真正做到了公平 化、合理化、公开化,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 性。信息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专 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 主动性。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 化、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给护理事业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系统研发势在必行。医院管理者应该站 在医院发展的战略角度,审时度势,加快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 信息化建设。
075000)
new
Objective:Along
with the”Labor Contract Law’。,the formal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regulalions and
mol-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
![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7462e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医疗卫生行业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而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人员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岗位培训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更新知识和技能。
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新的疾病诊疗方法、药物研发成果、医疗设备的应用等都需要医疗卫生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
通过岗位培训,他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为患者提供最前沿、最有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岗位培训能够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素养。
这包括增强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再者,培训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能够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于医生来说,培训可能涵盖最新的疾病诊断指南、手术技巧的提升、临床用药的规范等。
护士的培训则可能侧重于护理技能的精细化、患者心理护理、病房管理等方面。
而药剂师需要了解药物的新进展、合理用药的原则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
培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仍然是重要的方式之一,由专家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示范。
此外,线上培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
通过网络平台,医疗卫生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培训资源,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学习。
实践操作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让参与者在实际场景中练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为了确保岗位培训的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未达到要求的则进行补考或进一步的辅导。
同时,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至关重要。
师资应当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组成。
他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善于传授和引导学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78 ・
2 0 1 3年 9月 第l 3卷 9期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S e p, 2 01 3
V0 1 . 1 3 No . 9
J o u r n 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信息管理 ・
护 士 岗位 培 训 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研 发 与应 用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f v e T o d e v e l o p a n d a p p l y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o f n u r s e s i n s e r v i e e t r a i n i n g , S O a s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r a t e a n d
培训率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 ( P< O . 0 1 ) 。结论
护士岗位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是科学 、 规范的管理体系 , 可提高培训管理效率和效益。
【 关键词 】 护士; 岗位培训 ; 信息系统 ;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 C 9 3 1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3 1 5 x( 2 0 1 3) 0 9— 0 6 7 8—0 3
敬 洁, 温 贤秀 , 孙 晓燕
建立护士 岗位培训管理信息体系 ,
提高 了管理效率 、 各级各类 岗位
【 摘 提高各级各类护理岗位培训 的落实率与效果。方法
对护理人员基本信息 、 培训计划与课程 、 培训考勤 、 培训档案 、 考试 考核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
e f f e c t s i n s e r v i e e t r a i n i n g f o a l l k i n d s a n d l e v e l s f o n u r s i n g p o s t s . Me t h o d s Th e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o f n u r s e s i n s e r v i e e t r a i n i n g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t h e b a s i c i n f o m a r t i o n f o n u r s i n g s t a f f , t r a i n i n g p l a n s a n d c o u r s e s , t r a i n i n g a t t e n d a n c e r e c o r d s, t e s t s a n d t r a i n i ng e f f e c t e v lu a a t i o n w e r e r e c o r d e d wi t h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l n e n t . Re s u l t s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e f f i c a c y,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r a t e o f i n s e r v i e e t r a i n i n g o f a l l k i n d s nd a l e v e l s f o p o s t s , a n d p e r f o ma r nc e s o f k n o wl e d g e nd a
s k i l l s o f n u se r s w e r e l a l i mp r o v e d( P<0 . 0 1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i fo n ma r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o f n u r s e s i n s e r v i c e t r a i n i n g i s a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h a l o f Nu r s i n g A d n i f n  ̄ t r a i f o n. 一 2 0 1 3 , 1 3( 9 ): 6 7 8 .
Nu r s i ng De p ar t me n t , S i c h u a n Ac a d e my f o Me di c a l S c i e nc e s / Si c h ua n Pr o v i nc i a l Pe o p l e Ho s pi t a l , Ch e ng d u 61 0 0 7 2, Chi 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