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形图的绘制汇总

合集下载

地形图绘制

地形图绘制

地形图测绘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8.1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8.1.1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1.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

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

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

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

1: 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长度相当于实地2m。

而每一基本单位所代表的实地长度为2cm×1000=20m。

二、比例尺的精度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另外,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比例尺。

8.1.2地物符号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地物符号有下列几种。

一、比例符号有些地物的轮廓较大,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地形图是研究地理特征和地貌变化的重要工具。

制作地形图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势、地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并明确它的重要性。

一、搜集地形数据地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搜集地形数据。

根据不同的制作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获得地形数据。

常见的地形数据搜集方式包括使用卫星遥感图像、使用测绘仪器进行现场测量、借助已有的数字地形模型数据等。

对于小范围的地形图制作,可以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对于大范围和更为复杂的地形,可以使用卫星遥感图像和数字地形模型数据。

二、处理地形数据获得地形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

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剪裁,保留感兴趣的地域范围,并排除一些无关的信息。

其次,需要对数据进行重建和插值,填补数据中的空缺,并得到连续、平滑的地形表面。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处理方法,如平滑滤波、特征提取等,增强地形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三、数据可视化与图像渲染地形图的制作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与图像渲染。

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线型、着色等表达方式,以突出地形特征。

图像渲染可以通过色彩搭配和光照效果改变地形图的视觉感受,使得地形图更加真实和生动。

四、符号化与标注地形图通常需要进行符号化和标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形图中的信息。

符号化是地形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搭配来表示地形特征。

标注是地形图中的文字说明,包括地名、高程、坡度等信息。

符号化与标注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地形图的可读性和信息传达效果。

五、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在许多领域和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环境评估、规划设计等专业领域,也可以用于旅行、探险、户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

制作精美、准确的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为各种活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六、地形图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据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形图制作也在不断革新。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详解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详解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详解地形图是一种通过图形、符号和色彩等方式表达地表地形特征的地图类型。

它不仅可以用于地理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军事规划、工程设计等实际应用。

绘制地形图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并且解读地形图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

一、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图的绘制分为地形特征描绘和地势高程表示两个方面。

1. 地形特征描绘地形特征是指地表上的各种地貌、地物等特点。

在绘制地形图时,要准确描绘这些地形特征。

具体的方法包括:(1)观察地形:实地调查是绘制地形图的基础。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地表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准确描绘地形特征。

(2)使用影像资料:现代技术使我们可以使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影像资料来获取地表的信息。

这些影像资料可以为地形图的绘制提供重要参考。

(3)制作底图: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制作好底图。

底图可以包括地理坐标、道路、河流、湖泊等基本地理要素,为描绘地形特征提供基础。

2. 地势高程表示地势高程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它可以通过等高线、色斑图、阴影图等方式表示。

不同的表示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1)等高线:等高线是指连接等高点的曲线。

通过绘制等高线,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表的高低变化。

等高线的间距决定了地形图的精度,一般而言,山地地形图的等高线间距要比平原地形图更小。

(2)色斑图:通过将地形图分成不同颜色的区域,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地表的高低特征,尤其适用于平坦地区。

一般而言,较低地势的区域使用较浅的颜色,而较高地势的区域使用较深的颜色。

(3)阴影图:利用光照效果,通过给地表添加阴影,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地形的起伏和倾斜情况。

阴影图可以用于探测地表的山脊、沟壑等特征。

二、地形图的解读方法解读地形图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形图上的符号、色彩和图案等信息,了解地貌特征、水系系统、高低变化等地表地形情况。

地形图的解读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读方法:1. 观察等高线和等高点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间隔、形状和等高点的位置,可以判断地表的平缓程度、地势的起伏情况以及地表的地貌特征。

课件3:1.2 地形图的绘制

课件3:1.2 地形图的绘制

污染物等值线的判读
上图为“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土壤铜含量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 mg/kg
气候风险度等值线的判读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
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
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
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
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
地气候风险度分布。图中E、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55 0.50
B. 0.30
C. 0.55 0.35
D. 0.30
0.50 0.35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 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其他等值线的判断
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 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 越小
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低, 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 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地形图的绘制
1 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
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
2 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3 确立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
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4 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
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 转绘到坐标图中。
5 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
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下图中8、9两点高度相 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理小组对右图所示区域进行 考察。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 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三、按设计坡度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四、在地形图上作已知方向的剖面图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五、在地形图上求面积
第五节 工业场地平面图

工业场地平面图是井田区域地形图的一部分,是一种专用矿 图,其比例为1:1000或1:500。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一、地形等高线的概念 地形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 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也 就是水平面和地面相截所形成的 闭合曲线。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 距。 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三、基本地貌的等高线表示 山地: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 高大的称为山峰,矮小的称为山 丘。 盆地:低于四周的盆形洼地。 山丘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封 闭曲线。山丘的高程从这组封闭 曲线的里面向外递减,而盆地的 高程则递增。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表示斜坡下降的方向。
第三章 井田区域地形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第三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 第四节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应用
第五节 工业场地平面图
第一节 概述


井田区域地形图是指某一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图。它反映井田 范围内地面的地貌和地物情况。 地物指地面上的房屋、河流、农田、森林、道路、桥梁以及 各种公用和民用设施等。 地貌指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形态,如高山、盆地、山谷、山 脊等。 一般比例为1:2000或1:5000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在山坡或谷地由人工修筑的阶梯状台地称为梯田。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第二节 地形等高线
四、等高线的特性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地形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地形特点和地貌的图表,对于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与制作,从数据获取、图形处理到图例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数据获取与处理进行地形图的绘制首先需要获得高质量的地形数据。

目前,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测绘、摄影测量和遥感。

其中,遥感技术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的遥感图像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地形信息,而且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数据获取。

在获取到地形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

地形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拟合等过程。

数据编辑可以筛选出关键信息,去除冗余数据,使地形图更加简洁明了。

而数据拟合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对地形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使得图像过渡自然,不出现突变或断裂现象。

二、绘制与制作绘制地形图需要借助绘图软件或地图制作软件,如AutoCAD、ArcGIS、QGIS 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绘制基本图形、添加文字标注和图例等功能,能够满足地形图绘制的需求。

在绘制地形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根据研究或表达的需求,在绘制地形图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2. 使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地形图的表达形式主要通过颜色和图案来体现,应根据地势高低和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颜色渐变和图案填充,以凸显地形特点。

3. 添加标注和图例:地形图中的标注和图例是帮助读者理解图像内容的重要部分,需要清晰、简洁地标注地名、海拔高度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图例解释。

4. 注重细节表达:地形图的绘制不仅仅是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填充,还需要注意细节表达,如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起伏等,这些细节可以通过阴影效果、立体渲染等技术手段来表现。

三、地形图的应用与价值地形图在地理学、地质学、资源环境评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和地势变化。

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地形,为地质勘探、建筑设计、区域规划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地形图和等高线绘制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地理图,能够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地面高度和特征。

绘制地形图的第一步是收集地形数据。

可以从航空遥感、卫星影像、地面测量等多种途径获取地形数据。

其中,航空遥感和卫星影像是常用的获取大范围地形数据的方法,而地面测量则适合小范围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获取。

在收集地形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以保证绘制出的地形图具有科学可信的基础。

收集到地形数据后,下一步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地形数据的编辑和筛选,去除异常和错误数据,保留有效和可靠的地形数据。

然后,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产生可用于绘制地形图的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等高线提取、地形参数计算、地势分级等。

等高线提取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和阈值将地形数据中的等高线特征提取出来,形成等高线数据。

地形参数计算是指通过对地形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地形特征的定量指标,如平均高程、坡度、坡向等。

地势分级是将地形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区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地形特征。

有了经过处理和分析的地形数据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了。

绘制地形图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绘制和着色绘制。

等高线绘制是地形图的核心,通过连接等高线点,形成密集或稀疏的等高线线条,反映出地面高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在等高线绘制中,要注意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以及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

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决定了等高线的稀疏程度和分布密度,一般情况下,地形陡峭的区域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可以适当缩小,以便更好地显示地形变化。

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主要是为了方便地理解和测量地形,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特点和要求,划分适当的等高线等级和标注形式。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地形图是一种以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来表示地表地貌特征的地理信息图。

绘制一张准确的地形图是研究地形和地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

一、准备工作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收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包括地理图表、地形测量数据、卫星图像等。

这些数据将为绘制地形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适合的绘图工具,如绘图仪器、绘图纸和涂色工具等。

二、确定图幅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确定图幅的大小和范围。

图幅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适中的大小,以方便后续的绘制和观察。

图幅的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区域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包含所研究区域全部或者部分的范围。

三、绘制地块轮廓首先,在绘图纸上绘制出图幅的边界,并确定地块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利用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将地块的轮廓绘制出来。

这需要根据实际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绘制,以保证地块轮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绘制地块轮廓时,可以采用分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轮廓,再逐步绘制次要轮廓,以增加图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绘制等高线绘制等高线是绘制地形图的核心步骤之一。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起伏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地表的高度和等高差。

在绘制等高线之前,需要根据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等高线的间距和线性。

一般来说,等高线的间距可以根据地形起伏的大小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等高线的间距越小,地形的细节描述越丰富,但同时也增加了绘制的难度和工作量。

在绘制等高线时,可以采用逐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等高线,再逐步绘制次要等高线,以增加地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添加地貌特征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添加一些地貌特征的符号和标记。

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平原等,它们反映了地表的形态和特点。

在添加地貌特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符号和颜色,以突出地貌的特征和差异。

如何进行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

如何进行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

如何进行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是地理学和地质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地形图和等高线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地表的形状和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上的地形。

一、地形图绘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地形图绘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地形测量数据进行绘制。

地形测量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或者遥感技术来获取,例如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卫星遥感图像。

地形测量数据包括地形高度和位置信息,可以用来绘制地形图。

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表达地表特征。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滤波、数据插值和数据降噪等。

在地形图绘制过程中,需要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图像或者图形来进行展示。

常见的方法包括等高线图、三维地形模型和色彩渲染等。

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地形特征,可以使用箭头、符号等辅助绘制元素来标注地表的斜率、坡向和地貌特征等。

二、等高线生成的原理和方法等高线是地形图上非常重要的元素,用于展示地表的高程分布。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程点的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的起伏和坡度。

等高线的生成可以通过插值算法来实现。

常用的插值算法包括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等。

插值算法可以通过已知的地形测量点来推断未知点的高程值,然后连接这些点来生成等高线。

在等高线生成过程中,需要设置合适的等高距和合理的等高线密度。

等高距是指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通常根据地貌特征和绘图比例来确定。

等高线密度则决定了等高线的数量和绘制的精细程度,通常根据地形复杂程度来选择。

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地形特征,可以对等高线进行符号化和标注。

常见的符号化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线型、线宽和线色来表示不同的高程区域。

标注可以使用文字或者符号来说明等高线的高程值和特征。

三、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的应用地形图绘制与等高线生成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地理学领域,地形图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地貌和地形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环境。

第三章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原卷版+解析)

第三章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目录 (1) (3) (4)一、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大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交通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乘以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比例尺1/10000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乘以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比例尺1/50000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x(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①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指示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

(5)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的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1.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

地形图绘制的步骤与技巧

地形图绘制的步骤与技巧

地形图绘制的步骤与技巧地形图是地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表示和记录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以及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势高低变化。

地形图的绘制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首先,绘制地形图的第一步是选择绘图比例尺。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要根据所绘制地区的大小和细节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一般来说,较小的比例尺可以显示更大范围的地理特征,而较大的比例尺则可以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在选择比例尺时,需要考虑到地形图的使用目的和用户的需求。

第二步是搜集地形数据。

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特征的信息。

现代技术使得获取这些数据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地面激光测量(LIDAR)和卫星测高仪可以提供高程数据,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提供地理坐标信息。

除了现有的数据源,人工测量也是获取地形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使用水准仪和测量仪器,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形数据。

第三步是绘制地形线。

地形线是用来表示地势高低和坡度的曲线。

传统上,地形线是手工绘制的,但现在有许多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绘图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地形线。

绘制地形线时,需要根据地形数据的高程差和坡度来确定地形线的间隔和密度。

地形线的样式和密度会影响到地图的清晰度和可读性,需要根据绘图比例尺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四步是绘制水域。

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为了突出水域的特征,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或纹理来表示。

此外,还可以使用符号表示水流的流向和水域的大小。

绘制水域时,需要根据地理数据或现有的地图进行参考,以确保准确性。

第五步是标注地图要素。

标注可以包括地名、道路、建筑物等。

标注的位置和样式应该能够清晰地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和特征。

为了增加地图的可读性,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大小和颜色进行标注。

同时,还可以添加图例或符号说明,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最后一步是添加其他地貌特征。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
返 回 目 录
3 学看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 初识地形图
陆地地形(模拟)
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示意 返 回 目 录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返 回 目 录
学看地形图 请你设计图例,让等高线地形图读起来更容易。
分层设色
棕色 浅棕色
深棕色
浅黄色
浅绿色
深绿色
线太多了,看起来真费劲 !

蓝色



学看地形图
100
判断方法: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返 回 目 录
学看地形图
地形部位——山谷
活动三:观察下面山体模型,找出山谷,并描述山谷的等高线特征及判断方法。
900 800 600 400
700 60山0 峰
500
山谷
400 300 200 100
判断方法: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谷




学看地形图
辨析山谷和山脊
海拔高
请在左图中找出山谷和山脊。
找数值,判高低 看凸起,识谷脊


海拔低
目 录
学看地形图
地形部位——鞍部
活动三:观察下面山体模型,找出鞍部,并描述鞍部的等高线特征及判断方法。
900 800 600 400
700鞍部60山0 峰500
400 300 200
100
判断方法:
两个山顶之间相对
平缓的部位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 地势起伏:
边缘较陡,内部 起伏和缓
返 回 目 录
陆地地形 请分别描述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平原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地形图作为一种对地表地貌进行直观表达的工具,在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准确绘制地形图可以提供关于地形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有助于科学研究和资源管理。

本文将讨论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以及一些制图方法。

一、合理选择研究区域与数据收集在绘制地形图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研究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山脉、河流流域或者城市周边等地方,以确保地形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然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数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形高程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获取。

二、进行地形数据处理在绘制地形图之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地形矢量化、数据剖面、地形插值等。

地形矢量化是将地形数据转化为矢量格式,使得数据更易于处理和绘制。

数据剖面是指将地形数据按照特定方向进行截取,取得各点的高程数值,并通过绘制高程剖面图观察地形的变化。

地形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数据,推算出其他未知点的高程数值,以填补地形数据的空白。

三、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制图是绘制地形图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图方法:1. 等高线法等高线法是通过连接等高线,并标注等高线的高程数值来表示地形特征的方法。

等高线是连接地形上具有相同高程的点的曲线。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借助制图软件,可以根据不同高程间隔、线宽、标注方式等进行调整,以突出地形的起伏和特征。

2. 影像遥感法影像遥感法通过获取卫星或飞机传感器所获取的影像图像素值,绘制出地形图。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大范围地形的绘制。

利用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获得地表景物的信息,如植被、建筑物、水体等,从而更加真实地表现地形特征。

3. 三维可视化法三维可视化法通过将地形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以呈现立体感。

这可以通过制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

三维可视化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的变化和特征,使得读者对地形有更好的理解。

第三章 地形图的绘制

第三章   地形图的绘制

3.5 文字注记
• 字符注记是地形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 容,是判读地形图的直接依据。字符注记 包括文注记和数字注记,如地理名称、建 筑物结构、路面材料、地面高程、水深等。
• 一、地形图字体注记要求 • 地形图上注记的字符,其字号、字形以及方向都有不同的 规格和要求。字符注记的方向可按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水平 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及屈曲字列。居民地名称、自 然地理名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的字向均为正向字头朝 北图廓,街道名称、铺面材料注记、管线属性注记等字向 以及字序则按方向变化
• 三、内外图廓文字标注 • 先按照图中标注的字号和间隔宽确定文本的插入 点坐标,然后用TEXT命令逐一进行标注。例如要 标注第一行“2008年1月数字化测图”,由内图 廓左下角坐标为(0,0)可以推算出文本左上对 齐方式时插入点坐标为(0,-15)。按要求绘完 图廓后用前面学过的块命令保存。 • 这里需注意:(1)用块命令wblock存盘时,其插 入点选在内图廓左下角(0,0)处;(2)当用 insert插入图中后,若要修改图名,应先用 explode命令将其分解,然后才能修改图廓。
另一个是对齐点即文本上规定的特殊点缺省情况下为文本起点其它情况分别为文本中心c中间m右r左上tl中上tc右上tr左中ml正中mc右中mr左下bl中下bc右下br图941文本标注对齐位置36图廓的绘制地形图编辑修改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图形进行分幅加图框
第三章
地形图的绘制
3.1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 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 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 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 2、字符注记格式 • 由于AutoCAD将字符看作是图形,因此可以做到 对文本进行精确定位。在AutoCAD中,确定单行 文本(也可以是一个字符)时需要4条直线,分别 为顶线、中线、基线和底线。这4条直线的位置如 图所示,它们是文本对齐点的基础。 • 在执行TEXT命令时,需要指定两个位置点。一个 是文字插入点,缺省情况下为文本的起点(基线 左端的小方框),通过鼠标在绘图区或在命令行 输入坐标指定;另一个是对齐点,即文本上规定 的特殊点,缺省情况下为文本起点,其它情况分 别为文本中心(C)、中间(M)、右(R)、左 上(TL)、中上(TC)、右上(TR)、左中 (ML)、正中(MC)、右中(MR)、左下 (BL)、中下(BC)、右下(BR)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地形图作为地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像表达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地形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地表的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对于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一、收集和整理地理数据地形图绘制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形高程、地貌特征、水系分布、土地利用等。

常用的数据来源有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地面采集的测量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整理,以满足地图绘制的需要。

二、选取合适的地理底图地形图的底图是绘制地形图的基础。

底图的选取应根据具体的绘图目的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底图应包括较详细的地理信息,如河流、道路、交通设施等。

同时,底图的色彩要和地形图的要素相协调,以避免信息混乱和困惑。

三、绘制地形要素地形要素是地形图的核心内容,包括地势高程、地貌特征、水系分布、土地利用等。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前面收集和整理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符号和标注方式来表达地形要素,并注意符号和标注的清晰度和一致性。

地形要素的绘制应保持准确和真实,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地图的信息。

四、设置图式和注记地形图的图式和注记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地图内容和方便阅读而设置的。

图式主要包括方位指示、刻度尺、图例等,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地图方向、测度距离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注记是对地图要素的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地理特征和属性。

图式和注记的设置应尽量简洁明了。

五、地图的设计和编辑地形图的设计和编辑是为了提高地图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在设计和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和信息的清晰度。

地图的要素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和组合,以避免杂乱和冗余。

同时,地图的比例尺和投影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六、检查和修订地图地形图的绘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和修订。

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地图的准确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等。

如果发现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及时予以修正。

地形图绘制的制图规范与技巧指南

地形图绘制的制图规范与技巧指南

地形图绘制的制图规范与技巧指南地形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现地球地表特征的地图。

绘制地形图是理解和研究地球地貌、地质和地貌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合理的制图规范和技巧能够使地形图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地表特征,提高地学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探讨地形图绘制的制图规范与技巧。

一、地型符号地形图中使用的地型符号是表达地形特征的重要工具。

地型符号应具备直观、准确、简明的特点。

在选择地型符号时,应根据地形特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地型符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应相互协调,不应造成视觉上的不平衡。

地型符号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地型符号时,应尽量遵循简明易懂、不冗杂的原则。

符号的大小应与地形特征的大小相对应,以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辨认和理解。

符号的形状应根据地形特征的形态进行选择,以便观察者能够快速获取地形信息。

符号的颜色应与地形特征的属性相对应,以便观察者能够准确地识别地表特征。

二、等高线绘制等高线是地形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示地球表面上不同高度的点的连接线。

等高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等高线的间距应根据地形的陡峭程度进行选择。

地形较平缓的区域,等高线的间距可以适当加大,以便显示更多的地表特征。

地形较陡峭的区域,等高线的间距应适当缩小,以便较为精确地描绘地形的变化。

其次,等高线的绘制应充分考虑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在绘制等高线时,应尽量遵循地形的自然和平滑变化,以便在观察地形图时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貌特征。

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形,可以使用等高线集结和辅助线段等方法,以提高地形图的表达能力。

三、色彩运用色彩是地形图中重要的表达和交流工具。

正确运用色彩可以使地形图更加生动、直观。

在绘制地形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色彩的选择应考虑地形的属性和特征。

地形图常用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

绿色用于表示植被、林地等地貌特征;蓝色用于表示水体、湖泊等地形特征;灰色用于表示建筑物、道路等人工特征;棕色用于表示地面、山脉等地形特征。

地形图的绘制完整ppt

地形图的绘制完整ppt
培养学生解决编图实际问题能力和利用Auto CAD软件
纸质地形图的内容对矢量化的地形图作 命令和南方CASS 测绘专用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量 命令和南方CASS 测绘专用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矢量化控制点与独立地物
化 全面的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 如注记错 通过上机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Auto CAD软件 工 误、符号错误、线型错误、地物和地貌 按规定文字注记的字体、高宽尺寸将图面上相关注记内容进行矢量化。
地形图的绘制
地 形 检查、成果提交及验收 利用南方CASS 软件矢量化表示各种地貌的符号,诸如:等高线、陡坎、斜坡等。
本实验是对学生利用绘图软件编绘地形图综合能力培
图 通过上机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Auto CAD软件
按照相关的规程、图式要求,对照 矢量化居民地与交通设施
矢 矢量化居民地与交通设施
矢量化线形地物时应沿栅格图像中的线条中心线 利用南方CASS 软件的屏幕菜单矢量化各种测量控制点(包括等级导线点、水准点和图根点等 ) 和各类独立地物( 如水塔、路灯、水井、
作 的错误等),在确认符合相关要求且正确 指示牌等)。
通过实验掌握编绘地形图的工作流程、技巧和方法; 南方 CASS 软件工作界面
地形图的绘制
地 矢量化各种文字注记

按规定文字注记的字体、高宽尺寸

将图面上相关注记内容进行矢量化。
矢 量
图幅整饰

利用南方CASS 软件相关菜单项,按
工 作 内 容
地形图图式的规定整饰矢量化的地形图, 包括图廓整饰、图名注记、坐标格网绘 制等,然后对图形内容进行全面清理, 清楚未使用的图层、图块、线型等。具 体方法见

地形图的绘制

第3章-CASS绘制地形图.PPT课件

第3章-CASS绘制地形图.PPT课件

-
48
简介
又称“带简码格式的坐标数据文件自动绘图方式”
与“草图法”在野外测量时不同,每测一个地物 点时都要在电子手簿或全站仪上输入地物点的简 码。
简码一般由一位字母和一或两位数字组成。用户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JCODE.DEF文件定制野外 操作简码。
-
49
“简码法”工作流程
1. 定显示区 2. 简码识别
系统自动绘图。
-
47
三种作业方式的特点
外业工作都需要绘制草图。
“点号定位”法只能通过测点点号结合草图来 绘制地物。
“坐标定位”法只能通过测点坐标结合草图来 绘制地物。
“编码引导”法根据外业草图,在内业通过编 辑编码引导文件,将编码引导文件与无码坐标 数据文件合并生成带简码的坐标数据文件,其 后的操作等效于“简码法”,“简码识别”时 即可自动绘图。
-
59
谢 谢!
-
60
-
6
1、CASS菜单与工具条
“显示”菜单
在CASS中观察一个图形可以有许多 方法,掌握好这些方法,将提高绘 图的效率。特别是对对象的三维动 态显示,使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
7
1、CASS菜单与工具条
“数据”菜单
数据进入CASS都要通过“数据”菜 单。本菜单包括了大部分CASS面 向数据的重要功能,如:
CASS实用工具条
察 加 重 批 线 坎 查 查 文 画 画画 画 画 键 展 绘 绘
看 入 新 量 型 高 询 询 字 多 四依 各 斜 盘 绘 制 制
实 实 生 选 换 查 指 距 注 点 点比 类 坡 交 图 电 道
体 体 成 取 向 询 定 离 记 房 房例 陡 、 互 根 力 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将地类共分十大类,分别是:测 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 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 注记。如果考虑到实际绘图的需要,也可增加其它图层,如等高线层、 高程点层、展点号层、图框层等。图9-8 创建测量控制点(KZD)图 层
测量与数学绘图当中的(x,y)坐标是相反的。因此,对Excel 表中数据进行编辑时,一定要保证坐标的顺序是(y,x)。将y,x 调整到Excel的一列当中,并且用逗号分隔开。
第3章 地形图的绘制
3.1地形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3.1.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一段直线的水平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分 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取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形式: d/D=1/(D/d)=1/M
地形图有固定的图幅大小 和确定的比例尺。工程建设用的地形图一般 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即1:5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乃至更大比 例尺地形图。
在《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1993)中,根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将地形信息 分类:
1)测量控制点 2)居民地和垣栅 3)工矿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4)交通及附属设施 5)管线及附属设施 6)水系及附属设施 7)境界 8)地貌和土质 9)植被 10)独立地物 11)注记
3.3 数据准备
3.3.1 数据传输 将全站仪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当中,将该数据保存为.dat格式文件, 称为EPS(PC,PA,X,Y,Z)数据格式,可用记事本打开。
3.3.2 数据格式转换 使用Excel对导入的数据进行转换。
文件类型选择“分隔符号”, 点击“下一步”,选择“逗 号”,其他用默认设定,即 可得到Excel格式的数据。
2 地形图的分幅
分幅就是把地形图分成一定规格的小块,每一小块称为图幅。
目前地形图正规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和按纵 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正方形分幅。
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按纵横坐标线分幅,使图廓呈矩 形,也称正方形分幅。分幅形式是:一幅1:5000分为四幅1:2000 地形图;一幅1:2000分为四幅1:1000地形图;一幅1:1000分为 四幅1:500地形图。
植被 注记 高程点 展点号 三角网 等高线 等深线 面积注记 界址点 图框
拼音图层名称 KZD JMD
DLDW
DLSS GXYZ SXSS
JJ DMTZ ZBTZ
ZJ GCD ZDH SJW DGX DSX MJZJ JZD TK
英文图层名称 CONTROLPOINT
RESIDENCE
索引颜色号 1 6
图层的创建可用LAYER命令,在图层管理对话框中进行,十分方便。 下面演示如何创建测量控制点层。
在命令行输入layer回车后,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后,在中 间的空白区中按鼠标右键,点击屏幕菜单“新建图层”,在名称 输入框中键入字符“KZD”作为图层名称,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 “白色”,在颜色对话框中点击“红色”方框,按确定返回图层 管理对话框。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正方形分幅面积一览表
图幅尺寸 实地面积 40cmX40cm 4km2 50cmX50cm 1km2 50cmX50cm 0.25km2 50cmX50cm 0.0625km2
图幅数量 ¼幅 1幅 4幅 16幅
3.1.2 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是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形状和社会现象经概括后,通过数学方法, 按照一定比例尺用特定符号缩绘在图纸一面。 地形图要素: 1)数学要素: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坐标网、投影关系等。 2)自然地理要素:地球自然形态所包含的要素,例如水系、地貌、 土壤等。 3)社会经济要素:地面上人类活动成果所包含的要素,例如居民地、 道路网、经济文化等。 4)注记和整饰要素:图上各种注记及资料说明等,例如图名、图号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
BUILDING
11
ROAD
4
PIPELINE
2
WATER
5
BORDER
2
RELIEF
3
VEGETATION
3
ANNOTATION
7
HEIGHTPOINT
1
POINTNUMBER
1
TIN
1
CONTOUR
2
ISOBATH
2
AREA
4
BOUNDARYMARK
1
MAPFRAME
4
3.2.4 设置文字样式 设置文字样式的步骤: 命令:ddstyle或style 菜单栏:“格式” “文字样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环境设置
3.2.1 设置图形单位
用单位units命令可确定绘图时的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其精度和角度 方向。
图形单位的设置步骤如下:
命令行:units
菜单栏:“格式”
“单位”
3.2.2 设置图形界限 设置一幅50cmX50cm正方形图幅界限步骤如下: 命令:limits 指定左下角点或[开(ON)/关(OFF)]<0.0000,0.0000>:X左下,Y左下↙ (输入本幅图左下角坐标)
指定右上角点<410.0000,297.0000>: X左下+500,Y左下+500↙(输入本幅 图右上角的坐标)
3.2.3 设置图层
使用图层来管理和控制复杂的图形,是AutoCAD最突出的特 点。在AutoCAD绘图中,可以将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图形分别置 于不同的图层中,从而实现对相同类图形的统一管理。这种以 图层为管理单元的思想与测量上我们对地类的分类管理是一致 的,自然我们就想到将不同的地类置于不同的图层中,并利用 图层的特性,如不同的颜色、线型和线宽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这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绘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里要说明的是,图层 序号
的命名可用汉字,也可 1
用英文或汉语拼音标示, 2
但通常都是简写,方便
应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汉语图层名称 测量控制点 居民地和垣栅
工矿建(筑)物 及其它设 施
交通及附属设施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水系及附属设施
境界 地貌和土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