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错题(知识点4“种群”应改为“群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知识点】
1.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高等动物常用标致重捕法调查。
2.生存斗争:生物与环境的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捕食、竞争、寄生)。
3.湖泊→沼泽→湿地→草原→森林
4.演替是种群
..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5.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一直存在,它贯穿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6.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后期又缓慢。
7.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习题】
1.(课时 P77 T5)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 A.死亡率降低 B.出生率高 C.牛群基数大 D.雌牛比例大
2.(课时 P79 T3)2005年3月9日,广州增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废纸中截获入侵红火蚁。
若其流入增内适宜的环境中,其种群增长曲线是()
3.(课时 P79 T9)(双选)下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B.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C.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和死亡的个体数
D.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
4.(课时 P79 T10)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2 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
B.t4~t5 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1~t3 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
D.t3~t5 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5.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
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曲线BC 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和用血球计算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6.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群落中共存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
则甲、乙图的种间竞争
强度应该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 D.不能确定
7.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
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
B. ;
C. ;
D.。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8.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9.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判断正误)
①生长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②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11.(双选)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
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
次为a、b、c,见下图。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2.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
绿化用草坪
不但需要大量灌溉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材料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著名旅游景区泰山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现在山上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的森林多为上世纪50年代种植的人工林,海拔800米以下几乎都是刺槐,挤占了泰山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
(1)材料一中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演替不同,自然演替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刺槐在泰山当地无节制繁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会导致当地______________丧失。
自然林往往有病无灾,而人工林则往往会爆发严重的虫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自然景观设计师,该如何对城市进行绿化设计?
13.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 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 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 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 20 mL ,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答案】
1.D
2.A “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为定值
3.AD 两条曲线之间的数量差异就是由于环境阻力造成的,其中不仅有迁出率和死亡率的升高,还有出生率的下降。
在“S”型曲线中,随种群数量的增长,资源、空间的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从而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的最大承载量即环境容纳量(K值)时,维持相对稳定。
4.C 甲不一定呈“S”型增长
5.(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
6.B 生活习性越相近,竞争越激烈
7.(1)3 2 1 4
(2)食物竞争使大草履虫死亡
(3)寄生关系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4)②、④
(5)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8.C
9.C 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增<<减
10.×(生长素:吲哚乙酸;生长激素:蛋白质);√
11.AC C:A组→B组(K值最大的环境最适宜)12.(1)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物质、能量的利用率逐步提高次生演替
(2)刺槐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并且没有天敌生物多样性植物单一,控制害虫的天敌很少
(3)根据群落演替的自然规律,选用当地原有的植物,合理安排草本、灌木、乔木比例,增加物种丰富度,合理安排生物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合理即可)。
13.(1)出生率和死亡率;30只/mL
(2)①d和e;水平②b和f
(解析)单独养:甲乙丙
“S”“S”“S”
a c.d.e
∵乙单独养时比f好
∴乙对应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