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一 记叙文阅读课时二 记叙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讲解语文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把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对作者内在情感的一种 概括,或者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如《白杨礼赞》。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寻找文章线索。如《背影》一文就以文题“背影”做线索,抓住特写 镜头表现父子情深。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它概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内 容 、 线 索 等 ) , 引 起 读 者 对 …… 的 深 思 ( 阅 读 兴 趣 ) , 表 达 了 作 者……(思想感情)。
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如答案可能出自哪一段、可能有几点、应 该紧扣什么内容寻找答案等。
2.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快速抓住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主题:
(1)抓中心句。中心句既是文章内容的基石,也是阐释文章大意 的一个分支。
(2)抓关键词。便于概括文章内容,弄清文段所要揭示的主旨。
【解题技巧】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本义。即文题中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对象。 2.分析修辞义。将运用修辞的文题还原后理解其含义。 3.理解双关义。文题含义一般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如《白杨礼赞》其表层含义是赞扬白杨树,深层含义则是赞扬像白杨树 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 4.把握象征义。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本体和象征体之间的联系。 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象征勇敢坚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 众的形象。
2.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记叙的人称
作用
第一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描述。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以“你”“你们”展开描述。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第二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以“他”“他们”展开描述,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将人物经历、 第三人称
事件经过告诉读者。作用:不受时空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3)抓抒情、议论段。它往往起着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3.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 (1)合并段意。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的大意 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各段落之间有的要加 上一些过渡的词句以便通顺连贯,另外还要区分重点段落与非重点段落, 做到详略得当。 (2)串联要素。写人记事的文章,弄清楚六要素,将其串联起来,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 详见上表“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描写 抒情
描绘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 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 气氛,增强感染力。
表达方式
作用
议论 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说明 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一、散文 类型1 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常见问法】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2.结合文意,说出文章标题“……”的含义。 3.选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4.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的含义。 5.请说说文章标题“……”妙在何处。
【知识放送】散文标题的作用: 1.交代文章内容。 2.点明或突出文章主旨。 3.交代行文线索。 4.具有象征意义。 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具体来说,“领悟作品内涵”要善于从文中筛选出关键性的语言信 息并对之进行咀嚼和品味,如抒情、议论性语句,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 用多是点明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中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首先应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入手,分析文中语言的 优美之处,并从用词特别是修饰性词语方面分析语言的准确性,然后指 出不使用这些语言与原文产生的差异,以此来表现文中语言的表现力。
类型3 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常见问法】 1.第×段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2.第×段写到“……”,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文中叙述了哪几件事?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选文主旨的理解。
【解题技巧】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
【解题技巧】 1.要明确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相关知识与作用(详见上文“知识 放送”)。 2.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考查,最常考的就是记叙与描写。在分析其作用 时,不能只回答“知识放送”中单纯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与 主旨来进行理解与分析。
【答题模板】 1.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的……特征。 2.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 3.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 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类型2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常见问法】 1.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第×段描写……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用? 【知识放送】 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01课时常二见记考叙点文讲阅解读的
总的说来,欣赏文学作品一是要重视培养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 感悟能力;二是要提高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概括作品内容、 梳理文章脉络等方面的训练;三是要注重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培养阐 述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是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 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五是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拓展视野,开拓思路, 提高阅读能力。
(3)划分结构。即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结构构 成,关注表示时间、地点等的词语,分别归纳各环节的主要内容。这种 方法常用于概括梳理故事情节类的题目。
(4)扩展文题。有的文章题目就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对其稍加 扩展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情节。
3.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记叙的顺序
作用
顺叙 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分明,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 插叙
使情节曲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 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 文,为下文作铺垫。
4.常见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