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志愿服务】-我国医务社工工作及志愿服务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医疗、卫生、保健领域, 协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 等多方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注意对影响健康的 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积极开发社区与社会资源,促进对疾病的预防 和对健康的保护。
3、医务社会工作者: 遵循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医务社会工作 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几个概念
资料来源:《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志愿者服务实用指南》(文匯出版社)
1、社会工作(Social work): 指非营利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 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和多方协同。
2、医务社会工作: 狭义:在医疗机构中围绕医疗过程所开展的社会工作,其内容主要是 协助患者与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协调医患关系,发 掘与提供患者所需的社会资源,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等。
➢至今,美国成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最高、实务最发达和最活跃的研 究中心。
台湾地区
国内及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1949年:台北医院首先成立社会服务部; 1967年:台湾省立医院普遍成立社会服务部; 1983年:台湾成立医务社会服务协会,于1991年更名为医务社会工作协会; 1985年:社会工作被纳入医院评价标准; 1989年:正式开展医院社会工作; 1990年:台湾颁布的医院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设立社会工作部是必备条件。
5 2011年10月,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
意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6 2012年3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也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 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 作专业人才队伍,使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007年7月,卫生部人事司组织和承担的《全国卫生系统社会
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岗位设置政策研究》 报告出炉,标志着医务社工工作开始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 管理的议程。
4 2009年4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中提出,为了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开展医务 社会工作。这为医务社工工作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0世纪30年代,各大医院纷纷建立了医院社会服务部。
1931年 南京鼓楼医院、 上海红十字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 重庆仁济医院
1934年 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有30个专业 人员,分派到各个科室和部门1— 2名,社会工作者主要“为每一个 人找到他在世界中的位置”。
1930年 济南鲁大医学 院附设医院
1932月 南京中央医院
她于193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名为《医务社 会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与专业训练》文章,科学总结了医 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创建初期主要借鉴西方工作模式。 •主要职责有:为患者解决因疾病而带来的问题,如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心理问题 和出院随访等,还协调医院寻求血源,解决医院用血困难等。 •当时社会工作部有规范的查访、讨论、督导和带教制度,有明确的等级和严格的入 行规定,为协同医院了解患者社会情况、解决患者社会困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 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地区
• 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深受英国的影响。 • 1939年:由一位英籍人士和四位华人开始了主要以物质和经济援助、辅导、服 务转介和志愿者协调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工作。 • 70年代: 进入黄金时代,社会工作许多服务模式开始创建,包括医务社会工作。 • 1982年:政府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被纳入社会福利署的管理范围,医务社会工 作得到大力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的萌芽和诞生
➢最早萌芽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开办的慈善服务和医疗救助。 ➢16世纪,英国的“施赈者”在医院里做救济贫困患者的工作,成为医务 社会工作者的雏形。 ➢1894年,英国伦敦慈善组织会社(C.O.S)率先向皇家医院派遣女施赈 员,标志着医院社会工作正式诞生。
➢1905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卡博特博士聘请一位社会工作者,标志着美国医 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20世纪40年代,社会工作者走出医院,进入家庭、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群, 服务已超出医院范围。 ➢20世纪70年代时,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改进,医务社会工作扩 大到对健康的保健与促进,覆盖健康照顾与健康相关的所有领域。
国内情况
1920年,浦爱德(Ida.Pruitt)女士(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到北京协和医院 筹建社会服务部。经过一年的筹备,社会服务部于1921年正式成立,开创了中 国乃至亚洲医务社会工作的先河。
浦爱德,生于中国。抗战期间,曾在美国募捐援助中 国的抗日战争。1948年,在老舍的帮助下完成了《四世同 堂》的英译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社会服务部,并 在此当了18年的主任。这期间,她还在燕京大学任教,为 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社会工作者。
•几项政策
1 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回归“公益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务 社工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2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 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充实公共服务 和社会管理部门,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 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1931年鼓楼医院社会服务部合影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院校恢复了社会工作的教育和课 程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逐渐萌生。
1991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正式开始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在全国较大城市及发达地区首先开始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尝试。
之后,上海、北京等近30家公立医院成立了社会工作部,如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等。
3、医务社会工作者: 遵循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医务社会工作 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几个概念
资料来源:《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志愿者服务实用指南》(文匯出版社)
1、社会工作(Social work): 指非营利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 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和多方协同。
2、医务社会工作: 狭义:在医疗机构中围绕医疗过程所开展的社会工作,其内容主要是 协助患者与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协调医患关系,发 掘与提供患者所需的社会资源,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等。
➢至今,美国成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最高、实务最发达和最活跃的研 究中心。
台湾地区
国内及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1949年:台北医院首先成立社会服务部; 1967年:台湾省立医院普遍成立社会服务部; 1983年:台湾成立医务社会服务协会,于1991年更名为医务社会工作协会; 1985年:社会工作被纳入医院评价标准; 1989年:正式开展医院社会工作; 1990年:台湾颁布的医院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设立社会工作部是必备条件。
5 2011年10月,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
意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6 2012年3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也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 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 作专业人才队伍,使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007年7月,卫生部人事司组织和承担的《全国卫生系统社会
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岗位设置政策研究》 报告出炉,标志着医务社工工作开始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 管理的议程。
4 2009年4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中提出,为了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开展医务 社会工作。这为医务社工工作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0世纪30年代,各大医院纷纷建立了医院社会服务部。
1931年 南京鼓楼医院、 上海红十字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 重庆仁济医院
1934年 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有30个专业 人员,分派到各个科室和部门1— 2名,社会工作者主要“为每一个 人找到他在世界中的位置”。
1930年 济南鲁大医学 院附设医院
1932月 南京中央医院
她于193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名为《医务社 会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与专业训练》文章,科学总结了医 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创建初期主要借鉴西方工作模式。 •主要职责有:为患者解决因疾病而带来的问题,如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心理问题 和出院随访等,还协调医院寻求血源,解决医院用血困难等。 •当时社会工作部有规范的查访、讨论、督导和带教制度,有明确的等级和严格的入 行规定,为协同医院了解患者社会情况、解决患者社会困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 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地区
• 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深受英国的影响。 • 1939年:由一位英籍人士和四位华人开始了主要以物质和经济援助、辅导、服 务转介和志愿者协调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工作。 • 70年代: 进入黄金时代,社会工作许多服务模式开始创建,包括医务社会工作。 • 1982年:政府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被纳入社会福利署的管理范围,医务社会工 作得到大力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的萌芽和诞生
➢最早萌芽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开办的慈善服务和医疗救助。 ➢16世纪,英国的“施赈者”在医院里做救济贫困患者的工作,成为医务 社会工作者的雏形。 ➢1894年,英国伦敦慈善组织会社(C.O.S)率先向皇家医院派遣女施赈 员,标志着医院社会工作正式诞生。
➢1905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卡博特博士聘请一位社会工作者,标志着美国医 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20世纪40年代,社会工作者走出医院,进入家庭、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群, 服务已超出医院范围。 ➢20世纪70年代时,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改进,医务社会工作扩 大到对健康的保健与促进,覆盖健康照顾与健康相关的所有领域。
国内情况
1920年,浦爱德(Ida.Pruitt)女士(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到北京协和医院 筹建社会服务部。经过一年的筹备,社会服务部于1921年正式成立,开创了中 国乃至亚洲医务社会工作的先河。
浦爱德,生于中国。抗战期间,曾在美国募捐援助中 国的抗日战争。1948年,在老舍的帮助下完成了《四世同 堂》的英译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社会服务部,并 在此当了18年的主任。这期间,她还在燕京大学任教,为 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社会工作者。
•几项政策
1 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回归“公益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务 社工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2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 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充实公共服务 和社会管理部门,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 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1931年鼓楼医院社会服务部合影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院校恢复了社会工作的教育和课 程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逐渐萌生。
1991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正式开始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在全国较大城市及发达地区首先开始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尝试。
之后,上海、北京等近30家公立医院成立了社会工作部,如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