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ae2db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b.png)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X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D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B3.如图表示在一定X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 的CO2含量较低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
答案:A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所示。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72b6c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e.png)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所示。
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的结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A.细菌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好氧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强的区域产生O2浓度高,好氧细菌生存条件适宜,聚集多,故B正确;由实验结果知:好氧菌集中的地方,只能说明氧气浓度高,不能说明水绵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有机物的多少,故C错误;水绵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向外界释放氧气,才使好氧细菌集中在两区域的,不是好氧菌消耗氧气多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加快的,因果关系错,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增加室内CO2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加,故A正确。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故B正确。
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故C正确。
叶绿素对绿光基本不吸收,会降低光合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如果提供含14CO2的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是A.CO2→C3→(CH2O)B.CO2→C5→(CH2O)C.CO2→叶绿素→(CH2O)D.CO2→叶绿素→C5【答案】A【解析】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14CO2与C5形成C3,C3在光反应产物[H]、ATP作用下,将CO2还原成(CH2O),并储存能量,A正确。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ee3c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7.png)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答案】C【解析】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较多,所以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光合作用强度较强,产生的氧气较多。
好氧菌趋向氧气较多的地方,所以好氧菌明显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故C符合题意,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bf B.g点与a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C.de段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CO2供应不足D.bcd三点的C3含量满足c>b,c>d【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当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植物净积累有机物,因此图中曲线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bf段,故A正确;g点CO2浓度低于a点,植物净积累有机物,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故B正确;de段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故C正确;bc段光照逐渐增强,[H]和ATP增多,C3含量减少,即c<b;cd段CO2供应减少,C3含量减少,即c>d,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甲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乙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分别在光照和黑暗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
光合作用练习汇总(含答案)
![光合作用练习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ffd5302020740bf1e9b05.png)
光合作用练习题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及结构1、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和酶的分布( D )A.色素分布在基质中,酶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B.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酶分布在基质中C.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酶只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D.色素只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酶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试题15713832答案:D试题15713832解析:A、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不是分布在类囊体腔,A错误;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C、CO2的固定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C错误;D、光合作用的产物属于暗反应过程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的,D正确.故选:D.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扩散后条带的宽度越高,对应色素的溶解度越高试题15927859答案:C试题15927859解析: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A错误;B、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B错误;C、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C正确;D、扩散后条带的宽度越高的,含量越大,D错误.故选:C.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绿色灯照明时,绿色植物不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B.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补充蓝紫光有利于提高产量C.用无色透明的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高于蓝色薄膜建成的大棚D.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试题15781564答案:A试题15781564解析:试题分析:在绿光下,植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可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也有有机物的合成,A错误;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补充蓝紫光有利于提高产量,B正确;用无色透明的薄膜,透过的是白光,白光含有七色光,用蓝色薄膜建成的大棚,透过的只有蓝光,效率低,C正确;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是可见光,D正确。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3d08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b.png)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B2. 光合作用中,CO2和H2O结合生成葡萄糖和O2的场所分别是:A. 叶绿体和细胞质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叶绿体和叶绿体D. 细胞质和线粒体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淀粉答案:C4.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不需要光B. 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C.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主要是:A. 红光和蓝光B. 绿光和黄光C. 紫外光和红外光D. 可见光以外的光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激发电子从______能级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答案:基态3.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子被分解,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氧气;电子4. 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形成______,这是光合作用中碳固定的主要途径。
答案:C3化合物5.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葡萄糖外,还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淀粉;脂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答案: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涉及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CO2还原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2. 描述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2838f680203d8ce2f24be.png)
光合作用专题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中的b、e、g和________。
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当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②;曲线a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②。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da7355f0e7cd1842536da.png)
1.下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都分布在3上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答案:B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均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答案:C3.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还原CO2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
光反应主要将H2O光解生成O2和[H]并产生ATP,暗反应则是CO2的固定,及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合成有机物。
4.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包括了一系列生化反应,这些生化反应大多都需酶的参与,物质的合成都是在相应酶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完成的,在光反应阶段也有酶的参与。
但叶绿素分子不需酶的参与就能够接受光能被激发放出高能电子,经过电子的一系列传递把光能变成电能,再形成活跃的化学能。
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的过程不需酶参与。
5.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NaHCO3)的烧杯中答案:C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的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复习测试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复习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1232cf1aef8941ea76e0528.png)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复习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3、分析下列甲、乙、丙图,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 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B.在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4、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5、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②.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③.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④.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13.9mg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0937caaa00b52acfc7cad1.png)
五、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发现2、场所双层膜叶绿体 基质 :DNA ,多种酶、核糖体等 基粒 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胡萝卜素(橙黄色)1/3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2/3 吸蓝紫光色素 (1/4) 叶绿素A (蓝绿色)3/4叶绿素 吸红光和蓝紫光(3/4) 叶绿素B (黄绿色)1/43.过程 ◎ 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制造有机物,实现物质转变,将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②调节大气中的O 2和CO 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影响因素包括植物自身内部的因素,如处在不同生育期等,以及多种外部因素。
(1)单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①光照强度(如图所示)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量表明此时的呼吸强度。
AB段表明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而到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称B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称C点为光饱和点。
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上图虚线所示。
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冬季温室栽培避免高温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②光照面积(如图所示)曲线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叶面积的饱和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00a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b.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1.根据图示,正确的判断是C,N点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
M点是氧气浓度最适合贮藏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选项不正确,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不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图示,除了D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分析错误的是B,乙图中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而不是增加。
甲图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叙述正确的是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因为乙植物的曲线图比甲植物的曲线图高。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当光照强度为Z 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5.在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氧相等,因此答案是D。
线段xy表示有氧呼吸,Yz表示无氧呼吸。
6.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所测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因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蔬菜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出二氧化碳。
C。
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
D。
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为A、C、D、E。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9e5591783e0912a3162aa8.png)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C2.净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O2释放量D.CO2吸收量答案:A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H]产生在()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③呼吸作用的第一、第二阶段④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4.一般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了,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光照太强,降低了酶的活性C.气温高,酶的活性降低D.气孔关闭,CO2不足,暗反应中形成的三碳化合物过少答案:D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CO2,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过程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为之提供ATP、[H],所以在有光状态下反应进行更为有利,而且此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越适宜反应越快。
答案:B7.右图是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以CO2的吸收量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解析:A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叶绿体需要的CO2全部由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CO2提供即可。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1058007cd184254b353510.png)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关于ATP 1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方法 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少而小 2常温下加铁离子 氧气泡稍多而小 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而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同自然分解一样A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B .酶具有高效性C .酶具有专一性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A .腺苷内B .磷酸基内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b5ce8680203d8cf2f2408.png)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同步练习及答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基础达标】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H]和H2O B.[H]和ATPC.ATP和CO2D.H2O和CO22.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O2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③④3.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B.叶绿体色素参与A TP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4.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A.具有NH3和缺氧B.具有NH3和氧C.具有硝酸和缺氧D.具有硝酸和氧5.在农作物管理中,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是()①增加光照强度②增施有机肥③延长生育期④施NH4HCO3A.①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6.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7.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请根据图示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2)[]________接受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经[]________转移,将能量最后储存在[]____分子中。
(3)[]________在光下分解释放出活泼的还原剂是[]________。
(4)绿叶从外界吸收来的CO2与[]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选考生物5.4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选考生物5.4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27433c9f852458fb760b566d.png)
1.正常杨树的叶为什么呈绿色?
秋季为什么变黄了?
①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含量多,且对绿光吸收量最少, 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呈绿色; ②秋季,叶片的叶绿素分子在低温下被破坏,而类胡 萝卜素较稳定,所以显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2.大棚种植蔬菜时,选择什么颜色的塑料薄
膜最好? 白色或无色
二、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 双层膜
内膜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含有与光合作用
基质
有关的酶(P100)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1880年 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没
有 空 气 的 黑 暗
极
暴
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露
光
在
束
光
下
环
境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恩格尔曼实验2: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
进行、既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
相关信息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
分是蔗糖。蔗糖可以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 输到植株各处。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
1.概念:
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
3.分析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4.尝试用示意图来表示ATP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
2H2O → 4 [H] + O2 ADP+Pi +能量(光能 ) → ATP
沪科版2020年高一第一册生物复习:光合作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2020年高一第一册生物复习:光合作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ed982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1.png)
试卷主标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2题)1、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是()A.合理密植 B.间作套种C.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 D.中耕松土2、下图中的乙图是将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或减少量而到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将甲装置中的大豆换为甘蔗,乙图中12时对应的点应向上移动B.如该植株培养液中缺Mg,那么a点应向右移动C.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D.小室内O2总量最大时刻是16点3、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就越大D.若土壤中缺乏N、P、Mg等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4、下列关于高粱和玉米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围绕着维管束鞘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③NADPH储存了能量,并具有还原性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5、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C.CO2浓度大于360 m 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6、下列关于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最宽的是第3条B.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C.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D.叶绿素就是叶绿体中的所有色素,均能吸收、传递与转化光能7、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e4e3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7.png)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A.CO2→叶绿素→ADPB.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C.CO2→三碳化合物→ATPD.CO2→叶绿体→葡萄糖【答案】B【解析】空气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经过C的固定产生C3,C3被【H】还原和多种酶的催化下生成糖类,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下图甲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乙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B.图甲植物处于25℃环境中,若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C.图乙植物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D.图乙C点和B点三碳化合物含量维持动态平衡,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点没有光照强度只有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A错误。
如果提高温度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上升,故A点会上移,B点光补偿点会右移,D点光饱和点会上移,故B错误。
BC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故C错误。
图乙C点和B点光合作用强度相同,三碳化合物含量维持动态平衡,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有可能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曲线有可能为EG,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3.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光反应较弱,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少,所以选B。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b3c0c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5.png)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红枫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定含有叶绿素,故A错误;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红光吸收最少,反射出最多,故B错误;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正确;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液泡中没有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B.8:9C.2:1D.9:8【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的底物若是含18O的二氧化碳和含16O正常的水,则释放出来的A物质氧气应该是含16O的氧气,而若是含16O的二氧化碳和含18O正常的水,则释放出来的B物质氧气应该是含18O的氧气,即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32:36=8:9,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解的能力。
3.青桐木是一种多用途油料植物。
研究者选取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4 组,用均质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养,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测量并计算相关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实验目的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处理与否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B.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C.2组与1组对比,光合速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反应增强D.4组与3组对比,光合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施氮肥后,根吸收水分增加,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处理与否对青桐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故A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与是否施氮肥,植株的位置是无关变量,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故B正确;2组与1组对比,自变量是否施氮肥,2组施了氮肥,N元素是叶绿素合成的原料,2组施了氮肥,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反应增强,导致光合速率高,故C正确;4组与3组对比,自变量是否施氮肥,4组施了氮肥,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反而降低,原因是土壤含水量低,4组施了氮肥,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细胞吸水受阻,影响了光合作用,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2a23dcfc789eb172dc84c.png)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1. (Ⅰ)(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mg/h。
若将C0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分)(Ⅰ)30mg/h 右上(II)(1)逐渐减小<(2) 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外(3)<(4) 9mg/h2.右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叶片,均分成若干份。
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右图)。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22fc3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0.png)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和NADP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2)曲线分析。
①曲线上各点的含义。
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B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强)②实线表示阳生植物,虚线表示阴生植物。
(3)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林间带树种的配置和冬季温室栽培等都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CO2浓度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生成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曲线分析。
图甲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而图乙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 点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3)应用。
①大田要“正其行,通其风”,多施有机肥。
②温室内可通过放干冰,使用CO2生成器,施用农家肥,与猪舍、鸡舍连通等方法适当提高CO2浓度。
3.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曲线分析。
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都受温度的影响,但光合作用相关酶对温度反应更为敏感。
(3)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
①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会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2)曲线分析。
高一生物必修1光合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光合作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6f64a5c1c708a1284a447e.png)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使叶片充分研磨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2.在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A. 蓝绿色B.黄绿色C. 黄色D. 橙黄色4.有人对恩吉尔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5.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 B.基质中C.类囊体膜上D.各部位上6.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A. NADPH、O2、ATP B.NADPH、CO2、ATPC.(CH2O)、NADPH、ATP D.(CH2O)、CO2、H2O7.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B.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消耗能量D.光反应固定二氧化碳,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8.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9.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10.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1. (Ⅰ)(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mg/h。
若将C0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分)(Ⅰ)30mg/h 右上(II)(1)逐渐减小<(2) 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外(3)<(4) 9mg/h2.右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叶片,均分成若干份。
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右图)。
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
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右图。
①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RUBP含量▲,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
(3)另取相同的圆叶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圆叶片干重为B,丙组圆叶片干重为C。
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实际光合速率为▲(用A、B、C表示)。
2.(1)D 光强和温度较高(2) 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②低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3)C-A C-B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白瓶溶氧量mg/L 4 12 18 26 32 32黑瓶溶氧量mg/L 4 4 4 4 4 4(1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
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3)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较长一段时间内,瓶中植物细胞里C3(三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4)写出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2分,呼吸和光合都要答到,否则不给分) 8(2)22 a(3)糖类、C5 (2分)先减少再稳定(或先减少再回升后稳定)(2分)(4)总反应式略(2分)4. (14分)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的一些重要过程,图乙为叶肉细胞模式图(只画出两种重要的细胞器)。
请据图分析回答:图甲图乙(1)图甲表示的循环,发生在图乙中的处(填标号)。
光合产物蔗糖是图乙中的处(填标号)合成并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利用的。
(2)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由甲图可知,该循环过程中NADPH和ATP除了提供能量外,还分别提供了。
(3)图甲的过程是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研究清楚的。
科学家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经过不同时间的照光(数秒直至数十分钟)后,将小球藻放入沸酒精中处理,其目的是,从而使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碳反应的某一阶段;然后分离出各种化合物,测定其放射性。
②科学家发现光照30秒,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和七碳化合物等20余种化合物中;而当把光照时间缩短为5秒时,14C主要出现在中(填化合物的具体名称),现已证明该化合物是CO2中的碳首先到达的化合物。
③为探究固定CO2的化合物,科学家改变某实验条件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RuBP。
(4)利用叶片作实验材料,做如下实验:第1步:用直径1厘米的钻孔器,避开叶脉,打下小圆片10片,放于大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注射器抽去气体,当叶圆片全部下沉后连同水倒于小烧杯中,放在黑暗中备用。
第2步:另取小烧杯并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加入10片叶圆片,开始叶圆片沉在烧杯底部,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发现有叶圆片上浮。
请分析叶圆片上浮的原因:。
4. (1)⑤(1分),④(1分)。
(2)C、H、O、N、P(缺一不得分)氢和磷酸基团。
(写对一个得1分,写成〔H〕和Pi不得分)(3)①使酶失活(使小球藻死亡),导致碳反应停止(写出前半句即可)② 3-磷酸甘油酸(写“C3、C3化合物”不得分)③停止供应CO2(或突然降低CO2浓度)(4)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积累,使叶片上浮。
(写出前半句即可得分,但只写出光合作用产生O2不得分)5.(10分)图甲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大棚内,番茄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
图乙丙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番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
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
据图分析:(1)图甲中C点代表上午10:00,E点代表中午12:00。
C~E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CO2量约为 mg(2)图中如果在C、F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F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3)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图甲中J点向_____ (上或下)移动,G点向____(左或右)移动;若B点和G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B点时的光照强度(>、=、<)G点时的光照强度。
(4)番茄植株在图甲B点的整体生理状态与图乙中点的整体生理状态相等。
影响BC段变缓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5)当罩内的CO2浓度位于图乙中B点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下面的图乙甲图甲图表示。
(6)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理由。
,。
5.(10分)(1) 60 =(36+24)/2*2(2)C<F(3)下、左、<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故图甲中J点向下移动;G点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点即光的补偿点,缺镁影响光合速率不影响呼吸速率,故为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需提高光照强度,由于图解表示时间,故应向左移光照强度增强;B、G两点为光的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点时间处于早上,植物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故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浓度低,呼吸作用被抑制,故此点光合作用也较弱。
而G点时间处于接近晚上,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氧气浓度较高,呼吸作用较旺盛,故此点时光合速率也应较强。
由于此时温度相同,故B点时光照强度应小于G点时光照强度。
(4) D、H 、温度(5) 4(6) 是、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K点比A点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多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因此有积累有机物。
6.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平衡;(2)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
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cm 处,15min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3)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min再观察记录:(4)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作用强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点,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_②C点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与D点相比积累有机物较多的点是_________点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B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____________ 偏转,此时指针位于天平原点0的__________侧(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___________处理6.答案】(1)光照强度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2)①A 右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③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左右(3)遮光(黑暗)【解析】试题分析:(1)题中以100W灯泡为光源,不断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可以看出指针的偏转即光合作用强度在发生变化,所以光照强度是自变量。
(2)①B点指针偏转较A明显,光合作用强度大,左侧是活的植物,产生气体,浮力增大,指针右偏。
②C点之后指针开始回偏,说明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因为C点之后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即有机物出现负增长。
故②答案是C,③答案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B点光合大于呼吸,指针右偏,D点与B点相比指针开始回偏,即偏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