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二定律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物理(通用类)第一章第五节。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选用及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各环节进行本次说课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核心地位是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基础性作用是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犹如高楼大厦之地基.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以上一节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将重点和难点定为:①重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这一重点依据是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地位决定的。

突破方法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举例来突破。

②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及由牛顿第二定律比列式引出数学表达式

这一重点依据:如何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是学生弱点。

突破方法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来突破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情分析我分我两部分,非智力因素和知识基础

非智力因素是防建专业和电器专业的学生们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具有团队精神。

知识基础是在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已定性地了解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学生很自然地就急于知道“加速度、力、质量是不是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三、教法选用和学法指导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于是我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对于本课题我将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指导性发现法: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

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获取知识。

3、讲授教学法:针对课本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讨论情况,进行

必要的补充说明。

学法指导: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2) 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设置难关“逼

迫”学生要想要说。

3)提供成功的机会:赞赏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通过本节课能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并且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自主学习,获得新知。3、分析讨论,理解新知。4、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第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男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

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2、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展示上节课实验结果a-f图像和a-1/m图像,展示思考的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表达式如何表示,各符号表示什么?

(3)表达式中的各物理量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33-34页内容,并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 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k为比例系数。

(3)取力的单位为:牛顿,质量的单位为:kg,加速度的单位为:m/s2。

讨论:k为何取值为1?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最后总结:牛顿第二定律可简化为:F=ma。

目的:设置这个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敢想敢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3、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1)讨论a和F合的关系,分析讨论以下6个问题?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同时性和对应性。

我设计这六个问题的目的:

1.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2.对所学新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问题

例1:刘翔的质量为80kg,在起跑时的爆发力达到了1600N,其他力不计。那么他在起跑的加速度是多大?如果起跑时受到的水平阻力为200N,那么起跑加速度又为多大?

例2:“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航天科学家自主研制成功的,火箭起飞质量为4.6× 105kg,发动机推力达5.92× 106N,那么它起飞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

1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