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平浪静”到“波涛汹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风平浪静”到“波涛汹涌”
作者:徐健
来源:《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2008年第04期
时下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一和谐。我想,在现实的背景下。和谐应该是在“平等竞争”基础上的“共存共生”,而不是“貌合神离”的“一团和气”。用和谐的理念观照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许多课堂就是在老师“和风细雨”的低吟浅唱和学生“异口同腔”的听懂声中过去了。这令我想起了一则《楚人学舟》的寓言故事。寓言的旨归是非常明了的,那就是,在“风平浪静”的湖海中是不可能造就出搏击风浪的弄潮儿的,真正的弄潮儿是必须在“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中锻炼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程的流畅,更不能在教师“自编自导”和学生“投其所好”所制造的虚假教学繁荣中“自鸣得意”。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激活课堂教学理应成为当前新课改的首要课题。
下面以三位教学年限不同的语文教师为例,试分析他们在教学孙犁的美文《黄鹂》的教学行为。
先比较教学导入行为。
示例一:一位初登讲台的教师,她的课是这样导入的:出示一张黄鹂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只鸟漂亮不漂亮?”学生齐声应答:“漂亮。”“你们知道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学生又齐声应答说:“黄鹂。”教师喜上眉梢地答:“同学回答得很对,这就是黄鹂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美文《黄鹂》。”板书文题“黄鹂”二字。
示例二:一位教龄已有数年的教师,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由于时间的缘故,诗文的全部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住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句,还有两句。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补充完整?一学生声情并茂地应答:“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老师追问道:“你不仅回答得很对,而且诗句的朗诵富有感情,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记住这两句诗?”学生继续应答:“这两句诗通过黄鹂的鸣叫和白鹭的直冲云天,描绘出的是一幅春天的美景,所以我非常喜欢。”老师评价后,板书文题“黄鹂”二字。
示例三:一位与学生生活了十年有余的教师,他的课是这样上的。上课伊始,他先用课件展示出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接着在轻快的音乐中有几声鸟鸣。再接着,老师要全体学生闭上双眼,仔细聆听,用心体会。正当学生被陶醉之时,音乐和鸟鸣戛然而止。于是,学生都睁开双眼看着老师,老师说:“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那非常动听的鸟鸣声,是一种叫黄鹂的鸟发出的。这种鸟的叫声的确很美,那在自然界中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状态如何?让我们一起看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的黄鹂。”接着教师板书文题“黄鹂”二字。
对于示例一,我们不禁要问,老师出示的那张鸟的图片后为什么学生会齐声说是“黄鹂”呢?显然,凡预习过课文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暗示下猜到那是黄鹂,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因而,这种提问只能是虚假的提问,所制造出的热闹气氛是一种假活跃,并不能达到启智的作用。示例二,教者的导入设计注意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但老师说只记住两句诗的提问设计,对聪明的学生而言,显然也是个“请君入瓮”的假问题。只有示例三,教者从意境的创设,到启迪性的想像,再到导入语的描述过渡,可谓浑然天成,真正体现出“一个”生命体对“一群”生命体在尊重前提下的情感焕发和信息交换的准备。
再看教学过程的展开。
示例一: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几次写黄鹂?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四次,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叙写了抗战时遇黄鹂,生病时遇黄鹂,逛鸟市遇黄鹂,江南太湖遇黄鹂。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黄鹂生存状态的词语,并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环境中的黄鹂,并归纳出:前三次都不是黄鹂展现其美的环境,而惟有太湖是。至此,揭示文章的主题:环境决定事物命运,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的事物。
示例二: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太湖之滨的黄鹂。并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感受黄鹂的关。接着,教师追问,为什么作者前段文字中不能充分展示黄鹂的美,是什么禁锢和限制了黄鹂的美?学生阅读课文并归纳。教师总结:黄鹂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飞翔,自由生活,才能活出它的本性,才能现出“美的极致”。最后揭示文旨: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各种事物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示例三:通过刚才的多媒体,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黄鹂是美丽的。作家孙犁通过文字也向我们传递黄鹂这种美的信息,请同学们读课文并筛选出这些文字。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把握黄鹂“自由啼叫”、“自在飞翔”的“全部”的美。从描写黄鹂的文字中体会作家的情感变化。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边找描写黄鹂的词语边体会作家的情感,并归纳出作家情感变化的历程:抗日战争: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飞起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映着阳光(惊叹中有一丝遗憾)——青岛疗养:互相追逐,互相逗闹,一去不复返(高兴中有几许惋惜)——闲逛鸟市:系在一根木棍上,悬空吊着,焦黄的羽毛,神气凄惨(愤怒中有几分怜爱)。只有在太湖之滨:黄鹂自由啼叫,自在飞翔(赞叹中充满垫度的喜悦)。作家的感情变化体现了作家对自由和美的追求,而自由和美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极致。
细析上述示例,不难发现:示例一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引导学生来分析把握作家从不同片段所表现出的情感变化,并最终揭示文章主题的。教学步骤是清晰的,教学过程也是流畅的,但缺少的却是教学悬念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示例二,从文章最精彩的文字入手,从外部分析禁锢和限制黄鹂不能达到美的极致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各种事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极致的主题。逆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人为设置教学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示例三是更为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教者也是从文章最精彩的文字人手,但他不仅从外部引导学生分析黄鹂不能达到美的极致的原因,而且从作家的内心世界
的情感变化的角度,写出作家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写出我们不仅要发现美,追求美,更要去创造美的深刻主题。
组织行为学研究揭示,在人类社会组织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意见分歧、争论、竞争和对抗,从而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为交往和互动双方所意识到时,就会发生冲突。就课堂教学行为而言,同样存在冲突产生的条件。然而,传统观念认为冲突是群体内功能失调的结果,冲突都是不良的、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因而,传统教学论过多地强调对课堂教学冲突予以有效控制与整合,其最直接、最显现的表征就是教师的机械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威权下没有学生个性的彰显,惯性下没有教学技艺的创新。这样的教学互动必然会呈现为两种状态:一是教师在所谓的有效控制下对学生的单向信息指令,二是学生在所谓的心领神会下与教师的形式互动。透视这两种形似平静、貌似和谐的教学情景,不难发现,其本质是掩盖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而上述的教学行为比较表明,适度的冲突利于交流、反思以及共识的形成和共同目标的确立。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冲突呢?
一、要有牛顿式的谦虚。教师要走下“神坛”,走到学生中去。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与他的对话交流,学生也才能真正形成积极有效的认知冲突。如果教师心中没有学生,忽略了学生的需要,而仅仅从教师的教学需要出发,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教学,这样必然会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受到束缚,导致思维的僵化。实践证明,只有走下“神坛”的教师才具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习观,才会在学生认知冲突到来时,紧紧抓住教学生成的机会,催生精彩,点亮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花。
二、要有爱迪生式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要善于构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下启发学生自由思考,因为问题情境是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在问题情境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的疑问,也许有些疑问是肤浅的甚至是可笑的,但也许这些问题将来有可能是有价值的、甚至是经典问题。
三、要有阿基米德式的睿智。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参差的学习基础、迥异的学习目标以及由此在他们中间产生的争夺,必然导致多样的学习冲突的最终爆发。应该看到,师生之间冲突的过程和结局一般会走向同一和合作。但是,这种同一和合作的结局并不是自然而然达成的,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为此,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寻找化解教学冲突的有效支点。否则,当课堂教学冲突产生时,我们不仅不能把握住教育教学生成的机会,且会因为我们的“束手无策”而简单、粗暴地阻隔师生间的智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